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设计98074

合集下载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引言。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桥梁的设计、建造、维护等方面。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展开讨论,探讨如何设计一门优质的桥梁工程课程。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

1. 桥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包括桥梁结构、材料、荷载、设计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桥梁工程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验、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桥梁工程的设计与创新。

通过案例分析、设计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桥梁工程的团队合作。

通过团队项目、合作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桥梁工程的伦理和责任。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项目驱动式教学。

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桥梁工程中的伦理和责任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四、评价方式。

1. 考试。

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桥梁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项目评价。

通过项目评价,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课堂表现。

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结语。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设计,可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优秀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优秀桥梁工程人才。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熟悉桥梁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计算方法。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5.具备桥梁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6.能够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和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桥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以及桥梁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包括桥梁的结构分析方法、荷载分析、材料选择和设计原则。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桥梁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桥梁工程的知识和技能。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2)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了解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桥梁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3)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桥梁工程进行仿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3)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负责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以及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桥梁工程的组成和结构类型;3.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4.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5.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桥梁工程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4.实验法:学生进行桥梁工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和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桥梁工程的特点和魅力;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桥梁工程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含图纸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含图纸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含图纸《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目录1.设计基本资料 (1)1.1设计资料 (1)1.2设计基本要求 (1)2.桥梁纵横断面设计 (2)2.1桥梁横断面设计 (2)2.2桥梁纵断面设计 (3)3.行车道板的计算 (3)3.1行车道板类型 (3)3.2恒载及其内力 (3)3.3汽车荷载产生的内力 (4)3.4作用效应组合 (5)3.5行车道板配筋及验算 (6)4.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8)4.1支座截面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8) 4.2跨中截面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9)4.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15)5.主梁内力计算 (15)5.1恒载内力计算 (15)5.2活载内力计算 (16)5.3作用效应组合 (20)6.钢筋配置及验算 (21)6.1跨中钢筋配置及验算 (21)6.2弯起钢筋和箍筋配置及验算 (23)6.3腹板分布钢筋、架立钢筋配置 (30)7.变形验算 (30)7.1裂缝验算 (30)7.2变形挠度验算与预拱度设置 (31)8.支座设计与计算 (34)8.1确定支座平面尺寸 (34)8.2确定支座的厚度 (35)8.3验算支座偏转情况 (36)8.4验算支座的抗滑稳定性 (37)参考文献 (38)1《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型梁桥设计1. 设计基本资料1.1 设计资料(1)桥梁横断面尺寸:净-9+2×1.00m 。

(2)可变荷载:人群荷载2.5kN/m 2;人行道+栏杆=5kN/m 2;汽车荷载,公路-Ⅰ级。

(3)永久荷载:桥面铺装层容重γ=23kN/m 3。

其他部分γ=25kN/m 2。

(4)材料:主筋采用HRB335,其他用HPB235,混凝土标号C40。

(5)桥梁纵断面尺寸:标准跨径Lb=30m ,计算跨径L=29.16m ,桥梁全长L ’=29.96m 。

(6)混凝土弹性模量:4h 3.2510E MPa =?。

1.2 设计基本要求(1)纵横断面设计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参考工程实例,合理进行桥梁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布置,选取适当的桥面铺装层,初步估算T 形主梁、横隔梁等的细部尺寸。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 引言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桥梁结构设计、施工、监测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以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为主题,介绍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以及相关技术。

2. 概述桥梁工程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两个地点,使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同时,桥梁工程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桥梁设计、施工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桥梁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学生可以学习桥梁工程的相关知识,了解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4.1 桥梁工程概述在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一开始,需要对桥梁工程的概念、分类和历史进行介绍,使学生对桥梁工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2 桥梁设计桥梁设计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桥梁结构的力学行为,掌握桥梁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

4.3 桥梁施工桥梁施工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桥梁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了解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安全要求。

4.4 桥梁监测桥梁监测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学生需要学习桥梁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桥梁结构的变形和损伤的监测技术,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监测结果中的问题。

5.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流程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5.1 选题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与桥梁工程相关的课题,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和目标。

5.2 调研和综合学生需要进行相关文献调研,了解桥梁设计、施工和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整合自身的知识,并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5.3 设计在设计阶段,学生需要根据选定的课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桥梁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引言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人类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学术意义。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桥梁结构设计方面的实践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展开讨论,从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桥梁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桥梁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桥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桥梁设计规范及相关国际标准;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4. 培养实际桥梁工程项目的实践能力;5.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桥梁结构设计基础知识:介绍桥梁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力学分析方法等基础知识。

2. 桥梁设计规范:学习国内外桥梁设计规范和相关国际标准,熟悉规范的应用和桥梁设计的要求。

3. 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学习使用专业的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如ANSYS、AutoCAD等,进行桥梁的力学分析和结构设计。

4. 实际桥梁工程项目实践:学生分组完成一个真实的桥梁工程项目,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桥梁结构设计、计算和绘图等实践活动。

5.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学生按照课程设计要求,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项目背景、设计目标、设计方案、计算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的方法在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桥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通过实践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

2. 实验室实验: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桥梁结构的模型试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进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加深对桥梁结构设计的理解。

3. 个人和小组指导: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解答问题和提供建议,同时组织小组交流和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学生之间的知识分享。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一、课程设计总体要求(一)目的与教学要求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桥梁工程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座简支梁桥上部结构与支座的设计计算工作。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1)回顾并巩固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关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和计算、构造等重要指示,并且深化知识;(2)结合交通背景,对一座简支梁桥的横断面形式进行布置、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行业规范,掌握桥梁横断面布置的基本要求和布置特点;(3)进一步加深对桥梁结构上作用荷载、作用效应计算办法的理解,加深对桥梁横向分布概念的理解与计算方法;(4)通过上部结构与支座的设计,掌握桥梁结构的传力路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结构整体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要求的时间期限内完成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如下:(1)本次课程设计内容较多,也是同学们第二次重要的工程训练环节,要求同学们以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态度来对待;(2)课程设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座简支梁桥上部结构及支座的计算书1份,做为给予课程设计成绩单依据;(3)课程设计完成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提倡互相讨论、交流,但不得互相抄袭。

一旦发现有抄袭的现象,抄袭者与被抄袭者都将被要求重做设计,最高仅可取得及格成绩;(4)要求同学在课程设计进行前,仔细阅读指导书和教材中的计算示例,仔细阅读课程设计提供的技术资料,然后根据个人的情况,安排好课程设计完成的时间,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简支梁桥是一种最常见桥梁结构形式,因此本课程设计简支梁桥的上部结构及支座设计计算为主要内容。

二、课程设计指导(一)参考资料本课程设计采用的计算原则、计算公式、计算符号等均以《结构设计原理》教材或交通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为基准。

因而,同学应在已学的结构设计原理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知识基础上,参照公路桥涵设计的相关资料,理解和学习公路桥涵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计算方法,参考资料有:(1)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2)邵旭东,《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张继尧,《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二)计算书与图纸要求(1)计算书要求有计算基本资料以及各部分计算的详细过程。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对桥梁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和分析。

本课程设计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要求、施工方案、材料选择、结构分析等。

2. 设计要求2.1 桥梁的功能要求2.2 桥梁的工作环境要求2.3 桥梁的荷载要求2.4 桥梁的使用年限要求2.5 桥梁的安全性要求2.6 桥梁的经济性要求3. 桥梁的基本参数3.1 跨径3.2 桥宽3.3 桥高3.4 支座类型3.5 基础类型4. 材料选择4.1 桥面铺装材料4.2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4.3 防腐材料4.4 各种连接材料5. 结构分析5.1 静力分析5.2 动力分析5.3 稳定性分析5.4 疲劳分析5.5 桥梁振动分析6. 施工方案6.1 承包方式6.2 施工流程6.3 施工安全措施6.4 施工设备选型6.5 施工组织7. 经济性分析7.1 桥梁建设投资7.2 桥梁运营成本7.3 桥梁维护费用7.4 桥梁使用寿命8.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桥梁计算报告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方案说明书9. 法律名词及注释:9.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

9.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9.3 承包方式:桥梁工程的承包方式。

---二: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桥梁设计指南。

本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内容。

2. 设计基本原理2.1 桥梁设计的目标2.2 桥梁设计的要求2.3 桥梁工作原理3. 结构分析3.1 桥梁荷载分析3.2 桥梁受力分析3.3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4. 桥梁材料选择4.1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的选择4.2 桥面铺装材料的选择4.3 防腐材料的选择5. 桥梁施工方案5.1 施工组织设计5.2 施工流程安排5.3 施工工艺和设备选择6. 桥梁验收与维护6.1 桥梁验收标准6.2 桥梁维护方法6.3 桥梁维护周期7.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结构分析计算表格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组织设计报告8. 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和技术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桥梁工程设计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掌握在桥梁工程课本中所学到理论知识,并经过亲自做桥梁工程设计来熟悉设计方法、计算理论、计算公式,熟悉在桥梁设计中如何运用桥梁规范,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专业基础。

2、设计基本资料:说明:学生共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基本资料不同,简支梁主梁高H 分别取为:130CM、133CM、135CM、139CM,见图1。

1)桥面净宽:净7+2×0.75M2)设计荷载:汽车“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KN/M23)材料:主筋:Ⅱ级,构造筋:Ⅰ级混凝土:桥面铺装:C25,主梁:C304)结构尺寸:详见图1、图2主梁:计算跨径:L=1950cm全长:L=1996cm图 23、设计计算内容:1)计算行车道板内力,并据此计算和配置翼板主筋。

行车道板按铰接板计算;汽车荷载:按车辆荷载计算。

2)主梁设计计算:①、计算主梁1#、2#、3#在汽车、人群荷载作用下的横向分布系数。

支点用杠杆法,跨中用G—M法。

②、桥梁沿跨长纵向按IL(影响线)布载求活载内力。

③、计算活载跨中弯矩时,不考虑横向分布系数沿桥长方向的变化,计算支点活载剪力时,要计入横向分布系数沿跨长方向的变化的影响。

、M1/4、Q支点④、主梁控制截面:M中⑤、主梁跨中截面受拉主筋计算(其余钢筋不算)。

⑥、计算活载挠度及预拱度。

参见教材第172页公式。

3)横隔梁内力计算,并据此计算配置主筋(按T形截面配置下缘受拉主筋)。

说明:①、横隔梁内力计算采用“偏心法”,取中横隔梁计算。

②、控制截面:M3、M2-3、Q1右、Q1-2右4、绘图内容:1)上部构造纵、横剖面图(纵断面只画主梁,参见教材第152页,图2-5-55,但尺寸要改变)。

2)主梁配筋图(参考教材第81页,图2-4-15绘制,但主筋按自己计算值配制,梁高按各组的H值计)。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必须严格执行各桥梁设计规范,每一设计步骤都必须按规范的要求进行,要训练会查规范、会用规范。

2、设计中多参阅有关资料,特别是对于没有设计经验的初学者来讲,更应多借鉴前人的设计经验和实例。

3、绘制桥梁设计图时必须按桥梁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绘制,从线形、布置、到标注方式都力求准确无误,不得自行、随意设定图中的各项参数。

4、养成科学的求真务实态度,要求计算准确,计算说明书格式要规范,计算中所取各种参数要有根有据。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计算行车道板内力,并据此计算和配置板主筋。

2、主梁设计计算,并据此计算配置主筋。

3、横隔梁内力计算,并据此计算配置主筋4、绘图内容:上部构造纵、横剖面图主梁配筋图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王序森等.桥梁工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JTJ041-2000)3、姚玲森.桥梁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4、凌治平等.基础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6、金成棣.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梁-设计研究与实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7、马保林.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8、吴胜东等.斜拉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雒文生.水文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易建国.混凝土简支梁(板)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12、Man-Chung Tang.Cable-Stayed Bridges.2000 by CRC Press LLC13、Kenneth J. Fridley.Timber Bridges.2000 by CRC Press LLC1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函设计规范.(JTG D62-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发出任务书日期:2014年9月12日 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 2014年9月26日 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主管院长签章计算书(梁高139cm)一.荷载及其效应(一)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 沥青混凝土层面:10.02 1.0230.46(/)g kN m =⨯⨯=C25混凝土垫层:()20.060.12g 1.024 2.16/2kN m +=⨯⨯= T 梁翼缘板自重:30.11 1.025 2.75(/)g kN m =⨯⨯=合计: 5.37(/)i g g kN m =∑=(二)永久荷载产生的效应弯矩:2211 5.370.71 1.35()22Ag M gl kN m =-=-⨯⨯=-⋅ 剪力:0 5.370.71 3.81()Ag Q gl kN ==⨯=(三)车辆荷载产生的效应将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如1图所示: 后轮轴载为140P kN =,轮压分布宽度如1图所示:对于车轮荷载中后轮的着地长度为20.20a m =,宽度为20.60b m =[由《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查得].则得:1220.2020.110.42()a a H m =+=+⨯= 1220.6020.110.82()b b H m =+=+⨯=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1020.4220.71 1.4 3.24()a a l d m =++=+⨯+=冲击系数取:1 1.3μ+=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10111400.82(1)2() 1.32(0.71)14.18()44 3.2444Ap b P M l kN m a μ=-+⨯⋅-=-⨯⨯⨯⨯-=-⋅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11140(1)2 1.3228.09()4 3.244Ap P Q kN a μ=+⨯=⨯⨯⨯=(四)荷载组合 恒+汽:图 11.2 1.4 1.2( 1.35) 1.4(14.18)21.47()A Ag Ap M M M kN m =+=⨯-+⨯-=-⋅ 1.2 1.4 1.2 3.81 1.428.0943.90()A Ag Ap Q Q Q kN =+=⨯+⨯=所以,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21.47A M kN m =-⋅43.90A Q kN =二.主梁计算(一)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跨中荷载弯矩横向分布系数(按G-M 法) (1)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矩x I 和Tx I ①求主梁截面的重心位置x a因桥面铺装层最厚与最薄处的厚度分别为8cm 和14cm 。

故平均板厚:11(814)11()2h cm =+=截面重心位置:1113914211139182244.9()1421113918x a cm ⨯⨯+⨯⨯==⨯+⨯ ②主梁抗弯惯矩x I323242411111391421114211(44.9)1813918139(44.9)1221227983075()7.983110()x I cm m -=⨯⨯+⨯⨯-+⨯⨯+⨯⨯-==⨯ ③主梁抗扭惯矩Tx I主梁抗扭惯矩近似等于各个矩形截面的抗扭惯矩之和,即:图 23Tx i i i I c b t =∑i c ,矩形截面抗扭惯矩刚度系数;i b ,i t ,相应各矩形的宽度与厚度。

查课本《桥梁工程》P126表2-5-2可知:11/b 11/1600.069t ==,11/3c = 22/b 18/(13911)0.141t =-=,20.303c =故333411.60.110.303 1.280.1832.9710()Tx I m -=⨯⨯+⨯⨯=⨯ ④单位宽度抗弯及抗扭惯矩:244/7.983110/160 4.98910(/)x x J I b m cm --==⨯=⨯ 354/ 2.9710/160 1.8610(/)Tx Tx J I b m cm --==⨯=⨯(2)横隔梁抗弯及抗扭惯矩 ①翼板有效宽度λ计算:44 1.6 6.4()l b m ==⨯=1(4.850.15) 2.35()2c m =⨯-='100h cm =,b'15cm = / 2.35/6.400.367c l == 根据/c l 比值可查附表,求得:/0.548l λ=,所以:0.5480.548 2.35 1.29()c m λ==⨯= ②求横隔梁截面重心位置y a :图311122'2''222''0.1112 1.290.15 1.0222 1.290.110.15 1.00.21()y h b h h b a h h b m λλ+=+⨯⨯+⨯⨯=⨯⨯+⨯= ③横隔梁的抗弯惯矩y I323211132322411'22()'''h'()12212210.111 1.02 1.290.112 1.290.11(0.21)0.15 1.00.15 1.0(0.21)1221223.2210()y y y h h I h h a b h b a m λλ-=⨯+-++-=⨯⨯⨯+⨯⨯⨯-+⨯⨯+⨯⨯-=⨯④横隔梁的抗扭惯矩Ty I3Ty i i i I c b h =∑11/11/4850.0310.1h b ==<,查表得11/3c =,但由于连续桥面的单宽抗扭惯矩只有独立宽扁板者的翼板,可取11/6c =。

22/15/(10011)0.17h b =-=,查表得20.298c =。

故333410.11 4.850.2980.890.15 1.97110()6Ty I m -=⨯⨯+⨯⨯=⨯⑤单位抗弯及抗扭惯矩y J 、Ty J2541 3.2210/' 6.6410(/)485y y J I b m cm --⨯==⨯3641 1.97110/' 4.0610(/)485Ty Ty J I b m cm --⨯===⨯(3)计算抗弯参数θ和扭弯参数α0.340θ==='B ,桥宽一半;l ,计算跨径。

()/2Tx Ty G J J E α=+影响。

)按《公预规》3.1.6条,取0.4c c G E =,则:50.025α-==0.158=(4)计算荷载弯矩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 ①已求出0.340θ=; 查G-M 图表,可得下表。

表14 B4.20 3.30 2.44 1.64 0.83 0.18 -0.53 -1.09 -1.70 8.02②用内插法求实际梁位处1K 和0K 值 实际梁位与表列梁位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因此:对于1号梁:33344420'()0.20.8100B B BBB K K K K K K =+-⨯=+对于2号梁:111114242460'()0.60.4100B B B B B K K K K K K =+-⨯=+对于3号梁:0'K K =③列表计算各梁的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η值(见表2.2)各梁的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η值 表2梁号计算式荷载位置b3b/4 b/2 b/4 0 -b/4 -b/2-3b/4-b1号K'1=0.2K 1.b +0.8K 1.3/4b1.468 1.352 1.206 1.038 0.9460.846 0.790 0.736 0.660图43号K'1=K1.00.950 0.970 1.000 1.040 1.060 1.040 1.000 0.970 0.950 K'0=K0.00.8000.930.981.100 1.130 1.1000.980.930.800 Δ=K'1-K'00.1500.040.020-0.06-0.07-0.060.0200.040.150Δ*sqrt(a)0.024 0.0060.003-0.009-0.011-0.0090.0030.006 0.024 K a=K'0+Δ*sqrt(a)0.824 0.936 0.983 1.091 1.119 1.091 0.983 0.936 0.824 η=K a/50.165 0.187 0.197 0.218 0.224 0.218 0.197 0.187 0.165汽车荷载:图511=0.5240.3130.1720.007=0.50121=0.3720.2680.2010.94=0.46821=0.1870.2140.2230.199=0.4122ηηη⨯++-⨯+++⨯+++汽2汽3汽()()()人群荷载:1=0.618η人=0.408η2人=20.168=0.336η⨯3人2.梁端剪力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按杠杆法)图5(1)按杠杆原理绘制1、2、3号梁的荷载横向影响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