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合集下载

尿液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程序

尿液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程序

尿液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程序【目的】保证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组长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一般要求】1、患者告知尿液标本采集,首先应告知患者关于尿液标本采集的目的,以及以头和书面的形式具体指导尿液标本留取的方法。

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如下:1.1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按平常生活饮食1.2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以有利于细菌生长1.3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及姿势和体位等可影响某些检查的结果1.4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应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血污染尿液1.5如采用导尿标本或耻骨上穿刺尿标本,一般应由医护人员先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

采集婴幼儿尿,应由儿科医护人员指导,用小儿专用尿袋收集。

2、明确标记在尿液采集容器和检验申请单上,应准确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留尿日期和时间、尿量、标本种类等信息,或以条形码做唯一标识。

信息标记尿标本容器、离心管(试管)、载玻片必须便于标记和识别,且应保持洁净。

信息标记必须粘贴于容器上,不能粘贴于容器盖,牢固且防潮,即使在冰箱内仍保持信息清晰完整。

【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尿液标本类型的选择和收集方式取决于尿液检查目的(通常主要包括化学检查、尿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等,见表2)、患者状况和检验要求。

临床常用的尿液标本,依据时间或检测项目的分类如下:1、晨尿晨尿(first morning urine)指清晨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排出的尿液。

通常晨尿在膀胱中的存留时间达6〜8h,各种成分较浓缩,已达检测或培养所需浓度。

可用于肾浓缩功能的评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以及血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细胞病理学等有形成分分析。

住院患者最适宜收集晨尿标本,然而在标本采集前1d,应提供患者尿采集容器和书面采集说明,如外阴、生殖器清洁方法、留中段清洁尿的注意事项等。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4
容器及器材准备
离心管
用于尿液沉渣检验的离心管应清洁、 透明、带刻度,刻度上应至少标明 10ml、1ml、0.2ml,容积应大于 12ml,试管底部呈锥形或缩窄形。 试管口尽可能具有密封装置。最好 使用不易破碎的一次性塑料或玻璃 离心管
5
容器及器材准备
信息标记
尿标本容器、离心管、载玻片必 须便于标记和识别,且应保持洁 净。信息标记必须黏贴于容器上, 不能黏贴于容器盖,牢固且防潮, 即使在冰箱内仍保持信息清晰完 整
适用于尿糖、尿蛋白检验
26
标本保存和处理
麝香草酚
尿液标本中加入麝香草酚,但不 能抑制细菌生长,起防腐作用, 同时又能较好地保存尿液中的有 形成分。
适用于显微镜、化学成分检验
27
标本保存和处理
浓盐酸
适用于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 类固醇、儿茶酚胺检验
28
标本保存和处理
氟化钠
能防止尿糖酵解 适用于尿葡萄糖检验
9
容器及器材准备
尿液分析仪
可使用各类自动、半自动尿 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有形成分 分析仪,但仪器必须经权威机 构认可
10
容器及器材准备
成像系统
可使用计算机成像系统的显微镜、 标准化尿有形成分检测系统和相关 辅助软件自动处理结果,但检查方 法和尿沉渣结果报告方式须标准化
11
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标本类型和采集方法 随机尿 晨尿 计时尿 中段尿
44
临床意义
高比重尿:
尿少比重增高:急性肾炎、肝病、心衰 尿多比重增高: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放射
造影剂
低比重尿:
低张尿:尿液比重常小于1.015 等张尿或等渗尿:尿液比重固定在1.010±0.003 急性肾衰多尿期、慢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疾病

24小时尿标本采集标准程序

24小时尿标本采集标准程序

24小时尿样本采集标准程序*注意:尿液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一经排出就会发生某些化学变化。

因而在24小时尿样收集过程中,为了抑制细菌生长,必须在尿液中加入防腐剂(推荐使用麝香草酚,有效剂量为100mg/dl尿)或置于4℃冰箱中冷藏。

1、病人排空膀胱,弃去此尿液。

以此作为24小时尿液采样计时的开始;2、收集此后24小时内的所有尿液。

使用清洁带盖大口容器(容量为3000-5000ml),尿液需冷藏或加入防腐剂;3、在24小时时,最后一次排空膀胱,收集尿液,采样结束;4、此期间内抽取血液样本一次,送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浓度;5、测量24小时总尿量;6、将24尿液全部送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浓度。

*如患者每日排尿≥3次,收集24小时尿液即可;如患者每日排尿<3次,要求收集48小时标本。

24小时透出液样本采集标准程序1、病人引流出腹透液,弃去。

以此作为24小时透出液采样计时的开始;2、收集此后24小时内的所有透出液。

透出液无需冷藏或加入防腐剂;3、此期间内抽取血液样本一次,送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浓度;4、将所有24小时透出液充分搅拌混匀;5、测量24小时透出液总量并留取10 ml作为样本;6、将样本送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浓度。

*因存在葡萄糖的干扰,对透析液肌酐浓度的监测必须进行校正。

校正肌酐(mg/dl)=肌酐(mg/dl)–[葡萄糖(mg/dl)×校正因子**]。

**实验室可从2.5%新鲜腹透液袋中抽取透析液,测定其肌酐(假阳性)及糖的浓度,以计算肌酐校正因子。

每个实验室最好有自己的校正因子。

美国密苏里大学使用的校正因子为0.5。

肌酐校正因子=肌酐测定值糖测定值*PET标准程序1、2、3、做PET的前夜行标准CAPD换液,腹透液留腹8-12小时;次晨,病人取坐位,进行腹透液引流20分钟,并测量其总量;病人改仰卧位,在10分钟内灌入2L2.5%腹透液。

每灌入400ml液体时,让病人左右翻转体位;4、5、a.b.c.d.6、7、a.b.c.d.e.灌注完毕时记录准确时间,作为留腹“0小时”;透析液留腹0小时和2小时时:从腹腔放出200ml透析液至空透析液袋内,上下倒转2-3次,以充分混匀标本;使用无菌技术,从加药口抽取10 ml透析液;将剩余的190ml液体重新灌入腹腔内;将10ml样本注入试管内,做好标注。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一)2024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一)2024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一)引言: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流程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尿路感染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正确的标本采集。

正文:1. 术前准备a. 仪器准备- 准备干净的尿采集容器- 准备标本采集试纸和显微镜等检测设备b. 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采集尿液前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量饮水和尿道的清洁- 告知患者采集尿液的目的和流程2. 尿样采集a. 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和性别b. 让患者选择一个干净的尿采集容器c. 告知患者在采集尿液前进行尿道的清洁,使用清水和无刺激性肥皂进行清洁d. 告知患者采集中段尿,避免采集初尿和末尿e. 监督患者进行标本采集,确保尿液不被污染3. 标本处理a. 拿出标本采集容器,确保尿液没有外漏和污染b. 使用显微镜和试纸快速检测尿液的PH值、比重和存在的细菌等指标c.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培养和鉴定细菌4. 标本保存和运输a. 确保标本标签上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采集时间b. 将标本容器密封,避免尿液的外泄和污染c. 如果不能立即运送,将标本放置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d. 在标本送检前,将标本及相关信息整理成完整的材料清单5. 安全措施a. 采集标本时,医护人员需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防交叉感染b. 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如正确处理和处置废弃物总结: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和流程的正确操作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尿路感染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尿液样本的准确性和无污染,以提高诊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全面完整版)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全面完整版)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二、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护理目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膀胱充盈情况。

3.告知患者/家属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4.按严格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尿标本采集:女患者留中段尿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垫便盆,按导尿法清洁、消毒外阴部,再用2%碘伏消毒尿道口。

嘱患者自行排尿,弃前段尿液,护士用试管夹夹住无菌试管,留取中段尿约lO mL。

留尿前后均将无菌试管及管塞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盖紧管塞送检。

男患者留中段尿应注意把尿道口周围及包皮彻底消毒。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

3.送检及时。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尿动力学检查流程尿动力学检查是研究排尿状况、分析排尿异常的重要检查,其检查流程如下:一、简要询问病史及必要查体,明确检查目的及检查项目;二、检查尿动力学检测仪的工作状况,必要时对尿流率仪;压力传感器;泵;UPP拉杆进行标定、校准;连接压力传感器(3个)、连接管(3个)泵管及灌注管三、向患者简要介绍检查情况,减少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四、一般先行尿流率检查,客观评价排尿状况;五、检查前准备工作:1.体位检查体位可选择半卧位、座位或立位。

如果需要排尿期的检测,尽可能选择患者所习惯的排尿体位。

检查中如变换体位,会引起膀胱压力零点的变化,分析结果时应予以注意。

2.嘱患者去除外裤、内裤,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准备一次性导尿包一个及各种测压管3. 碘伏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凝胶(1支)表面麻醉尿道置入膀胱测压导管;测定残余尿量;4.直肠测压管外套阴茎套经直肠置入;导管置入直肠10~15cm,球囊可用适量生理盐水充盈。

球囊内无气泡,如直肠已切除,可将测压管置入阴道、回肠或结肠造瘘内。

临检--尿标本采集、处理及检验目的

临检--尿标本采集、处理及检验目的

尿标本采集、处理及检验目的尿标本采集(一)患者准备1.清洁标本采集部位;2.明确标记标本;3.避免月经、阴道分泌物、粪便、清洁剂等各种物质的污染;4.使用合格容器,细菌培养的标本,应使用消毒培养瓶或无菌、有盖的容器。

清洁尿:包括中段尿、导尿标本或耻骨上穿刺尿。

(二)标本容器准备一般应能容纳50ml以上尿的容积;必须干燥、清洁,无污染物,无渗漏,无化学物质。

(三)尿标本采集种类尿标本种类主要有: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标本,即为首次晨尿。

这种标本尿较为浓缩,可用于肾脏浓缩能力评价。

首次晨尿常偏酸性,其中的血细胞、上皮细胞、病理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以及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浓度较高。

2.随机尿这种标本不受时间限制,但此尿标本,仅反映某一时段的现象,且易受多种因素(如运动、饮食、用药、情绪、体位等)的影响,可致尿检成分浓度减低或增高。

3.计时尿按特定时间采集尿标本。

(1)3h尿:一般是收集上午6~9点时段内的尿,多用于检查尿有形成分,如1h尿排泄率检查等。

(2)餐后尿: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时的尿。

这种尿标本,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有助于肝胆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溶血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断。

(3)24h尿:患者上午8时排尿一次,将膀胱排空,弃去尿,此后收集各次排出的尿,直至次日上午8时最后一次排尿的全部尿。

尿中某些成分24h不同时间内的排泄浓度不同,如肌酐、总蛋白质、电解质等,为了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这些成分,必须采集24h尿。

(4)特殊试验尿:①尿三杯试验:多用于男性下尿路及生殖系统疾病定位初步判断。

②耐受性试验尿:如经前列腺按摩后排尿收集尿标本。

4.无菌尿常用的方法:(1)中段尿:留尿前先清洗外阴,在不间断排尿过程中,弃去前、后时段的尿,用无菌容器接留中间时段的尿。

(2)导管尿、耻骨上穿刺尿:患者发生尿潴留或排尿困难时采用。

尿标本处理(一)尿标本保存尿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h内及时送检,最好在30min内完成检验,或进行以下处理:1.保存多保存在2~8℃冰箱内,或保存于冰浴中。

微生物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微生物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微生物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一)目的有效地指导尿液细菌及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培养结果尽量不受干扰因素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尿液细菌及真菌培养的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三)工作程序1.患者准备及原始标本识别(1)患者尿液采集前,应掌握好采尿时机,对有尿路感染症状需要明确感染诊断者及时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检查。

应在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5天之后留取,要求留取清晨的第一次尿,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小时以上,使细菌有足够时间繁殖。

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在更换新尿管时留取尿标本。

(2)尿液标本采集前,护士应遵照医嘱准备好标本采集所用的容器。

首先确认患者姓名,并将患者一般信息的条码标识写在(贴于)无菌尿杯上。

(3)采尿前应向患者做适当解释,以利于患者明确检测目的,给予更好的配合。

(4)原始标本以"电子申请单的条码号"为唯一标识。

2.尿液细菌及真菌培养标本采集的方法、容器、类型和量(1)尿液标本采集部位:通常采用直接排尿留取;对留置导尿者,可穿刺管壁抽吸尿液或留取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婴幼儿、新生儿及疑有厌氧菌感染者可用膀胱穿刺法留取。

(2)采集方法:女性采样前应先用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性须翻转包皮冲洗,用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用灭菌纱布擦干后收集标本,开始排出之尿弃去,而后采集中段尿于无菌广口盒内送检。

导尿管导尿采样可斜穿管壁抽吸尿液;或拔去闭式引流的集尿袋,弃去导尿管前段尿液,留取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10~12毫升送检,而不可从集尿袋的下端管口留取标本。

膀胱穿刺法适用于婴幼儿、新生儿及疑有厌氧菌感染者。

方法是消毒脐下至尿道之间区域的皮肤,局部麻醉穿刺点部位,即在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2厘米处进针刺入膀胱,吸取20毫升尿液,置于无菌带旋转盖的尿杯中送往实验室。

(3)采集容器:无菌的30毫升密封广口带旋转盖的杯子。

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采集规范
采集时机:宜为抗菌药物使用之前的清晨第一次尿液。

清洁尿(中段尿、导尿、膀胱穿刺尿):适用于细菌培养,应注意无菌操作。

采集方法:1)清洁中段尿
女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等清洗外阴,用手指分开阴唇,弃其前端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男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05%-0.1%的碘伏溶液等清洗尿道口,擦干后上翻包皮,弃其前端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2)导管导尿:
直接导尿法:使用0.05%-0.1%的碘伏溶液等消毒剂消毒会阴局部,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先弃其前段尿液约15ml,再留取中段尿液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留置导尿管法:采集前先夹闭导尿管,采集时则松管弃其前段尿液,使用0.25%-0.5%的碘伏溶液等消毒剂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从采样口或靠近尿道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并接种,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h(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如果不能及时送检或接种,应4℃冷藏,但保存时间也不应超过8h。

注意事项:不应从集尿袋中采集尿液。

尿液中不应加防腐剂或消毒剂。

多次采集或24小时尿不应用于尿液培养。

若尿液培养前患者曾使用抗菌药物,应反复多次送检。

不应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常规进行尿液培养。

2019年5月22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1.目的:规范尿常规检查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检验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尿液常规检测标本的采集。

3.职责
3.1临床护士或检验科后勤组人员负责标本的运送。

3.3 检验科负责标本的接收和处理〃负责指导临床各科室和患者如何正确采集标本。

4.程序
4.1 标本收集的容器与尿量
4.1.1 容器
a. 容器只限一次性使用〃清洁干净〃不含干扰物质。

b. 容器至少可容纳50ml尿量〃开口应大于4cm〃底部宽〃防止尿液溅出。

c. 容器应方便运输〃便于保存。

d. 对于儿科患者〃特别是新生儿〃可使用小型、特殊的容器。

4.1.2 尿量:10-12ml〃不少于10ml
4.2尿液标本种类
4.2.1 首次晨尿标本
收集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液〃适合于尿液常规检查〃特别是尿液蛋白、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检查。

4.2.2 随即尿
随机留取任何时间的尿液标本〃不受条件限制〃容易获得。

但受饮水、饮食和收集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适用于门诊、急症病人的过筛检查。

4.2.3 空腹尿
进餐前的尿液〃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尿糖的检查。

4.2.4 餐后尿
进餐后2小时收集的尿液〃适用于病理性蛋白尿、糖尿检查。

4.2.5 3小时尿
收集上午3小时的尿液标本。

适用于病人每小时或每分钟细胞排泄率。

4.2.6 12小时尿
病人晚上8点排空膀胱的尿液〃于容器中加入约10ml甲醛作为防腐剂〃再收集以后12小时内所有尿液标本。

适用于Addis计数〃现已少用〃建议使用3小时尿标本。

4.2.7 24小时尿标本
病人早晨8点排空膀胱尿液〃再收集以后24小时内所有尿液标本。

适用于体内代谢产物的定量测定。

4.3 标本收集方法
4.3.1 尿液自然排尿法
采用中段尿法〃即尿流开始小部分弃之〃收集中段尿。

注意防止尿道口分泌物的污染。

4.3.2 膀胱导管或穿刺法
对于自然排尿困难的病人或为了避免女性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可采用膀胱导管。

为了获得单次尿标本〃在耻骨弓上穿刺膀胱收集尿液。

4.4 注意事项
4.4.1 尿液化学物质和有形成分不稳定〃尿液常规检查在排尿后尽快送检。

4.4.2 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根据不同实验要求〃留取不同种类的尿液标本、取样方式和尿量。

4.4.3 室温保存的尿液必须在2小时内测定完毕〃标本不能及时分析〃4℃条件下保存不超过8小时。

4.5 标本的处理
按照实验室规定〃尿液标本不保存〃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放置于专门的污物间废
弃标本箱中〃再由医院专门工作人员统一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