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标本收集及检测方法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尿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尿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正确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以及要点说明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非常关键。
以下是尿培养标本采集的详细操作流程及相关要点说明:1.获取适当的尿样:尿样的采集应尽量在清洁干净的环境下进行。
首先,患者应接受适当的清洁步骤,包括清洁外阴部和尿道口。
推荐女性患者使用清洁的纸巾将阴部外壁从前至后擦拭,而男性患者应提起包皮,将阴茎头部擦拭干净。
然后,将第一次排尿排出,这是因为尿道口可能存在的细菌数量最多。
2.采集中段尿:接下来,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
中段尿是指尿道开口区域的尿液,它可以代表患者体内泌尿道的状况。
在接尿过程中,注意避免容器触碰到外界物体,以防止细菌污染。
3.适量尿样:尿培养所需的尿样量通常在5-10毫升之间。
太少的尿样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而太多的尿样则可能稀释了细菌的浓度,降低培养阳性率。
因此,尽量确保尿样量适当。
4.快速送样:收集完尿样后,尽快将尿样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因为尿样中的细菌会在一段时间后开始滋生,导致结果不准确。
通常建议在采集完尿样后的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或者根据实验室要求进行保存。
5.标记尿样:在送到实验室之前,务必在尿样容器上标记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和采样日期。
这有助于实验室对尿样进行正确的鉴定和处理。
6.保护尿液:尿液在送样之前需要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通常要求储存于2-8摄氏度的冷藏环境中,以防止细菌增殖或其他异常改变。
7.注意卫生:在尿样采集过程中,注意卫生特别重要。
避免尿样污染,源于尿路感染的细菌可能会附着在尿道、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区域,采样时要特别小心。
8.避免使用抗菌剂:在采集尿样之前,避免患者使用任何抗菌剂,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对细菌的培养结果产生干扰,降低阳性率。
9.全面记录:除了标记尿样容器,还需要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例如病史、症状和用药情况等。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诊断过程中常用的一项检验方法,它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有关患者体内疾病情况的重要信息。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保证尿液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1.采集时间尿液标本的采集要在早上第一次排尿后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尿液更为集中,其中的物质成分含量更加稳定。
2.采集容器使用干净、无菌、可密封的容器进行采集。
最好使用专用尿杯,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或污染。
3.个人卫生事先确保个人卫生,清洁外阴部及其周围皮肤。
女性在排尿前应将阴道用无菌纱布擦干净,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
4.采集方法将容器的开口对准排尿位置,同时进行排尿。
排尿过程中要保持尿液容器与外阴部或其他物体不接触,以避免污染。
5.采集量与保存尽量采集30-50毫升的尿液标本,尿液采集后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以免尿液标本的成分发生变化。
6.特殊标本的采集若需要采集24小时尿标本,则需在第一次排尿后放置容器收集尿液,接下来的24小时内尽量将所有排尿收集到同一个容器中。
7.长时间保存若尿液标本无法及时送到实验室,可以将其保存在4摄氏度的冰箱中,但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以免尿液成分的改变影响后续检验结果。
8.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对于某些需要特殊处理的标本,比如尿蛋白定量检测,需晨起第一次排尿时排尿作为标本,此后24小时内所有尿液均需要收集,最终将所有尿液混合均匀后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测。
以上是关于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介绍。
正确采集尿液标本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在采集尿液标本时,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干净的容器,及时送达实验室都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和患者都需要对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以充分保证尿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
正确采集尿培养标本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关于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解释。
一、标本采集方法:1.收集首次晨尿标本:清晨最好是第一次尿液,因为此时尿液中的细菌浓度较高。
2.进行外阴清洁:使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外阴区域,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女性需将阴唇手动分开,确保清洁彻底。
3.收集中段尿标本:开始排尿后稍停一下,然后收集中段尿液,即尿液绝大部分已排出时。
避免采集开头或结束的尿液,因为这些尿液可能含有细菌或其他污染物。
4.使用尿杯收集尿液:选择干净、无菌的尿杯,以容纳20-30毫升的尿液。
尽量避免用其他容器,如塑料袋或纸杯。
5.避免污染: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任何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6.确保标本完整:尽量采集足够多的尿液,以便于后续实验室进行必要的培养和检测。
二、注意事项:1.尽量保持尿液无菌:在采集尿液之前,应提前清洁双手,并选择干净的尿杯。
尽可能避免尿液与手部或尿道开放部位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2.避免采集污染:尽量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同时,避免将尿液滴入马桶或便池中,以阻止其他细菌的混入。
3.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在清洁外阴区域时,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最好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外阴清洁。
4.避免尿液污染:女性在清洁外阴后,使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等清洁自下而上,以避免将尿道口处的细菌带入尿液中。
5.尽快送交实验室:尿液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通常在2小时内。
如果无法立即送达实验室,应将标本存放在冰箱内冷藏,但不要冷冻。
尿液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实验,能够识别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有助于及早发现尿路感染等疾病。
通过正确和规范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以及严格遵守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尿培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了解和遵循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尿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培养是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一种常见方法。
采集尿培养标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确保尿培养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下面是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1.准备工作-先准备一个干净的尿容器。
避免使用已经使用过的容器,因为容器中可能还有残留物,可能会干扰培养结果。
-注意保持尿容器的密封性,以防止细菌的污染。
-可以携带手套、纸巾等辅助物品。
2.采集方法-首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双手,彻底洗净后干燥手部。
-然后,将尿容器的盖子打开。
-进行清洁外阴的步骤。
首先,将外阴用温水清洗,从前往后移动,以避免将肠道细菌带入尿液中。
然后用干净的纸巾将外阴擦干。
-趁一次性合理药店购来尿容器(尽量避免使用其他容器替代),用于尿液的收集。
-开始排尿后,第一部分的尿液不应收集,这是因为尿道口处的细菌可能会污染尿液样本。
所以,应该丢掉第一部分的尿液,然后收集中段的尿液。
-在尿液排尽之前,将尿容器慢慢地放置在中段尿液的流入位置,确保收集足够的尿液量进行检测。
-紧闭尿容器的盖子,并确保尿容器的密封性。
3.注意事项-尽量在清晨采集尿液样本,因为此时尿液中的细菌浓度较高。
-在取样过程中,避免将手指或任何其他物品接触到尿液或尿液容器的内部,以防止细菌污染。
-确保容器的盖子紧闭,以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尿液样本。
-注重个人卫生,如反复洗手等,以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
-尽量避免采集过量的尿液,一般10-15毫升即可,过多的样本可能会降低细菌的浓度,从而影响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快速将采集到的尿培养标本送往实验室。
尿液在采集后尽快送检有助于减少细菌生长的时间,从而提高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是关于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正确地采集尿培养标本可以确保准确的检测结果,从而指导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
因此,在采集尿培养标本时需谨慎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采集24小时尿标本流程

采集24小时尿标本流程
1.事前准备
在进行24小时尿标本采集之前,需提前准备一些材料,如:
-1个尿采集容器:容量要足够大,一般为2-3升。
-一个清洁的5升塑料桶:用于存放尿采集容器。
-一个清洁的尿漏斗。
-一个闹钟或手机:用于提醒患者定时采集尿液。
2.开始采集
-在采集前的晚上,让患者排尿完毕,并将此时的尿液丢弃。
-从第二天早上开始,让患者尽量每次排空膀胱后,将尿液集中到采集容器中。
在每次采集之前,患者要先清洁双手和外生殖器,以避免尿液被污染。
-采集尿液时,患者需将尿采集容器置于卫生间或指定的采集场所,并确保尿液不会被其他物质污染。
-患者应尽量保持正常饮食和活动,并按时采集尿液,确保尿液的完整性。
3.完成采集
-采集结束的时间一般是在第二天早上的同一时刻,即采集时长为24小时。
-当采集时间到达时,患者需最后一次排空膀胱,并将此时的尿液收集到采集容器中。
4.储存和送检
-如果是住院患者,则需将尿液样本送至医院的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
如果是门诊患者,则需根据医生的要求,将尿液样本送至指定的实验室。
总结:
24小时尿标本采集流程包括事前准备、开始采集、完成采集和储存和送检。
这项检查需要患者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尿液收集,并保持尿液的完整性和无污染。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尿液样本的质量,有效地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完整版)24小时尿液采集方法

(完整版)24小时尿液采集方法
24小时尿液标本的收集方法
1、装尿液用的容器:自行准备好一个清洁的塑料桶(大小:能装4000毫升以上,并带有桶盖的)。
2、早晨某一时刻(如早晨7:00点钟)排尿一次,这次尿液排掉不要(不要装在桶里)。
从这
一时刻以后的24小时排出的所有尿液,均要装到塑料桶中,一直到第二天早晨7:00点钟时,排最后一次尿,此次排出的尿液要装到塑料桶中。
3、每次排尿液到塑料桶时,均需要将桶里的尿液摇匀,并盖好桶盖(以防尿液蒸发).
4、收集完24小时尿液后,测量并记录尿量,取1—2毫升,送检。
5。
在夏天,应注意将标本放置于阴凉处及时送检。
6。
若有问题,请咨询值班护士或医生。
注意事项:
在收集尿液期间,不要进行激烈活动、避免劳累、不要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液样本收集可能是用于治疗诊断、药物测试和其他目的的常见策略。
以下是尿液样本收集的一些常见策略和保障措施:策略:1. 干净接球法:-通常是用于安排小便样本收集的最常见策略。
-收集尿液的人用提供的清洁湿巾清洁其生殖器区域,然后开始将少量尿液倒入罐中。
-中流时,他们将一包尿液收集到给定的无菌支架中,保证支架不会接触皮肤。
2. 24 小时小便收集:-该策略包括收集24 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
-个人首先净化膀胱并处理该测试。
-然后,他们会收集接下来24 小时内所有后续尿检结果,并将每个结果放入干净、贴有标签的支架中。
-在收集期间将收集到的尿液冷藏或放置在阴凉处至关重要。
3. 定时尿液收集:-该策略包括在指定时间段内的特定时段(例如每小时或每隔几个小时)收集尿检结果。
-每个测试都收集在干净的支架中并标有收集时间。
保障措施:1. 适当的标签:-确保每个尿样容器上都贴有患者姓名、日期、收集时间和任何其他相关数据的适当标签。
2. 无菌程序:-使用无菌支架和装置收集尿液,以避免污染。
-最近接受尿检时教育该人彻底洗手。
3. 预期污染:-教育该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手或生殖器区域触摸尿液收集支架的内部或支架的边缘。
-对于女士,在刚开始小便一段时间后,将阴唇分开并用清洁湿巾彻底清洁阴唇。
-对于男性,收缩包皮(如果合适的话)并在最近排尿时用清洁湿巾清洁阴茎。
4. 容量和运输:-合理地存储收集到的小便样本,并同意正在执行的测试的特定先决条件。
-如果无法立即进行测试,请冷藏样品,直到它们被运送到研究机构。
5. 保护和高贵:-确保收集尿样的人在收集尿样的过程中拥有隐私,以维护其尊严。
6. 遵循规则:-遵循研究机构或医疗保健办公室给出的标准工作策略和规则来收集尿液样本。
通过采取这些策略和保障措施,医疗保健专家可以保证为示范测试或其他目的而收集的尿液样本的准确性和判断力。
尿液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尿液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尿液标本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生物标本,用于检测和诊断
多种疾病。
根据需要的检测项目不同,尿液标本可以分为常规尿液、24小时尿液和中段尿等不同种类。
常规尿液是最常见的尿液标本种类,通常用于一般的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等。
采集常规尿液标本的方法是让患者用
尿杯收集早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然后送到医院或实验室进行检测。
24小时尿液是指连续24小时内收集的尿液标本,用于测定尿
中某些物质的排泄量,如蛋白质、肾小球滤过率等。
采集24小时尿
液标本的方法是在第一次排尿后开始计时,然后连续24小时内将所
有尿液收集起来,最后送检。
中段尿是指患者在排尿的中间部分收集的尿液,用于一些特殊
检测项目,如尿蛋白定量、尿钙测定等。
采集中段尿的方法是让患
者在开始排尿后将中间部分的尿液收集起来,然后送检。
在采集任何种类的尿液标本时,患者应注意保持尿液的清洁,
避免杂质的混入,同时尽量避免污染。
此外,采集尿液标本的容器
应是干净的、无菌的尿杯或尿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h 尿晚 8 时排空傍胱并弃去此次的尿液后,留取至次日晨 8 时夜尿, 作为 12 小时尿有形成分计数,如 Addis 计数。
6.24h 尿尿液中的一些溶质(肌酐、总蛋白质、糖、尿素、电解质及激素 等)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内其排泄浓度不同,为了准确定量,必须收集 24 小时尿 液。于第一天晨 8 时排空膀胱,痉去此次尿液,再收集至次日晨 8 时全部尿液, 用于化学分的定量。
尿液浓缩酸化(化学成分 浓度高),有形成分保存 好,易于检查出。但在膀 胱停留时间长,硝酸盐及 葡萄糖易分解
PH、比密、葡萄糖、蛋白、 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方便病人,受饮食、运动、 隐血、胆红素、尿胆原、 药物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尿沉渣
尿胆原
增加试验敏感性,发现轻 微病变Addis 计数沉淀物中 Nhomakorabea形成分计数
尿标本收集后应及时送检及检查,以免发生细菌敏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 等。尿标本也应避免强光照射,以免尿胆原等物质因光照分解或氧化而减少。
二、尿标本种类
按检查目的,常可采用下列标本:
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 上皮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也便于对比。适用于可疑或 已知泌尿系疾病的动态观察及早期妊娠试验等。但由于晨尿在傍胱内停留时间过 长易发生变化。因此有人推荐用清晨第二次尿标本检查来取代晨尿。
一、尿液标本收集
为保证快活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必须正确留取标本。收集容器要求:①清 洁、干燥、一次性使用,有较大开口便于收集;②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 便等污染;③无干扰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混入;④有明显标记的 如病人姓名、病历号、收集日期等,并必须粘贴在容器上;⑤能收集点头够尿液, 最少 12ml,最好超过 50ml,如收集定时尿,容器应足够大,并加盖,必要时加 防腐剂;⑥如需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液。
2.随机尿(随意一次尿)即留取任何时间的尿液,适用于门诊、急诊患者。 本法留取尿液方便,但易受饮食、运动、用药等影响,可致使浓度或病理临界浓 度的物质和有形成分漏检,也可能出现饮食性糖尿或药物如维生素 C 等的干扰。
3.餐后尿通常于午餐后 2 小时收集患者尿液,此标本对病理性糖尿和蛋白 悄快活的检查出更为敏感,因餐后增加了负载,使已降低阈值的肾不能承受。此 外由于餐后肝分泌旺盛,促进尿胆原的肠肝循环,而餐后机体出现的碱潮状态也 有利于快活胆原的排出。因此,餐后快活适用于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
尿液中可能含细菌、病毒等感染物,因此必须加入过氧乙酸或漂白粉消毒处 理后排放入下水道内。所用容器及试管需经 70%乙醇液浸泡或 30-50g/L 漂白粉 液处理,也用以用 10g/L 次氯酸钠液浸泡 2 小时或用 5g/L 过氧乙酸浸泡 30-60min,再用清水冲洗耳恭听干净。现在使用一次性尿怀留尿,用后需经高压 灭菌后弃去。
7.其它包括中段尿、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等。后两种方法尽量不用, 以免发生继发感染。尿标本收集的类型、分析项目、应用理由及注意见表 5-1。
表 5-1 尿标本收集的类型
标本类型
晨尿
随机尿 下午 2-4 小时 12 小时尿 24 小时尿 餐后 2 小时尿 清洁中段尿
分析项目
应用理由及注意点
尿蛋白 尿沉渣检查 细菌培养、亚硝酸盐 葡萄糖
糖、蛋白、电解质、激素 可克服因不同时间排出量 等代谢产物定量测定 不同的影响
葡萄糖
有助于发现不典型糖尿病 的疗效观察
尿培养
要求无菌,需冲冼外阴后 留取标本,以避免外生殖 器的细菌污染
三、尿标本保存与检查后处理
尿液一般检查应在收到标本后迅速进行。如需保存厅采用:
1.冷藏于 4 摄氏度尿液置 4 摄氏度冰箱中冷藏可防止一般细菌生长及维持 较恒定的弱酸性。但有些标本冷藏后,由于磷酸直与尿酸盐的析出与沉淀,妨碍 对有形成分的观察。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素、儿茶酚胺、香草扁 24 小时尿 桃酸(VMA)
浓盐酸 浓盐酸
醛固酮
24 小时尿 冰乙酸
5-羟色胺
24 小时尿 冰乙酸
卟啉
24 小时尿 碳酸钠
用量与用法 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加入 1-5ml 甲醛 用量约 10ml,使尿液维持在 PH2(严防酸与患者皮肤接触)
同上
用量约 10ml,使尿液维持在 PH4.5 用量约 25ml 使尿液维持在 PH2 加入 10 克,将标本收集于棕 色瓶中
(4)浓盐酸:每升尿中加入 10ml 用于尿 17 酮、17 羟类固醇、儿茶酚胺、 等定量测定。
几种特殊定量检查试验的尿标本防腐法见表 5-2。
表 5-2 几种特殊定量检查试验的尿标本防腐法
被检物可试验
标本类型
防腐剂
Addis 计数
12 小时夜尿 甲醛
类17固酮醇类(固1醇7-)羟皮质醇、24 小时尿
2.加入化学防腐剂大多数防腐剂的作用是抑制细菌生长和维持酸性,常用 的有以下几种:
(1)甲醛(福尔马林 400g/L):每升尿中加入 5ml,用于尿管型、细胞防 腐,但注意甲醛过量时可与尿素产生沉淀物,干扰显微镜检查。
(2)甲苯:每升尿中加入 5ml 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定量检查。
(3)麝香草酚:每升尿中小于 1g 既能抑制细菌生长,又能较好地保存尿中 有形成分,可用于化学成分检查及防腐,但如过量可使尿蛋白定性试验加热乙酸 法出现假阳性,还有干扰尿胆色素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