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经典导学案及练习答案详解)

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经典导学案及练习答案详解)

§1.5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学习目标1.会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2.结合二次函数图象,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以及解一元二次不等式.3.了解简单的分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知识梳理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判别式Δ=b2-4acΔ>0Δ=0Δ<0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方程ax2+bx+c=0(a>0)的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x1<x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b2a没有实数根ax2+bx+c>0(a>0)的解集{x|x<x1,或x>x2}⎩⎨⎧⎭⎬⎫x⎪⎪x≠-b2a Rax2+bx+c<0(a>0)的解集{x|x1<x<x2}∅∅2.分式不等式与整式不等式(1)f(x)g(x)>0(<0)⇔f(x)g(x)>0(<0);(2)f(x)g(x)≥0(≤0)⇔f(x)g(x)≥0(≤0)且g(x)≠0.3.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x|>a(a>0)的解集为(-∞,-a)∪(a,+∞),|x|<a(a>0)的解集为(-a,a).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方程ax2+bx+c=0无实数根,则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R.(×)(2)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x1,x2),则a<0.(√)(3)若ax 2+bx +c >0恒成立,则a >0且Δ<0.( × ) (4)不等式x -ax -b ≥0等价于(x -a )(x -b )≥0.( × )教材改编题1.若集合A ={x |x 2-9x >0},B ={x |x 2-2x -3<0},则A ∪B 等于( ) A .R B .{x |x >-1} C .{x |x <3或x >9} D .{x |x <-1或x >3} 答案 C解析 A ={x |x >9或x <0},B ={x |-1<x <3}, ∴A ∪B ={x |x <3或x >9}.2.若关于x 的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为⎩⎨⎧⎭⎬⎫x ⎪⎪-12<x <13,则a +b =________. 答案 -14解析 依题意知⎩⎨⎧-b a =-12+13,2a =⎝⎛⎭⎫-12×13,解得⎩⎪⎨⎪⎧a =-12,b =-2,∴a +b =-14.3.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ax -1<0对一切x ∈R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4,0)解析 依题意知⎩⎪⎨⎪⎧ a <0,Δ<0,即⎩⎪⎨⎪⎧a <0,a 2+4a <0,∴-4<a <0.题型一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命题点1 不含参的不等式例1 (1)不等式-2x 2+x +3<0的解集为( )A.⎩⎨⎧⎭⎬⎫x ⎪⎪ -1<x <32 B.⎩⎨⎧⎭⎬⎫x ⎪⎪ -32<x <1C.⎩⎨⎧⎭⎬⎫x ⎪⎪ x <-1或x >32 D.⎩⎨⎧⎭⎬⎫x ⎪⎪ x <-32或x >1 答案 C解析 -2x 2+x +3<0可化为2x 2-x -3>0, 即(x +1)(2x -3)>0, ∴x <-1或x >32.(2)(多选)已知集合M ={}x ||x -1|≤2,x ∈R ,集合N =⎩⎪⎨⎪⎧⎭⎪⎬⎪⎫x ⎪⎪5x +1≥1,x ∈R ,则( ) A .M ={}x |-1≤x ≤3 B .N ={}x |-1≤x ≤4 C .M ∪N ={}x |-1≤x ≤4 D .M ∩N ={}x |-1<x ≤3 答案 ACD解析 由题设可得M =[-1,3],N =(-1,4], 故A 正确,B 错误;M ∪N ={x |-1≤x ≤4},故C 正确; 而M ∩N ={x |-1<x ≤3},故D 正确. 命题点2 含参的不等式例2 解关于x 的不等式ax 2-(a +1)x +1<0(a >0). 解 原不等式变为(ax -1)(x -1)<0, 因为a >0,所以⎝⎛⎭⎫x -1a (x -1)<0. 所以当a >1时,解得1a <x <1;当a =1时,解集为∅; 当0<a <1时,解得1<x <1a.综上,当0<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1<x <1a ; 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1a<x <1. 延伸探究 在本例中,把a >0改成a ∈R ,解不等式. 解 当a >0时,同例2,当a =0时,原不等式等价于-x +1<0,即x >1, 当a <0时,1a<1,原不等式可化为⎝⎛⎭⎫x -1a (x -1)>0, 解得x >1或x <1a.综上,当0<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1<x <1a , 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1a<x <1, 当a =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当a <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a或x >1. 教师备选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1≤0. 解 由题意知,Δ=a 2-4, ①当a 2-4>0,即a >2或a <-2时,方程x 2-ax +1=0的两根为x =a ±a 2-42,∴原不等式的解为a -a 2-42≤x ≤a +a 2-42.②若Δ=a 2-4=0,则a =±2.当a =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2-2x +1≤0, 即(x -1)2≤0,∴x =1;当a =-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2+2x +1≤0, 即(x +1)2≤0,∴x =-1.③当Δ=a 2-4<0,即-2<a <2时,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综上,当a >2或a <-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a -a 2-42≤x ≤a +a 2-42; 当a =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当a =-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当-2<a <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思维升华 对含参的不等式,应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常见的分类有 (1)根据二次项系数为正、负及零进行分类.(2)根据判别式Δ与0的关系判断根的个数. (3)有两个根时,有时还需根据两根的大小进行讨论.跟踪训练1 (1)(多选)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ax 2+bx +c ≥0的解集为{x |x ≤-3或x ≥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0B .不等式bx +c >0的解集为{x |x <-4}C .不等式cx 2-bx +a <0的解集为⎩⎨⎧⎭⎬⎫x ⎪⎪x <-14或x >13 D .a +b +c >0 答案 AC解析 关于x 的不等式ax 2+bx +c ≥0的解集为(-∞,-3]∪[4,+∞), 所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开口方向向上,即a >0,故A 正确; 对于B ,方程ax 2+bx +c =0的两根分别为-3,4,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ba=-3+4,ca =-3×4,解得⎩⎪⎨⎪⎧b =-a ,c =-12a .bx +c >0⇔-ax -12a >0, 由于a >0,所以x <-12,所以不等式bx +c >0的解集为{}x |x <-12, 故B 不正确;对于C ,由B 的分析过程可知⎩⎪⎨⎪⎧b =-a ,c =-12a ,所以cx 2-bx +a <0⇔-12ax 2+ax +a <0⇔12x 2-x -1>0⇔x <-14或x >13,所以不等式cx 2-bx +a <0的解集为⎩⎨⎧⎭⎬⎫x ⎪⎪x <-14或x >13,故C 正确; 对于D ,a +b +c =a -a -12a =-12a <0,故D 不正确. (2)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1)(ax -a +1)>0.解 ①当a =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1>0,即x >1; 当a ≠0时,(x -1)(ax -a +1)=0的两根分别为1,1-1a .②当a >0时,1-1a<1,∴原不等式的解为x >1或x <1-1a .③当a <0时,1-1a >1,∴原不等式的解为1<x <1-1a.综上,当a =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当a >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或x <1-1a ; 当a <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1<x <1-1a . 题型二 一元二次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 命题点1 在R 上恒成立问题例3 (2022·漳州模拟)对∀x ∈R ,不等式(a -2)x 2+2(a -2)x -4<0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2 B .-2≤a ≤2 C .a <-2或a ≥2 D .a ≤-2或a ≥2答案 A解析 不等式(a -2)x 2+2(a -2)x -4<0对一切x ∈R 恒成立,当a -2=0,即a =2时,-4<0恒成立,满足题意;当a -2≠0时,要使不等式恒成立,需⎩⎪⎨⎪⎧ a -2<0,Δ<0,即有⎩⎪⎨⎪⎧a <2,4(a -2)2+16(a -2)<0,解得-2<a <2.综上可得,a 的取值范围为(-2,2]. 命题点2 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问题例4 已知函数f (x )=mx 2-mx -1.若对于x ∈[1,3],f (x )<5-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67 解析 要使f (x )<-m +5在x ∈[1,3]上恒成立,即m ⎝⎛⎭⎫x -122+34m -6<0在x ∈[1,3]上恒成立.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令g (x )=m ⎝⎛⎭⎫x -122+34m -6, x ∈[1,3].当m >0时,g (x )在[1,3]上单调递增,所以g (x )max =g (3),即7m -6<0, 所以m <67,所以0<m <67;当m =0时,-6<0恒成立; 当m <0时,g (x )在[1,3]上单调递减, 所以g (x )max =g (1),即m -6<0, 所以m <6,所以m <0.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是⎝⎛⎭⎫-∞,67. 方法二 因为x 2-x +1=⎝⎛⎭⎫x -122+34>0, 又因为m (x 2-x +1)-6<0在x ∈[1,3]上恒成立, 所以m <6x 2-x +1在x ∈[1,3]上恒成立.令y =6x 2-x +1,因为函数y =6x 2-x +1=6⎝⎛⎭⎫x -122+34在[1,3]上的最小值为67,所以只需m <67即可.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67. 命题点3 给定参数范围的恒成立问题例5 (2022·宿迁模拟)若不等式x 2+px >4x +p -3,当0≤p ≤4时恒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B .(-∞,-1] C .[3,+∞)D .(-∞,-1)∪(3,+∞) 答案 D解析 不等式x 2+px >4x +p -3 可化为(x -1)p +x 2-4x +3>0,由已知可得[(x -1)p +x 2-4x +3]min >0(0≤p ≤4), 令f (p )=(x -1)p +x 2-4x +3(0≤p ≤4),可得⎩⎪⎨⎪⎧f (0)=x 2-4x +3>0,f (4)=4(x -1)+x 2-4x +3>0,∴x <-1或x >3.教师备选函数f (x )=x 2+ax +3.若当x ∈[-2,2]时,f (x )≥a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若当a ∈[4,6]时,f (x )≥0恒成立,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2](-∞,-3-6]∪[-3+6,+∞)解析 若x 2+ax +3-a ≥0在x ∈[-2,2]上恒成立, 令g (x )=x 2+ax +3-a ,则有①Δ≤0或②⎩⎪⎨⎪⎧Δ>0,-a2<-2,g (-2)=7-3a ≥0.或③⎩⎪⎨⎪⎧Δ>0,-a2>2,g (2)=7+a ≥0,解①得-6≤a ≤2,解②得a ∈∅, 解③得-7≤a <-6.综上可得,满足条件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7,2]. 令h (a )=xa +x 2+3.当a ∈[4,6]时,h (a )≥0恒成立.只需⎩⎪⎨⎪⎧ h (4)≥0,h (6)≥0,即⎩⎪⎨⎪⎧x 2+4x +3≥0,x 2+6x +3≥0,解得x ≤-3-6或x ≥-3+ 6.∴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3-6]∪[-3+6,+∞). 思维升华 恒成立问题求参数的范围的解题策略(1)弄清楚自变量、参数.一般情况下,求谁的范围,谁就是参数.(2)一元二次不等式在R 上恒成立,可用判别式Δ,一元二次不等式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不能用判别式Δ,一般分离参数求最值或分类讨论.跟踪训练2 (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2+4x ≥a 2-3a 在R 上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a ≤4}B .{a |-1<a <4}C .{a |a ≥4或a ≤-1}D .{a |-4≤a ≤1}答案 A解析 因为关于x 的不等式-x 2+4x ≥a 2-3a 在R 上有解,即x 2-4x +a 2-3a ≤0在R 上有解,只需y =x 2-4x +a 2-3a 的图象与x 轴有公共点, 所以Δ=(-4)2-4×(a 2-3a )≥0, 即a 2-3a -4≤0,所以(a -4)(a +1)≤0, 解得-1≤a ≤4,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a ≤4}.(2)当x ∈(1,2)时,不等式x 2+mx +4<0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B .(-∞,-5) C .(-∞,-5] D .(-5,-4)答案 C解析 令f (x )=x 2+mx +4, ∴当x ∈(1,2)时,f (x )<0恒成立,∴⎩⎪⎨⎪⎧f (1)≤0,f (2)≤0, 即⎩⎪⎨⎪⎧1+m +4≤0,4+2m +4≤0, 解得m ≤-5.课时精练1.不等式9-12x ≤-4x 2的解集为( ) A .RB .∅C.⎩⎨⎧⎭⎬⎫x ⎪⎪x =32 D.⎩⎨⎧⎭⎬⎫x ⎪⎪x ≠32 答案 C解析 原不等式可化为4x 2-12x +9≤0, 即(2x -3)2≤0, ∴2x -3=0,∴x =32,∴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32. 2.(2022·揭阳质检)已知p :|2x -3|<1,q :x (x -3)<0,则p 是q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 .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 B解析 ∵p :|2x -3|<1,则-1<2x -3<1, 可得p :1<x <2,又∵q :x (x -3)<0,由x (x -3)<0,可得q :0<x <3, 可得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2022·南通模拟)不等式(m +1)x 2-mx +m -1<0的解集为∅,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m ≥233C .m ≤-233D .m ≥233或m ≤-233答案 B解析 ∵不等式(m +1)x 2-mx +m -1<0的解集为∅, ∴不等式(m +1)x 2-mx +m -1≥0恒成立.①当m +1=0,即m =-1时,不等式化为x -2≥0, 解得x ≥2,不是对任意x ∈R 恒成立,舍去; ②当m +1≠0,即m ≠-1时,对任意x ∈R , 要使(m +1)x 2-mx +m -1≥0,只需m +1>0且Δ=(-m )2-4(m +1)(m -1)≤0, 解得m ≥233.综上,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233.4.(2022·合肥模拟)不等式x 2+ax +4≥0对一切x ∈[1,3]恒成立,则a 的最小值是( ) A .-5 B .-133 C .-4 D .-3答案 C解析 ∵x ∈[1,3]时,x 2+ax +4≥0恒成立, 则a ≥-⎝⎛⎭⎫x +4x 恒成立, 又x ∈[1,3]时,x +4x ≥24=4,当且仅当x =2时取等号.∴-⎝⎛⎭⎫x +4x ≤-4, ∴a ≥-4.故a 的最小值为-4.5.(多选)满足关于x 的不等式(ax -b )(x -2)>0的解集为⎩⎨⎧⎭⎬⎫x ⎪⎪12<x <2,则满足条件的一组有序实数对(a ,b )的值可以是( )A .(-2,-1)B .(-3,-6)C .(2,4)D.⎝⎛⎭⎫-3,-32 答案 AD解析 不等式(ax -b )(x -2)>0的解集为⎩⎨⎧⎭⎬⎫x ⎪⎪12<x <2, ∴方程(ax -b )(x -2)=0的实数根为12和2, 且⎩⎪⎨⎪⎧ a <0,b a =12,即a =2b <0,故选AD. 6.(多选)(2022·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已知不等式x 2+ax +b >0(a >0)的解集是{x |x ≠d },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 2=4bB .a 2+1b≥4 C .若不等式x 2+ax -b <0的解集为(x 1,x 2),则x 1x 2>0D .若不等式x 2+ax +b <c 的解集为(x 1,x 2),且|x 1-x 2|=4,则c =4答案 ABD解析 由题意,知Δ=a 2-4b =0,所以a 2=4b ,所以A 正确;对于B ,a 2+1b =a 2+4a 2≥2a 2·4a 2=4,当且仅当a 2=4a 2,即a =2时等号成立, 所以B 正确;对于C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x 1x 2=-b =-a 24<0,所以C 错误; 对于D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x 1+x 2=-a ,x 1x 2=b -c =a 24-c , 则|x 1-x 2|=(x 1+x 2)2-4x 1x 2 =a 2-4⎝⎛⎭⎫a 24-c =2c =4, 解得c =4,所以D 正确.7.不等式3x -1>1的解集为________.答案 (1,4)解析 ∵3x -1>1, ∴3x -1-1>0,即4-x x -1>0, 即1<x <4.∴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4).8.一元二次方程kx 2-kx +1=0有一正一负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0)解析 kx 2-kx +1=0有一正一负根,∴⎩⎪⎨⎪⎧ Δ=k 2-4k >0,1k<0,解得k <0. 9.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1)若该不等式的解集为(-4,2),求a ,b 的值;(2)若b =a +1,求此不等式的解集.解 (1)根据题意得⎩⎪⎨⎪⎧2-4=a ,2×(-4)=-b , 解得a =-2,b =8.(2)当b =a +1时,-x 2+ax +b >0⇔x 2-ax -(a +1)<0,即[x -(a +1)](x +1)<0.当a +1=-1,即a =-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a +1<-1,即a <-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a +1,-1);当a +1>-1,即a >-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a +1).综上,当a <-2时,不等式的解集为(a +1,-1);当a =-2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a >-2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a +1).10.若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满足f (x +2)-f (x )=16x 且f (0)=2.(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若存在x ∈[1,2],使不等式f (x )>2x +m 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1)由f (0)=2,得c =2,所以f (x )=ax 2+bx +2(a ≠0),由f (x +2)-f (x )=[a (x +2)2+b (x +2)+2]-(ax 2+bx +2)=4ax +4a +2b ,又f (x +2)-f (x )=16x ,得4ax +4a +2b =16x ,所以⎩⎪⎨⎪⎧4a =16,4a +2b =0,故a =4,b =-8, 所以f (x )=4x 2-8x +2.(2)因为存在x ∈[1,2],使不等式f (x )>2x +m 成立,即存在x ∈[1,2],使不等式m <4x 2-10x +2成立,令g (x )=4x 2-10x +2,x ∈[1,2],故g (x )max =g (2)=-2,所以m <-2,即m 的取值范围为(-∞,-2).11.(多选)已知函数f (x )=4ax 2+4x -1,∀x ∈(-1,1),f (x )<0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可能是( )A .0B .-1C .-2D .-3答案 CD解析 因为f (x )=4ax 2+4x -1,所以f (0)=-1<0成立.当x ∈(-1,0)∪(0,1)时,由f (x )<0可得4ax 2<-4x +1,所以4a <⎝⎛⎭⎫1x 2-4x min ,当x ∈(-1,0)∪(0,1)时,1x∈(-∞,-1)∪(1,+∞), 所以1x 2-4x =⎝⎛⎭⎫1x-22-4≥-4, 当且仅当x =12时,等号成立, 所以4a <-4,解得a <-1.12.(2022·南京质检)函数y =lg(c +2x -x 2)的定义域是(m ,m +4),则实数c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3解析 依题意得,一元二次不等式-x 2+2x +c >0,即x 2-2x -c <0的解集为(m ,m +4),所以m ,m +4是方程x 2-2x -c =0的两个根,所以⎩⎪⎨⎪⎧m +m +4=2,m (m +4)=-c ,解得m =-1,c =3. 13.若不等式x 2-(a +1)x +a ≤0的解集是[-4,3]的子集,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4,3]解析 原不等式为(x -a )(x -1)≤0,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a,1],此时只要a ≥-4即可,即-4≤a <1;当a =1时,不等式的解为x =1,此时符合要求;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a ],此时只要a ≤3即可,即1<a ≤3,综上可得-4≤a ≤3.14.若不等式x 2+ax -2>0在[1,5]上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235,+∞ 解析 对于方程x 2+ax -2=0,∵Δ=a 2+8>0,∴方程x 2+ax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又∵两根之积为负,∴必有一正根一负根,设f (x )=x 2+ax -2,于是不等式x 2+ax -2>0在[1,5]上有解的充要条件是f (5)>0,即5a +23>0,解得a >-235. 故a 的取值范围是⎝⎛⎭⎫-235,+∞.15.(2022·湖南多校联考)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 +1)x +2a <0恰有两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a ⎪⎪ 32<a ≤2 B.⎩⎨⎧⎭⎬⎫a ⎪⎪-1<a ≤-12 C.⎩⎨⎧⎭⎬⎫a ⎪⎪-1<a ≤-12或32≤a <2 D.⎩⎨⎧⎭⎬⎫a ⎪⎪ -1≤a <-12或32<a ≤2 答案 D解析 令x 2-(2a +1)x +2a =0,解得x =1或x =2a .当2a >1,即a >12时, 不等式x 2-(2a +1)x +2a <0的解集为{x |1<x <2a },则3<2a ≤4,解得32<a ≤2; 当2a =1,即a =12时, 不等式x 2-(2a +1)x +2a <0无解,所以a =12不符合题意; 当2a <1,即a <12时,不等式x 2-(2a +1)x +2a <0的解集为{x |2a <x <1}, 则-2≤2a <-1,解得-1≤a <-12.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a ⎪⎪-1≤a <-12或32<a ≤2. 16.已知f (x )=2x 2+bx +c ,不等式f (x )<0的解集是(0,5).(1)若不等式组⎩⎪⎨⎪⎧f (x )>0,f (x +k )<0的正整数解只有一个,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2)若对于任意x ∈[-1,1],不等式t ·f (x )≤2恒成立,求t 的取值范围. 解 (1)因为不等式f (x )<0的解集是(0,5),所以0,5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bx +c =0的两个实数根,可得⎩⎨⎧ 0+5=-b 2,0×5=c 2, 解得⎩⎪⎨⎪⎧b =-10,c =0. 所以f (x )=2x 2-10x .不等式组⎩⎪⎨⎪⎧ f (x )>0,f (x +k )<0, 即⎩⎪⎨⎪⎧2x 2-10x >0,2(x 2+2kx +k 2)-10(x +k )<0, 解得⎩⎪⎨⎪⎧x <0或x >5,-k <x <5-k , 因为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只有一个,可得该正整数解为6,可得6<5-k ≤7,解得-2≤k <-1,所以k 的取值范围是[-2,-1).(2)tf (x )≤2,即t (2x 2-10x )≤2,即tx 2-5tx -1≤0,当t =0时显然成立,当t >0时,有⎩⎪⎨⎪⎧ t ·1-5t ·(-1)-1≤0,t ·1-5t ·1-1≤0, 即⎩⎪⎨⎪⎧t +5t -1≤0,t -5t -1≤0, 解得-14≤t ≤16, 所以0<t ≤16; 当t <0时,函数y =tx 2-5tx -1在[-1,1]上单调递增, 所以只要其最大值满足条件即可,所以t -5t -1≤0,解得t ≥-14, 即-14≤t <0, 综上,t 的取值范围是⎣⎡⎦⎤-14,16.。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导学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导学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孟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观点。

2、学习孟子运用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技巧。

3、思考并探讨“仁义礼智”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孟子关于“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论述。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难点(1)领悟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借鉴孟子的说理方法,提升自己的论说能力。

三、知识链接1、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 372 年公元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其书《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四、文本研读(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二)具体分析1、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他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1)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为例,指出人皆有“四端”,就像人皆有四肢一样,这是与生俱来的。

(2)通过“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说明人在紧急情况下都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这种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3)以“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来说明,将不忍之心、不为之心推广扩充,就能够成就仁义。

2、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比喻论证如“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将“四端”比作人的四肢,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四端”是人天生就有的。

(2)举例论证“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具体直观地论证了人皆有恻隐之心,从而论证了“仁之端也”。

3、思考: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仁义礼智”有何异同?(三)深入探究1、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我固有之”,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发扬这些品质?(1)要善于反省自身,发现自己内心的善端,并加以呵护和培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2)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十、全文翻译 (10)一、学习目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古文,是孟子政治主张的集中体现,强调了道义在政治和军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本文,首要目标是理解孟子提出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内涵,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学习目标还包括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如重点词汇、句式结构等,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理解道义与力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道义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旨在深入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提升个人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学习重难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学习重难点主要聚焦于两方面。

首先,深入理解并把握孟子提出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主张,这是本文的核心思想,也是理解孟子政治哲学的重要入口。

需要仔细揣摩文中的每一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

其次,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词汇、句式结构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是学习的一大难点。

这需要我们通过反复阅读和练习,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攻克这些重难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孟子的政治主张,也能提升我们的文言文素养。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B.委而去之(离开)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内外亲属)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武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B.三里之城/多助之至C.寡助之至/天下顺之D.然而不胜者/天时不如地利三、翻译题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应用举例(一)(优秀经典导学案)

应用举例(一)(优秀经典导学案)

1.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教学设想新课讲授(1)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做出图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2)例1、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BAC=︒75。

求A、B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51,∠ACB=︒提问1:∆ABC中,根据已知的边和对应角,运用哪个定理比较适当?提问2:运用该定理解题还需要那些边和角呢?请学生回答。

变式练习: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灯塔B 在观察站C南偏东60︒,则A、B之间的距离为多少?例2、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变式训练:若在河岸选取相距40米的C、D两点,测得∠BCA=60︒,∠ACD=30︒,∠CDB=45︒,∠BDA =60︒3、学生阅读课本4页,了解测量中基线的概念,并找到生活中的相应例子。

4、课堂练习:课本第14页练习第1、2题5、归纳总结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

《孔乙己》导学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2、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孔乙己悲剧生活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握主题 [教学时数] 四教时 一、导语: 二、时代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作者介绍: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文学创作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熟和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创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是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他写的第二部就是《孔乙己》。

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杂文集:《》诗集:《野草》 四、读课文 1、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阔绰(chu)阔气。

绰:宽绰,如绰绰有余 羼(chàn)混和,掺杂 绽出(zhàn)突露出来。

比较“绽”“淀”字 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

注音“中间”读jian 拭(shì)擦蘸(zhàn)打折(shé)打断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比较:和平he 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 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 戕害(qiāng)伤害。

戕:杀害。

2、听录音,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五、理清小说结构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

《伊索寓言》 导学案

《伊索寓言》 导学案

《伊索寓言》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伊索寓言》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文学地位等。

2、能够读懂并理解《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学习通过寓言故事培养思考能力、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

4、掌握分析寓言故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深刻寓意和人生哲理。

(2)掌握分析寓言故事的方法,如通过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表达等来揭示寓意。

2、难点(1)如何将寓言故事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2)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隐晦的寓言故事,准确把握其寓意。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伊索,相传为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的奴隶,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

他所创作的寓言故事经后人整理,成为了《伊索寓言》。

2、创作背景《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当时社会矛盾尖锐,人们需要通过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思考。

寓言这种形式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3、文学地位《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集之一,对后来的欧洲寓言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学习过程1、自主阅读选择几篇《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如《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进行自主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或动物有怎样的特点?(3)故事想要传达的道理是什么?2、小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小组,交流自己对所读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发言。

3、寓意分析以《狐狸和葡萄》为例,引导同学们分析故事的寓意。

狐狸因为够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心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同学们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不要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4、联系生活让同学们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避免像寓言中的人物或动物那样犯错?比如,在面对困难时,是像兔子一样骄傲自大,还是像乌龟一样坚持不懈?通过这样的思考,将寓言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集 合(经典导学案及练习答案详解)

集 合(经典导学案及练习答案详解)

§1.1集合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了解全集、空集的含义.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理解集合间的包含和相等关系.3.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与补集.4.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和基本运算.知识梳理1.集合与元素(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用符号∈或∉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4)常见数集的记法集合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2.集合的基本关系(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2)真子集: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且x∉A,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3)相等:若A⊆B,且B⊆A,则A=B.(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集合的基本运算表示 运算集合语言 图形语言 记法并集{x |x ∈A ,或x ∈B }A ∪B交集 {x |x ∈A ,且x ∈B }A ∩B 补集{x |x ∈U ,且x ∉A }∁U A常用结论1.若集合A 有n (n ≥1)个元素,则集合A 有2n 个子集,2n -1个真子集. 2.A ∩B =A ⇔A ⊆B ,A ∪B =A ⇔B ⊆A . 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集合{x ∈N |x 3=x },用列举法表示为{-1,0,1}.( × ) (2){x |y =x 2+1}={y |y =x 2+1}={(x ,y )|y =x 2+1}.( × ) (3)若1∈{x 2,x },则x =-1或x =1.( × ) (4)对任意集合A ,B ,都有(A ∩B )⊆(A ∪B ).( √ ) 教材改编题1.(多选)若集合A ={x ∈N |2x +10>3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2∉A B .8⊆A C .{4}∈A D .{0}⊆A答案 AD2.已知集合M ={a +1,-2},N ={b ,2},若M =N ,则a +b =________. 答案 -1解析 ∵M =N ,∴⎩⎨⎧a +1=2,b =-2,解得⎩⎪⎨⎪⎧a =1,b =-2,∴a +b =-1.3.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1≤x ≤3},B ={x |x 2≥4},则A ∩B =____________,A ∪(∁U B )=____________.答案 {x |2≤x ≤3} {x |-2<x ≤3}解析 ∵全集U =R ,集合A ={x |1≤x ≤3},B ={x |x 2≥4}={x |x ≤-2或x ≥2}, ∴∁U B ={x |-2<x <2},∴A ∩B ={x |2≤x ≤3},A ∪(∁U B )={x |-2<x ≤3}.题型一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例1 (1)(2020·全国Ⅲ)已知集合A ={(x ,y )|x ,y ∈N *,y ≥x },B ={(x ,y )|x +y =8},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6 答案 C解析 A ∩B ={(x ,y )|x +y =8,x ,y ∈N *,y ≥x }={(1,7),(2,6),(3,5),(4,4)},共4个元素. (2)若集合A ={a -3,2a -1,a 2-4},且-3∈A ,则实数a =________. 答案 0或1解析 ①当a -3=-3时,a =0, 此时A ={-3,-1,-4}, ②当2a -1=-3时,a =-1, 此时A ={-4,-3,-3}舍去,③当a 2-4=-3时,a =±1,由②可知a =-1舍去,则当a =1时,A ={-2,1,-3}, 综上,a =0或1. 教师备选若集合A ={x |kx 2+x +1=0}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则实数k 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_. 答案 ⎩⎨⎧⎭⎬⎫0,14解析 依题意知,方程kx 2+x +1=0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k =0或⎩⎪⎨⎪⎧k ≠0,Δ=1-4k =0,∴k =0或k =14,∴k 的取值集合为⎩⎨⎧⎭⎬⎫0,14.思维升华 解决集合含义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确定构成集合的元素;二是确定元素的限制条件;三是根据元素的特征(满足的条件)构造关系式解决相应问题.跟踪训练1 (1)已知集合A =⎩⎪⎨⎪⎧⎭⎪⎬⎪⎫x ∈N ⎪⎪4x -2∈Z ,则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为( )A .3B .4C .5D .6答案 C解析 ∵4x -2∈Z ,∴x -2的取值有-4,-2,-1,1,2,4, ∴x 的值分别为-2,0,1,3,4,6, 又x ∈N ,故x 的值为0,1,3,4,6. 故集合A 中有5个元素.(2)已知a ,b ∈R ,集合{1,a +b ,a }=⎩⎨⎧⎭⎬⎫0,b a ,b ,则a 2 023+b 2 023=________.答案 0解析 ∵{1,a +b ,a }=⎩⎨⎧⎭⎬⎫0,b a ,b 且a ≠0,∴a +b =0,∴a =-b , ∴{1,0,-b }={0,-1,b }, ∴b =1,a =-1, ∴a 2 023+b 2 023=0.题型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2 (1)设集合P ={y |y =x 2+1},M ={x |y =x 2+1},则集合M 与集合P 的关系是( ) A .M =P B .P ∈M C .M P D .PM答案 D解析 因为P ={y |y =x 2+1}={y |y ≥1},M ={x |y =x 2+1}=R ,因此P M .(2)已知集合A ={x |-3≤x ≤4},B ={x |2m -1≤x ≤m +1},且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B ⊆A ,①当B =∅时,2m -1>m +1,解得m >2; ②当B ≠∅时,⎩⎪⎨⎪⎧2m -1≤m +1,2m -1≥-3,m +1≤4,解得-1≤m ≤2.综上,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延伸探究 在本例(2)中,若把B ⊆A 改为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解析 ①当B =∅时,2m -1>m +1,∴m >2;②当B ≠∅时,⎩⎪⎨⎪⎧2m -1≤m +1,2m -1≥-3,m +1<4或⎩⎪⎨⎪⎧2m -1≤m +1,2m -1>-3,m +1≤4.解得-1≤m ≤2.综上,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 教师备选已知M ,N 均为R 的子集,若N ∪(∁R M )=N ,则( ) A .M ⊆N B .N ⊆M C .M ⊆∁R N D .∁R N ⊆M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R M ⊆N ,其Venn 图如图所示,∴只有∁R N ⊆M 正确.思维升华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问题时,必须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易造成漏解.(2)已知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所满足的关系,常用数轴、Venn 图等来直观解决这类问题.跟踪训练2 (1)已知集合A ={x |x 2-3x +2=0},B ={x ∈N |x 2-6x <0},则满足A C ⊆B 的集合C 的个数为( ) A .4 B .6 C .7 D .8答案 C解析 ∵A ={1,2},B ={1,2,3,4,5}, 且A C ⊆B ,∴集合C 的所有可能为{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共7个.(2)已知集合M ={x |x 2=1},N ={x |ax -1=0},若M ∩N =N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0,±1解析 ∵M ={-1,1},且M ∩N =N ,若N =∅,则a =0;若N ≠∅,则N =⎩⎨⎧⎭⎬⎫1a ,∴1a =1或1a =-1, ∴a =±1综上有a =±1或a =0. 题型三 集合的基本运算 命题点1 集合的运算例3 (1)(2021·全国乙卷)已知集合S ={s |s =2n +1,n ∈Z },T ={t |t =4n +1,n ∈Z },则S ∩T 等于( )A .∅B .SC .TD .Z 答案 C解析 方法一 在集合T 中,令n =k (k ∈Z ),则t =4n +1=2(2k )+1(k ∈Z ),而集合S 中,s =2n +1(n ∈Z ),所以必有T ⊆S , 所以T ∩S =T .方法二 S ={…,-3,-1,1,3,5,…},T ={…,-3,1,5,…},观察可知,T ⊆S ,所以T ∩S =T .(2)(2022·济南模拟)集合A ={x |x 2-3x -4≥0},B ={x |1<x <5},则集合(∁R A )∪B 等于( ) A .[-1,5) B .(-1,5) C .(1,4] D .(1,4)答案 B解析 因为集合A ={x |x 2-3x -4≥0}={x |x ≤-1或x ≥4}, 又B ={x |1<x <5}, 所以∁R A =(-1,4), 则集合(∁R A )∪B =(-1,5).命题点2 利用集合的运算求参数的值(范围)例4 (1)(2022·厦门模拟)已知集合A ={1,a },B ={x |log 2x <1},且A ∩B 有2个子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 B .(0,1)∪(1,2] C .[2,+∞)D .(-∞,0]∪[2,+∞)解析 由题意得,B ={x |log 2x <1}={x |0<x <2}, ∵A ∩B 有2个子集, ∴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1; ∵1∈(A ∩B ),∴a ∉(A ∩B ),即a ∉B ,∴a ≤0或a ≥2,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0]∪[2,+∞).(2)已知集合A ={x |3x 2-2x -1≤0},B ={x |2a <x <a +3},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03或a >12B .a ≤-103或a ≥12C .a <-16或a >2D .a ≤-16或a ≥2答案 B解析 A ={x |3x 2-2x -1≤0}=⎩⎨⎧⎭⎬⎫x ⎪⎪-13≤x ≤1, ①B =∅,2a ≥a +3⇒a ≥3,符合题意; ②B ≠∅,⎩⎪⎨⎪⎧a <3,a +3≤-13或⎩⎪⎨⎪⎧a <3,2a ≥1, 解得a ≤-103或12≤a <3.∴a 的取值范围是a ≤-103或a ≥12.教师备选(2022·铜陵模拟)已知A ={x |x ≤0或x ≥3},B ={x |x ≤a -1或x ≥a +1},若A ∩(∁R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2 B .1<a <2 C .a ≤1或a ≥2 D .a <1或a >2答案 D解析 A ={x |x ≤0或x ≥3},B ={x |x ≤a -1或x ≥a +1},所以∁R B ={x |a -1<x <a +1}; 又A ∩(∁R B )≠∅, 所以a -1<0或a +1>3, 解得a <1或a >2,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或a >2.思维升华 对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离散的,可用Venn 图表示;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连续的,可用数轴表示,此时要注意端点的情况.跟踪训练3 (1)(2021·全国甲卷)设集合M ={x |0<x <4},N =⎩⎨⎧⎭⎬⎫x ⎪⎪13≤x ≤5,则M ∩N 等于( ) A.⎩⎨⎧⎭⎬⎫x ⎪⎪0<x ≤13 B.⎩⎨⎧⎭⎬⎫x ⎪⎪13≤x <4 C .{x |4≤x <5} D .{x |0<x ≤5}答案 B解析 因为M ={x |0<x <4},N =⎩⎨⎧⎭⎬⎫x ⎪⎪13≤x ≤5, 所以M ∩N =⎩⎨⎧⎭⎬⎫x ⎪⎪13≤x <4. (2)(2022·南通模拟)设集合A ={1,a +6,a 2},B ={2a +1,a +b },若A ∩B ={4},则a =________,b =________. 答案 2 2解析 由题意知,4∈A ,所以a +6=4或a 2=4, 当a +6=4时,则a =-2,得A ={1,4,4},故应舍去; 当a 2=4时,则a =2或a =-2(舍去), 当a =2时,A ={1,4,8},B ={5,2+b }, 又4∈B ,所以2+b =4,得b =2. 所以a =2,b =2.题型四 集合的新定义问题例5 (1)已知集合A ={x ∈N |x 2-2x -3≤0},B ={1,3},定义集合A ,B 之间的运算“*”:A *B ={x |x =x 1+x 2,x 1∈A ,x 2∈B },则A *B 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 ) A .15 B .16 C .20 D .21 答案 D解析 由x 2-2x -3≤0,得(x +1)(x -3)≤0,得A ={0,1,2,3}.因为A *B ={x |x =x 1+x 2,x 1∈A ,x 2∈B },所以A *B 中的元素有0+1=1,0+3=3,1+1=2,1+3=4,2+1=3(舍去),2+3=5,3+1=4(舍去),3+3=6,所以A *B ={1,2,3,4,5,6},所以A *B 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21.(2)非空数集A 如果满足:①0∉A ;②若∀x ∈A ,有1x∈A ,则称A 是“互倒集”.给出以下数集:①{x ∈R |x 2+ax +1=0};②{x |x 2-6x +1≤0};③⎩⎨⎧⎭⎬⎫y ⎪⎪y =2x,x ∈[1,4],其中是“互倒集”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②③解析 ①中,{x ∈R |x 2+ax +1=0},二次方程判别式Δ=a 2-4,故-2<a <2时,方程无根,该数集是空集,不符合题意; ②中,{x |x 2-6x +1≤0}, 即{x |3-22≤x ≤3+22}, 显然0∉A , 又13+22≤1x ≤13-22,即3-22≤1x ≤3+22,故1x也在集合中,符合题意; ③中,⎩⎨⎧⎭⎬⎫y ⎪⎪y =2x,x ∈[1,4], 易得⎩⎨⎧⎭⎬⎫y ⎪⎪12≤y ≤2,0∉A , 又12≤1y ≤2,故1y 也在集合A 中,符合题意. 教师备选对于任意两集合A ,B ,定义A -B ={x |x ∈A 且x ∉B },A *B =(A -B )∪(B -A ),记A ={x |x ≥0},B ={x |-3≤x ≤3},则A *B =____________. 答案 {x |-3≤x <0或x >3}解析 ∵A ={x |x ≥0},B ={x |-3≤x ≤3}, ∴A -B ={x |x >3},B -A ={x |-3≤x <0}. ∴A *B ={x |-3≤x <0或x >3}. 思维升华 解决集合新定义问题的关键解决新定义问题时,一定要读懂新定义的本质含义,紧扣题目所给定义,结合题目所给定义和要求进行恰当转化,切忌同已有概念或定义相混淆.跟踪训练4 若集合A 1,A 2满足A 1∪A 2=A ,则称(A 1,A 2)为集合A 的一种分拆,并规定:当且仅当A 1=A 2时,(A 1,A 2)与(A 2,A 1)是集合A 的同一种分拆.若集合A 有三个元素,则集合A 的不同分拆种数是________. 答案 27解析不妨令A={1,2,3},∵A1∪A2=A,当A1=∅时,A2={1,2,3},当A1={1}时,A2可为{2,3},{1,2,3}共2种,同理A1={2},{3}时,A2各有2种,当A1={1,2}时,A2可为{3},{1,3},{2,3},{1,2,3}共4种,同理A1={1,3},{2,3}时,A2各有4种,当A1={1,2,3}时,A2可为A1的子集,共8种,故共有1+2×3+4×3+8=27(种)不同的分拆.课时精练1.(2021·全国乙卷)已知全集U={1,2,3,4,5},集合M={1,2},集合N={3,4},则∁U(M∪N)等于()A.{5} B.{1,2}C.{3,4} D.{1,2,3,4}答案 A解析方法一(先求并再求补)因为集合M={1,2},N={3,4},所以M∪N={1,2,3,4}.又全集U={1,2,3,4,5},所以∁U(M∪N)={5}.方法二(先转化再求解)因为∁U(M∪N)=(∁U M)∩(∁U N),∁U M={3,4,5},∁U N={1,2,5},所以∁U(M∪N)={3,4,5}∩{1,2,5}={5}.2.已知集合U=R,集合A={x|x+3>2},B={y|y=x2+2},则A∩(∁U B)等于() A.R B.(1,2]C.(1,2) D.[2,+∞)答案 C解析A={x|x+3>2}=(1,+∞),B={y|y=x2+2}=[2,+∞),∴∁U B=(-∞,2),∴A∩(∁U B)=(1,2).3.已知集合M={1,2,3},N={(x,y)|x∈M,y∈M,x+y∈M},则集合N中的元素个数为() A.2 B.3 C.8 D.9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集合N ={(1,1),(1,2),(2,1)},所以集合N 的元素个数为3.4.(2022·青岛模拟)已知集合A ={a 1,a 2,a 3}的所有非空真子集的元素之和等于9,则a 1+a 2+a 3等于( )A .1B .2C .3D .6 答案 C解析 集合A ={a 1,a 2,a 3}的所有非空真子集为{a 1},{a 2},{a 3},{a 1,a 2},{a 1,a 3},{a 2,a 3},则所有非空真子集的元素之和为a 1+a 2+a 3+a 1+a 2+a 1+a 3+a 2+a 3=3(a 1+a 2+a 3)=9,所以a 1+a 2+a 3=3.5.(2022·浙江名校联考)已知集合A ={x |x 2-4≤0},B ={x |2x +a ≤0},若A ∪B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2B .a ≤-2C .a >-4D .a ≤-4 答案 D解析 集合A ={x |-2≤x ≤2},B =⎩⎨⎧⎭⎬⎫x ⎪⎪ x ≤-a 2,由A ∪B =B 可得A ⊆B ,作出数轴如图.可知-a 2≥2,即a ≤-4. 6.(多选)已知集合P ={(x ,y )|x +y =1},Q ={(x ,y )|x 2+y 2=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Q =RB .P ∩Q ={(1,0),(0,1)}C .P ∩Q ={(x ,y )|x =0或1,y =0或1}D .P ∩Q 的真子集有3个答案 BD解析 联立⎩⎪⎨⎪⎧ x +y =1,x 2+y 2=1, 解得⎩⎪⎨⎪⎧ x =1,y =0或⎩⎪⎨⎪⎧x =0,y =1, ∴P ∩Q ={(1,0),(0,1)},故B 正确,C 错误;又P,Q为点集,∴A错误;又P∩Q有两个元素,∴P∩Q有3个真子集,∴D正确.7.(多选)(2022·重庆北碚区模拟)已知全集U={x∈N|log2x<3},A={1,2,3},∁U(A∩B)={1,2,4,5,6,7},则集合B可能为()A.{2,3,4} B.{3,4,5}C.{4,5,6} D.{3,5,6}答案BD解析由log2x<3得0<x<23,即0<x<8,于是得全集U={1,2,3,4,5,6,7},因为∁U(A∩B)={1,2,4,5,6,7},则有A∩B={3},3∈B,C不正确;对于A选项,若B={2,3,4},则A∩B={2,3},∁U(A∩B)={1,4,5,6,7},矛盾,A不正确;对于B选项,若B={3,4,5},则A∩B={3},∁U(A∩B)={1,2,4,5,6,7},B正确;对于D选项,若B={3,5,6},则A∩B={3},∁U(A∩B)={1,2,4,5,6,7},D正确.8.(多选)已知全集U的两个非空真子集A,B满足(∁U A)∪B=B,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A∩B=∅B.A∩B=BC.A∪B=U D.(∁U B)∪A=A答案CD解析令U={1,2,3,4},A={2,3,4},B={1,2},满足(∁U A)∪B=B,但A∩B≠∅,A∩B≠B,故A,B均不正确;由(∁U A)∪B=B,知∁U A⊆B,∴U=A∪(∁U A)⊆(A∪B),∴A∪B=U,由∁U A⊆B,知∁U B⊆A,∴(∁U B)∪A=A,故C,D均正确.9.设U={0,1,2,3},A={x∈U|x2+mx=0},若∁U A={1,2},则实数m=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可知,A ={x ∈U |x 2+mx =0}={0,3},即0,3为方程x 2+mx =0的两个根,所以m =-3.10.(2022·石家庄模拟)已知全集U =R ,集合M ={x ∈Z ||x -1|<3},N ={-4,-2,0,1,5},则下列Venn 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为________.答案 {-1,2,3}解析 集合M ={x ∈Z ||x -1|<3}={x ∈Z |-3<x -1<3}={x ∈Z |-2<x <4}={-1,0,1,2,3}, Venn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M ∩(∁R N )={-1,2,3}.11.已知集合A ={m 2,-2},B ={m ,m -3},若A ∩B ={-2},则A ∪B =________. 答案 {-5,-2,4}解析 ∵A ∩B ={-2},∴-2∈B ,若m =-2,则A ={4,-2},B ={-2,-5},∴A ∩B ={-2},A ∪B ={-5,-2,4};若m -3=-2,则m =1,∴A ={1,-2},B ={1,-2},∴A ∩B ={1,-2}(舍去),综上,有A ∪B ={-5,-2,4}.12.已知集合A ={x |y =lg(a -x )},B ={x |1<x <2},且(∁R B )∪A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2,+∞)解析 由已知可得A =(-∞,a ),∁R B =(-∞,1]∪[2,+∞),∵(∁R B )∪A =R ,∴a ≥2.13.若x ∈A ,则1x ∈A ,就称A 是“伙伴关系”集合,集合M =⎩⎨⎧⎭⎬⎫-1,0,13,12,1,2,3,4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为( )A .15B .16C .32D .256解析 由题意知,满足“伙伴关系”的集合由以下元素构成:-1,1,12,2,13,3,其中12和2,13和3必须同时出现,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个数为24-1=15. 14.已知集合A ={x |8<x <10},设集合U ={x |0<x <9},B ={x |a <x <2a -1},若(∁U B )∩A ={x |8<x <9},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92解析 当B =∅时,2a -1≤a ,解得a ≤1,此时∁U B =U ,(∁U B )∩A =U ∩A ={x |8<x <9},符合题意;当B ≠∅时,2a -1>a ,解得a >1,因为集合U ={x |0<x <9},B ={x |a <x <2a -1},所以∁U B ={x |0<x ≤a 或2a -1≤x <9},因为(∁U B )∩A ={x |8<x <9},所以2a -1≤8,解得a ≤92,所以B ≠∅时,1<a ≤92,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92.15.(多选)设集合A ={x |x =m +3n ,m ,n ∈N *},若x 1∈A ,x 2∈A ,x 1x 2∈A ,则运算可能是( )A .加法B .减法C .乘法D .除法答案 AC解析 由题意可设x 1=m 1+3n 1,x 2=m 2+3n 2,其中m 1,m 2,n 1,n 2∈N *,则x 1+x 2=(m 1+m 2)+3(n 1+n 2),x 1+x 2∈A ,所以加法满足条件,A 正确;x 1-x 2=(m 1-m 2)+3(n 1-n 2),当n 1=n 2时,x 1-x 2∉A ,所以减法不满足条件,B 错误;x 1x 2=m 1m 2+3n 1n 2+3(m 1n 2+m 2n 1),x 1x 2∈A ,所以乘法满足条件,C 正确;x 1x 2=m 1+3n 1m 2+3n 2,当m 1m 2=n 1n 2=λ(λ>0)时,x 1x 2∉A , 所以除法不满足条件,D 错误.16.对班级40名学生调查对A ,B 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A 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 的比赞成A 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 ,B 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A ,B 都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问对A ,B 都赞成的学生有___________人.答案 18解析 赞成A 的人数为40×35=24,赞成B 的人数为24+3=27,设对A ,B 都赞成的学生有x 人,则13x +1+27-x +x +24-x =40, 解得x =18.。

函数的单调性导学案(经典)

函数的单调性导学案(经典)

《函数的单调性》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并能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生活实际和已有旧知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也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归纳、分析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2)常见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图象、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三、课堂导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高二语文选修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2015年1月日
第三单元
苏幕遮(周邦彦)
【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词,把握其中的情感。

2.掌握本词“反客为主”的表现手法。

3.背诵全词。

【学习重点】
词中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
“反客为主”的表现手法
预习案
一. 积累描写荷花诗句
1. ,。

2. ,。

3. , 。

4. ,。

二.作家名片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人。

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
编制人:计艳霞审核人: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评价校书郎等职。

他精通音律、善作词,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

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他不同于苏轼追求创作自由,注重抒情言志,而是强调精心勾画,法度井然,注重词境的开拓。

他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派词人。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燎.沉香
2.消溽.暑
3.侵.晓窥檐语
4.叶上初阳干宿雨
...
5.小楫.轻舟
6.梦入芙蓉浦.。

四.整体赏析
这首词上片:下片:(写景或抒情)。

这首词主要抒发词人
的情感。

【我的疑惑】:
探究案
1.这首词上片是如何写景的?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上片的景。

2.下片是如何抒情的?
3.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关联密切,想想二者有什么关
系。

请结合诗句分析。

【学法归纳】鉴赏诗词情感的答题步骤:
1. 2. 3.
训练案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今夜思千里”,诗人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写思乡之情的?【自我评价】
探究非常好好一般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我的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指导》57页的练习。

【预习新课】
预习《过小孤山大孤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