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
一锤 定音 ”:它 们 能 否过 河 , 由它 们 的 身体 高矮 来 如在 教 学 《 城 》 一文 时 ,可 以利 用 多媒 体计 算 机 以 “ 长
技 术在 网 络环 境 下进 行 教 学 。课 前教 师 为 学生 制作 相 关 决定 。事物 是 一 成不 变 的 吗 ?该 问题 突 破 思维 定 势 , 引
大 字形 铁 路 时 ,笔 者运 用 这样 的多 媒体 课 件辅 助 教 学 ,首 军沿 途经 过 的地方 ;在 讲到 “ 渡桥 横 铁 索寒 ”时 , 鼠 先 点击 鼠标 出示 “ ”字 形铁 路 的平 面 示 意 图 ;让 学 生 标 拖 动 红旗 至 此 处一 点 ,便 出现 大渡 河 的 图片 及 红 军 飞 人 读 书 ,说 说 自己的理 解 ;再 点击 鼠标 切 换成 三 维动 画来 夺 泸定 桥 的 电影 片段 ……分 析 完 全诗 后 ,又用 鼠标 不 断 演 示 :列 车 向 东北 前进 ,过 了 “ ”字 形铁 路 的岔道 口 人 点击 长 征 路线 中一些 重 要地 方 ,多媒 体 课 件 出现 相 应 的 就 倒过 来 ,原 先推 的 火车 头 拉 ,原 先拉 的火 车头 推 … … 文 字介 绍 、 图片 或相 关 的电影 片 断 ,让 学 生 了解 长 征 。
\ 课件 与教材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
刘 晶 语 文教 学 中多 媒体 的有 效 运用 , 为优 化语 文课 堂 教学 创造 了条件 ,注 入 了活 力 。在 小学 语文 教 学 中 ,教师 要 善 于 利用 多媒 体 文 、 图、声 并茂 的特 点 ,从 学生 和 教材 的实 际 出发 ,精 心 设计 课件 , 以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 兴趣 ,开 阔学 生 的知 识视野 ,提 高课 堂 的教学效 率 。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多媒体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多媒体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理念已深深植入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并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指导作用。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当前的教学中已被普遍运用。

由于不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多媒体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并未发挥其全部的功用。

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了当前教育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背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正确运用一、正确把握运用多媒体的时机(一)抓住学生理解需求的时机教师不要轻易把难点、矛盾交给多媒体,不要盲目地用知识的形象化代替知识的抽象化,应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以免阻碍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在必要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当学生思维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再呈现多媒体课件,学生才能豁然开朗,才能使课堂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这样会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

这种手段既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锻炼,又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狐假虎威》一课时,对课文中的“神气活现”“大摇大摆”两个词语,学生仅凭想象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如果通过把老虎东张西望、半信半疑以及狐狸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借助老虎吓走百兽的情景,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虽然是一种好的办法,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是十分不利的。

我认为教师应该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展示动画,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到讲台上来表演狐狸和老虎当时的表情行为,然后让学生之间互评,最后再把事先准备的动画展示给学生。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还让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进行建构,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言语的理解。

(二)抓住感情需求的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要巧妙运用多媒体去引导学生的感情抒发,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策略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策略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策略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策略。

一、优选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资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优选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搜索和选择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多媒体与课堂实践结合多媒体技术应该与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相结合,将多媒体素材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并引导他们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创新。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语文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提高审美水平。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故事、诗歌和影片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此外,教师还可以创建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例如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四、个性化学习与评价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求,量身打造符合他们学习风格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价,通过电子作业、在线测验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五、注意课堂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课堂管理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教师应事先熟悉并合理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教师还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评估和调整教学效果,确保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如何运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如何运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如何运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可以为语文教学增添生动、趣味和互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从教材选择、课堂设计、学习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合理选择多媒体教材在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文教学时,首先应合理选择适用的多媒体教材。

教材的选择要基于学生的年级、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保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教师可以选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材,如电子课本、教学PPT、教学视频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结合多元的文化资源,如音视频、图片、动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多媒体课堂在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精心设计多媒体课堂,确保内容有序、逻辑清晰。

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设计中充分考虑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方式,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获取知识。

其次,教师还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多媒体资源的呈现顺序,使其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媒体技巧,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善于调控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在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结合不同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在课堂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PPT等工具,将教材内容以图文、音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动教学软件和在线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评估和反思教学效果在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后,教师应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评价、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多媒体教学的反应。

让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正确作用

让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正确作用
中国教育技 术装备
三 确作用
学 手段 已经远 远 不 能适应 现
在 关于 多媒 体 辅助 教 学 的运
受 转 化 为心 理 感 受 ;然 后 导 入新 课 , 使 学生 带 着 自己的
感 受 兴 致勃 勃 地探 究 作 者 J 端 康 成 在课 文 中的 理解 ,起 I l
到 了不错 的效 果 。讲 解 、 探 究作 者 思想 时 ,又 结合 摄 影 家 的摄 影作 品 ,用摄 影 家 的 审美 眼 光验 证 作 者 的美 学 理 解 ,引 导学 生 将 眼光 从 课 本转 移 到 生活 ,积 累 了美 的体 验 ,升 华 了对 生 活 的认 知 。整 个 课 堂 中 ,教 师 的主 导地 位 体现 得相 当充 分 ,学 生学有 所得 。 ・
提 高学 生 的语文 素养 。
笔者在讲授 《 的空中楼 阁》这篇文章 时,先用 图 我
片 展 示 、配 乐 朗诵来 创 设 一 个声 情 并 茂 的情 境 ,使 学生 感 受 作 者 思想 的深 刻 、人 格 的魅 力 。在 简 单 的 梳理 课 文 内容 后 , 设置 了 自主 质 疑 、 合作 探 讨 两 个环 节 ,让学 生 自主 发 表 见解 、合作 探 究 见 解 ,最 后 得 出一 个 形 成性 结 论 ,在 热烈 的讨 论 中 结束 了 课堂 。学 生在 课 堂 学 习 中充 分 发 挥 了学 习 的主体 地 位 ,提 高 了学 习 效率 ,语 文综 合 素 养得 到 了提 高 。 总 之 , 高 中语 文 教 学 过 程 中 , 既 要 发 挥 多媒 体 技 术 在课 堂教 育 教 学 中 的积 极作 用 ,不 断探 索 新 的教 育 教 学 思路 和 方 法 ,使 之 更 好 地 为课 堂 教 学服 务 ; 另一 个 方 面 ,切 不 可 盲 目地 依 赖 多 媒体 技 术 ,失 去 教 师 在课 堂 教

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视频利用视频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加生动地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素材,让学生观看并回答问题,从而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还可以利用视频展示名家讲解或诗歌朗诵,激发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热爱。

2. 图片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文学作品的背景。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3. 动画利用动画展示课文内容或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记忆。

动画可以将生动有趣的情节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 音频在语文教学中,利用音频可以进行课文朗读和名家作品的欣赏。

通过音频,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语言韵律和情感表达,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5. 互动课件利用互动课件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互动课件可以设置问题、闯关、答题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师更加直观地呈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声音和视频,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呈现更加生动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名家诗词、名篇散文、名家讲解等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和语言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3. 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文学作品,提高学习效果。

正确对待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正确对待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的 学 习兴 趣 , 起 强 烈 的探 索 欲 望 。 因此 , 习便 成 了一 种 轻 松 唤 学
愉快、 动求索的过程, 主 有效 地 提 高学 习效 率 。 以赏 析 《 塘 月 荷
色》 例 , 为 在传 统语 文 教 学 中 , 师很 难 让 学生 进 入 作 品 的意 境 教
而课 件 《 塘 月色 》 头 设 计 的 是 动 画 图 片 ,目的 是把 学 生 导入 荷 开
意境 ,接着 介 绍 作 者 的 内心 感 受 ,把 学 生 的心 由舒 缓 而 引 向 紧 张 。重 点 分 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次 进 入 作 品 那“ 下荷 塘 ‘ 上 月 色 ” 优 再 月 塘 的
赤 壁 怀 古》 为 例 ,这 首 词 充分 体 现 了苏 词 的壮 阔气 魄 和 豪迈 风
格 。如 何 引 导 学 生感 受 词 中“ 江 东 去 , 淘尽 , 古风 流 人物 ” 大 浪 千
进 学 生 在配 乐 朗 诵 中 去体 会 诗 人 融诗 情 、 理 为 一 体 的意 境 。 哲
录 音 带物 尽 其 用 , 名 家 的声 音 在 课堂 上 响起 来 , 学生 模 仿 有 让 使
材料 , 习有 目标 , 高学 生 的诵 读 能力 。 学 提 当然 , 件 好 的还 可 以应 用 多媒 体 提 高学 生 的 朗读 能力 。 条 记 得我上 《 歌行》 , 范读时 , 短 时 在 我用 了 C o d 软 件 , 《 歌 ol i E t 把 短 行》 分解 成 一 句一 句 , 录音 放 一 句 , 生 跟读 一 句 , 样 范 读 可 以 学 这 激 发 大 部分 同学 诵读 兴 趣 , 高大 部分 同学 诵 读 能力 。 且这 个 提 并
Ⅲ● ● B●… ● l } I _ ● } l j Ⅲ● …● …+ ● 1 … ● Ⅲ◆ …● …●…● …● Ⅲ● Ⅲ● H● l …● …● ・● …◆ …● Ⅲ● …●_● + ● " ● J ¨ ◆ J J l h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原则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原则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原则语文课堂上合理、适时、适度利用多媒体手段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更加生动直观,课堂的密度加大,知识的容量增加,学生的视野开阔,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培养,人文精神得以传承,因此,这一先进的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

然而,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先进不等于教学思想的先进,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及内涵,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心灵接受洗礼,那是机器无法达到的。

因此,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辅助性原则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是要分清主次的,无论多媒体课件多么花哨耀眼,但终究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工具,绝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

一句话,运用多媒体应以辅助性为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以多媒体为主,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多媒体的演示不能代替学生对课本的解读、也不能代替学生的个性化思考,不能让学生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来学习,因为课堂中不只有预设,还有生成,生成性使课堂灵动飞扬。

语文课的学习对象是语言文字,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根本,其他任何形式都只能从属并服务于语言学习。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特性,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导思引悟的优势,但不能让多媒体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二、适量性原则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还必须遵循适量性原则。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适量地运用。

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尽量不用。

多媒体素材很丰富,一篇课文相关的课件很多,所涉及的资料广泛,怎样来利用这些材料,需要教师在课前考虑清楚。

对于材料的使用,一定要根据课文的需要,要考虑学生特点。

我们运用多媒体来展示资料不是越多越好,是符合社会发展和教学需要的好的教学手段之一,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应当在使用的时候做到适量应用。

三、适时性原则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还必须遵循适时性原则。

“适时”就是要求多媒体的运用时机要恰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
【摘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多媒体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降低了教学难度,以其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使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气氛活跃,尤其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学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实践
多媒体技术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实现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殿堂,从而使教学进入最好状态。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品词析句,培养审美情趣
中学语文教材是一个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仓库。

课文中富有文采的语言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境交融的意境美等使语文教学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
住“诗眼”,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笔者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而且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

“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又如《草原》一文,老舍对他初入草原的印象是这样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是小丘,草地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在这里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如“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凭学生的一般生活经验很难有广阔辽原之感。

此时可用多媒体播放录像,通过镜头的拉近、拉远,画面的更迭、定格,让学生比较、观察、体会,反复吟诵表示画面的句子,在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深远、朦胧的意境美,产生明快、愉悦的情感。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问题的提
出,因而为使学生能够进行创新性学习,必须加大问题的提出。

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进行争论,这样才能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上《海底世界》一课时,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海,根本无法体会海的神韵,所以笔者设计一个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环节:运用多媒体放映录像,一望无垠的海面,海鸥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飞翔,学生们立刻被广阔的海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

海底的鱼各式各样……这种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眉宇间很自然地流露出美的享受,急切想阅读课文。

抓住了学生这个心态,顺利地导入新课:哗哗的海浪声就像大海在唱歌,大海究竟唱什么歌呢?让学生打开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又如在教《火烧云》一文时,笔者在网上找了许多关于火烧云的资料,上课时,把这些资料在大屏幕投影出来,当那些奇幻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换来的是他们一声声惊叹、惊疑与渴望,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同时不忘提出问题:什么叫火烧云?你们知道这些云是怎么形成的吗?火烧云的形状、颜色有哪些变化?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这样就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使课堂学习收到成效。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指导朗读,体会情感旨趣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

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的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

紧接着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

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境。

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

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

在学生基本把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开阔视野,丰富说话内容
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是语文训练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平时对生活不善于观察,思路狭窄,口头造句时常无话可说,造句内容往往简单肤浅,甚至枯燥无味。

运用多媒体技术,开阔视野,有利于拓展说话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

如教《我是中国人》一文,要求用“爱”字口头造句。

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只能说出“我爱爸爸”、“我爱妈妈”等单调的句子。

这时,我先播放配有欢快音乐的各种动物的录像镜头,每播放一种动物都让学生试说。

学生耳听美妙的音乐,眼看美丽的画面,激发了说话的兴趣,他们的话闸顿时打开,说出了“我爱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小山羊爱吃青青的草儿”等优美的句子。

再播放山水画面,学生说出的句子更是丰富多彩,有“我爱祖国的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我爱美丽的春天”等。

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直观、形声兼备的特点,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超越时空的、有声有色的形象化知识,既适应了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弥补了他们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少的缺陷。

又如在教《庄稼》一课时,文中有九种庄稼分别是: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

对于生长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对田野里的庄稼很生疏。

本课的教学内容对这些五谷不分的城市学生来讲倒成了难点,怎么办?一部表现庄稼生长过程的电视纪录片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本片细致地介绍了以上九种庄稼的生长发育
过程。

同学们看过后兴致极高地进行了描绘:春天,庄稼苗一片绿油油;夏天小麦成熟了,田野一片金黄,穗穗大苞米棒子结满了红樱;秋天,沉甸甸的谷穗低垂着,株株高粱穗像北国醉汉的红脸,大豆棵上结满了黄橙橙圆鼓鼓的豆荚;冬天打谷场上粮堆如山,农民踊跃向国家交售余粮。

这堂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育了尊重农民伯伯劳动、珍惜粒粒粮食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教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

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了伟大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