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和重要原则,在经济、政治、社会、历史等各个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我收获颇丰,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经典著作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两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剖析,揭示了剥削与被剥削阶级的斗争,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这让我意识到,唯有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才能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探寻改变社会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整个经济学思想的枢纽,从剩余价值理论到无产阶级革命,探讨了货币、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辩证关系。

这使我认识到只有深刻理解经济规律,才能够解决当代经济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此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的观点揭示了阶级斗争对于国家政权的影响,而《哥达纲领批判》则强调了工人阶级的自觉性和组织性。

这让我明白到凡事都有其政治背景和阶级关系,政治与经济、意识与物质都密不可分。

只有深入剖析这种关系,才能在实践中运用正确的政治思想。

在综合上述收获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培养我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我明白只有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才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推进社会的进步。

同时,我也深感到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才能更好地履行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触动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说实话,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前,我心里是有点打鼓的。

总觉得这会是一堆晦涩难懂的理论,充满了高深莫测的词汇和复杂的逻辑。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就拿《资本论》来说吧,一开始我以为会是那种枯燥到让人想打瞌睡的书。

可当我静下心来读,却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那叫一个细致入微。

他讲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这可不像我们平常理解的那么简单。

比如说我买了一个面包,能吃,这是它的使用价值;而它在市场上卖的那个价格,就是价值。

这看似简单的道理,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经济规律。

马克思还谈到了剩余价值,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我只知道老板雇佣工人干活,给工人发工资。

但从来没想过,老板赚的钱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这就好比我去一家工厂打工,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八个小时,生产出了好多产品。

老板给我发了工资,可他把我生产的产品卖出去赚的钱,远远超过了给我发的工资。

那多出来的这部分,就是他剥削我得到的剩余价值。

再说说《共产党宣言》吧。

以前对于共产主义,我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觉得就是大家一起平等,一起富裕。

但读了《共产党宣言》,我才真正明白共产主义的目标和意义。

它里面提到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让我深受触动。

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

我有个亲戚,在一家小公司上班。

老板总是想方设法地让他们加班,却不给加班费。

还经常找各种借口扣他们的工资。

我亲戚每天累得要死,却只能拿到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这难道就是公平的吗?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吗?读这些经典著作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马克思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能把社会现象看得这么透彻,能提出这么深刻的理论。

而且这些理论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对大量事实的观察和分析。

比如说他对工人阶级状况的描写,那真的是太真实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最近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可真是给我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说实话,一开始翻开这些著作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犯嘀咕,觉得可能会是一堆枯燥难懂的理论。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

就拿《资本论》来说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那叫一个犀利!他就像是拿着一把超级放大镜,把资本主义经济的每一个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然后给我们一五一十地讲出来。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工厂里的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下拼命干活,却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而资本家们却在一旁数着钞票,过着奢华的生活。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马克思说,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这让我想起了我之前买手机的经历。

那时候,我特别想要一款新出的手机,被它炫酷的外观和强大的功能吸引住了。

在我心里,它的使用价值可高了,能让我更方便地跟朋友联系,还能玩各种好玩的游戏、看电影啥的。

可是当我真正去买的时候,才发现它的价格高得离谱。

我就开始琢磨了,这价格到底是咋定的?难道就因为它牌子响、技术新,就可以卖这么贵?后来读了马克思的理论,我才明白,这手机的价格可不仅仅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还包括了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资本家们追求的利润。

再说说《共产党宣言》吧,里面那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真是太有力量了!让我想到了我们小区里的那些清洁工阿姨和保安大叔们。

他们每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地工作,可工资却不高,生活条件也一般。

他们不就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吗?他们为了小区的整洁和安全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如果他们能够团结起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待遇和工作条件,那该多好啊!还有马克思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阐述,也让我大开眼界。

他说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让我想起了我爷爷给我讲的他们过去的生活。

爷爷说,他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经常挨饿受冻。

马克思主义着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着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着作读后感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这里主要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有关着作、文章。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就是为广大研究生的需要而选编的。

收入《选读》的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一些主要的着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导读》则以收入《选读》的着述为主体,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作了一些必要的梳理和解说。

读了此书,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点了解,切实感受到了他思想的博大、深邃。

粗略纵览了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对现实更有了切实的体会。

对于几个伟人,也深感佩服。

读了此书,我受益匪浅。

让我且思且行。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还应该紧贴实际,要紧密结合单位和个人实际,以我们的工作、生活和遇到的问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正确分析和解答现实生活和本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指导工作推动发展。

就拿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就有很多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地方,导致一些后果,带来一些弊端。

譬如城市规划的随意性,导致城市建设中,“拆了建,建了拆”、“马路拉链”等不合理、违反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规划建设中缺乏对文化遗产等资源的保护意识,导致很多珍贵的资产无法传承,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社会发展不和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高低标准之一,我们不能孤立的、静止的看待问题;同时,城市建设过程中,过度地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导致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现象频出,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忽视客观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损失。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和旺盛的力,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活的灵魂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学说,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

经典著作承载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对我们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一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真切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思想力量和革命性的意义,也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马克思深入剖析了商品经济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根源和发展规律。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阅读,我从中领悟到了劳动力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资本积累等关键概念。

这些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更鞭策着我深思当前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

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和逻辑严谨的论证让我深受启发,也增强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

除了《资本论》,还有《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共产党宣言》作为一部革命政治文献,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激励着我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尤其是其中强调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国际团结的重要性,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当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通过阅读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导向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停留在书本中的理论,而是旨在引导我们改造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学说。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不同方式解释世界,然而问题是改变世界”。

这激励着我们不仅要学习理论,更要将其与实际相结合,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具体的贡献。

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我也深感这些伟大著作的厚重性和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系统的学说,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

每一次的阅读都让我受益匪浅,也增强了我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决心。

总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是一次深入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它帮助我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启迪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八篇】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八篇】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八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八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对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鲍威尔一伙反对黑格尔主义的正统派,并自称批判地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主张自我意识即"精神"就是一切,在它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自我意识"是世界的创造者,世界是它的以太头脑的幻影和它的臆想的结果。

他们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普通的自我意识同实体的对立。

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种哲学仍然是在黑格尔哲学范围内兜圈子。

马克思具体揭示了鲍威尔如何片面的发展了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的绝对精神。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在自己的批判中都超出了黑格尔哲学的范围,但同时又都停留在黑格尔思辨的范围内,不管是哪一个都只是代表了黑格尔体系的一个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发展并不是积极意义上的发展,而是抹杀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积极因素,是黑格尔哲学庸俗化、漫画化,进一步推到荒谬绝伦的地步。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哲学有双重不彻底性:其一是他宣布绝对精神的定在,同时又不肯宣布现实的哲学家就是绝对精神。

黑格尔反对把自我意识和个人意识混为一谈,反对哲学家本人就是绝对精神。

其二是黑格尔仅仅在表面上把作为绝对精神的绝对精神变成历史的创造者。

就是说,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历史,群众要绝对听从绝对精神的摆布。

而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则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这双重不彻底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心得体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对于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触动,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被马克思主义那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力所震撼。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原因。

他们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这个经济基础主要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

他们的思想帮助我认识到,不能简单地从表面现象看问题,而是要深入到社会的内核去分析。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其次,我对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的分析和认识表示赞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源。

这使我认识到,社会不是和谐统一的,而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只有通过不断的斗争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追求给了我巨大的启示。

他们认为,人类的发展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来实现。

他们强调了人们的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社会主义一切权力归于人民的原则。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人类应该为自己的解放而奋斗,不能被压迫和剥削。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我们要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

我们要不断地思考,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也要批判地看待马克思主义,不盲目崇拜,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人类社会的解放和进步。

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深刻剖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实现利润,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公平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说实话,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事儿,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头疼。

毕竟一提到这种理论性很强的东西,总觉得会很枯燥、很深奥。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就拿《资本论》来说吧,原本我以为这就是一堆生硬的经济理论,可当我静下心来读,却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在我眼前展开。

马克思在书中详细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规律。

他说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我就想到了我平时买东西的那些经历。

比如说买一双鞋,我首先看中的是它能不能让我的脚舒服,这就是使用价值。

但同时,我也得考虑它的价格,这价格背后可就藏着价值的秘密啦。

有时候我为了买一双好看又耐穿的鞋,可能会多花点钱,这时候我就在用价格来衡量这双鞋所包含的价值。

马克思说,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让我恍然大悟。

原来那些价格贵的鞋子,可能是因为生产它们花费了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再说说剩余价值理论。

以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们上班工作,老板给我们发的工资背后还有这么多门道。

马克思说,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所得到的工资,这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就是剩余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我叔叔的工厂。

叔叔开了个小加工厂,雇了一些工人。

有一次我去他厂里玩,看到工人们在车间里忙得热火朝天,生产出了一堆堆的产品。

叔叔跟我说,他得算计着成本和利润,才能让工厂活下去。

当时我还觉得叔叔挺不容易的。

可读了马克思的理论后,我突然意识到,那些工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拿到手的那点工资,而叔叔作为老板,赚取的正是这部分剩余价值。

这让我对社会的经济运行有了更深的思考。

还有那个资本积累的过程,也让我感触颇深。

马克思说,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这就好比滚雪球,资本越来越多,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我想到了我们村里的情况,以前大家都差不多穷,种地为生。

后来有几户人家出去做生意赚了钱,他们就用赚来的钱买更多的地、开更大的店,慢慢地就越来越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有感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着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

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

然而,上了马拥军老师的课,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

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

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

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
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着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

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

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

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

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

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着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着作。

马克思主义的着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

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着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

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着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
想,我们有怎么能从中领悟其中的真正思想的精髓呢?并以这种思想作为我们的指导,带领我们航向不明的彼岸,想来都是非常之可怕。

统治阶级总是希望封杀对其统治不利的思想于萌芽之中,掩盖历史的真相,剥夺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其统治的国家只能用一种声音说话,用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异端”的出现就一定将其赶尽杀绝,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成为“思想犯罪”的无为的牺牲品,以愚民政策来教导其统治下的人民,此乃统治阶级惯用之手段。

马克思主义不是“万金油”,能医治一切社会的病态,也不是仅仅一个“主义”就能搞定一切的。

马克思在他用自己的理论指导法国的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中也并未成功,但实践的经验是需要积累和摸索出来的,他很快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为下一次革命宝贵的经验。

批判不等于简单的批评或判断,而是在对其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事实或理论的方式对其进行辩论,从而发现对方理论的不足之处。

马克思看待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用批判的眼光,马克思的哲学历来都是批判和革命的哲学,但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哲学的批判也是如此之彻底。

国际歌中有一句最为着名的话语“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救世主就只能是自己。

马克思也是如此,但有了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就可以少走弯路,有了一个可行的计划和未来的理想图景,一步步走下去,最终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