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课后作业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练习题1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练习题1
4.声音清亮好听。(清脆)
5.集中注意力地看。(注视)
6.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四、按要求改句子。
1.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我要上学。 虽然今天下雨,但我还要上学。
2.小红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书籍。(改病句)
小红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书
3.在讨论会上明明第一个首先发言。(改病句)
在讨论会上明明第一个发言。
4•我们要发挥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改病句)
《翠鸟》课后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qingcu1
cu1ni aow百
g af
ubu
(
) (
)(
)
(
)
ch cn sh m tau li
cngd
cu qi
CD
(
) (
)(
)
g an gf anyizhaya
xi
ao qi ao l
ingl
(
) (
)
(

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鸣叫 (
)的花纹
(
)
的颜色
(
3.尽管小鱼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鸟眼睛。
六、阅读课文,填空。
1.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
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衬衫。
在句子中,用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鸟的
的特点,从中透出了作者对翠鸟的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句子,说说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儿?
(1)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2)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一、看拼音写词语。
翠鸟苇杆腹部衬衫透亮陡峭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课文《翠鸟》的优秀教案

课文《翠鸟》的优秀教案

课文《翠鸟》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翠鸟》。

(2)理解课文《翠鸟》的主要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

(2)运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课后小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翠鸟》。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翠鸟的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翠鸟的了解。

2. 教学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能够运用。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关于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翠鸟的特点。

(3)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他们所学的生字词。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已经正确朗读课文《翠鸟》三遍。

2. 完成课后练习,抄写生字词。

3.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一篇小练笔,注意用上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实物等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年级《翠鸟》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翠鸟》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翠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翠鸟》,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课文中生僻字的认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 翠鸟的生活习性的理解。

2. 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表达和创作。

教学准备:1. 课文《翠鸟》课件或黑板。

2. 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僻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翠鸟图片,引发学生对翠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翠鸟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文《翠鸟》。

二、生字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僻字。

2. 教师针对生僻字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读。

3. 学生相互测试生僻字的认读情况。

三、课文理解(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生分组讨论翠鸟的生活习性,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生表达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中的翠鸟。

2.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翠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字学习环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生僻字的认读能力。

在课文理解环节,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后作业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0分钟)活动一:翠鸟拼图1. 教师展示翠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外形特征。

课文《翠鸟》教案设计

课文《翠鸟》教案设计

《翠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翠鸟》,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

(2)运用小组讨论、问答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具体描述。

(2)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翠鸟》的PPT或黑板报。

(2)翠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翠鸟》。

(2)携带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翠鸟的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翠鸟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翠鸟》。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布置作业:学生绘制一幅翠鸟的图画,并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进行描述。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是否有所了解,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文《翠鸟》的教案

课文《翠鸟》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翠鸟》的优秀教案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科目: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翠鸟》,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翠鸟的兴趣。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描述翠鸟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翠鸟的兴趣。

2. 分角色朗读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观察描述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能力。

4. 情感教学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翠鸟的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翠鸟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描述翠鸟的外形特征。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翠鸟的认识。

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关注翠鸟的生活习性。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人教版《翠鸟》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语文优秀教案

人教版《翠鸟》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语文优秀教案

人教版《翠鸟》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翠鸟》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翠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特点。

学生分享对翠鸟的印象和了解。

2.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翠鸟有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翠鸟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发现。

4.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记忆。

学生组内互相听写,巩固生字词。

5.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掌握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对翠鸟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关爱自然的意识。

2.教学改进措施在生字词学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讨论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后作业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教学感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及其美丽的外形特征。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中的关键段落。

小学三年级课文翠鸟【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课文】

小学三年级课文翠鸟【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课文】

《小学三年级课文翠鸟【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课文】》摘要: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课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课后习题,)《翠鸟》是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一、我会写chn shān f b tu ling s yǎng y wēng()() ( ) ( )( )二、我会比杆()诱()褐()陡()秆()绣()渴()徒()三、连线搭配词语松软的星星珍贵的沙滩黄澄澄的礼物亮晶晶的稻田【能力迁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一、上面这句话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找出来标上__,然后说一句话,要连续用上两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这句话中把()比作了()。

说明翠鸟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课后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课后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课后练习题【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课后练习题一、拼一拼,写一写。

cuìniǎo chènshān dǒubìjīlíngwěigǎn zhùshìyúwēng dàngyàng二、读一读,抄一抄。

翠鸟腹部清脆饲养石壁又尖又长透亮逃脱三、比一比,组词语。

衬()秆()疾()泛()村()杆()病()乏()脱()饲()希()透()锐()词()稀()秀()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羽毛()的爪子()的眼睛()地看着()地注视()地停五、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动——-()是——()祥——()呼——()得——-()吞——()始——()进——()六、快乐阅读我家的芦花鸡我家的大芦花个儿高,身体壮,样子挺威武。

它头上的冠子红红的,就像戴了一顶红帽子。

它走起路来总是把头昂得高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衫”等10个生字,会写“疾”等14个字,掌握“疾飞”等11个词语。

2:能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外形特点写具体的,理解运用课文第一段按照一定顺序描写翠鸟外形特点及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及方法,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生说)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翠鸟是一种漂亮的水鸟,我们一起和它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再亲切一点”。

2咱们快来欣赏翠鸟这篇课文,看有什么新的收获?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安排同桌互查互助。

3、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小老师带读讲解难懂的生字词。

4全班交流难懂的词语,识记难写易错的生字,教师相机出示课件生字。

教师提示:“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

5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溪"和“颜”。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课文是课文写了翠鸟的哪些方面?。

2、学生默读后汇报交流。

(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四)品读课文,感受翠鸟外形美。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提问:你最喜欢作者描写翠鸟的哪方面?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的哪些方面?请画出有关词句。

2.问: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指名从整体上说一说这只翠鸟的特点,让学生从文中画出相关词句。

(板书: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师小结:第一段作者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描写了翠鸟外形的美丽小巧的特点。

这是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
(板书:按顺序抓特点)
3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羽毛的排比句式进行品读,理解“鲜艳”的意思。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翠鸟羽毛的三句比喻句,归纳“总—分结构“写法及作者。

4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运用拟人写法,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5.你能在这段话里发现几种颜色?圈出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词语,你从这些颜色你能感受到什么?老师点拨:我们小朋友以后要把一件东西的颜色写具体,可以用上颜色词,你积累
的颜色词越丰富,就能把这件东西写得越美丽。

学生再读这几句比喻句。

6.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

(从三方面进行引导:①补充介绍: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②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词句进行体会。

③观察CAI课件中的翠鸟图进行体会。


7你最喜欢描写翠鸟的哪部分,为什么?
8、指名按顺序说说翠鸟各部分的特点。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CAI课件依次给翠鸟的各部分涂上相应颜色。


9.学生看课件中的翠鸟图,练习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

(五)总结写法
1.课文第一段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①作者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并且对翠鸟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②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写具体。


(六)片段仿写
1课件出示孔雀图片,让学生模仿第一段按一定顺序和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六、作业设计:
1抄写课文生字词。

2背诵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板书设计:
爪子:红色
外形{ 颜色鲜艳{头:橄榄色翠绿色背:浅绿色腹: 赤褐色
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八、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3、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模仿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仿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使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4、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应更深入,更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