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站房和设备基础的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实例分析变电站基础沉降的原因

实例分析变电站基础沉降的原因

实例分析变电站基础沉降的原因摘要:本文通过对已建成某变电站发生基础沉降的典型案例分析,推测场地基础沉降与软弱地基、地基处理方案及气象水文等因素的关系,探究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整治的办法。

关键词:变电站软弱地基基础沉降一、变电站的基本情况本站建设前,当地政府已将用地范围内的鱼塘填平,但尚未达到变电站的场地设计标高。

根据土方平衡原则进行场地平整,站区东北面形成挖方边坡,站区东南面、西北面和西南面形成填方边坡,并进行了边坡支护。

根据地质报告,本站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多为冲积、淤积成因,以粘性土、淤泥质土及砂为主,下伏基岩为晚燕山期白垩统砂岩。

站址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为潜水型的孔隙水,地下水位随季节发生变化。

2016年5月,运行人员发现220kV场地部分设备基础出现明显下沉,供电局组织召开了沉降分析会,确定由施工单位对全站构支架基础沉降情况进行观测。

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沉降观测数据, 220kV场地部分构支架基础发生了较大的沉降,沉降量高达123mm。

围墙局部下沉并有明显的外拱现象,道路、场地填土、围墙及外边坡均发现裂纹。

二、地质勘察报告的对比分析2009年3月勘察单位完成地质勘察报告。

本次变电站基础沉降发生后,勘察单位于2016年5月再次进行了沉降专题勘察,前后两次地质勘察所揭露到的岩土类别、厚度及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岩土的性状及力学特性等方面,除填土及淤泥质土性状在本次勘察中有所加强外(因为该土层经过地基处理及自重密实),其它岩土性状及力学特性基本一致;本次勘察的地下水位略有上升(与周边地形地貌的改变有关系),但地下水的类型及土层渗透性基本一致。

基本可排除因地质勘察资料有误引起场地的沉降。

三、变电站220kV场地地基处理方案本站原始地貌为山地及鱼塘,在本工程实施前,当地政府已对鱼塘及低洼区域进行堆填(未清理鱼塘底及低洼地的淤泥及表土且填土未经压实),填土的平均厚度约5.0米。

在政府填土基础上,本站还需填高约4.90米。

变电站基础设计及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变电站基础设计及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变电站基础设计及不良地基处理方法摘要:变电站工程基础设计是变电站施工设计优化的重点。

文章针对变电站建筑物的不同特点,介绍了几种对变电站不良地基进行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地基沉降;基础设计;土体;不均匀沉降;加固处理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网络中起着变压、分流的作用,某个变电站出了问题,除了对其本身供电的区域造成停电外,还会对与其连接的其他变电站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网络造成影响。

由此可见,变电站在电力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及对其工程质量的高度要求。

变电站土建工程主要是为输变电设备服务,土建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在变电站土建工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除了其本身结构施工质量的好坏之外,还有就是不良地基引起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本文结合变电站土建工程的特点,谈谈对变电站土建工程的不良地基处理。

1变电站地基设计由于变电站站址经常选在地形平坦,平原地区,站址区域上部经常覆盖冲积层,且有很厚的淤泥层.故需要特别重视对不良地基的施工处理。

基础设计是施工设计优化的重点.普通条形基础在建筑物总造价中所占比例为15%~20%,故应熟读地质资料.尽量利用天然地基,对基础进行优化设计。

地基局部超深采用块石灌浆基础,对地基较差部分采用放大基础;基础满足设备安装运行要求时,尽量浅埋。

尽量采用放大基础而少来用钢筋混凝土桩幕础。

对于必须使用桩基础部位,应尽量采用直径300~400mm桩径钻孔桩,减少或不用人工挖孔桩。

施工阶段加强基坑验槽工作,确保施工开挖达到设计要求地基土层。

对个别设计地基与实际地基情况不符时,应现场临时挖探坑或现场测试。

能达到设计承载力时,尽量利用天然地基;不满足承载力时,采用放大基础处理或临时局部换填处理。

施工回填区应要求将回填土通过人工或机械夯实,密实度系数为0.91~95之间。

采用黏土夯实地基,而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考虑挖深2.5m左右,采用三七灰土或三合土通过人工或机械夯实,每次填土厚度为25cm左右.夯实至厚度为15cm,直至基础底面。

浅谈变电站站房和设备基础的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

浅谈变电站站房和设备基础的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

浅谈变电站站房和设备基础的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摘要:由于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滩涂、低洼地带被开发利用。

变电站也“被迫”落户在这些以往不宜建站的地区。

随之而来的是软弱地基的通病—基础沉降问题日益突出,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

当然地基的沉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针对电力设备基础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字:变电站房;基础;沉降;Abstract: Due to dwindling land resources, a growing number of shoals and low-lying areas have been developed use. The substation also “forced” settled in these area which should not be establish the station. Followed by common problem of the weak foundation- the foundation settlement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ffe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substation. Of course, foundation settlement are many reason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for settlement on the basi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Key words: substation room; basis; settlement;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电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

变电站设备基础沉降原因及预控措施分析

变电站设备基础沉降原因及预控措施分析

变电站设备基础沉降原因及预控措施分析摘要:当设备基础压力超过地基的允许承载力时,将引起地基沉降;当地基沉降超过允许值时,就会造成设备基础扭曲变形甚至断裂,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设备倒塌损毁事故。

本文对可能造成变电站设备基础沉降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控措施建议。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基础地基承载力沉降某地一新建35kV变电站在吊装10kV开关箱就位时,发生了开关箱基础不均匀下沉并断裂事件,虽然10kV开关箱没有受损,但最终不得不对开关箱基础进行返工,这样造成了重大资金损失及时间浪费。

为从这一案例中吸取教训,特对可能造成变电站设备基础沉降的原因及预控措施进行分析。

一、变电站设备基础沉降原因分析变电站设备基础沉降分为整体均匀下沉和不均匀下沉,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基础压力超过地基的允许承载力造成地基局部或整体沉降。

当地基局部或整体沉降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造成设备基础扭曲变形甚至断裂,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设备倒塌损毁事故。

而造成基础压力超过地基允许承载力的原因较多,这里主要从地勘、设计、施工、运维等几个环节进行分析。

1、地勘结论是否精准地质条件对变电站设备地基承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地质条件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其中淤泥层、粉质黏土、强风化岩层分布的范围和深度对地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因为这三种土层属于高压缩性土,含水量较高、土层的孔隙较大、抗剪强度低,严重影响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

因此,负责进行变电站地质条件信息收集的地质状况勘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地质钻探中钻孔过少或深度不够,将造成地质状况勘察报告不能准确反映地下真实情况,这将影响着变电站站址选择及设计方案的出炉,特别是地勘数据决定着设计方案中的地基承载力取值大小及基础形式、尺寸的选择等。

如果因为地质状况勘察结论不精准造成设计时地基承载力取值过高,而当基础上部设备较重时,就可能会造成基底压力大于实际的地基承载力,进而造成设备基础下沉。

机房设备基础沉降控制措施

机房设备基础沉降控制措施

机房设备基础沉降控制措施
浅谈机房设备基础沉降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机房设备基础沉降的原因,一一对应的提出了基础沉降的控制方案,从而保证设备安装的质量和满足工程的进度要求。

关键词:设备基础沉降回填质量控制
0 引言
近年来在我们的实际工程中,由于没有足够重视机房地基的沉降,以至出现过很多工程事故,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一些惨痛的教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

1 基础沉降的原因
1.1土质属性
某些砂类土及淤泥质土,对振动比较敏感,设备基础的振动由土传播,会影响邻近建筑物,如果振动过大,使设备基础下地基土不均匀沉陷或局部液化,即位于离振源不同距离处的基础,将以不同的速度下沉,造成各基础沉陷差,引起结构的附加内力,从而引起建筑物开裂,甚至破坏。

1.2载荷的施加
软土地基上,在持久荷载特别是动力荷载作用下,可能会因长期作用或振动作用,使地基变形失稳。

当在软弱地基上进行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由设备的不平衡扰力引起的振动作用,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同时还要控制因振动作用使软弱地基产生。

变电站场地沉降变形特征分析及处理措施

变电站场地沉降变形特征分析及处理措施

变电站场地沉降变形特征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文章依托工程实例,根据场地沉降变形特征,就引起变电站场地沉降的主要原因作了深度剖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同时分析该类地质环境条件下变电站修建应注意的工程问题,以期能为提升变电运行管理水平而服务。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站;沉降变形;治理措施1 引言电力系统当中变电站起着变压、分流的作用,某个变电站出现问题,除了对自身供电范围造成停电故障之外,还会对其他连接的变电站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网络都会造成影响。

所以,变电站在电力系统当中的起着重要地位和工程质量的高度要求。

与此同时,由于电力行业建设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地势平坦地区新建的变电站越来越少,而地质复杂地区变电站的修建日益增多,变电站的地形地质环境也趋于复杂,场地沉降问题日益突出,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变电站的场地沉降问题。

2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某变电站场地微地貌为一完整的矮小山丘,呈近东西向展布,山丘顶部较为平坦,除南侧坡度约为16°外,其它方向较为平缓,坡度一般5~8°。

场地原始地形为宽缓丘坡,地表高程490~500m,相对高差1~7m。

受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的控制,场地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次为粘土中少量的上层滞水。

场地微地貌为一独立的隆起山丘丘坡,与四周平地相对高差较大,约为20m。

场地地层主要为粘土和泥岩,均为不透水层。

基岩孔隙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由高到低沿地表径流排泄,埋藏较深。

场地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冰水堆积(Qfgl)粘土,中部为残积(Qel)粘土,下部为白垩系夹关组(K2j)紫红色泥岩夹粉砂岩。

主要地层从新至老分别为:素填土(Q4ml):灰、棕黄色,稍湿,松散。

由瓦砾、砖块及粘土组成,该层厚2~5m,主要为场坪所填,分布于变形区域大部分地段。

粘土1(Qfgl):黄~褐黄色,稍湿,硬塑、坚硬状。

上部为黄色,含黑褐色Fe、Mn质颗粒及钙质结核;下部为褐黄色,见灰白色高岭土条带且局部混少量卵石。

关于基础沉降及补强措施

关于基础沉降及补强措施

关于基础沉降及补强措施基础沉降及其补强措施基础沉降是指建筑物或其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下土层的沉降而引起的建筑物沉降。

基础沉降是建筑物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基础沉降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补强措施。

基础沉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开采活动、土体压缩和沉积等。

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地下土层的变化,进而引起建筑物的沉降。

一般而言,基础沉降可以分为整体沉降和局部沉降两种情况。

整体沉降是指整个建筑物均匀沉降,而局部沉降是指建筑物部分区域沉降。

为了解决基础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补强措施:1.加固地基:对于整体沉降较小的情况,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法来解决。

加固地基的一种常见方法是灌注桩技术,通过在原有地基中灌注钢筋混凝土桩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挤浆桩、钻孔桩等加固地基的方法。

2.平衡沉降:对于整体沉降较大的情况,可以采用平衡沉降的方法来解决。

平衡沉降是指通过改变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布局和分布,使其在基础沉降的同时保持平衡。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调整,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局部加固:对于局部沉降较大的情况,可以采用局部加固的方法来解决。

局部加固是指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建筑物受力点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局部沉降的影响。

常见的方法包括加固柱、梁、墙体等结构部件,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4.沉降监测:沉降监测是解决基础沉降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沉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强措施。

沉降监测可以采用现场测量仪器进行,也可以利用远程监测技术进行。

在进行基础沉降及其补强措施方案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土层特性、建筑物结构特点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监测手段,确保补强措施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总之,基础沉降是建筑物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补强措施来解决。

浅谈变电站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

浅谈变电站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

浅谈变电站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摘要:从地质勘测、设计、施工等方面分析了变电站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从地质勘测入手确保前期资料的准确,从设计入手增加建(构)筑物的强度和刚度,从施工管理入手提高了施工质量,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地基;沉降;原因;防治Abstract: From the Geological Survey,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substation analyzes the foundation uneven sedimenta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tart from the Geological Survey to ensure that the preliminary data accurately, starting from the design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increase in the building (structure) building materials, fro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e normal use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building materials.Key words: foundation; settlement; reason; prevention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1. 前言近年来,电网建设发展比较迅速,变电站也相应增多,质量要求也有很大提高,特别在建(构)筑物的沉降方面,作为质量通病防治的重点,也作为考核一个项目是否达标的重要条件。

现针对浙江省温州地区软土地基变电站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变电站站房和设备基础的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摘要:由于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滩涂、低洼地带被开发利用。

变电站也“被迫”落户在这些以往不宜建站的地区。

随之而来的是软弱地基的通病—基础沉降问题日益突出,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

当然地基的沉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针对电力设备基础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字:变电站房;基础;沉降;abstract: due to dwindling land resources, a growing number of shoals and low-lying areas have been developed use. the substation also “forced” settled in these area which should not be establish the station. followed by common problem of the weak foundation- the foundation settlement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ffe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substation. of course, foundation settlement are many reason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for settlement on the basi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key words: substation room; basis; settlement;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电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

随着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这样就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滩涂、低洼地带被开发利用。

变电站也“被迫”落户在这些以往不宜建站的地区。

随之而来的是软弱地基的通病—基础沉降问题日益突出,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

当然地基的沉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针对电力设备基础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一、软弱地基沉降的原因软弱地基沉降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即由基础上部荷载引起的地基沉降;填方不密实,由填方层压缩挤密引起的沉降;在填方附加荷载作用下,场地土的压缩变形。

下面分别分析这三种沉降。

1、基础上部荷载引起的沉降上部荷载引起的沉降量大小与附加应力值、作用面积、压缩层厚度、土的压缩模量等因素有关。

其中, 荷载的作用面积对沉降量影响很大。

2、填方层沉降场地填土一般采用矿渣(又称塘渣),组成成分主要是块石,夹杂少量的碎石和粘土。

其特性是粒径较大、级配不良。

如果控制好粒径和级配,分层夯实,压实系数可以达到0.94以上,达到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要求值。

但在实际工程中,填方质量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大厚度的填方。

因此,填方层的沉降也是沉降量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矿渣填方层的性能与碎石土类似,压缩性小,由此,填方不密实引起的沉降一般发生得较快。

但填方层均匀性差,易受外部条件影响。

特别是在经过几场大雨的冲刷后,经常可以发现场地的沉降量会突然加大,原本平整的场地变得凹凸不平,这就是填方不密实和不均匀引起的沉降。

3、填方荷载引起的沉降根据软弱地基厚度大、压缩性大、渗透性小的特点,由上部填方荷载引起的地基沉降特点是:最终沉降量大、完成时间长。

随站区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填方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中附加应力大小沿深度方向是矩形或将近矩分布,而且其影响深度直达压缩层底部,这与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快速衰减曲线有很大不同,因此,由填方荷载引起的最终沉降量也远大于相同值的局部荷载作用。

当然变电站房和电力设备基础沉降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

1、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真实性如何,对其沉降量大小关系很大。

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要正确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对地基作出评价,对设计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议。

如果工程地质勘探报告不真实,就有可能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的错误,从而引发质量事故。

2、在设计方面也有一些原因,由于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的,未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

基础刚度或整体刚度不足,不均匀沉降量大,造成下层开裂。

设计马虎,计算不认真,有的不作计算,照抄别的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设计。

3、在施工方面上的原因,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不到位,原材料质量低劣,施工质量存在质量缺陷。

二、对地基沉降采取的防治措施1、选择名副其实的工程地质勘探单位,确保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工程地质勘探是一门专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工程地质勘探报告是设计人员的主要设计依据,必须选择有资质的勘探单位并且地质勘探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使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具有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

变电站其特殊的作用,也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建设区域的地质勘探工作。

2、提高设计水平,根据变电站房和电力设备安放区域实际情况和设计、施工经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变电站房基础刚度和整体刚度3、地基和基础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①控制沉降量②控制沉降差。

控制沉降量可采用桩基、地基处理,或两种方法的结合。

在控制沉降量的同时,需同时考虑沉降差的控制。

(1)在可预见的沉降差异处,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沉降缝、伸缩结、预留电缆长度等方法来减小沉降差异的危害。

当在填方区采用桩基处理时,要充分考虑桩周负摩擦力的影响。

桩型尽可能采用摩擦桩, 因摩擦桩本身有一定的沉降量, 可以减小沉降差异,这可从很多工程实例中看出来。

同时,采用摩擦桩可以减小桩周负摩擦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桩身稳定性有利。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以及下卧层还会有一定的沉降量,故可以控制与未处理部分的沉降差。

当场地填土达到 2 3m 时, 不仅最终沉降量大得惊人, 地基的承载力也成为问题。

这时, 就需要采用全场地基处理方法来控制沉降量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采用真空预压或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工期可缩短为3个月左右, 但费用较高。

采用预压法, 可以使大量的沉降量在预压过程完成, 从而控制变电站投运后的沉降量和沉降差, 确保工程安全。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超载预压来提高预压效果。

采用全场预压是彻底解决变电站填方沉降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资金和工期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

特别是在填方厚度不均匀的靠山地带, 采用其他方法很难控制沉降差异。

采用预压法时应注意控制预压时间和固结度,否则,将造成工程建成后沉降的快速发展,引起上述的工程问题。

(2)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在不同的地区,根据不同的地基土质和不同的结构物,地基处理应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①灰土和素土垫层法将基底以下湿陷性土层全部挖除或挖至预计的深度,然后以灰土或素土分层回填夯实。

垫层厚度一般为1.0~3.0m。

它消除了垫层范围内的湿陷性,减轻或避免了地基因附加压力产生的湿陷,可以使地基的自重湿陷表现不出来。

②强夯法强夯法亦称动力固结法,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下,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以提高其强度,降低其压缩性.③深层搅拌桩法探层搅拌桩是复合地基的一种,近几年在黄土地区应用比较广泛,可用于处理含水量较高的湿陷性弱的黄土。

深层搅拌桩的固化材料有石灰、水泥等,一般都采用后者作固化材料。

其加固机理是将水泥掺入粘土后,与粘土中的水分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进而与具有一定活性的粘土颗粒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结晶化合物,这些新生成的化合物在水中或空气中发生凝硬反应,使水泥有一定的强度,从而使地基土达到承载的要求。

4、室内地坪与厂房基础的沉降差当厂房基础采用地基处理方法,室内地坪应同时采取地基处理方法,并适当配筋。

如厂房基础采用桩基础时,室内地坪需采用架空层或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将荷载传到厂房基础上。

该方法的另一优点是可以减少厂房的填方量,相应减小由此引起的附加荷载这对控制厂房的沉降量相当有利。

对单一的独立基础,应严格控制偏心距。

竖向荷载较大的基础(如主变基础) 应设计成中心受压。

构架基础宜考虑长期运行的弯矩, 设计成不对称形式,使正常运行状态下基底处于中心受力状态,既可防止沉降差,又可减小基底面积。

5、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确保施工质量(1)作好地基验槽工作,首先作好基槽开挖后的钎探工作,请勘察、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共同验槽以确定地基土与勘察结果是否相符,如不符请勘察、设计部门共同确定地基处理方案,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并且在施工中确保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的质量,处理过程必须由监理工程师旁站,并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

(2)控制好结构工程施工质量①原材料、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

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是计量不准,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的稠度不准而影响到渗入量;砂浆试块的制作和养护方法不当。

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上。

②砖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组砌形式一定要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来确定。

一般采用一顺一丁,上下顺砖错缝的砌筑法,以大大提高砌筑墙体的整体性,半砖的使用应合理,应将半砖分散砌于墙中,同时也要满足搭接1/4砖长的要求。

③正确设置拉结筋。

砖墙砌筑前,应事先按标准加工好拉结筋,以免砌筑时工人乱拿乱弯钢筋,使用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6、加强变电站房的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埋设专用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结构层沉降观测不少于一次;建成和设备安装后,沉降观测2个月不少于一次。

三、结束语总之,要防止变电站房及电力设备因地基产生沉降,影响其正常使用,就必须从勘探、设计、施工、监测等多个方面同时入手,采用科学的方法,严格控制沉降量和沉降差,保证电力设施的正常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