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浙美版_三年级_立体造型
三年级美术教案《立体造型》

三年级美术教案《立体造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立体造型的概念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立体造型的定义和分类。
立体造型的基本元素和组成。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立体造型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讲解法:通过讲解立体造型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第二章:立体造型的基本元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元素。
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点、线、面的概念及其在立体造型中的应用。
立体造型的空间感和透视原理。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通过讲解点、线、面的概念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表达立体造型的基本元素。
第三章:立体造型的分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立体造型的分类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对不同立体造型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几何立体造型的特点和应用。
生物立体造型的特点和应用。
抽象立体造型的特点和应用。
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不同立体造型的图片,引发学生的认知和欣赏。
讲解法:通过讲解不同立体造型的特点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四章:立体造型的创作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立体造型的创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2 教学内容:立体造型的构思和设计。
立体造型的材料选择和运用。
立体造型的制作技巧和步骤。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通过讲解立体造型的构思、设计和制作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创作技巧进行立体造型的制作。
第五章:立体造型作品的评价与欣赏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立体造型作品的评价标准。
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立体造型作品的评价标准:美观、创新、技巧、细节等。
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方法:观察、思考、表达、交流等。
课题 立体造型

课题——浙版美术教案:立体造型一、浙版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立体造型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
2.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造型练习。
3.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立体造型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浙版美术教案教材分析立体造型1.编写思路。
雕塑立体造型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以简洁明快的造型,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并由其本身独特形象所带来的丰富、具体的内涵联想,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可以说,雕塑作品是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结合体。
教材选择了抽象雕塑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主观感觉表现期”向高年级“现实感觉表现”过渡期间的身心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对雕塑从陌生一步步走向熟悉,保留“主观感觉表现”的抽象意识,挣脱写实的束缚,获得对雕塑艺术的感性认识。
教材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雕塑和中国的现代雕塑《夺》,引导学生比较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作品的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立体造型的兴趣。
对两件抽象纸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发现平面的纸材通过卷折、粘贴等方法可以构成立体形状,在玩乐中的拼拼凑凑、搭搭建建就能感受到现代雕塑的想象力,雕塑艺术离自己并不遥远,自己原来与雕塑有了亲密的接触。
书中的制作步骤图详尽地说明了一件纸立体造型作品的完成过程,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图中的另3件作品和“想一想”的提示语在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表现上则有板材和管材等多种形式。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
难点:使纸立体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
●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1.导入激趣。
(1)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形式的(包括写实的和抽象的)城市雕塑。
(2)学生交流欣赏体会,获得对雕塑的感性认识。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台灯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台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物品的设计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台灯的基本结构2. 台灯的设计方法3. 台灯的绘画技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台灯的基本结构2. 台灯的设计方法3. 台灯的绘画技巧难点:1. 台灯造型的创意设计2.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台灯模型、PPT、绘画工具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款式的台灯,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台灯的特点和功能。
2. 新课:介绍台灯的基本结构,讲解台灯的设计方法和绘画技巧。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台灯造型的绘画练习。
4. 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绘画技巧。
5. 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一款台灯,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1. 课题:台灯造型设计2. 教学目标:了解台灯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台灯。
3. 教学内容:台灯的基本结构、设计方法、绘画技巧。
4. 教学重点与难点:台灯造型的创意设计、线条和形状的运用。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设计一款台灯,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2. 作业要求:创意独特,造型美观,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台灯的基本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台灯的设计方法和绘画技巧。
在绘画练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台灯造型。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线条和形状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观念得到了提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浙美版 美术三年级下册2 台灯造型设计(课件)

勾线笔,马克笔,准备台灯写生素材
先用勾线笔画出台灯的 造型,花纹哦 可以添加 一下场景 让它没有那么 的单调
再用马克笔平涂颜色
平涂完后再用同色系进行立体感塑造, 边缘加深
学生作品
END
这是欧洲的穿衣风格,非常像小时候玩的芭比娃 娃的服装,非常庞大一件衣服,很多材料和花纹 哦,但是这种只有宫廷的有身份女人的穿着
这是欧式装修,一般屋 顶都很高,有个巨大的 灯,非常的阔气,整个 屋子感觉很重工!
欧式风格的家具 厚重浓郁的感觉 看到这, 你对欧式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吗?
那今天我们要画什么呢?难 道是建筑?服装,床?还是 其他的生活用品?
孩子们,老师问你们,你们 夜晚做作业或者干别的事, 书桌上都会开一个什么灯?
没错啦,是台灯
那你们的灯充满了童趣,通过刚刚对欧式 风的了解,这个是欧式台风吗
我们来看看欧式台灯!它们非常的华丽,像 一件撑开的裙子,还有很多花纹,吊坠!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风的台灯,孩子 们能说出两者的不同吗
欧式花纹学习参考,待 会可以作为背景装饰!
台灯造型设计
孩子们知道什么叫做欧式风 吗?它是哪个地区的风格? 一起来猜猜看
那就是欧洲风格,我们中国是在亚洲位置 !是一对友好的邻居
我们经常讲,中国风,中式风, 就是咱们大中国的风格,那么欧 洲也有它的欧式风!我们一起来 欣赏欧式风格的各种东西!
这是欧瓦房宫廷一样的道理
小学三年级美术立体造型教学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立体造型教学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立体造型,以及立体造型的常见形式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3. 学生通过参与制作过程,培养审美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纸板、彩纸、剪刀、胶水等美术制作工具和材料。
2. 已准备好的示范作品或教学影片,以便讲解和演示。
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介绍今天的主题,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制作立体造型。
通过展示一些立体造型作品或者观看教学影片,引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详细介绍立体造型的概念,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立体造型,以及立体造型的常见形式和特点。
通过图片、实物或教学影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制作示范(20分钟)展示一种简单的立体造型制作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
例如,可以利用纸板制作一个简单的立方体模型。
这个示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实践(4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自己的立体造型作品。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形式,发挥自己的创意。
教师可以适时巡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展示和评价(15分钟)让每组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6. 心得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或写下个人心得的方式进行总结。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尝试制作不同形式的立体造型作品,并导入到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中进行应用。
2.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立体物体,鼓励他们尝试模仿并制作相关立体造型作品。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立体造型,以及立体造型的常见形式和特点。
同时,通过实践制作,学生的审美观察和动手能力得到培养,空间想象和表达能力也得以提高。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找果子的刺猬 浙美版 (3)

2.根据老师的提示和引导来寻找刺猬的形象特点,并回答……
1.用图片带学生进入刺猬的世界,感受大自然中这一小巧可爱又随时危险的动物。
2.通过对刺猬外形特征的观察和寻找,更进一步强化对刺猬的特征掌握,对后面的环节作铺垫。
三、
师生探究,
体验捏制。
1.“微课”视频示范刺猬的眼睛、耳朵、鼻子、四肢等做法。请同学来想想还有什么不同形状的五官?
2.探究刺猬的刺和动态的做法:
(1)示范用牙签来做刺,提示要斜着插入,牙签的数量要稍微多点;
(2)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方法并回答,可上台示范;
(3)小结:用剪刀剪,用手来捏等;刺猬的动态可以欣赏“刺猬找果子”的水彩画。
1.观察老师的做法,寻找各种五官、神情的特征思考更多刺猬的表情,或者装饰。
2.讨论制作出刺的方法,观看老师制作刺的不同方法。思考不同的方法做出来的刺有哪些利弊。部分学生上台尝试解说并示范。大胆思考各种刺的方法,既能漂亮地体现刺猬的特别,又能很好地固定住水果。在观察刺猬外观的同时,大胆想象,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捏制不同造型、外观的刺猬。
3.整理工具,结束。
1.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应用。
2.体会本节课学会的知识,思考保护、热爱动物和大自然的重要。
1.拓展刺猬这一动物在生活中会见到的艺术品,体会刺猬造型的艺术多样性。
2.体现情感目标中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完善作业,
指导实践。
1.展示水果橡皮泥图片和同龄人作品。简单解说水果的制作和添加。
2.让学生完善本节课作业。巡视学生并辅导。
1.表现好且纪律好的,可以获得老师准备的有限的橡皮泥水果当做小奖品。
美术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三年级)

美术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三年级)美术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通过学习美术,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三年级的美术学习中,立体造型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主题,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空间和形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手工能力和美感。
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的立体造型技巧,以供三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和体验。
一、纸张折叠纸张折叠是最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之一。
通过将纸张折叠成各种形状和角度,孩子们可以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立体造型作品。
首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纸张,然后教导孩子们如何进行基本的折纸操作,例如折叠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接着,引导孩子们使用这些基本形状进行组合,创造出各种立体物体,如纸飞机、纸袋等。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塑料泥塑造塑料泥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使用的材料,它柔软易塑,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立体造型作品。
为了开始塑造,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颜色明亮的塑料泥,将其揉搓成球形。
然后,我们可以教导孩子们使用双手将球形塑料泥压扁,再用手指和工具雕刻出各种形状和细节。
例如,他们可以制作动物、植物、水果等立体作品,通过感知和模仿真实事物,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废旧材料拼贴废旧材料拼贴是一个可以培养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趣活动。
通过使用废纸、纽扣、饼干盒等材料,孩子们可以创作出各种有趣的立体拼贴作品。
首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例如动物、风景等。
然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将废旧材料剪成适当形状和尺寸,再用胶水或胶带将它们粘贴在一起。
这样,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了解形状和空间关系,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手工能力。
四、膨胀材料雕塑膨胀材料是一种可以在烤箱中膨胀成立体形状的特殊材料。
孩子们可以用膨胀材料制作各种成品。
首先,准备一些膨胀材料和彩色笔。
然后,让孩子们用彩色笔在膨胀材料上进行绘画,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和图案。
接下来,将绘画好的膨胀材料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按照说明书上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膨胀。
最新2019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材简析浙美版第五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
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3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6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中国民间玩具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三、教学目标1.学习想象画的作画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蜡笔、水彩笔等工具来表现内心世界形象。
2.学习初步的观察形象,描绘形象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4.了解拓印画的制作方法,掌握简处理方法。
5.进行纸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6.进行泥工制作,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想象力、概括力。
7.欣赏儿童熟悉的卡通画,提高鉴赏能力。
8.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美术兴趣,提高表现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想象画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作业:
做一做 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制作一个立 体造型的纸雕塑,注意材料的运用。
四、粘合
粘合是纸工艺中最常用的连接方法。一般方法是在需要连接的部位留出一 定宽度的黏合面,用胶水或双面胶带纸粘合。
五、插接
纸的插接是指不用任何黏合剂,在需相互连接的两张纸上,选择相应的位置剪出 对应的切口,使其相互卡住的连接方(切口的深度一般为纸的一半,切口的宽度与纸 的厚度相同)。
奇特的纸造型艺术
线材参差有序的重复排列,构成强烈的节奏感和生长动感,给人勃然向上的 生命力。
一张普通的纸,经过加工,就能制作出各式 各样、形态万千的立体造型。
制作方法:
剪
挖
卷 组
刻
一、折 折是纸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技法 1、折直线
折叠前先在纸上画出折线,用专用符号表示:如,---表示内折线; -· -· -· 表示外折线。
立体造型
下面两个雕塑有何区别?
你能说说它们各自的造型特点吗? (提示:造型、组合、构成、色彩、肌理……)
通过切断、弯曲成形,产生线的通透、交错,使作品有了这样丰富的视觉 效果。顶部细小轻盈的线条与底部宽厚的支撑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品采用单体形态的重复、叠加和方向变换的表现手法。注重三维空间的均 衡,使各个面向外扩张,产生丰富的视觉变化,有较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二、切
一张平面的纸,通过切的方法可改变其形态,形成立体造型或镂空图案。 切分切割和切折两种技法。
1、切割:
切割是指把有关图形按剪切线(实线)从纸上切下来,其特点是把纸切 透、断开,如同剪纸的形式。
2、切折:
切折是指在纸上切开切口,但不切断,便于折转造型, 形成立体造型。
三、卷
卷是使一张平面纸形成筒状。技法要领是:先在纸上画出平面展开图, 然后再然后用小刀轻划折痕,剪开半径切口,沿着圆周
折曲线,接着粘合半径切口,形成立体圆的形态。用同样的方法还可折椭圆 形和切边圆形。
3、折曲线
先在纸上画出折曲线,再用小刀沿着折曲线轻划折痕,然后再进行折叠
。
技 巧
折叠时,为了使线条整齐美观,可在折叠处 先用小刀轻划一条折痕,再进行折叠,折叠痕深 度以纸的三分之一厚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