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武帝的评价
名人对汉武帝的一些评价(六篇)

名人对汉武帝的一些评价汉武帝塑像从“攘夷辟境”方面讲,汉武帝不仅制止了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平定了南越、东越、西南夷,臣服了西城三十六国,而且打败了从商代起就威胁着北方的匈奴,导致宣元时期匈奴臣服于汉,开拓的疆土当然是历史上任何帝王都无法与他相比。
从“崇演礼学方面讲,汉武帝制礼作乐,像以前一切帝王一样祭天、祭祖宗、名山大川;他之前秦始皇到泰山封禅去过一次,他却封禅六次,以告成功于天;又在甘泉祭三一,在汾阴祭后土;他之前郊祀不用乐舞,他用了乐舞等等,都表明“崇演礼学”超过了以往的帝王。
从“制度文章”方面看,汉武帝尊儒术而悉延百端;发展乐府歌诗,订立采诗夜诵收集民歌的制度;为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改革选举制度、监察制度、设立内朝、改革军制、设置官营农业、盐铁官营等等;他在实行德治的同时,又重视法治;他重视知识分子,在哲学、文学、史学以至天文历法诸方面的成就都闻名后世。
这说明在“制度文章”方面也超越了以前的帝王。
总之,汉武帝是位既吸收了以前帝王的长处,又超越以前帝王的皇帝。
他文治、武功俱佳,是位在事业上超越以前帝王功绩卓著的皇帝。
应劭说他“冠于百王”就反映了他应具有的崇高的历史地位。
同时,这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名人对汉武帝的一些评价(二)从应劭称赞汉武帝“冠于百王”之后,后来称汉武帝对整个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不断出现。
如曹植赞汉武帝说:“世宗光,文武是攘,威震百蛮,恢拓土疆,简定律历,辨修旧章,封天禅土,功越百王。
”从赞扬武帝“功越百王”来看,其意与应劭类似。
到了明代,李资评价武帝说: 孝武绍(继)黄帝以增廓,皆千古大圣,不可轻议。
孝武乃大有为之圣人也。
当其时拓地几二万余里,视汉高所遣不啻倍之。
……有为之功业已大矣。
《中国古代史》中说:“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
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
”这种形象的语言,告诉人们汉武帝是中国和中华民族历史上影响各代的历史人物。
此外,还有的学者分别从某一方面如从文化上、制度上、疆域上等论述了汉武帝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的。
汉武帝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汉武帝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汉武帝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汉武帝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汉武帝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皇帝,也是对历史影响著名的一个名角,以下是本店铺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汉武帝的评价1当然,我们还是要承认,三位史学家都有各自的优势,无法相互取代。
对于汉武帝刘彻的评价该怎么写

对于汉武帝刘彻的评价该怎么写汉武帝一改其父亲和祖父的短命的定律,他从十几岁便开始做了皇帝,到去世时七十岁。
五十多年的执政生涯中,他以铁腕似的政策,创下了汉朝的盛世时期,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几多质疑。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汉武帝评价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当然一而再发生。
如果仅仅因为这一战争是中国人发起的,我们今天中国人受益了就不去谴责反而去歌颂,我们又何以自证中国人乃是文明人呢?一切基于利益而非道义基础上构建的历史观,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世代不休的战争。
如果中国富强了,就可以如汉武帝时代一般随意发起对外战争,那么有一天,中国衰微了,被周边列国侵略了,被国际列强吊打了,那么我们还能谴责谁呢?中国从来并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简简单单的民族国家自立于此世间,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国家。
汉武帝评价2自古至今,中国历代多数王朝的统治者之治下并非国力不充足,人民不富庶,然而他们在发动对外战争上从来慎之又慎,更多是进行一次又一次艰难的自卫反击战。
中国文明从来没有建立过所谓的“先发制人”的侵略理论,这一正向的影响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我们。
新中国立国以来,并不是没有展开过对外战争。
朝鲜战争、对印战争,对越战争都是有限战争,都是基于受害者立场而发起的反击战。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今天的中国人永远不可能再如汉武帝刘彻那样不要脸的去发动一场场不义的对外战争了。
汉武帝评价3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这样高的评价在中国的历史剧中是很少见的.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直言敢谏的汲黯曾批评汉武帝: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这样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会被杀光.汉武帝不为所动,漠然一笑:何世无才,只是人主没有识得人才的慧眼,如果能够辨明人才,何必担心天下无才?(上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严峻,群臣虽素所爱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无所宽假.汲黯谏曰:陛下求贤甚劳,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与共为治乎?黯言之甚怒.上笑而谕之曰: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人?夫所谓才者,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就是这样一位视人才如草芥的汉武帝,一方面又极端地爱才、惜才.汉武帝评价4封建专制体制下,人才使用有两大陋习:一是任人唯亲,只用自己熟悉亲信的人;二是论资排辈,必须按“三十九级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不能“乱”了规矩.而汉武帝一不会因言废人:只要有才华,主父偃持不同政见,汉武帝照样求贤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为有能力,卫青家奴出身,汉武帝竟然破格提拔.不仅如此,汉武帝甚至摈弃正统,容纳异类,慧眼发现东方朔,将庄严的朝堂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休息室,君臣之间宛如玩伴;同时,他不以狎亵而丧失原则,对东方朔的诤言击节赞叹,言听计从.他初读《子虚赋》,即大为倾慕;得见作者司马相如,如获至宝,让他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能识人、能容人、能用人,汉武帝千古无二.秦始皇、汉高祖视文人为腐儒,唐太宗、清高宗或能知人,终究雅量阙如.汉武帝备受误解和争议的,就是阉割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家——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褒有贬,班固的《汉书·武帝纪》对他的文治大加赞扬: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汉武帝评价5班固绝口不提汉武帝的武功,表明对汉武帝的武功是有保留的.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表扬、批评兼而有之: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但在晚年,刘彻却因巫蛊之祸滥杀大臣王子,引得后世非议.相较于一生从未滥杀一位大臣的秦始皇,这无疑是刘彻的不及.。
汉武帝描写正确的评价_自我评价_

汉武帝描写正确的评价汉武帝登基时仅仅十六岁,他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走向衰竭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汉武帝的评价1婕妤益贵幸,号昭仪……帝尝蚤猎,触雪得疾,阴缓弱,不能壮发,每持昭仪足,不胜至欲,辄暴起。
昭仪常转侧,帝不能长持其足。
樊嫕谓昭仪曰:“上饵方士大丹,求盛大,不能得;得贵人足,一持畅动,此天与贵妃大福,宁转侧俾帝就邪?”昭仪曰:“幸转侧不就,尚能留帝欲,亦如姊教帝持,则厌去矣!安能复动乎?”……帝病缓弱,大(太)医万方不能救,求奇药,尝得眘恤胶,遗昭仪,昭仪辄进帝。
一丸一幸一夕。
昭仪醉,进七丸,帝昏夜拥昭仪,居九成帐,笑吃吃不绝。
扺明,帝起御衣,阴精流输不禁,有顷绝倒。
裛衣视帝,余精出涌,沾污被内。
须臾,帝崩。
看了上面的内容,也就难怪清嘉道间人周中孚曾感叹说,《赵飞燕外传》“其文固不类西汉体,其事亦不能为外人道也。
在文士展转援引,本属常事,而司马公反引其最纰缪之语以入史籍,则失考之甚矣”!我想绝大多数《通鉴》的读者都会像周中孚一样,为司马光采摘这种“不能为外人道”的情色读物作史料而惊诧不已。
王祎对司马光采录《赵飞燕外传》这一谬误的批评,在明代后期,有胡应麟亦秉持同样看法,感叹其事“诚怪”;在清代,不仅如上所述,得到了周中孚的认同,在周氏之前,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亦完全采纳了这一见解,以为其“考证辨别,皆为不苟”。
后来袁枚也曾举例指出:“杨妃洗儿事,新、旧《唐书》皆无之,而《通鉴》乃采唐人小说《天宝遗事》以入之,岂不知《天宝遗事》载张嘉贞选郭元振为婿,年代大讹,何足为信史耶?”因而,这种情况理应引起后世学者重视,审慎对待其源出于正史等基本史料之外的记述,对其可信性有所警觉。
汉武帝的评价2晚近以来,中国专门论述《通鉴》史料价值的学者,如崔万秋《通鉴研究》、柴德赓之《资治通鉴介绍》等,不仅未能识及于此,而且还往往片面强调司马光别择史料精严不苟的一面,而完全没有提及《通鉴》以主观理念肆意取舍史料的做法。
汉武帝的个人简介评价(六篇)

汉武帝的个人简介评价而到了汉武帝执掌汉朝的时候,这些诸侯王的群里已经是可以直接干扰到皇权的运行呢?这对于每一个皇帝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事情,而汉武帝在上位之后也是针对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改革。
而其中最有名的一项就是发不了,推恩令这么可以说彻底将诸侯王的尸体完全削弱了的政策,这个政策让诸侯王们要将自己的地盘,一个接着一个的分给自己的子弟们,并不是让诸侯王们选出一个子弟来继承自己所有的地盘,这样的话,诸侯王们的势力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被一步一步的削弱,并且这个计策歹毒的地方在于,不论是对于那些诸侯王,还是对于诸侯王的子弟,这个办法都是非常的鱼接受的一个办法。
汉武帝的个人简介评价(二)因为对于诸侯王们来说,虽然说他们要将自己的地盘一个接着一个的分给自己的孩子们,但是自己的地盘在自己还没有死去的时候,能够被完美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并且即使是自己死去了自己的孩子们也能完全接过自己所有的地盘。
这样一年接着一年下去的话,自己的孩子们地盘虽然说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削弱,但是加起来仍然是属于自己家的势力,而对于那些诸侯王们的子弟来说,他们原本只有一个人可以继承诸侯王的势力,现在每个人都有了继承的机会,自然也就非常的开心。
汉武帝的个人简介评价(三)当然,在汉武帝执政的期间,由于他的长辈们给他留下了很多的政治遗产,所以汉武帝有了可以和匈奴决一死战的机会,并且汉武帝也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皇帝。
在他执政的汉朝以后,将国库累,每一分钱都用在了武器以及军队的制造上。
这张汉朝拥有了历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军队,凭借着这支军队,汉朝一举击溃了来自于外来的威胁匈奴。
让汉朝的发展再也没了威胁,可以说这也是他能够取得的一个非常大的成就。
汉武帝的个人简介评价(四)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汉武帝执政的后期,他真的做出了非常多的错误的抉择,因为在选择了击溃了匈奴之后,他还是频繁的用兵,甚至是将自己的国库完全的掏空,而将整个国内的民生,也是完全弃之于不顾,因此,在汉武帝执政的后期,整个国家的人民活的还是比较痛苦的。
汉武帝的个人评价有哪些

汉武帝的个人评价有哪些汉武帝的成就有哪些,这个问题很难概括,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汉武帝的个人评价1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空前统一,国力强盛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一政治方面: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其他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二思想文化方面:A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B在长安兴办太学,选拔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三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富商豪强,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四军事方面: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匈奴被削弱;B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与西域交往的“丝绸之路”。
C 进军西南东南,平定南方的地方割据政权,开疆拓土。
但是汉武帝征伐匈奴的大规模战争也极大的消耗了西汉的国力,武帝好大喜功封禅耗费无数,总之到武帝晚年西汉府库已消耗殆尽,繁重的徭役和税赋以使农民苦不堪言,小规模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汉武帝时代是英才荟萃的时代。
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在这一时期都有繁盛丰实的创造性的成果。
汉王朝对西域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值得重视的意义。
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变化,汉王朝才开始真正地面对世界。
正如张维华《论汉武帝》一书所说:“张骞通西域,不仅对于中国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即对于整个东方的历史,亦具有重大意义。
”《淮南子》和《史记》是汉武帝时代的两座文化丰碑。
此外汉武帝时,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
名家名作迭出。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司马相如及其作品。
他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这一时期赋作中有代表性的精品。
这些赋以气势恢廓,景物华美,词藻奇丽为特征,正反映了当时文化气度的宏阔广大,时代精神的豪迈勇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采。
汉武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汉武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汉武帝是一个功大于过的皇帝还是过多余于功呢?那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汉武帝的评价范文1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
”《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瓒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
”据颜师古说,臣瓒生活的时代“在晋初”。
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瓒还见过。
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
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
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
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
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
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
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汉武帝的评价范文2、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如何评价汉武帝

如何评价汉武帝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汉武帝的评价:1. 政治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包括建立中朝、设置刺史、颁行推恩令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提高了政府的效率。
他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推行察举制和太学制度,加强了官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2. 经济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包括盐铁官营、铸造五铢钱、修建水利工程等,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他重视农业,推行耕战政策,鼓励农民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
同时,他还开拓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中国的商业繁荣。
3. 文化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包括独尊儒术、兴办太学、设置乐府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推崇儒家思想,实行礼乐制度,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他还创作了《史记》等重要的历史著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4. 军事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政策,包括征讨匈奴、开拓西域等,扩大了中国的领土和影响力。
他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加强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控制。
同时,他还平定了百越之乱,扩大了中国的南方领土。
5. 缺点和错误:然而,汉武帝的统治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
他穷兵黩武,过度扩张领土和权力,导致国力疲惫,民生凋敝。
同时,他还迷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此外,他在晚年时期颁布了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和失误。
综上所述,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
我们应该客观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汉武帝的评价
汉武帝的成就: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进行削藩,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兴办太学。
军事上,曾多次派卫青、霍去病率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一带。
综上所述,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大一统。
在政治上汉武帝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得,主要权利再次集中到了中央的手中,进一步削弱了藩王的势力,使得国力得以最有效的发展。
在军事上,培养了强大的皇家直属军队,改变了以往臣服于匈奴的政治角色。
主动与匈奴交战,最后经过数年的战争最后击败匈奴使得汉朝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在文化上,汉武帝重视对历史的传承,任命司马迁撰写《史记》为世界留下了宝贵了历史文化遗产。
在用人上,汉武帝虽然也能算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还是表现出了其用人的排外。
虽然对匈奴作战问题上,卫青、霍去病是有大功的,但是对同样杰出的将领李广汉武帝却显得异常刻薄~~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的亲族,而李广则是外族且性格桀骜固留下佳句“李广难封”。
而最后李广因小时而含恨自刎更显示了汉武帝用人体制上的弊端。
在对藩王的官吏上,汉武帝显得更为严酷,设立了中央对藩王的稽查部门。
任何人控告藩王,藩王便要接受中央的调查。
让人感觉汉武帝更像是逼迫藩王谋反然后讨伐借机削弱其势力。
最终汉武帝时期确实出现了几次著名的藩王判反事件(有欲加之罪的也有真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几次时间使得汉武帝自景帝之后更加巩固了中央集权。
总的来说汉武帝是一个严酷的帝王,他崇尚中央集权下的绝对权利,对帝国的统治更是以绝对的强硬手段来实行的。
但是其对文化上的保留以及对主权、领土的进步观念,却是汉王朝能够延续数百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