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标本的正确收集方法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尿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尿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正确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以及要点说明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非常关键。
以下是尿培养标本采集的详细操作流程及相关要点说明:1.获取适当的尿样:尿样的采集应尽量在清洁干净的环境下进行。
首先,患者应接受适当的清洁步骤,包括清洁外阴部和尿道口。
推荐女性患者使用清洁的纸巾将阴部外壁从前至后擦拭,而男性患者应提起包皮,将阴茎头部擦拭干净。
然后,将第一次排尿排出,这是因为尿道口可能存在的细菌数量最多。
2.采集中段尿:接下来,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
中段尿是指尿道开口区域的尿液,它可以代表患者体内泌尿道的状况。
在接尿过程中,注意避免容器触碰到外界物体,以防止细菌污染。
3.适量尿样:尿培养所需的尿样量通常在5-10毫升之间。
太少的尿样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而太多的尿样则可能稀释了细菌的浓度,降低培养阳性率。
因此,尽量确保尿样量适当。
4.快速送样:收集完尿样后,尽快将尿样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因为尿样中的细菌会在一段时间后开始滋生,导致结果不准确。
通常建议在采集完尿样后的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或者根据实验室要求进行保存。
5.标记尿样:在送到实验室之前,务必在尿样容器上标记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和采样日期。
这有助于实验室对尿样进行正确的鉴定和处理。
6.保护尿液:尿液在送样之前需要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通常要求储存于2-8摄氏度的冷藏环境中,以防止细菌增殖或其他异常改变。
7.注意卫生:在尿样采集过程中,注意卫生特别重要。
避免尿样污染,源于尿路感染的细菌可能会附着在尿道、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区域,采样时要特别小心。
8.避免使用抗菌剂:在采集尿样之前,避免患者使用任何抗菌剂,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对细菌的培养结果产生干扰,降低阳性率。
9.全面记录:除了标记尿样容器,还需要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例如病史、症状和用药情况等。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诊断过程中常用的一项检验方法,它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有关患者体内疾病情况的重要信息。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保证尿液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1.采集时间尿液标本的采集要在早上第一次排尿后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尿液更为集中,其中的物质成分含量更加稳定。
2.采集容器使用干净、无菌、可密封的容器进行采集。
最好使用专用尿杯,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或污染。
3.个人卫生事先确保个人卫生,清洁外阴部及其周围皮肤。
女性在排尿前应将阴道用无菌纱布擦干净,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
4.采集方法将容器的开口对准排尿位置,同时进行排尿。
排尿过程中要保持尿液容器与外阴部或其他物体不接触,以避免污染。
5.采集量与保存尽量采集30-50毫升的尿液标本,尿液采集后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以免尿液标本的成分发生变化。
6.特殊标本的采集若需要采集24小时尿标本,则需在第一次排尿后放置容器收集尿液,接下来的24小时内尽量将所有排尿收集到同一个容器中。
7.长时间保存若尿液标本无法及时送到实验室,可以将其保存在4摄氏度的冰箱中,但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以免尿液成分的改变影响后续检验结果。
8.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对于某些需要特殊处理的标本,比如尿蛋白定量检测,需晨起第一次排尿时排尿作为标本,此后24小时内所有尿液均需要收集,最终将所有尿液混合均匀后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测。
以上是关于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介绍。
正确采集尿液标本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在采集尿液标本时,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干净的容器,及时送达实验室都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和患者都需要对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以充分保证尿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
正确采集尿培养标本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关于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解释。
一、标本采集方法:1.收集首次晨尿标本:清晨最好是第一次尿液,因为此时尿液中的细菌浓度较高。
2.进行外阴清洁:使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外阴区域,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女性需将阴唇手动分开,确保清洁彻底。
3.收集中段尿标本:开始排尿后稍停一下,然后收集中段尿液,即尿液绝大部分已排出时。
避免采集开头或结束的尿液,因为这些尿液可能含有细菌或其他污染物。
4.使用尿杯收集尿液:选择干净、无菌的尿杯,以容纳20-30毫升的尿液。
尽量避免用其他容器,如塑料袋或纸杯。
5.避免污染: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任何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6.确保标本完整:尽量采集足够多的尿液,以便于后续实验室进行必要的培养和检测。
二、注意事项:1.尽量保持尿液无菌:在采集尿液之前,应提前清洁双手,并选择干净的尿杯。
尽可能避免尿液与手部或尿道开放部位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2.避免采集污染:尽量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同时,避免将尿液滴入马桶或便池中,以阻止其他细菌的混入。
3.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在清洁外阴区域时,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最好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外阴清洁。
4.避免尿液污染:女性在清洁外阴后,使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等清洁自下而上,以避免将尿道口处的细菌带入尿液中。
5.尽快送交实验室:尿液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通常在2小时内。
如果无法立即送达实验室,应将标本存放在冰箱内冷藏,但不要冷冻。
尿液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实验,能够识别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有助于及早发现尿路感染等疾病。
通过正确和规范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以及严格遵守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尿培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了解和遵循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尿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完整版)24小时尿液采集方法

(完整版)24小时尿液采集方法
24小时尿液标本的收集方法
1、装尿液用的容器:自行准备好一个清洁的塑料桶(大小:能装4000毫升以上,并带有桶盖的)。
2、早晨某一时刻(如早晨7:00点钟)排尿一次,这次尿液排掉不要(不要装在桶里)。
从这
一时刻以后的24小时排出的所有尿液,均要装到塑料桶中,一直到第二天早晨7:00点钟时,排最后一次尿,此次排出的尿液要装到塑料桶中。
3、每次排尿液到塑料桶时,均需要将桶里的尿液摇匀,并盖好桶盖(以防尿液蒸发).
4、收集完24小时尿液后,测量并记录尿量,取1—2毫升,送检。
5。
在夏天,应注意将标本放置于阴凉处及时送检。
6。
若有问题,请咨询值班护士或医生。
注意事项:
在收集尿液期间,不要进行激烈活动、避免劳累、不要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液样本收集可能是用于治疗诊断、药物测试和其他目的的常见策略。
以下是尿液样本收集的一些常见策略和保障措施:策略:1. 干净接球法:-通常是用于安排小便样本收集的最常见策略。
-收集尿液的人用提供的清洁湿巾清洁其生殖器区域,然后开始将少量尿液倒入罐中。
-中流时,他们将一包尿液收集到给定的无菌支架中,保证支架不会接触皮肤。
2. 24 小时小便收集:-该策略包括收集24 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
-个人首先净化膀胱并处理该测试。
-然后,他们会收集接下来24 小时内所有后续尿检结果,并将每个结果放入干净、贴有标签的支架中。
-在收集期间将收集到的尿液冷藏或放置在阴凉处至关重要。
3. 定时尿液收集:-该策略包括在指定时间段内的特定时段(例如每小时或每隔几个小时)收集尿检结果。
-每个测试都收集在干净的支架中并标有收集时间。
保障措施:1. 适当的标签:-确保每个尿样容器上都贴有患者姓名、日期、收集时间和任何其他相关数据的适当标签。
2. 无菌程序:-使用无菌支架和装置收集尿液,以避免污染。
-最近接受尿检时教育该人彻底洗手。
3. 预期污染:-教育该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手或生殖器区域触摸尿液收集支架的内部或支架的边缘。
-对于女士,在刚开始小便一段时间后,将阴唇分开并用清洁湿巾彻底清洁阴唇。
-对于男性,收缩包皮(如果合适的话)并在最近排尿时用清洁湿巾清洁阴茎。
4. 容量和运输:-合理地存储收集到的小便样本,并同意正在执行的测试的特定先决条件。
-如果无法立即进行测试,请冷藏样品,直到它们被运送到研究机构。
5. 保护和高贵:-确保收集尿样的人在收集尿样的过程中拥有隐私,以维护其尊严。
6. 遵循规则:-遵循研究机构或医疗保健办公室给出的标准工作策略和规则来收集尿液样本。
通过采取这些策略和保障措施,医疗保健专家可以保证为示范测试或其他目的而收集的尿液样本的准确性和判断力。
尿液标本的收集、保存与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尿液标本的收集、保存与处理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名称┃ 项目┃编吲制定日期┃┣━━━━━━╋━━━━━━━━━━━━━━━╋━━━━━━━┫┃ ┃血常规标本的采集、保存与处理┃l一3 I ┃┗━━━━━━┻━━━━━━━━━━━━━━━┻━━━━━━━┛[目的] 指导尿液标本的正确收集、保存,以利样本分析的进行,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
【适用范围】临床检验的尿液标本及临床检验工作人员。
【本文件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告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经讨论后由专业主管执行修改。
一、尿液标本收集1.收集容器要求:清洁、干燥、一次性使用,有较大开口便于收集。
2建议患者清洗外阴,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等污染。
3建议使用一次性尿液杯,避免有干扰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的混入。
4.有明显标记如服务对象姓名、样本号等唯一标识标记于容器上。
5.能收集足够尿液,最少12ml,最好超过50ml,收集12小时尿液有形成分计数样本的容器应足够大,并加盖,必要时加防腐剂。
6.收集样本前应对患者详细说明留取样本的各类要求以利标本的正确留取,具体要求如下: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上皮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也便于对比。
但由于晨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易发生变化,门诊病人留取不便也可用清晨第二次尿标本检查来取代晨尿。
2)随机尿(随意一次屎) 即留取任何对问的尿液,适用于门诊、急诊患者。
本法留取尿液方便,但易受饮食、运动、用药等影响,可致使低浓度或病理临界浓度的物质的有形成分漏检,也可能出现饮食性糖尿或药物如维生素c等的干扰。
3)餐后尿通常于午餐后2h收集患者尿液,此标本对病理性糖尿和蛋白尿的检出更为敏感,因餐后增加了负载,使己降低阈值的肾不能承受。
此外由于餐后肝分泌胆汁促进尿胆原的肠肝循环,而餐后机体出现的“碱潮”状态也有利于尿胆原的排出。
24h尿标本留取方法宣教

24h尿标本留取方法宣教
24小时尿标本的留取方法如下:
1. 准备一个有刻度的3000ml-5000ml的洁净容器,最好使用带有刻度的容器,清洁且无化学污染。
2. 于清晨7时排空膀胱,即弃去第一次的尿液,从第二次开始留,第二次尿夜中加入防腐剂。
3. 继续收集尿液至次晨7时排尽最后一次尿。
4. 记录24小时的总尿量,使用量杯测量并记录下来。
5. 取样前要搅拌或摇晃尿液,让尿液混合均匀,让检查结果更准确。
6. 混匀标本后,留取适量尿液至指定的标本管,一般40-50ml,用于送检。
其余尿液则可以弃去。
7. 在收集标本的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信息。
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采集规范
采集时机:宜为抗菌药物使用之前的清晨第一次尿液。
清洁尿(中段尿、导尿、膀胱穿刺尿):适用于细菌培养,应注意无菌操作。
采集方法:1)清洁中段尿
女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等清洗外阴,用手指分开阴唇,弃其前端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男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05%-0.1%的碘伏溶液等清洗尿道口,擦干后上翻包皮,弃其前端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2)导管导尿:
直接导尿法:使用0.05%-0.1%的碘伏溶液等消毒剂消毒会阴局部,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先弃其前段尿液约15ml,再留取中段尿液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留置导尿管法:采集前先夹闭导尿管,采集时则松管弃其前段尿液,使用0.25%-0.5%的碘伏溶液等消毒剂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从采样口或靠近尿道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并接种,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h(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如果不能及时送检或接种,应4℃冷藏,但保存时间也不应超过8h。
注意事项:不应从集尿袋中采集尿液。
尿液中不应加防腐剂或消毒剂。
多次采集或24小时尿不应用于尿液培养。
若尿液培养前患者曾使用抗菌药物,应反复多次送检。
不应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常规进行尿液培养。
2019年5月2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标本的正确收集方法
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对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十分重要。
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及不同要求,正确留取尿标本。
1.尿常规检查:应取晨尿为佳,但晨尿不是第一次尿,应于清晨5-6
点排出夜尿后,经过1个多小时后,再取排出的尿,此时尿液无污染,尿液也是浓缩的,能反映尿中的真实情况,并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门诊患者,也可随时留取中段尿(就是小便中间的尿),以减少女性阴道分泌物和男性包皮污染。
尿标本盛于实验室备好的清洁干燥的一次性尿杯内立刻送检,一般尿量10ml即可。
尿常规主要检查的是尿比重、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尿蛋白、尿糖、隐血、酮体及胆红素等。
正常情况下,尿比重为1.015-1.025,其他指标均为阴性。
2.8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嘱患者在晚10点排尿弃去,开始留取8小时全部尿液(包括次日凌晨6点)收集在一个带盖子的干净容器中,混匀后测量并记录总尿量,再取混匀尿10-20ml,于干净容器内送检。
之所以留取夜间8小时,目的是避免剧烈运动或长久站立使尿白蛋白增加而出现假阳性。
8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可检测到常规方法不能查出的尿蛋白,最常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监测和诊断,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 / min或尿白蛋白总量<30 mg / 24小时尿。
当尿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μg/ min或尿白蛋白总量在30-200 mg /24小时尿时,称微量白蛋白尿,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
当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或尿白蛋白总量>300 mg/24小时尿时,称大量白蛋白尿,提示临床糖尿病肾病。
当然,其它原因所致的肾脏病变如泌尿系感染、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心力衰竭和高热等均可出现尿白蛋白,应注意鉴别。
因单次检查超过正常不能排除偶然因素影响,在6个月内检查2-3次,取平均值意义更大。
如多次尿常规化验已有1个(+)以上尿蛋白,可不必查尿微量白蛋白。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嘱患者早上8点排尿弃去,开始留取24小时全部尿量(包括次日凌晨8点)收集在一个带盖的干净容器内,混匀后测量并记录总尿量,再取混匀尿10-20ml,于干净容器内立即送检。
为防止尿液腐败,可将其放置在4度冰箱中冷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15~0.5克之间为微量蛋白尿,在0.5~1克之间为轻度蛋白尿,在1~4克之间为中度蛋白尿,大于4克(有学者定为3.5克)为重度蛋白尿。
尿蛋白的高低可初步判定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4.尿细菌培养检查:一般嘱患者停用抗生素3天以上,取无菌带有盖的尿杯,留取清晨第一次尿,取中段尿5ml。
标本留取后,应立刻送检,以免细菌繁殖,影响结果。
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先清洗外阴,以防阴道内分泌物的污染,再留取中段尿于容器内,操作时注意避免污染无菌尿杯。
男性患者留取尿标本时,应将包皮翻上,洗净局部,再收集中段尿送检。
应注意在接尿时不能把容器套在接尿的部位,以免造成污染,影响化验结果。
尿细菌培养检查主要用于微生物鉴定,指导临床用药。
应该注意的是,妇女在月经期间,由于有经血污染,一般不宜留尿检验,
如若必要,可先清洗外营后留取中段尿。
留取标本时,男性患者要注意避免前列腺液或精液混入标本。
容器最好采用一次性的塑料杯,用后即弃用。
否则,所用容器应清洗、干燥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