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合集下载

QEM-03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QEM-03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QEM-03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 目的制定并实施QEM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为产品质量的提高、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以及管理业绩的持续改进作出贡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QEM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和实施。

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制定QEM方针,负责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批准。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负责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3.3 品保部负责将目标、指标分解到各相关部门,负责监督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及完成情况,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3.4 各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本部门相关的分层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4 控制程序4.1 方针控制4.1.1 QEM方针的制定总经理以提高QEM体系运行水平为目的,根据长期发展的需要,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组织制定方针并形成文件。

方针应确保:1)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2)适合于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以及环境影响;3)对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对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和降低风险作出承诺;对遵守有关质量/环境/HSF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有效性承诺;4)提供建立和评审目标、指标的框架;5)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

6)在持续适宜性性方面得到评审。

4.1.2 方针的修订每次管理评审,均需对质量/环境和环境物质控制管理方针进行评价,确保其适宜性。

当方针需要修订时,须经总经理批准,形成文件后重新发布。

4.1.3 方针的公开与宣贯1)考虑相关方或公众的要求,公司通过手册的分发、会议、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公开方针,并组织对公司各级人员进行宣贯,必要时还应传达到各相关方。

2)品保部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环境和环境物质控制管理方针的培训,以确保对方针的充分理解。

4.2 目标和指标控制4.2.1 目标和指标的制定4.2.1.1 管理者代表在年度管理评审之后根据方针、结合生产实际,考虑环境影响和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新的目标和指标,报总经理批准生效。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为确保实现目标和指标而制定的管理方案的管理,改进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与实施。

2 职责2.1 总经理制定综合管理体系管理方针,并负责目标、指标和安全管理方案的批准。

2.2 体系管理负责人组织目标、指标的制定,负责管理方案的审核,并负责监督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实施。

2.3 行政部负责管理方案的编制,并监督验证实施进度。

2.4 各部门负责公司管理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3 相关/支持文件3.1 《文件控制程序》4 程序内容4.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制定总经理以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保护和改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为目的,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订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

4.1.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确保:(1) 适合于公司的服务性质和规模以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2) 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3) 对遵守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4) 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和基础;(5) 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组织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和其业绩表现水准设定了总体目标,以此作为评判一切后续活动的依据。

4.1.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更改每次管理评审,需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予以重新评价。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需要更改时,须经总经理批准,形成文件后重新传达。

4.1.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宣贯(1) 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员工规章制度的分发,内部文件、宣传栏宣传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临时工以及代表公司工作的供应商员工等进行方针的宣贯;(2) 行政部负责对公司全体员工、临时工以及代表公司工作的供应商员工等进行管理方针的培训,以确保对方针的充分理解。

EMS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关系

EMS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关系

EMS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关系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环境指标:由环境目标产生,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1、环境方针为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2、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

3、环境指标由环境目标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

4、制定管理方案是用于实现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

因次:根据环境方针制定环境目标,由环境目标产生环境指标,为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制定管理方案;所以,实现了管理方案为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打下了基础,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保证了环境方针的实现。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区别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区别: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区别:一、目的不同:1、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1)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1.1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初步审查;1.2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情况进行初步审查;1.3了解受审核方现场管理情况,如管理权限、地域范围、活动领域等,从而确定审核范围。

2)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2.1确定受审核方重要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充分与正确;2.2确定受审核方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的充分性,并确定受审核方满足以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能力;2.3从以上二个方面来判断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

3)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点,从而确定第二阶段审核重点,为第二阶段审核策划提供依据。

2、第二阶段审核目的:1)判断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1.1符合GB/T24001-2004标准要求;1.2得到了有效实施与保持;1.3形成了一套自我完善机制。

2)通过第二阶段审核,审核组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能否通过现场审核做出结论,从而决定是否向认证机构推荐颁发认证证书。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QB/JTGS-CX-031 目的为了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管理体系,贯彻管理方针,确保公司所确立的管理目标、指标的实现。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换与实施。

3职责3.1 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目标、指标。

负责为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资源。

3.2 公司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目标、指标的制定,并负责监督目标、指标的实施与分解。

3.3 公司安全质量部是本程序的主责部门。

3.4 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审批项目经理部/分公司所制定的工程项目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并监督、验证事实上施的有效性。

3.5 公司办公室负责机关办公区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3.6 公司各部门、公司项目经理部、分公司/项目部负责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4 工作程序4.1 目标与指标4.1.1 目标与指标的制定4.1.1.1 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根据“三标一体”管理方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工程质量、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经济与技术的可行性、利益有关方的意见与上一年度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等提出公司年度目标、指标,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公司总经理批准生效。

4.1.2 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应考虑下列几个方面:a)管理方针的内容;b)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c)公司的工程质量、重要环境影响因素/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d)来自有关方的信息与要求;e)工程质量的改进、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与污染预防的承诺,职业安全劳动保护行为的持续改进;f)可选择的最佳技术方案,与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g)实施的进度,与可调整性的要求;h)目标应逐层分解,量化后纳入各有关职能部门/单位,即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可测量。

4.1.3 目标与指标的更换4.1.3.1 在管理方针、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与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与有关外界因素等发生变更时,目标与指标应重新评审与修订。

4.1.3.2 具体工程项目的目标与指标由公司项目经理部/分公司项目部修订,报公司/分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审批。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编号:HACXm434版本号:B1发放号发布日期:2005年10月28日实施日期:2005年11月1日目录1 目的2 适用X围3 术语和定义4 职责5 工作程序5.1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流程图5.2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制定与评审5.3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制定和审批5.4 管理方案5.5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实施5.6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评审与修改5.7 记录管理6 相关文件7 记录1目的建立与改进公司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实现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使公司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2 适用X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修改与实施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4 职责4.1总经理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审批。

4.2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审批,组织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的监督。

4.3质量安全保证部协助管理者代表制定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

4.4工程管理部组织制定公司能源资源管理的工作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组织制定公司物资、设备管理的工作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4.5工会参与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评审、修改,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4.6财务部负责提供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所需的资金,并对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管理方案所需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4.7基地管理部组织制定公司消防工作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负责城区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范文

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范文

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动,对企业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制定方针和目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管理方案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从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并介绍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的应用。

方针方针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准则,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经营活动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态度。

制定方针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首要任务。

方针的制定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因素等。

方针的制定应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方针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目标目标是企业制定方针后所确定的具体的目标,是企业行动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标的制定要与方针和市场环境相匹配,保证到达目标后的企业利益和市场地位。

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清楚,包括时间限制、可行性、可达性、可量化和可控性等等。

在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应该对目标进行跟踪和调整,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指标指标是考核企业目标达成情况的具体标准,是管理工作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指标的制定应考虑到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检测性、可比较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使用一系列指标来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市场发展、品牌价值、客户满意度、财务等各方面进行监控和评估。

制定好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指引企业走向正确的方向。

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制定方针、制定目标和制定指标的完整体系,是实现方针与目标的桥梁和纽带。

管理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到企业的可行性、针对性、完整性和详细性,需要采用计划、组织、实施和监控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控制方式。

企业管理方案的设计应该遵循普适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的要求。

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管理方案控制程序是指在管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行动,以达到对方案的控制和监测。

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可以采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技术,将企业的管控体系跨越式转型。

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包括计划控制、质量控制、资源控制、风险控制和执行控制等多个方面的控制内容。

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三体系)

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三体系)

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三体系)1目的与范围对公司管理体系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实施管理,以确保方针的实现,公司管理体系业绩的持续改进。

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管理体系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评审与改进等管理过程的控制。

2引用文件Q/PM0501-2006《管理手册》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总经理负责组织公司方针的制定,并负责公司各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批准。

4.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组织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评审。

4.3总经办负责组织将各类目标、指标分解到各相关部门、管理处。

4.4总经理与各部门、管理处、子公司第一责任人签订目标、指标责任书,并负责对公司经理层人员的评价与考核。

4.5各部门、管理处、子公司第一责任人负责在本职能范围内分解、下达、实施、检查、考核各部门/班组的分层目标、指标,并负责对部门/班组负责人的评价考核。

4.6品质保障部负责组织实施对各部门、管理处、子公司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日常检查,负责监督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及完成情况,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同时汇总分析各类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输入管理评审。

4.7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各级人员的绩效考核。

4.8各部门/班组负责人负责本职能范围内人员的绩效考核。

5工作程序5.1方针的控制要求5.1.1方针的制定5.1.1.1总经理应针对公司的实际状况,根据长期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主要相关方的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制定公司总体方针并形成文件。

5.1.1.2方针的内容应确保:a)适用于公司的宗旨、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以及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b)包括应遵守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应满足其他要求的承诺,如:行业、地方和社区等相关方对本公司的要求,以及公司最高管理者提出的公司自身的管理要求;c)包含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污染及风险预防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效地进行综合规划和实施。

其中,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是较为重要的管理要素和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优化经营资源,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和质量。

方针:是企业制定的总体方向和指导思想。

制定方针是为了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指导企业经营决策,确保企业高效运营。

在制定方针时,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竞争状况、企业资源优劣势、政策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使之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同时,方针应该是可执行的,能够落实到后续的目标和计划中。

目标:企业的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具体业务计划或经营成果。

目标的设定必须符合企业的总体方针和战略规划,同时具有可量化的特点,以实现明确的判断和考核。

目标设定需要具有明确性、针对性和可实现性,这样才能保证实现效果。

指标:企业的目标需要通过指标进行跟踪和考核。

指标是企业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用来度量达成目标情况的量化指标。

指标需要具有可靠性、有效性、可比性、可适应性等特点,可以反映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和问题,以及提供管理者决策的信息支撑,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企业制定的管理方案和控制程序是指在实现企业目标和指标的过程中,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制定、推行和跟踪调整的具体控制和管理程序。

这些程序需要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等特点,以便在企业运营中,对各项事务进行规范控制和协调管理。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管理要素和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和产品质量。

企业在制定这些要素和工具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使之能够贴合实际、具有可执行性、可衡量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QB/JTGS-CX-03
1 目的
为了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管理体系,贯彻管理方针,确保公司所确立的管理
目标、指标的实现。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与实施。

3职责
3.1 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目标、指标。

负责为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资源。

3.2 公司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目标、指标的制定,并负责监督目标、指标的实施和分
解。

3.3 公司安全质量部是本程序的主责部门。

3.4 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审批项目经理部/分公司所制定的工程项目目标、指标和管
理方案,并监督、验证其实施的有效性。

3.5 公司办公室负责机关办公区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公司主管领导
审批。

3.6 公司各部门、公司项目经理部、分公司/项目部负责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具
体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目标与指标
4.1.1 目标与指标的制定
4.1.1.1 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根据“三标一体”管理方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工程质
量、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利益相关方
的意见以及上一年度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等提出公司年度目标、指标,经管理者
代表审核后,报公司总经理批准生效。

4.1.2 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管理方针的内容;
b)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c)公司的工程质量、重要环境影响因素/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
d)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
e)工程质量的改进、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职业安全劳动
保护行为的持续改进;
f)可选择的最佳技术方案,以及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
g)实施的进度,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
h)目标应逐层分解,量化后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即目标明确、指标具
体可测量。

4.1.3 目标与指标的更改
4.1.3.1 在管理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以及相关外界因素
等发生变更时,目标与指标应重新评审和修订。

4.1.3.2 具体工程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由公司项目经理部/分公司项目部修订,报公司/分公
司工程技术部门审批。

涉及公司的目标与指标修订时由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进行
修订,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生效。

4.1.4 目标与指标的宣贯
4.1.4.1 通过发文、内部会议、互联网、黑板报宣传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
术人员以及操作员工进行目标、指标的宣贯。

4.1.4.2各级单位/部门应组织对所属员工进行目标和指标的培训,确保全体员工清楚知道
公司、本单位/部门的目标和指标,并付诸实施。

4.1.5 目标与指标的公开
相关方或公众要求公开公司的目标与指标时,需经过公司总经理审批。

4.2 管理方案
4.2.1 管理方案的编制
4.2.1.1公司工程技术部依据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和公司目
标、指标,对公司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制
定管理方案,报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工程项目中的管理方案由公
司项目经理部/分公司项目部依据本项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险源
清单》和目标、指标进行编制,经项目经理审批后实施,并报公司/分公司工程
技术部门备案。

办公区内管理方案由各级机关行管部门依据目标和指标编制,消
防安全的管理方案由公司公安所编制,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4.2.1.2 环境管理方案应涵盖与实现目标和指标有关的全部可能的活动 (包括设计、采
购、生产、储存、运输、设备维修、动力、节能降耗、绿化、排污、噪音、废弃
物处理、后勤等)、资源及具体措施。

4.2.1.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考虑与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有关作业场所、过程、装置、
机械、作业组织的设计,包括人力的配置。

4.2.2 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依据的目标与指标;
b)方法措施、技术手段;
c)责任部门或岗位;
d)预算经费;
e)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f)验证时间等。

4.2.3 管理方案的更改
当措施发生变更,目标、指标变化或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发生变化等情况需要更改管理方案时,由更改申请者以《文件修改通知单》的形式
提出申请,原审批单位或人员批准后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更改。

4.2.4 管理方案的实施与监督验证
公司职能部门、公司项目经理部、分公司/项目部负责方案具体实施。

公司工程技术部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监视和测量程序》负责对管理方案
的实施进度与效果等进行监督和验证,验证时间参见管理方案。

4.3 目标、指标的监测
4.3.1 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每半年对职能部门和施工现场的目标、指标实施情况进行检
查,并做好记录。

4.3.2 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每年12月底对体系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向
管理者代表汇报,并提出下一年目标、指标的修改意见。

5 相关文件
5.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QB/JTGS-CX-04
5.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QB/JTGS-CX-05
5.3 《文件控制程序》 QB/JTGS-CX-01
5.4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监视与测量程序》 QB/JTGS-CX-19
6 记录
6.1目标指标
6.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J3-1
6.3环境目标、指标计划表 J3-2
6.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计划表 J3-3
文件编制:
文件审核:
文件发布时间: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J3-1
环境管理目标、指标计划表J3-2单位名称:
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计划表J3-3单位名称:
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