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麻雀》优秀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第【1】篇〗文本分析:本文是生活主题的第二篇课文,选择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文章叙述了“我”打猎途中碰到的一个意外——一只小麻雀被风吹落,猎狗欲吃小麻雀,老麻雀飞下来想拯救自己的孩子,最终“我”唤回猎狗离开。
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老麻雀为救小麻雀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中,要紧扣文章重点(第4、5自然段),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老麻雀“勇敢”与“胆怯”交织的双重性格。
同时要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传达出的同情、爱护弱小,藐视、不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适当地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抓住描写老麻雀和猎狗动作的词语,体会老麻雀的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打猎、无可奈何”等词语。
2.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麻雀伟大的举动。
1.读写、积累并运用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掌握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麻雀,引导学生观察麻雀的体型,获得视觉上的观感。
导语:“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
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
”大家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吗?清早出门时,我们经常能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哦。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故事,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周以忱童年时期与妹妹养小麻雀的故事,通过这一幕让学生领悟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散文《麻雀》中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麻雀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
3.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包括人物、事件、情感等。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散文中的抽象概念或情感。
2.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散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与小麻雀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和无助,导入故事主题。
2. 学习散文《麻雀》(15分钟)1.讲解散文内容,让学生跟读散文并理解其中的情节。
2.解释生词、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小麻雀扮演的角色及其意义。
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语言表达(2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小麻雀的形象和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情感体验(15分钟)请学生就文中的一段话进行默写,并就其中表达的情感进行分享,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产生共鸣。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再次强调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展望下节课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麻雀》为教学内容,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散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麻雀教案四年级上部编版优秀教案

麻雀教案四年级上部编版优秀教案《麻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嗅、奈、拯”等 7 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 13 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 17 个词语。
2. 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 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
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出示麻雀的图片,提问学生对麻雀的了解。
2. 教师介绍麻雀:麻雀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鸟类,它们活泼好动,叫声清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麻雀有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理解词语“无可奈何、扎煞、绝望”等。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4. 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文主要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 学习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指名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交流汇报:这部分主要写了猎狗发现了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麻雀的弱小和无助?(“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指导朗读,读出小麻雀的弱小和无助。
2. 学习课文的第四至六自然段,体会老麻雀的勇敢和无畏。
自由朗读第四至六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的语句,体会老麻雀的心情。
交流汇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麻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流畅朗读。
2.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培养对麻雀的爱护之情。
3.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诗意,美感,激情和和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麻雀》的内容,掌握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之读起来能带出麻雀的悦耳之声。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比涩喻的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2.灵活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诗句,感受其中的音韵美。
四、教学准备1.课文《麻雀》的教学录音。
2.课件及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3.熟悉课本内容,掌握课文的背景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文朗读及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导入《麻雀》这篇课文。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比句、涩喻等修辞手法。
3.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 拓展延伸1.讲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了解麻雀的重要性。
2.通过课文中的成语和诗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音韵美。
4. 艺术鉴赏讨论课文中的意境,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5. 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对自然生物的爱护之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麻雀》这篇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掌握了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同时也加深了对自然界生物的认识和爱护之情。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感受诗意,美感,激情和和谐。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童话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谈话引入。
三、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本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的成长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发了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好好的劝告。
第二段(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第三段(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麻雀》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个段的段意是什么?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二)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故事情节感人,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这篇课文语言简洁,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较为敏感,容易产生共鸣。
此外,学生对动物题材的课文较为感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角色和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学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体会课文深层含义,理解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表演法:分组表演课文情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音频,便于跟读和理解。
2.图片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情节和重点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麻雀,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母爱是怎样的?”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并回答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表演课文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麻雀》优秀教案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7课麻雀人教部编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7课《麻雀》教学设计课题麻雀单元第五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能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学习文章具体生动的描写,理解麻雀勇敢无畏的精神,懂得爱的伟大。
重点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清文章的发展顺序。
理解麻雀勇敢无畏的精神,懂得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观看这个视频。
(播放视频)这三只麻雀正在无忧无虑的吃着谷子。
它们是不是很可爱?2.你了解麻雀吗?一般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体型略小,矮圆而活跃。
顶冠及颈背褐色。
麻雀不进行迁徙,是常见的留鸟。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
3.麻雀虽小,但面对庞大的猎狗却毫不畏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
3.板书课题:《麻雀》。
4.你了解这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吗?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百科知识。
让学生更多地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解作者。
讲授新课一、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出示词语:xiù nài shā zhěng sī yǎ páng嗅奈煞拯嘶哑庞教师领读。
词语理解:嘶哑: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
拯救:援助使脱离危难;援救。
庞大: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
(3)思考:课文中主要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老麻雀斗救猎狗吃小麻雀二、精读领悟1.全文共分几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1-3):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4-6):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拯救自己的幼儿,吓退了猎狗。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秀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1.1 教材简介《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家中发现麻雀受伤入学校,经过精心照顾而最终康复的故事。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和意识。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动物,懂得尊重生命。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次课:师生共同阅读文章,理解文本内容。
•第二次课: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展示思考成果。
•第三次课: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情感共鸣。
2.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情感投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关爱动物。
2.3 教学过程安排•初步了解:介绍文本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集体阅读:师生共同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问题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展示结论。
•情感交流: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悟,增进学生情感交流。
2.4 学习评估•课堂小测:对学生对课文的基本理解进行测验。
•分组展示:对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评价。
•情感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检验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反思与展望3.1 教学反思在课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激发,让学生在课文中体会关爱生命、关爱动物的重要性,使教学内容不仅止于知识传递,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
3.2 教学展望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观察动植物、参观动物保护机构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生命尊重和关怀的认识。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课文内容,逐步形成完整的品德教育体系,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是本次《麻雀》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麻雀》人教(部编版)
16麻雀
导学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麻雀|人教(部编版)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学习、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练习抓住故事中的角色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老麻雀及描写猎狗的重点词句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父)爱的力量。
3、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样子、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屠格涅夫作品的魅力。
4、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5、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有同情、
爱护弱小者、不畏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一、检测预习,引入故事,激发期待
1、师:听说同学们已经预习过文章了,是吧?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
准备好了吗?老师只报一遍,你要听清楚,努力写正确、写端正。
(一名学生上台听写)听写词语:无可奈何锋利庞大愣住绝望掩护拯救
师评价:1、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很棒,你们是听写小能手。
2、错一个的?错2个的?你们也很不错了。
师:请你把错误的字在旁边订正好。
3、(板书:扎煞)老师在预习的这个词语经常读错,你们会读吗?师:领读几遍。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刚才听写的这些词语。
2、师:同学们,这一个个词语就如同一幅幅画面,俄国的伟大作家屠格涅夫把这些画面串成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麻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麻雀、了解麻雀。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串词说文,整体感知,感知形象
师:1、打开课文,自由地读读这个故事,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读完以后请你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同桌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可以用上刚才我们听写的一些词语。
2.学生自主读,读后同桌间交流主要内容的概括,教师参与同桌间的交流。
师:反馈交流:刚才同学们都交流得好热烈啊!相信你们肯定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录下来。
出示:学习卡
师:老师已经写好了起因。
是谁?(小麻雀)它怎么样?(从树上掉了下来)好,请你也用这种句式(谁干什么的句式),整理一下经过和结果。
学习卡
3、师:写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交流到2个同学后)再打。
(指一生回答)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
4、师:哪个更厉害的,你能看着起因、经过、结果能不能用简要的语言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相信你能比刚才说的更好。
(2个)
板书:掉落退
5、师: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连起来,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就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研读画面,紧扣词句,感受形象(精读4、5段)
1、师:梳理了文章,故事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谁?今天我们就去深入的了解这只不同寻常的麻雀。
请你默读4、5两段。
出示:4、5段。
找出直接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2、学生反馈,(预习时做好铺垫)出示麻雀的句子。
3、师:请你读读这些句子,同学们,你们一边听一边圈出老麻雀是怎样拯救小麻雀的词语。
反馈词语,师:你圈了哪几个词?来说一说。
生说,点击变红。
还有补充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师: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请你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在边上也用一个词作下批注。
4、师:反馈,你从这里的哪个词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麻雀?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预设:1、生:(我从突然、落这个词看出了这是一只果断、勇敢的老麻雀。
)师:你读得很到位,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吗?
师:读得多有味道啊,老师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只果断、勇敢的麻雀,请你把这两个词语写在黑板上。
评价语:你与他真是心有灵犀啊,跟他有同样的感受,待会我们同样的感受就不讲了。
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2、生:我从、扎煞、绝望地尖叫,体会出这是一只奋不顾身要保护小麻雀的老麻雀。
师:你很会关注细节,能读读它的奋不顾身吗?
评价:读得很有感染力,很不错。
把奋不顾身写在上面
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3、生:我从掩护、拯救读出了这是一只很负责任的老麻雀。
师:你来读读这只负责任的老麻雀吧。
4)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3、生:我从紧张、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感受到这是一只无奈却有不顾一切的老麻雀。
师:这是一只真实的老麻雀,因为它面对的是一只多么庞大而又凶猛的猎狗,它想用这种嘶哑的声音与它搏斗。
多么悲壮的老麻雀啊。
你来读一读。
评价:你的朗读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这只不畏强暴的老麻雀。
4、生:我从落、绝望、拯救、嘶哑等词语,体会到这是一只充满母爱的老麻雀。
师:你能纵观前后的多句话进行解读,非常能干,我佩服你。
师:你有一双聪慧的眼睛,会用心灵去发现,
师:多么令人震撼的一幕,我也想参与到同学们的朗读中,可以吗?咱们合作着来读读这段话。
师引读:老麻雀看到自己深爱的幼儿跌落到树下,一只庞大的猎狗正虎视眈眈地走近小麻雀,张开了大嘴,露出了锋利的牙齿。
在这紧急关头。
读(突然……)引读:面对着如此强大的猎狗,猎狗恐惧极了。
读
师小结:多么生动的描写,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作者就是通过麻雀的动作、神态的把这样一只奋不顾身的老麻雀描写的淋漓尽致。
5、师:站在猎狗面前的老麻雀是那么紧张,但仍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老麻雀真能斗得过猎狗吗?生:不能。
师:那么在老麻雀看来,(出示在它看来,猎狗……)是啊,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这是它真真切切的所见到的。
女生来读读这段话,这仅仅是一只庞大的猎狗吗?它还是一只很(凶猛)的猎狗?
师:是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露出锋利的牙齿。
我们来读一读。
师:在老麻雀的眼中,猎狗是个多么庞大多么凶猛的怪物啊!可是它作为一个母亲……男生接读。
(点击出现蓝色: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爱)板书
师:是的,同学们,有位著名的作家老舍,他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
出示名言。
这位老麻雀也必定是一个英雄母亲。
6、师:(点击返回在它看来……)作为这样的一个英雄母亲,它看到自己的幼儿落在如此凶猛的猎狗面前时。
突然,读……
它不能心安理得、熟视无睹的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所以老麻雀,读……
7、看到这样一只老麻雀,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冲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这时候,猎狗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看到这样的一只老麻雀,也深深地震撼了,我急忙唤回猎狗,这时候,我又会想些什么,请你选择一句写在学习卡中。
出示:猎狗愣住了,慢慢地,慢慢地后退,在它看来,这么弱小的一只麻雀,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勇气啊!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在我看来,。
7、师小结:是呀,这么弱小的麻雀,这么一只微不足道的麻雀,居然有如此大的勇气与猎狗搏斗。
这份爱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它战胜了恐惧,震撼了人心。
同学们,在课文结束时,老师送给大家几篇关于爱的文章。
点击出示。
请课外去网上或书中好好读一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马克汉林
《背影》朱自清
《荷叶母亲》冰心
《母亲是一种岁月》卢盛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