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国际商务复习资料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全球资本市场12.1 复习笔记考点一:全球资本市场1.一般资本市场的功能资本市场将希望投资的群体和希望借款的群体连接在了一起。
(1)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图12-1)①希望投资的群体包括拥有盈余现金的公司、个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②希望借款的群体则包括个人、公司和政府;③做市商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投资者和借款者的金融服务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图12-1 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2)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的方式资本市场向公司提供资金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
①当一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票时,就形成了股权融资。
每一股股份实际上给予了持有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者对企业利润的一份要求权。
公司通过向股东支付股息承认这种权利。
②债权融资要求借款公司无论是否盈利都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偿还事先确定的一部分贷款数额(本金加上规定的利息之和)。
债权融资包括来自银行的现金贷款和向投资者出售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
当一个投资者购买了一家公司的债券,他就得到了在规定的年份里从该公司按固定的数额获取收入的权利。
2.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1)借款者的视角:较低的资金成本国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而在全球市场中,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意味着借款者可以付出较低的代价来获得资金。
资金成本是借入资金的价格,即借款者必须向投资者支付的收益率,也就是债权融资中的利率和股权融资中的股息收入与预期股票差价。
(2)投资者的视角:分散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分散投资组合,与纯粹的国内资本市场相比,可降低投资风险,因为各国之间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不是完全相关的。
不同国家股票市场变动之间相对较低的相关性反映了两个基本的情况:①由于各国推行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面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因此它们的股票市场受不同的因素影响,并向不同的方向变动。
②由于受到资本管制,即限制跨国资本流动(尽管这种限制正在迅速减少),不同的股票市场之间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分割现象,这有助于切断风险的传递。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外汇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外汇市场10.1 复习笔记考点一:外汇市场1.外汇市场和汇率的定义(1)外汇市场是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市场。
(2)汇率是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2.外汇市场的作用外汇市场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货币转换;二是外汇风险的管理。
(1)货币转换①定义货币转换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②国际企业利用外汇市场进行货币转换的四种情形a.一家公司出口所收回的货款,对外投资所得的收益,或是从与国外公司签订的技术转让协议中获得的收益,都可能是外币。
公司在本国使用这些款项,就必须利用外汇市场将它们转换成本国货币。
b.当国际企业必须用外国货币支付外国公司的商品和服务时,要利用外汇市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c.国际企业有多余款项想在货币市场做短期投资时,要利用外汇市场。
d.外汇投机要利用外汇市场。
外汇投机主要涉及资金的短期运作,期望从一种货币转换到另一种货币时通过汇率的变动获利。
(2)外汇风险的管理外汇风险的管理是指针对外汇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障,外汇风险是指不可预见的未来汇率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公司规避外汇风险的行为称作套期保值。
①即期汇率a.定义即期汇率是外汇交易商在特定日期将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时使用的汇率。
b.性质即期汇率会不断变化。
一种货币的汇率是由这种货币的供求与另一种货币供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②远期汇率▼a.定义远期汇率,又称期汇汇率,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在未来日期进行外汇交割的汇率。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价称为升水或贴水。
远期汇率适用于远期外汇交易。
b.远期外汇交易的作用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可以通过远期外汇交易来对冲外汇风险,避免出现未来汇率变动使一笔业务在到期执行的时候变得无利可图的可能。
③掉期(货币互换)掉期(货币互换)是按两个不同的交割日期同时买进和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
掉期交易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可在国际企业同银行之间、不同的银行之间,以及政府之间进行,以便在一个限定期限内把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而不必承担外汇风险。
(NEW)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Ⅰ篇 引言和概论第1章 全球化第Ⅱ篇 国家差异第2章 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中的国家差异第3章 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差异第4章 文化差异第5章 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第Ⅲ篇 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第6章 国际贸易理论第7章 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第8章 国际直接投资第9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第Ⅳ篇 全球货币制度第10章 外汇市场第11章 国际货币体系第12章 全球资本市场第Ⅴ篇 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第13章 国际企业的战略第14章 国际企业的组织第15章 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第Ⅵ篇 国际商务运营第16章 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第17章 全球生产与供应链管理第18章 全球营销与研发第19章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第20章 国际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第Ⅰ篇 引言和概论第1章 全球化1描述在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
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各意味着什么?答:(1)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在过去30年中,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可用四个事实来描述:第一是美国在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中起主导作用;第二是美国支配了当时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是在国际商务舞台上,美国的大型多国企业占统治地位;第四是地球上大约一半的计划经济国家对西方国际企业的排斥。
在过去30年中,这四个事实都已发生了变化或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①美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但在相对规模上较20世纪60年代下降了许多。
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它们的世界产出份额显著增加。
②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所占的份额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在稳步增长,而发达国家的份额在逐渐下降。
③多国企业的性质也在变化。
多国企业的统计构成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非美国的多国公司的增加,尤其是日本的多国企业;二是小型多国公司的增长。
④许多东欧国家和拉美国家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为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出口与投资机会。
国际商务希尔十一题

国际商务希尔十一题引言概述:国际商务是指跨国界进行的商业活动,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等方面。
在国际商务中,希尔十一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涉及到国际商务中的风险管理和决策制定。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希尔十一题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希尔十一题的背景和概述1.1 希尔十一题的起源和定义1.2 希尔十一题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性1.3 希尔十一题的研究方法和工具2. 希尔十一题的风险管理2.1 希尔十一题的风险识别和评估2.2 希尔十一题的风险控制和防范2.3 希尔十一题的风险应对和处理3. 希尔十一题的决策制定3.1 希尔十一题对决策的影响3.2 希尔十一题的决策制定过程3.3 希尔十一题的决策实施和监控4. 希尔十一题的国际商务案例分析4.1 案例一: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的投资决策4.2 案例二: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管理4.3 案例三:国际合作中的文化差异对决策的影响5. 希尔十一题的未来发展趋势5.1 希尔十一题在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5.2 希尔十一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5.3 希尔十一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总结:综上所述,希尔十一题在国际商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风险管理方面,希尔十一题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保障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决策制定方面,希尔十一题影响着决策的全过程,从决策制定到实施和监控。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希尔十一题在实际商务中的应用。
未来,随着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希尔十一题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并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因此,对于从事国际商务的企业和从业者来说,深入研究和应用希尔十一题是至关重要的。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第17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第17章【圣才出品】第Ⅵ篇国际商务运营第16章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16.1复习笔记考点一:出口的前景和困难1.出口的前景对大多数行业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出口的最大前景就在于能在外国市场上发现巨大的赚钱和获利机会。
一个企业的国际市场通常要比其国内市场大得多。
因此,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出口能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它的单位成本,进而使得企业增加其收入和利润。
2.出口的困难许多中小企业对出口机会的反应十分被动,这由以下原因造成:(1)对国外市场的规模和分布不熟悉,难以抓住出口机会。
(2)被出口的复杂性与出口机制所吓倒,因为国外商务活动的习惯做法、语言、文化、法律制度以及货币都与国内市场大不相同。
(3)首次出口遇到的大麻烦使企业对以后的出口业务望而生畏。
考点二:提高出口业绩1.收集信息(1)概述出口的一大障碍是对可以得到的机会缺乏认识。
一个企业的产品通常会有许多市场,但这些市场所在国因为文化、语言、时间、空间的差异而与该企业的国内基地相隔离,所以企业很难发掘这些市场。
因此提高出口业绩首先就要收集信息。
(2)信息来源①在美国,商务部是最具综合性的信息来源。
在商务部内有两个机构——国际贸易管理局与美国和外国商业服务处,专门致力于为商业机构提供情报和援助。
此外,小企业管理局、贸易委员会、商业银行以及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帮助潜在的出口商。
②其他国家的机构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德国的贸易协会和日本的综合商社等也都为出口商寻求出口机会。
2.利用出口管理公司(1)出口管理公司的概述出口管理公司由一些出口专家组成,为首次出口的商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处理出口过程中所有的问题,它的作用相当于其客户企业的出口营销部或国际业务部。
(2)出口管理公司的作用对于首次出口的商家来说,聘请出口管理公司可以帮助商家发现出口机会并避免出口过程中出现太多的失误。
(3)出口委托的形式①出口管理公司帮助一个企业建立出口业务,当业务运转正常时,便完全移交给该公司,并由该公司独立经营。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5.1 复习笔记考点一:基本进入决策1.进入哪个外国市场一个国家作为潜在市场对于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有赖于在该国家从事经营活动时的利润、成本和风险的平衡。
潜在市场吸引力的来源包括:(1)在一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长期经济利润。
这取决于市场规模(从人口统计数据看)、该市场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以及未来可能财富(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等因素。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温和和私营部门债务较少的政治稳定的有着自由市场体制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利润-成本-风险的平衡更有利。
(2)国际企业在外国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
这取决于它能为那个市场提供的产品的适用性以及当地竞争的性质。
企业可以根据吸引力来为各个国家评级,级别高的市场可考虑作为进入的首选。
2.进入时机一旦企业找到了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它必须考虑进入时机的问题。
早进入一个市场通常可能获得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也可能面临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1)先入者优势①定义当国际企业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这种与早进入一个市场相关的优势通常称作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
②来源a.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b.在目标国扩大销售量,并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竞争对手,使先入者相对后来者拥有成本优势,这种优势能使先入者把价格降低到后入者之下,从而把后入者驱逐出市场;c.先入者通过把消费者牢牢地捆绑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来创造出转换成本,这样的转换成本使后来者很难赢得顾客。
(2)先入者劣势①定义在其他国际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做法也有其劣势,这通常称为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
②开拓成本开拓成本是先入者必须承担而后来者可以避免的成本。
当东道国的经营体制与母国市场有很大不同时,企业必须花费巨大的努力、时间和开支以学习这些游戏规则,由此产生了开拓成本。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6.1 复习笔记⼀、贸易理论综述16~17世纪盛⾏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当⿎励出⼝,同时限制进⼝。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第⼀次解释了为什么不受限制的⾃由贸易(⼀国政府不打算通过配额或关税来影响它的公民从别国进⼝什么商品或⽣产什么产品出⼝给别国)对⼀个国家是有利的。
斯密认为应当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来决定⼀国进⼝和出⼝什么商品。
他的论点还表明对贸易采取的这种⾃由放任态度符合⼀国的最⼤利益。
在斯密理论的基础上,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卫李嘉图提出相对优势学说,这是现代不受限制的⾃由贸易论点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艾利·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改进了李嘉图的理论,创⽴了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1.贸易利益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
⼀国⽣产不了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绝⼤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
另外,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可以⽣产的产品仍能获得利益。
如果⼀国公民购买某些别国⽣产的产品,即使这些产品本国能⽣产,该国经济仍可获得利益。
这种利益产⽣的原因是国际贸易允许⼀国在制造业中实⾏专业化,专门出⼝该国能最有效率⽣产的产品,⽽进⼝在别国能更有效率⽣产的产品。
限制进⼝经常对国内⽣产者有利,⽽对国内消费者不利。
2.国际贸易模式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也解释了在世界经济中观察到的国际贸易模式。
对于不能⽤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解释的国际贸易模式的⼀种早期反应是产品⽣命周期论。
由雷蒙德·弗农提出的这⼀理论认为,在产品⽣命周期的初期,⼤多数新产品由发明国⽣产和出⼝,当新产品在国际上被⼴泛接受后,就开始转到其他国家⽣产,该产品甚⾄最终可能被出⼝到原发明国。
沿着类似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些经济学家如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种新贸易理论。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第16章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16.1 复习笔记一、战略、生产和物流生产(production)定义为“涉及产品创造的活动”,包括提供服务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物流(logistics)是指控制原材料在价值链中转移的活动,包括从获得原材料到生产再到分配的过程。
因为公司有效地从事生产活动依赖于物流方面及时地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投入,所以生产和物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国际企业中生产和物流的职能有以下重要的战略目标:1.降低成本将生产活动分散到全球各地,每一项活动都得以有效开展,这样就能够降低成本。
有效地管理全球供应链以使供需更好地匹配,这样也能够降低成本。
2.通过消除供应链和制造过程中的次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这两个目标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加强质量控制将在三个方面降低成本:(1)因为时间没有被浪费在不适销的劣质产品上,所以生产率提高了。
这项节约直接导致单位成本的减少。
(2)降低了与次品相关的返工和报废成本。
(3)降低了与修理次品相关的保修成本和花费更少的时间。
大部分管理者用来增强产品可靠性的主要手段是六西格玛质量改进理念。
六西格玛理念是从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体系直接演变而来的。
如今六西格玛(six sigma)理念取代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它是旨在全公司范围内减少次品、提高生产率、消除浪费和削减成本的统计上的理念。
除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两个目标,还有两个目标在国际商务中尤其重要。
其一,生产和物流必须适应当地反应的需要。
其二,生产和物流必须能对客户需求的转变迅速作出反应。
二、选择生产地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基本决策是在哪里从事生产活动,以最好地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双重目标。
考虑的因素按三个大标题可分为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和产品因素。
1.国家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和相对要素成本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1
1、What Is Globalization?
Globalization - the shift toward a more integrated and interdependent world economy
The world is moving away from self-contained national economies toward an interdependent, integrated global economic system
2、What Is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Historically distinct and separate national markets are merging
It no longer makes sense to talk about the “German market” or the “American market”Instead, there is the “global market”
falling trade barriers make it easier to sell globally
consumers’ tastes and preferences are converging on some global norm
firms promote the trend by offering the same basic products worldwide
Firms of all sizes benefit and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97% of all U.S. exporters have less than 500 employees
98% of all small and mid-sized German companies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3、What Is The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Firms source goods and services from locations around the globe to capitalize on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cost and quality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like land, labor, energy, and capital Companies can
lower their overall cost structure
improve the quality or functionality of their product offering
4、What Is Driving Globalization
Declining barriers to the free flow of goods, services, and capital
average tariffs are now at just 4%
more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FDI
global stock of FDI was $15.5 trillion in 2009
facilitates global production
Technological change
microprocesso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he Internet and World Wide Web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5、Lower barriers to trade and investment mean firms can
view the world, rather than a single country, as their market
base production in the optimal location for that activity
But, firms may also find their home markets under attack by foreign firms
6、Technological change means
lower transportation costs
help create global markets and allow firms to disperse production to economical, geographically separate locations
low cos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firms can create and manage globally dispersed production
low cost glob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help create an electronic global marketplace
glob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global media
create a worldwide culture and a global consumer product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