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实验报告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doc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doc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单相变压器,了解其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特点,掌握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方法,为今后的电力系统及电器设备的学习与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设备1.单相变压器2.电源柜3.电压表4.电流表5.电阻箱6.实验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单相变压器是一种将一个交流电压变换为另一个交流电压的装置。
它由一个一次绕组、一个二次绕组和铁芯构成。
当一次绕组接通交流电源时,交变电流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场,使二次绕组感应出电压。
通过改变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匝数比,可以改变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
四、实验步骤7.连接实验电路:将单相变压器、电源、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和实验导线连接成完整的电路。
8.通电前检查:确保实验线路连接正确,电源极性正确,且电源电压与变压器铭牌上的额定电压相符。
9.通电运行:逐渐调高电源电压,观察变压器的运行情况。
记录在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值。
10.改变匝数比:将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匝数比进行调整,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11.断电检查:在实验结束后,断开电源,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有异常。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实测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发现:12.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输出电压也相应增加,这表明变压器的传输特性与输入电压密切相关。
13.通过改变匝数比,我们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整。
当匝数比减小(即增加一次绕组匝数)时,输出电压降低;当匝数比增加(即增加二次绕组匝数)时,输出电压升高。
这一现象验证了变压器的匝数比对输出电压具有决定性影响。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单相变压器,验证了变压器的变压原理以及匝数比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单相变压器能够实现交流电压的变换,且匝数比的改变可以调节输出电压。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输入电压的变化对输出电压也有影响。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单相变压器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
变压器测量实验报告

变压器测量实验报告变压器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设备,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
为了了解变压器的性能和工作状态,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实验。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实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变压器的参数,包括变比、空载电流、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
通过这些参数的测量,我们可以了解变压器的效率、电压调节能力以及负载能力。
二、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变压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和示波器。
变压器是我们要测量的对象,电源提供实验所需的电能,电流表和电压表用于测量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电阻箱用于调节变压器的负载,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压波形。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首先,将电源与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然后将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电阻箱相连。
接下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2. 测量空载电流:打开电源,调节电压,使得变压器的输入端电压为额定值。
记录此时的输入端电流,即为变压器的空载电流。
3. 测量变比:保持电源输出电压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得变压器的输出端电压为额定值。
记录此时的输入端电压和输出端电压,通过计算两者的比值,即可得到变压器的变比。
4. 测量短路阻抗:将输出端短路,即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节为零。
记录此时的输入端电流,即为变压器的短路电流。
通过计算输入端电压与短路电流的比值,即可得到变压器的短路阻抗。
5. 测量负载损耗: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节为一定值,使得变压器的输出端电压为额定值。
记录此时的输入端电流和输出端电流,通过计算两者之差,即可得到变压器的负载损耗。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变比:变压器的变比为2:1,即输入端电压是输出端电压的两倍。
2. 空载电流:变压器的空载电流为0.5A。
3. 短路阻抗:变压器的短路阻抗为0.2Ω。
4. 负载损耗:变压器的负载损耗为50W。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部分: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特性曲线和负载特性曲线,掌握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1. 单相变压器2. 交流电源3. 电阻箱4. 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5. 直流电流源6. 示波器7. 发光二极管三、实验步骤和内容1. 空载特性曲线的测量(1) 接线:将单相变压器的输入绕组接入交流电源,将输出绕组接入示波器和电压表。
(2) 调节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使其约等于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3) 测量输入端电压和输出端电压,分别记录为U1和U2。
(4) 测量输入端电流和输出端电流,分别记录为I1和I2。
(5) 重复步骤(3)和(4),得到不同输入电压对应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数据。
(6) 绘制空载特性曲线图,横坐标为输入电压U1,纵坐标为输出电压U2。
2. 负载特性曲线的测量(1) 接线:将单相变压器的输入绕组接入交流电源,将输出绕组接入负载。
(2) 调节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使其约等于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3)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改变负载电阻。
(4) 测量输入端电压和输出端电压,分别记录为U1和U2。
(5) 测量输入端电流和输出端电流,分别记录为I1和I2。
(6) 重复步骤(3)至(5),改变负载电阻,得到不同负载电阻对应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数据。
(7) 绘制负载特性曲线图,横坐标为负载电阻,纵坐标为输出电压U2。
四、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1. 空载特性曲线数据:输入电压U1 输出电压U2220V 110V240V 120V260V 130V... ...2. 负载特性曲线数据:负载电阻输出电压U210Ω 90V20Ω 80V30Ω 70V... ...五、实验讨论和结论1. 根据空载特性曲线,可以得到变压器的空载电压降和空载电流。
2. 根据负载特性曲线,可以得到变压器的负载电压降和负载电流。
3. 分析曲线特点,探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量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特性曲线和负载特性曲线,掌握了单相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对变压器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相变压器 实验报告

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引言:三相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电力变压器,它具有调节电压、降低电压损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等重要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三相变压器的原理和工作特性。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三相变压器的基本原理;2. 掌握三相变压器的接线方法;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测量和计算变压器的参数。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三相变压器2. 电源3. 电压表、电流表4. 变压器油5. 电阻箱6. 实验线缆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按照实验要求,将三相变压器与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连接起来,并确保接线正确可靠。
2. 测量电压和电流: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输入和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3. 计算变压器的参数: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变压器的效率和损耗等参数。
4. 检查变压器油:检查变压器油的油位和油质,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变压器的性能和工作状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三相变压器的变比为1:10,即输入端电压为220V,输出端电压为2200V。
2. 通过计算,得知变压器的效率为90%,损耗为10%。
3. 检查变压器油的油位和油质,发现油位正常,油质清澈透明,无异常情况。
4.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该三相变压器正常工作,变比合理,效率高,损耗较小。
五、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三相变压器的原理和工作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正确的接线方法和使用实验仪器,也掌握了测量和计算变压器参数的技巧。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认识到变压器的变比、效率和损耗等参数对其性能和工作状态的重要影响。
同时,我也意识到变压器油的检查和维护对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使我对三相变压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了解到变压器的变比、效率和损耗等参数对其性能和工作状态的重要影响。
变压器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变压器参数的测量方法,包括变比、损耗、效率等。
3. 分析变压器的空载和负载特性,了解其工作性能。
二、实验设备1. 变压器一台(单相或三相)2. 交流电源3. 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4. 调压器5. 接线盒、导线等实验器材三、实验原理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变换的设备。
当交流电流通过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时,会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从而在二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压比等于其匝数比。
四、实验步骤1. 空载实验(1)将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接入交流电源,二次绕组开路。
(2)调节调压器,使一次绕组电压达到额定值。
(3)读取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的示数,记录数据。
(4)改变一次绕组电压,重复步骤(3),记录多组数据。
2. 负载实验(1)将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接入交流电源,二次绕组接入负载。
(2)调节调压器,使一次绕组电压达到额定值。
(3)读取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的示数,记录数据。
(4)改变一次绕组电压,重复步骤(3),记录多组数据。
3. 变比测量(1)根据空载实验数据,计算变压器的变比。
(2)根据负载实验数据,验证变压器的变比。
4. 损耗测量(1)根据空载实验数据,计算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2)根据负载实验数据,计算变压器的负载损耗。
(3)计算变压器的效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载实验结果(1)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在空载实验中,电压与电流基本呈线性关系。
(2)电压与功率的关系:在空载实验中,电压与功率成正比。
2. 负载实验结果(1)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在负载实验中,电压与电流基本呈线性关系。
(2)电压与功率的关系:在负载实验中,电压与功率成正比。
3. 变比测量结果根据空载实验和负载实验数据,计算变压器的变比,验证变压器的变比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4. 损耗测量结果根据空载实验和负载实验数据,计算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验证变压器的损耗符合设计要求。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相变压器一.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实验项目1.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U O=f(I O),P O=f(U O)。
2.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U K=f(I K),P K=f(I)。
3.负载实验(1)纯电阻负载保持U1=U1N,2cosϕ=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2)阻感性负载保持U1=U1N,2cosϕ=0.8的条件下,测取U2=f(I2)。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含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2.功率及功率因数表(MEL-20或含在主控制屏内)3.三相组式变压器(MEL-01)或单相变压器(在主控制屏的右下方)变压器T选用MEL-01三相组式变压器中的一只或单独的组式变压器。
实验时,变压器低压线圈2U1、2U2接电源,高压线圈1U1、1U2开路。
A、V1、V2分别为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
具体配置由所采购的设备型号不同由所差别。
若设备为MEL-I系列,则交流电流表、电压表为指针式模拟表,量程可根据需要选择;若设备为MEL-II系列,则上述仪表为智能型数字仪表,量程可自动也可手动选择。
仪表数量也可能由于设备型号不同而不同。
若电压表只有一只,则只能交替观察变压器的原、副边电压读数,若电压表有二只或三只,则可同时接上仪表。
W为功率表,根据采购的设备型号不同,或在主控屏上或为单独的组件(MEL-20或MEL-24),接线时,需注意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同名端,避免接错线。
a.在三相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将调压器旋钮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并合理选择各仪表量程。
变压器T额定容量P N=77W,U1N/U2N=220V/55V,I1N/I2N=0.35A/1.4Ab.合上交流电源总开关,即按下绿色“闭合”开关,顺时针调节调压器旋钮,使变压器空载电压U0=1.2U Nc.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5U N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0、I0、P0,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2-1中。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实验室中,我们进行了一次单相变压器实验。
变压器是一种把电压从一个电路传到另一个电路的电子设备。
变压器有两个或以上的线圈,它们都被放在一个镶嵌于铁芯中的磁场中。
在实验中,我们用线圈的比值来改变电压。
以下是我们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和结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特性和参数,如变比、电压、电流等。
实验步骤和材料所需材料:单相变压器、两个万用表、电源、调压器、变压器接线板1. 将电源的输出电压设为15伏特。
2. 将变压器的两个线圈进行接线,将输入端的线圈接在电源上,输出端的线圈保持开放状态。
3. 测量输入电阻,并测量输入端电流和输出端电流。
4. 测量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并计算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
实验结果实验中,我们测量了变压器的变比、电流和电压等参数。
以下是我们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 变比:20:1- 输入电阻:100欧姆- 输入电流:0.15安培- 输出端电流:7.5毫安- 输入端电压:3伏特- 输出端电压:60伏特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以下结论:- 变压器的变比为20:1,即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20倍。
- 输入电阻为100欧姆,表明输入电路具有较低的阻抗。
- 输入电流为0.15安培,表明输入电路的电流较小。
- 输出端电流为7.5毫安,表明输出电路的电流较小。
- 由于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20倍,因此输出端电压为60伏特。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单相变压器可以将输入电压变换为另一级输出电压。
- 变压器的变比决定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值。
- 输入电路的电阻和电流决定了变压器的效率。
- 利用变压器可以实现电能的输送和转换。
总结本次实验展示了单项变压器的基本特性和参数。
变压器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用于调节电压和电流,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电力需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电路中。
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

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一、引言三相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重要设备之一。
它能够实现电压的降低或升高,为电力传输和分配提供了便利。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探究三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目的1.了解三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学习三相变压器的连接方式和相量图表示方法;3.研究三相变压器的空载和负载试验,探究其性能指标。
三、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三相变压器、电源、电表、电阻箱等。
首先将三相变压器连接好,然后依次进行空载试验和负载试验,测量相应数据,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1.空载试验:将三相变压器的所有绕组都接通,但不接入负载。
依次测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
记录数据如下:输入电压V1:220V输出电压V2:110V输入电流I1:2A2.负载试验:通过调节电阻箱,将负载接入变压器。
依次测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并记录数据如下:输入电压V1:220V输出电压V2:110V输入电流I1:2A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三相变压器的空载电流很小,因为在无负载情况下,变压器的能耗很低,只需供应内部铁耗和空气耗等负荷。
2.负载试验下,随着负载的增加,输入电流、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这是因为负载引起了额外的能量损耗和电压降低。
五、实验小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三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1.三相变压器通过互感作用,将输入电压降低或升高,并实现功率传输。
2.空载试验可测定变压器的空载电压、空载电流和铁耗。
3.负载试验可测定变压器的额定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一步了解变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
六、实验改进方案1.扩大样本量,增加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进一步调整负载大小,观察变压器的性能变化曲线。
3.使用不同连接方式的变压器,比较它们的性能差异。
七、实验应用前景三相变压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为电能传输和分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机与拖动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单相变压器同组学生姓名:刘雪成李文鑫
一、实验目得与要求(必填)ﻩﻩﻩﻩ二、实验内容与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ﻩﻩﻩﻩﻩﻩ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ﻩﻩ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得
1.通过空载与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得变比与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得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变压器得空载与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2。
在空载与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得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
1.空载实验
测取空载特性U0=f(I0),P0=f(U0)。
2.短路实验
测取空载特性UK=f(I K),P K=f(UK)。
3.负载实验
(1)纯电阻负载
保持U1=U1N, cosφ2=1得条件下,测取U2=f(I2)。
四、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
1、空载试验
实验线路如图3-1所示,被试变压器选用DT40三相组式变压器,实验用其中得一相,其额定容量PN=76W,U1N/ U2N=220/55V,I1N/I2N=0。
345/1。
38A.变压器得低压线圈接电源,高压线圈开路。
接通电源前,选好所有电表量程,将电源控制屏DT01得交流电源调压旋钮调到输出电压为零得位置,然后打开钥匙开头,按下DT01面板上“开”得按钮,此时变压器接入交流电源,调节交流电源调压旋钮,使变压器空载电压U0=1.2 UN,然后,逐次降低电源
电压,在1。
2~0.5U N得范围内,测取变压器得U0、I0、P0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2-1中,其中U=U N得点必测,并在该点附近测得点应密些。
为了计算变压器得变化,在U N以下测取原方电压得同时,测出副方电压,取三组数据记录于表3-1中.
图3-1 空载实验接线图
COSφ2=1U1= U N=220 伏
2。
短路实验:
实验线路如图3-2所示:
变压器得高压线圈接电源,低压线圈直接短路.接通电源前,先将交流调压旋钮调到输出电压为零得位置,选好所有电表量程,按上述方法接通交流电源,逐次增加输入电压,直至短路电流等于1.1IN为止,在0。
5~1。
1 IN范围内测取变压器得U K、I K、PK,共取4~5组数据记录于表2-2中,其中I=I K得点必测。
并记下实验时周围环境温度θ(℃).
3。
负载实验
实验线路如图3-3所示:
变压器高压线圈接电源,低压线圈经过开关S 1,接到负载电阻RL 。
RL 选用DT20,开关S 1选用DT26。
接通电源前,将交流电源调节旋钮调到输出电压为零得位置,负载电阻调至最大,然后合上S 1,按下接通交流电源得按钮,逐渐升高电源电压,使变压器输出电压U 1=UN ,在保持U 1=U N 得条件下,逐渐增加负载电流,即减少负载电阻R L 得阻值,从空载到额定负载得范围内,测取变压器得输出电压U2与电流I 2,共取5~6组数据,记录于表3~3中,其中I 2=0与I 2= I 2N 两点必测。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计算变比
K=(257、1/66、08+230、2/57、75+219、5/55、05)3=3、95
2、 绘出空载特性曲线与计算激磁参数
、099A;
3、 绘出短路特性曲线与计算短路参数
26°
=7=6
(K =3、95)
得 rk=2、13Ω Xk=4、45Ω
(T=26°C)
得ﻩ rk=2、53Ω ﻩ
Z k=5、12Ω
得ﻩ
ﻩUk=12、8%
Uk r=6、3%
0.05
0.10.15
0.2
I0/A
U 0/V
U0=f(I0)
20
40
60
80
U0/V
P 0/W
P0=f(U0)
20
4060
80
U0/V
c o s
cos=f(U0)
0.1
0.20.30.4
Ik/A U k /V
Uk=f(Ik)
0.1
0.20.3
0.4
-10123
4
56Ik/A
P /W
P=f(Ik)
0.1
0.2
0.30.4
0.1
0.2
0.3
0.4
0.5
Ik/A
c o s
cos=f(Ik)
ﻩ ﻩﻩUk x=11、14% P kn = IN2 rK75℃=4、8W
4、低压侧“Г”型等效电路
5、 变压器得电压变化率Δu
I2/A
U 2/V
U2=f(I2)
由特性曲线计算=5、4%
由实验参数计算Δu=6、3%
实验参数计算得结果略大一点,近似相同
感性负载得电压变化率较大,输出电压较低 容性负载得电压变化率较小,输出电压较高
6、
绘出被试变压器得效率特性曲线
‘
V
(1)用间接法算出COS φ2= 0、8 不同负载电流时得变压器效率
表3-5 CO Sφ2= 0、8 P 0= 2、35 W PKN 4、8 W
(2)由计算数据绘出变压器得效率曲线η=f (I2* )
0.2
0.30.40.50.6
0.70.80.91 1.1 1.2
I2*
效率
效率=f (I2*)
(3)计算被变压器η=ηm ax时得负载系数βm I2*=0、7时,η=ηmax =48、6/76=70、0%
六、实验心得
这次实验得完成包括实验报告得撰写,让我真正体会到不懂原理就是不可能做好实验
得,做好实验才能深化对理论得理解。
实验做得很简单,测测数据就完了,但就是对于实验数据得处理特别就是算折算参数,对于理论掌握不清楚,导致算得时候糊里糊涂,原边副边搞混一万次。
认真复习完书本才搞清楚折算得算法.但随着而来得疑问就是,前几问算得都就是折算到低压侧得参数,但负载实验就是在高压侧做得,那岂不就是分析负载试验时很多参数要重算.带着这个疑问,我又从高压侧算了一遍,结果发现电压变化率与短路损耗无论就是在低压侧还就是高压侧都就是不变得,因此利用低压侧算出得在74°C下得数据,完全可以用到最后两问上。
接着我又在理论上想通了为什么证明了这几个值在两侧都就是相同得,满满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