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水平探孔探测报告01

合集下载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本报告是关于大瑞铁路工程畹町隧道进口超前钻探的技术报告。

该隧道位于大瑞铁路工程中,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

二、钻探原理简介钻探是一种用于探测地下岩石结构和地质情况的技术手段。

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岩石样本,进而分析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

三、钻孔布置为了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我们在畹町隧道进口区域进行了钻孔布置。

具体来说,我们在该区域布置了10个钻孔,钻孔深度分别为50米至120米不等。

钻孔的布置方案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论证,能够充分反映该区域的地质情况。

四、钻探揭露情况在钻探过程中,我们揭露了该区域的地质情况。

具体来说,我们发现该区域地下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其中花岗岩的分布范围较广,片麻岩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区域。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地下水和煤层,这些都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五、钻孔柱状图通过钻孔获取的地下岩石样本,我们制作了钻孔柱状图。

该图能够直观地反映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六、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钻探,我们对畹町隧道进口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针对发现的地下水和煤层等情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将在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得以实施。

XXX。

with an entrance at DK322+645 and an exit atDK328+640.making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tunnel 5995m。

Thetunnel is in the shape of a person's slope。

with an uphill slope of 9‰/1775m and 3‰/600m from the entrance to DK325+020.and a downhill slope of -9‰/2380m and -6‰/1240m from DK325+020to the exit。

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井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供相应的钻井数据和地质信息。

本次工作的目标是在预测和评估油井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实施高效且安全的钻探活动。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是通过分析前期勘探工作中获取的地质数据,来推断潜在的地质情况。

在本次工作中,我们依据地震勘探、电测勘探等手段,对目标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分析和预报,以提供钻井活动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钻井活动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我们采取了以下钻井活动:1. 钻井深度:根据地质预报,我们确定了钻井的目标深度为XXX米。

2. 钻井速度:根据地质情况和地层特征,我们制定了适合的钻进速度,以确保钻井进度的同时保证钻孔质量和工作安全。

3. 钻井工艺:根据地质预报结果,我们采用了适宜的钻井工艺,包括钻头选择、钻井液配方等,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目标地层的钻井需求。

4. 井壁稳定:针对地层情况,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障井壁的稳定,包括护壁剂的使用、套管设计等。

结果分析与评估根据钻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数据收集,我们对钻探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发现:1. 地质层位:根据钻井记录和地层分析,发现目标地层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

2. 地层性质:通过取样和测量,我们获得了目标地层的物性参数,包括密度、孔隙度等,这些参数对后续油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3. 地层裂缝:在钻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地层裂缝的存在,并记录了其分布情况,为后续油藏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结论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后续的油藏开发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我们对所采取的钻井活动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验证了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钻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通过钻探工作,我们对水坝建设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提供了一些关键性的信息和建议。

2. 钻探位置和方法根据项目要求,我们在水坝建设区域选取了若干个钻探点,并采用了常规的钻探方法和设备。

我们使用了岩心取样、岩土采样和地下水采样等方法,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和参数。

3. 钻探结果通过钻探工作,我们获取了以下关键性的地质信息和数据:- 地质层序:我们确定了水坝建设区域的地质层序,包括各个地层的厚度、分布和性质等信息。

- 岩性和岩土性质:我们对地质层的岩性和岩土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评估其工程性质和稳定性。

- 地下水位和水质:我们测量了地下水位,并对水质进行了分析,以评估地下水对水坝建设和运行的影响。

4. 结论和建议基于钻探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水坝建设区域地质层序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地质调查和工程设计。

- 部分地质层存在较高的压实度和稳定性,对水坝的施工和运行具有较好的支持性。

- 部分地质层存在较高的含水量和可渗透性,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来保证水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建议的后续工作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建议进行以下后续工作:- 进一步的地质调查和钻探工作,以获取更多关键的地质信息和数据。

- 依据钻探结果,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 在水坝建设过程中,加强地质监测和灾害预警,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和不稳定因素。

6. 结论通过钻探工作,我们初步了解了水坝建设区域的地质情况,并提供了一些关键信息和建议。

我们建议在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以确保水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本次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的内容总结,感谢您的阅读。

超前地质预报 - 1概述及理论基础

超前地质预报  - 1概述及理论基础
变质岩
(成片)片麻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普通角闪石、千枚岩、板岩 (块状)大理岩、石英岩
1、地质学基础 岩石的性质
1 2 3 4 5 6 7
岩石的强度 岩石的变形 岩石的重量 孔隙度 吸水性 软化性 抗冻性
1、地质学基础 地质构造
岩层和层理
沉积岩构造
褶皱 断裂构造
裂隙(节理) 断层
1、地质学基础 岩层
预报技术有待提高,专业人员参差不齐
02 预报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滞后
预报队伍人员水平不高,现场经验不足
5、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和种类
02
物探法
01
地质法
03
超前钻探法
04
超前导洞法
5、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和种类
长距离预报 >100m
地质调查法 超前钻探法 弹性波反射法
地质调查法 超前钻探法 瞬变电磁法 弹性波反射法
各方法预报结果综合分析
相互验证提高预报准确性
03
04
隧道为平行双洞隧道或设 有平行导坑
用先行超前隧道进行后行 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4、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
施工安全重要环
节和技术手段
1
各种方法预报结果综合
3
分析
相互验证提高准确性
地质复杂程度分级,确定重点预报地
2
段,遵循动态设计原则
根据预报地段,遵循动态设计原则
地质构造预报 断层 节理密集带 褶皱等影响岩体完整性构造预测预报
地层岩性预报 地层岩性 软弱夹层 破碎地层 煤层 特殊岩土体预测预报
02 01
不良地质条件预报 岩溶 采空区、人工洞室、瓦斯等的预测预报
03 地下水状况预报 04 岩溶管道水及断层 裂隙水等发育情况预测预报

01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01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隧道Ⅱ、Ⅲ、Ⅳ、Ⅴ级围岩、岩溶地段及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期间超前地质预报。

2.作业准备2.1技术准备隧道地质分级: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一般分为四级。

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大~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瓦斯灾害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道等。

B级:主要针对中~小型突水突泥地段,较大物探异常地段,断裂带等。

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

D级:非可溶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

1技术内业准备:组建地质超前预报专业小组,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掌握隧道工程地质情况,编制超前地质预报计划,采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超前地质探测预报。

预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地质超前探测预报系统、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测仪、超前地质钻孔、TSP203探测、风钻超长钻孔、地质素描等。

外业技术准备:根据隧道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现场收集隧道地质情况的各种技术数据,进行分析、解译、对比后得出结论,指导隧道施工。

明确综合地质超前预报中各种方法的特点:TSP203作业快,测距长,干扰相对少,可以与多种预测法结合应用,但精度不高,解释难度大,适于做长距离预测;地质雷达可以准确测定短距离内隧道四周和低部的空洞、水体情况,可补充2TSP203的不足;红外线探水仪适于判断地下水情况,作业快,干扰少,较准确,但水量水压无法测定;超前水平钻孔基本可以100%的揭示地下水及围岩物理力学性能,但干扰大,用时长,费用高。

在施工中,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确定地质超前预报的原则是:以常规地质综合分析法为基础,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做长距离宏观控制,地质雷达做近距离判断,红外线探水仪做连续地下水探测,水平钻孔为必做项目,形成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系统。

并组成专业预报小组,建立健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制度,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习报告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隧道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参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了解并掌握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参加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培训课程,学习了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此外,我还复习了相关地质知识,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等,为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习过程(1)地质调查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隧道工程的地质调查工作。

通过调查隧道周边的地表地质情况、洞内开挖工作面的地质素描,以及地层分界线和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我初步了解了隧道地质情况。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地质作图,将地质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来。

(2)物探法在物探法方面,我学习了弹性波反射法(地震波反射法、水平声波剖面法、负视速度法和陆地声纳法等)、电磁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红外探测、高分辨直流电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物探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进行地质预测。

(3)超前钻探法在超前钻探法方面,我了解了地质超前钻探、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等方法。

通过参与实际钻探工作,我掌握了钻探设备的使用、钻孔布置、钻进工艺等操作技能,并学会了如何根据钻探数据预测地质情况。

(4)超前导坑预报法在超前导坑预报法方面,我学习了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导坑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导坑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够根据导坑揭示的地质情况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全面了解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目录一、工作概况 (1)二、超前地质探测方法 (1)三、现场条件及工作布置 (3)四、资料成果解释 (3)五、结论及措施 (6)六、人员信息表 (7)附图1 组织结构图 (8)工作概况2009年10月,本单位对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中梁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其目的在于:查明已挖工作面的前方100米左右范围内岩层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提出施工建议,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减少因地质灾害或支护不当而导致大塌方带来的损失,为隧道施工服务。

本次超前地质预报的探测方法主要采用TSP203系统作长距离宏观控制。

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现场探测工作于2009年10月13日进行并于当天完成。

二、超前地质探测方法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专门为隧道和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研制开发的,是目前在该领域的最先进设备,它能方便快捷预报掌子面前方100-20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为隧道工程以及变更施工工艺提供依据。

这将大大减少隧道施工带来的危险性,减少人员和机械损伤,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1.TSP工作原理与其它反射地震波方法一样,TSP采用了回声测量原理。

地震波在指定的震源点(通常在隧道的左边墙或右边墙,大约24个炮点布成一条直线)用小药量激发产生。

地震波在岩石中以球面波形式传播。

当地震波遇到岩石物性界面(即波阻抗差异界面,例如断层、岩石破碎带和岩性变化等)时,一部分地震信号反射回来,一部分信号折射进入前方介质。

反射的地震信号将被高灵敏度的地震检波器接收。

反射信号的旅行时间和反射界面的距离成正比,故能提供一种直接的测量。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现场布置及测试过程由一系列炮点、一到两个三维接收传感器(X、Z、Z方向)、接收机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见图1)。

2.仪器参数本次探测采用瑞士安伯格测量技术有限公司TSP203超前地质预报设备。

仪器设置如下:记录单元①12道②24位A/D转换③采样间隔:62.5μs ④带宽:8000hz⑤记录长度:7218采样点⑥动态范围120dB⑦道数:1-12接收单元①三分量加速度地震检波器②灵敏度:1000mV/g ±5% ③频率范围:0.5~5000Hz 三、现场条件及工作布置按TSP203超前探测系统要求,实测时观测系统布置一个接收孔(孔深2.0m )和24个炮孔(孔深1.5m ,间距1.5m ),最小偏移距15m ,最后一个炮孔距掌子面7 m ,如图2所示。

超前钻探勘察报告

超前钻探勘察报告

目录1 目的和任务 (1)2 拟建工程概况 (1)3 勘察方法、完成工作量及依据的技术标准 (1)4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4.1 地理位置 (3)4.2 气候 (3)4.2地层岩性 (3)4.3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5水文地质条件 (5)6不良地质现象 (6)6.1不良地质作用 (6)6.2特殊性岩土 (6)7结论与建议 (6)附图1.钻孔平面位置图(1:250)…………………………………………………1张2.钻孔柱状图…………………………………………………………………92张3.图例……………………………………………………………………………1张附表1.勘探点一览表…………………………………………………………………3张2.地层统计表……………………………………………………………………1张照片1.钻孔岩、土芯彩色照片………………………………………………………92张XX项目超前钻工程超前钻探勘察报告1 目的和任务受甲方委托,我司承担了XX项目超前钻工程勘探工作。

本次勘察为施工勘察阶段。

前期详勘结果显示,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期(γ)花岗岩地层。

根据设计单位和甲方的要求,由设计单位布置超前钻孔92个,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

目的是进一步查明拟建场地内桩位处各岩层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桩端持力层的连续性、稳定性,为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提供直接的地质依据。

本次勘察于2016年11月13日进场施工,于2016年12月28日完工。

2 拟建工程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地上206026m2,地下88528m2,总用地面积72652m2,规划拟建高层建筑、多层建筑、裙楼及地下室停车库等。

本次钻探范围为7#楼、8#楼、9#楼、10#楼均为30层,高度96.1m上部结构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下方有2~4层地下室,最大轴力设计值12000KN。

拟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强风化花岗岩为持力层,±0.00等于绝对标高58.0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万铁路复杂隧道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水平探孔探测报告齐岳山隧道(第33标)
探测里程:YDK0+000~YDK0+020
报告编写:
技术负责:
施工监理:
驻地设计:
施工单位:
2009年3月14日
报告审查意见单:
YDK0+000超前水平钻探成果报告
1、钻探设备:矿研RPD75。

2、钻孔布置:具体位置见钻孔布置图。

3、钻探依据:宜万总指2009-33会议精神及宜万线复杂隧道施工地质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

4、钻探技术要点:钻探以探测隧道前方围岩岩性、构造和隐含水体情况为目的,钻探中主要以取芯及观测钻进速度、返水、返碴颜色,卡钻、跳钻情况,以及直接量测的水压、水量情况,据此判断前方地质情况。

5、钻探成果:共计钻孔3个,探1取芯21m,探2孔深21m,探3孔深21m,从2009年3月10日开始到2009年3月11日结束,根据钻探情况初步分析成果如下:
YDK0+000~+020处于F11断层影响带内,主要以泥灰岩、泥岩及钙质页岩为主,局部见方解石,围岩破碎,终孔时,无水。

建议施工时,按照地质超前预报通知单,加强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及时支护,并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和洞内外观察,确保施工安全。

中隧科研所齐岳山隧道项目部
2009年3月14日
齐岳山隧道YDK0+000钻孔布置示意图
制图:复核:监理:日期:
°
°
制图:复核:监理:日期:
制图: 复核: 监理: 日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