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各专业规程
大气污染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模拟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国家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 )以上的情况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A、4分钟B、2分钟C、1分钟D、3分钟正确答案:D2、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 ( ) 。
A、热层B、对流层C、逸散层D、平流层正确答案:B3、国家逐步推行()交易,对重点大气污染物实行( )控制。
A、碳排放权浓度B、碳排放权总量C、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浓度D、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总量正确答案:D4、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可以划定为( )控制区A、主要一氧化碳排放总量B、主要二氧化氮排放总量C、主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D、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正确答案:D5、建筑外架外侧密目网高度不低于( )。
A、1.5mB、1.2mC、2mD、2.5m正确答案:A6、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 )确定。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正确答案:D7、发芽马铃薯的主要致毒成分是 ( ) 。
A、亚麻苦苷B、苦杏仁苷C、龙葵素D、秋水仙碱正确答案:C8、( )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A、任何公民B、任何经营户C、任何单位和个人D、任何团体和个人正确答案:C9、( )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A、县级政府B、市级政府C、省级政府D、国家正确答案:D10、水被誉为”生命之源” , 然而随着人类大量利用水 , 在我们的周围已经很难见到清清的水源。
水污染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 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威胁到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 ”水污染”威胁人类健康的典型代表事件就是( )?A、1930年 ,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发生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B、20世纪中叶 , 在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和”水俣病”C、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的”爱知米糠油事件”D、发生于1986年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正确答案:B11、关于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锅炉连排、定排规范书

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220吨/小时煤矸石循环流化床锅炉扩能改造项目连续排污、定期排污扩容器及疏水扩容器技术规范书编制:会签:校核:审核:审定:项目负责人: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8月目录1.0 工程概况及总则2.0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3.0 主要技术规范4.0 技术要求5.0 性能保证、试验及监造6.0 供货范围7.0 设备包装、标志、运输8.0 设备验收及贮存9.0 投标文件及图纸资料10.0 资格及业绩要求1.0 工程概况及总则1.1 本工程为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的扩能改造项目,厂址位于依兰县达连河镇以北1公里处,距哈尔滨市东北方向约250公里,距依兰县城23公里。
本工程装机为1台220吨/小时煤矸石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时增加一套制备能力200m3/h除盐水装置。
1.2 招投标总则1.2.1 本规范书用于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220吨/小时煤矸石循环流化床锅炉扩能改造项目的连续排污、定期排污扩容器及疏水扩容器,它包括了连续排污、定期排污扩容器及其辅助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明确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必须是全新的和先进的,并经过运行实践已证明是完全成熟可靠的产品。
1.2.3 如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所有条文提出异议,招标方可以认为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2.4 签订合同后,因技术规范书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招标方有权以书面形式提出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双方共同商定。
1.2.5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高标准执行。
所列标准如有更新版本,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2.0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2.1、环境条件设备安装地点黑龙江省依兰县达连河镇厂房零米海拔高度(黄海高程) 110 m年平均气温 3.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9℃极端最高气温 35℃极端最低气温-37.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8.9℃空调用夏季干球温度 29.3℃空调用夏季湿球温度 23.6℃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8月) 81%月平均最低相对湿度(1月) 1%年平均相对湿度68%冬季空调计算用相对湿度69%主导风向和频率西南 + 西西南 17%地面上10米高处最大风速24米/秒冬季平均风速 4.6米/秒夏季平均风速 3.0米/秒年平均风速 4.1米/秒最大风压(参照佳木斯市) 0.5KN/m2最高绝对气压1032.1毫巴最低绝对气压958.7毫巴年平均气压 1002.1毫巴年平均降水量540.7毫米月平均最大降水量(7月) 137.0毫米月平均最小降水量 2.1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965.7.9) 127.4毫米一小时最大降水量(1968.7.25) 68.8毫米最大积雪厚度(1958) 280毫米雪荷重0.7KN/m2冻土深度-2.3米年平均雷暴日数34.5日/年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
220t循环硫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HG—220/9.8—L.MN17锅炉运行规程1 锅炉的基本特性1.1 概述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效率、低污染和良好综合利用的燃煤技术,由于它在煤种适应性和变负荷能力以及污染物排放上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得到迅速发展。
我厂锅炉由德国EVT公司负责锅炉的性能设计,并提供技术支持。
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内现行标准、材料完成施工设计和制造。
这种锅炉采用了新的燃烧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 燃料适应性广与煤粉炉相比,其煤种的适应性较广。
(2) 低硫排放燃烧室内添加石灰石直接脱硫,无需在尾部设置烟气脱硫设备,即可满足环保标准要求。
(3) 高燃烧效率气固间高滑移速度导致固体颗粒在床内横向、纵向混合良好,且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因此可以保证最佳的碳燃尽率。
(4) 低NO x排放低燃烧温度和分级燃烧可降低NO x排放量,无需对烟气处理也能满足最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
(5) 消除溶渣低温燃烧不产生溶渣,降低了碱性盐的挥发,因而减少了锅炉的腐蚀和对流受热面的沾污。
(6) 较大的负荷调节比从稳定燃烧的观点出发,不投油稳燃的锅炉负荷为30%。
负荷的调节比较大。
1.2 锅炉的主要规范型号:HG—220/9.8—L.MN17制造厂:哈尔滨锅炉制造厂燃料:设计煤种为70%煤泥+30%煤矸石;校核煤种为40%煤泥+60%煤矸石和原煤燃烧方式:循环流化过热蒸汽压力:9.81MPa锅炉燃烧额定蒸发量:220t/h汽包压力:10.8MPa给水温度:215℃过热蒸汽温度:540℃锅炉效率:89.81%预热器进口温度:25℃排烟温度:142℃1.3 燃料特性1.3.1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数值名称符号单位煤泥煤矸石设计煤校核煤种煤泥70%+煤矸石30%煤泥40%+煤矸石60%原煤收到基碳 C % 43.25 30.46 39.41 35.58 62.92 收到基氢H % 2.89 2.07 2.64 2.40 3.95 收到基氧O % 6.59 8.2 7.07 7.56 7.84 收到基氮N % 0.8 0.52 0.72 0.62 1.13 收到基硫S % 0.42 0.62 0.48 0.54 0.56 收到基全水分W % 029 4.3 21.59 14.18 9.7收到基灰份A % 17.05 53.83 28.06 39.12 13.9 低热值Q kJ/kg 16309 11182 14771 13233 24732 粒度范围mm 0.1~5 0.1~5 0.1~5 1.3.2 点火用油(0#柴油)Cy Hy Oy Ny Sy 低热值闪点凝点单位% % % % % kj/kg ℃℃数值85.5~86.513.5~14.50.034 0.034 0.082 10200 68 01.4 石灰石数值名称符号单位数值碳酸钙CaCO3 % 92.8 碳酸镁MgCO3 % 6.5水H2O % 0.0 惰性物质% 0.7 石灰石粒度:max<1mm<0.5mm <0.2mm <0.1mm <0.05mm d50 mm%%%%%mm1100987030100.151.5 启动用砂:单位数值Na2O % 1.0~2.0K2O % 2.0~3.0 粒度范围:max<1mm<0.5 mm <0.2 mm <0.1 mm <0.05 mm d50 mm%%%%%mm1100987030100.151.6 锅炉具体设计特点1.6.1 设计煤种(70%煤泥+30%煤矸石)负荷% 100 70 50 30 高加不投水/蒸汽参数给水流量t/h 220 154 110 66 203 蒸汽流量t/h 220 154 110 66 203 排污量t/h 2.2 1.54 1.10 0.66 2.03 喷水幅度% 3.83 5.15 4.53 1.46 6.37 一级喷水量t/h 5.24 4.75 2.99 0.58 7.78二级喷水量t/h 3.38 3.17 1.98 0.40 5.18MPa 11.02 10.50 10.25 10.08 10.84 省煤器入口压力锅筒压力MPa 10.8 10.30 10.06 9.90 10.64 过热器出口MPa 9.80 9.80 9.80 9.80 9.80 压力℃215 196 183 170 158 省煤器入口温度℃540 540 540 540 540 过热器出口温度汽水温度省煤器入口℃215 196 183 170 158 省煤器出口℃280 267 263 285 252℃316 313 311 310 315 包墙过热器入口℃328 329 330 329 329 包墙过热器出口SHI入口℃328 329 330 329 329 SHI出口℃448 453 453 469 467 SHII入口℃429 425 429 460 429 SHII出口℃500 501 503 513 507 SHIII入口℃485 481 485 507 480 SHIII出口℃540 540 540 540 540汽水压力省煤器入口MPa 11.02 10.50 10.25 10.08 10.84 省煤器出口MPa 11.00 10.48 10.24 10.07 10.82 包墙过热器MPa 10.80 10.30 10.06 9.90 10.64 入口包墙过热器MPa 10.47 10.13 9.97 9.87 10.37 出口SHI入口MPa 10.47 10.13 9.97 9.87 10.37 SHI出口MPa 10.33 10.06 9.93 9.85 10.25 SHII入口MPa 10.25 10.02 9.91 9.84 10.18SHII出口MPa 10.00 9.90 9.85 9.82 9.97SHIII入口MPa 9.92 9.86 9.83 9.81 9.90 SHIII出口MPa 9.80 9.80 9.80 9.80 9.80烟气温度炉膛出口℃850 827 767 639 850 床温℃860 845 815 790 860 SHIII入口℃812 782 723 615 813 SHIII出口℃715 679 635 574 715 SHI出口℃438 412 396 397 443 省煤器出口℃268 236 219 217 226℃142 130 124 120 128 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空气入口℃14.5 14.5 14.5 14.5 .14.5空气预热器℃25 30 37 40 32 入口(平均)空气预热器℃185 174 167 164 162 出口(平均)质量流量煤kg/s 11.768 8.431 6.239 4.056 11.792 总燃烧空气kg/s 71.21 51.22 42.11 42.34 71.36kg/s 65.45 45.38 36.26 36.50 65.51 通过空气预热器空气烟气kg/s 79.45 57.15 46.44 45.07 79.61烟气流速(平均)炉膛m/s 6.0 4.2 3.3 2.9 6.1 SHIII m/s 9.0 6.2 4.8 4.3 9.0 SHI m/s 9.5 6.6 5.1 4.8 9.5 省煤器m/s 7.5 5.2 4.1 4.0 7.3 空气预热器m/s 8.8 6.0 4.8 4.6 8.3效率计算(按MN1942)过剩空气% 20 20 34.8 114.8 20 环境温度℃14.5 14.5 14.5 14.5 14.5计算的基准℃25 25 25 25 25 温度未燃碳损失% 3.11 2.70 3.86 6.73 3.10 灰渣热损失% 0.72 0.76 0.67 0.50 0.71 散热损失% 0.62 0.90 1.23 1.94 0.63 排烟热损失% 5.74 5.15 5.27 7.42 4.99 锅炉效率% 89.81 90.49 88.97 83.41 90.57 1.6.2 校核煤种(40%煤泥+60%煤矸石和原煤)原煤燃料40%煤泥+60%煤矸石负荷% 100 50 100 50水/水蒸气参数给水流量t/h 220 110 220 110 蒸汽流量t/h 220 110 220 110 排污量t/h 2.20 1.10 2.20 1.10 喷水幅度% 3.67 4.46 3.59 4.78 一级喷水量t/h 4.86 2.95 4.75 3.17 二级喷水量t/h 3.24 1.98 3.17 2.09 省煤器入口MPa 11.02 10.25 11.02 10.24 压力锅筒压力MPa 10.80 10.06 10.80 10.07 过热器出口MPa 9.80 9.80 9.80 9.80 压力℃215 183 215 183 省煤器入口温度℃540 540 540 540 过热器出口温度汽水温度省煤器入口℃215 183 215 183 省煤器出口℃280 263 273 256℃316 311 317 311 包墙过热器入口包墙过热器℃327 330 327 330出口SHI入口℃327 330 327 330 SHI出口℃449 454 441 449 SHII入口℃430 430 423 423 SHII出口℃499 502 497 499 SHIII入口℃485 484 483 480 SHIII出口℃540 540 540 540汽水压力省煤器入口MPa 11.02 10.25 11.02 10.24 省煤器出口MPa 11.00 10.24 11.00 10.23 包墙过热器MPa 10.80 10.06 10.80 10.07 入口MPa 10.47 9.97 10.47 9.97 包墙过热器出口SHI入口MPa 10.47 9.97 10.47 9.97 SHI出口MPa 10.33 9.93 10.33 9.93 SHII入口MPa 10.25 9.91 10.25 9.91 SHII出口MPa 10.00 9.85 10.00 9.85 SHIII入口MPa 9.92 9.83 9.92 9.83 SHIII出口MPa 9.80 9.80 9.80 9.80烟气温度炉膛出口℃854 771 888 805 SHIII入口℃817 728 845 755 SHIII出口℃720 638 733 649 SHI出口℃439 398 432 392 省煤器出口℃264 219 258 214 空气预热器℃142 124 135 120 出口空气温度风机入口℃14.5 14.5 14.5 14.5空气预热器℃25 37 25 40 入口(平均)空气预热器℃185 167 179 163出口(平均)质量流量煤kg/s 13.17 6.968 6.891 3.625 总燃烧空气kg/s 71.57 42.24 67.27 39.79 通过空气预kg/s 65.70 36.37 61.42 33.94 热器空气烟气kg/s 79.41 46.35 73.08 42.84烟气流速(平均)炉膛m/s 6.0 3.3 5.7 3.1 SHIII m/s 8.9 4.8 8.3 4.5 SHI m/s 9.4 5.1 8.6 4.7 省煤器m/s 7.5 4.1 6.7 3.7 空气预热器m/s 8.7 4.8 7.8 4.3效率计算(按DIN1942)过剩空气% 20 34.7 20 34.8 环境温度℃14.5 14.5 14.5 14.5℃25 25 25 25 计算的基准温度未燃碳损失% 2.77 3.45 2.55 3.18 灰渣热损失% 1.38 1.23 0.30 0.23 散热损失% 0.63 1.23 0.64 1.25 排烟热损失% 5.68 5.21 4.94 4.65 锅炉效率% 89.54 88.88 91.57 90.69 1.6.3 烟气压降计算燃料70%煤泥+30%煤矸石负荷% 100烟气压降数值旋风筒Pa 1500旋风筒出口烟道Pa 50转向室Pa 20SHIII(包括静压头)Pa 40SHI(包括静压头)Pa 264省煤器(包括静压头)Pa 285空气预热器(包括静压头)Pa 577烟气压力值炉膛出口kPa 102.20旋风筒出口kPa 100.70转向室出口kPa 100.63 SHIII出口kPa 100.59SHI出口kPa 100.33省煤器出口kPa 100.04空气预热器出口kPa 99.46大气压力kPa 100.701.6.4 空气分配流率流率流率范围% kg/s Kg/s一次风50 35.6 28.5—42.7 二次风17.2 12.2 2.2—21.4 通过燃烧器的空气17.2 12.2 5.4—22.0 给煤风 6.7 4.8冷渣器用风 4.1 2.9回料阀用风 1.6 1.1石灰石输送风0.4 0.3密封风 2.0 1.4火焰监视器用风0.3 0.2煤泥分配风0.6 0.4总燃烧用风100 71.2通过空气预热器风91.8 65.4冷风8.2 5.81.6.5 灰量分配70%煤泥+30%煤矸石40%煤泥+60%煤矸石100%原煤煤量kg/s11.77 13.17 6.89 石灰石量kg/s 0.31 0.34 0.27正常工况总灰量kg/s 3.62 5.52 1.21 底渣量kg/s 1.45 3.04 0.60 飞灰量kg/s 2.17 2.48 0.60 排渣温度℃100 100 100 飞灰温度℃142 142 135设计工况Max.底渣量kg/s 4.17Max飞灰量kg/s 3.61Max.底渣温度℃150Max飞灰温度℃1701.6.6 石灰石量和Ca/S70%煤泥+30%煤矸石40%煤泥+60%煤矸石100%原煤煤量kg/s 11.77 13.17 6.89 含硫量% 0.48 0.54 0.56 含灰量% 28.09 39.11 13.9 灰中CaO量% 3.52 3.43 3.36 石灰石中CaCO3量% 92.8 92.8 92.8 石灰石反应能力High High High 脱硫率% 90.7 90 90 SO2量(在含O26%干烟气中)Mg/m3N 167 225 131 需要的Ca/S比 2.1 2 2.3 石灰石流量kg/s 0.306 0.344 0.271 1.7 锅炉基本尺寸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距离) 6450mm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距离) 6450 mm尾部对流烟道宽度(两侧包墙中心线距离) 7500 mm尾部对流烟道深度(前后包墙中心线距离) 4240 mm尾部对流烟道宽度(空气预热器烟道宽度) 8530 mm尾部对流烟道深度(空气预热器烟道深度) 4240 mm 锅筒中心线标高 39830 mm 省煤器进口集箱标高 18000 mm 过热器出口集箱标高 36930 mm 锅炉运转层标高 8000 mm 锅炉最高点标高(顶板上标高) 45000 mm 锅炉宽度(两侧外支柱中心线距离) 19450 mm 锅炉深度(K1柱至K4柱中心线距离) 30860 mm 1.8 锅炉水容积名称单位锅筒水冷壁下水管连接管过热器省煤器总计水压时m3 19.23 36 30.43 17 102.66 正常运行时m3 6.9 36 0 17 59.9 1.9 锅炉整体布置本锅炉系高压参数、单锅筒、自然循环蒸汽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高温分离。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总结

在燃烧系统中, 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 炉膛 , 锅炉所需空气分别 由一次、 二次风机提供 。
一
次风 机送 出 的 空 气 经 一 次 风 空 气 预热 器 预 热
后, 通过左 右 两侧 风道 引入水 冷风 室 , 经水 冷风 室
布 风板 上 的风 帽进 入 燃烧 室 ; 次 风 机送 出 的空 二
升 而导致 结焦 。
( ) 行期 间 , 料循 环 系统 漏 风 , 量 空气 2运 物 大
磨料随温度的升降会 产生膨胀或收缩 , 如果此膨 胀或收缩受到约束 , 耐磨 料 内部就会产生应力 。
耐磨 料属 非均 质 的脆性 材料 , 与金 属制 品相 比, 由 于 它 的热 导率 和 弹性较 小 、 拉强 度低 、 抗 抵抗 热应 力 破坏 能力 差 、 热震 性较差 , 冷启 动锅 炉和停 抗 在 炉 冷却 时 , 果温度 升 降过快 , 造成 耐磨料 因受 如 会 热 不匀 产生 裂纹 而脱落 。 222 防止 耐磨料 损坏 的措 施 .. 20th循 环 流化床 锅炉 自投 运 以来 , 炉 内 2 / 其 浇 注 料 防 磨存 在 较 多 问题 。2 1 0 1年 5月 大修 期 间, 曾对 其进 行 了系统 大修 。
小氮肥
第4 卷 O
第 5期 2 1 年 5 02 月
7
后颗粒 速 度 大 幅度 降 低 。另 外 , 由于 防磨 凸 台 的 高度方 向伸 出水 冷 壁 的贴 壁 流 的边 界 层 , 得 高 使 浓度 的灰粒 远离 了受 热 面 , 低 了受 热 面 附 近 的 降 颗粒浓 度 和速度 , 而大 幅减少 磨损 。 从
撞概率最大 , 烟速和烟温最高 , 磨损最严重 , 三维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验前准备:(1)锅炉水压试验前,检修负责人应事先联系好值长。
(2)控制员在上水前,应详细查明锅炉承压部件的所有热机检修工作票收回并注销。
检修负责人应确认与试验设备有关处无人工作,并告知值长或控制员。
(3)值长应安排值班员作好水压试的准备工作:a、通知检修人员将所有安全门锁定(加入水压试验塞子)。
b、关闭锅炉本体及主蒸汽电动总汽门前的所有疏水门、放水门、排污门、主蒸汽母管联络电动门和至生火管道电动门。
c、开启本体空气门及向空排汽门,投入汽包就地水位计(作超压试前应解列)。
d、做好快速泄压的措施:事故放水、定排门开关灵活可靠。
e、通知化学备足试验用水,并关闭各化学取样二次门。
f、汽机关闭电动主汽门及门前疏水门,开启电动主汽门后疏水门、主汽联络门后疏水门、生火管道电动门后疏水门。
g、所有工作就绪,汇报值长,开始向炉上水。
h、试验用压力表不少于2只,量程是试验压力的1.5~3.0倍,并经校验合格。
3.5.3 试验步骤:(1)待以上准备完毕后,向锅炉上水,水温30~70℃,控制上水速度(冬季不少于4小时,夏季不少于2小时)。
保证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如大于50℃应停止上水,待正常后重新上水。
(2)上水至汽包水位-100mm时停止上水,全面检查并记录膨胀指示值是否正常,否则查明原因并消除。
(3)上水时,待受热面空气门连续冒水后关闭。
(4)待关闭高温过热器对空排汽门时汇报控制员,并停止上水,全面检查。
(5)确认无异常后,通过给水调门或旁路缓慢升压,此门应有专人看管,每分钟不超过0.3MPa。
(6)当压力升至0.5~~1.0MPa时应暂停升压,由检修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除存在问题后,继续升压,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11.0MPa(就地压力)时,关闭上水门,检修各承压部件,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五分钟下降不超过0.3MPa为合格.(7)若需做超压试验时,将水位计解列,各热工仪表一次门(除压力表外)关闭,升压速度0.1MPa/min,压力升至13.6MPa时,维持5分钟,然后降压11.0Mpa 并保持此压,由检修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在升压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进行检查,是否有泄漏。
2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各专业规程

第一章锅炉运行规程1 设备简况1.1 基本简况锅炉型号 UG-220/9.8-M14额定蒸发量 220 t/h最大连续蒸发量 260 t/h额定蒸汽温度 54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 MPa给水温度 150 ℃锅炉排烟温度 135 ℃排污率≤1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计算热效率 90.77 %<按设计煤种)锅炉保证热效率 90%一次热风温度170 ℃二次热风温度170 ℃一、二次风量比 55:45循环倍率 25 ~ 30锅炉飞灰份额 ~66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3时)≥ 88 %燃煤低位发热量 19040KJ/kg燃煤煤颗粒度粒度范围0~10mm燃料消耗量 42.89 t/h<按设计煤种)石灰石消耗量 3.287 t/h<按设计煤种)锅炉基本尺寸如下: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8770mm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7090mm炉膛顶棚管标高 40100mm锅筒中心线标高 44500mm锅炉最高点标高<大板梁) 48800mm 运转层标高 9000mm 操作层标高 6400mm 锅炉宽度<两侧柱间中心距离) 23000mm锅炉深度<柱Z1与柱Z4之间距离) 26280mm1.2 锅炉结构简述本锅炉采用中国科学院项目热物理研究所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结合无锡锅炉厂多年来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验,是双方合作开发的新一代产品。
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
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9m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
锅炉燃烧系统流程: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
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口喷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
2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综合治理

2 0 1 3 年 第1 9 期l 科 技创 新与 应 用
2 2 0吨循 环流化 床锅 炉 防磨综 合治 理
李 诗 峰
( 枣庄 南郊热 电有限公司 , 山东 枣庄 2 7 7 1 0 0 )
摘 要 : 循 环 流化床 锅 炉具 有 效率 高、 脱硫 效 果好 、 煤种 适应 性较 强等 优点 , 在 目前得 到 了大力发展 , 但 同时循 环 流化床 锅 炉 也存 在 着磨损 严 重 , 受煤 质 变化 影响 锅 炉效 率也相 应 受到影 响 的状 况 , 特 别是 早期 的循 环 流化床 锅 炉 因设 计原 因炉膛 面积 较 小风 速过 快 . 加 上燃 烧调 整 不 当致 使锅 炉 频繁 爆 管 、 运行 周期 较短 , 大大制 约 了机 组 运行 稳 定性 。文 章通 过 对枣 庄 南郊 热 电有 限公 司 # 2 锅 炉在 进行 炉膛 内加装 防磨 梁后 , 对 各种 煤质 . - v -  ̄T进 行燃 烧调 整试 验 , 优 化燃 烧调 整风 量 , 有效提 高锅 炉效率 和 降低 锅 炉磨损 。
关键词: 循 环 流化 床 ; 防磨 梁 ;在该 处 进 行反 弹 对 角部 水 冷壁 管进 行 切 割 。 枣庄南郊热电有 限公司 } } 2锅炉采用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制造的 3 主 动多 阶 防磨 装 置 改造 措施 H G 一 2 2 0 / 9 . 8 一 L . Y M 3 2 循环流化床高温高压、 单汽包 、 自然循环、 循环 根据 # 2 锅炉整体磨损情况及磨损较为严重部位观察和测量磨 流 化床 燃 烧 方式 锅 炉 。 机组 自 2 0 0 5 年 投运 以来 , 主要 存 在 锅炉 水 冷 损情 况 , 通 过对 锅 炉 设计 风 速 、 实 际 运行 风 速 等参 数 进 行 对 比计 算 , 壁磨
220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更新版)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1 锅炉设备系统简介1.1 锅炉设备规范及特性1.1.1 锅炉型号为UG—220/9.8—M5型高温高压、单汽包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钢架π型布置循环流化床锅炉。
与国产CC50/8.83/1.3型汽轮机和WZ18z—047LLT 型发电机配套。
制造厂家: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日期:2002年11月。
1.1.2 主要工作参数额定蒸汽温度540℃额定蒸汽压力(表压)9.81Mpa额定蒸发量220t/h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240t/h给水温度215℃锅炉排烟温度136℃锅炉计算热效率90.16%锅炉保证热效率89.56%燃料消耗量30.9t/h石灰石消耗量 1.5t/h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20℃一次热风温度207℃二次热风温度201℃一、二次风量比60:40排污率≤2%循环倍率25~30锅炉飞灰份额70%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2.3时)≥90%1.2 燃料特性名称符号单位数值设计煤种校核煤种1 校核煤种2 校核煤种3收到基低位发热值Qnet,ar KJ/kg 20310 22290 16090 18160全水分Mar %9.11 6.05 2.61 7.10空气干燥基水分Mad %0.72 1.61 0.86 1.38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7.26 7.78 24.96 8.31收到基灰分Aar %28.89 25.17 47.88 32.92收到基碳Car %57.07 62.30 41.60 51.67收到基氢Har % 1.39 1.32 2.2 1.07收到基氧Oar % 2.31 1.92 3.65收到基氮Nar %0.55 0.37 0.61收到基全硫Sar %0.68 2.87 1.45 0.48灰变形温度DT ℃1400 1340 1290灰软化温度ST ℃1400 1380 1370灰熔化温度FT ℃1400 >1400 >14001.2.1 煤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0~10mm,50%切割粒径d50=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锅炉运行规程1 设备概况1.1 基本概况锅炉型号UG-220/9.8-M14额定蒸发量 220 t/h最大连续蒸发量 260 t/h额定蒸汽温度 540C额定蒸汽压力(表压)9.8 MPa给水温度150C锅炉排烟温度135C排污率< 1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C锅炉计算热效率 90.77 %按设计煤种)锅炉保证热效率 90%一次热风温度170C二次热风温度170C一、二次风量比 55:45循环倍率 25〜30锅炉飞灰份额~66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 3 时) > 88 %燃煤低位发热量19040KJ/kg燃煤煤颗粒度粒度范围 0~10mm燃料消耗量 42.89 t/h(按设计煤种)石灰石消耗量3.287 t/h(按设计煤种)锅炉基本尺寸如下: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8770mm 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7090mm炉膛顶棚管标高 40100mm锅筒中心线标高运转层标高 操作层标高锅炉深度(柱 Z 1 与柱 Z 4 之间距离)26280mm1.2 锅炉结构简述本锅炉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结合无锡 锅炉厂多年来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验, 是双方合作开发的新一代产品。
锅炉 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n 型布置。
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9m 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 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 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 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
锅炉燃烧系统流程 :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 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 二次风机提 供。
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 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 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 预热器预热后, 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口喷入炉膛, 补充空气, 加强扰动 与混合。
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 并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
炉 膛内的烟气 (携带大量未燃尽碳粒子 )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
离开炉膛并夹 带大量物料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之后, 绝大部分物料被分离出来, 经 返料器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
分离后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 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入电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后排 出。
锅炉汽水侧流程 :给水经过水平布置的三组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锅筒。
锅筒内的锅水由集中下降 管、分配管进入水冷壁下集箱、上升管、炉内水冷屏、上集箱,然后从引出管进 入锅筒。
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
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经连接烟锅炉最高点标高(大板梁) 48800mm锅炉宽度(两侧柱间中心距离) 23000mm 44500mm9000mm 6400mm道引至汽冷旋风分离器,然后依次经过尾部汽冷包墙管、低温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炉内屏式过热器、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最后将合格的过热蒸汽引向汽轮机或减温减压器。
1.3主、辅设备参数1)本体2)辅机输渣机参数:(1)1#链斗输送机(2)2#链斗输送机(3)大倾角链斗输送机(4)渣仓及配套设备2燃料和汽水2.1燃料特性煤种:烟煤V=20% 燃煤量:额定负荷燃煤量单炉日燃煤量单炉年燃煤量燃煤元素分析(收到基):挥发份灰分碳全水份氢氧42.89t/h1029.36t/d343120t/y(8000 小时计)20%31.09%48.47%9. 48%3.43%3 锅炉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氮 全硫 低位发热量 灰熔点(参考值) 变形温度 软化温度 溶化温度 煤粉粒度入炉煤粒度要求:0.63% 0.8%19040KJ/kg (4548kcal/kg ) t i =1260°C t 2=1360°C t 3>1460C0~10mm d50=2mm点火用油 0#轻质柴油(冬季使用 -10# 油)低位发热量 41000KJ/kg S<0.2% 残炭< 0.4% 石灰石特性石灰石纯度要求:CaC03 :< 95%;MgC03 :〉2%; 水份:〉0.12% 惰性物:〉0.12%;石灰石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 0~2mm , d50=0.3mm 。
2.2 水汽品质二级除盐水质标准电导率 25C Si02 硬度Na +给水品质硬度 溶解氧 PH 值 炉水品质含盐量 二氧化硅 PH 值磷酸根含量过热蒸汽品质电导率 二氧化硅 Na +< 0.2us/cm < 20ug/L 〜0 < 10ug/L < 2.0umol/L < 7ug/L 8.8~9.3 < 100mg/L < 2.0mg/L 9.0~10.5 2~8mg/L< 0.2us/cm( 25° ) < 20ug/kg < 10ug/kg3.1整体试运前的检查准备1)锅炉本体全面检查2)各孔门完整,能严密关闭,看火孔上的玻璃片完整并清洁,燃烧室正压孔门, 要特别注意关闭严密。
3)打开炉门,检查布风板的风帽是否齐全,不得有明显的变形损坏现象,风帽小孔无堵塞。
4)各热电偶温度计完整,无损坏现象,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附件位置正确、完整、严密。
5)风室防爆门完整、严密,防爆门上及其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
6)检查各阀门、风门、挡板符合下列要求:a)与管道连接完好,法兰螺丝已坚固。
b)手柄完好,固定牢固;门杆洁净,无弯曲及锈蚀现象,开关灵活。
c)阀门的填料应有适当的严紧空隙,丝扣已拧紧,主要阀门的保温良好。
d)传动装置的连杆、拉杆、接头完整,各部销子固定牢固,电动控制装置良好。
e)具有完整的标志牌,其名称、编号、开关方向清晰正确。
f)位置指示器的开度指示与实际位置相符合。
g)所有调节风门、调节挡板开关无卡涩现象。
h)所有调节风门、调节挡板的远方电动操作装置完整可靠,开关灵活,方向正确。
i)各汽水阀门处于下表开关位置。
各个阀门状态调整如下表所示:7)检查水位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汽、水连通管保温良好。
b)水位计指示清晰。
c)汽阀、水阀和放水阀严密不漏,开关灵活。
d)水位计的安装位置及其标尺正确,在正常水位及高、低限水位处有明显红线标志。
e)备有冲洗汽包水位计时防止烫工作人员的防护罩。
f)照明充足、可靠。
g)投入水位计。
8)检查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a) 表面清晰,汽包压力表及过热蒸汽出口压力表在工作压力表处画有红线。
b) 表计指在零点。
c) 校验合格,贴有校验标志,加装铅封。
d) 照明充足。
e) 投入压力表。
9) 检查安全阀,应符合下列要求:a) 排汽管和疏水管完整、畅通,装设牢固。
b) 能自由活动,不得有妨碍其动作的杂物灰尘和锈垢c) 装有防止烫伤工作人员的防护罩。
10) 检查承压部件的膨胀指示器,应符合下列要求:a) 指示板牢固地焊接在锅炉主要梁柱上,指针牢固地垂直焊接在膨胀件上b) 指示板的刻度正确、清楚,在板的基准点上涂有红色标记。
c) 指针不能被外物卡住或弯曲,指针与指示板面垂直,针尖与指示板面距离3~5mm。
d) 锅炉在冷态时,指针应指在指示板的基准点上。
11) 检查回料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 旋风分离器、回料立管、回料器完整无损,密封良好,各部应畅通。
b) 防磨绝热材料完好,无脱落。
c) 风帽完好无损,风口畅通,床内无焦渣杂物。
d) 调节风门灵敏好用,指示正确。
e) 各充气管路畅通、完好、无堵塞。
12) 排渣管无异物或结焦垢,连接处牢固,放渣门开关灵活牢固,能严密关开。
a) 检查冷渣机转动正常,投入冷却水,水压表有水压显示。
b) 检查输渣机设备正常。
13) 检查汽水管道及燃油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a) 支吊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
b) 保温完整、表面光洁。
c) 管道上有明显的管道名称及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
14) 检查现场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a) 锅炉及辅机各部位的照明灯头及灯泡齐全,具有足够的亮度。
b) 事故照明灯齐全、完好、电源可靠。
c) 操作室的照明充足,光线柔和。
15) 热工仪表及控制柜检查a) DCS 控制系统完整、好用,电源已送上,系统运行及数据正常。
b) 各控制阀门、调节阀门、风门挡板开度在正常范围内。
c) 所有热工仪表、信号、操作开关及连锁开关配备齐全,完整好用。
d) 所有控制开关在停止位置,连锁开关在解除位置。
模拟图正确,所有标志齐全、名称正确、字迹清晰。
e) 投入各热工表计一次门。
f) 检查警报灵敏,声音响亮。
g) 指示灯泡、灯罩齐全、颜色正确16) 转动机械的检查a) 所有转动机械的安全遮拦及保护罩完整、牢靠,背靠轮连接完好,传动链条、皮带完整、齐全,地脚螺丝不松动。
b)轴承内的润滑油(脂)洁净,油盒内有足够的润滑油(脂)。
油位计完整,指示正确,油位清晰可见,刻有最高、最低及正常油位线;油位应接近正常油位线;油位就接近正常油位线;放油门或放油丝堵严密不漏。
c)轴承加油嘴良好,无堵塞,螺丝牢固。
d)冷却水充足,排水管畅通,水管不漏。
e)手动盘动靠背轮应轻快,无卡涩。
f)电机应符合相关厂用电动机运行的规定,低压电机绝缘不低于0.5 兆欧。
17)电袋除尘器的检查a)对除尘器内部进行全面检查,在前级电场内部和布袋除尘器滤袋之间不得有任何杂物粘挂,尤其检查电场两极之间是否有短路隐患。
b)检查前级电场所有绝缘件表面是否清洁、结露或损坏,及时擦拭干净,有破损则及时更换。
c)接地装置及其它安全设施必须安全可靠;检查阴阳极振打器各转点、电机、减速机是否转动灵活和润滑情况,检查灰斗卸料机构的运转正常,这些机构必须运转正常。
d)在点炉或系统开机的同时投入各排灰、振打装置,开启相应的出灰系统。
e)要求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各操作平台、走道扶手完整、照明充足,各转动机构外面有护罩或挡板,所有进入高压电场的检修人孔门等均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电气安全联锁要完好,控制室应有有效的降温、防尘及防火措施。
f )检查完除尘器本体后关闭并锁紧所有的人孔门。
g)压缩空气系统工作必须正常,清灰系统各开关位置正确,压力表、压差计显示正常。
检查清灰系统的气路密封性,必须无泄漏,检查脉冲阀动作情况,必须动作均匀灵活h)锅炉点火前4~8小时前,投入高压绝缘子室、顶部大梁及电晕极瓷轴转箱等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观察加热情况应正常,电加热使绝缘子室温度高于露点温度20~30C,并投入灰斗加热装置系统。
j )旁路阀处于打开状态,提升阀全部处于关闭位置。
18)气力除灰系统检查a)启动空压机,冷干机,确认设备运转正常,参数达到设计值。
b)仓泵检修工作结束,现场清理干净,进口插板阀开启,进料阀、出料阀、排气阀、加压阀、吹堵阀、倒灰阀开关试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