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引言建筑物的功能随着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变得越加复杂与多样。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高层建筑物及住宅楼等建筑因为载荷不同,导致地基基础常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弊病。

而且一些由高层主楼和其他建筑楼组成的综合建筑亦或是不同高度的住宅小区,因为这些建筑之间的高度不同,其结构的载荷及刚度往往表现出不均匀的状况,进而导致地基反力与基础内力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

所以,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避免建筑物的差异沉降,保障高层建筑物的质量。

一、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1、地基土体的压缩性土体的不均匀性主要是由于土是由很多不同性质、特征的土体构成的,而且土体分布也是相当不规则的。

在这种土体不均匀的情况下,浅层地基基础难免会出现较大的沉降差。

同时地基基础沉降还有可能发生在有过打桩基础的建筑物旁边,主要是因为打过桩的地基已经受到了损坏。

除此之外,地基沉降还与基础打桩的长短及时间相关。

由此看来,地基土体的性质对于建筑地基基础的沉降影响是相当大的。

因此,为了降低或消除不均匀沉降,需要仔细观察所选地基,做好地质勘查工作。

2、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除了地基土地的问题,建筑物的结构也是造成其不均匀沉降的重要原因。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很多的建筑单位为了迎合设计需要或是降低施工成本,会设计较为复杂的建筑结构,且由于平面的规则程度较低,就很容易产生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设计未结合实际情况、施工人员地基处理不恰当、处理水平较低都会导致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

因此,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以避免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3、其他相关因素第一,未合理使用建筑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也逐渐的提高,由此房屋的所受到的载荷也在不断的增大,地基的附加应力增大,进而导致建筑物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第二,国家地质勘察报告质量较低,存在误差。

在实际的地质勘察过程中,很多施工工程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导致设计人员缺乏准确的地质信息进行工程分析,由此导致的设计误差就很有可能致使建筑物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预防治理措施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预防治理措施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预防治理措施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因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1)地基土本身的不均匀性,地基土并不是单一的匀质材料,但在设计中对其作了简化假定,使其单一化理想化。

表达为土的容重r、压缩模量ES、密实度等,这样就使计算与实际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尽管设计时计算的很认真,也并不能保证建筑物能够完全均匀沉降。

(2)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施工时地基处理的不好,或因地质勘探不细,没有发现地下的某些不良地质现象,如暗洪、坑洞等,因而未作处理,从而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3)建成后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影响,由于地下水管的大量漏水引起地基局部下沉,或因为临时的大量的地面堆载而引起局部下沉。

(4)建筑物的立面存在高差,另外还有相邻新建筑产生的影响等。

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

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

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

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

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

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相应措施1.处理好地基软弱地基的常用方法包括:(1)置换及拌入法这种方法包括换土垫层法、振动碎石法、深层搅拌法、旋喷法等,要求湿陷性黄土、杂填土、软弱地基的浅层不排水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粉土、人工填土淤泥、淤泥质土、含水较高的粘性土、粉土、超软土地基标准贯入度小于10的砂性土,小于5的粘性土等。

(2)振密及挤密法这种方法要求地下水位以上,含水量接近最优的粘性土、砂性土、杂填土地下水位0.8m以上的杂填土、非软粘性上、无粘性土碎石土、砂土、非饱和粘性土、黄土、高填土地基杂填土及含砂较多的松散土地基。

路基沉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路基沉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路基沉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关键词:路基沉降原因措施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导致路面产生许多病害,主要表现为坑凹、起拱、波浪、接缝台阶、碾压车辙、桥头或涵洞两端路面沉降、桥梁伸缩缝的跳车等,不仅难以满足汽车高速行驶的要求,而且还会增加汽车的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加大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间,降低社会经济效益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一、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1. 1路基填土压实度不足由于压实度不足,往往导致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路基两侧出现纵向裂缝,路基土体压实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施工受实际条件的限制。

路基施工时,天气太干燥,局部路堤填料粘土土块粉碎不足致使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暗埋式构造物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使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某些加减速车道与行车道没有同步施工,当拼接处理得不好时,其拼接处也会产生压实度不足的情况。

(2)考虑到施工安全和进度,使得压力或压力作用时间不足,路基压实不充分,致使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3)由于填方土体的最佳含水量控制不好,压实结果达不到规范请求。

(4)在填方路堤施工中,当路堤施工到肯定高度以后,路堤边缘土体往往存在压实度不足问题,关于较高的填方路基,平日都要做响应的处治。

填方土体压实度不足,其结果是土体前期固结压力小于自重应力和各类附加应力之和,在自重作用下就会发生沉降变形,这些附加应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车载,尤其超载情况;②含水量变化造成土体容重的改变;③地下水位升降而导致浮力作用改变;④土体饱和度改变,引起负孔隙水压力改变。

这些附加应力引起土体中有效应力改变,从而导致土体发生压缩变形。

土体压实度不足还会导致填土路基的侧向变形。

目前采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是假定侧向完全受限,仅有竖向变形,实际路基土中存在有侧向变形,这种侧向变形会引起沉降。

1.2路堤填料不均匀,控制不妥在公路施工过程当中,对填料、级配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填料常常是开挖路堑、隧道掘进产生的废方,这些填料性质差异大、级配也相差很远。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摘要: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工程技术人员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上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

关键词: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措施1、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原因的概述1.1、勘探资料不齐全近年来,由于城市的不断的扩张,大多数新建建筑物均位于城乡结合部,勘探资料积累较少,特别是一些住宅小区的建设,由于项目多,范围广,开发商对勘探工作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地质勘探报告中勘探点位间距过大或没有足够的勘探点地质剖面图作依据,从而造成地质剖面图的连续性不可靠,软弱土层的埋深、厚度变化情况及分布范围反映不全面、不准确,甚至有明显差错。

少数勘探单位选用的取土器不规范或取土不当,致使原状土样扰动较大,室内试验得出的土样指标不可靠。

一些勘探单位布孔数量少或布孔不合理,对暗塘、流砂层等不良地基土的范围确定不准确,甚至有明显遗漏。

1.2、设计方面的失误部分设计人员对勘探资料的重要性不够重视,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不当,对局部不良地基土的处理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忽视了处理后的局部地基同未处理地基的强度差异等,往往造成不良后果。

房屋体形复杂过大,相邻建筑物太近,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不协调也通常是设计人员忽视的地方。

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盲目节省投资,不尊重科学设计,往往提出诸如大幅度放大悬挑阳台、取消墙体甚至取消原设计要求的地基加固措施等不合理要求,少数设计人员违背设计原则,不加验算就草率签字或出设计变更。

1.3、地基处理施工质量较差地基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压密注浆、粉喷桩、深层搅拌桩、旋喷桩和振冲成孔灌注桩等,这些方法有一定的缺陷,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无损普查技术又相对滞后,难以有效地全面检测施工质量,加固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一些施工队伍技术力最薄弱,责任心不强,单纯追求进度,或错误地认为局部坚实土体的允许承载力超过周围土体可以不作处理,施工中发现基槽与地质勘探报告有出入时,也不通知勘察设计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因而埋下质量隐患。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建筑物一般总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更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易使上部结构开裂与破坏,造成建筑物各处渗水、下水道堵塞不畅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较低,在地基沉降时,很易在墙体上产生斜裂缝或踏步式裂缝,窗洞的四角部位尤其厉害。

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首先是地质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差、真实性不高。

实际施工中,有些工程不进行地质勘察盲目施工;有的勘察不按规定进行,如钻探中布孔不准确或孔深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建筑物的资料等,都会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或设计错误,使建筑物可能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其次是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物长度太长;建筑体型比较复杂凹凸转角多;未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及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足;建筑物层高相差大所受荷载差异大;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不同;以及设计方面的错误等都会引起建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最后是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没有认真进行验槽;基础施工前扰动了地基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推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对于砖砌体结构,砌筑质量不满足要求,砂浆强度低、灰缝不饱满、砌砖组砌不当、通缝多、拉结筋不按规定设置等,也会引起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针对以上问题,防止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主要有:一、保证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建筑物体型应力求简单。

建筑物立面的高差不宜悬殊,所受荷载差异不宜太大;在平面上开头应力求简单,尽量避免凹凸转角,同时平面上的转折和弯曲也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其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降低。

另外,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建筑物在平面上的长度和从基底算起的高度之比),其越小,整体刚度越好,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一般控制在2.5~3 之间。

对于砌体承重结构,为保证其整体刚度,应合理布置纵横墙。

纵横墙应尽量贯通,横隔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建筑物宽度的 1.5 倍为宜。

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鬃曼曼凰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张巧玲(梅州名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梅州514000)[}商要】多层住宅沉降较大,往往呈现凹陷不均匀沉降一定限度时,在建筑物底层门窗洞口或局部墙面出现舛裂缝或八字型裂缝少数可以发展到二层或三层。

此类裂缝大多数大房屋建成后不久出现并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入加多,待地基稳定后,不再变化。

本文结合某综合楼工程实例,就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穗谈谈自己的看法。

联键词]地基;沉降;结构变形1异鳓捌瘟}渤匀沉降的原因分析1)地质报告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软土层地基为例,多层住宅沉降较大,往往呈现凹陷形不均匀沉降。

当沉降到一定限宦时,在建筑物底层门窗洞口角部出现斜裂缝或八字型裂缝,少数的可发展到二层和三层,此类裂缝大多数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出现,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大加多,待地基下沉稳定后,不再变化。

地质钻探报告真实性如何,对多层住宅的沉降量大小关系很大。

如果地质报告不真实,就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的错误。

以前在地质钻控中有的布孔或深度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的地质报告,个别甚至出具1限报告。

都曾给建设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设计方面的原因。

主控通信综合楼长度较长、平面布置复杂,层高也不同,因此其所处的地质状况也不同。

如果设计中未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就会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3)施工方面的原因。

主控通信综合楼跨度较长,层高较高且较空旷,如果墙体,采用强度偏低的砂浆砌筑、砌筑的灰缝不饱满、砌筑方法不当、通缝多、断砖集中使用、拉结筋不按规定标准设置、墙体留槎违反规范要求等等,就会造成墙体开裂、下部地基不均匀沉降。

2防治措施21从提高人员素质入手来确保地质报告的可靠性地质报告是设计人员的主要设计依据,必须提高地质勘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责任感,这样才能使地质报告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22从设计入手来增强建筑物的基础和整体刚度22.1建筑措施主控通信综合楼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规则整齐,尽量避免形状复杂,阴角太多;避免该建筑物有显著的高差或荷载差异。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1.土壤的不均匀性: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含水量和压实度等差异较大,导致地基承载力不均匀,从而引起沉降的差异。

2.土质改变:当地基下面的土层发生变化,比如由砂土转变为黏土,或者由坚硬的岩石层转变为松散的砾石层时,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3.地下水位变化:当地下水位的变化不均匀时,会造成土层的坍塌或溶解,从而引起地基沉降的差异。

4.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带或断裂带附近的地区,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沉降现象较为显著。

对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基础的稳定和安全:
1.预测与监测:在建造之前,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以预测地基沉降的可能性和程度。

在建造过程中,进行地基沉降的监测,确保及时了解变化。

2.土壤加固:通过使用加固材料(如灰浆、水泥等)或振动法来加固不均匀的土壤层,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地基改造:对于严重沉降的地区,可以采取地基改造的措施,如挖土填筑、压实、加固等方式,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4.排水处理:当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地基沉降时,可以采取排水措施来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减少地基沉降的可能性。

5.避免过度荷载: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合理计算和控制荷载大小,以避免过度荷载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6.地基加固:在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施加地基加固的方式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桩基加固、悬浮桩、地下连续墙等。

总之,地基不均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

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

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在现代及古代建筑物中有很多由于地基沉降造成坍塌,著名的比萨斜塔就是由于地基沉降而引起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基沉降,我们又能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治地基沉降?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带给建筑物的影响很大的,对建筑物的破坏也是难以修复的。

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首先是地质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差、真实性不高。

实际施工中,有些工程不进行地质勘察盲目施工;有的勘察不按规定进行,如钻探中布孔不准确或孔深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建筑物的资料等,都会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或设计错误,使建筑物可能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其次是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物长度太长;建筑体型比较复杂凹凸转角多;未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及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足;建筑物层高相差大所受荷载差异大;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不同;以及设计方面的错误等都会引起建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最后是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没有认真进行验槽;基础施工前扰动了地基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推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对于砖砌体结构,砌筑质量不满足要求,砂浆强度低、灰缝不饱满、砌砖组砌不当、通缝多、拉结筋不按规定设置等,也会引起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产生什么危害?在实际工程中,天然地基土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因此,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地基将产生一定的沉降。

一般来说,地基产生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本身影响不大,可以预留沉降标高加以解决。

但是由于地基软弱,土层厚度变化大,土层在水平方向软硬不一建筑物荷载相差较大或基础类型、尺寸的差异等原因,容易使地基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倾斜,引起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或上部结构附加应力增加,当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承受的限度时,即造成墙体或楼面开裂等事故,甚至使整个结构严重倾斜,影响建筑使用,危及安全。

总体来说,不均匀沉降对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上部结构产生过大附加应力,二是使建筑物底层层高减小,建筑物总高度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设 置 圈 梁 ,圈 梁 的 作 用 在 于 提 高 砌 体 结 构 抵 抗 弯 曲 变 形 的 能 力 .当 建 筑 物 产 生 蝶 形 沉 降 时 ,墙 体 产 生 正 向 弯 曲 ,下 层 圈 梁 将 其 作 用 ,反 之 ,上 层 圈 梁 产 生 作 用 .对 于 多 层 建 筑 的 基 础 和 顶 层 宜 各 设 一 道 圈 梁 ,基 础 软 弱 或 建 筑 物 较 复 杂 时 ,应 层 层 设 置 圈 梁 .
(10)控制建筑物长高比,建筑物在平面上的长度 L 和基础底面算起的高度 H 之比称作建筑物的长 高比,是决定砌体结构的主要因素.长 高 比 越 小,建 筑 物 刚 度 越 好,对 地 基 不 均 匀 沉 降 的 调 节 作 用 也 越 好.在实际设计中,若建筑物沉降量大于120mm 时,则应对长高比进行控制,同时尽量减少纵墙布置或 少 转 折 ,必 要 时 还 应 增 加 基 础 刚 度 和 强 度 .
2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不 均 匀 沉 降 的 处 理 措 施
(1)工程地质勘察来不得半点虚假.地勘报告是设计人员的主要设 计 依 据,必 须 提 高 地 质 勘 测 人 员
收 稿 日 期 :2012-12-20 作 者 简 介 :刘 斌 (1975-),男 ,工 程 师 ,从 事 建 筑 施 工 研 究 .
1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不 均 匀 沉 降 的 原 因 分 析
根 据 笔 者 多 年 的 实 践 经 验 ,并 查 找 了 大 量 的 技 术 资 料 ,总 结 出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不 均 匀 沉 降 的 原 因 主 要 有 如 下 几 个 方 面 :第 一 ,建 筑 物 的 体 型 设 计 立 面 高 差 悬 殊 、平 面 形 状 复 杂 、以 及 单 体 过 长 和 阴 角 太 多 平 面 形 状 复 杂 的 建 筑 物 ,在 其 纵 横 交 接 处 ,地 基 中 附 加 应 力 叠 加 ,将 造 成 较 大 的 建 筑 结 构 基 础 沉 降 .建 筑 结 构 基 础 不 均 匀 沉 降 对 框 架 结 构 房 屋 产 生 很 大 的 危 害 ,轻 则 引 起 房 屋 墙 体 开 裂 ,重 则 引 起 房 屋 结 构 整 体 或 局 部倾斜甚至倒塌.第二,工程地质勘探未对土质的物理、化学指标作 详 细 工 作,不 容 易 发 现 暗 洪、坑 洞 等 恶劣地质条件.地质勘查过程也存在人为因素,地质钻探中布孔过少或 深 度 不 到 位,工 程 地 质 报 告 未 能 正 确 反 映 地 下 水 、土 层 性 质 以 及 土 工 试 验 情 况 ,使 设 计 人 员 分 析 错 误 .第 三 ,建 筑 结 构 基 础 中 地 基 土 层 不 均匀,建筑结构基础中地基土层压缩层厚度以及地基土的压缩模量相差过 大 是 地 基 不 均 匀 沉 降 的 本 质 原 因 ,土 体 中 的 孔 隙 使 土 体 可 压 缩 是 内 在 原 因 ,而 基 底 附 加 应 力 是 外 因 .归 纳 来 讲 ,地 基 土 不 是 单 一 的 匀 质 材 料 ,然 而 ,为 了 简 化 工 作 ,使 其 单 一 化 理 想 化 ,这 就 使 计 算 与 实 际 出 现 了 计 算 误 差 .第 四 ,建 筑 结 构 基 础的处理方法很多,但同一种处理方法对不同的建筑工程要求处理的 效 果 不 同.实 际 工 程 中,使 用 同 一 方法处理不同软弱地基,埋下差异沉降的隐患.建成后使用过程中的意 外 影 响,由 于 地 下 水 管 的 大 量 漏 水 引 起 地 基 局 部 下 沉 ,相 邻 新 建 筑 产 生 的 影 响 ,或 地 面 堆 载 的 载 荷 过 大 而 引 起 局 部 下 沉 .第 五 ,很 多 工 地 对 砂 浆 配 合 比 计 量 不 严 ,砂 浆 的 材 料 用 量 偏 差 较 大 ,致 使 灰 缝 砂 浆 强 度 分 布 不 均 ,强 度 偏 低 ,造 成 建 筑 结 构基础裂缝,主体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部分建筑竣工后住户进行拆改,使 建 筑 结 构 基 础 整 体 性 遭 到 破 坏 也 是 造 成 建 筑 结 构 基 础 产 生 不 均 匀 沉 降 的 重 要 原 因 .第 六 ,建 筑 基 础 围 护 结 构 与 混 凝 土 墙 柱 之 间 未 按 规范要求铺设,拉结筋或拉结筋安装位置不当,建筑基础直接在地面垫 层 上 砌 筑 或 基 础 过 小,产 生 建 筑 结 构 的 不 均 匀 沉 降 .第 七 ,在 建 筑 结 构 基 础 施 工 砌 体 时 ,灰 缝 砌 筑 砂 浆 不 饱 满 或 厚 薄 不 均 ,砂 浆 的 稠 度 不 够,使砌块迅速吸收了砂浆中的水分,造成建筑结构基础干缩开裂,影响 了 其 强 度 尤 其 是 抗 剪 和 抗 拉 强 度.
(4)选用非敏感性结构.不同的结构对于相同情况的不均匀沉降具 有 不 同 的 敏 感 性.理 论 和 实 际 的 工程经验表明,排架结构和三绞拱结构等结构在地基发生一定的不均匀沉降时 ,不会引起很大的附加应 力 ,应 此 选 用 这 种 结 构 可 以 较 好 的 减 轻 不 均 匀 沉 降 的 危 害 .对 于 单 层 工 业 厂 房 、仓 库 和 某 些 公 共 建 筑 ,在 情 况 许 可 的 情 况 下 ,应 当 尽 可 能 的 选 择 对 地 基 沉 降 不 敏 感 的 结 构 .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刘 斌
(张家口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 要 :分 析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不 均 匀 沉 降 产 生 的 原 因 ,探 讨 相 应 处 理 措 施 的 制 定 . 关 键 词 :地 基 基 础 ;不 均 匀 沉 降 ;应 对 措 施 中 图 分 类 号 :TU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第31卷 第1期 2013年3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Vol.31No.1 March 2013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
(6)设 置 基 础 梁 ,钢 混 结 构 对 不 均 匀 沉 降 很 敏 感 ,很 小 的 沉 降 差 异 都 将 引 起 附 加 应 力 .对 于 单 独 桩 基 的 框 架 结 构 ,在 基 础 之 间 设 置 基 础 连 梁 加 大 结 构 刚 度 ,是 减 少 不 均 匀 沉 降 的 有 力 措 施 .
(9)建 筑 物 体 型 力 求 简 单 .建 筑 物 包 括 平 面 与 立 面 形 状 .平 面 形 状 复 杂 的 建 筑 物 ,在 纵 横 单 元 交 接 处 的基础密集,地基中附加应力相互叠加,导致该部分的沉降往往大于其 他 部 分.当 建 筑 物 的 高 低 或 者 荷 载 差 异 较 大 时 ,也 必 然 会 加 大 地 基 的 不 均 匀 沉 降 .因 此 ,当 具 备 发 生 较 大 不 均 匀 沉 降 条 件 时 ,建 筑 物 体 型 应该力求简单.若建筑物的体型较复杂,宜根据其平面、立面形状、荷 载 差 异 等 情 况、在 适 当 部 位 用 沉 降 缝 将 其 划 分 为 若 干 刚 度 较 好 的 独 立 单 元 体 ;或 者 将 两 者 隔 开 一 定 的 距 离 ,两 者 之 间 采 用 能 自 由 沉 降 的 连 接 体 或 简 支 、悬 挑 结 构 连 接 .
第1期 刘 斌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21
的 业 务 水 平 、政 治 素 质 和 职 业 道 德 素 质 ,加 强 责 任 感 ,这 样 才 能 使 地 勘 报 告 具 有 真 实 性 和 可 靠 性 . (2)减轻建筑物自重,建筑物自重在基地压力占有很 大 比 例.工 业 建 筑 占 50%,民 用 建 筑 占 60% 到
(下 转 第 32 页 )
32
河 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第31卷
0 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 设 施 迎 来 了 建 设 的 高 潮,建 筑 工 程 作 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工程地质 勘 察 不 详、施 工 过 程 中 地 基 处 理 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稳定性和承载力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要求 ,使得地基基础产生 不 均 匀 沉 降 ,影 响 了 上 部 结 构 的 安 全 甚 至 导 致 整 个 建 筑 的 倒 塌 .可 见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对 整 个 建 筑 结 构 安 全 的重要性,故在地质勘察、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对地基基础施工 质 量 进 行 严 格 的 控 制,防 止 地 基 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本文对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 的处理措施.
(11)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设置沉降缝.作 法 为:从 基 础 底 部 断 开,并 贯 穿 建 筑 物 全 高 ,使 两 侧 各 为 独 立 的 单 元 ,可 以 垂 直 自 由 的 沉 降 .
(12)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地 基 中 附 加 应 力 具 有 扩 散 作 用,相 邻 建 筑 物 之 间 的 沉 降 会 相 互 影 响 .为 避 免 引 起 不 均 匀 沉 降 ,应 该 对 相 邻 建 筑 物 基 础 之 间 的 距 离 进 行 控 制 .
70% ,因 而 减 如 采 用 轻 质 材 料 ,采 用 轻 型 结 构 ,减 轻 基 础 及 其 上 方 的 回 填 土等.
(3)基础底面附加应力的调整是一种重要的措施,尤其是高层建筑 和 密 集 建 筑 群 的 建 造 尤 为 适 用. 通常情况常采用以下两种措施:设置地下室,采用补偿性基础设计方法,挖 除 的 土 重 抵 消 部 分 或 者 全 部 的 建 筑 物 重 量 ,达 到 减 小 沉 降 的 目 的 ;调 整 基 地 尺 寸 ,按 照 地 基 承 载 力 确 定 出 基 础 底 面 尺 寸 后 ,运 用 沉 降 理 论 和 合 理 的 设 计 经 验 对 地 基 尺 寸 进 行 合 理 的 调 整 ,使 不 同 荷 载 的 基 础 沉 降 量 接 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