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原材料要求-整理文件

合集下载

食品企业原辅材料的质量要求

食品企业原辅材料的质量要求

食品企业原辅材料的质量要求
1、所使用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1所使用的糯米必须符合GB 1354《大米》(粳糯米)一级的要求,卫生指标符合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的要求。

产品感观应新鲜、香糯粘滑,不得使用陈化粮。

产品应该是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产品。

1.2猪肉(排骨)感观要求:应新鲜、无异味、无酸败味,理化、卫生指标、农药残留指标及兽药残留等指标应符合标准GB 2707 《鲜(冻)畜肉卫生标准》要求。

不得使用腐烂、变质、病死猪肉。

其他要求:a.牲畜应来自非疫区的健康牲畜,每批产品应经兽医卫生检验检疫,并有合格证明。

b.必须选用生猪。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集中采购品类及要求(一)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集中采购品类及要求(一)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集中采购品类及要求(一)学校食堂是为广大师生提供餐饮服务的重要场所,确保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是食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食品原料集中采购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师生的饮食健康。

一、粮食类1. 大米:要求选用当年新产、无污染、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的大米,符合国家大米标准(GB/T 13542018)。

2. 面粉:要求选用优质小麦加工而成,无污染、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符合国家面粉标准(GB/T 13552018)。

3. 粮食制品:如馒头、面条、饺子皮等,要求选用优质原料,无添加剂,保持原料原有的营养成分。

二、肉类1. 猪肉:要求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猪肉,肉质鲜嫩、无病害、无杂质,符合国家猪肉标准(GB/T 99612019)。

2. 牛肉:要求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牛肉,肉质鲜嫩、无病害、无杂质,符合国家牛肉标准(GB/T 172572018)。

3. 羊肉:要求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羊肉,肉质鲜嫩、无病害、无杂质,符合国家羊肉标准(GB/T 99612019)。

4. 禽肉:如鸡肉、鸭肉等,要求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禽肉,肉质鲜嫩、无病害、无杂质,符合国家禽肉标准(GB/T 168692005)。

三、蔬菜类1. 叶类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等,要求选用新鲜、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无杂质,符合国家蔬菜标准(GB/T 18406.12001)。

2. 根茎类蔬菜:如土豆、胡萝卜、白萝卜等,要求选用新鲜、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无杂质,符合国家蔬菜标准(GB/T 18406.12001)。

3. 茄果类蔬菜:如番茄、茄子、青椒等,要求选用新鲜、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无杂质,符合国家蔬菜标准(GB/T 18406.12001)。

四、水产类1. 鱼类:要求选用新鲜、无污染、无药残、无病虫害的鱼类,如草鱼、鲫鱼、鲤鱼等,符合国家水产品标准(GB/T 27382018)。

2. 虾类:要求选用新鲜、无污染、无药残、无病虫害的虾类,如基围虾、草虾等,符合国家水产品标准(GB/T 27382018)。

饮食原材料的具体需求及技术参数

饮食原材料的具体需求及技术参数

饮食原材料的具体需求及技术参数
一、采购原因
为更好地为全校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加大从源头采购商品的力度,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提升食品安全,降低大宗商品采购价格,优化饮食原材料供应商结构。

根据国家招标采购相关文件精神,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对饮食原材料采购进行公开招标。

二、采购范围及预计数量
猪肉:约32万公斤/年
三、具体品类及技术要求:
三、厂商要求:
1、投标人企业或代理商需按照定单的质量标准、规格、时间、地点将所需原料配送至指定收货地点。

2、配送车辆密封完好,冻肉温度在-15C以下,鲜肉温度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冻肉包装标识要符合国家标准,运输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污染及变质。

3、需将新鲜的白条猪送至肉加工组现厂加工分割、分割完成后按订单的品项、数量进行三方(保管员、加工间、供应商)验货入库。

4、供货商在供货时要与提供的样品标准一致,如出现标准不符或质量问题无条件退换货。

五、售后及服务
1、能够准确提供本项目售后服务总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

2、能够准确提供投标人在供货地点城市的本地化服务机构(及售后服务网点明细)及相关证明材料。

3、承诺所投货物在质保期内因产品质量问题投标供应商负责免费更换。

4、投标人须对采购货物六个月进行定期用户回访,及时处理用户意见。

在质保期内投标人在接到售后服务电话后2小时内响应,8小时内到场解决。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集中采购品类及要求(2篇)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集中采购品类及要求(2篇)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集中采购品类及要求(2篇)篇一:一、粮食类1. 大米:要求国产优质大米,符合GB/T 1354标准,米粒饱满、色泽光亮、口感香软。

2. 面粉:要求国产优质小麦粉,符合GB/T 1355标准,粉色洁白、口感细腻。

3. 粮食制品:如馒头、包子、面条等,要求采用国产优质原料,无添加剂,口感鲜美。

二、肉类1. 猪肉:要求来自非疫区,具有动物防疫合格证明,肉质鲜嫩、肥瘦适中。

2. 牛肉:要求来自非疫区,具有动物防疫合格证明,肉质红润、纹理清晰。

3. 羊肉:要求来自非疫区,具有动物防疫合格证明,肉质鲜美、无膻味。

4. 禽肉:如鸡肉、鸭肉等,要求来自非疫区,具有动物防疫合格证明,肉质鲜嫩、口感细腻。

三、蔬菜类1. 叶菜类:如白菜、菠菜、油菜等,要求无农药残留,新鲜翠绿,符合GB/T 2652标准。

2. 根茎类:如土豆、胡萝卜、白萝卜等,要求无农药残留,新鲜饱满,符合GB/T 2652标准。

3. 茄果类:如番茄、茄子、黄瓜等,要求无农药残留,色泽鲜艳,符合GB/T 2652标准。

四、水产类1. 鲜鱼类:要求鲜活,无污染,符合GB/T 2738标准。

2. 贝类:如虾、蟹、贝类等,要求鲜活,无污染,符合GB/T 2738标准。

3. 冷冻水产:如冻鱼、冻虾仁等,要求无污染,解冻后肉质鲜嫩,符合GB/T 2738标准。

五、豆制品类1. 大豆:要求国产优质大豆,蛋白质含量高,符合GB/T 1352标准。

2. 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等,要求采用国产优质大豆,无添加剂,口感鲜美。

六、调料类1. 食盐:要求国产精制食盐,符合GB/T 5461标准。

2. 酱油:要求采用国产优质大豆、小麦等原料,无添加剂,符合GB/T 5365标准。

3. 食糖:要求国产优质白砂糖,符合GB/T 317标准。

4. 醋:要求采用国产优质粮食发酵,无添加剂,符合GB/T 18187标准。

七、其他类1. 蛋类:要求来自非疫区,蛋壳干净、完整,蛋液新鲜、无异味。

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技术文件

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技术文件

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技术文件一、食品安全1.食品原材料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其无污染无毒。

2.进一步监督原材料供应商,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并且具备相应的检测报告和食品安全认证。

3.食品原材料的保存、储存和运输应符合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确保其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4.进行定期的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食品质量1.对食品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品质把控,确保其品质稳定、口感好、营养丰富。

2.对食品原材料进行外观和品质检测,确保其无异味、无霉变、无色变等质量问题。

3.食品原材料的加工工艺和调料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食品的口感和风味良好。

4.对食品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取,确保其有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三、食品营养1.选择新鲜、安全、营养丰富的食材作为原材料,确保食物的营养价值。

2.引导学生合理搭配食物,提供均衡的营养,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3.控制烹饪过程中的油盐糖用量,减少对学生健康的不良影响。

四、环境友好1.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食品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合理利用食品原材料,减少食品浪费,降低资源消耗。

3.鼓励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五、食品留样与追溯1.对每批次的食品原材料进行留样,并存档备查,以备质量追溯。

2.对每批次的食品原材料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追溯溯源的可行性。

3.定期对食品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安全,并留存检测报告供查阅。

六、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1.建立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及时处理事态,减少损害。

2.制定食品安全事件的沟通与报告流程,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处理的规范性。

3.对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应对能力和处理效率。

总结:食品原材料技术文件是学校食堂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和营养,并保护环境的重要管理措施。

通过对食品原材料的选择、品质把控、营养搭配、环境友好和留样追溯,能够保障食堂食品的安全与品质。

食品原料贮存管理制度及相关技术要求

食品原料贮存管理制度及相关技术要求

食品原料贮存管理制度1. 品质第一,为确保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原辅料在贮存期间的食用价值,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食品原辅料(包括半成品、成品)贮存、保管工作由库房管理者等相关人员直接负责,主管负责监督、保管。

3. 食品原料贮存时必须依照食品原辅料的特性(储存条件),做到分类存放。

4. 库房内严禁存有超过保质期限、腐败变质、无产品标签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

5. 食品原料的贮存方式有以下几种:(一)常温贮藏:主要用于贮藏不易腐败、变质的、有包装物的辅料及半成品原料(如:玉米、小麦、高粱等)。

(二)封闭贮藏:主要用于贮存有挥发性气味的食品原料。

6.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有要求的)贮存时,必须填写“原料入库标识”,并根据原料辅入库标识及原辅料的保质期限,做到原辅料领用的先进先出。

7.食品原料(半成品)贮存应做到库房整洁、食品存放要隔墙离地(距墙10cm、距地20cm)分层、分类、分架、分库、通风贮存。

8. 食品原辅料保管人员应定期将保存时间较长且在有效期内的可食用性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数量上报生产主管。

9. 食品原辅料贮藏环境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或其他非食品类物品.10. 食品原辅料贮存环境必须每日打扫,保证储藏设备正常运作,达到贮存环境干净整洁、无虫害、无杂物的卫生标准。

地面、台面、墙面干净整洁,工具用具干净,物见本色。

11. 低值易耗类要专区存放。

12. 常温库要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13. 库房管理者每日按以上要求进行库房管理,主管(或指定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并记录温度,并将每日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根据记录的不合格点,及时进行整改。

食品原材料温度、湿度储存要求(一)肉类、水产品1、冷却畜禽肉、冰鲜水产品、植脂奶油蛋糕、配餐、果汁、酸(冻结点以上——4℃);鲜鱼最佳冷藏温度为零下3度,可以贮存7-10天。

温度在-1-0℃之间,鲜肉可保存5~7天。

鲜虾贮存条件和贮存期:整条虾用冰保存室温2~6℃ 保存3天无头虾用冰保存室温2~6℃ 保存5天去壳虾用冰保存室温0℃ 保存5天去壳去肠腺虾用冰保存室温0℃ 保存5天2、冷冻畜禽肉、冷冻水产品、冷冻果汁、冷冻饮品、冰蛋、速冻蔬菜、冷冻调制食≤-18℃。

食品原料质量要求指导标准

食品原料质量要求指导标准
3)黄酒色黄澄清不混浊无沉淀物,有爽快馥郁的香味,滋味醇厚涩味;
4)葡萄酒应是清亮,具天然色彩、红紫或浅黄色,无沉淀,具葡萄香气,有浓厚酯香,无异臭,滋味带果汁味,质差时有酸涩味;
5)啤酒应透明澄清,无混浊或沉淀,色金黄,具正常酒花香,入杯时有密集洁白细腻的泡沫,保持一定时间不消失(发泡不多的表示发酵不良,贮存时间过长),滋味爽口略带苦味,无焦臭味和酸味;
掌握糕点原料质量要求的操作标准
掌握罐头食品原料质量要求的操作标准
掌握冷饮食品原料质量要求的操作标准
使厨师掌握酒类食品原料质量要求的操作标准
2)豆类颗粒饱满,无虫蛀、挂丝和霉变;
3)豆腐无豆渣和石膏脚,质地细腻,用刀切后,切面干净,整板豆腐脱套圈、揭布后不坍塌;
4)油豆腐软,不湿心,黄橙色有光亮;
5)豆腐干,手揩表面不发毛,挤压切口不出水;
6)豆腐衣不破碎能揭开,有光泽,柔软无霉点;
7)素肠不出水,表面光洁坚韧;
8)素鸡切口光亮裂缝,无破皮及重碱味;
2)优质罐头外壳光洁,无锈斑,无损伤,裂缝以及漏气膨胀现象,接合处焊锡完整均匀;
3)罐内真空度必须符合标准,用金属棒轻击罐盖,发音清脆坚实;
4)打开后罐身内壁不应有腐蚀、变黑或涂料层剥离现象;
5)油炸食品需炸透,酥脆不得有焦味和酸败味;
6)水果罐头的果肉不得煮得过熟,块形完整,果肉不得过硬,色泽天然,不准人工着色,可适当加酒石酸或柠檬酸,无异味或香精味;
1)制作生产过程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贮存时要防止糕点生虫、霉变和脂肪酸败;
2)贮放应清洁卫生、干燥、通风,并具有防鼠、防蝇设备;
3)优质面包质地松软,顶面呈均匀的金黄或者深黄色,不焦、不生、外形饱满、有弹性、咀嚼时无粘牙感;

部分食品原料参照质量标准参考

部分食品原料参照质量标准参考

部分食品原料参照质量标准(参考)一、肉类质量:冷鲜肉一级,符合GB9959.1-2001规定标准和国家卫生、安全标准要求。

无槽头肉和血刀肉;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摘除干净;无残留毛绒,不准带长短毛;不带浮毛、凝血块、胆污、粪污及其他污染物。

色泽:肌肉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

弹性(组织状态):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

粘度: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

气味:具有鲜猪肉正常气味。

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具有香味。

提供由产地检疫部门出具当日的《动物产品合格证明》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验讫印章以及生猪定点屠宰厂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夏季远程(路况差的15公里以上)须实行冷链配送。

二、蔬菜质量:(1)叶菜类:鲜嫩,无枯黄叶,无花斑叶,无烂叶;叶茎完整无折断,基部不老化,干爽无水;无裂口损伤,表面无泥土及其它杂物,无农药残留。

根茎类:个体均匀,根形完整,无畸形,无泥土,无虫蛀和机械伤,无腐烂,无断折断裂,不萎蔫变软,不发芽,不变绿,不空心,不糠心,不黑心,弹击有实心感,无农药残留。

果菜类:外观良好,个体整齐,色泽正常,瓜肉坚实,表皮无损伤、无病斑或烂斑,无裂口,无折断,无压痕,无异味,不发软皱缩,无农药残留。

芽苗类:鲜嫩、无老叶、无花斑黄叶,根部切口新鲜,茎叶完整,无腐烂现象,无农药残留。

菌类:色泽与其品种相适应,气味正常;无腐烂及虫蛀株,无发霉,无失水枯萎,朵片完整,手轻捏不能有水渗出为宜。

三、面粉质量:特制一等,符合GB9959.1-2001规定标准和国家卫生、安全标准要求。

灰分<0.7%;粗细度:全部通过CB36号筛,留存在CB42号筛的不超过10%。

面筋质>26%。

含砂量<0.02%。

磁性金属物<0.003g∕kg。

水分≤14%。

脂肪酸值<80。

气味口味正常。

四、酱油质量:特级,符合GB18186-2000规定标准和国家卫生、安全标准要求。

①色泽: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红褐色或浅红褐色,色泽鲜艳,有光泽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鲜艳的深红褐色,有光泽②香气: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浓郁的酱香及脂香气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酱香浓郁,无不良气味③滋味: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味鲜美、醇厚,鲜、咸、甜适口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味鲜美、醇厚,咸味适口④体态:澄清五、酿造食醋质量:①特级,符合GB18187-2000规定标准和国家卫生、安全标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關德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質管理指引
-與食品接觸材料和製品要求-
1. 定義
食品接触材料(歐盟),又称食品包装材料(中國),间接食品添加剂(美國),常见英文缩写为FCMs(Food Contact Materials食品接触材料)。

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1)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指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用的紙、竹、木、金屬、搪瓷、陶瓷、塑膠、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玻璃等製品和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塗料。

2)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機械、管道、傳送帶、容器、用具、餐具等。

歐盟:食品接觸材料和製品
預期與食品接觸的;或已經接觸到食品且預定供作此用的;或可合理地預料會與食品接觸,或在正常或可預見的使用條件下會將其成分轉移至食品中的材料和製品,包括活性和智慧材料。

美國FDA定義:間接食品添加劑
指在食品生產、加工、運輸過程中接觸的物質,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這些物質本身並不用來在食品中產生任何效應。

食品接觸材料出現於食品中,可能是由於這些物質向食品的遷移,或由於意外萃取而出現於食品中。

2. 主要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分類
按國際通行的分類方法,與食品接觸的材料及器具按材質分為:
陶(搪)瓷製品、玻璃製品、塑膠製品、金屬製品、紙製品及木製品等。

其包含的產品類別有:
食品包裝材料、食品容器及器皿、餐廚具、家用食品加工器具、食品生產加工機械等
3. 歐盟要求:
1)框架法規EC NO.1935/2004
與食品接觸的材料和製品法規,全稱:Regulation (EC) No 1935/2004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7 October 2004-on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于2006年10月27日強制執行,在歐盟市場上銷售的與食品接觸的材料和製品必須符合1935/2004/EC相關標準的規定.
EC NO.1935/2004規定導入強制標識, 與食品有直接或間接接觸的材料和製品應遵循如下說明:
- 或注明“可與食品接觸”字樣
- 或按照器具的使用說明進行,如:咖啡機,電水壺等
- 或按1935/2004/EC規定的符號說明(見下圖符號)
EC NO.1935/2004/EC法規目的:
-與食品接觸材料和製品符合良好的製造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
-當產品接觸食品時,不可釋出對人體健康構成危險的成分;
-當產品接觸食品時,不可導致食品的成分產生不能接受的改變;
-當產品接觸食品時,不可降低食品的感官特性(如使食品的味道,氣味,顏色等改變).
-材料和物品的標籤,廣告及說明不應誤導消費者。

EU NO.1935/2004法規適用範圍與針對的產品範圍:
1)餐具:金屬餐具、塑膠餐具、木制餐具、一次性餐具等等。

2)廚具:砧板、調味罐、不銹鋼鍋、不粘鍋、鐵鍋、搪瓷鍋等等。

3)炊具:蒸籠、鏟、勺等等
4)保溫容器:不銹鋼保溫杯、保溫壺,保溫瓶等等。

5)廚用小家電:攪拌機、打蛋機、咖啡機等等
EC NO.1935/2004框架法規與特定指令(措施)
EC NO.1935/2004是基本框架法規,歐盟各成員國不須任何轉換,直接完整地遵守本法規。

該法規規定了17種材料和製品需要制定特定指令(目前為止只制定了3種材料和製品的特定指令:陶瓷,再生纖維素薄膜和塑料):
註:用mg/dm2反映的限量表示了介面的惰性;用mg/kg 或mg/l表示的限量反映了食品污染的界線。

單位的選擇反映了對測試條件的評估和對食品污染危險的評價
對歐盟層次沒有特定指令的要求,若部分國家有本國的相關法規,按照相關國家的法規執行,如德國LFGB,法國French DGCCRF2004-64等。

歐盟與食物接觸金屬製品重金屬限量一覽表
其他歐盟相關指令:
1)PAHs(多環芳香烃)
2005/69/EC多環芳香烃(PAH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是一種高致癌物質從2008年4月1日開始
已納入GS認證的強制測試項目。

主要測試材料:
---彈性材料,如塑膠和橡膠
---黑色或深色聚合物
---塗層/清漆
---經防腐劑(如:萘)處理的材料,如皮革,木材,纖維等
不必測試的材料:
---不可觸及或借助工具才可以觸及的材料
---經過風險評估認為與PAHs測試無關的材料
測試機構需要評估產品的哪些零件需要測試和哪些零件不用測試。

16種多環芳香烃要求:
2) EU NO.284/2011
2011年7月1日開始,從中國和中國香港輸往歐盟的聚酰胺樹脂(尼龍)和三聚氰胺樹脂的每一批廚具,都必須提供一份聲明(附件)連同測試報告證明相應廚具符合EU初級芳香胺(PAA)和甲醛限制:
附件:
4. 美國要求
在美國,食品接觸材料屬於食品添加劑管理的範圍, 主要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管理。

由於包裝、貯存或其他加工處理過程而遷移到食品的物質屬於間接添加劑,美國聯邦法典第21卷《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有詳細的規定。

聯邦法典(CFR)是美國聯邦政府的行政部門和機構在聯邦登記上發佈的永久性和完整的法規彙編。

CFR的第21卷下收納的是美FDA的食品和藥物行政法規每,年都要對CFR中的每捲進行修訂,第21卷的修訂版一般在每年的4月1日發佈。

美國聯邦法典(CFR)檢索網頁
/nara/cfr/cfr-table-search.html#page1
FDA規定的與食品接觸的材料測試方法
通常與食品接觸的材料必須符合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的規定,並通過以下兩種方法的測試。

(1)化學成分組成:包裝使用的材料必須在法規中有明確的確認,包裝商還必須遵照法規要求的方法條件處理這些材料。

這些規定主要是針對材料而言。

(2)遷移測試:包裝材料需要經過檢驗,通過複雜的遷移測試並被認定是安全可靠的材料。

遷移測試是用於評測從包裝材料中流失出來的食品殘留物的含量水準。

通常,這個方法是新型包裝材料的必選測試。

美國食品接觸材料法規列表
主要材料相關要求的章節:
禁止在出售供3岁或以下儿童使用的婴儿奶瓶和吸管杯中使用化学品双酚A(BPA).
5. 日本要求
日本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与食品添加剂分开管理。

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可能含有有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

日本劳动厚生省可以根据需要制定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标准与卫生要求,一旦颁布了相应标准,则禁止不符合标准的材料生产和销售。

日本劳动厚生省颁布的标准分为3类:
(1)一般标准,规定了所有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中重金属,特别是铅的含量要求。

例如,规定马口铁中的铅含量不得超过5%,其它金属容器不得超过10%。

该类标准还规定,包装材料使用合成色素必须经过劳动厚生省的批准。

(2)类别标准,建立了金属罐、玻璃、陶瓷、橡胶等类物质的类别标准;此外还制定了13类聚合物的标准,包括PVC,PE,PP,PS,PVdC,PET,pMMA,PC,PVOH等。

(3)专门用途标准:对于具有特定用途的材料制定的标准,如巴氏杀菌牛奶采用包装、街头食品用包装等。

日本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管理除遵照上述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外,更多的是通过相关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

例如,日本卫生烯烃与苯乙烯塑料协会(JHOSPA)制定了各类适合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各类物质的规格要求;日本卫生PVC 协会(JHPA)制定了适合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肯定列表;日本印刷油墨行业协会则制定了不适合印刷食品包装
材料物质的否定列表。

行业协会组织制定的推荐性标准被业内广泛采纳,已经成为整个食品包装行业生产销售链的合格评定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