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下料单
C60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现场质量控制

C60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现场质量控制余世荣广西创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530031摘要:东方明珠花园1#楼工程位于南宁市民族大道与双拥路交汇处,1~13层柱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60,采用现场搅拌,用塔吊施工。
本文介绍该工程C60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现场质量控制。
关键词:C60混凝土;配合比;质量Abstract:The Oriental Pearl Garden#1Building Project is located in Interchange of Nanning City Minzu Avenue and the Shuangyong Road,the1 to13story column design strength of concrete grade is C60,site mixing,use the crane construction.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ject C60concrete mix design and field quality control ratio.Key words:C60concrete;mix ratio;quality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1、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结构特点、现场机械设备状况和规范要求,试配的C60混凝土须满足以下要求:(1)fcu,o >fcu,k+1.645σ(由于无历史统计资料,为了确保95%以上的强度保证率,本次试配σ取6);(2)初凝时间≥6h,终凝时间≤10h;(3)坍落度100~120mm。
1.1原材料选择(1)水泥:所选择的水泥必须是富余强度高且质量稳定的品牌。
根据南宁水泥市场供应情况,结合我公司长期以来的历史统计资料,本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择柳州鱼峰水泥厂产“鱼峰牌”5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2%~26%。
浅谈C20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在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应用与行业现状分析

浅谈C20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在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应用与行业现状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工程案例分析,介绍了无砂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选取,设计和步骤,在商品混凝土企业中生产运输该注意的事项。
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合计;现状分析;生产运输;施工养护【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6-0026-031.前言住建部2014年10月编制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六字箴言“渗”“滞”“蓄”“净”“用”“排”据海西晨报记者报道,厦门建设海绵城市获国家连续三年每年4亿专项补助资金。
计划在海沧马銮湾片区以及翔安新城南部区域试点建设“城市海绵”让城市道路拥有像海绵一样的蓄水能力,并强化城市渗水能力,净化城市水资源。
传统的城市规划及设计习惯于将地面降雨尽快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城市道路也几乎被水泥、柏油、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等不透水的地面所覆盖。
不仅阻隔了雨水向地下土壤的渗透,也极大的浪费了雨水资源。
行业现状分析:无砂透水混凝土属于特种混凝土,传统施工都是以现场搅拌形式进行。
随着我国预拌混凝土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工地现场搅拌的现象也几乎消失。
住建部于2015年新颁布实施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规定,预拌商品混凝土不在分等级,承包工程范围从原来的可以生产C60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放宽到可以生产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
这也预示着无砂透水混凝土作为特制品在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也可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对市场进行销售。
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生产没有特殊性,属于非常简单的加工。
虽然前期投入资金较大,但可以通过分期付款购买设备,而且建设周期也短,一般建一条生产线2-3月,其它行业的投资者很容易进入。
我市属于河南周口地区的一个县级市级别城市,近几年来,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出现“井喷”势头,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一家到2016年底迅速增长到近20家。
常见混凝土配合比

常用混凝土配合比42.5的水泥配C20混凝土配合比:水:175kg 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水:175kg 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C15 水泥330 砂子619 河石1315水160 (27.5水泥)C20 水泥330 砂子618 河石1315水167 (32.5水泥)C25 水泥390 砂子561 河石1309水170 (32.5水泥)C30 水泥430 砂子530 河石1309水170 (32.5水泥)细石混凝土C20,重量配比:1:1.91:2.98:0.59 (水泥:砂:石:水)其中,水泥:(32.5级)361Kg砂(粗砂):689 Kg 碎石:(16mm)以下1077Kg后浇带施工方案四、施工工艺后浇带清理→后浇带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五、施工方法1、后浇带模板支设水平后浇带底模应与两侧的主体结构底模同时单独支设,并且在水平后浇带浇筑混凝土之前不得拆除。
模板支设系统要牢固。
2、后浇带清理及钢筋调整(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检查后浇带处模板系统是否牢固,并清理模板和混凝土结合面处的杂物,并用力冲洗,清除钢筋表面锈层,钢筋调整到位,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3、后浇带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模板的侧压力增大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
砼浇筑前,用无石子砼浆作接逢处理.(2)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
(3)长向后浇带主体封顶后浇筑,短向后浇带同楼层砼施工2个月后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温度应尽量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温度。
简易绝对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举例

4.4简易绝对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举例1)某地下工程,地下水中最大含量为1000ppm,Cl—最大含量为1000ppm。
要求混凝土耐蚀系数≮0.85,抗渗等级≮S8,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氯离子扩散系数应为500′10-14cm2/s左右。
由搅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
选择原材料为:GB175-2000de 42.55#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度为3.1 g/cm3,复合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共计60%。
粉煤灰为Ⅱ级,需水量比为104%,烧失量7.76 %;磨细矿渣比表面积为3700cm2/kg,碎石压碎指标9.8%,针片状颗粒6.1%,堆积密度1520kg/m3,表观密度2.66g/cm3;细骨料:Ⅱ区中砂(中粗砂),细度模数2.9,堆积密度1370kg/m3,表观密度≮2.65g/cm32)初选目标坍落度为18±20mm;水胶比0.38~0.42。
3)计算:石子空隙率==42.9%,砂空隙率==51.7%砂石混合空隙体积α=0.429×0.517=0.22m3假设胶凝材料浆体富裕量为10%,则浆体体积为320 l∕m3。
选择水胶比为0.4;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共60%,粉煤灰和磨细矿渣混合密度为2.5g/cm3,则1.3 kg∕l则胶凝材料总量=320×1.3 = 416 kg∕m3。
4)按前述步骤计算出配合比,掺入液体高效减水剂2.5%,试拌中因发现有泌水现象,调整胶凝材料总量为420 kg∕m3,并确定水泥用量为180 kg∕m3,水胶比0.40。
按前述步骤调整各材料用量后,拌和物坍落度为220mm,坍落流动度为550mm,成型检测混凝土各项性能见表2和表3。
表2 混凝土力学性能表3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实测温升较快,约1天即达高峰,为了控制早期强度,调整了坍落度为140~160 mm,增掺了缓凝剂,掺入引气剂4%5、施工5.1 关于浇筑和振捣:1)混凝土运到工地后应立即检测坍落度,并尽快浇筑。
施工单位资料检查记录

2
方案
工方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3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按照表B020的要求填写,是否有专家签字,是否有施工单位技术负
方案专家论证表
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
4 技术交底记录
按照表B021的要求填写,是否有交底人、审核人、接受交底人签字
(表B006)的附件,并附上质量证明文件报项目监理机构核验。
2 设备开箱清单
按照表B028的要求填写,检查设备的生产厂家、品种、规格、外观 、数量、附件情况、标识和质量证明文件、相关技术文件;建设、 施工、监理及设备供货单位签字。该表为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 报审表(表B006)的附件,并附上质量证明文件报项目监理机构核 验。
6 监理通知回复单
按照表B009的要求填写,是否有监理工程师复查及按复查结果签署 意见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 按照表B006的要求填写,是否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是否报监理校
7表
核(需要见证取样的应将复试结果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
工程材料、构配件见证取样记
8
按照表B025的要求填写
录
9 试块、试件见证取样记录
按照表B046的要求填写
锤击预制桩、静压预制桩、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检查记录 应分别按本标准表B047、表B048、表B049、表B050的要求填写。 按照表B051的要求填写
18 混凝土开盘鉴定
按照表B052的要求填写
19 混凝土搅拌检查记录表
按照表B053的要求填写
20 混凝土浇筑检查记录
六 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报告 1 砂浆施工配合比下料单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2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作业条件:2.2.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钢筋办完隐检手续。
2.2.4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3.2混凝土搅拌:3.2.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
磅秤应定期检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
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
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
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3.2.6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内业资料模版

DMJC
岩土工程竣工报告
东煤吉林建筑基础工程公司
2005 年08 月30 日
工程技术资料移交目录
总表-3
施工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赵志和交接人(签字):徐杰
发包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接管人(签字):
表基—15
灌注桩基础工程交工验收书
建设单位:JSDW
施工单位:东煤吉林建筑基础工程公司
工程名称: 工程类别: 桩径/桩数: 砼 等 级: 完工日期: 交工日期:
GCMC 沉管灌注桩 Φ400mm/150
C25 2005-10-30 2005-10-30
图纸会审记录
编号:001 表1—1
桩位测量验收记录
编号:001
(C25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下料单
表7—6
试成桩报告
编号:001 表3—2
砼搅拌检查记录
编号:001表3-9
混凝土浇注检查记录
钢筋混凝土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表4-2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2—2002
(Ⅰ)010203□□
混凝土灌注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2—2002
(Ⅱ)010405□□。
混凝土结构例题

解 (1)施工配合比:
水泥:砂:石:水=1:s(1+ws):g(1+wg) :(w- sws- gwg)
=1:2.93(1+3.5%)
:3.93(1+1.2%):(0.63-2.93×3.5%-3.93×1.2%)
=1:3.03:3.98:0.48
(2)按施工配合比每m3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
例题1:某建筑物简支梁配筋如图4-20所示,试计算钢筋下 料长度。钢筋保护层取25mm。(梁编号为L1共10根)
图4-20 例题4-1图
[解] ①号钢筋下料长度 (6240+2×200-2×25)-2×2×25+2×6.25×25=6802(mm) ②号钢筋下料长度 6240-2×25+2×6.25×12=6340(mm) ③号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上直段钢筋长度240+50+500-25=765(mm) 斜段钢筋长度(500-2×25)×1.414=636(mm) 中间直段长度6240-2×(240+50+500+450)=3760(mm) 下料长度(765+636)×2+3760-4×0.5×25+2×6.25×25=6824(mm) ④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为6824mm。 ⑤号箍筋下料长度 宽度200-2×25+2×6=162(mm) 高度500-2×25+2×6=462(mm) 下料长度为(162+462)×2+50=1298(mm)
水泥: c=280kg
砂: s=280×3.03=848.4kg
石: g=280×3.98=1114.4kg
水: w=280×0.48=134.4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