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案15篇
乡下人家教案15篇

乡下人家教案15篇乡下人家教案1一、课前解析关注画面感:很强的画面感是这篇__的一大特色。
瓜藤攀架图、花开三季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这些独立的图画组合在一起,层次丰富清新,构成了一幅完整、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景画。
以文字描绘图画,给予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
关注语言:__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三个特点:其一,作者爱用短句描绘所见所感,节奏明快,适合朗读;其二,作者善用对比、衬托,让画面丰富鲜活;其三,作者善于赋予物以人的情态和动作,使句子形象生动。
关注情感:细腻的描述中,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呼之欲出,同时契合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以想象画面为途径,直抵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认识“构、冠”等10个会认字,正确书写“构、饰”等15个会写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三、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构、冠”等10个会认字,正确书写“构、饰”等15个会写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出示课件2:教师引导:这首歌的名字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这首歌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预设1:听完这首歌我觉得心里很安静。
预设2:特别想去乡下看看,是不是真和这歌里唱的一样美。
预设3:想闭着眼睛听这首歌。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抬头就是高楼大厦,身边也是车水马龙,难得有机会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乡下人家》,跟随文字,去乡下人家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自读课文教师引导:现在请大家自己读课文,要求如下:出示课件3:2.小组按要求读文。
乡下人家教案(10篇)

乡下人家教案(10篇)篇一:《乡下人家》教案篇一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师出示图片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请欣赏。
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师:这些画面你们熟悉吗?师:对,这就是大家生长的地方——乡村的美景。
同学们,我们周围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
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再次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师手势,生齐读课题)去领略我们乡村生活的美妙。
2、从中心句切入,展开探究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课文,快速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作者对乡下人家感受的句子。
用铅笔作上记号,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抽生答)师点击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找得真准。
来,一起读一读吧!(齐读最后一小节)师相机板书:独特迷人春夏秋师边板书边问:“独特”“迷人”分别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师:那作者都写那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快拿起笔,到书中去找找吧!先看自学提示,自由读一读。
(师点击,手势)二、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二)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师巡视,适时点拨、表扬。
)(三)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屋前搭瓜架]师: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真浓,讨论得这么激烈,你们一定也会给老师更多的惊喜。
师:来,哪些同学被屋前(板书:屋前)的瓜架给吸引了?你觉得这段中的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师边说边点画面)师相机点击:句子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装饰”是什么意思?“别有风趣”呢?师:这里“别有风趣”指的什么呢?师:这装饰真够独特的,是用有生命的瓜来装饰的。
师:谁来补充一下?说说你的感受。
师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妙处。
师:是呀,这句话的前部分说了有生机的藤和叶,后面说的是呆板、严肃的石狮子和旗杆,这样形成了鲜明的——生接:对比师:对了,这句话就是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5篇

One's real value first lies in to what degree and what sense he set himself.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5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巩固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并练习运用“读课文,想画面;想画面,读感受;看画面,述文字”的方法学习课文。
在读文、背诵过程中体会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普通景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在读文、背诵过程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激趣导入(课件出示生词)屋檐、装饰、鸡冠花、倘若、觅食、和谐、捣衣等在认读的基础上,相机扩展,引导学生交流同义词语,并练习用词说话,发展语言能力,感受汉字的魅力。
同学们真聪明,恭喜大家顺利闯过词语关,现在就让我们快乐地踏上这条小路,再次走进乡下人家。
(板书课题)二、研读品味,感受美好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描绘了哪些画面?2、用文中的一段话概括乡下人家给作者留下的总体感受。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引导学生从关键句子中找出体现乡下人家风景特点的关键词“独特迷人”3、品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认为最独特、最迷人或最感兴趣的语句画下来,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重点研读其中一个自然段,总结学法。
(1)指名汇报朗读自己认为独特迷人的语句。
(2)引导学生读中想象美丽可爱的画面。
(3)(课件出示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4)再现画面,文字叙述,表达感受。
(5)总结学法:读课文,想画面;想画面,读感受;看画面,述文字。
5、自主学习,积累词句(1)用刚才的学法自主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
《乡下人家》教案(15篇)

《乡下人家》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下人家》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下人家》教案1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有关田园风光的图片、文字。
第一课时导入课题,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吗?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
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冠”“率”的音、形、义。
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教师,再现全文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写写生字,记记新词chaoshimitangl·归()装()()食()若2.guanlu冠率guanshuai第二课时复习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
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味美。
品味语言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通用15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2、制作幻灯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图片。
看看看这些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景色?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谈话交流。
3、师激情谈话导入:看到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我们情不自禁的想去看看呢。
好,今天我们随作者一齐走进课乡下人家,去走走,看看,去感受一下那独特而迷人的风光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读后流交。
3、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⑴过渡: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是如此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其实作者也就是描写了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
那课文都描写了哪些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第1到地6自然段,选一个你喜欢的场景,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⑵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指导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抓住相关事物或是时间来概括说。
板书:瓜藤攀檐图,鲜花竹笋图鸡鸭觅食图,夏天傍晚图,秋天月夜图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1、品读课文:前三幅图中,你认为哪一幅图乡村风景最美?就去读一读有关的段落,划一划有关的句子,并给你的同位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同桌合作学习,感受乡村生活的美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品味乡村生活的美第一幅图(第一自然段)1、生谈自己的感受,师梳理2、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⑴“装饰”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⑵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⑶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体会乡下人家的自然美。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教案精选《乡下人家》描写了布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通过详细的几幅乡村风景画面,淳朴安静的乡村生活跃然纸上。
文章语言清爽,富有生活情趣,简单使同学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教案,盼望对您有所关心!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教案【篇1】第一课时看图引题1.出示课文插图,观看并思索: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着说一说。
2.今日,通过课文学习,老师将和你们一同走进这布满生气的田园生活。
看图读文1.自同学字新词,同桌沟通,老师指导。
2.边看图边读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画面,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a.乡村生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b.乡村生活自然亲切、美丽舒适。
第1页/共13页c.乡村生活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思索:是怎样描写这浓郁的乡村生活的?抓住了哪些生活的场景?4.默读课文,自由学习,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小组合作沟通。
6.全班沟通,老师指导解疑。
老师吟诗小结是啊!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不信你听!屏幕出示: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闲适拘束,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美,最美乡下人家。
同学整体感知你认为老师自创的这首小诗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发表一下你的感受吧!1.可以像老师这样吟诗。
2.可以试着读读课文。
3.可以作为导游向大家介绍乡下人家。
第二课时回顾课文1.我们已经感受了乡下人家生活的舒适、自然、亲切,谁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课文,展现给大家听。
2.指名读文,沟通观赏。
精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你认为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画出来,反复读,并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由。
2.小组合作沟通。
3.全班沟通,老师指导朗读并对语言文字进行训练,体会写法。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优秀3篇)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优秀3篇)《乡下人家》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读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4、走进课文,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优美语言,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接触美1、出示两组图片: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时尚的都市人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二、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吗?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检测是否能读准字音)三、整体感知发现美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轻轻地标划出来。
四、研读品味感悟美1、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2、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3、静心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美丽的画面,最后和小组的同伴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朗读品味: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独特、迷人的美?能把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⑴ 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如果将探出头来换成长出来,会是什么感觉?体会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⑴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优秀6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乡下人家》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构、冠"等10个字,会写“构、饰、蹲”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攀上、装饰、顺序、朴素、照例、率领、倘若”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乡村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
5、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1、会认“构、冠”等10个字,会写"构、饰、蹲”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教学目标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攀上、装饰、顺序、朴素、照例、率领、倘若”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自读感悟,品味乡村美景,受到美的熏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着说一说。
2、看完图片,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
(板书课题:乡下人家)学生齐读课题“乡下人家二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乡村的感知。
预设1:乡村很美丽,空气很清新。
预设2:乡村很有趣,有很多动物,还有很多庄稼和花儿今天,我们就和作家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走进乡下人家。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
小时候深受祖父陈绍典毛笔书法的熏陶。
1962年移民去美,定居旧金山。
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代书法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现代诗人。
他的诗作不拘形式、爱憎分明、用词精练而含蓄。
著有《寒星集》《乡下人家》《爱的乐章》和《醉云集》等。
二、自列文,解柠词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下人家》教案15篇《乡下人家》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读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__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大家对农村生活充满向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无限风光。
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齐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过渡语)课前老师曾让同学们预习课文,现在我们先来了解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程度。
三、初读课文1、(过渡语)生字大家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2、谁想读?你想怎么读?(自己读还是找小伙伴读?你来安排吧。
)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乡村生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听完以后还要给他们评一评。
谁来评价一下(你对他说话,要用你。
)你听得真认真!读正确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你朗读的精益求精,对他读的流畅程度,你也可以评价一下。
评价的时候,不足要说,优点也要说,给他们全面的评价。
你听得真仔细,人家对你的评价,怎么看?你再读一读。
你对他的态度满意吗?给他们掌声。
掌声的原因,他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3、(过渡语)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了什么?看谁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课文描写了乡村的美景,你谈得很好,谁和他的看法不一样?你认为课文描写了瓜藤、鲜花、竹笋、鸡鸭,奥,还有纺织娘,谁还有补充?还有吃晚饭。
)(过渡语)同学们自己读懂了这么多内容,你们真了不起!听读了全篇课文,乡村生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谈得好,老师非常佩服你,你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你的看法很独特。
)四、品读课文。
3分钟(过渡语)是啊,这是多美的乡村啊!那么乡村生活到底美在哪儿?我们再来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在脑海中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
五、交流谁先来谈美的语句?(出示句子。
)你有什么感受?谁还喜欢这一段?你读了以后想到什么?1、瓜藤图。
(有表情的读。
)5分钟(过渡语)谁来读你画出的美的语句?(出示句子。
)大家请看屏幕,(1)装饰是什么意思?(2)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3)为什么说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放松一下,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你想到什么?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再听:——你有什么感受?给你什么感受?这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区别,用你的朗读,读出乡下人家的可爱来。
(自由练读)谁想读?(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他的读中,可以看出他喜欢这一段。
)谁还愿意读?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谁能超过他?读得太棒了,我都不敢读了,谁还敢读?(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乡下生活的喜爱都放在脸上,真好)现在让我们都把对乡下生活的喜爱放在脸上,读!2、竹笋图(读出自己的理解)4分钟 (过渡语)从大家的表情和声音中,老师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美?谁感受到的美和他们不一样?学生读句子,老师出示句子。
就是这句话,老师给大家读一遍,看同学们能听出些什么?(很多,成群,很多很快)大家读这段话,要让人听出竹笋很多很快地长出来。
还是这句话,我再读读,你还听出了什么?(鲜嫩、探出头来)你想到什么?再读一遍,要读出雨后春笋,争先恐后探出头来生机勃勃的景象。
还有同学想读吗?其实你想怎么读就可以怎么读,只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就行,谁来试一试?谁读?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好,就带着自己的想法再读读这句话。
3、晚景图6分钟(过渡语)同学们一个比一个读得美,乡下的美景也是各有特色,谁愿意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学生读句子,老师出示句子。
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谁还想谈?你谈得太好了,你能读一读吗? 我觉得你读得太快了,能不能再慢一点,让大家在头脑中有想象的时间?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再来读一读,不错,慢多了,为什么把红霞、微风、鸟儿重读?如果让你画这幅画,你会画什么?对,把要强调的词语重读,也是一种读书方法。
谁还想读?你读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啊呀,太美了,我听他们这么读,我心里也痒痒的,我也想读一读,行吗?大家给我鼓励的掌声我太高兴了!谁再读,这个机会给谁?谁还想试试?(小结)你们看,在农村夕阳红霞微风鸟儿人们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图画,从同学们积极的发言,热烈的掌声中,老师感觉到你们是个和谐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正在构建和谐校园,我们的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的国家正在构建设和谐的社会,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板书:和谐。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理解配上音乐再来美美地朗读这句话。
《乡下人家》教案2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丽菊、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预测掌握本课生字词,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能随__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学习难点预测一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二是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案课前自学部分(一)作者介绍:陈醉云,浙江上虞县人。
现代小说家、诗人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著有《玫瑰》、《游子的梦》等书。
作者陈醉云对乡下人家的生活非常喜爱,这份喜爱已经可以说是偏爱,他对宁静、质朴、悠闲、舒缓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留恋。
(二)读两遍课文,概括一下课文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读了这篇课文我眼前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的农家画面,那房前(),门前()的鲜花和屋后(),那觅食的(),那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夜里伴着()进入梦乡。
(三)再读课文,认会“檐、饰、冠、捣、谐”,会写“棚、饰、冠、菊、瞧、率、觅、耸、捣、搬、巢、谐、眠、辛”这些生字,并把课后生字加上拼音并组两个词。
(四)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丽菊、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这些词语。
并请小伙伴或家长为你听写这些词语,别忘了纠错呀!学案课上合作学习部分(一)乡下人家,处处如画。
用心默读一至六自然段,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思考:描写了几个怎样的场景。
自主探究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二)在这些场景中你最喜欢哪一景,用自己的话谈一下感悟和喜欢的原因。
建议:1.用你入情入境的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2.把你的感悟组织成语言,以备课堂上精彩展现,最好课前写一写。
(三)讨论探究:课文最后一段课中“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四)写__布局谋篇是讲究顺序的,你认为本课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课后测评部分(一)为加点字选择确读音,画上横线。
场地(cháng chǎng)倘若(tǎng shǎng)装饰(shì sì)鸡冠花(guàn guān)归巢(cháo cáo)结出(jié jiē)扎到水下(zhā zā)捣衣(dāo dǎo)(二)仿写: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你能用上这个句式来说说你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例如:乡下人家,不论早晨、中午、夜里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不论春、夏、秋、冬,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小练笔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试着写一写吧!课后自评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乡下人家》教案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棚架、装饰、鸡冠花、大丽菊、瞧见、率领、耸着、搬到、捣衣、觅食、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好词佳句。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5个生字,掌握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同学们这是老师搜集到的几幅乡村的照片,你能加几个小标题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陈醉云先生走进乡村人家,领略美丽的景色,板书课题2、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指名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棚架、装饰、鸡冠花、大丽菊、瞧见、率领、耸着、搬到、捣衣、觅食、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2、解释;天高地阔悠然自得,并用词造句。
3、指导书写:巢冠谐率4、指名分段读课文,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些场景?3、让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
2、学生试着给每一段加小标题,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4、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齐读,并说出从哪看出独特迷人,画出有关句子。
抽生读有关句子,学生评价。
5、自由读课文,给你最喜欢的风景取个名字。
6、画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句,说说为什么写得好。
师总结:乡村迷人的风景另我们回味无穷,你能用小标题赞美一下吗?课堂检测:下面进入闯关环节:1、给生字注音:巢谐捣觅2、看拼音写词语棚架、装饰、鸡冠花、大丽菊、瞧见、率领、耸着、搬到、捣衣、觅食、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3、画出拟人句,并仿写。
附板书设计:21 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人入眠《乡下人家》教案4【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__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道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示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准备】乡村风光片。
【教学过程】一、回忆画面内容、顺序采用回忆名字、按顺序摆一摆的方法。
二、整体认知,感受画面你对这些画面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作者总的评价又是什么?出示文中总结段:“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