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同名端和匝比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变压器变比测试及计算公式

变压器变比测试及计算公式

变压器变比测试及计算公式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设备,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

在变压器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性能指标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变比测试。

变比测试是指通过测量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来确定变压器的变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将介绍变压器变比测试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一、变压器变比测试的方法。

1. 使用变比测试仪进行测试。

变比测试仪是专门用于测量变压器变比的仪器,通过连接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子,可以得到变压器的变比值。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先将变比测试仪的输入端子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入端子,输出端子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出端子,然后通过仪器上的操作界面进行测试,即可得到变压器的变比值。

2. 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试。

如果没有变比测试仪,也可以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试。

首先需要将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测量功能调至交流电压档位,然后将输入端子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入端子,输出端子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出端子,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电压值,即可计算得到变压器的变比值。

二、变压器变比的计算公式。

变压器的变比可以通过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电压值来计算得到,其计算公式如下:变比 = 输入端子电压 / 输出端子电压。

其中,输入端子电压和输出端子电压分别表示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电压值。

通过测量这两个数值,并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到变压器的变比值。

三、变压器变比测试的注意事项。

1. 测试前需要断开变压器与电源的连接,确保安全性。

2. 测试时需要注意输入和输出端子的标识,确保连接正确。

3. 测量时需要保持稳定的电压输入,避免因电压波动导致测量误差。

4. 测量结果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四、结语。

通过变压器变比测试,可以准确地得到变压器的变比值,从而保证其在电力系统中的正常运行。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准确性,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方法。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变压器变比测试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变压器线圈同名端的鉴别方法

变压器线圈同名端的鉴别方法

•变压器线圈同名端的鉴别方法如果需要知道一只变压器初级次级线圈的同名端,可使用可控硅等元件组成的鉴别器进行鉴别。

电路如上图,它是根据可控制硅的导通条件来设计的。

接通电源的瞬间,初级线圈L1上将产生左负右正的感应电势,若1、3为同名端,则3端同时也感应到一正向电势,这两个正电势分别加到可控制硅的阳极和控制级上,使可控硅导通,发光二极管发亮。

反之,若1、3为异名端,则可控硅的控制极得到的是负向电势,发光二极管不能发亮。

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方法较多,分别叙述如下:一、交流电压法。

一单相变压器原副边绕组连线如图1—2,在它的原边加适当的交流电压,分别用电压表测出原副边的电压U1、U2,以及1、3之间的电压U3。

如果U3=U1+U2,则相连的线头2、4为异名端,1、4为同名端,2、3也是同名端。

如果U3=U1-U2,则相连的线头2、4为同名端,1、4为异名端,1、3也是同名端。

二、直流法(又叫干电池法)。

干电池一节,万用表一块接成如图1-3所示。

将万用表档位打在直流电压低档位,如5V以下或者直流电流的低档位(如5mA),当接通S的瞬间,表针正向偏转,则万用表的正极、电池的正极所接的为同名端;如果表针反向偏转,则万用表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所接的为同名端。

注意断开S时,表针会摆向另一方向;S不可长时接通。

图1-3 干电池法测同名端三、测电笔法。

为了提高感应电势,使氖管发光,可将电池接在匝数较少的绕组上,测电笔接在匝数较多的绕组上,按下按钮突然松开,在匝数较多的绕组中会产生非常高的感应电势,使氖管发光。

注意观察那端发光,发光的那一端为感应电势的负极。

此时与电池正极相连的以及与氖管发光那端相连的为同名端。

图1-4测电笔法测变压器同名端简单的讲,绕制两个以上的线圈时,如果绕制第一个线圈开始,这个线头叫首端,绕好后剩的这个线头叫尾端,那么,绕第二个线圈时也按绕第一个线圈的方向绕,则第一个线圈的首端和第二个线圈的这个线头就头时同名端,和第二个线圈的尾就属异名端。

分别简述交流法和直流法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方法

分别简述交流法和直流法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方法

一、交流法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方法1. 交流法是通过测量绕组的电压、电流和相位关系来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方法。

通过连接供试验绕组的电源电压,测量电源电压和绕组接线后的电压和电流,分析二者的相位关系来判断绕组的极性和同名端。

2. 具体操作步骤:a. 测试绕组的开路电压b. 依次接通绕组A和绕组B电源,记录电源电压和绕组的电压和电流c. 分析两次测量得到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根据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来判断同名端3. 交流法的优点:a. 判断简单,无需拆卸变压器b. 可以在运行状态下进行测试二、直流法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方法1. 直流法是通过测量绕组的电压和电阻来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方法。

通过连接直流电源,测量绕组的电压和电流,分析电压和电阻的变化来判断绕组的极性和同名端。

2. 具体操作步骤:a. 测试绕组的开路电压b. 依次接通绕组A和绕组B直流电源,记录电源电压和绕组的电压和电流c. 分析两次测量得到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根据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来判断同名端3. 直流法的优点:a. 可以准确判断绕组的同名端b. 可以测量绕组的电阻,对绕组的健康状态有辅助作用三、总结与展望1. 交流法和直流法是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常用方法,各自有其适用的场合。

交流法适用于运行状态下的变压器,操作简单,但对绕组的电阻和健康状态无法准确判断;直流法适用于停机状态下的变压器,可以准确判断同名端,同时可以测量绕组的电阻和健康状态。

2. 在使用这两种方法时,需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个人观点:1. 对于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我更倾向于直流法,因为它能够准确、全面地判断同名端,并且对于绕组健康状态的判断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判断,以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交流法和直流法是常用的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方法,它们在实际运用中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合。

在使用这两种方法时,需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以确保对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是准确可靠的。

《变压器变比测量》课件

《变压器变比测量》课件
铭牌上的变比值进行测量。
此方法适用于已知变比的变压器 ,无需使用其他仪器或工具,简
单易行。
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变比可能 因不同的绕组配置或接线方式而 有所不同,因此直接测量法可能
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然后根据变压器的匝数比 计算出变比。
此方法适用于无法直接读取变比的变压器,但需要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测量工具 。
在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采用在线监 测系统对变压器变比进行实时监测, 并记录数据。
结论
通过变压器变比测量,及时发现并处 理了潜在问题,保证了风电场的安全 稳定运行,提高了电能质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间接测量法的精度取决于测量工具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误 差。
高压测量法
高压测量法是在变压器的高压侧 和低压侧分别进行电压测量,然 后根据变压器的匝数比计算出变
比。
此方法适用于高压变压器的测量 ,可以避免在高压侧进行直接测
量时可能存在的危险。
高压测量法的精度较高,但需要 使用高压测量仪表和采取相应的
重要。
工业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需要稳定 的电力供应,通过测量变压器变比 ,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 过程的顺利进行。
建筑领域
在建设过程中,电力系统是必不可 少的,变压器变比的测量有助于确 保建筑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
02
变压器变比测量的 方法
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 测量方法,通过直接读取变压器
《变压器变比测量》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变压器变比测量的基本概念 • 变压器变比测量的方法 • 变压器变比测量的操作流程 • 变压器变比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 变压器变比测量的实际应用案例

一种判别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一种判别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一种判别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袁康敏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卷),期】2007()9
【摘要】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变压器具有变换电压、变换电流和变换阻抗的功能。

在对变压器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处理中,都会遇到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判别问题。

通常变压器同名端采用实验方法检测,常用检测方法有直流感应法和交流感应法。

本文介绍的变压器同名端的检测方法摆脱了传统的变压器检测模式,本测试方法是采用电容所具有的充放电特性和变压器的互感特性,通过单片机的判别,确认变压器绕组的同名端。

该检测方法所采用的硬件电路主要由一片89C2051单片机组成,具有电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直观,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并已经过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总页数】3页(P114-115)
【关键词】变压器;绕组;同名端;单片机
【作者】袁康敏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411
【相关文献】
1.电池--毫安表法判别变压器与电动机绕组同名端时指示为何相反? [J], 殷作斌;殷开成
2.一种新的判别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检测方法 [J], 袁康敏
3.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的判别方法 [J], 张云坤
4.变压器绕组同名端与首尾端判别辨析 [J], 苗小利
5.小功率电源变压器绕组线圈同名端的判别方法 [J], 白树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三、综合分析判断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谢谢!
32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电力员工技能培训课件
1
变压器变比测量
一、目的及有效性
变压器变比测量
二、测量原理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的变比近似等于线圈的匝数之比,通常情况 下,变压器的变比按线电压计算,变压器几种不同接线方 式变压比计算公式如下:
变压器变比测量
三、试验方法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测量

变压器相位匝比测试

变压器相位匝比测试

∙关于变压器相位匝比测试的几个技术问题∙标签:测试仪器分类:变压器|磁技术更新日期:2009-04-02 09:17∙高频变压器一般是多绕组器件,组间相对耦合及相位关系要求准确。

变压器相位匝比仪(GKT310)以及综合测试仪(GKT3259)能客观地反映这些参数,仪器电压驱动范围大,能多组扫描测试,对高频变压器样品分析、研发、及批量生产检测起到有效的作用。

几个技术问题解释一. 耦合系数耦合系数反映变压器绕组间耦合程度,有些资料称为绕组间互感系数,理想变压器耦合系数等于1,实际变压器小于1。

二.高频变压器对耦合及相位的具体要求高频变压器绕组多,绕组间相位关系要求准确,耦合程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不是越大越好。

开关电源有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两种方式,反向激励电源变压器要求磁芯有一定气隙,两种激励电源对变压器有不同的要求。

激励绕组,取样绕组和主绕组要求有固定的位置,这和电源设计的综合分析有关,一旦综合设计完成,变压器绕组的相对位置耦合系数也就有一定要求。

变压器生产厂商应注意:磁芯材质、气隙大小,绕组的匝数相对位置、绕组绕线的松紧、等等因素,GKT310匝比仪及GKT3259综合测试仪能较好地反映这些问题。

圈数相同的绕组在变压器磁路中由于工艺不同,感应电压有不同的值:1.双线并绕,感应电压接近理论值2.变压器磁芯无气隙,感应电压接近理论值3.绕组接近气隙,感应电压小;绕组离气隙远一点,感应电压大,耦合系数接近1三.310相位匝比仪的几种测量模式※ Np任意设定毫无意义,一定要设定变压器实际初级Np匝数,310匝比仪以及3259综合测试仪是一种精密的对比型分析仪器,要求样品绝对无误,设置样品实际中心值,合理设置允许偏差值,批量生产就不会差错。

任何科技都有局限性,匝比仪及综合测试仪无法判断磁芯材质、电磁线材质、及绕组间耐压绝缘要求。

使用过程中过分强调测到实际次级匝数会走入误区,如用匝比仪或综合测试仪测量变压器,测到某一绕组是1.5匝,实际绕制中要么1匝,要么2匝,不可能绕出1.5 匝。

4.变压器同名端判别及绕组电阻的测量

4.变压器同名端判别及绕组电阻的测量

技能训练变压器同名端判别及绕组电阻的测量(一)实训目的
学会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线路电流和使用兆欧表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二)实训器材
1、工具常用电工工具一套
2、仪表MG24型钳形电流表、500V兆欧表。

3、器材三相电动机、双副边绕组电源变压器。

(三)实训方法
1、用MG24钳形电流表分别测量三相电动机和电源变压器原边电流,将电流测量数据
填入表1.7中。

表1.7 电流测量实训报告
2、使用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三相电动机和电源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将绝缘电阻测量数据填入表1.8中。

表1.8 绝缘电阻测量实训报告
1.把万用表调毫安档并接在副线圈的两个接线端上。

2.用变压器的原线圈的两个线头迅速试触干电池的两极,若万用表指针正转,则与干电池
接触的那一个接线头和红表笔相连的那一端是同名端,若反偏,则与黑表笔相连的那一端是同名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步:判断绕组1和绕组2的匝数比: 对比初级和次级电感量的实测值, 如图该变压器绕组匝数比为1:1和1:2, 根据上述第1式可知初次级电感量的关系应为1:1和1:4。 第三步可以判断初次级匝数比和次级共模电感同名端。 若电感量实测值和计算值相符, 则匝数比和次级共模电感同名端符合要求; 若电感量实测值和计算值不相符, 则有可能是绕组匝数比不符合要求 或次级共模电感同名端不同引起, 共模电感同名端通过第四步判断。
变压器的术语和定义:
一次绕组
在运行条件下,从电源处接受电能的绕组, 也称为初级绕组。
二次绕组
向负载线路供给电能的绕组,也称为次 级绕组。
2019/5/21
1
变压器的术语和定义:
绕组
构成与变压器标注的某一电压值对应的电气线 路的一组线匝。
(线)匝
组成一圈的一根或多根并联的导线。
一根或多根并联的导线,每穿过铁芯窗口一次并 与主磁通相交链,则称为一个线匝。
2019/5/21
10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第一步: 用电桥测试变压器初级1脚至3脚和6脚 至8脚的电感量,纪录实测值;
2019/5/21
11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第二步: 用电桥测试变压器次级14脚至16脚 和9脚至11脚和的电感量,纪录实测值;
2019/5/21
12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2019/5/21
13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第四步:判断共模电感同名端(图2中红圈): 用电桥测试9脚和12脚电感量,纪录实测值, 将变压器次级共模电感的同名端第12、13脚短路, 用电桥测试变压器9脚和11脚的电感量, 实测电感量应符合第3式同名端串联关系, 若电感量小于1uH(注:由于共模电感n1=n2=L9-12=L11-13, 根据第3式得出理论值L同名端串联 为零。 但由于存在分布电感缘故,实测值小于1uH。), 则共模电感同名端符合要求;若电感量为9脚和12脚电感量的4倍 (注:由于共模电感n1=n2=L9-12=L11-13, 根据第2式得出L异名端串联=4 L9-12。), 符合第2式异名端串联关系,则共模电感同名端不合格。
n1n2 2 n1
L异名端串联 L1
2019/5/21
8
电感量和匝数比的关系
为同一磁芯的两个绕组同名端串联后 电感量和匝数比符合第3式关系:
n1-n2 2 n1
L同名端串联 L1
2019/5/21
9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以变压器_HS16-371(无铅)_SO-16表贴为实例:
2019/5/21
2
变压器的术语和定同一变化磁通的 作用下,互感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极性始终 保持一致的端点。当电流从两个线圈的同 名端流入(流出)时,产生的磁通方向相 同;或者当磁通变化时,在同名端感应电 动势的极性相同。
2019/5/21
3
变压器的术语和定义:
漏感
由于某些初级磁通没有通过磁芯耦合到次级, 而是通过空气闭合返回到初级的电感。
2019/5/21
18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2019/5/21
图4
19
变压器测试实例
相位判断法
使用信号发生器在变压器初级引脚施加 频率为100KHz,幅度为2-3V的正弦波信号, 使用双踪示波器的第1踪跟踪初级引脚的信号。 同时使用双踪示波器的第2踪跟踪次级绕组, 并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如果示波器测试得到的两个波形相位一致, 则说明探针接触到的脚为同名端, 否则为异名端。
2019/5/21
14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2019/5/21
图2
15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第五步:判断绕组1的同名端(图3中红圈): 将变压器同名端第1、16脚短路, 用电桥测试变压器3脚和14脚的电感量, 实测电感量应符合第3式同名端串联关系, 若电感量小于1uH,则同名端符合要求; 若电感量为1脚和3脚电感量的4倍, 符合第2式异名端串联关系,则同名端不合格。
2019/5/21
16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2019/5/21
图3
17
变压器测试实例
电感量判断法
第六步:判断绕组2的同名端(图4中红圈): 将变压器同名端第6、13脚短路, 用电桥测试变压器8脚和12脚的电感量, 实测电感量应符合第3式同名端串联关系, 若电感量等于6脚至8脚的电感量,则同名端符合要求; 若电感量为6脚至8脚电感量的9倍, 符合第2式异名端串联关系,则同名端不合格。
2019/5/21
4
变压器的绕组
独立绕组
2019/5/21
5
变压器的绕组 堆叠绕组
2019/5/21
6
电感量和匝数比的关系
为同一磁芯的各绕组的电感量和匝数比 符合第1式的关系:
n1 2
L1
n2
L2
2019/5/21
7
电感量和匝数比的关系
为同一磁芯的两个绕组异名端串联后 电感量和匝数比符合第2式的关系:
2019/5/21
20
变压器测试实例
相位判断法
2019/5/21
21
变压器测试实例
相位判断法
2019/5/21
22
问题与解答

2019/5/21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