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合集下载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www.bzfxw.com 1.18 膨胀系统...........................................................................................................................................11
www.bzfxw.com 使本规程得到不断的完善。
2003 年 10 月 26 日
附加说明:
批准: 审定: 审核: 初审: 编写:
目录
1 锅炉设备系统简介 ......................................................................................................................... 1
3. 锅炉的烘炉及试验 ...................................................................................................................... 22
3.1 烘炉.................................................................................................................................................. 22 3.2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 23 3.3 MFT 主燃料跳闸试验..................................................................................................................... 23 3.4 OFT 试验 ......................................................................................................................................... 24 3.5 锅炉水压试验 .................................................................................................................................. 25 3.6 安全门校验...................................................................................................................................... 26

220t循环硫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220t循环硫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HG—220/9.8—L.MN17锅炉运行规程1 锅炉的基本特性1.1 概述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效率、低污染和良好综合利用的燃煤技术,由于它在煤种适应性和变负荷能力以及污染物排放上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得到迅速发展。

我厂锅炉由德国EVT公司负责锅炉的性能设计,并提供技术支持。

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内现行标准、材料完成施工设计和制造。

这种锅炉采用了新的燃烧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 燃料适应性广与煤粉炉相比,其煤种的适应性较广。

(2) 低硫排放燃烧室内添加石灰石直接脱硫,无需在尾部设置烟气脱硫设备,即可满足环保标准要求。

(3) 高燃烧效率气固间高滑移速度导致固体颗粒在床内横向、纵向混合良好,且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因此可以保证最佳的碳燃尽率。

(4) 低NO x排放低燃烧温度和分级燃烧可降低NO x排放量,无需对烟气处理也能满足最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

(5) 消除溶渣低温燃烧不产生溶渣,降低了碱性盐的挥发,因而减少了锅炉的腐蚀和对流受热面的沾污。

(6) 较大的负荷调节比从稳定燃烧的观点出发,不投油稳燃的锅炉负荷为30%。

负荷的调节比较大。

1.2 锅炉的主要规范型号:HG—220/9.8—L.MN17制造厂:哈尔滨锅炉制造厂燃料:设计煤种为70%煤泥+30%煤矸石;校核煤种为40%煤泥+60%煤矸石和原煤燃烧方式:循环流化过热蒸汽压力:9.81MPa锅炉燃烧额定蒸发量:220t/h汽包压力:10.8MPa给水温度:215℃过热蒸汽温度:540℃锅炉效率:89.81%预热器进口温度:25℃排烟温度:142℃1.3 燃料特性1.3.1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数值名称符号单位煤泥煤矸石设计煤校核煤种煤泥70%+煤矸石30%煤泥40%+煤矸石60%原煤收到基碳 C % 43.25 30.46 39.41 35.58 62.92 收到基氢H % 2.89 2.07 2.64 2.40 3.95 收到基氧O % 6.59 8.2 7.07 7.56 7.84 收到基氮N % 0.8 0.52 0.72 0.62 1.13 收到基硫S % 0.42 0.62 0.48 0.54 0.56 收到基全水分W % 029 4.3 21.59 14.18 9.7收到基灰份A % 17.05 53.83 28.06 39.12 13.9 低热值Q kJ/kg 16309 11182 14771 13233 24732 粒度范围mm 0.1~5 0.1~5 0.1~5 1.3.2 点火用油(0#柴油)Cy Hy Oy Ny Sy 低热值闪点凝点单位% % % % % kj/kg ℃℃数值85.5~86.513.5~14.50.034 0.034 0.082 10200 68 01.4 石灰石数值名称符号单位数值碳酸钙CaCO3 % 92.8 碳酸镁MgCO3 % 6.5水H2O % 0.0 惰性物质% 0.7 石灰石粒度:max<1mm<0.5mm <0.2mm <0.1mm <0.05mm d50 mm%%%%%mm1100987030100.151.5 启动用砂:单位数值Na2O % 1.0~2.0K2O % 2.0~3.0 粒度范围:max<1mm<0.5 mm <0.2 mm <0.1 mm <0.05 mm d50 mm%%%%%mm1100987030100.151.6 锅炉具体设计特点1.6.1 设计煤种(70%煤泥+30%煤矸石)负荷% 100 70 50 30 高加不投水/蒸汽参数给水流量t/h 220 154 110 66 203 蒸汽流量t/h 220 154 110 66 203 排污量t/h 2.2 1.54 1.10 0.66 2.03 喷水幅度% 3.83 5.15 4.53 1.46 6.37 一级喷水量t/h 5.24 4.75 2.99 0.58 7.78二级喷水量t/h 3.38 3.17 1.98 0.40 5.18MPa 11.02 10.50 10.25 10.08 10.84 省煤器入口压力锅筒压力MPa 10.8 10.30 10.06 9.90 10.64 过热器出口MPa 9.80 9.80 9.80 9.80 9.80 压力℃215 196 183 170 158 省煤器入口温度℃540 540 540 540 540 过热器出口温度汽水温度省煤器入口℃215 196 183 170 158 省煤器出口℃280 267 263 285 252℃316 313 311 310 315 包墙过热器入口℃328 329 330 329 329 包墙过热器出口SHI入口℃328 329 330 329 329 SHI出口℃448 453 453 469 467 SHII入口℃429 425 429 460 429 SHII出口℃500 501 503 513 507 SHIII入口℃485 481 485 507 480 SHIII出口℃540 540 540 540 540汽水压力省煤器入口MPa 11.02 10.50 10.25 10.08 10.84 省煤器出口MPa 11.00 10.48 10.24 10.07 10.82 包墙过热器MPa 10.80 10.30 10.06 9.90 10.64 入口包墙过热器MPa 10.47 10.13 9.97 9.87 10.37 出口SHI入口MPa 10.47 10.13 9.97 9.87 10.37 SHI出口MPa 10.33 10.06 9.93 9.85 10.25 SHII入口MPa 10.25 10.02 9.91 9.84 10.18SHII出口MPa 10.00 9.90 9.85 9.82 9.97SHIII入口MPa 9.92 9.86 9.83 9.81 9.90 SHIII出口MPa 9.80 9.80 9.80 9.80 9.80烟气温度炉膛出口℃850 827 767 639 850 床温℃860 845 815 790 860 SHIII入口℃812 782 723 615 813 SHIII出口℃715 679 635 574 715 SHI出口℃438 412 396 397 443 省煤器出口℃268 236 219 217 226℃142 130 124 120 128 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空气入口℃14.5 14.5 14.5 14.5 .14.5空气预热器℃25 30 37 40 32 入口(平均)空气预热器℃185 174 167 164 162 出口(平均)质量流量煤kg/s 11.768 8.431 6.239 4.056 11.792 总燃烧空气kg/s 71.21 51.22 42.11 42.34 71.36kg/s 65.45 45.38 36.26 36.50 65.51 通过空气预热器空气烟气kg/s 79.45 57.15 46.44 45.07 79.61烟气流速(平均)炉膛m/s 6.0 4.2 3.3 2.9 6.1 SHIII m/s 9.0 6.2 4.8 4.3 9.0 SHI m/s 9.5 6.6 5.1 4.8 9.5 省煤器m/s 7.5 5.2 4.1 4.0 7.3 空气预热器m/s 8.8 6.0 4.8 4.6 8.3效率计算(按MN1942)过剩空气% 20 20 34.8 114.8 20 环境温度℃14.5 14.5 14.5 14.5 14.5计算的基准℃25 25 25 25 25 温度未燃碳损失% 3.11 2.70 3.86 6.73 3.10 灰渣热损失% 0.72 0.76 0.67 0.50 0.71 散热损失% 0.62 0.90 1.23 1.94 0.63 排烟热损失% 5.74 5.15 5.27 7.42 4.99 锅炉效率% 89.81 90.49 88.97 83.41 90.57 1.6.2 校核煤种(40%煤泥+60%煤矸石和原煤)原煤燃料40%煤泥+60%煤矸石负荷% 100 50 100 50水/水蒸气参数给水流量t/h 220 110 220 110 蒸汽流量t/h 220 110 220 110 排污量t/h 2.20 1.10 2.20 1.10 喷水幅度% 3.67 4.46 3.59 4.78 一级喷水量t/h 4.86 2.95 4.75 3.17 二级喷水量t/h 3.24 1.98 3.17 2.09 省煤器入口MPa 11.02 10.25 11.02 10.24 压力锅筒压力MPa 10.80 10.06 10.80 10.07 过热器出口MPa 9.80 9.80 9.80 9.80 压力℃215 183 215 183 省煤器入口温度℃540 540 540 540 过热器出口温度汽水温度省煤器入口℃215 183 215 183 省煤器出口℃280 263 273 256℃316 311 317 311 包墙过热器入口包墙过热器℃327 330 327 330出口SHI入口℃327 330 327 330 SHI出口℃449 454 441 449 SHII入口℃430 430 423 423 SHII出口℃499 502 497 499 SHIII入口℃485 484 483 480 SHIII出口℃540 540 540 540汽水压力省煤器入口MPa 11.02 10.25 11.02 10.24 省煤器出口MPa 11.00 10.24 11.00 10.23 包墙过热器MPa 10.80 10.06 10.80 10.07 入口MPa 10.47 9.97 10.47 9.97 包墙过热器出口SHI入口MPa 10.47 9.97 10.47 9.97 SHI出口MPa 10.33 9.93 10.33 9.93 SHII入口MPa 10.25 9.91 10.25 9.91 SHII出口MPa 10.00 9.85 10.00 9.85 SHIII入口MPa 9.92 9.83 9.92 9.83 SHIII出口MPa 9.80 9.80 9.80 9.80烟气温度炉膛出口℃854 771 888 805 SHIII入口℃817 728 845 755 SHIII出口℃720 638 733 649 SHI出口℃439 398 432 392 省煤器出口℃264 219 258 214 空气预热器℃142 124 135 120 出口空气温度风机入口℃14.5 14.5 14.5 14.5空气预热器℃25 37 25 40 入口(平均)空气预热器℃185 167 179 163出口(平均)质量流量煤kg/s 13.17 6.968 6.891 3.625 总燃烧空气kg/s 71.57 42.24 67.27 39.79 通过空气预kg/s 65.70 36.37 61.42 33.94 热器空气烟气kg/s 79.41 46.35 73.08 42.84烟气流速(平均)炉膛m/s 6.0 3.3 5.7 3.1 SHIII m/s 8.9 4.8 8.3 4.5 SHI m/s 9.4 5.1 8.6 4.7 省煤器m/s 7.5 4.1 6.7 3.7 空气预热器m/s 8.7 4.8 7.8 4.3效率计算(按DIN1942)过剩空气% 20 34.7 20 34.8 环境温度℃14.5 14.5 14.5 14.5℃25 25 25 25 计算的基准温度未燃碳损失% 2.77 3.45 2.55 3.18 灰渣热损失% 1.38 1.23 0.30 0.23 散热损失% 0.63 1.23 0.64 1.25 排烟热损失% 5.68 5.21 4.94 4.65 锅炉效率% 89.54 88.88 91.57 90.69 1.6.3 烟气压降计算燃料70%煤泥+30%煤矸石负荷% 100烟气压降数值旋风筒Pa 1500旋风筒出口烟道Pa 50转向室Pa 20SHIII(包括静压头)Pa 40SHI(包括静压头)Pa 264省煤器(包括静压头)Pa 285空气预热器(包括静压头)Pa 577烟气压力值炉膛出口kPa 102.20旋风筒出口kPa 100.70转向室出口kPa 100.63 SHIII出口kPa 100.59SHI出口kPa 100.33省煤器出口kPa 100.04空气预热器出口kPa 99.46大气压力kPa 100.701.6.4 空气分配流率流率流率范围% kg/s Kg/s一次风50 35.6 28.5—42.7 二次风17.2 12.2 2.2—21.4 通过燃烧器的空气17.2 12.2 5.4—22.0 给煤风 6.7 4.8冷渣器用风 4.1 2.9回料阀用风 1.6 1.1石灰石输送风0.4 0.3密封风 2.0 1.4火焰监视器用风0.3 0.2煤泥分配风0.6 0.4总燃烧用风100 71.2通过空气预热器风91.8 65.4冷风8.2 5.81.6.5 灰量分配70%煤泥+30%煤矸石40%煤泥+60%煤矸石100%原煤煤量kg/s11.77 13.17 6.89 石灰石量kg/s 0.31 0.34 0.27正常工况总灰量kg/s 3.62 5.52 1.21 底渣量kg/s 1.45 3.04 0.60 飞灰量kg/s 2.17 2.48 0.60 排渣温度℃100 100 100 飞灰温度℃142 142 135设计工况Max.底渣量kg/s 4.17Max飞灰量kg/s 3.61Max.底渣温度℃150Max飞灰温度℃1701.6.6 石灰石量和Ca/S70%煤泥+30%煤矸石40%煤泥+60%煤矸石100%原煤煤量kg/s 11.77 13.17 6.89 含硫量% 0.48 0.54 0.56 含灰量% 28.09 39.11 13.9 灰中CaO量% 3.52 3.43 3.36 石灰石中CaCO3量% 92.8 92.8 92.8 石灰石反应能力High High High 脱硫率% 90.7 90 90 SO2量(在含O26%干烟气中)Mg/m3N 167 225 131 需要的Ca/S比 2.1 2 2.3 石灰石流量kg/s 0.306 0.344 0.271 1.7 锅炉基本尺寸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距离) 6450mm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距离) 6450 mm尾部对流烟道宽度(两侧包墙中心线距离) 7500 mm尾部对流烟道深度(前后包墙中心线距离) 4240 mm尾部对流烟道宽度(空气预热器烟道宽度) 8530 mm尾部对流烟道深度(空气预热器烟道深度) 4240 mm 锅筒中心线标高 39830 mm 省煤器进口集箱标高 18000 mm 过热器出口集箱标高 36930 mm 锅炉运转层标高 8000 mm 锅炉最高点标高(顶板上标高) 45000 mm 锅炉宽度(两侧外支柱中心线距离) 19450 mm 锅炉深度(K1柱至K4柱中心线距离) 30860 mm 1.8 锅炉水容积名称单位锅筒水冷壁下水管连接管过热器省煤器总计水压时m3 19.23 36 30.43 17 102.66 正常运行时m3 6.9 36 0 17 59.9 1.9 锅炉整体布置本锅炉系高压参数、单锅筒、自然循环蒸汽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高温分离。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验前准备:(1)锅炉水压试验前,检修负责人应事先联系好值长。

(2)控制员在上水前,应详细查明锅炉承压部件的所有热机检修工作票收回并注销。

检修负责人应确认与试验设备有关处无人工作,并告知值长或控制员。

(3)值长应安排值班员作好水压试的准备工作:a、通知检修人员将所有安全门锁定(加入水压试验塞子)。

b、关闭锅炉本体及主蒸汽电动总汽门前的所有疏水门、放水门、排污门、主蒸汽母管联络电动门和至生火管道电动门。

c、开启本体空气门及向空排汽门,投入汽包就地水位计(作超压试前应解列)。

d、做好快速泄压的措施:事故放水、定排门开关灵活可靠。

e、通知化学备足试验用水,并关闭各化学取样二次门。

f、汽机关闭电动主汽门及门前疏水门,开启电动主汽门后疏水门、主汽联络门后疏水门、生火管道电动门后疏水门。

g、所有工作就绪,汇报值长,开始向炉上水。

h、试验用压力表不少于2只,量程是试验压力的1.5~3.0倍,并经校验合格。

3.5.3 试验步骤:(1)待以上准备完毕后,向锅炉上水,水温30~70℃,控制上水速度(冬季不少于4小时,夏季不少于2小时)。

保证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如大于50℃应停止上水,待正常后重新上水。

(2)上水至汽包水位-100mm时停止上水,全面检查并记录膨胀指示值是否正常,否则查明原因并消除。

(3)上水时,待受热面空气门连续冒水后关闭。

(4)待关闭高温过热器对空排汽门时汇报控制员,并停止上水,全面检查。

(5)确认无异常后,通过给水调门或旁路缓慢升压,此门应有专人看管,每分钟不超过0.3MPa。

(6)当压力升至0.5~~1.0MPa时应暂停升压,由检修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除存在问题后,继续升压,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11.0MPa(就地压力)时,关闭上水门,检修各承压部件,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五分钟下降不超过0.3MPa为合格.(7)若需做超压试验时,将水位计解列,各热工仪表一次门(除压力表外)关闭,升压速度0.1MPa/min,压力升至13.6MPa时,维持5分钟,然后降压11.0Mpa 并保持此压,由检修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在升压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进行检查,是否有泄漏。

2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各专业规程

2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各专业规程

第一章锅炉运行规程1 设备简况1.1 基本简况锅炉型号 UG-220/9.8-M14额定蒸发量 220 t/h最大连续蒸发量 260 t/h额定蒸汽温度 54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 MPa给水温度 150 ℃锅炉排烟温度 135 ℃排污率≤1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计算热效率 90.77 %<按设计煤种)锅炉保证热效率 90%一次热风温度170 ℃二次热风温度170 ℃一、二次风量比 55:45循环倍率 25 ~ 30锅炉飞灰份额 ~66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3时)≥ 88 %燃煤低位发热量 19040KJ/kg燃煤煤颗粒度粒度范围0~10mm燃料消耗量 42.89 t/h<按设计煤种)石灰石消耗量 3.287 t/h<按设计煤种)锅炉基本尺寸如下: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8770mm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7090mm炉膛顶棚管标高 40100mm锅筒中心线标高 44500mm锅炉最高点标高<大板梁) 48800mm 运转层标高 9000mm 操作层标高 6400mm 锅炉宽度<两侧柱间中心距离) 23000mm锅炉深度<柱Z1与柱Z4之间距离) 26280mm1.2 锅炉结构简述本锅炉采用中国科学院项目热物理研究所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结合无锡锅炉厂多年来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验,是双方合作开发的新一代产品。

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

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9m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

锅炉燃烧系统流程: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

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口喷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规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规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规程《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规程》一、引言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锅炉,广泛应用于燃煤、燃气、燃油等燃料的燃烧。

正确的操作规程能够确保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运行,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设备:在操作之前,应当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各个部位,确保设备完好。

2. 检查燃料:对燃煤、燃气等燃料进行检查,确保燃料的质量标准符合要求。

3. 准备工具:准备好所需的操作工具和安全防护装备,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三、启动操作1. 启动锅炉:根据设备的操作手册,依次启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各个部位,包括鼓风机、给水泵等。

2. 调节参数:根据设备的工作要求,调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参数,确保锅炉能够正常运行。

3. 开启阀门:根据工艺要求,逐步开启各个阀门,确保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流化床和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

四、运行操作1. 监控参数: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期间,持续监控各项参数,包括燃烧温度、压力、流量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调整参数: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参数,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工作。

3. 处理异常:一旦发现循环流化床锅炉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故障。

五、停车操作1. 减负荷:根据工艺要求,逐步减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负荷。

2. 停炉操作: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停止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

3. 清理设备:在停炉后,进行相应的设备清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指导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操作,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工作。

同时,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的标准化程度,减少操作风险。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锅炉,具有高热效率、灵活性强等优点。

为了确保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调试和操作操作规程。

以下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

一、调试部分1. 调试前准备(1)仔细阅读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使用说明书,并了解其基本性能和结构。

(2)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各个部位是否安装完好,并确保没有松动或漏气现象。

(3)确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输送设备是否正常,并检查输送闸阀、排灰阀门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 点火调试(1)关闭燃烧器的阀门,并且检查燃油及气体管道是否畅通。

(2)关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进风和出风机,并关闭燃烧器的增压风机。

(3)点火前,先检查燃油及气体管道的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4)点火前进行气体、燃油的检查,确认燃油或气体是否充足,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5)点火后,打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进风和出风机,并打开燃烧器的增压风机。

3. 调试运行(1)燃烧器点火后,观察燃烧器燃烧情况,确保燃烧器燃烧正常。

(2)观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位、水温等参数,并确保其处于正常范围内。

(3)监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压力,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4)观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排放情况,并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5)监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效率,确保其高效运行。

二、运行部分1. 运行前准备(1)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位、水温、压力等参数,确保其处于正常范围内。

(2)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供给系统,确保原料充足并有序供给。

(3)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输送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并保持通畅。

2. 启动运行(1)打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进风和出风机,启动循环流化床锅炉。

(2)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位、水温、压力等参数,并确保其正常。

(3)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供给系统,并调整燃料供给量,确保燃料充足。

(4)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排放情况,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5)监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效率,调整排烟温度等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2023年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及压力容器安全条例》及相关法规,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运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三条设备安全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和检验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2. 循环流化床锅炉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

3. 设备运行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气体积聚。

4. 严禁私自改动设备结构和管道走向,如需改动应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第四条人员安全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具备合格的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操作设备,对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和考试,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条安全设施1. 循环流化床锅炉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水位报警装置、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 安全设施应保持正常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三章日常操作第六条预防措施1. 在启动循环流化床锅炉前,应先检查各阀门、仪表和安全设施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锅炉的水位、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第七条燃料投放1. 在投放燃料前,应检查燃料质量和湿度,确保其符合要求。

2. 燃料投放应适量、均匀,避免引起堵塞和过负荷燃烧的情况。

第八条运行参数1. 在启动循环流化床锅炉后,应确保运行参数稳定,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

2. 运行参数的调整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第九条停炉操作1. 在停止循环流化床锅炉前,应先减少燃料投放,使锅炉逐渐降温。

2. 停炉后,操作人员应关闭所有阀门,切断电源,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条火灾事故1. 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扑灭火焰,并报告有关部门。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范本(2篇)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范本(2篇)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范本1、容器检查与准备- 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容器是否完整,无任何裂纹或漏液情况。

- 检查容器内部是否清洁,并清除任何杂物和杂质。

- 确保床层粒径满足设计要求,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燃烧系统调试与启动- 检查燃烧器组件是否完好,确保喷嘴、点火器、燃烧器等各部件无损坏。

- 检查燃烧器的燃气管道是否畅通,无堵塞或泄漏现象。

- 检查燃气阀门、燃油泵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润滑操作。

- 将燃烧器点火系统连接至电源,并进行点火测试,确保能正常点火。

- 检查燃料供给系统是否正常,确保燃料供应充足。

3、循环系统调试与启动- 检查循环泵、循环风机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坏或异常声音。

- 检查循环系统的管道是否畅通,无任何阻塞或泄漏现象。

- 检查循环风机的风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根据循环泵的设计要求,调整泵的流量和压力。

- 启动循环泵和循环风机,并调整至正常运行状态。

4、安全系统检查与测试- 检查锅炉的安全阀是否完好,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

- 检查锅炉的水位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确保水位稳定且符合要求。

- 检查床层温度控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 检查锅炉的压力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确保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 进行安全系统的全面测试,确保所有安全设备可靠运行。

5、锅炉启动与监控- 关闭锅炉的排污阀和放气阀,并按照操作手册启动锅炉。

- 监控和记录锅炉的燃烧情况、循环情况、温度、压力等参数。

- 定期检查和维护锅炉的各项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避免任何故障。

- 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调整锅炉的燃烧参数和循环参数,以提高效率并保证安全运行。

- 定期清洗废渣和灰渣,保持床层的清洁,并检查锅炉内部的管道和设备是否损坏。

总结: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的准确与规范尤为重要,旨在确保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能够全面检查、调试并启动循环流化床锅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验前准备:(1)锅炉水压试验前,检修负责人应事先联系好值长。

(2)控制员在上水前,应详细查明锅炉承压部件的所有热机检修工作票收回并注销。

检修负责人应确认与试验设备有关处无人工作,并告知值长或控制员。

(3)值长应安排值班员作好水压试的准备工作:a、通知检修人员将所有安全门锁定(加入水压试验塞子)。

b、关闭锅炉本体及主蒸汽电动总汽门前的所有疏水门、放水门、排污门、主蒸汽母管联络电动门和至生火管道电动门。

c、开启本体空气门及向空排汽门,投入汽包就地水位计(作超压试前应解列)。

d、做好快速泄压的措施:事故放水、定排门开关灵活可靠。

e、通知化学备足试验用水,并关闭各化学取样二次门。

f、汽机关闭电动主汽门及门前疏水门,开启电动主汽门后疏水门、主汽联络门后疏水门、生火管道电动门后疏水门。

g、所有工作就绪,汇报值长,开始向炉上水。

h、试验用压力表不少于2只,量程是试验压力的1.5~3.0倍,并经校验合格。

3.5.3 试验步骤:(1)待以上准备完毕后,向锅炉上水,水温30~70℃,控制上水速度(冬季不少于4小时,夏季不少于2小时)。

保证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如大于50℃应停止上水,待正常后重新上水。

(2)上水至汽包水位-100mm时停止上水,全面检查并记录膨胀指示值是否正常,否则查明原因并消除。

(3)上水时,待受热面空气门连续冒水后关闭。

(4)待关闭高温过热器对空排汽门时汇报控制员,并停止上水,全面检查。

(5)确认无异常后,通过给水调门或旁路缓慢升压,此门应有专人看管,每分钟不超过0.3MPa。

(6)当压力升至0.5~~1.0MPa时应暂停升压,由检修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除存在问题后,继续升压,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11.0MPa(就地压力)时,关闭上水门,检修各承压部件,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五分钟下降不超过0.3MPa为合格.(7)若需做超压试验时,将水位计解列,各热工仪表一次门(除压力表外)关闭,升压速度0.1MPa/min,压力升至13.6MPa时,维持5分钟,然后降压11.0Mpa 并保持此压,由检修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在升压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进行检查,是否有泄漏。

(8)降压操作:首先把给水泵转速降到最低值,停止给水泵运行,然后可通过减温水放水门控制降压,每分钟不超过0.5Mpa,降压至0.2Mpa时,开启饱和蒸汽引出管及集汽联箱疏水门、空气门,投入水位计,降压至零。

并通知汽机对蒸汽母管进行放水。

3.6 安全门校验3.6.1 校验目的为了保证锅炉安全运行,防止承压部件超压引起设备损坏事故,必须对锅炉安全门的动作值按规定进行调试,以保证其动作可靠准确。

3.6.2 校验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应对相应安全门进行校验:(1)投运锅炉或锅炉大修后(所有安全门)。

(2)安全门控制系统或机械部分检修后。

3.6.3 校验的规定(1)参加人员:锅炉检修专工、热工及锅炉检修有关人员,锅炉运行及安监部门有关人员。

(2)由值长领导,锅炉检修专工组织并负责各方面联系工作。

(3)值长指挥,主值及有关人员操作。

(4)热工、锅炉检修负责安全门调试。

3.6.4 校验原则(1)安全门的校验一般应不带负荷时进行,采用单独启动升压的方法;需带负荷校验时,应有公司技术部门制定具体措施。

(2)安全门校验的顺序,一般按压力有高到低的原则进行。

(3)安全门校验前必须制定完善的校验措施,校验时应有专职人员指挥,专职人员操作。

(4)一般按就地压力表为准。

3.6.5 整定压力原则(1)汽包、过热器控制安全门动作压力为1.05倍工作压力;工作安全门动作压力为1.08倍工作压力。

(2)安全门动作值汽包安全门(2只)整定压力(MPa) 控制安全门11.55 工作安全门11.88排汽量(t/h) 80.2 82.5集汽联箱安全门(2只)整定压力(MPa) 控制安全门10.30 工作安全门10.59排汽量(t/h) 52.5 54.13.6.6 校验前的检查与准备(1)安全门装置及其他有关设备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工作票收回并注销。

(2)做好防超压事故预想及处理措施。

(3)准备好对讲机等通讯器材及耳塞。

(4)检查各向空排汽电动门开关灵活可靠。

(5)不参加校验的安全门应锁定。

(6)校验前应对照汽包、过热器就地压力表及远方压力表,确保压力表记指示准确。

3.6.7 安全门校验方法(1)锅炉开始升压,调整燃烧强度,控制汽压上升速度不超过0.2MPa/min;(2)当压力升至60~80%额定工作压力时,停止升压,手动放气一次,以排除锈蚀等杂质,防止影响校验效果。

(3)当汽压升至校验安全门动作值时,校验安全门应动作,否则,由维修人员对动作值进行调整,直到启座和回座压力符合规定。

(4)校验过程中,为防止弹簧受热影响动作压力,同一安全阀动作的时间间隔一般大于30min。

(5)校验过程中,按整定要求控制压力变化速度;如升降幅度较大,应调整燃烧,如升降幅度较大,用向空排汽或过热器疏水来控制。

4 锅炉机组的启动4.1 禁止锅炉启动的条件(1)锅炉启动的系统和设备检修工作未结束,工作票未销,或检修工作虽结束,但经验收不合格(2)大修后的锅炉冷态试验、水压试验不合格。

(3)锅炉过热蒸汽压力表、温度表、炉膛压力表、烟温表、壁温表、汽包水位表、床温表、床压表、床层差压表、炉膛差压表、回料器料位表、回料温度表、点火风道温度表及流化风量、风压等表记缺少或不正常。

(4)锅炉对空排汽阀、事故放水阀、燃油快关阀及主要执行机构经实验动作不正常(5)锅炉安全检查系统、检测计算机及水位电视不能投入正常运行时(6)大修后的锅炉启动前冷态动力场试验、炉膛布风板阻力试验、J阀回料器风帽阻力试验以及不同工况下的流态化试验不合格。

(7)主要保护连锁试验不合格或不能投入。

4.2 锅炉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1)锅炉所有系统、设备的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销。

(2)DCS系统工作正常。

(3)所有变送器及测量仪表信号管路取样阀打开,排污阀关闭。

仪表电源投入。

各电动、气动执行机构分别送电及接通气源。

控制盘台上仪表显示、音响及操作器送电,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或燃烧管理系统(BMS)投运正常。

(4)厂用保安电源、直流电源系统应正常投入。

(5)投入辅助蒸汽、辅机冷却水、压缩空气系统,且各参数正常。

(6)锅炉及附属设备内外已无人工作,脚手架已拆除。

(7)锅炉及附属设备所有人孔及检查孔已关闭。

(8)布风板风帽及J阀回料器风帽无堵塞现象。

(9)各烟道、风道挡板及传动机构开关灵活,方向及开度指示正确,处于正常位置。

(10)各膨胀指示器完好,刻度清晰,各部保温及支吊架完好。

(11)汽包及过热器安全阀、排汽管、疏水管良好。

(12)就地水位计保护罩应完好,水位计清晰透明,刻度线正确,各汽水门、放水门开关灵活,照明充足,水位计在投入状态。

(13)各汽水管道、联箱、阀门无泄漏现象。

(14)各辅机电动机绝缘良好,电源已送上,电机接地线完好。

机械部分无卡涩,润滑油油质合格,油量充足,冷却水等均正常。

(15)联轴器连接牢固,防护罩完好,风机及电机地脚螺栓不得松动。

(16)检查细煤仓、石灰石仓有充足的煤和石灰石,除盐水箱水位合格。

(17)各电动门、调整门、气动门、挡板动作灵活。

(18)锅炉启动前,主辅机的连锁、保护试验、传动试验合格,辅机设备试转完毕。

布风板阻力试验及锅炉、J阀回料器流化试验及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等均应合格,并作出不同工况下的特性曲线。

(19)风机启动前应向水冷布风板预铺500~600mm厚度的床料,床料粒径选用0~10mm,含碳量小于3%的炉渣,以满足正常的流化状态。

(20)检查床下风道及风室内部,发现床料漏落应全部清除。

(21)燃油系统已投入循环,蒸汽伴热已投入,检查无跑、冒、漏现象,火检冷却风、各观察孔冷却风已投入。

4.3 锅炉上水(1)上水前水质要化验合格。

(2)上水温度在30~70℃,与汽包壁温差值小于50℃。

(3)上水时间:夏季不小于2小时,冬季不小于4小时。

(4)锅炉上水视汽包金属温度选择疏水泵及给水泵两种方法。

确定上水方法后,各阀门开关按相应上水前检查卡执行。

(5)检查相关系统空气门在开启位置,各放水门、底部加热门和省煤器再循环门在关闭位置。

(6)打开锅炉给水旁路阀,根据汽包壁温差控制上水速度。

(7)待省煤器空气门连续冒水后关闭。

(8)汽包水位上至-100mm,停止上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

(9)观察水位有无明显下降,若有,应查明原因并处。

(10)上水前后应检查和记录膨胀值。

4.4 投入锅炉底部加热检查汽包水位在-100mm处,确认省煤器再循环阀开启。

观察辅汽联箱压力不低于0.7Mpa,蒸汽加热系统经充分暖管后,逐个开启蒸汽加热手动门,注意观察辅汽压力,发现低时应及时调整,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小于50℃。

点火前根据汽包壁温情况停止底部加热。

4.5 锅炉吹扫在每次冷态启动前,必须对炉膛、旋风分离器、尾部受热面进行吹扫,以带走可燃物。

并确保所有燃料源与燃烧室隔离。

启动风机的顺序是:引风机→高压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

4.5.1 满足下列条件后,OIS上“吹扫允许”灯亮,按下“吹扫”按钮,则自动进行吹扫。

炉膛吹扫时,自动进行油系统的泄露试验。

(1)MFT出现后15秒。

(2)无热态启动条件。

(3)无MFT跳闸指令。

(4)所有给煤机全停。

(5)总风量大于25%且小于40%BMCR(6)来油快关阀关闭,各油枪油速关阀关闭。

(7)所有石灰石给料机停运。

(8)所有二次风挡板未关。

(9)引风机运行且挡板未关。

(10)任两台高压流化风机运行。

(11)一、二次风机运行且挡板未关。

(12)播煤风挡板未关。

4.5.2 炉膛吹扫300秒后,吹扫完成,MFT自动复位。

打开来油快关阀,回油电动门,调整油压在1.5~2.5MPa。

4.6 锅炉冷态启动投油及升温、升压(1)做流化状态试验并合格,记录流化风量及风室压力。

(2)调整一次风量,保证风量不低于临界流化风量。

(3)调整返料风量在适当值。

(4)维持炉膛负压在正常范围内。

(5)关闭二次风挡板。

(6)关小一次风主风道挡板,调整燃烧器燃烧风挡板开度在适当位置且风量不低于临界流化风量。

(7)调整油压并投入第一支油燃烧器.(8)第一支油燃烧器燃烧稳定后,投入第二支油燃烧器。

(9)控制燃烧器混合风量,调整燃烧器风道烟温小于1200℃,水冷风室烟温小于900℃。

(10)床温升速率最大为150℃/h(取决于耐火材料制造商的要求)。

(11)注意汽包、集箱等启动时的膨胀情况,定期观察膨胀指示器,做好位移记录。

(12)如果床压降至3.5KPa以下,应添加床料。

(13)汽包压力达0.1MPa时,关闭汽包和过热器空气阀。

(14)当汽压升到0.15~0.2MPa时,冲洗压力表,并与相邻压力表核对,保证读数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