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按摩健身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合集下载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一、耳穴的定位在中医理论中,耳朵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集中区域,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可以产生全身疗效。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耳穴及其定位:•耳尖穴:位于耳朵最上方的尖端,直接按压;•霞尾穴:位于耳尖下方,耳壳尾部突出处;•阳白穴:位于耳甲后方,与耳尖相对的地方;•眼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与眉毛连线上方一指宽处;•鼻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眼点穴向上1/2指宽处;•唇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鼻点穴向下1/2指宽处。

以上只是耳穴中的一部分,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穴位。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刺激。

二、耳穴的功能主治耳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及其主治:1.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比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2.缓解疼痛:耳穴中一些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体内的疼痛传递,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比如,头痛、颈椎病等。

3.改善睡眠:通过刺激耳穴,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4.减肥瘦身:耳穴中的一些穴位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5.调节情绪:根据中医理论,刺激耳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达到平衡体质、调节情绪的作用。

比如,抑郁、焦虑等。

三、注意事项在刺激耳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和刺激:刺激耳穴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疼痛。

2.卫生:在刺激耳穴之前,要保持耳朵干净,避免感染。

3.坚持:刺激耳穴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不要急于求成。

4.专业指导:非专业人士刺激耳穴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免误伤。

四、总结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减肥瘦身以及调节情绪等。

但需要注意卫生和刺激力度,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耳穴疗法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疗法,通过刺激耳朵上特定的穴位,以达到预防和治疗一系列疾病和症状的效果。

这个治疗方式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自然疗法,广泛应用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根据中医的理论,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都有对应的耳穴。

这些穴位与身体其他部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耳朵上施加适当的刺激可以影响特定器官的功能,从而调整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这些穴位可以通过按压、揉捻、针灸等方式进行刺激。

耳穴疗法的治疗原理是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经络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系统,贯穿于全身。

这些经络是运输气血和营养物质的通道,如果经络受阻,就会导致疾病和不适。

耳穴被视为人体的微缩反射区域,刺激耳穴可以改善和平衡身体的能量流动,从而调节全身的功能。

耳穴疗法是一种简单、方便、安全且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耳朵是人体上一个容易接触和处理的部位,不同于整体身体的治疗,耳穴疗法只需花费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即可完成。

这是一个无药物的治疗方法,能够避免对药物的依赖和可能的副作用。

应用耳穴疗法的过程需要专业的中医师或经过专门培训的医生进行操作。

这些专业人士将根据病人的症状和需求,在耳朵上选择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

刺激方式可以通过按压、贴压、针灸、耳珠或耳穴贴等方式进行。

治疗的时间和频率因个体差异而异,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反应调整。

耳穴疗法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尤其在疼痛管理、戒烟、减肥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力,并改善身体和精神的平衡。

耳穴疗法还常用于辅助治疗慢性疾病和症状。

例如,对于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耳穴疗法可以帮助他们通过调节血压和血糖水平来改善身体健康。

对于焦虑和抑郁症的患者,刺激特定的耳穴可以缓解他们的情绪和改善心理状态。

除了治疗疾病和症状,耳穴疗法还可以用于健康维护和预防。

许多人通过规律地按摩和刺激耳朵上特定的穴位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每天拉耳 拉出健康(耳部按摩操)

每天拉耳 拉出健康(耳部按摩操)

每天拉耳拉出健康(耳部按摩操)每天拉耳拉出健康(耳部按摩操)每天巧揉耳朵的好处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

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锻炼,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在工作间隙,或上下班途中,将耳朵揉一揉、拉一拉,每天只需花几分钟,不仅可使身体的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还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疲劳消除。

一是摩擦耳廓。

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正反面10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络、振奋脏腑。

二是擦耳轮。

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10余次,别看方法简单,对于缓解上班族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头痛、头晕很有效果。

三是拉耳朵,摩擦完毕,该上下提拉耳朵了,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顶端10余次,此法对情绪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镇静、止痛、退热、清脑的功效,四是捏耳垂。

再用拇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并摩擦耳垂10余次,可防治头晕、眼花、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四是再对全耳进行一次“总动员”:用食指指腹自耳部三角窝开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余次,使之发热,这一手法对内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具体部位的按摩,有针对性地预防某些疾病。

如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脑神经病症;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头痛、头昏等;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按摩耳朵穴位健身法古今中外的医学研究发现:耳与脏腑、经络、腺体的关系密切。

人体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廊的相应部位上来。

如果经常锻炼双耳,对局部按摩,拉引刺激,可促进血液、淋巴回圈和组织间的代谢,调理人体各部及脏腑机能,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捏揉耳尖法用双手食、拇指肚捏、揉、抖耳尖端半分钟,有镇静、止痛、清脑等功能。

中医耳穴,经常摸摸好处多!

中医耳穴,经常摸摸好处多!

中医耳穴,经常摸摸好处多!
耳穴疗法是指通过耳穴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传统医学书籍文献中也有不少关于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达到治疗、保健功效的记载。

耳穴诊疗法具有简便有效且副作用少的优势,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了大众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好选择。

在耳穴理论中,人耳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穴作为人体的一个微系统,可反映人体的健康信息。

耳穴阳性反应点会随着疾病不同阶段发生改变。

既可反应身体情况的过去、现在,同时预示着未来发展。

耳穴既能诊断也能治疗、干预和保健。

因此,运用耳穴诊治法,便能涵盖“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助耳穴按摩法进行保健。

四式耳穴按摩法
第一式:全耳腹背面按摩法
搓热双手,从前至后直线移动按摩双耳,每次20~30次,作用是疏通经络,振奋脏腑,一下一下平扫过去,使得双耳“暖粒粒”,作为按摩法的第一个动作,起到“热身”的作用。

第二式:手摸耳轮法
用拇指、食指沿耳轮反复按摩,每次20~30次,作用是防治颈、肩、腰、腿的问题。

第三式:提拉耳尖法
用拇指、食指捏耳廓上部,先揉捏,再向上提拉,使得这个地方
充血发热,每次20~30次,作用是镇静止痛、清热解毒、降压的作用。

第四式:全耳按摩法用食指按摩耳朵上面的三个“窝”,即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每次20~30次,作用是疏通脏腑,调整阴阳。

中医治疗中耳炎

中医治疗中耳炎

中医学认为小儿为稚阳之体,易受风、湿、热邪侵袭,或肝胆湿热,循经上注,壅塞耳窍,或久病之后,正气虚损,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积热于耳而致。

常见症状为发病后,较大儿童可喊耳痛,在婴幼儿则常表现为啼哭不止,抓耳摇头,或时从睡中惊醒,哭闹不安,病情严重者常可出现高热惊厥。

鼓膜穿孔流脓后,上述症状常渐消退。

转为慢性后,表现为耳朵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听力减退,常呈传导性耳聋。

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1)以拇指对准耳垂后翳风穴,先点后按1~3分钟。

(2)以拇指峰反复弹拨双侧太溪穴各15次,再按揉1分钟。

(3)以拇、中指点揉风池穴1~3分钟。

(4)患儿俯卧,家长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重点推肾俞穴。

反复操作1~3分钟。

2.随证加减(1)风热侵袭型:多见于急件中耳炎。

症见初起耳痛较轻。

继而加重,呈跳痛或针刺样痛,婴幼儿则为哭闹不安,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周身不适,舌质稍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

②清大肠100次,退六腑100次。

③按揉合谷、曲池穴各1分钟。

④搓擦涌泉100次。

(2)肝胆湿热型:多见于急性中耳炎已流脓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

症见耳内疼痛,持续流脓,脓多而稠,有腥臭气,伴发热,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

常用手法:①清肝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

②揉内劳宫100次,清小肠200次。

③按揉三阴交穴1分钟。

④推下七节骨300次。

(3)肝肾阴虚型:多见于慢性中耳炎。

症见耳内流脓,脓液稀薄,时出时止,缠绵不愈,听力减退,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

常用手法:①补肝经200次,补肾经200次。

②推擦涌泉穴50次。

③按揉三阴交1分钟。

④按揉肝俞、肾俞各1分钟。

按摩方法二1.常用手法(1)清大肠100次,退六腑100次,清天河水200次。

(2)清肝经100次,补肾经300次,揉小天心300次。

(3)按揉风池、外关、三阴交各1分钟。

(4)掐双侧太冲穴各15~20秒。

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

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

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张峻斌的博客(一)简介耳穴按摩操乃笔者与中国针灸学会周立群教授,总结历代医家、养生家累积的经验,根据耳廓各区域对人体各部位的影响,经反复论证后,所重新设计的手法。

耳穴按摩操可分为十个按摩手法,进行时要求一气呵成,连贯按摩。

最佳按摩量是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每次大约十至十五分钟,即可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实施本法时,即使无法记得每一耳穴的分布或名称,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整个手法涵盖了对全身器官、组织的代表穴道之按摩。

只要按照方法做,一气呵成的完成全耳按摩,就等于给自己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做了保健按摩。

长年应用,能达到防治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功效。

以后将陆续与大家分享10种按摩手法,这10种手法各自功效简介如下,以便大家有的放矢、有针对■耳穴按摩操的具体操作首先双手合掌互搓至掌心劳宫穴发出热量,然后将耳穴按摩操的十大手法一气呵成的做一遍。

■耳穴按摩注意事项在实施耳穴按摩之前,请务必注意下述事项,以便得心应手,提高疗效。

首先,耳穴按摩前,须剪平指甲,以免擦破皮肤。

这虽是最基本的准备,但很多爱美的小姐、太太可能因此而错失耳穴保健,十分可惜。

笔者建议只要剪平双手食指指甲,即可完成大部分耳穴按摩手法,不妨折衷采纳。

当耳廓皮肤有外伤破损、出血,或有湿疹、冻疮、溃疡者,暂时不要按摩。

耳穴按摩的手法要轻重适宜,尤其开始学习按摩时不宜太过用力,应逐步增加压力。

为重病患者或婴幼儿做被动按摩时,更应注意力度的控制及掌握。

而按摩疾病代表区的耳穴会有较强的胀痛感,如肝病在「肝」穴,头痛在「头」穴会比较胀痛,此乃正常现象。

而怀孕妇女则应避免在「内生殖器」和「内分泌」穴区做按摩。

耳穴按摩操的功能偏「兴奋」,故晚上做耳穴按摩,最好选择在睡前一小时进行,尤其是神经衰弱的患者,以免耳穴按摩后,精神亢奋,影响睡眠。

根据经验,笔者建议有睡眠障碍者,不妨在白天多做耳穴操,利用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互相转换的特性,使白天精神兴奋,物极必反、阳极必阴的原理,夜间自然会有睡意。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民歌联唱百首精选(音画欣赏)点击右上角列表可以选择音乐欢迎朋友们光临坐客常见病耳穴疗法图解轻松学耳穴(图解) 张峻斌内容提要本书介绍常用耳穴的分布与功效,以及耳穴致病的处方和疗法,与如何有效地刺激耳穴以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牙痛、坐骨神经痛、过敏性鼻炎等。

请点击上面的图片浏览全书/ebook/read_11160732.html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一)简介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二)青龙入云、白虎下山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三)双凤展翅、猿猴摘果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四)神龟探海、二龙戏珠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五)黄蜂入洞、王子登山耳部望诊彩色图谱耳朵变化预示疾病发生----针灸专家李志刚访谈视频“拉拉扯扯”得健康――耳操简介——“圣手医师”杨奕的家庭保健处方学会贴耳豆,轻松治百病——“圣手医师”杨奕的家庭保健处方掉发多,白发生,肾精不足、肾气失固,按压4个耳穴补肾精、清血热。

胸闷、腹胀、痰多、浑身沉重,按压5个耳穴可化痰利湿爱发火、脾气坏,肝郁或气郁了,按压5个耳穴疏通全身气机,按胆经肝经五心烦热、眼干、便秘,阴虚了按压2个耳穴。

手脚冰凉、爱感冒、怕吃凉的,阳虚了按压4个耳穴血虚、消化不好、眼发干,按压5个耳穴补补血。

爱出汗、常乏力、气虚了,按压4个耳穴补补气。

介绍耳穴的按摩治病健身功能+ 简单易行的耳部按摩健身操(见效最快)“养肾补虚”耳朵按摩法(视频)+ 文稿耳朵上的健康密码耳穴保健按摩3个(视频)耳针疗法(视频)[珍藏演示版]: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针炙学视频:第二十二集耳穴诊断与治疗中医视频:耳穴保健按摩摩耳健肾健康指南:您知道耳朵可以护肾吗?国际标准化耳穴图(耳穴分布常呈区)绿色为内侧穴位异常耳穴的变化人体发生疾患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除压痛外,外观可有变色、脱屑、变形、丘疹、结节、凹陷、水疱等变化。

但需细心察看,并与正常部位比较,方能发现。

最有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的是,异常穴位之皮肤电阻明显降低,这也是本站所讲授的耳针治疗技术的重点。

练耳朵的道家功法

练耳朵的道家功法

道家练耳功:增强供血
练耳朵的道家功法主要是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段,增强耳朵的供血能力,提高耳朵的灵敏度,同时还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以下是练耳朵的道家功法的具体步骤:
1.按摩:用双手的中指尖,用力按摩在两眉间的主窍穴,指尖由内向外地旋
转,但是,指尖始终不离开穴道的位置,旋转九圈,接着,中指指尖用力从主窍往上呈弧形划过骨眉上方,来到额部两边时,迅速到太阳穴,用力地深深按一下,猛然弹开。

这个动作可以加强脑部的供血,神清气爽。

2.拉耳:用双手的掌心用力压紧耳朵,挤压不留一丝缝隙,用尽全身力气挤
压,直到感觉内耳充满空气,感觉气压饱满时,手掌猛然放开,这时,就会听到内耳发出把瓶塞那样的声音。

这是道家所有基础功法中唯一可以达到内耳的运动,同时,还可以检测耳朵是不是有毛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捂按全耳双手掌心捂耳,五指伸直朝后,指尖相对紧贴后枕
部,当吸气时两手向下向后紧压,呼气时放松,一呼一吸各10
次。

2、牵揉耳垂拇指置于耳背,食指弯曲,拇食二指捏紧耳廓,
并从耳尖向下滑至对耳屏及耳垂,再揉捻该部位并向下牵拉耳
垂,反复10次。

3、按揉三角窝食指伸直,其余四指紧握拳,食指插入三角窝,
顺时针转动10次,逆时针转动10次。

4、揉按耳孔小指伸直,插入外耳道口,顺时针转动10次,
逆时针转动10次。

5、外拉耳廓拇食指紧捏住耳廓中部,尽力向外上牵拉10次。

有时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人会告诉你,他们自己用了1和4法时
症状有好一点。

我就教他们1至5的完整的按摩法。

按完后他
们会觉得耳部有温热感,多做几次后会觉得舒服很多,我想至
少起到一种鼓膜按摩和热疗的作用,最好每天有空就多做几次。

有用过几例病人反映不错。

可以作为一种保健和辅助的治疗。

欢迎大家试用。

另外向大家声明我介绍的方法都是我亲自用过
的,有效才推荐给大家,欢迎大家提意见,但不欢迎那种没尝
试过却断然否定这种按摩治疗法的态度。

(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
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

(二)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

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

图10-80 耳廓表面解剖图
图10-81 耳穴形象分布示意图
图10-82 常用耳穴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