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化工毕业论文

化工毕业论文

化工毕业论文化工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化工毕业论文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化工毕业论文范文一火电厂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1 火电厂实验室基础管理方法1.1 化学实验室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由于化学实验室在火电厂日常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保障作用,化学实验室在开展工作需要达成多个前提条件以保障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突发事故从而影响对实验人员的生命财产以及火电厂运转情况带来影响。

首先需要对化学实验室内进行水化学分析以及汽化学分析的实验人员配置进行明确分工,确定不同实验人员的职能范围;在实验室内部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工作按照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开展;对进入化学实验室内的人员资格进行确认,考核所有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操作能力;实验室内部的环境条件以及设备情况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达到国家所制定的要求;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所有实验仪器进行定时检定,对出现问题的实验仪器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实验室工作能够最高效的开展;实验室内部的一切相关工作、操作流程需要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1.2 化学实验室安全防范知识火电厂化学实验室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在工作过程中会普遍接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因此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范工作是重点的工作内容之一,其中包括了防火、防爆以及防毒的能力。

在防火方面,需要对实验室内部的易燃、强氧化剂等物品进行妥善保管,确保存放环境的防火能力;在进行加热、蒸馏的化学实验室根据行业内的防火规范以及操作流程;在使用乙醇、丙酮、汽油等可燃试剂时应确保实验室内通风,不在明火的环境中进行可燃试剂的实验;在实验室内部需要配备灭火器材,放置的位置也需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在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关闭煤气、电源等可能扩大火情的因素。

在防爆知识方面,由于爆炸所导致的大范围危害,在接触实验室化学物质时可能产生大范围危害,因此在日常实验过程中使用苦味酸等易爆物质需要格外小心;由于实验室内各项化学物质的复杂性,单一药品及物质的结构可能相对稳定,但在与物质进行混合之后则会变成易爆的危险物质,因此需要对不同药品及物质的存放位置进行严格规划。

化学工程大专毕业论文(热门模板8篇)

化学工程大专毕业论文(热门模板8篇)

化学工程大专毕业论文(热门模板8篇)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和热点问题,通过对热门模板的分析和讨论,为大专学生提供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毕业论文参考。

本文涵盖了八个热门模板,包括化工原理、化工设备、化工工艺、化工安全、环保化工、化工企业管理、化工市场分析和化工技术创新。

每个模板都包含了相关的理论背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

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工程领域的知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化工原理1.1 理论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的基础学科,研究化工过程中物质的传递、反应和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规律。

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传热和化学反应工程等内容。

1.2 研究现状当前,化工原理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新型反应器设计、过程优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

例如,微反应技术、反应器内件的创新设计和过程 intensification 等技术的发展,为化工生产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1.3 发展趋势未来,化工原理领域将继续朝着高效、绿色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反应器和工艺的开发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同时利用先进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化工过程的智能优化和故障诊断。

1.4 应用案例例如,膜分离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物质的纯度和产率,减少能耗和废水排放。

another example is the application of reactor internals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which can improve the reaction kinetics and enhanc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2. 化工设备2.1 理论背景化工设备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种反应器、换热器、分离器和输送设备等。

化工设备的设计和选型需要考虑工艺要求、材料性质、操作条件和安全因素等多个方面。

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毕业论文范文化工毕业论文范文化工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过程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的学科,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化工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旨在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以化工工程毕业论文为主题,从选题、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选题化工工程领域广泛,研究方向众多,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应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进行选择。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填补学术空白。

例如,可以选取某种新型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或是某种新型材料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

选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研究方法化工工程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模拟计算、文献调研等方法。

实验研究是化工工程领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得出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

模拟计算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化工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以提高工艺效率和降低成本。

文献调研则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从而为毕业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三、数据分析在化工工程毕业论文中,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实验数据或模拟计算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也可以采用图表展示的方式,如折线图、柱状图等。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需要准确、全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解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归纳,需要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结果和发现。

结论应该与选题相符,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在写结论时,要注意客观、准确,不夸大结果,也不低估成果的重要性。

总之,化工工程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独立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学生应选择合适的选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化工类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类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类毕业论文范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我国化工行业经营环境也日趋复杂,面临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化工类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化工类毕业论文范文一:化学工程学科集群分析一、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科集群现象经过调查统计,我国共有100多所高校招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该专业研究方向过多,一个专业出现87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划分有的甚至是跨学科的。

如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属于工学的,应用化学专业是属于理学,可应用化学居然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

同属于一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名称也是多样化的,缺乏统一标准,如安徽大学、南昌大学的绿色化学工程,上海大学就称为绿色化学与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请教了化工领域的专家,给这87个研究方向做一个归类,分为9个大的方向(表1)。

由表1可以发现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存在学科集群现象的,表现在:专业的学科建设,已经不单是化学工程的问题,而涉及到了化学化工研究的所有领域,包括应用化学、环境化工、工业催化、资源与材料工程、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与技术、过程系统工程、油气加工及石油化工等。

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科集群的力度较大,表现在:各个高校的研究方向基本上都比较多,如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其研究方向都是传统与现代并存,传统化学化工的研究方向所占比例较大,如化学工程,包含的研究方向较多。

部分代表21世纪化学化工发展方向的研究方向,在很多学校都受到重视,如资源与材料工程,研究方向也比较多。

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科集群的创新及竞争优势本文选择山西省高校做研究,分析其师资力量情况,以分析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集群的创新及竞争优势。

山西省作为我国化工3大生产基地,化学化工产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化学化工专业是山西省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学科优势之一。

应用化工专业毕业论文5篇

应用化工专业毕业论文5篇

应用化工专业毕业论文5篇第一篇:应用化工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摘要论文完成了管式加热炉工艺相关设计,包括燃烧、辐射室、对流室、余热回收及通风系统等模块,得到辐射室炉膛温度、炉管表面热强度、对流室介质出口温度、排烟温度等参数,适用于常减压、重整、焦化等不同用途,圆筒炉、双室立式炉、双面辐射立式炉等不同结构加热炉的相关问题。

通过测定、经验以及计算可获得传热系数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公式计算出该加热炉的真实传热能力以及传热效率,对加热炉的是否选用提供决定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加热炉效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得出:排烟损失是加热炉能量损失中最大的一部分。

因此在考虑加热炉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降低排烟温度以及控制过剩空气系数是比较有效的节能措施。

强调了传热的最近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以及热辐射;理论分析为节能效果提供了定性的分析,热力计算为节能效果提供了一个定量的分析。

通过本论文也可在管式加热炉的节能改造以及燃料的节约方面寻求到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管式加热炉;类型;结构;传热系数;炉温、炉压;节能。

毕业论文目录摘要...................................................................................................................1 目录...................................................................................................................2 前言...................................................................................................................4 第一章管式加热炉概述. (5)1.1管式加热炉的一般机构 (5)1.1.2对流室..........................................................................................5 1.1.3 余热回收系统.............................................................................6 1.1.4燃烧器..........................................................................................6 1.1.5通风系统......................................................................................6 1.2管式加热炉的主要类型. (7)1.2.1蒸馏炉 (7)1.2.2 残渣油加热炉.............................................................................7 1.2.3加氢炉..........................................................................................8 1.2.4重整炉..........................................................................................9 1.2.5气体加热炉................................................................................10 1.3管式加热炉的特点...............................................................................10 1.4管式加热炉的作用...............................................................................10 第二章传热.......................................................................................................12 2.1 传热过程............................................................................................12 2.2 传热的基本方式................................................................................12 2.2.1 热传导.....................................................................................12 2.2.2 热辐射.....................................................................................13 2.2.3 热对流. (14)毕业论文2.3 传热系数............................................................................................16 第三章管式加热炉的节能改造 (18)3.1 节能改造途径....................................................................................18 3.2加热炉在操作中的节能.......................................................................18 3.2.1控制燃烧供风............................................................................19 3.3炼厂加热炉节能改造...........................................................................21 第四章结论.................................................................................................22 参考文献.............................................................................................................23 致24毕业论文前言管式加热炉是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利用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火焰与烟气作为热源,来加热管中流动的油品,使其达到工艺规定的温度,以供给原油或油品分馏、裂解和反应等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热量,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一:化学工程及工艺人才培养途径1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实践和创造。

承担科研任务的高校教师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将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近况及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带入本科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热情,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尝试性地解决一些科学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学生在参与这些课外科技活动的同时,对培养自己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机起到了直接的激励作用,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树立起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另一方面,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进而带动并感染周围其他学生积极投入科研,并通过科研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激发求知欲和研究兴趣,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1]。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关键在教师。

因此,优化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2.1采用“传、帮、带、督”的方式,构建高水平教师梯队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人要拜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老教师为师,跟班听课,并参加辅导、答疑、改习题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同时也接受了考查,考查合格者方可担任课程主讲。

老教师在其中则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督的作用,课前听试讲,结合具体理论、概念与青年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给青年教师以鼓励和具体的帮助;课后及时与青年教师交换意见,随时解决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也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技艺大赛、优秀师徒评选、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吸引青年教师参加教改活动,培养锻炼青年教师,构建老中青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梯队。

2.2教学科研相长,不断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高等学校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开展本科教学,而且要全力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否则就会形成在教学中只能“教死书”的状况。

化工学术论文(5篇)

化工学术论文(5篇)

化工学术论文(5篇)化工学术论文(5篇)化工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1.实践培训重视不够。

新课标要求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同学具有肯定的专业设计力量,但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规划中往往使专业理论教学偏颇,实践培训教学又深化不够不到位,使得艺术类实践教学形式往往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让各课程间较为分散、连接不够;同时在实践训练设计上内容较单一,实践训练室建设不足,让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导致艺术设计类教学内容与社会单位需求难以贴合。

2.师资条件限制大。

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老师队伍建设上,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学多以校内老师为主导,而且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老师一般具有丰富的理论学问却缺乏社会实践阅历,而且高职院校聘请的艺术设计类老师良莠不齐,导致校内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根本无法保证明践教学质量。

二、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应用状况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指老师通过工作室将课程支配、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它以专业学问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应用为核心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

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近年的开展状况如下:1.工作室时间支配。

工作室主要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导师负责,同学可以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工作室学习,而工作室实践内容主要从其次或三个同学开头、第五个学期结束,主要是通过项目实践去巩固课堂上的教学学问,关心同学提高专业学问的运用力量。

2.工作室设置状况。

我院工作室主要依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方向进行设置,目前主要设置工作室有:广告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多媒体设计工作室,工业设计工作室及动画设计工作室等,工作室数量基本满意同学需求。

3.师资结构状况。

我院负责工作室的导师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扎实综合学问和较强实践力量,全面负责指导设计课题与实践课题,因此,我院工作室导师结构主要由本校专业水平及实践阅历突出的老师和聘请的校外实践丰富的设计专家、设计总监来组成。

4.工作室基本管理模式。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1.论1.1化工业的安全现状而现在通过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化工企业可以有计划、有步骤、有目地对员工进行化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定期分专业组织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开展技术练兵活动;利用安全例会传达上级部门的安全生产及会议精神,通报安全生产信息、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等,对事故隐患及时整改,降低事故的发生。

1.2安全生产在化工业生产的地位化工业生产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等特点,与电子、钢铁、纺织等行业相比,化工生产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危险性更大,由于使用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物质,所以容易引起火灾、爆炸。

化工生产中使用的设备、生产操作条件也存在着高温、高压,,化工生产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者中毒等事故,就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给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

所以,化工生产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

1.3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有助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对于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2.聚合干燥车间概况2.1聚合干燥车间简介本公司始建于2004年,经过一期、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已形成具有年产24万吨聚氯乙烯、18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的大型氯碱化工。

化工公司设计总规模为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配套年产18万吨离子膜烧碱,各类厂房50余座,设备800多台(套),各类生产工艺管线总长约8万余米,其主要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均采用国际、国内同行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膜烧碱生产和产品检测专业:化学教育姓名:高璐目录一、前言 (2)二、实验部分 (3)1、离子膜工艺优点 (3)2、离子膜生产工艺 (4)(1)生产任务 (4)(2)物料特性 (4)(3)产品用途 (4)(4)原料 (5)(5)生产原理 (5)(6)工艺控制指标 (9)(7)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10)(8)安全生产 (10)3、工艺优化 (11)三、结果分析 (13)1、成品质量检测方法 (13)四、结论 (14)参考文献 (16)致谢 (17)离子膜烧碱生产和产品检测[摘要] 介绍了国内烧碱行业的发展情况,指出离子膜烧碱的优点,并详细介绍了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了工艺的优化,如解决冷凝液倒流、排除不凝气。

同时用酸碱滴定对产品进行了含量分析。

[关键字] 离子膜烧碱分析工艺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 production and producttesting0803 Industrial analysis and detection[Abstract] Introduced the domestic caustic sod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of 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n the actual operation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ss, such as solving the condensate gas back, exclude coagulation. Use acid-base titration product was content analysis.[Key word] Ion film caustic soda, Analysis, Industrial art一、前言烧碱是一种重要的氯碱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离子膜烧碱不仅质量好,能耗低,“三废”排放少,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由石棉隔膜法制碱造成的石棉绒对水质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烧碱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生产能力只有1190万吨,2007年增加到2l81万吨,2008年进一步增加到2472万吨,同比增长l3.34%。

其中离子膜法烧碱工艺因为具有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清洁环保等优势发展较为迅速,新扩产的烧碱项目中以离子膜碱为主,2007-2008年扩能统计显示,新建离子膜烧碱产能占到同期烧碱扩能的92%[2]。

目前世界上生产烧碱的方法有4种:隔膜法、水银法、离子膜法、苛化法。

隔膜法、水银法和离子膜法都是通过电解盐水生产烧碱;而苛化法则是以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

苛化法目前仅在少数地区采用,我国苛化法烧碱仅占总产量的1.7%左右。

水银法烧碱含盐量低,产品浓度高,质量好,但是该法对环境污染严重,其汞害对人体有很大危害,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已要求逐步取代该法。

隔膜法在国内外均广泛采用,该法早期为石墨阳极电解槽,在组装电槽中会产生大量铅和沥青烟雾,在操作中会生成石棉绒碱性污水和石棉绒粉尘,同时该法能耗非常大,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开始用金属阳极电槽取代石墨阳极电解槽。

目前发达国家已完全淘汰石墨阳极电解槽。

我国的石墨阳极装置每年尚有约20多万吨的产量,国家已将其列入淘汰类工业生产能力。

与石墨法相比,金属阳极隔膜法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能耗依然较高,产品质量较差,同时仍存在一定的石棉绒污染问题[1]。

20世纪80年代,我国离子膜烧碱装置全部采用引进的技术;20世纪90年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离子膜法电解槽已逐步推广,但采用引进技术的装置仍居多数,本文介绍的离子膜烧碱蒸发工艺就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装置。

二、实验部分1、离子膜工艺优点(1)流程简单,简化设备,易于操作由于离子膜碱液仅含有极微量的盐,所以,在其整个蒸发浓缩过程中,即使是生产99%的固碱,无须除盐。

这就是极大的简化了流程设备,即隔膜碱蒸发必须有的除盐的设备及工艺工程都被取消,而且,由于在蒸发过程中没有盐的析出,也就很难发生管道阻塞,系统打水问题,使操作轻易进行。

(2)浓度高,蒸发水量少,蒸汽消耗低离子膜法碱液的浓度高,一般在30%~33%,比隔膜法碱液的10%~11%要高很大,因而大量的减少了浓缩所用的蒸汽。

若以32%的碱液为例,假如产品浓度为50%,则每吨50%的成品碱需蒸出水量为1.1t,而隔膜碱则一般要蒸出6.5t 的水量。

由于蒸发水量减少,蒸汽消耗就大幅度下降。

以双效流程为例,一般仅耗汽0.73 ~0.78,另外蒸汽的空间也相应的减少,使设备的投资也相应降低。

(3)污染程度低离子膜法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液、废气均能做到回收利用,达标排放,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

而隔膜烧碱产品质量较差,存在一定的石棉绒污染问题。

(4)生产稳定,安全性高离子膜法生产弹性较大,电槽能适应电流负荷的较大幅度变化,迅速调节生产负荷;同时离子膜法开停车安全方便,操作维修简单,劳动强度低[3]。

2、离子膜生产工艺(1)生产任务将30%电解液浓缩至50%,冷却至45℃后作50%液碱出售(2)物料特性分子式 NaOH (100%) 50%NaOH分子量 39.997 平均分子量29物性:30%Na0H液碱凝固点+4.65℃50%NaOH液碱凝固点+11.35℃比重:1.529g/mL(水=1)常压下,50%Na0H沸点≈142℃,在一定压力下溶液沸点随浓度升高而增加。

50%NaOH溶液在45℃时粘度≈20CP,氢氧化钠溶液粘度随浓度升高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氢氧化钠溶液的比热随溶液浓度提高而下降,随溶液温度升高比热有所下降。

NaOH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HCl→NaCl+H2ONaOH溶液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Na2CO3NaOH+CO2→Na2CO3所以储槽中碱液放置后溶液中Na2CO3含最增加。

NaOH溶液有腐蚀性,随浓度增加腐蚀性增大。

(3)产品用途固体和液体烧碱都是用途极广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途:①轻纺工业:造纸、合成洗涤剂、玻璃工业、印染等。

②化学工业:农药、染料、石油化学品剂。

③石油工业:油脂、石油钻探等。

④其它:木材加工、医药等。

(4)原料①原料来源:来自离子膜电解工序≈80℃。

②原料规格表1原料规格项目数据NaOH 30%(wt) 30%(wt)H2ONaCl 40ppm(wt)70ppm(wt)NaClO310ppm(wt)20ppm(wt)NaCO3400ppm(wt)600ppm(wt)Fe2O33ppm(wt)5ppm(wt)(5)生产原理①概述:本装置采用三台降膜式蒸发器及逆流工艺流程,完成离子膜电解液由32%浓缩到50%的化工单元操作。

②模式蒸发原理降膜蒸发器设计如同管束式降膜换热器,所不同的是在降膜换热管上部加了一个“造膜器”,它是一根短圆管,上面开了数个条形窄槽,此短管点焊在加热管头上,从蒸发器顶部进来的碱液从窄槽沿加热管壁呈膜状向下流动并与载热体进行对流传热,料液中水分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与浓缩了的碱液一起向下流动,在底部的蒸发器内两相得以分离,碱在底部由出料泵抽出,汽在上部经捕沫后排出利用。

降膜管采用的是薄壁长管,碱液在内又呈薄状下流,使得传热系数十分高,一般为4.2-12.5MJ/㎡.h.℃(1004—2988kCal/㎡.℃.h),降膜式蒸发器目前是蒸发器中一种高效蒸发器。

③工艺流程简述详见管道仪表流程图(图1)图1管道仪表工艺图从离子膜电解工序来的32%碱液经过流量计量后由EV 1101顶部加入Ⅰ效蒸发器管内,EV-1101液位由LIC-1101控制。

碱液进入EV-1101管束,管束操作条件是:压力为0.01Mpa(A),温度为75℃,在此条件下32%碱液浓缩到36.5%。

EV-1101的热源是从Ⅱ效EV-1201来的,压力为0.04Mpa(A)的二次汽。

它在EV-1101管间加热碱液之后冷凝,冷凝液通过蒸发器加热室冷凝液排出管线进入冷凝水储槽T-7101,冷凝液排出管线深入到冷凝水储槽T-7101底部,以保证不破坏EV-1101的真空状态。

EV-110l管束内的碱和二次汽在EV-1101下部蒸发室内分离,碱液蒸发所产生的二次汽由表面冷凝C-7101冷凝。

没有冷凝的不凝汽由水环真空泵P-7102抽出,保证EV-1101需要的真空。

由C-7101冷下冷凝水也进入T-7101。

经EV-1101浓缩的碱由Ⅰ效出料泵P-1101抽出,其中的6.67m³/h送至碱液预热器HE-1521用128.1℃的生蒸汽冷凝水预热至110.8℃,另一部分13.34m³/h 送至碱液预热器HE-1511,用117.2℃50%NaOH溶液预热至110.8℃。

110℃的36.5%NaOH液经测定流量后由Ⅱ效EV-1201顶部进入蒸发器管束,管束操作条件是:压力0.04 Mpa(A)、温度110.8℃,碱液从36.5%浓缩至42%。

EV-1201热源是由Ⅲ效来的压力为0.074 Mpa(G)、温度61.4℃的二次汽。

二次气在EV-1201管间作热源加热管束碱液之后,冷凝液经Ⅱ效阻气排水罐T-1201后进入冷凝水储罐T-7101,Ⅱ效阻气排水罐T-1201的气体出口管插入到EV-1201二次气出口管上,液体出口管插入到冷凝水储罐T-7101底部,这样既保证EV-1201的真空状态不被破坏,也保证了冷凝水正常排出。

EV-1201管束内碱液和二次汽在EV-1201下部蒸发室内分离,二次汽经除雾后供EV-1101做热源,碱液进入Ⅲ效蒸发器继续浓缩。

Ⅱ效出料泵P-1201将Ⅱ效完成液抽出,以流量分别为5.22m³/h和12.70m³/h的42%NaOH液送到碱液预热器HE-1551和碱液预热器HE- 1501。

HE-1551为盘管换热器,由171.4℃的生蒸汽冷凝水作为热载体将碱液预热到151.8℃。

HE-1501为板式换热器,由155℃的50%NaOH作为热载体,将流量为12.7m³/h,42%的碱液加热的147.4℃。

而后147.4℃的烧碱溶液再经过碱液预热器HE-1541进行再次加热,HE-1541为列管换热器,利用161.4℃的50%NaOH作为热载体,将42%的碱液预热到154.1℃。

两路碱液经预热汇合后温度约达到153.5℃,经流量指示仪FI-1302后由EV-1301顶部进入Ⅲ效蒸发器管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