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相关问题探讨 宋建涛

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相关问题探讨宋建涛

摘要: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作为绿色建筑设计咨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室外风环境模拟相关重要问题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行业内模拟质量良莠不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风环境CFD数值模拟技术及发展研究,对建筑室外风环境

模拟涉及的模型简化、网格处理、边界条件、数值模型、模拟软件等方面进行归

纳总结,旨在通过研究所得结论为今后指导和规范建筑风环境模拟评价分析过程

提供有效帮助,可用于绿色建筑咨询、建筑设计以及工程实践。

关键词:绿色建筑;风环境;CFD;数值模拟

Abstract: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building outdoor wind environ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consulting process.But the outdoor wind environment simulation related to important issues without uniform norms,which leads to the industry simulation quality varies greatly.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wind environment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summarizes the aspects of model simplification,grid processing,boundary condition,numerical model and simulation software involved in the simulation of outdoor wind environmen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effective help for the future guidance and regulation of the wind environment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process,which can be used in green building consultation,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Key words:Green building;Wind environment;CFD;Numerical Simulation

0 前言

随着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的不断出台、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绿色建筑实施的

不断深入及国家对绿色建筑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中国绿色建筑在未来几年

将继续保持迅猛发展态势。

2011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绿色建筑技术

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2013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

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

等予以明确。

良好的建筑室外风环境可以避免建筑群之间形成的旋涡区,利于空气的流动

与废气、热气的排放,提高行人的舒适性,有效改善区域热岛[1]。

当前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的重要性已渐渐被行业意识到,风环境模拟报告是

绿色建筑评审需要提供的重要资料。尽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

2014[2]及地方标准、规范都对建筑风环境模拟做了相应的要求、说明,但均不够

明确具体,造成模拟质量良莠不齐,不利于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需对建筑风环

境模拟做进一步探讨。

1 几何建模探讨

基于不同的规划布局,建立建筑室外风环境模型时,应尽量遵循建筑实际形状,并做适当简化,以满足项目实际需要,并保证模拟结果准确性。

当前,对于建筑室外风环境模型,业界存在三种常见做法,即:仅建立目标

建筑、建立目标建筑和绿化模型、建立目标建筑、绿化模型和周边建筑。

1.1建立目标建筑模型

由于模拟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再加上工期、人员分配等多种原因,模

拟评估人员在进行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时,往往只建立目标建筑模型,而忽略其

他影响模型,例如,绿化、道路、水体等模型。实际上,绿建现行国标以及新国

标中,都对建筑场地内的绿化措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若是只建立建筑模型,这

种“图省事”的做法,不但不能如实的反映室外风场的真实分布情况,也会造成室

外风环境模拟评价只是走过场,不利于绿建行业的良性发展[3]。

另外,考虑到某些工况下的初始风速已经接近或大于5m/s,若是只建立建筑

模型,极易造成项目室外风环境的最终模拟结果难以达标,从而不符合绿建国标

的相关规定。

1.2建立建筑+绿化模型

绿化设施对改善建筑室外风环境质量、绿化环境和提高居民居住舒适度有着

重要作用。

在夏季,合理的利用绿化植物与建筑物的组合,不仅能起到绿化环境,还可

以改善和优化建筑外风环境。一方面树木可起到遮挡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降

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表面温度,另一方面可引导风向,有效带走居住区热量和室

外污染物气体,改善自然通风效果。

在冬季,合理的绿化布局可有效的形成防护带,阻挡寒风,封闭不利风向,

减少寒风对建筑的影响,降低建筑采暖能耗。

对于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来说,考虑到模拟结果的精确性和计算机配置的需求,需要对绿化设施模型进行适当的简化,去掉一些不影响分析结果但会增加网

格数目的地方。例如,主要考虑草坪、灌木和乔木三种类型绿化,对于灌木和乔木,建立模型时只需考虑树冠外轮廓即可,并且具有建模简便,计算快捷,收敛

性好,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准确等优点[4]。

1.3 建立目标建筑+绿化模型+周边建筑

合理的建筑规划可以形成良好的室外风环境,有利于居住区内污染物的排放

和空气的良好流通。

在建筑室外风环境评价方面,冬季工况下要求建筑周围人行区距地面1.5m高度处风速不大于5m/s,以满足不影响行人室外活动的舒适性要求。另外在夏季工况和过渡季工况下要求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在实际项目中,新建建筑位于既有建筑群中,既有建筑群已形成一定形式的

建筑布局,其对新建建筑的室外风环境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周边建筑体量较

大且距离目标建筑较近,在进行室外风环境模拟时,应考虑周边建筑对目标建筑

室外风环境的影响。

2 气象参数探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第4.2.6考察的是冬季工况、夏季工

况和过渡季工况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的室外模拟结果,虽然标准规定了室外风

环境的风速限值,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各个地区各个工况下室外风速及风向的选取。而室外风速作为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势必会造成对于同

一地区得到结果差距较大甚至相反的结果,影响绿色建筑的发展。

2.1 气象参数选取

当前,对于冬、夏和过渡季的典型工况气象参数,业界内主要采用《中国建

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和《全国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典型气象年中各季节出现风频最大的风向和所对应的风速值;对不同季节,当存在主导风向、风速不唯一时,宜依据《暖通空调设计手册》或

当地气象局历史数据分析确定。

2.2 过渡季节的划分

对于建筑室外风环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考察的是冬、夏和过渡季的风环境

模拟,其中冬季和夏季的主导风向和风速都可以通过气象规范查询,但过渡季季

节所对应的日期月份、主导风向及风向却没有明确规定。

当前,对于过渡季气象参数,业界内多数选取夏季或春季气象参数。同时,

在具体模拟时,需要设计师结合当地标准和规范,统一模拟参数,以保证模拟结

果的准确性。

3 数学模型探讨

湍流模型的选择是建筑室外风环境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湍流模型的选择

对CFD计算结果的影响位居各技术要点之首,根据第二届国际阻力预测会议对DLR-F6 整机阻力的研究显示,其影响因素占比 15%[5]。只有选择合适的湍流模型

才会最大限度模拟出真实的流场数值。

湍流模型的选取的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流体的可压性、建立特殊的

可行的问题、精度要求以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等。

对建筑布局相对规整、计算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模拟来说,标准k-ε二方程

模型是首选的湍流计算模型;当对风压系数重点关注或计算精度要求较高时,可

采用RNG k-ε模型或Realizable k-ε模型等修正模型。从必要的计算精度和工程实

用性考虑,不推荐采用零方程模型或DSM、LES等对使用者理论和操作要求较高

的模型。

4 模拟软件探讨

风环境的软件模拟研究在国外的成果已基本形成体系,并由多个不同地区的

专业学术组织给出了关于 CFD 应用的指导准则,如欧洲COST,德国 VDI 协会,日本AIJ 协会。常用的风环境模拟的软件有美国的FLUENT,英国的PHOENICS、CFX、Star-CD(最初由英国研发而成,后经多个国家的专业人士共同完善),日本的scSTREAM等软件。

尽管国外模拟软件起步发展较早,但国外专门针对流体工程仿真模拟的软件

大都存在建立信息模型过程繁琐、网格划分复杂、外文操作界面等问题,因此对

于中国的设计师来说,适用性较差。

当前国内设计院常使用的风环境模拟软件为PKPM-CFD建筑风环境模拟分析

软件,该软件充分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采用中文界面。

面向众多初级用户,提供向导模式,方便新用户快速掌握,便于设计师解决各种

模拟难题。通过模拟可以准确得到建筑周围风速,风压等参数结果以及室内温、

湿度、污染物浓度、空气龄等的分布情况,为优化建筑布局和改善建筑规划提供

指导。

5 结论

本文对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过程所涉及一些步骤和要素进行了简要梳理,指

出具体模拟过程中几何建模、气象参数、数学模型和模拟软件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绿建评价标准、规范没有明确规定、统一标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对于今后绿建模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希望抛砖引玉引起行业同行思考,以

期达成绿色建筑模拟统一标准。综上所述,本文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时,在建立目标建筑的基础上,应考虑绿化设施和周边建筑对目标建筑室外风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绿化设施建模,在保证计算

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应适当简化模型;

(2)对于冬、夏和过渡季的典型工况气象参数,业界内主要采用《中国建筑

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和《全国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典型气象年中各季节出现风频最大的风向和所对应的风速值;对于过渡季气象参数,业界内多数选取夏季或春季气象参数,并需要参考当地绿

建标准和规范,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对建筑布局相对规整、计算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模拟来说,推荐选择标准k-ε二方程模型;当对风压系数重点关注或计算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RNG

k-ε模型或Realizable k-ε模型等修正模型;

(4)国外CFD模拟软件大多存在建模繁琐、网格划分复杂、软件体验度差

等问题,不适合在国内推广发展;当前国内契合度较高、模拟结果有保障、紧贴

绿建标准的CFD模拟软件首推PKPM-CFD建筑风环境模拟分析软件。

参考文献:

[1]刘小芳,李宝鑫,芦岩,李旭东,刘建华.既有围合场地中建筑布局对室外

风环境的影响分析.2013年06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2015年01月.

[3]刘剑涛.基于PKPM-CFD的建筑室外风环境优化模拟分析.绿色建筑.2015.

[4]程向明.绿化模式对室外风环境影响的研究.青岛理工大学.2015

[5]雷林,孙鹏.湍流入口条件对CFD计算结果影响的数值分析.舰船科学技术,31(7),2009.

作者简介:

宋建涛(1991.10—),男,硕士,河南省周口市人,研究方向:绿色建筑与

建筑节能

建筑风环境CFD模拟案例

某小区区建筑风环境模拟报告 目录 1. 模拟过程及使用软件介绍 (2) 1.1 建筑风环境模拟使用软件介绍 (2) 1.2 建筑风环境模拟过程 (2) 1.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3) 1.2.2 网格的划分 (5) 1.2.3 求解参数设置 (6) 2. 模拟结果 (12) 3. 建筑风环境模拟研究思路及问题 (16) 附录I 从百度地图获取三维几何模型的尝试 (17) 附录2 Fluent入口边界速度UDF命令 (19) REFERENCE (19)

建筑风环境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式: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水平的发展,计算能力及计算精度不断提高,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不断改进。基于CFD 技术对流场进行模拟具有操作周期短,操作成本低,可反复修改的特性,相比较于现场实测和风洞试验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数值模拟技术对输入的参数十分敏感,必须辅以现场实测或风洞试验的验证。 本次模拟区域直径500m,模拟的工况为10m高度处风速为10m/s,风向为225°,输出结果查看高度10m,20m,40m,78m,100m处的速度云图、速度矢量图和压力云图。 1. 模拟过程及使用软件介绍 1.1 建筑风环境模拟使用软件介绍 (1)前处理软件ANSYS ICEM CFD 15.0 ICEM是ANSYS CFD软件族中前处理软件之一。具有强大的网格划分功能,接口丰富,可接受绝大多数几何模型格式导入,例如AUTO CAD、SolidWorks、PRO/E等。 (2)求解软件ANSYS Fluent 15.0 占据CFD领域绝对领先地位的流体仿真软件。具有多种物理算法、物理模型。在医学、航天、机械工程等领域均应用广泛。 (3)后处理软件Tecplot 360 提供丰富的绘图格式,具备强大的CFD结果可视化功能,图形美观。 1.2 建筑风环境模拟过程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对建筑室外风场进行数值模拟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几何模型的建立 (2)对几何模型进行合适的网格划分 (3)将划分网格后的模型导入Fluent,设置求解参数并求解 (4)结果的后处理(速度云图、速度矢量图、压力云图等)

基于CFD技术的城市风环境设计策略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城市设计为例

基于CFD技术的城市风环境设计策略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凤 凰湖城市设计为例 吴鑫;曾佑海 【摘要】Wind comfort is an important requirement in urban areas. This study il ustrated by the Yongchuan Phoenix Lake urban designto simulate the flow-field of the urban design areas. Based on the exceedance-probability method, the map of wind discomfort threshold exceedance probabilitieswas present, and the pedestrian level wind environment in this area was evaluated and optimized,while hoping to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future.%风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城市设计为例,建立适用于城市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风场分析模型。基于概率阈值法,对场地风速超越行人舒适阈值的概率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分析了场地风环境的特征及其对行人舒适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场地风环境品质改善策略。希望对未来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有所帮助。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5(000)004 【总页数】2页(P158-159) 【关键词】CFD模拟;城市风环境;概率阈值法 【作者】吴鑫;曾佑海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_0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物的建设规模和建设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同时也加大了我国的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BIM平台能够给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带来新的工作方式,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建筑设计,一起特有的优势来促进建筑节能设计发挥出显著地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建筑节能设计发展形势和BIM 相关技术软件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如何基于BIM技术强化建筑节能设计应用。 【關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资源能源的短缺问题不仅是某个地区或者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属于全球性问题,面对资源的优先性和认为需求的无限性,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行业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节能设计,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于能源的浪费现象,尤其是耗能源较多的建筑行业。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说建筑设计团队设计方案还在使用传统技术,没有创新观念,设计软件不够完善等,因此基于BIM技术来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1、目前建筑行业节能设计发展形势 我国目前在建筑的节能设计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很多能源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资源大量浪费现象,建筑节能设计质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目前的建筑设计师使用的节能设计技术和手段都是参考其他节能设计来进行创建的,没有针对已有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设计和分析,没有详细分析该技术是否适合于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标准,是否能够经济有效的达到节能的目标。目前的建筑设计大部分都更加重视建筑外部的外观和建筑内部的功能设计,相反在节能设计中往往忽视了具备的能效设计。节能设计需要在建筑设计一开始的设计阶段进行,选择最佳的节能设计才能够达到最理想的设计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建筑设计师在建筑的节能设计方面有直接责任,但是由于受到设计技术的限制,导致简述设计师在进行节能设计是无法针对设计好的方案进行节能分析,导致后期建筑设计跟建筑施工本身不相符合,无法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节能设计无法真正的为建筑服务。 2、BIM相关软件的应用现状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节能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下主要的建筑设计手段,尤其是在建筑能量分析和节能设计方面,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全球面临石油危机,节能设计成为了社会研究热点,很多国家都在重点研究节能设计,同时开发出了很多的节能软件,例如说美国的D0E2、加拿大的H0T2000还有我国的DEST等。2005年我国实行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把节能设计设置为强制执行的设计标准,传统的建筑能量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跟建筑设计相结合,让建筑设计人员能够在一开始就能够进行建筑设计的能效分析,不仅能够设计出完全适合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方案,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浪费,真正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一、引言 室外风环境模拟是对特定区域内的风场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了解该区域的风速、风向和风流规律,为后续的建筑设计、环境污染评估和风电场规划等提供依据。本报告通过对地区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旨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为相关研究和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次模拟分析使用风场模拟软件进行,包括基于数学模型和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的室外流体仿真。根据该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风场进行模拟,并得出相应的风速、风向和风流规律等数据。 三、模拟分析结果 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本地区的风环境特点如下: 1.风速分布: 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得到了本地区不同位置的平均风速分布图。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平均风速在5-8m/s之间,风速较为适中。同时,分析结果还显示,地形起伏和建筑物的干扰对风速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局部区域可能会存在阻挡风的现象。 2.风向分布: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得到了本地区不同位置的风向分布图。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风向主要集中在东北风和西南风,分别占总风量的40%和30%,其余的风向占比较小。

3.高低空风流规律: 根据模拟分析,我们得知该地区在高空存在风流的现象。高空风流主 要受大气环流系统、地球自转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平均风速较大,风 向相对一致。而在低空,地形和建筑物的干扰导致风流较为复杂,且平均 风速较低。因此,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风电场时,需要考虑风流规律的差异性。 四、影响因素分析 本模拟分析还对影响该地区风环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的影响因 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形因素:本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山脉和平原交错分布,对风的流 动产生一定的阻挡和导流作用,使得风速和风向存在差异性。 2.建筑因素:大型建筑物和高楼大厦对风流产生阻挡和干扰作用,使 得风速分布不均匀,风向变化不定。 3.气象因素:季风、气压和温度等气象要素对风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如季风的方向和强度会直接影响风向和风速的分布。 五、应用前景 本模拟分析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设计:了解风环境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有利的参考,如合理规 划建筑物布局和结构设计,减轻风的风险和干扰。 2.环境污染评估:风环境模拟能够预测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传播规律,指导环境污染的评估和风险控制。

住宅小区迎风面积比及架空率设计研究——基于室外风环境优化

住宅小区迎风面积比及架空率设计研究——基于室外风环境 优化 刘晓群 【摘要】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降低耗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文章分析了自然通风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PHOE-NICS作为工具,研究了某典型住宅小区的迎风面积比、架空率等规划设计参数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住宅小区室外风环境优化设计时的迎风面积比、架空率的取值范围. 【期刊名称】《福建建筑》 【年(卷),期】2017(000)001 【总页数】4页(P9-12) 【关键词】风环境;住宅小区;PHOENICS;迎风面积比;架空率 【作者】刘晓群 【作者单位】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福建福州3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01.5 在建筑室外环境的舒适度中,建筑室外风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判定小区建筑规划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若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等[1]。由于自然通风的实现是一种依赖于建筑设计的被动式方法,因此其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的朝向、平面布局等因素。由于自然

通风在实际应用中的众多不确定性,目前关于自然通风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对技术理念的研究,而对于具体的应用效果缺乏相关的具体数据说明[2]。所以,在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方面进行研究,得出规划布局参数与自然通风效果的一般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强调居住区良好的自然通风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改善居住区热环境,增加热 舒适感,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二是为了提高空调设备的效率,因为居住区良 好的通风和热岛强度的下降可以提高空调设备的冷凝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节省设备的运行能耗[3]。住宅小区是现代建筑群的主要形式之一,小区所处的地形地貌、建筑群布局方式、建筑体型、建筑间距、风向角等对室外风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由于自然通风设计不合理引发的问题也很常见,比如:高大建筑周边会 出现局部风速增大、产生涡流等情况,将对行人造成不适感,甚至危及行人安全; 而高层建筑密集的区域,由于建筑布局不当或体型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涡流和气流死区,影响建筑群内的通风、污染气体的排出和夏季的散热[4]。 所以,建筑小区自然风与项目所在地地形地貌、建筑群布局方式、建筑体型、建筑间距、风向角等有关,其中项目所在地地形地貌是客观存在的条件,且因项目场址不同而会有所差异,所以对该因素进行优化不存在普遍适用性,也不现实;建筑群 布局方式、建筑体型、建筑间距、风向角等应该是建筑自然通风优化的重点,为了简化研究过程,并考虑建筑规划设计时的可操作性,将建筑小区迎风面积比、建筑底层通风架空率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其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并为合理化设计提供依据。 自然通风的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4大类:简单的分析及经验方法、Single-zone与Multi-zone方法、OZnal模型法、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方法,其中第一种方法是较传统的方法,后3种方法均属 于计算分析法[5]。传统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是通过对风玫瑰图的分析利用和气

居住区建筑组团室外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以徐州市某居住区组团为例

居住区建筑组团室外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以徐州市某居 住区组团为例 韩方奇; 季翔; 边导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9(000)005 【总页数】2页(P102-103) 【关键词】风环境; 居住区; 建筑组团; 数值模拟 【作者】韩方奇; 季翔; 边导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引言 根据2018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简报,居住区开发、投资和建设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然而,在居住区大量建设时期,有些居住区因工程时间短等问题,并没有将居住区的舒适、节能、环保等室外风环境问题考虑在内。尤其是高层居住区,由于规划布局或造型设计不合理,室外出现气流死区或局部风速过大,对行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居住区方案设计阶段,将居住区风环境考虑到设计中,通过模拟分析方案风环境的优劣,从而设计出有着良好的室外风换的规划方案。本文对江苏省徐州市某居住区组团进行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通过对影响风环境的主要要素进行评价研究,得出一定的建议和意见。

1 室外风环境分析评价 1.1 项目概况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徐州市泉山区某居住区组团室外风环境。该区域内共有8个独 立的居住区,共计68栋高层住宅建筑,其中22层住宅共5栋,建筑高度为66.7米;24层住宅共10栋,建筑高度为72.5米;25层住宅共45栋,建筑高度为75.4米;27层住宅共8栋,建筑高度为81.2米。居住区规划布局均为传统行列 式布局,朝向为南向。 根据国家气候分区,徐州属于寒冷地区,根据徐州市气象局统计的徐州历年气象数据,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为东偏东北风,即东偏东北22.5°,夏季平均风速为 2.1m/s;冬季的主导风向为南偏东南风,即南偏东22.5°,平均风速为2.2m/s。1.2 评价标准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分区较多,各地对于绿色建筑以及住宅室外风环境的评价标准不一,本文结合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等对室外风环境的要求,整理总结出以下几点要求: (1)排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建筑物的迎风面与背风面的表面风压差小于等于5Pa。(2)除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下,室外人行活动区域不出现无风区域和涡流。(3)冬季条件下,室外活动场地人行区域,即高度为1.5m区域,风速不得超过 5m/s,风速放大系数不得超过2。 2 技术路线 2.1 计算模型 现阶段多数针对居住区风环境的研究仅将周边部分既有建筑考虑在内,但经过分析,高层建筑的影响区间较大,因此,需要将周边的高层建筑均加入到模拟范围内。在本次模拟中,通过模拟一个区域的高层住宅小区,不仅可以了解高层建筑对周边风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分析整个居住区对周边居住区的影响。本文利用CAD软件

草池街道罗家村社区工程二期安置房项目设计实践

草池街道罗家村社区工程二期安置房项 目设计实践 在国家大力倡导建筑工业化发展理念,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和应用力度,进 一步推动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四川设计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了 草池街道罗家村社区工程一、二期安置房项目的设计任务。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草池街道,天府国际机场以西约3.5 千米,位于由绛溪河生态公园进入未来科技城北区的门户位置,是未来科技城对 外展示的重要形象窗口。项目的主要工程包括安置房、配套公服配套、配套生活 服务设置。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94亩,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 积约23.2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20.4万平方米。项目包括14层安置 房(剪力墙结构)、配套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框架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装 配式结构。 本项目按照《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的A级装配式建筑标准 进行设计建造,项目共分5个地块建设,地下1层,地上住宅14层,商业1~2 层,3层为转换层,3层以上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构件包含有预制叠合板、预制剪力墙、预制飘窗、预制楼梯、蒸压加气混凝土内外墙板等装配式构件,以及集成式卫生间等装配式装修做法。

一、规划布局 本项目共5块建设用地,每一块用地的面积都不大,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场地,住宅塔楼沿场地周边布置,采用围合式与行列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既围合出内部景观庭院,形成较强的向心性和组团感,同时又形成较为通透的城市界面,使的外部城市空间与内部景观空间互相渗透,区别于传统的封闭型社区形态,体现开放式社区的设计理念。

大部分住宅都为南北朝向,住宅争取错位布置,并排布置时保证住宅之间预留足够的间距,通过合理的总图布局方式保证所有的住户均能满足大寒日2小时日照的规范要求,实现住宅全日照的标准。 在住宅总平布局的设计过程中,借助软件模拟,对不同布局方式下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比较分析,确保室外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建筑户内空间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建筑室外的风环境能够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流或无风区;50% 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

室外风环境模拟软件介绍

风环境模拟软件 风环境模拟软件是由PKPM与Cradle公司为满足中国绿色建筑标准而定制合作研发的一款软件,属于PKPM绿色建筑系列软件之一,是实现绿色建筑系列软件中室外风环境、室内自然通风以及热岛模拟计算等CFD模拟分析的专业软件。该软件已经发展成为用户界面友好,计算速度高,并具有丰富功能的风环境模拟软件。 【软件特点】 l 向导模式,易于掌握 软件提供向导模式,用户可根据向导指导进行操作,软件的操作具有提示性,会一路提示操作者设定边界条件,方便新用户快速掌握。经过几天培训,没使用过风环境模拟软件的设计师就能利用其进行简单的分析计算。 l 高效的操作流程 软件直接导入PKPM绿建系列软件统一的数据模型,设置好室外边界、室外辅助参数(比如地形高差、种植绿化等)等信息后,由软件自动划分网格进行计算,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通过强大的可视化处理,生成高质量图片,甚至可以输出高清的动画效果,给予客户更直观,更清晰的感受。

l 快而有效的求解 软件基于WIN平台开发,相对于其他同类软件,对同等规模的网格数所需要的硬件要求更低,效率更高,能够多核并行计算,快速实现超高网格数量的模型计算。 【软件功能】 1)强大的导模和建模功能 软件不仅自带强大的建模功能,可快速进行复杂模型的建模,同时能导入多种格式的模型数据,比如CAD、revit等输出的dxf、gbXML等模型文件。 2)模型简化分析功能 软件还有常见形状的图形库,图形库基本涵盖了建筑分析所需要的模型。除此之外,软件还有模型简化功能,能够去掉一些不影响分析结果但会增加网格数目的地方。 3)自动划分网格 计算机在短时间能自动划分网格,同时, 直观易懂的接口让完成划分网格的工作无需丰富的经验知识。

下沉式庭院建筑室内自然通风的研究与优化

下沉式庭院建筑室内自然通风的研究与优化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开展,较多的下沉式庭院建筑出现在西安城市中心、高校,与传统建筑相比,此类建筑是否会满足人的舒适性,是否具有较好的自然通风效果。本文以西安地区某下沉式庭院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庭院内自然通风效果的研究,确立不同下沉高度下,各自然通风房间换气次数,以此为数据,确定适合于西安地区下沉式庭院下沉高度。 【关键词】自然通风;下沉式庭院;下沉高度; 随着我国城市化加剧,城市人口密集,城市地上用地增大,城市空间呈现出结构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扩大了城市空间的容量。地下空间的开展已成为新兴的稳步开展的国际化潮流。大多数地下建筑都属于封闭空间,而且根本上都采用机械通风空调系统【1】,这种空调系统虽然能很好的解决地下空间空气环境品质问题,但其耗能也是相当大的,目前,我国约有15%的电能用在空调能耗上,新风能耗又占总空调能耗的25%-38%。相对地上建筑,地下建筑在通风环节消耗的能源要更高,过高的使用本钱肯定会限制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2】。因此许多设计者对地下空间采用自然通风进行了研究,探索自然通风在地下空间中的应用潜力。 受西安地区地貌、气候等特点影响,很多下沉式庭院建筑较多的出现在城市中心、高校,此类建筑是否会满足人的舒适性,是否具有较好的自然通风及采光效果。因此对西安地区下沉式庭院建筑的自然通风进行研究就显得比拟重要。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西安某高校教学建筑的几个下沉式教室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其室内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首先,比拟不同下沉高度对下沉庭院房间内自然通风引入的影响,分析三种截面〔分别为建筑物迎风面、背风面、侧风面〕下几个教室在不同下沉高度下室内气流组织分布情况;最后,综合下沉庭院室外风环境、室内风环境给出合理的下沉高度。 二、数值模拟的方法与边界条件确定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室外风场的研究说明,当带有下沉式庭院的建筑与来流风成一定角度时,建筑各面前后压差都不同,本文选取了研究教学建筑迎风面最大风压区、侧面正压区、迎风面局部负压区〔对应105、108、101教室〕为研究对象。 在对室内风场进行模拟时,网格的形状、数量、尺寸、排列形式都对流场的模拟结果影响很大。室内模拟时由于模型的几何形式不变,本文模拟的建筑物在建模时均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建筑物各个研究房间网格划分为图2.1; 对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时为了简化几何模型,将所研究的建筑物认为实体建筑,这导致在建筑开口位置〔门、窗〕产生绕流与回流现象,使得风不能流入这些开口,但在建筑物前后会形成压差,这些外表压力可以通过对模型外表截取点获得。本文在研究室内风场的根底上,对室外风环境进行了模拟,实体建筑外表产生的压力为边界条件〔这些压力的选取分别

(完整)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方案)

第十四章绿色建筑专篇 一、项目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建筑类型: 绿色设计目标:国标一星 二、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T 1039-2007 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33/1092-2016 4、《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 DB33/1105-2014 5、《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三、节地与室外环境 1、环境噪声控制 本项目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螺屿村(编号为GY030101-3地块),东侧为规划新河线河道,南侧为空地(规划为道路),西侧为空地(商服用地,为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项目用地),北侧临中心大道。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根据交通规模预测交通噪声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交通噪声对建筑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2)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2、室外风环境控制 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面积,建筑体形以及建筑高度等; 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3、生态场地设计 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草皮砖)铺装地面。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 3)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四、节能设计1、建筑造型节能 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体型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2)设计建筑自遮挡,达到良好的外遮阳效果,降低外窗成本。 2、建筑部件节能 1)外窗综合遮阳遮阳设施要求构造简单、经济、耐久、轻巧、美观;一般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等四种。各种遮阳设施又有固定式及活动式两种,活动式使用灵活,但构造复杂,造价较高,建议采用综合固定式。 2)屋面有土或无土种植或屋面遮阳利用建筑屋顶作为种植屋面,适合于夏热冬暖等阳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屋面覆盖种植土、轻质材料使整体屋面的热惰性提高,水分也容易蒸发,会使室内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此项技术建议在本项目中广泛应用。 3)东、西外墙采用花格构件或爬藤植物遮阳 花格构件式挡板利于遮挡太阳高度角较低、正射的阳光,主要适用于东、西外墙。花格构件挡板又称蜂窝形挡板遮阳,间隔宜小,深度宜大,可用砼预制件或轻金属板制造。 3、建筑材料节能 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进行节能模拟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低投高效的材料。 2)外窗采用低辐射(low-e)镀膜单层或中空玻璃 低辐射(low-e)镀膜中空玻璃具有反射长波辐射热的功能,利用了抛光金属材料表面具有超低长波发射率的特点,起到隔热作用,降低外窗传热系数。 3)轻质砼砌块和砼空心砌块外墙保温 包括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泡沫砼砌块、粉煤灰砌块、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等。具有隔热保温性能好、耐候性强、不易腐蚀、耐久等典型特点。 4、可再生能源 项目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为需要热水的场所提供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保证率不低于45%,以达到太阳能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5、设备节能 1)空调设备节能 (1)利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分析软件优化设计,采用高能效比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的性能系数满足国家《公共建筑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2)节能环保型空调设备应采用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的HFC新型冷媒。 2)照明系统节能在保证照明方式合理性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采用节能型控制方式;在公共区域设置智能化控制,提高建筑照明的有效性,达到降耗目的;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技术减少室内照明负荷。 五、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雨水利用 项目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进行绿化、洗车、道路冲洗、垃圾间冲洗等,提高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本项目雨水利用方式如下: 1)屋面雨水雨水经PP模块组合雨水回收水池(30m³)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浇洒; 2)合理设计景观用水,利用水景部分的调蓄容积对区域内雨水资源采取局部收集,雨后可及时将这部分雨水用于绿化、喷洒等。 2、建筑内节水 1)给水压力控制

CFD-简介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1。1 计算流体力学的起源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他作为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20 世纪60年代左右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1】。总的来说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初始阶段(1965~1974),这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解决计算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如模型方程(湍流、流变、传热、辐射、气体-颗粒作用、化学反应、燃烧等)、数值方法(差分格式、代数方程求解等)、网格划分、程序编写与实现等,并就数值结果与大量传统的流体力学实验结果及精确解进行比较,以确定数值预测方法的可靠性、精确性及影响规律。同时为了解决工程上具有复杂几何区域内的流动问题,人们开始研究网格的变换问题,如Thompson, Thams和Mastin提出了采用微分方程来根据流动区域的形状生成适体坐标体系,从而使计算流体力学对不规则的几何流动区域有了较强的适应性,逐渐在CFD 中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网格形成技术”。 第二,工业应用阶段(1975~1984年),随着数值预测、原理、方法的不断完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得到工业界的认可,如何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应用,因此,该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探讨CFD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工业化推广应用。同时,CFD技术开始向各种以流动为基础的工程问题方向发展,如气固、液固多相流、非牛顿流、化学反应流、煤粉燃烧等。但是,这些研究都需要建立在具有非常专业的研究队伍的基础上,软件没有互换性,自己开发,自己使用,新使用的人通常需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阅读前人开发的程序,理解程序设计意图,改进和使用。1977年,Spalding等开发的用于预测二维边界层内的迁移现象的GENMIX程序公开,其后,他们首先意识到公开计算源程序很难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因此,在1981年,组建的CHAM公司将包装后的计算软件(PHONNICS -凤凰)正式投放市场,开创了CFD商业软件的先河,但是,在当时,该软件使用起来比较困难,软件的推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80年代初期,随着与国外交流的发展,科学院、部分高校开始兴起CFD的研究热潮。 第三,快速发展阶段(1984至今),CFD在工程设计的应用以及应用效果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术界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同时Spalding领导的CHAM 公司在发达国家的工业界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工作, Patankar也在美国工程师协会的协助下,举行了大范围的培训,皆在推广应用CFD,然而,工业界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1985年的第四界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会议上,Spalding作了CF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范文2022版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范文2022版自评估报告 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建筑类型: 自评星级:★★★,自评分数: 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填写说明(必读) 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某”;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

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GB/T50378-2022CSUS-GBRC 目录 目录............................................................. ............................................................... .......................3一、自评总述............................................................. ...............................................................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 ........24.1控制项............................................................. ............................................................... ............34.2评分项............................................................. ............................................................... .............8Ⅰ土地利用............................................................. ............................................................... ...........8Ⅱ室外环境.............................................................

风环境和热环境评估

1风环境和热环境评估 1.1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1.1.1气象条件 本报告主要针对夏季、冬季典型气候条件进行模拟。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杭州的有关气象数据,模拟选用的具体工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7.1.1风速选取表 1.1.2计算模型 本报告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总平面图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建立室外风环境模拟模型,若由于委托方提供资料不实或方案变化而导致分析差错,我方将不予保证。 分析模型包括本项目内各单体建筑,为了简化建模,对模型做了适当的简化,忽略了部分对风压分布影响较小的部件,项目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7.1.2 建筑模型示意图 图中,紫色体块为本项目,灰色体块为周边建筑,绿色区域为绿化地带,橘黄色体块为道路。 建筑的风流动属于不可压缩、低速湍流,符合 Boussinesq 假设。选用k -ε方程对问题进行模拟求解。 1.1.3 边界条件 由于地表摩擦的作用,接近地表的风速随着离地高度的减小而降低。只有离地300 ~ 500m 以上的地方,风速才不受地表的影响,可以在大气梯度的作用下自由流动。来流面风速的变化规律以指数率表示为: 其中,U 为高度Z 处的水平方向风速;U 0为参考高度Z 0(=10m )处的风速;α为由地形粗糙度所决定的幂指数,取值宜按下表选取。 表7.1.1 地形粗糙度α取值表 本项目位于市区,周边建筑群较为密集,综合考虑,取α=0.22。 1.1.4 计算区域 计算区域选取要求为:以目标建筑为中心,半径 5H 范围内为水平计算区域。建筑上方计算区域要大于 3H (其中 H 为计算目标建筑中最高的建筑)。本项目计算区域为1400m×1400m×300m。采用非均匀网格分布,建筑所在区域局部加密,保证本建筑所在区域网格满足节能评估技术导则要求,采用稳态算法,紊流模型为k-ε模型,收敛判断准则0.1%。 a Z Z U U ⎪⎪⎭⎫ ⎝⎛=00

室外风环境

室外风环境分析 在校园环境的尺度上,合理的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可以形成良好的室外风环境。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设计方案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本节利用CFD软件,对江南大学数媒学院楼和商学院楼建筑方案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他几种布局方案进行比对分析。 4.1 室外风环境评价标准 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周围人行区1.5m高处风速宜低于5m/s,以保证人们在室外的正常活动,但通风不畅也会严重的阻碍空气的流动,在某些区域形成无风区和涡旋区,不利于室外散热和污染物消散,因此应尽量避免风速过大或形成静风区。此外,室外风环境是室外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人的舒适感与风速之间的关系如表4-1所

示。 现阶段主要关注由数媒学院和商学院围合庭院室外人活动区域的风速和流场,以及不同楼层高度临外墙面的夏季风速分布,以利于夏季利用自然通风降温。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可分为三部分:(1)室外地面人行区高度(标高1.5m)的风速分布;

(2)标高7m(可能的连廊及群楼影响)南墙临界面的风速分布。 (3)标高12m的南墙临界面的风速分布4.2 模型及计算边界条件 基于不同的规划布局,建立室外风场计算模型,建模时尽量遵循建筑实体形状,并做适当简化。两栋学院楼所处的校园东面有较好的夏季通风条件。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由于原来方案在东面有裙房的布局使其风口收窄,另外数媒学院高度为8层,可能会阻挡夏季东南风。模拟分析旨在验证是否这两个因素会导致夏季通风不畅。另外也进行了其他可能布局的模拟分析,比对其优劣。 根据相关气象资料,计算时将近地层(10m 高度内)来流风速设置如下:夏季—东南偏东向(25度),平均风速2.1m/s; 4.3 模拟结果分析 、

建筑风环境模拟报告-小区建筑设计风环境评估报告模板

目录 1模拟概述 (1) 1.1项目概况 (1) 1.2风环境简述 (1) 1.3参考依据 (3) 1.4评价说明 (3) 2技术路线 (4) 2.1分析方法 (4) 2.2湍流模型 (5) 2.3几何模型 (7) 2.4参数设置 (8) 2.5气候状况 (10) 3 模拟结果分析 (11) 3.1夏季及过渡季 (11) 3.2冬季 (15) 4 结论 (19)

1模拟概述 1.1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XXX市XXX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拟建20栋高层住宅、30栋多层商业及配套用房,地下非机动车库及地下机动车库。该地块总用地面积为20000m2,总建筑面积218694.72 m2,计容面积182548 m2,总建筑占地面200000m2,容积率1.80,建筑密度20%,绿地率30%。 1.2风环境简述 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近地风的状况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周围地形地貌有着很复杂的关系。 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周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带来伤害,形成恶劣的风环境问题。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和环境的舒适性;一旦遇到大风,这种影响往往会变成灾害,使建筑外墙局部的玻璃幕墙、窗扇、雨棚等受到破坏,威胁着室内外的安全。 建筑合理布局是改善室外行人区热舒适的关键;主要是避免在寒冷冬季室外行人区风速加速(西北风情况下),如风巷效应,同时在与西北风垂直方向最好增加裙房,加大底座尺寸,避免冲刷效应和边角效应等,如图2所示。 调查统计显示:在建筑周围行人区,若平均风速V>5 m/s的出现频率小于10 %,行人不会有什么抱怨(在10 %大风情况下建筑周围行人区风速小于5 m/s,即可认为建筑周围行人区是舒适的);频率在10%~20%之间,抱怨将增多;频率大于20 %,则应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小风速。另外,行人在风速分布不均区域活动时,若在小于2 m的距离内平均风速变化达70%,即从低风速区突然进入高风速区,人对风的适应能力将大减。表1是室外不同风速对人们活动的影响情况判别表。

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报告123

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报告123

新项目 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报告

一、项目概述 1.1计算模型概况 统计对象统计值统计对象统计值申报用地面积(㎡)0.00 建筑占地面积(㎡)10000.00 地上建筑面积(㎡)0.00 地下建筑面积(㎡)0.00 绿化面积(㎡)0.00 人行区域面积(㎡)12466.66(含空地)建筑栋数(栋) 4 周边建筑栋数(栋) 5 1.2建筑物概况 图 1 建筑群平面图,红线内建筑为目标建筑

建筑物名称计算性质建筑物底标高(m)建筑物高度(m)3# 目标建筑0.00 118.90 建筑1 周边遮挡0.00 11.00 1# 目标建筑0.00 156.20 4# 目标建筑0.00 11.00 2# 目标建筑0.00 95.70 建筑2 周边遮挡0.00 10.00 建筑3 周边遮挡0.00 10.00 建筑4 周边遮挡0.00 10.00 建筑5 周边遮挡0.00 10.00 二、指标要求 针对室外风环境评价依据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有关室外风环境的条目要求。 2.1规范的评价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有关室外风环境的具体要求如下: 4.2.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评分规则如下: 1 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超过5Pa,再得1分。 2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1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