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阱质谱仪使用流程
质谱仪简易操作指南

质谱仪简易操作指南该简易操作指南提供了使用质谱仪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1:准备在开始使用质谱仪之前,请确保已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 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问题请联系维修人员。
2. 准备样品并将其放置在取样区域,确保样品清洁并适合质谱分析。
步骤2:打开质谱仪按照以下步骤打开质谱仪:1. 打开质谱仪电源开关。
2. 等待仪器预热完成。
不同型号的质谱仪预热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请参考用户手册。
3. 确保质谱仪处于待机状态,准备进行样品分析。
步骤3:设置分析条件按照以下步骤设置分析条件:1. 打开质谱软件。
2. 在软件界面上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或创建新的分析方法。
3. 设置质谱仪的参数,如离子源电压、碰撞能量等。
确保设置的参数适合所需分析的样品类型。
4. 确认所设置的分析条件,并保存设置。
步骤4:进行样品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样品分析:1. 将待测样品放置到质谱仪的取样区域。
2. 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开始分析”按钮或相应的操作指令。
3. 等待分析过程完成。
分析时间可能会根据样品复杂性和设定的分析条件而有所不同。
4. 分析完成后,保存和导出结果数据。
步骤5:关闭质谱仪按照以下步骤关闭质谱仪:1. 停止样品分析,并等待仪器处于空闲状态。
2. 关闭质谱软件。
3. 关闭质谱仪电源开关。
注意事项在使用质谱仪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遵守所有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避免使用不适宜的样品或试剂进行分析,以防止仪器受损。
3. 定期清洁仪器和附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4. 及时处理仪器故障,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修复。
请按照本指南中提供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操作质谱仪。
如有疑问或问题,请参考相关用户手册或咨询专业人员。
离子阱质谱的原理与应用

离子阱质谱的原理与应用离子阱质谱是一种分析化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离子阱质谱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质谱图解析和应用实例,以便读者了解离子阱质谱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
一、基本原理离子阱质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质谱法将化合物分离和检测。
其基本流程是将样品分子在真空条件下电离为离子,然后用电场将离子加速到高速,再将其分离为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最后将它们逐一检测,形成质谱图。
离子阱质谱是基于保持离子在三维电场(一个交变和两个直流)中往返运动的圆柱形离子阱专利技术开发而成,以保持离子在三维电场中往返运动并用射频电场稳定离子运动的方式,有效避免了离子在质谱内部的其他组件中打开。
这种技术被称为“恶魔组合”,也被称为“保护电位”。
恶魔组合可用于分析多种离子,包括蛋白质分子、药物分子、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从而为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提供了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解决方案。
二、仪器结构离子阱质谱的仪器结构由样品进样系统、离子源、质谱区、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离子源通常由电离器、加速器和导向系统等组成,可以将样品分子转化为离子,如常见的有电子轰击、化学电离、电喷雾、飞行时间和四极杆电压等方法。
质谱区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1)一个射频电极、它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离子阱轴的周向;2)两个等离子点电极,它们在轴向排列并沿离子阱的轴对称;和3)恶魔组合的减速电子,它们沿离子阱轴方向射入,以便减慢无序运动的离子并使其稳定的运动。
三、质谱图解析离子阱质谱图是通过检测离子在离子阱内的运动而得到的。
质谱图具有丰富的信息,可以通过分析质谱图来确定样品的组成和结构。
根据质荷比的不同,质谱图可以分为飞行时间质谱图(TOF)和质谱分析图(MS/MS)。
TOF质谱图基于离子飞行时间与质谷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样品分子的分子量和碎片结构。
MS/MS质谱图是基于开裂离子的分子离解,并通过发射碎片离子的质谱图来推断分子结构和配对分子。
岛津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LCMS IT TOF操作指南

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IT-TOF操作指南空白页前言请在使用本产品前仔细阅读本指南。
感谢您购买本产品。
LCMS-IT-TOF控制软件LCMSsolution功能丰富。
本指南将对软件的基本功能进行说明。
首次使用LCMSsolution进行分析的用户,也可通过阅读本指南,掌握基本操作的分析流程。
有关具体功能请参考以下使用说明书:• 硬件《Shimadzu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LCMS-IT-TOF Operation Manual》(225-18046)• 软件《Shimadzu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Workstation [LabSolutions/LCMSsolution] Operation Manual》(225-18036)免责声明•本说明书内容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本说明书内容力求准确,如有错误或遗漏敬请谅解。
•本说明书版权归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所有。
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转载、复制部分或全部内容。
•Windows是美国Microsoft Corporation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注册商标。
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其他公司名及产品名是各公司的商标及注册商标。
此外,本说明书中不对TM、®标记做明确说明。
© 2011Shimadz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本说明书是日文版《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IT-TOF系列操作指南》(225-18407) (修订版B 2011年5月) 的译文。
i目录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1.仪器及LCMSsolution的启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自动调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方法文件的创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开始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批处理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结束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7.后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打印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9.附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9.1MS参数指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9.2LC参数指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9.3维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9.4后处理质量校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9.5质量校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9.6LCMS-IT-TOF系列基本构成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ii1. 仪器及LCMSsolution的启动1. 请确认氮气、氩气的供给。
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及应用

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及应用质谱技术是一种分子结构鉴定和分析化学定量的非常强大的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的质谱技术已经成为化学、生物学、分析学、材料科学等各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之一。
而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IT-TOF-MS)技术则是其中最广泛应用的一种。
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选择性良好等优点,可以满足各种分子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的需求。
其基本原理是先在质谱仪中将样品化合物离子化,并将其聚集在离子阱中。
然后,通过变化分子质量和电荷量等参数,对这些离子进行选通,随后放出到时间飞行管中进行质量分析和检测。
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学、生物学、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种子育种方面,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种子中的小分子化合物成分,从而确定种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药物研发方面,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可以进行药效还原研究,筛选出具有分子结构相似性的化合物,仿制新药的药效和药理学效应,为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用于检测土壤、水的污染物浓度,确保环境污染达标。
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的未来展望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有望在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仪器的智能化和高通量分析能力的提升,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将能够更准确地测量质量,进行更快速、高效的质谱分析和样品分类。
此外,该技术也将能够扩大应用范围,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化学品分析等方面提供更加完善的科学手段,为人类应对不同的挑战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结论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广,它不仅可以满足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等不同领域及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分析需求,而且它还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
随着该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展望,离子阱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必将成为实现更准确、更快速、更高质量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不断推动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的进步。
质谱仪操作流程

质谱仪操作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质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成分的高科技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离子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质谱仪的操作流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严密的步骤和严格的操作规范。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质谱仪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在操作质谱仪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所需的溶剂和试剂是否充足,清洁和校准仪器等。
还需要准备好样品,并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便于进行质谱分析。
二、样品进样在准备好样品之后,就可以将其注入到质谱仪中进行分析了。
样品进样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方式包括直接进样和气相进样等。
进样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并注意样品的浓度和纯度,以确保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三、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质谱仪的核心部分,主要通过离子化和质谱分析两个步骤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在离子化过程中,样品会被加热或离子化气体撞击,生成离子化合物。
然后,这些离子会通过质谱分析器进行分析,最终得到质谱图谱。
根据质谱图谱的特征峰,可以确定样品的分子量和成分。
四、数据处理和解释在完成质谱分析之后,还需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这包括对质谱图谱进行分析和比对,找出其中的特征峰,并通过数据库比对或其他方法来识别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还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结果验证和报告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总结,并编制成报告。
报告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分析手段和结果、数据处理和解释过程等内容,以便于其他人能够了解和复制分析结果。
还可以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质谱仪的操作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注意安全事项。
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和严密的操作,才能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质谱仪的操作流程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质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各种化合物的仪器,它能够通过分析分子离子的质荷比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质谱仪器的使用流程

质谱仪器的使用流程1. 仪器简介•仪器名称:质谱仪•仪器作用:用于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成分2.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质谱仪器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 安装好质谱仪器软件 -准备样品并进行预处理3. 仪器开机按照仪器的使用手册,正确连接电源线,并按下仪器的开机按钮。
待仪器启动完成后,打开质谱软件。
4. 样品装载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样品装载方式: - 液体样品:将样品放入质谱仪的样品盘中,并确保盖子密封好 - 固体样品:将样品置于样品舱内,并确保固定好5. 质谱参数设置通过质谱软件,设置适当的质谱参数: - 离子源参数:设置离子源温度、离子化电压等参数 - 质谱分析参数:设置质谱分析的扫描范围和分辨率 - 数据采集参数:设置数据采集的时间和采集模式6. 校正仪器在样品测试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正,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质量校正:通过使用已知质量的标准样品进行质谱校正 - 能量校正:通过调整离子源和检测器的参数,使得仪器的能量响应符合标准要求7. 样品测试按照实验需求,在质谱软件中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开始进行样品的测试。
-打开质谱软件中的测试页面 - 选择样品装载方式和质谱参数 - 点击开始测试按钮,观察仪器运行状态8. 数据分析测试完成后,质谱软件会自动保存测试数据。
根据实验要求,使用质谱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 打开质谱软件中的数据分析功能 - 导入测试数据 - 设置峰面积、质量比等相关参数,进行数据处理 - 解读质谱图,识别化合物的结构和成分9. 实验记录和数据保存对于每一次实验,需要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并保存测试数据。
- 记录实验日期、样品信息、质谱参数和实验步骤等信息 - 将实验数据保存到指定的位置,按照实验编号或样品编号进行分类存储10. 仪器关闭实验结束后,按照仪器的使用手册,正确关闭质谱仪器。
- 关闭质谱软件 - 关闭仪器电源 - 清理并整理实验台和仪器周围的工作环境11. 故障排除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故障,可以参考仪器的使用手册进行故障排除。
质谱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质谱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一、引言质谱仪器是一种用于对样本中化合物进行分析和识别的重要仪器。
它利用质谱技术,通过对样品中分子的离子化、分离和检测,得到分子的质量信息和相对丰度信息。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质谱仪器的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操作仪器,获取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二、质谱仪器的组成1. 仪器主体质谱仪器主体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
离子源负责将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离子,质量分析器用于将不同质量的离子分离,检测器则测量离子的相对丰度。
2. 电子学系统质谱仪器配备了精密的电子学系统,用于控制仪器的运行、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学系统调整仪器的参数,以满足实验需求。
三、质谱仪器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操作质谱仪器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1 样品准备:将待分析的样品按照仪器要求进行预处理,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1.2 离子源清洁:定期清洁离子源,以保证其稳定性和灵敏度;1.3 校准仪器:在每次实验之前,校准质谱仪器,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打开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指示,打开质谱仪器电源,并等待其预热和稳定。
3. 参数设置通过仪器的电子学系统,设置以下参数:3.1 离子化方式:选择恰当的离子化方式,如电子轰击离子化、化学电离或表面吸附离子化;3.2 离子源温度:根据样品的特性和仪器要求,设定离子源的温度;3.3 离子化电压:根据样品的离子化能和仪器要求,调整离子化电压;3.4 分析方式:选择质谱仪器的工作模式,如质谱扫描、质谱串行或质谱柱。
4. 样品加载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按照仪器要求,加载到质谱仪器的进样器中,并等待样品分析完成。
5. 数据处理质谱仪器会自动采集样品分析的数据,用户可以通过仪器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所需的结果。
四、注意事项1. 质谱仪器属于高精密仪器,操作前务必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确保个人安全;2. 在操作质谱仪器时,应保持仪器周围的环境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质的污染;3. 对于不了解的操作步骤,应及时查阅仪器说明书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4. 在长时间使用仪器后,应及时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orbitrap exploris 480 操作手册

Orbitrap Exploris 480 操作手册一、仪器介绍Orbitrap Exploris 480 是一款高性能的质谱仪,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质量精度等特点。
它采用了独特的Orbitrap 离子阱技术,可以对蛋白质、多肽、代谢物等进行深入分析,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等领域。
二、仪器安装与校准1.安装:请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确保仪器放置在平稳、干燥、无尘的环境中,同时接好地线,保证用电安全。
2.校准: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进行校准,以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请使用厂家提供的标准品进行校准,遵循仪器的校准步骤和流程。
三、样品制备与注入1.样品制备:根据分析的样品类型和目的,进行相应的样品制备。
对于蛋白质、多肽等生物样品,需要进行蛋白质消化、肽段分离等步骤;对于代谢物等小分子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提取和纯化。
2.样品注入:将制备好的样品通过仪器配套的进样系统注入仪器中。
确保进样系统的清洁度和样品的质量浓度符合要求。
四、数据采集参数设置1.扫描模式:根据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如全扫描、选择离子扫描、碰撞诱导解离扫描等。
2.参数设置: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验目的,设置合适的参数,如分辨率、加速电压、碰撞能量等。
建议参考仪器的用户手册或厂家提供的操作指南进行参数调整。
五、数据采集与处理1.启动仪器,进入数据采集界面。
2.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仪器自带的软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3.数据采集完成后,可以通过配套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如峰识别、背景扣除、校正等。
同时,也可以导出原始数据或处理后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或绘图。
六、仪器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仪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分辨率、灵敏度等,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定期清洗进样系统、离子源等部件,保持仪器的清洁度和稳定性。
3.根据仪器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消耗品,如隔膜泵油、过滤器等。
4.对于长期不用的仪器,需要定期开机运行一段时间,以保证仪器性能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质联用离子阱质谱仪使用流程
1. 使用质谱须知
在使用质谱仪前请确认并检查以下条件:
● 仪器已经正确安装并且经过厂商工程师的检测;
● 质谱仪属于精密贵重仪器,未经专门培训人员不得擅自开启使用,更不
得随意“调校”氮气和氦气压力或更改仪器参数等;
● 检查液氮罐和氦气钢瓶是否有一定压力,以便为测试样品提供符合流速
和压力要求的氮气(喷雾气体和干燥气体)和氦气(碰撞气体);
● 常规ESI源已安装完毕
● 样品溶液必须澄清透明,不含有固体微粒,不得将粗提物直接用于测定,
以免堵塞喷雾针或者污染毛细管。
测试用的液相溶剂体系不得含有不挥
发性的酸、碱、盐。
2. 测样前仪器准备
2.1 启动trapcontrol软件
2.1.1.
单击桌面图标或者通过程序目录启动trapcontrol软件;
Start – Programs – Bruker Daltonics – esquireControl
软件可能要求输入操作人员的姓名。
2.1.2. 选择软件中质谱仪处于操作状态<Operate>
2.1.
3. 调用方法: Method -> Open -> DEFAULT.ms
3. 测样方式——直接进样测定部分
对于标准品或相对较纯或混合组分较少并且不含盐的药物样品,如果仅需要进行鉴定,可以采用直接进样方法测定。
3.1 样品用标准溶剂(50%H2O,50%乙腈或甲醇,0.1%甲酸)溶解或稀
释
3.2 将配好的样品或标准品吸入进样器(针),将进样器(针)放置于进样
泵中。
注意:进样器(针)内不能有气泡
3.3 将进样器(针)直接与离子源连接(如图)
注意毛细管与注射器之间需紧密连接。
进样器内不能有气泡
3.4 设置进样泵的流速为120~180微升/小时
3.5 参数调节,初学者建议采用Tune -> Smart 模式,调节下图蓝色标识部
分。
A 雾化气、干燥气流量和温度,建议以下列值为基准调节:
Nebulizer 5 psi – 15 psi
Dry Gas 5 l/min
Dry Temp 300 °C
B 设置正负离子模式,或者正负离子交替模式。
C 选择合适的质量范围,如对于小分子化合物,设置Scan 100 to 1500 m/z。
D 设置目标质荷比:在Smart模式下,只需要将Target Mass设置在目标化合物附近即可。
也可以选中某一个信号,右击,选择Run SPS,优化这个信号相关参数。
3.6 在Sample Info选项卡中,输入样品信息及保存路径。
在数据文本选项里选择Prefix或者Manual,在Prefeix和Counter输入文件名;在subdirectory中选择子目录;在Sample Name选项下输入样品名;如果需要的话,在comment 选项下输入关于样品的描述。
这些内容以及样品名将显示在数据分析程序(DataAnalysis)下的分析信息窗口(参考数据后期处理)
3.7 点击绿色三角按钮采集一段时间的质谱图,或者单张质谱图。
如采集一
段时间谱图时,需用Stop手动停止采集。
3.8 多级质谱:选择Manual MS(n) 模式。
在相应的MS(n) 选项卡中分别
设定每一级的母离子,选择宽度和碎裂能量。
优化参数得到满意的谱图时,输入样品信息并采集。
4. 保存质谱方法
4.1. 一般保存
工具栏有不同的按钮用于对质谱方法的操作:
建立一个新的方法(读取默认选项);
打开已有的方法;
保存方法,快捷键Ctrl+S
4.2. 保存新建方法
通过菜单Method-> Save Method as方法可保存并命名,如:
NEWMETHOD.MS
默认方法(default method)是只读的,因此在改动后的默认方法只能以新的文件名保存。
5. 后期处理
5.1 打开分析文件
5.1.1. 在任务栏中或者在工具栏中选择按钮均可切换到数据分析程序(DataAnalysis),读取所获得的数据文件
5.1.2. 读取数据文件被可选择File菜单下的open 对话框,所需要的显示窗口将被程序自动打开。
5.1.3. 在文件对话框中选择目录d:\data\start 用鼠标键双击test0000.d,
test0001.d,test0002.d来打开数据文件;按住shift键来标记所有文件并点击回车键来一次全部打开所选文件。
5.1.4. 质谱图与色谱图按文件名读取并显示在File菜单下。
在分析清单窗口下选择所需的文件,选择后图谱在各自的窗口下显示。
5.2. 如果是通过采集得到的一段时间的质谱图,可以在DataAnalysis中进行平均。
选中相应的离子流,在色谱窗口中拖动右键,尽可生成这段时间的平均质谱图。
5.3 质谱图处理
5.3.1. 将质谱图拷贝到Compound Spectra窗口进行处理。
5.3.2. 通过Masslist参数对话框改变质谱标峰参数。
5.3.3. 标峰及其它Method参数设置参见Bruke Daltonics DataAnalysis Reference Manual
6. 报告
有几种可用的报告形式来输出数据,一种报告仅有质谱图,另一种报告则只有色谱图,还有一种两种图谱都保留。
6.1. 直接打印:打印键;或者打开File菜单,选择Print;或者通过打印预览打印,选择打印预览键或在File菜单选择Print Preview,然后在打印预览窗口下选择打印键
6.1.1 报告内容下拉菜单包含了所有可选的报告内容
6.1.2. 获得参数报告
选择此内容的报告中包含了获得所选分析结果的参数
6.1.3. 显示报告
选择此内容将完全按照显示窗口打印(包括色谱窗口、质谱显示窗口、混合物质谱窗口、质谱窗口)
6.2 质谱图
报告内容中几种可选的质谱图形式
6.2.1. 质谱清单报告
报告中含所选的质谱图的peak清单
6.2.2. 质谱图报告
报告中含所选的质谱图报告
6.3 色谱图(这部分是液质联用的报告模式)
报告内容中几种可选的色谱图形式
6.3.1 色谱清单报告
报告中含所选的色谱图的色谱峰清单
6.3.2 色谱图报告
报告中含所选质谱图的报告
6.3.3 混合质谱图报告
报告中含所选色谱图的混合质谱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