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前沿讲座

合集下载

《化学工程学科前沿讲座》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学科前沿讲座》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学科前沿讲座》教学大纲抽出时间去学习,凡事从小做起,不怕单调和重复,长期的积累坚持,想不成功,也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设计时间:一学期学时:288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对本科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过程1 .通过毕业论文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先进性作出判断进而有目的地加以补充和完善同时可以了解和接触学科前沿性课题即在此前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基础上使知识体系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得以补充2 .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科研文献检索能力以及外文文献检索能力3 .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和完整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1.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毕业设计的内容应属于学生所学或相关专业范围达到全面训练学生的目的并力求使学生论文题目尽量接触学科前沿2 .题目的难易程度和份量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努力能完成任务着重于工程师基本训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 .题目在技术上应比较成熟有相应的实验条件亦可适当引入开发性课题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时间为 15 周鼓励学生提前在第七学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和毕业论文工作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工作量1 .在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时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对于同做一题的每个学生能从工作任务上区分出不同点其工作量要适度在有效的毕业论文工作期间经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2 .尽管不同题目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应包括: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讨论、经济效益和环保分析、结束语等六、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毕业设计(论文)审查通过后由答辩小组主持答辩并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中学生须报告自己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出示有关图纸、数据或实物讲解 15 分钟左右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四个以上问题的提问每个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约 15 分钟答辩过程中应做好记录供评定成绩时参考七、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化学专业前沿讲座》心得体会(3篇)

《化学专业前沿讲座》心得体会(3篇)

《化学专业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在《化学专业前沿讲座》中,我深受启发和教育。

讲座内容涵盖了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让我对化学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该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中介绍的各种化学新材料让我大开眼界。

在讲座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材料。

例如,有机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太阳能技术的重要突破口,可以通过合成和改良材料结构来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纳米材料和二维材料的应用,如石墨烯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以及纳米颗粒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这些新材料的出现为解决许多传统材料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讲座中对化学合成方法的讲解让我对化学合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讲座提到了一些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热反应法和水热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材料结构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精确控制。

这对于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至关重要。

此外,讲座还讲解了一些新的催化反应和合成策略,如金属有机框架的应用和转化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这些新的合成方法和策略为合成复杂分子和有机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讲座还涉及到了一些有机化学和催化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在讲座中,我了解到了一些新的合成方法和策略,如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自由基反应和金属有机催化的应用等。

这些研究的成果不仅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药物合成、材料合成和能源转化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此外,讲座还介绍了一些化学计算方法和模拟技术的应用。

如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等方法可以帮助化学家更好地理解分子结构和反应机制。

这些计算方法和模拟技术在化学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实验工作提供指导和解释。

通过参加该讲座,我对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和最新进展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化工前沿讲座总结

化工前沿讲座总结

前沿讲座总结报告听完了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的前沿讲座课程,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通过听讲、查资料,经过思考后对化工领域的一些工艺和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主要包括:甲醇转化制烯烃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炼化污水趋“零排放”及水系统优化先进技术综述、新型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实例、清洁汽油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二甲苯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加氢催化剂研究新进展、石油烃类催化裂解生产低烯烃的基础研究、气体化合物相关的化学工程科学问题和汽油加氢改质过程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一、甲醇转化制烯烃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目前全世界石油资源紧缺,原油价格一路飙升(最近油价一直在下降),天然气也是大幅上涨,有价无市。

制备乙烯丙烯主要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但目前丙烯市场供不应求,就衍生出了“甲醇经济”即在过渡期内利用有效方法直接将现存天然气资源转化为甲醇和二甲醚,或回收燃烧生成的2及空气中的2用化学法转化为甲醇和二甲醚,以液体的形式储存能量作为运输燃料;另一方面催化转化为乙烯、丙烯。

当然也可以发展以煤为原料的丙烯制备技术格外重要,即所谓的“煤代油”战略。

通过煤制合成气,进而制甲醇,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工业过程。

而甲醇制低碳烯烃(——,)和甲醇制丙烯(——,)是最有希望替代石油路线制烯烃的工艺,甲醇转化化学历程:①甲醇生成二甲醚和水,并快速达到平衡过程②动力学诱导过程③第一个烃类分子的形成(键的形成)④初级烃转化为其它烃类的过程⑤催化剂的失活过程。

现目前甲醇是连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桥梁,面临的技术瓶颈是甲醇转化催化剂和过程的放大,但我国在甲醇转化的技术开发和工业化方面处于国际领先。

甲醇制烯烃技术的核心是分子筛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是掌握和开发甲醇制烯烃成套技术的关键,催化剂的性质和性能将主要决定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发展方向。

以改性—5分子筛为活性组分,德国鲁奇公司开发了固定床合成丙烯的工艺,的反应特征:对反应压力、反应空速敏感、需要严格控制反应空速、固定床反应器易实现对反应空速的控制、固定床反应需要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抗结焦能力、5具有良好的抗结焦能力,是首选催化材料。

化工行业的技术趋势和前沿研究

化工行业的技术趋势和前沿研究

化工行业的技术趋势和前沿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领域之一,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化工行业的技术趋势和前沿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化工行业的技术趋势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前沿研究。

一、技术趋势1. 绿色化工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绿色化工成为了化工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化工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通过改进工艺和技术,推进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采用绿色催化剂和可再生原料,降低了废弃物和有毒副产物的产生,使生产过程更加清洁和环保。

2. 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正逐渐融入到化工行业中。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自动化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化工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智能化还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和预测性分析,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 新材料和高性能化工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工行业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材料和高性能化工产品。

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例如,新型聚合物材料和功能性化合物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前沿研究1. 生物化工生物化工是当前化工行业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利用生物酶和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特性,生物化工可以实现高效、选择性的合成化学反应。

生物化工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还能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在生物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等领域,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2.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具潜力和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化工行业中,纳米技术可以用于材料的改性和功能优化,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例如,通过纳米材料的添加,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导电性和热稳定性。

此外,纳米技术在催化剂、分离膜和药物输送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化工学科前沿讲座心得

化工学科前沿讲座心得

化工学科前沿讲座心得
化工学科前沿讲座是我非常期待的一次学术活动。

在这次讲座中,我对化工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讲座介绍了化工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新能源材料、生物
化工、环境保护等,这些都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讲
座还涉及了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比如纳米材料在催化
剂领域的应用、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利用等,这些内容让我对化工学
科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讲座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比如
计算机模拟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在新材料研发中
的作用等。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为化工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
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讲座还邀请了一些业内专家和学者进行分享和交流,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学习
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也了解到了在化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
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化工学科前沿讲座让我受益良多。

我不仅对化
工学科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相信这次讲座对我未来的学术生涯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在化工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

化工前沿讲座知识点总结

化工前沿讲座知识点总结

化工前沿讲座知识点总结一、化工前沿技术的发展1.1 绿色化工技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化工技术成为了化工领域的热门话题。

绿色化工技术主要包括了可再生能源利用、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通过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1.2 生物化工技术生物化工技术是近年来化工领域的一个热门领域。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实现对微生物的改造和利用,生物化工技术可以生产出许多传统化工无法生产的物质。

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化工领域的革新,还可以为医药、食品等领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3 智能化工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工技术也逐渐成为了化工领域的热门话题。

智能化工技术主要包括了智能监控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化工设备等方面。

通过智能化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化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员的手动操作,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1.4 纳米化工技术纳米化工技术是化工领域的一个前沿技术,通过控制物质的纳米级尺度,实现对物质性能的调控。

纳米化工技术主要包括了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纳米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等方面。

通过纳米化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物质性能的精细化调控,提高材料的性能,拓展化工材料的应用领域。

1.5 信息化工技术信息化工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化工领域的一个热门方向。

信息化工技术主要包括了化工过程的模拟与优化、化工装备的智能化、化工生产的自动化等方面。

通过信息化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化工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二、化工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2.1 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催化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温度,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提高产品质量。

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精细化控制,可以实现对催化反应的高效控制。

化学教育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

化学教育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

化学教育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化学教育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1近日,在我的学校举行了一场电化学前沿讲座活动,我很幸运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听到了让我受益匪浅的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讲座,我不仅对电化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首先,本次讲座让我首先了解了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化学反应、电解质、电化学催化等等。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电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讲座的介绍我了解到,在电化学反应中,电子的流动是关键。

以前我只是简单的理解了化学反应,但通过这次讲座,我对电子流动和反应的机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电化学的基础知识之后,讲座介绍了许多现代科技中电化学的应用,比如纳米技术、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等。

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需要丰富的电化学知识作为基础。

讲座中,讲师举例说明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如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燃料电池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等等。

我深刻地意识到电化学对现代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也更加重视电化学的学习。

除了现有的电化学技术应用,讲师还提到了电化学发展的前沿技术,如化学能量储存技术、太阳能电池、生物电解等等。

这些技术现在还处于探索研发阶段,但是未来的应用领域可能会非常广泛。

讲师的介绍让我充满了好奇心,也让我意识到在电化学领域中仍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通过这次电化学前沿讲座的学习,让我对电化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电化学的基础知识,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祝愿电化学领域的研究者们能够在前沿技术的探索中不断创新,带来更多更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人类科技、文明和生活的进步。

化学教育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2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化学前沿科学讲座,与该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亲密接触,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

在这场讲座中,我受益匪浅,取得了不少收获。

省属高校化学化工学科前沿讲座的思考与实践

省属高校化学化工学科前沿讲座的思考与实践
第2 7卷第 1期 2 0 1 3年 1月
化 工时刊
C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T i me s
V o 1 . 2 7, No . 1 J a n . 1 . 2 0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1 5 4 X. 2 0 1 3 . O 1 . 0 1 5
相结合, 培养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 提 高创新创业 能
力; 另一方 面促进 老 师开 展 学 术 交流 , 不 断丰 富 教学
内容 , 不 断提高 自身 的教学 和科 研水 平 。
参加学术讲座, 这不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和激发其对科 研 的兴趣 , 影 响了大学生科 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 。

5 0—
胡 兵等 省 属 高 校 化 学 化 工 学 科 前 沿 讲 一
近年来 , 我们精选的学术讲座内容涉及新型反应
与分 离技 术 、 新 型催 化 技 术 、 绿 色化 学 工 艺与 清 洁 生 产、 环 境友 好材 料 、 化 学 与新 能 源 、 生 物 化 工技 术 、 化 工基 础理 论和 实验技 术 等 的新 进 展 , 既有 基础研 究 的 重要 成果 , 也有 应用 研 究 特 别 是 产 业 化 的成 功案 例 。
研究与实施情况 , 实践表 明 , 对有效传播该学科 前沿最新 进展 , 拓展大 学生的知识 视野 , 推动大学 生科 技创 新实践活 动, 培养 大学 生的综合 素质 等起 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省属高校 学科前沿 学术讲座 创新 能力
学 科前 沿讲座 是 大 学生 第 二 课 堂 活动 的 主要 形 式, 是第 一课 堂 的必 要 补充 和 延 伸 , 是提 高 学 生综 合 素质 的有效 的教 育平 台 。世 界 著 名 大学 历 来 都 十分 注重学 术讲 座 的开 展 , 听讲座 成为这 些 高校大 学生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炭黑的制备及改性摘要:白炭黑即水合二氧化硅,可以作为填料剂应用于PVC的生产中,增加PVC 的补强性能,同时能改善加工性能,提高耐磨性。

但因为白炭黑表面大量羟基作用,使其表现出有较强的亲水性,不利于在有机物中的分散结合。

本论文利用常见表面改性剂通过湿法改性对白炭黑表面改性,使白炭黑可以更好的分散于PVC 中,通过测定改性前后吸油值变化确定改性效果。

本文用棕榈酸;硅烷偶联剂;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2000(氨水催化剂);聚乙二醇2000(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十二醇(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无水乙醇辅助溶剂);十二醇(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二甲苯辅助溶剂);冰醋酸(浓硫酸做催化剂);丙三醇(对苯甲磺酸做催化剂)等方法所做的实验探究。

然而只有硅烷偶联剂,十二醇(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二甲苯辅助溶剂)等改性剂,发现其改性后的白炭黑吸油值有明显提高,说明提高了白炭黑的亲油性。

实现更好的在PVC中充当补强剂。

关键词:白炭黑,表面改性,改性,制备,表面活性剂。

正文:白碳黑的化学名称为水合无定形二氧化硅或胶体二氧化硅(Si02-nH2O),是一种白色、无毒,无定形微细粉状物。

其Si02含量较大(>90%),原始粒径一般为10~40nm,因表面含有较多羟基,易吸水而成为聚集的细粒。

白炭黑的相对密度为2.3l9~2.653t/m3,熔点为1 750℃。

不溶于水和酸,溶于强碱和氢氟酸。

具有多孔性、内表面积大、高分散性、质轻、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不燃烧、电绝缘性好等优异性能。

主要用作橡胶、塑料、合成树脂以及油漆等产品的填充剂,也可用作润滑剂和绝缘材料。

目前全世界70%的白炭黑用于橡胶工业,是优良的橡胶补强剂,能改善胶接性和抗撕裂性,其性能优于普通炭黑。

在造纸工业中,它能提高纸张白度、强度和不透明性。

在农药工业中可作为防结块剂、分散剂。

我国的气相法白炭黑市场需求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气相法白炭黑的净进口量增长率连续5年超过20%, 我国目前气相法白炭黑的年需求量已超过16000t, 国外气相法白炭黑公司纷纷增加投资, 强化其中国业务。

我国气相法白炭黑生产企业将迎头赶上, 提高产品档次, 努力开发高质量的气相法白炭黑以满足各行业的需要。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白炭黑行业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 气相法白炭黑的增长速度仍将超过沉淀法白炭黑的增长速度。

当前, 我国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政策扶持, 利用多晶硅工业副产物四氯化硅作为原料生产气相法白炭黑这个新的课题, 必将得到较快的发展。

然而,多数无机纳米填充材料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较差,因此需通过表面改性改善它们的相容性。

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改性处理,可减少或消除羟基带来的不利影响。

白炭黑表面改性分为无机物改性和有机物改性。

有机物改性是白炭黑改性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的技术关键在于有机基团取代白炭黑的表面羟基。

表面改性工艺有干法改性和湿法改性两种工艺,白炭黑应用企业一般采用湿法改性,而白炭黑生产企业则采取在线干法改性。

通常大部分能够与白炭黑的表面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的易挥发物质均可作为改性剂。

目前常用的白炭黑表面改性剂主要有有机卤化硅烷、硅烷偶联剂、硅氮烷、硅氧烷类有机硅化合物、醇类及有机聚合物等,如硫基硅烷偶联剂Si69、KH550。

白炭黑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胶料中键合橡胶的数量减少,但提高了白炭黑和橡胶基体的相容性,降低了填料网络间的相互作用,使胶料的粘度降低,加工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综合力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于白炭黑内部的聚硅氧和外表面存在的活性硅醇基及其吸附水,使其呈亲水性,在有机相中难以湿润和分散,而且,由于其表面存在羟基,表面能较大,聚集体总倾向于凝聚,因而产品的应用性能受到影响。

所以本实验从改变白炭黑亲水性入手,利用表面活性剂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

白炭黑的表面改性是利用一定的化学物质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使白炭黑的表面羟基与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消除或减少其表面活性硅醇基的量,以达到改变表面性质的目的。

表面改性剂亲水集团与白炭黑表面羟基连接,使表面活性剂亲油集团暴露在外。

利用湿法改性让表面活性剂与白炭黑反应,得到所需改性白炭黑。

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憎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的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也可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等;而憎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人们一般都认为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来分比较合适。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疏水基结构进行分类,分直链、支链、芳香链、含氟长链等;根据亲水基进行分类,分为羧酸盐、硫酸盐、季铵盐、PEO 衍生物、内酯等;有些研究者根据其分子构成的离子性分成离子型、非离子型等,还有根据其水溶性、化学结构特征、原料来源等各种分类方法。

但是众多分类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难将表面活性剂合适定位,并在概念内涵上不发生重叠。

人们一般都认为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来分比较合适。

即当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后,根据是否生成离子及其电性,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c、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聚山梨酯国外气相法白炭黑的主要集中于美国、西欧和日本,因文献资料有限,消费量统计也局限于这些国家和地区。

其实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对气相法白炭黑的需求量和消费量都较大,因此国外消费量统计数据难免偏低。

在未来几年有机硅工业仍然是气相法白炭黑的主要消费领域,随着有机硅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外气相法白炭黑消费量将不断增长。

目前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虽然具有很好的改性效果,并且也提高了白炭黑各方面的性能,但是其来源少,价格昂贵。

用常见表面活性剂改性,大大降低了白炭黑改性的制造成本,并且为环境保护做了很大的贡献。

本人利用假期时间分别用硬脂酸改性白炭黑;棕榈酸;硅烷偶联剂;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2000(氨水催化剂);聚乙二醇2000(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十二醇(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无水乙醇辅助溶剂);十二醇(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二甲苯辅助溶剂);冰醋酸(浓硫酸做催化剂);丙三醇(对苯甲磺酸做催化剂)等方法所做的实验探究。

然而只有硅烷偶联剂,十二醇(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二甲苯辅助溶剂)做成功,但改性效果不是很好。

下面是具体的研究方法:一: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试剂:待改性白炭黑(SiO2含量32.87%,水含量67.13%)5g;无水乙醇37.5ml;硅烷偶联剂0.33g方法:(1)用量筒量取37.5ml无水乙醇置于圆底烧瓶(2)将称量好的带改性的白炭黑放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将白炭黑超声开(3)水浴加热70℃,缓慢滴加量取好的硅烷偶联剂,搅拌(转速1400r/min)反应1.5h(4)应反好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放入之前设定好的烘箱中(80℃)烘干(5)将烘干的产品研磨成粉末(6)测定产品的亲油化度:用量筒量取50ml的蒸馏水置于烧杯中,称取一定量的产品加入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润直至样品完全浸润记录无水乙醇的用量v=3.5ml。

(7)计算亲油化度:亲油化度=v/v+50 =6.5%结论硅烷偶联剂可以改性白炭黑,改性后的产品的亲油化度为6.5%,改性效果不是很好。

二:十二醇(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二甲苯辅助溶剂)改性白炭黑1、试剂:干燥的带改性的白炭黑10g,十二醇30ml,二甲苯20ml,对甲基苯磺酸1.0g2、方法:(1)量取十二醇30ml置于圆底烧瓶中(2)将称好的带改性的白炭黑和对甲基苯磺酸倒入圆底烧瓶中,再加20ml的二甲苯作为辅助溶剂(3)水浴加热70℃,搅拌(转速400r/min)反应70min(4)反应完毕后离心,用无水乙醇洗2次(5)将洗涤好的产品倒入蒸发皿中放入之前设定好的烘箱中(105℃)烘干,将烘干的产品品研磨成粉末(6)测定产品的亲油化度:用量筒量取50ml的蒸馏水置于烧杯中,称取一定量的产品加入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润直至样品完全浸润记录无水乙醇的用量v。

(7)计算亲油化度:v=5.5 亲油化度=v/v+50=9.9%3、结论十二醇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二甲苯做辅助溶剂可以改性白炭黑,改性后产品的亲油化度是9.9%。

使用硅烷偶联剂改性效果不是很好,而且硅烷偶联剂价格比较高,成本大,所以不可以用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而十二醇和二甲苯的用量较大,同样也不可以用作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研究,寻找更好的,更有利于工业生产的方法。

随着中国有机硅单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体产量将逐年增加,为解决富余单体的综合利用及国内市场对气相法白炭黑的需求问题,配套建设气相法白炭黑装置将势在必行。

建议国内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投人一定的科研力度,开发化学改性白炭黑,为中国气相法白炭黑的发展,作好技术储备。

[7]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科技人员应加强对白炭黑生产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或旧工艺的改进,不断推出更先进、更环保的无凝胶高分散性白炭黑生产工艺。

进一步研究开发出性能更优秀、成本更低的表面改性剂及相关加工助剂,研究开发表面改性工艺技术和疏水型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加大对清洁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发展节能环保型生产工艺和充分利用副产物生产白炭黑的工艺技术,加快气相法白炭黑工艺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1]郑舒文,林剑.白炭黑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1999,28(6):340-342.[2]王宪皇.国内外白炭黑生产技术概况[J].河南化工.1996,42(2):12-14.[3]郑水林.粉体表面改性[M].北宋:中国建材出版社,2003.2-6.[4]朱捷葛奉娟.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与改性.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2):51-54.[5]于涛,刘红娟,丁伟.系列十二烷基二甲苯基磺酸钠的合成与表面性能[J].应用化学。

2008,17(9):1107—1109[6]陈庆春,王延吉,彭人勇等.聚乙二醇对硅灰石制多孔SiO2粉体多孔性与粒径影响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1,18(9):513-514.[7]王延吉,陈庆春,周萍华等.表面活性剂在硅灰石制二氧化硅中的应用研究[J].精细化工,2000,17(8):438—440.[8]张密林,丁立国,景晓燕等.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改性及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3,10(6):12-14.[9]王光国,杨本意,王跃林,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