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社会下册2、来到黄河岸边( 1-3课时)

合集下载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来到黄河岸边》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来到黄河岸边》

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一自然分界线
盐锅峡水电站 苏只水电站 公伯峡水电站 康扬水电站 直岗拉卡水电站 李家峡水电站 尼那水电站 拉西瓦水电站 班多水电站 黄河源水电站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青铜峡水利枢纽
青铜峡水利枢纽
龙羊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工程
刘家峡水电站工程
河套灌区地处我国干旱 的西北高原,降雨量少、 蒸发量大,属于没有引 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 区。 作物种类很多,有小麦、 甜菜、玉米、胡麻、葵 花、糜子及瓜果、蔬菜 等
中国水系图
1.黄河概况 2.黄河旅游资源 3.母亲河孕育了古老文明 4.黄河对两岸农业的影响 5.黄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6.黄河存在的问题 7.黄河造成的灾难 8.治理的措施 9.其他水系
1.黄河概况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
九曲十八弯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 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 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6.黄河存在的问题
黄河沿线有哪些环境问题?广告语
中国河流: 长江 黄河 松花江 雅砻江 沅江 郁江 滦河 渭河
黑龙江 大渡河 珠江
雅鲁藏布江 乌苏里江 嘉陵江 海河 辽河 汉水 乌江
澜沧江 嫩江 淮河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位于西藏自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 高的大河之一。进入印度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是中国汛期最长的一条河流。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在云南省出境成为老挝和 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中缅界河 乌苏里江是中国黑龙江支流,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黑龙江是中国最北部的水系,是中国曾经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一 条重要的中俄界河。 鸭绿江——中朝界河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1.2《来到黄河岸边》|鲁人版 (共47张PPT)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1.2《来到黄河岸边》|鲁人版                  (共47张PPT)
2020/1/13
龙的传人
• 龙的传人 •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 他的名字就叫长江。 •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 他的名字就叫黄河。 •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 他的名字就叫中国。 • 0/1/13
描写黄河的诗词: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流到海不复回。
2020/1/13
修筑大堤
2020/1/13
当今世界最大生态工程
2020/1/13
我们的母亲河
河黄
2020/1/13
我们能为保护母亲河做什么?
2020/1/13
我国的水系
2020/1/13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 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 等11个省,在上海注入东 海,全长6300千米。
2020/1/13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 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 不度玉门关。
2020/1/13
一。填空。
1.黄河是我国第( 二 )长河。
2.黄河全长( 5500 )千米。 3.黄河发源于( 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 4.黄河呈( 几 )字形。
2020/1/13
历史上的黄河:害河,新中国成立前决口 1590次,大的改道26次。1938年黄河改道, 直接南下冲进淮河。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 89万,千里沃野变成了“黄泛区”。
黄河的现实问题之一:水土流失
2020/1/13
黄河的现实问题之二:黄河污染
2020/1/13
2020/1/13
2020/1/13
2020/1/13
黄河简介: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500公里,流域 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 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 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 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 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 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 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 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黄河是中国 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来到黄河岸边》WORD教案1

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来到黄河岸边》WORD教案1
3.我们能够为爱护母亲河做些什么呢?第四小组的同学针对那个问题调查、访问了专门多同学,查阅了专门多资料,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建议。
4.同学们,纵观人类在与黄河相处的过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
6.总结:我们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那确实是尽管人类能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同时也需要爱护自然。只有当人类和自然和谐进展了,才能使人类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才可能走可连续进展的道路,造福子孙后代。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有爱护母亲河的责任,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现在此刻,我想每个同学都在为母亲河担忧,都想为爱护母亲河奉献一份力量。老师情愿和大伙儿一起努力,为爱护母亲河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观赏课件)让我们再一起来观赏一下母亲河那秀美的景象。
(2)什么缘故说黄河九曲十八弯?(九曲”确实是唐时对黄河上游段的称呼,所谓九曲十八弯只是一种概数的说法,来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性。刚才我们差不多明白她流经九个省区。
三、黄河颂,颂扬黄河。
1、汇报有关黄河的诗词
你还明白哪些有关于黄河的诗词,将自己搜集的黄河诗词朗诵给大伙儿听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歌曲中唱到了哪里?(黄河、泰山),歌曲中不但唱到了黄河、泰山,而且还有黄河浊浪滔天和泰山千秋高耸的视频资料,有关于泰山我们前几节课差不多研究过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黄河。
二、资料交流、谈感受
1、看视频,板书课题
黄河做为我们的母亲河,培育了我们华夏儿女,我们一起到黄河岸边来观赏一下黄河浊浪滔天的雄浑壮观以及风光秀丽的的景象。(播放课件)
生2:断流现象
生3:饱含泥沙
生4:地上悬河……
(针对学生的描述,教师及时展现相关的图片,使同学们触景生情,让学生感受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危害,产生强烈需要解决黄河水患问题的情感。)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来到黄河岸边》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来到黄河岸边》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
编辑版ppt
11
来到黄河岸边
黄河壮景 汹涌 激昂 雄壮 奇丽
描写黄河的诗文 李白 王之涣 李流芳
编辑版ppt
12
三 门 峡 风 光
三门峡,上至函谷关,下至三门峡大坝,全长
120千米,被誉为”黄河明珠”。这里,黄河奔
流而下,切穿高山,形成了三道峡谷,以其险峻
而被称为”人门”、”鬼门”、”神门”,号
称 ”三门”,三门峡编也辑版因ppt 此而得名。
1
壶 口 瀑 布 奇 观
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的黄河峡谷之中。万里
黄河至此,宽度由200~300米,骤然收束到50多米,跌入30米
的谷底。其形恰如”巨壶倒悬”,是全国第二大瀑布。
春秋季节,风和日丽之际,瀑布上空水汽之中,还会出现一条长
虹,久不消失,称之为”无雨长编辑虹版”ppt。
2
壶口瀑布
编辑版ppt3Βιβλιοθήκη 黄河平缓时,数十里内平如镜
编辑版ppt
4
湍急时,悬流激荡,巨浪滔天.似山崩如雷鸣.
编辑版ppt
5
黄河随季节变化又呈现不同的景色:
春季,黄河编辑解版pp冻t 冰棱碰响.
6
夏季,雨水充沛,洪水汹涌不止.
编辑版ppt
7
秋季,云淡风编辑版轻ppt ,一望无边
8
冬季,冰封万里,银装素裹.
编辑版ppt
9
黄河水系图:
编辑版ppt
10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来到黄河岸边》教学设计执教者: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徐文青指导者:××县区××××××(4号楷体居中)【教材分析】《来到黄河岸边》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内容。

这个环节由三部分组成:1、知道有关母亲河的状况以及称黄河为母亲河的原因。

2、课文中选取的《黄河母亲》的石雕,歌颂黄河、长江的歌曲,赞颂长江、黄河的诗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3、“保护母亲河”这一环节的设计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将环保的理念有意识地加以渗透,并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这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不是对的,但还需教师指导。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收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通过对母亲河的了解,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知识和技能:通过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并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且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唤醒学生拯救母亲河的意识,并了解保卫母亲河的措施。

难点是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经的省区。

教学思路教学活动的形式服从内容。

本教学设计通过歌曲导入、图片感受、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展示、欣赏活动形式开展主题活动。

考虑到黄河是现成的教学资源,通过感受黄河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的情感,以此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设计意图】“母亲”是个饱含深情的词语,“母亲河”亦是如此。

如何上出“情味”,使学生既能在“知”上有所扩展,又能在“情”上得到提升,这是建构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在这方面做了一点思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案_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案_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一课站在泰山顶峰学习目标:1、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的假期是怎样度过的?学生交流(2)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板书:一山(……)一水(……)一圣人(……)二、欣赏泰山播放泰山的图片或视频图片(教学的图片从四个方面准备: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存)以上资料也可让学生分组准备。

生:看完后谈感受。

三、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2、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投影泰山旅游图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曾经的实地旅游来谈谈泰山的文化。

3、自然分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泰山主要景点进行分类.学会如何整理资料(板书设计泰山文化调查表)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泰山奇石文化遗址其他寺院楼阁亭坊塔桥梁秦泰山石刻经石峪唐摩崖石刻宗教活动祭祀象形石头石敢当大汶口遗址文物繁多四、学习提升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泰山(写诗歌、手抄报、……)五、开展活动:祖国名山知多少板书:祖国名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山新疆三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主要是介绍华山黄山峨眉山等天下名山,可以以一座座山为主介绍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基本国情。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

搜集介绍自己喜欢的山、熟悉的山。

四、总结延伸。

美丽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第二课、来到黄河岸边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情感目标: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鲁教版品德社会五年级下册《来到黄河岸边》3课时教案

鲁教版品德社会五年级下册《来到黄河岸边》3课时教案

来到黄河岸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情感目标: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行为目标: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感受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

从古代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

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二、创设情境,感知探究1、讨论:“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2.课件展示黄河奔流图,播放歌曲《黄水谣》。

出示《黄水谣》的歌词。

朗读《黄水谣》歌词。

生生合作、师生互动,讨论提出的问题。

3、观看课件,感受黄河奔流向东方的雄壮气势。

三、小组合作,布置任务1.布置任务。

师述:“看着照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怀抱,更想知道自古以来,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

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确定调查了解的方向。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认调查的范围,做好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准备。

”2、教师出示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1)黄河的发源地、流程情况;(2)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3)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4)变“害河”为“利河”;(5)拯救母亲河。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来到黄河岸边鲁人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来到黄河岸边鲁人版

来到黄河岸边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情感目标: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行为目标: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感受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看见了母亲河案序:6一、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

2、师述:“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黄河。

现在,我们先一起去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程。

”(1)引入:“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有过歌颂黄河的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们明白其中的含义吗?诗句其实是描述了黄河的流程,形象地说明了万古奔流直向大海的黄河之水,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青藏高原地处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出示中国地形图,在地图上找黄河的发源地。

(3)出示黄河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黄河流经的9个省(自治区)。

二、认识黄河1、观察中国地形图和黄河流域图,寻找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经的省(自治区)。

2、朗读歌谣并记忆。

《九曲黄河天上来》。

三、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入海口。

四、成果汇报1、组织学生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指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源头青海段的情况。

2、组员补充说明。

其他小组可提问。

3、小结。

第二课时母亲河哺育了我案序:5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面 鱼 纹 彩 陶 盆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 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 象力,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
尖底瓶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 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 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 的一种汲水器。 用它盛水有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优点:
1、便于手提与肩背
2、口小,水灌满后行 进时水不容易漫出。
青海省青藏高原的 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的约古宗列盆地 黄河入海口 黄河经山东 流入渤海
黄淮海平原
黄土高原 •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 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 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 每年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115万年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 年轻的河流,距今约115万年。
冬季的壶口瀑布
之 二 三 门 峡 风 光
三门峡,上至函谷关,下至三门峡大坝,全长 120千米,被誉为”黄河明珠”。这里,黄河奔 流而下,切穿高山,形成了三道峡谷,以其险峻 而被称为”人门”、”鬼门”、”神门”,号称 ”三门”,三门峡也因此而得名。
• 将进酒
描写黄河的诗词: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各湖泊间逐渐连通
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高原抬升 河流侵蚀
历经105万年的变迁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 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河道不断淤 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 下,决堤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 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自1128~1855年的七百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 都在现行的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 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 才改走现行河道,经山东大清河入渤海。
它从西到东贯穿整个中国。
黄河水系图:
黄河简介
• 黄河,全长约5500公里,流域 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 国第二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的约古宗列盆地,呈“几”字 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 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 最后在山东注入渤海。 • 青川甘宁内蒙古, 山西陕西和豫鲁
黄河水污染,以惊人的 速度扩展着。1998年, 对黄河流域7000多米 长的干流和主要支流进 行水质评价,其结果是 70%以上的河段完全 失去了饮用水源功能, 其中近2000千米受到 严重污染。
我们能为保护母亲河做什么?
我们应该为保护母 亲河做些什么?
1、保持黄土高原的水土,多植树 种草 2、不要向河里乱扔垃圾 3、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做起 4、不用方便筷子,为保护森林 做贡献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的古老文明:
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距今 5000年左右,这一时期, 人们在黄河岸边过着定居 生活,种植谷物、蔬菜。 他们制造的彩陶,是我国 原始社会精美的工艺品, 被称为彩陶文化。他们还 具有较高的纺织技能,开 始织麻布、制麻衣,人类 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 贡献。
黄 河 水 为 什 么 这 么 黄 ︖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土 质疏松,多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融与水,降水集中 在7、8月份,多暴雨,人们长期乱砍烂伐,植被破坏严 重,所以,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俱下,一起汇入 黄河,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给人们造成了 哪些灾难?
黄河平缓时,数十里内平如镜
湍急时,悬流激荡,巨浪滔天.似山崩如雷鸣.
黄河随季节变化又呈现不同的景色:
春季,黄河解冻冰棱碰响.
夏季,雨水充沛,洪水汹涌不止.
秋季,云淡风轻,一望无边
冬季,冰封万里,银装素裹.
著名景点:
之 一 壶 口 瀑 布
壶 口 瀑 布 奇 观
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的黄河峡谷之 中。万里黄河至此,宽度由200~300米,骤然收束到50 多米,跌入30米的谷底。其形恰如”巨壶倒悬”,是全 国第二大瀑布。 春秋季节,风和日丽之际,瀑布上空水汽之中,还会出 现一条长虹,久不消失,称之为”无雨长虹”。
13.黄河是中国境内仅次于( 长江 )的 河流。 14.黄河流经( 宁夏回族 )自治区和 ( 内蒙古 )自治区。 • 二.问答. 1.黄河流经哪几个省(自治区)? 2.半坡文化的典型作品有? 人面鱼纹彩陶盆 尖底瓶
为了“母亲”的微笑
黄河水为什 么这么黄? 黄河给人们造成 了哪些灾难?
• 黄河哺育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由 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一些人为因素的 影响,她在历史上也给两岸的人民带 来了深重的灾难,保护母亲河,让她 继续为我们的民族造福,是每个中华 儿女的责任。
跟踪练习:
一、填空 1.黄河是我国第( 二 )长河。 2.黄河全长( 5500 )千米。 3.黄河发源( 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 4.黄河呈( 几 )字形。 5.黄河干流贯穿( 9 )个省(自治区)。 6.它们分别是( 青海、四川、甘肃、宁 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
7.黄河曲折( 东 )流。 8.黄河穿越(黄土 )高原及( 黄淮海 )平 原。 9.黄河在( 山东 )省注入渤海。 10.黄河是世界第( 五 )大河。 11.由于黄河经过( 黄土高原 )地区,因 此夹带大量泥沙。 12.中国人称黄河为( 母亲 )河。
空 体 倒 挂
倾而不覆
捧 腹 提 调 直 插 受 火
转动轻巧
兜 底 悬 挂
斜插转动 煨火烧水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发现了距今2000 多年前的秦陵兵马俑。
黄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黄河流经干旱的宁夏、内蒙古时,造就了 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 套平原,它是华北平原的塑造者。目前流 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000多座。 在黄河上、中游已经建了龙羊峡、刘家峡、 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大型水电站,年平均发 电量300多亿千瓦时,灌溉、供水效益达 6000亿元。
一山
一水
一圣人
黄河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
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河。
黄 河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母 亲 河
1.丰富的旅游资源 2.孕育了古老文明
3.灌溉了两岸农业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 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