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PPT课件
合集下载
构音障碍评定PPT课件

E言语时:观察会活时唇的动作(运动),重点注意唇在所有发音时的形状。 分级: a级——唇动作(运动)在正常范围内。 b级——唇动作(运动)有些减弱或过度,偶有漏音。 c级——唇动作(运动)较差,听起呈现微弱的声音或爆破音、嘴唇形状有许多遗漏
。 d级——患者有一些唇动作(运动),促听不到发音。 e级——没有观察到两唇的动作(运动),或在试图说话时唇的运动。
.
10
运动减少型构音障碍
•由椎体外系病变所致(帕金森病),构音肌群的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改变 ,主要是构音肌群强直造成发音低平,单音调,甚至有颤音和口吃。重音减 弱,辅音不准确、不恰当的沉默,刺耳音,呼吸音,语音短促,言语速度加 快,音量小,发声时间缩短,舌抬高差,运动不恰当伴有流涎。
.
11
运动过多型构音障碍
.
13
构音障碍评定
• 小组判定 • 描述法 • 音标法 • 构音器官功能评价法 • 频谱分析、肌电检查、内窥镜、荧光照相、气体动力学
.
14
构音器官功能评价法
• 可采用由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修改的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该测验共计分为反 射、呼吸、唇、颌、软腭、喉、舌、言语八大 项和28细项。每项按严重程度分为a至e五级,a 为正常,e 为严重损伤。
• 皮质延髓束双侧支配。
.
3
言语/构音活动三个亚系统
.
4
构音障碍(dysarthria)
• 定义:是一种神经系统损伤(中毒、退变、脑 外伤、脑卒中)导致的运动性言语障碍,致使 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运动 不协调等而出现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 异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声响、音 调及速度、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 特征的改变。
。 d级——患者有一些唇动作(运动),促听不到发音。 e级——没有观察到两唇的动作(运动),或在试图说话时唇的运动。
.
10
运动减少型构音障碍
•由椎体外系病变所致(帕金森病),构音肌群的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改变 ,主要是构音肌群强直造成发音低平,单音调,甚至有颤音和口吃。重音减 弱,辅音不准确、不恰当的沉默,刺耳音,呼吸音,语音短促,言语速度加 快,音量小,发声时间缩短,舌抬高差,运动不恰当伴有流涎。
.
11
运动过多型构音障碍
.
13
构音障碍评定
• 小组判定 • 描述法 • 音标法 • 构音器官功能评价法 • 频谱分析、肌电检查、内窥镜、荧光照相、气体动力学
.
14
构音器官功能评价法
• 可采用由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修改的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该测验共计分为反 射、呼吸、唇、颌、软腭、喉、舌、言语八大 项和28细项。每项按严重程度分为a至e五级,a 为正常,e 为严重损伤。
• 皮质延髓束双侧支配。
.
3
言语/构音活动三个亚系统
.
4
构音障碍(dysarthria)
• 定义:是一种神经系统损伤(中毒、退变、脑 外伤、脑卒中)导致的运动性言语障碍,致使 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运动 不协调等而出现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 异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声响、音 调及速度、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 特征的改变。
构音障碍 ppt课件

下颌
下颌运动通过咀嚼肌和舌骨上肌群来进行。
舌骨上肌群: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茎突舌骨肌、 二腹肌
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下颌
关节的运动包括开闭和左右前后移动
构音运动主要与口开闭运动有关,保持闭口(上举)也是 很重要的运动。
舌
由舌内肌和舌外肌组成;
舌外肌由舌的外部进入舌,使舌 前后、上下移动,改变舌的方向;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按评定结果,分析与言语产生的关系,选择治疗顺序:
呼吸→喉→腭和腭咽区→舌体→舌尖→唇→下颌
一、松弛训练
痉挛型构音障碍的患者,往往存在咽喉肌紧张性损害,同 时表现肢体张力增高的体征。 JacoDsoll发现,当随意肌群完全放松,躯体非随意肌样就 可松弛。为了使发音肌群的紧张性降低,应先使全身松弛。
构音器官
1 上唇; 2 上齿; 3 上齿背;4 上齿龈;
5 硬腭;6 软腭;
7 悬雍垂; 8 鼻腔; 9 咽部; 10 声带; 11 下唇; 12 舌尖; 13 舌前; 14 口腔; 15 舌中; 16 舌后
下颌
下颌骨呈马蹄型,后方向上弯曲, 通过下颌关节与头骨相连。
发声系统
喉位于食管与气管的分界处,由一组软骨及肌群组成。
发声系统
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等。
声带
声带位于喉结(男人 的喉结比女人明显) 部位气管内。
声带
声带分为二片,不发声时分开,气流畅通,不引起声带振 动。发声时二片声带相互靠拢,气流便能引起它振动,从 而成为一个产生声音的振动源,就好似中国乐器唢呐(又 名喇叭)的双簧苇哨、芦笙中的铜制簧片。
构音障碍ppt课件

舌面音
?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阻 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有g k
h 3个
舌根音
2 5
26
汉族儿童语音发育的顺序
① 辅音习得顺序
鼻音>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 ② 元音习得为:舌面元音a>舌尖元音u
不卷舌元音a>卷舌元音u 不圆唇元音i>圆唇元音u 低元音a>高元音i
前元音ü >后元音u
a > o >i>u>e>ü
3 5
一、概述 分类——运动性构音障碍
基底节病变引起的构音障碍
(过强、过弱)
运动性构音障碍
运动过多性
?见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脑瘫等 ?为构音肌不自主运动造成 ?不适宜的停顿,产生费力音,发音强弱急剧变 化,突发的呼气和吸气,鼻音过重等。
运动过少性
?见于帕金森病 ?构音器官运动范围和速度受限,僵硬,发音 成为单一音量,单一音调,重音减少,有呼吸 音或失声现象。
?见于脑肿瘤、多发性硬化、酒精中毒、外伤
3 7
一、概述 分类——运动性构音障碍
痉挛性构音障碍
弛缓性构音障碍
失调性构音障碍
运动过多性 运动过少性
混合性
?由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造成,如威尔森病、 多发性硬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多发性 卒中等。多种运动障碍混合或合并出现,表 现为各种症状混合。
3 8
一、概述 ——器质性构音障碍
?语音产生时,声门以上各个 器官的作用叫调音。 ?调音器官包括:唇、齿、腭 (软腭、硬腭)、咽、舌、下 颌、鼻腔等。 ?受舌下神经、面神经、三叉 神经、舌咽神经等支配。
调音运动
8
一、概述——构音过程
?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阻 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有g k
h 3个
舌根音
2 5
26
汉族儿童语音发育的顺序
① 辅音习得顺序
鼻音>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 ② 元音习得为:舌面元音a>舌尖元音u
不卷舌元音a>卷舌元音u 不圆唇元音i>圆唇元音u 低元音a>高元音i
前元音ü >后元音u
a > o >i>u>e>ü
3 5
一、概述 分类——运动性构音障碍
基底节病变引起的构音障碍
(过强、过弱)
运动性构音障碍
运动过多性
?见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脑瘫等 ?为构音肌不自主运动造成 ?不适宜的停顿,产生费力音,发音强弱急剧变 化,突发的呼气和吸气,鼻音过重等。
运动过少性
?见于帕金森病 ?构音器官运动范围和速度受限,僵硬,发音 成为单一音量,单一音调,重音减少,有呼吸 音或失声现象。
?见于脑肿瘤、多发性硬化、酒精中毒、外伤
3 7
一、概述 分类——运动性构音障碍
痉挛性构音障碍
弛缓性构音障碍
失调性构音障碍
运动过多性 运动过少性
混合性
?由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造成,如威尔森病、 多发性硬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多发性 卒中等。多种运动障碍混合或合并出现,表 现为各种症状混合。
3 8
一、概述 ——器质性构音障碍
?语音产生时,声门以上各个 器官的作用叫调音。 ?调音器官包括:唇、齿、腭 (软腭、硬腭)、咽、舌、下 颌、鼻腔等。 ?受舌下神经、面神经、三叉 神经、舌咽神经等支配。
调音运动
8
一、概述——构音过程
构音障碍精PPT课件

.
19
.
20
.
21
.
22
.
23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
1、基础训练
以保持身体的稳定,特别是头部的稳定性为主。患儿平卧 位,治疗师协助患儿将髋、膝、脊柱、肩屈曲,头后仰; 逐步训练患儿坐位平衡,尽量做到躯干直,双肩水平,头 保持正中位。
抑制与构音密切相关的异常姿势,放松训练从头、颈、肩 等大关节开始训练,逐渐向下颌、口唇、舌等精细运动过 渡。主要目的是降低言语相关肌群的紧张性。
引导气流法:可利用纸条、泡泡、蜡烛、口哨等进行训练。
.
26
3、构音器官运动训练
①促进下颌的抬高、下降、前伸、后缩、向左、向右运动等, 通过咀嚼、张口、闭口、打哈欠等运动增加下颌运动的灵 活性;
②促进展唇、圆唇、噘嘴、鼓腮、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运动等; ③促进舌的前伸、后缩、前后交替、向左、向右、左右交替、
上抬、下降、上下交替、洗涮牙面、舔硬腭、舔软腭、弹 舌运动等。 ④ 腭咽闭合训练:口鼻呼吸训练有助于软腭升降,对于可以 主动配合的患儿,令其练习吹泡泡,吹纸屑或做鼓腮运动。 对于不能配合的患儿,治疗师. 可捏住患儿上下嘴唇和鼻孔2,7
构音障碍是言语清晰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
8
构音障碍分类
.
9
.
10
.
11
.
12
.
13
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 评估与治疗
.
14
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 个月内,由 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综合征;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病 症之一。 脑性瘫痪儿童多伴有全身躯干或肢体运动障碍, 这种障碍会影响到发音器官。脑瘫儿童的口唇、舌、下颌、 软腭、鼻咽等构音器官运动障碍,直接影响言语的清晰度。 脑瘫患儿常伴有运动性构音障碍最常见。
《构音障碍的治疗》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1
(一) 构音的器官-三大系统
整理课件ppt
2
(二)构音障碍的定义
• 是指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病变或构造 的异常,导致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异 常。
• 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 声响、音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 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插录像26床)
口颜面功能检查
—克服气息音训练
7.克服气息音训练
• 是由于声带闭合补充分所致 “推掌”“推墙壁”或推掌同时发“e” “i”
音以、逐字增长句子。
推掌发“衣”音
整理课件ppt
44
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
—非言语交流方法的训练
8.非言语交流方法的训练
★ 交流画板、词板、句子板等
整理课件ppt
45
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
—非言语交流方法的训练
构音障碍文章检查
构音障碍一声调患者
整理课件ppt
3
(三)构音障碍分类
• 运动性构音障碍(驰缓型、痉挛型、运动失 调型、运动过少型、运动过多型、混合型)
• 功能性构音障碍 • 器质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器质性构音障碍
整理课件ppt
4
(四)构音障碍治疗
•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 • 脑瘫儿童构音障碍治疗 • 功能性构音障碍
➢ 呼吸→喉→腭→腭咽区→舌体→舌尖→唇 →下颌
➢ 构音器官评定所发现的异常部位,就是构 音运动训练的出发点,多个部位运动障碍, 应从有利于言语产生选择几个部位同时开 始,由易到难的。
整理课件ppt
8
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
1.呼吸器官肌群放松训练
整理课件ppt
9
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
—呼吸器官周围肌群放松训练
1
(一) 构音的器官-三大系统
整理课件ppt
2
(二)构音障碍的定义
• 是指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病变或构造 的异常,导致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异 常。
• 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 声响、音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 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插录像26床)
口颜面功能检查
—克服气息音训练
7.克服气息音训练
• 是由于声带闭合补充分所致 “推掌”“推墙壁”或推掌同时发“e” “i”
音以、逐字增长句子。
推掌发“衣”音
整理课件ppt
44
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
—非言语交流方法的训练
8.非言语交流方法的训练
★ 交流画板、词板、句子板等
整理课件ppt
45
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
—非言语交流方法的训练
构音障碍文章检查
构音障碍一声调患者
整理课件ppt
3
(三)构音障碍分类
• 运动性构音障碍(驰缓型、痉挛型、运动失 调型、运动过少型、运动过多型、混合型)
• 功能性构音障碍 • 器质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器质性构音障碍
整理课件ppt
4
(四)构音障碍治疗
•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 • 脑瘫儿童构音障碍治疗 • 功能性构音障碍
➢ 呼吸→喉→腭→腭咽区→舌体→舌尖→唇 →下颌
➢ 构音器官评定所发现的异常部位,就是构 音运动训练的出发点,多个部位运动障碍, 应从有利于言语产生选择几个部位同时开 始,由易到难的。
整理课件ppt
8
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
1.呼吸器官肌群放松训练
整理课件ppt
9
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
—呼吸器官周围肌群放松训练
构音障碍疾病演示课件

其他类型构音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
01
由于语言发育落后于同龄人导致,表现为词汇量不足、语法错
误等。
听力障碍性构音异常
02
由于听力损失导致语音辨识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发音准确性。
精神心理性构音异常
03
由于精神心理疾病导致言语表达障碍,如自闭症、抑郁症等。
06
预防与康复措施
提高公众认知度,加强宣传教育
1 2
普及构音障碍知识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构 音障碍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症状、原因等。
提高公众对构音障碍的认知度
强调构音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提高公众对构音障碍患者的理解和关注。
3
宣传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向公众宣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构 音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和教育工作 者关注儿童的言语发展。
语音分析技术
语音样本采集
采集患者的语音样本,包括单词、短语和句子等不同级别的语音材料。
语音分析
运用语音分析软件对患者的语音样本进行分析,评估其语音清晰度、音调、响度 等参数。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观察患者的口腔、咽喉 等部位的骨骼结构是否存在异常。
CT或MRI检查
对于疑似存在占位性病变或结构异常 的患者,可进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 诊断。
01
手术适应症
对于严重构音障碍,经康复训 练效果不佳的患儿,可考虑手 术治疗。
02
手术类型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手术类型,如腭裂修复、 舌系带矫正等。
03
手术时机
手术时机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和 病情发展而定,通常在学龄前 进行手术效果较好。
第五章 构音障碍ppt课件

腭咽机制
1.大体观察
n 正常软腭高度 软腭下垂(L/R) n 分叉悬雍垂(L/R) n 正常/肥大扁桃体 n 节律性波动或痉挛
腭咽机制
2.软腭运动
n 中线对称 偏向一侧(L/R) n 正常范围 范围受限 n 鼻漏气 n 高鼻腔共鸣 低鼻腔共鸣 鼻喷气声
腭咽机制
3.鼓颊 v 鼻漏气 v 口漏气
4.吹 鼻漏Βιβλιοθήκη 口漏气2.音质、音调、音量 v 音质 v 音量 v 音调 v 异常音质 v 吸气时发声 3.音调、音量匹配
综合评价 0-1-2-3(G)
v 气息声(Breathy)
v 无力声(Athenic)
v 费力声(Strained)
v 粗糙声(Rough)
没有发现异常的为0,稍有发现或若有 若无无法确定的为1,确切发现的为2, 明显感觉到的为3.
v 运动速度:是否有运动低下 v 运动范围:运动是否受限,协调运动不佳 v 运动的力:相关肌肉肌力是否降低 v 运动的精巧性:正确性、圆滑性;可通
过协调运动和连续运动判断
肺
1.最长呼气时间 2.呼吸次数 3.呼吸类型 4.快吸气 慢呼气
喉功能
1.最长发声时间 平均; M 30秒异常 < 14秒 F 20秒异常 < 9秒
v 错法:错误方式与错音是一致的,以“+” 表示,各种各样以“-”表示。z.c发成 zh.ch。发声方法“+”,错法“-”
常见的构音异常
脑瘫儿童构音障碍治疗
一、异常表现
(1)不随意的下颌上抬运动、口唇运动、张口、伸 舌等所致言语清晰度低下
(2)不能进行口唇开合,撅嘴,龇牙等交替运动或 运动范围受限,速度低下等所言语清晰度低下
下颌
1.下颌张开闭合
《功能性构音障碍》课件

鼓励儿童多说话
鼓励儿童多说话,积极参与语言交流 ,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儿童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 ,预防口腔疾病。
避免过度依赖电子设备
减少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多与 真人交流,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提供心理支持
寻求专业康复指导
对于有构音障碍的儿童,家长应给予足够 的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关注口腔和听力健康
保持口腔和听力健康,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避免影响发音。
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鼓励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提供丰富的语言刺 激,促进语言发展。
提倡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
保证儿童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有助于预防功能性构音障碍。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观察儿童发音变化
家长应留意儿童的发音变化,发现异 常及时就医。
能、神经传导通路等方面。
病因学研究
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病因,包括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心理因 素等,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诊断标准研究
不断完善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诊断标 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研究进展
治疗方法研究
研究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言语治疗等,寻找最 佳治疗方案。
康复技术研究
研究各种康复技术的应用 ,包括语音训练、口部运 动训练、呼吸训练等,提 高康复效果。
临床实践研究
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优化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02
03
04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 多学科的合作,共同推进功能
性构音障碍的研究。
创新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5
本章重点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重点掌 握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概念、分类、评估 及训练方法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14
四、器质性构音障碍的评定 (一)构音器官形态的评定 (二)构音器官运动功能的评定 (三)构音评定
.
15
五、器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 (一)器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原则
1.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利用药物、手术等临床治疗方 法使构音器官在结构、形态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2. 选择适宜的治疗时机 3. 根据评定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及内容,训练
.
8
四、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对言语表现进行治疗 按评定的结果选择治疗顺序 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强度 治疗师起引导作用
.
9
(二)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的具体方法
1. 呼吸训练
2. 放松训练
3. 构音运动训练
4. 发音训练
5. 其他治疗方法
6. 交流辅助系统的应用
.
10
五、脑瘫儿童构音治疗 (一)基础训练 (二)言语训练 (三)其他相关训练
迟缓型构音障碍
脑神经麻痹、球麻痹、肌肉本身障碍、 肌肉运动障碍,肌力低下,肌张力降
(周围性构音障碍) 进行性营养不良、外伤、感染、循环 低,腱反射降低,肌萎缩
障碍、代谢和变性疾病
不适宜的停顿,气息音、辅音错误, 鼻音减弱
运动失调型构音障 肿瘤、多发性硬化、酒精中毒、外伤 碍(小脑系统障碍)
运动不协调(力、范围、方向、时 机),肌张力低下,运动速度减慢, 震颤
.
11
第三节 器质性构音障碍
一、器质性构音障碍的定义 是指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构音器官
的形态、结构异常,致使构音器官功能出 现异常,从而导致的构音障碍。临床上最 常见的是先天性唇腭裂所致的构音障碍, 其次是舌系带的短缩
.
12
二、器质性构音障碍的病因 (一)先天性病因 (二)后天性病因
.
13
三、临床常见的言语症状 (一)唇腭裂所致构音障碍的主要临 床表现 (二)舌系带短缩所致构音障碍的主 要临床表现
内容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
16
(二)器质性构音障碍的具体治疗方法 1. 构音器官的运动训练 2. 构音训练
.
17
第四节 功能性构音障碍
一、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 是指发音错误表现为固定状态,且
无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临床上又称为 机能性构音障碍
.
18
二、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病因 引起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原因目前还不十
二、分类 (一)运动性构音障碍 (二)器质性构音障碍 (三)功能性构音障碍
.
4
第二节 运动性构音障碍
一、定义
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肌肉的麻痹、
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此定义强调呼吸运动、共鸣、发音和韵律
等方面的变化。从大脑到肌肉本身的病变
都可以引起运动性构音障碍
.
5
二、分类 根据神经解剖和言语声学特点,运动 性构音障碍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歪曲音较轻,主要以韵律失常为主, 声音的高低强弱呆板震颤,初始发音 困难,声音大,重音和语调异常,发 音中断明显
运动过强型构音障 舞蹈病、肌震挛、手足徐动 碍(锥体外系障碍)
异常的不随意运动
歪曲音,失重音,不适宜的停顿,费 力音,发音强弱急剧变化,鼻音过重
运动过弱型构音障 帕金森病 碍(锥体外系障碍)
分清楚,但有研究资料显示功能性构音障碍 主要与儿童语音的听觉接受、辨别、认知因 素有关。一般认为是幼儿在学习发音的过程 中因某种原因学会了错误的构音动作,而且 这种构音错误已成习惯
.
19
三、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诊断 (一)构音器官形态无异常,无腭裂、错位咬合、
严重的舌系带短缩 (二)构音器官运动功能无异常,无脑瘫、先天.6ຫໍສະໝຸດ 名称损伤部位、病因
痉挛型构音障碍
脑血管病、假性球麻痹、脑瘫、脑外
(中枢性运动障碍) 伤、脑肿瘤、多发性硬化
运动障碍的性质
自主运动出现异常模式,伴有其他异 常运动,肌张力增强,反射亢进,无 肌萎缩或废用性萎缩,病理反射阳性
言语症状
说话费力,音拖长,不自然的中断, 音量、音调急剧变化,粗糙音、费力 音、元音和辅音歪曲,鼻音过重
性软腭麻痹
.
20
(三)听力正常,但要注意轻度至中度听力障碍,
高频突发性聋,如高频区辅音的听力障
碍,往往会出现发音异常。要注意除外
这些原因
(四)如果有构音错误,但语言发育大致达到4
岁以上,构音错误已经固定化。如儿童
未达到4岁出现的构音错误,也可以认为
是发育过程中未成熟的发音
.
21
四、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评价 (一)病史收集与检查 (二)整理评价结果
运动范围和速度受限,僵硬
发音为单一音量,单一音速,重音减 少,有呼吸音或失声现象
混合型构音障碍
威尔森病、多发性硬化、肌萎缩性侧 多种运动障碍的混合或合并
各种症状的混合
(运动系统多重障 索硬化症
碍)
.
7
三、评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
(一)评定的目的和内容 (二)构音器官的评定 (三)构音检查
第二章 构音障碍
.
1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运动性构音障碍 器质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
.
2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构音障碍(articulation disorder):是指
在言语活动中,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或形态 结构异常,环境或心理因素等原因所导致的 语音不准确的现象
.
3
.
22
五、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治疗原则 (一)改变固定化的构音习惯
1. 改变错误的构音动作 2. 正确构音动作的再学习
.
23
(二)构音训练方法 1. 必须训练听辨别音 2. 必须严格训练构音动作 3. 要设法排除错误构音习惯 的影响
.
24
六、训练计划的制订 (一)训练的适应证及训练方针 的制订 (二)发音训练内容 (三)训练方法的选择 (四)构音训练顺序 (五)选择训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