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生物必修二中第七章是关于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点,主要围绕基因、染色体、遗传规律以及不同的进化方式展开。

本文将对该章节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1.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是指遗传信息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层面的物质基础。

它位于染色体上,由DNA序列组成。

基因不仅决定了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性状表现,还控制了细胞的代谢反应和生命活动。

具体而言,基因可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两部分。

外显子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其功能,而内含子则不编码蛋白质,仅调节基因表达。

2. 基因的表达调节基因的表达调节是指在不同情况下调整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速率,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

调节基因表达可以通过DNA的甲基化、染色质重构、特定转录因子的结合等方式实现。

此外,环境因素、激素、化学物质等外界刺激也会影响基因表达。

3. 染色体与遗传规律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它是准确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人类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每种细胞都有两套完整的染色体。

遗传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法则、渐渐遗传法则和连接互换。

孟德尔法则中对孟德尔的孟德尔模型进行了深入阐释,它指出了遗传性状的表现和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

而渐渐遗传法则和连接互换则对孟德尔法则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它们用更加复杂的方式解释了遗传物质在基因水平上的互作与相互调控。

4. 基因突变和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发生的错误或突变,它将对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红细胞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都与基因突变有关。

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我们深入理解基因突变、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帮助。

5. 进化与适应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它是物种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演化,是从许多代物种中逐步形成的过程。

进化主要分为平衡进化和长期进化两种类型。

平衡进化是指在遗传平衡的状态下,物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人教版_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复习提纲

人教版_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复习提纲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重点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及局限性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3.种群、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等概念判定及有关计算4.生物多样性及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复习提纲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用进废退学说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主要内容生物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意义(先进性):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局限性: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缺乏必要的实验证据评价: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渡繁殖:自然选择的条件主要内容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动力、手段、途径遗传和变异:自然选择的基础,生物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即中心论点:变异是自发的,是普遍存在的,并非环境条件引起的,环境只是选择因素。

也就是,先不定向的变异(进化的内因),再环境的定向选择(进化的外因),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遗传定向积累。

意义与不足意义不足科学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向科学轨道揭示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不能科学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的作用,局限于个体水平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对于遗传和变异本质的研究: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对于自然选择作用的研究:以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单位二、要点辨析1、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是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3、自然选择从表面看,是对一个个个体的选择,实质上是对个体所包含的变异(不定向变异)进行选择;即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表现型,实质上是对个体基因型的选择。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题组冲关]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产生
B.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进化
C.物种的灭绝一定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表现是基因多样性
解析: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引起种群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因而
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
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C.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型频 率的改变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 的基因库
解析: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则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 隔离;种群是一个地区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生物繁殖 和进化的基本单位;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 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某种群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 群的基因库。 答案:C
2.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2)爆发式
爆发式物种形成是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起源 于个体的染色体变异或远缘杂交以及染色体加倍等,如六倍 体普通小麦的形成。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内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变化后生物与 原生物关系
生殖隔离出现 属于不同物种
基因频率改变 可能属于一个物种
核心要点(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比较
(1)图中A属于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 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
(2)图中B属于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保持物种间基因的不可 交流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七章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七章知识要点

第六、七章知识要点第一节:杂交育种到诱变育种一、杂交育种(一)定义: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二)原理:基因重组(三)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四)实例:高产矮秆水稻的培育(五)应用:杂交水稻,中国荷斯坦牛(六)优点:通过杂交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七)缺点:育种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7-8年)二、诱变育种(一)定义: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二)原理:基因突变(三)应用:“黑农五号”大豆,青霉菌高产菌株的选育(四)优点: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加快育种进程(五)缺点:有利个体少,须大量处理供试材料,工作量大。

三、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一、基因工程(一)概念:基因工程:即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二)原理:基因重组(三)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四)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五)过程:供体细胞目的基因受体细胞获得新性状(六)基因操作的工具1.基因工程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1)来源:微生物(2)种类:已发现的有200多种(3)特点:一种限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切点切割2.基因工程的针线:DNA连接酶,其作用是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3.基因工程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1)符合运载体的条件: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2)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共同特点:都有侵染或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六)基本步骤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注意:要保持基因的完整性)第二步: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注意: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取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并用DNA连接酶连接。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内容①物种是可变的。

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2)历史贡献: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3)局限性:缺乏事实依据,大都来自主观推测,说服力不强。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内容①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的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足够的选择材料。

②生存斗争——选择的手段。

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③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决定遗传的变异是幸存或被淘汰,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书p111(3)进步意义①它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原因: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较好的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③它指出生物界千差万别的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大大促进了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④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4)局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应立足于群体水平.③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生物大爆发等现象。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1.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生态环境的组成及其变化4.生态环境保护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2.性状的分离规律和单因素遗传3.性状的综合表现及多基因遗传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5.遗传变异的意义和遗传多样性的维护第三章生物的进化1.进化的概念2.进化的证据3.自然选择和适应4.物种形成和进化的速度5.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第四章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和调节1.神经元的结构和神经传递2.激素的种类、生产和分泌3.激素调节的机制和作用4.信息传递的协调控制和反馈调节第五章生命活动与细胞1.生命活动的特征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膜的结构和作用4.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细胞分裂及其后续事件第六章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1.营养物质的获取及运输2.植物生长调节的激素及其作用3.植物的繁殖和发育4.植物的适应和保护机制第七章动物体内环境的调节1.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机制2.温度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3.血糖调节和代谢物质的运输4.免疫功能和机制5.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第八章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生物资源的概念和种类2.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3.生态旅游和生物工程4.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非生物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生物圈两个层次。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体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的居住区域。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式,离子质交换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式。

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环境。

现代工业化进程导致生态环境有了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日益重要。

多种法律措施都在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遗传物质的信息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

人教高中生物 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 课件

人教高中生物 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 课件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
方向 •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获得来自遗传的观点,已经被多数人摈弃。
以生物个体为单位
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形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课堂小结
主要内容 拉马克的进用进废退学说 意义
主要内容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意义
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种群的概念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含有本 物种的全部基因
积极意义:
1.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2.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解释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局限性: 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无法解释 物种大爆发现象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性状水平 深入 基因(分子)水平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的由来》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个假说
特创论 “上帝造人” “女娲造人”
宇宙生命论
化学进化说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生物进化有什么规律?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①生物不是神造的,而 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 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 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 退和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
(marck) 1744 — 1829
意义:否定了神创论和物 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的 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原因: ①是“用进废退”; ②是“获得性遗传”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细胞膜的结构与生物膜的运输3.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4.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6. 溶酶体和气泡的结构与功能7. 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1.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2. 遗传物质的复制3. 遗传物质的转录与翻译4. DNA的突变和遗传信息的变化5.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第三章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1. 生物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2. 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3.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4. 微生物的应用5. 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6. 基因治疗与基因检测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要素2. 食物链与食物网3. 群落的结构与物种的多样性4. 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5. 人类与生态系统第五章生物进化与分类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2.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3. 进化的模式和速度4.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演化5. 动物的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六章生物间的相互作用1. 生物间的共生关系2. 生物间的捕食与逃避3. 生物的竞争关系和有限性资源的利用4. 生物间的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5. 生物间的调节和平衡第七章植物的物质与能源1. 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的转化2. 植物的营养与水分运输3. 植物的生殖与生长调节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1. 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人的性别遗传与表现型3. 人的生殖的协调调节4. 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协调调节以上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注: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以教材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基础手段内因结果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局限性:
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①按定义计算:A%=A/(A+a)*100%(A+a表示全部等位基因数)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 ½杂合子频率
③X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X b的基因频率=X b数目/(2*女性个体的人数+男性个体的人数)=X b/(X b+X B)*100%
4、遗传平衡定律:
(1)满足条件:种群数目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
(2)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p+q)2=p2+2pq+q2=1,其中p2代表基因型AA的频率,2pq代表基因型Aa的频率,q2代表基因型aa的频率。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2、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
3、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他们只是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⑶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五、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