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功能理论——勒.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的城市思想

规划思想
功能理性主义 形式理性主义
贡献与争议
城市思想 实践影响 局限批判
四次旅行
思想基础
时代背景 考察研究 思想背景
考察研究
规划思想
功能理性主义 形式理性主义
前两个阶段的旅行经历使年轻的柯布西耶开始思考人类居住问题,而 在德国之旅中逐渐展开了对于城市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而东方之旅让 柯布转向对几何化形体的高度崇拜,进一步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旅行中对于所到城市与建筑的切身体会与感受让柯布西耶在第一时间 掌控了新时代的脉络,对于现代工业技术以及现代都市发展的洞察也 是极其敏锐的,从而很快成为新时代巨大变革的领航者。
贡献与争议
城市思想 实践影响 局限批判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现代城市发展过程正是解决所有这些城市问题的过 程,而早期的拉展更多的是基于旧城区的改造进行的。
城市工业化与“工业城市”
思想基础
时代背景 考察研究 思想背景
时代背景
规划思想
功能理性主义 形式理性主义
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工业化时代.城市规划体系和城市规划理论开始逐渐 成熟超来,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从简单的建筑学中独立 出来.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众多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法国人托 尼.加尼耶(Tony Gamier)提出的“工业城市”规划理论是其 实践影响 局限批判
路网
思想基础
时代背景 考察研究 思想背景
功能理性主义
立体路网 重型货车——架空柱下的开放空间 里 其它机动车——架空柱支撑的高架 桥 架空路面在城市中形成一套独立、 完整、互不干扰的交通网,实现低 速交通、高速交通、超高速交通的 合理分开。在“现代城市”中.主 要的交通干道最终汇聚于城市中心 的中央车站
集中主义城市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马赛公寓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
他的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在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
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立面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建筑外观马赛公寓长165米,宽24米,高56米。
地面层是敞开的柱墩,上面有17层,其中1-6层和9-17层是居住层,可住337户1600人。
这里有23种适合各种类型住户的单元,从单身汉到有八个孩子的家庭都可找到合适的住房。
大部分住户采用“跃层式”的布局,有独用小楼梯上下联接;每三层只需设一条公共走道,节省了交通面积。
公寓设施马赛公寓还设有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
大楼共有18层,有23种马赛公寓不同的居住单元,共337户,可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大楼的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商店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副食品店,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馆。
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
在第17层设有幼儿园和托儿所,屋顶上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一个200米长的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些服务设施——被勒·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具”,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外楼梯、开放的剧院和电影院,所有一切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他把屋顶花园想象成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的甲板,供游人欣赏天际线下美丽的景色,并从户外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乐趣。
柯布西耶理论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影响

耶建筑思想向着表现主义、后现代的转变。
(二)柯布西耶理论简介勒·柯布西耶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学家,而且他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
在城市规划方面他的主要设计的建筑有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朗香教堂、巴黎改建规划、昌加尔新城等。
1931年,柯布西耶参加莫斯科苏维埃宫建筑方案竞赛,作品由于不是古典式样而落选。
1933年参加比利时安特卫普50万人城市规划又落选,被评为"癫狂胡涂的作品",其实是由于突出强调新时代科技的作用。
此后,他1938年为南美、1958年为西柏林的一些规划都无实现可能。
柯布西耶认为现代建筑的基本模式有六条基本原则:底层的独立支柱,而不是传统的墙承重结构;建筑下部架空,形成建筑的六个面,而不是传统的五个面;屋顶不但是平顶,而且设计为屋顶平台,作为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带形窗。
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基本概述(一)城市规划的定义城市规划是人为了适应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而创造的介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场所,是现代人生存与行为的场所。
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建筑布局,合理安排各项工程建设,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区域、文化区域、医疗区域等,最终为城市的人们提供舒适的、和谐的、优美的、便捷的居住、工作、学习、交通、娱乐、医疗等环境。
城市规划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策性城市建设的发展蓝图。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现代城市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应结合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等布置城市体系,合理利用土地,作好环境的测评,保证环境优美,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和发展,达到"骨、肉"协调。
因此,在具体规划设计时,应尊重区域内土地和环境的自然属性,全面考虑建筑内外环境及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
光明城市-勒·柯布西耶[宝典]
![光明城市-勒·柯布西耶[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2e59b5b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7.png)
光明城市-勒·柯布西耶柯布西耶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的家庭,1917年移居法国,1965年8月27日在美国里维埃拉逝世。
如果说格罗佩斯在现代设计的教育上作出了无人比拟的成就的话,柯布西耶则把现代建筑运动乃至城市规划运动推广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作为一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不满足一两座建筑的完成,他特别着眼于新型城市的规划。
早在1930年,柯布西耶就提出他的“光明城市”的设想,主张用全新的规划思想改造城市,设想在城市里建高层建筑、现代交通网和大片绿地,为人类创造充满阳光的现代化生活环境。
为此他1930年为阿尔及尔制定了城市规划,1932年为巴黎和巴赛罗那设计方案,1958年为柏林进行城市规划。
1956年柯布西耶终于有机会为印度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尔进行规划设实施他关于总体城市规划的毕生理想。
该规划主要建筑有政府办公大楼、市中心为商业区,南侧为工业区,北侧为大学先建成的昌迪加尔高等法院,顶盖长100多米,由十一个连续的拱壳组V字形,前后挑出并向上翻起,有遮阳和排除雨水的功能,入口分别涂以绿、黄、红三色,正立面满布类似中国博古架的遮阳板。
造型怪异,用色大胆,与尺度巨大的建筑构件、粗壮有力的入口柱廊、粗糙的混凝土饰面共同形成了所谓的“野性主义”的建筑风格。
当年柯布西耶针对大城市盲目发展和拥挤不堪的恶劣环境,提出了“光明城市”的设想,其愿望是美好的。
但是,不论是新建成的昌迪加尔,还是受柯布西耶思想影响下建成的巴西新都巴西利亚,却又显得缺少变化和生动亲切。
这引起了以后的建筑师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的思索。
昌迪加尔新首府,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50万(一期为15万人)。
昌迪加尔的建议地点由政府选定在喜马拉雅山多岩的支脉山麓地带,在两条相距约8km的河流之间是一块略向西南倾斜的高地,平缓的地貌适合于任何规划体系,勒·柯布西耶的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的构思构成了城市总图的特征。
现代主义建筑勒柯布西耶的设计哲学

现代主义建筑勒柯布西耶的设计哲学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设计哲学对当代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和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
一、简介勒·柯布西耶,全名夏尔·埃德范·德雷尔·勒·柯布西耶(Charles-Edouard Jeanneret-Gris),生于1887年,是瑞士出生的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和作家。
他的设计理念主张以功能和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几何形式和比例的精确性,同时追求人类居住环境的宜居性。
二、五点原则勒·柯布西耶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五点原则”中。
这五个原则分别是:1. Pilotis(支柱):勒·柯布西耶主张建筑应悬挑于地面,由支柱承担重量。
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的通风性和开放性,使地面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
2. Free Plan(自由平面):勒·柯布西耶主张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应该自由灵活,不受结构的限制。
他使用混凝土梁和柱来支撑楼板,从而实现了内部空间的自由度。
3. Free Facade(自由立面):勒·柯布西耶认为建筑的立面应该摆脱传统的装饰,追求简单、纯粹和功能性,使建筑表达其内在的结构和功能。
4. Ribbon Windows(带状窗户):勒·柯布西耶提出建筑应采用连续的带状窗户,使室内充分获得自然光线和视野,实现与室外环境的融合。
5. Roof Garden(屋顶花园):勒·柯布西耶主张将屋顶用于绿化和休闲空间,以扩大城市的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三、功能主义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以功能主义为中心,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他认为建筑是为人类服务的,应该满足人们居住和工作的需求。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以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的变化。
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论

勒·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例如, 在城市采用立体式的交通体系,在市区修 建高层楼房,扩大城市绿地,创造接近自然 的生活环境等原则,已被许多城市的规划全 部或部分地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有昌 迪加尔规划、巴西利亚规划和巴黎德方斯 区规划等。
19
在欧美的战后重建中,以柯布西耶的为代表 的现代主义城市思想开始大量的在城市规 划实践中得到实施,而其本身所隐含的缺 陷也暴露了出来、引发了严重的新的城市 问题。
11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城市设计提案的共同特点
1.机动之城 2.摩天楼之城 3.浮城 4.公园城市 5.功能分区明确
13
1.机动之城
在柯布西耶的多个城市提案中,机动交通道 路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人的出行大部 分是依赖机动车。城市中心不再是市政厅 等公共空间,而是飞机场——这是新时代的 速度和力量的最强象征。人行空间不再成 为一个城市的基础。并且排斥原有的狭窄 阴暗的街道,主张两侧房屋后退,中间插 入花园等。
柯布西耶希望在塔楼之间的广阔的空地上展开花
园,住宅跟前就是花园和游戏场,满城都是绿色, 这是柯布西耶针对当时城市的脏乱和缺乏绿化、 空气污浊作出的本能性的回应。
17
5.功能分区明确
柯布西耶提倡严格的功能分区方法,将一个 城市分为工作,居住,商业与休闲等等几 个区。区域与区域之间没有或很少有相互 包含。
22
谢谢观赏!
23
2
勒·柯布西耶认为从中古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包 括巴黎在内,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要,必须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城市的基本原则是: 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 中心商业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 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他提出建筑物用 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 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 的围绕之中。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 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 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 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 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他强调现代城 市建设要用直线式的几何体形所体现的秩序和标 准来反映工业生产的时代精神。
城市规划原理—柯布西耶-集中主义精选全文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从快速道路到居住区内的支路共7个等级, 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盘状道路系统。此外,全城还有 一个安排在绿地系统中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交通系统。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面积约为100公顷 (800×1200米),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 市,横贯邻里单位。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 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 作城市的“大脑”。主要建筑有议会 大厦、邦首长官邸、高级法院等,布 置在山麓下全城顶端,可俯视全城。
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 经中枢”位于大脑附近,地处风景区。
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纵横轴 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象征城市的 “心脏”。
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 手”;工业区位于城市东南侧,好似 “左手”。城市的供水、供电、通信 系统象征“血管神经系统”;
TEXT 01 TEXT 02 他的思考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一、传统的城市已出现功 能性的老朽。 二、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 高密度来解决。 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 密度分布。 四、新型的、高效率的城 市交通系统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规划观点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Thank you
集中城市主义
项目
内容
特点
居住模式
共同核心思想
《明日的城市》 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
集权中心
伏埃森规划
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论(精)

勒· 柯布西耶认为从中古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包 括巴黎在内,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要,必须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城市的基本原则是: 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 中心商业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 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他提出建筑物用 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 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 的围绕之中。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 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 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 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 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他强调现代城 市建设要用直线式的几何体形所体现的秩序和标 准来反映工业生产的时代精神。
3.浮城
即是“架空城市”,他将城市地面用柱阵 抬高了4~5米,地面是城市的底板,道路 和人行道象桥梁,在地面下是以前深埋地 下、不便维修的城市各种基础管线,并可 能有载重货车道路和地下铁系统。
4.公园城市
将城市通过高层塔楼抬高成为了柯布西耶利用先
进的现代结构技术制造的城市万能法宝:不仅仅 是能够让道路顺畅、居住条件改善、让生活空间 充满阳光、提高居住密度,而且还能够给以城市 一个极高的绿化率,将乡村引入城市。 柯布西耶希望在塔楼之间的广阔的空地上展开花 园,住宅跟前就是花园和游戏场,满城都是绿色, 这是柯布西耶针对当时城市的脏乱和缺乏绿化、 空气污浊作出的本能性的回应。
勒·柯布西耶的—— 300万人口现代城市的城区设想草图
1.中心地区楼群 2.公寓地区楼群 3.地区(独立住宅) 4.交通中心 5.各种公共设施 6.大公园
7.工厂区
1922年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会曾展出勒· 柯布西耶的可容 300万人口现代城市规划设想草图。其布局设想是:城市 中心是铁路、航空和汽车交通的汇集点;站屋广场采用多 层空间处理。市中心区布置24幢60层的摩天办公楼,人口 密度为每公顷3000人。中心区西侧布置市政府、博物馆、 市级管理机构以及一个英国式花园。中心区东侧为工业区、 仓库和铁路货运站。中心区的南北两侧为住宅区,人口密 度约为每公顷300人。城区四周为保留的发展用地,布置绿 地和运动场。城市郊区布置若干个田园城镇。城区住100 万人,田园城镇容纳200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主张当然遭到各界的严历批评和
坚决反对。他的致命弱点是完全忽视了 巴黎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存社会结构, 在经济上也是不现实的。受他的影响, 在60年代巴黎也建起了几幢摩天大楼, 但很快就制止了。70年代的巴黎规划对 老城进行了严格的保护。
(3)《阳光城》 (The Radiant City,1933年),
(3)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4) 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 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3、柯布西耶的“明日的城市” (1)《明日的城市》
(The City of Tomorrow,1922年)
300万人口的明日城市,采用现代化的 几何构图形式,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 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 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 阳光和空间;
规划布局中央为中心商业区,有40万居 民居住在24幢60层的摩天大楼之中,高
层的周围是大片的绿地,周围的环行居
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住 宅之中,最外围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 住宅。
(2)巴黎城市中心区改建设计-----伏埃 森规划(Voison):
18幢摩天大楼取代巴黎市中心拥挤的住 宅,下层提供快速的交通、公园、商店 和居民的户外开敞空间。规划在城市的 建筑形态上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街廓形式, 而是城市空间向四面八方跨哦站开去。
这种明确的功能分区思想,反映了 1933年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
新城市要成为“印度自由的象征,摆
脱过去传统的束缚,表达我们民族对未 来的信心。”
规整有序的布局在50年代受到广泛的 称赞,但明确的功能分区加深了社会的 分化,西方的城市文化显然还不能适应 东方古国的生活模式。城市中心虽规模 宏大,但布局过于生硬机械,城市空间 空旷单调,未能形成亲切宜人的城市环 境。
----主要城市规划观点: (1)传统城市中心功能的老朽需要通过 技术改造以完善他的聚集功能;
(2)摩天大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 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 手段。”
高耸的教堂是上帝和教会权利信仰的象 征,钢筋、混凝土、玻璃组成的摩天大 楼朝气蓬勃、坚固、雄伟,是对大规模 工业社会的信仰,反映了时代精神;
(5)土地使用变迁 Changing Land Use
二、柯布西耶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1、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代表之一 (1)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2)密斯. 凡. 德罗 Mise Van der Rohe (3)勒. 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4)弗兰克. 劳埃德. 莱特 F. L. Wright
(5)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巴西利亚的城 市规划
3、小结
勒·柯布西耶的主张也不是从天上掉 下来,而是他本世纪初去美国后受到美 国摩天楼的启发,同时他的主张也是适 应了世界大城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顺应了潮流,因此具有划时 代意义和超前性。
但他过于迷信技术,迷信管理,忽视
了社会,忽视了历史文化和传统,带有 很大的片面性。因此,对他的理论需要 一分为二,汲取他的精华,克服片面性, 避免误导。
进一步修正了一些早年的一些handigarh,1951年),
采用格状系统模式形成清晰的交通网 络,在可以发展拼接的格网中配置不同 的功能组团,形成城市街廓,并将全区 分成48个大街廓。
以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构成整个城市的
总图特征。大脑为行政中心,设在城市顶端的 山麓下,地势居高临下处于控制和俯视全程特 殊地位;商业区位于全城的中央,象征城市的 心脏,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与之相临,成为 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贯穿城市上下、留成绿 化的空隙象是城市呼吸的“肺”。文化区位于 西边、工业区独立于城市东部,居住区基本上 与以上各区不相混杂而分布与全城。
(1)变封闭型单中心城市结构为开放型多中心城市结 构
(2)变向心式同心圆城市发展模式为环形交通轴城市 发展模式
(3)城市摆脱旧区向东京湾海上发展
对“新陈代谢”学派的分析评价:
其城市设计构想中畅想成分多,对未来城市和建筑 的发展有很多启发,其中某些局部还得到了实现。他 们追求的是功能、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自然和人 工环境之间的和谐;以及历史与现代之间的对话。
勒·柯布西耶的名著《走向新建筑》在现 代世界建筑领域影响非常之大,成为一部 权威性的专题著作。
他坚定地宣告:“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 子”,"当今的建筑应专注于住宅,为普通 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 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标志。
他的精辟论点从根本上说明现代建筑
思想跟几千年传统建筑思想的对立,是 建筑观念上的一场革命,是建筑价值标 准的一场革命。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勒.柯布西耶
一、找寻失落的空间 ---现代主义的影响
1、失落的空间 2、产生的缘由
(1)汽车 The Automobile
(2)现代设计运动 Modern Movement in Design
(3)分区管制与城市更新 Zoning and Urban Renewal
(4)公共空间私有化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Space
现代主义在建筑与城市建设上的主 要设计思想是:
重视使用功能;
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性 能特点; 把建设的经济性提到重要高度;
主张新时代的新风格,反对套用历史上 的陈旧形式; “空间---时间”的建筑构图理论。
有评论家把赖特比作是建筑界的 “酋长”;把米斯比作建筑界的“贵 族”;称勒·柯布西耶为建筑史上“狂飚 式的英雄”。
如果说格罗皮乌斯在现代设计的教 育上作出了无人比拟的成就的话,勒·柯 布西耶则把现代建筑运动乃至城市规划 运动推广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勒·柯布西耶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 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的家庭,1917年移 居法国,1965年8月27日在美国逝世。
他一生建成了大批的名垂史册的单
体建筑,提出了富有创建的现代城市规 划思想,他的成就如同米开朗基罗一样, 突破了建筑艺术的各个领域,而成为一 位“超人”。
2、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
解决城市矛盾的两种思想方法: “城市分散主义”与“城市集中主义”
与霍华德避开大城市本身矛盾建设田
园城市不同,他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 实,并不反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力量, 主张用全新的规划与建筑形式改造城市, 认为大城市本身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发展 潜力,对大城市矛盾,他提出可以依靠 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城市原有空 间。
国际现代建筑学会(CIAM)与《雅典宪章》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开会,其中
心议题是城市规划,会议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 后来该大纲被称之为《雅典宪章》。这一宪章为现代 城市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强 调自然环境(阳光、空气、绿化)对人的重要性。它 对以后城市规划的用地分区管理(Zoning)、绿化 (Green Belt)、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以及 人车分离、高层化、房屋间距离等概念的形成都起了 不可低估的作用。
日本“新陈代谢”学派
他们认为从宇宙到生命,都有新陈代谢过程,人们的 任务是促进这种新陈代谢的实现。他们发表了《新陈 代谢(Metabolism)1960宣言》。代表任务有稹文彦、 菊竹清训、黑川纪章、大高正人等。他们各自的创作 理论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把城市看做是新陈代谢 的哲学范畴。他们结合21世纪东京的城市规划,提出 各自不同的城市设计方案,其中日本著名建筑师和城 市设计师丹下健三提出的城市轴理论最具代表性。其 基本构思有以下三点:
“宪章”认为要把城市与周围影响区域作为一个整体 来研究,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解决居住、工作、 休憩和交通等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宪章共分八个部分:
(1)定义和引言。 (2)城市的四大活动。 (3)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 (4)工作。 (5)休憩。 (6)交通。 (7)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 (8)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