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料全

合集下载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一、培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1、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2、使教师熟练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和工具,如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在线教学平台等。

3、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

4、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师四、培训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1)介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2)讲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

2、常用教学软件和工具的使用(1)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如 PowerPoint、Keynote 等,包括模板的选择与应用、图片和图表的插入与编辑、动画效果的设置等。

(2)在线教学平台,如钉钉、腾讯课堂等,掌握平台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如直播授课、布置作业、在线测试等。

(3)教学资源获取与处理工具,如搜索引擎的高级用法、图片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 简单操作)、视频剪辑软件(如剪映基础功能)等。

3、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

(2)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1)分学科进行培训,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介绍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和方法。

(2)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分享各自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和心得。

5、信息技术教育的伦理和安全(1)强调信息技术使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等。

(2)指导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五、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定期组织集中培训,由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或专家进行授课,通过讲座、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教师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件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件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CONTENCT

• 引言 •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培训背景与目标
培训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教育现 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 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03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80%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Flash等多媒体工具, 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 种元素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100%
网络教学
通过在线课程、远程教育等方式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 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资源。
80%
培训效果显著
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的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 活力。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学习体验。
个性化教学成为主流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 学习需求和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 量。
02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信息技术定义
信息技术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 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信息技术的分类
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存储技术、 信息传递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料全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料全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料全章节一、引言1.1 本文档的目的1.2 培训目标1.3 目标受众1.4 参考资料章节二、教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2.1 电脑操作基础2.1.1 电脑硬件介绍2.1.2 操作系统介绍与使用2.1.3 常见软件使用技巧2.2 网络与互联网基础知识2.2.1 网络概念与分类2.2.2 互联网的功能与应用2.2.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2.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2.3.1 Microsoft Office套件介绍与使用2.3.2 编辑和排版工具的使用技巧章节三、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3.1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概述3.2 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3.3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3.4 电子教案与教学设计3.5 在线协作与学习平台的应用3.6 信息技术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享章节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与证书4.1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方法与指标4.2 培训成果评估与认证标准4.3 证书颁发与管理章节五、法律法规与知识产权保护5.1 互联网法律法规5.1.1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5.1.2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5.2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5.2.1 著作权法律法规5.2.2 商标法律法规5.2.3 专利法律法规章节六、附件6.1 课程资料6.2 工具软件6.3 参考书目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电脑操作基础课程教材附件二、网络与互联网基础知识教材附件三、Microsoft Office使用手册附件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集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涉及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息保护法》。

2: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涉及网络安全管理和保护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安全法》。

3:著作权法律法规:涉及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法》。

4:商标法律法规:涉及商标保护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商标法》。

5:专利法律法规:涉及专利保护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法》。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记录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记录

03
借助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1 2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
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 学习和探究。
翻转课堂模式
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进行 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3
在线协作学习模式
借助在线协作工具,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小组 讨论、共同编辑文档等协作学习活动。
个性化学习成为主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 的主流趋势,教师需要掌握相关技术以适应这一变化。
在线教育蓬勃发展
在线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具备在线教学 能力和网络资源整合能力。
持续学习建议
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
教师需要关注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 快速发展。
利用在线教育资源补充和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 教学效果。
互动教学
借助在线教育平台的互动 功能,开展课堂互动,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利用在线教育资源进行个 性化教学设计和实施,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06 信息安全与道德 规范
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强调信息保密的重要 性,如学生信息、教 学资料等敏感信息的 保护。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 促进教育教学创新。
03
培养教师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意识
通过培训,激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力,培养教师自主学习和
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培训对象

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

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了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

以下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的详细阐述。

一、培训目标1.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使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 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优化教学资源:培养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4. 促进教育公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

二、培训内容1. 信息素养教育(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信息安全等。

(2)信息检索与利用:搜索引擎、数据库、电子图书等资源检索与利用。

(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案例分享。

2. 信息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内容设计:根据教学目标,筛选、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设计: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设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教学成果。

3. 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1)多媒体课件制作:PowerPoint、Keynote等软件的使用技巧。

(2)在线学习平台:MOOC、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

(3)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检索、下载、整合与利用。

(4)教学软件与硬件:教学软件的选择与使用,如希沃白板、智慧课堂等。

4. 信息化教学实践(1)课堂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管理现代化,提高课堂效率。

(2)教学互动: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3)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教学成果。

(4)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5. 信息化教学研究(1)信息化教学理论研究:学习国内外信息化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一、引言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本次培训旨在向教师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⒈计算机硬件架构●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⒉操作系统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Mac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⒊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粘贴、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重命名●常见文件类型的区分与识别三、常用办公软件应用⒈ Microsoft Office套件●Word的基本操作和格式设置●Excel的常见计算和公式使用●PowerPoint的幻灯片制作和演示⒉ Google工具使用●Google文档●Google表格●Google幻灯片四、教学资源获取与利用⒈教育资源网站介绍●教学视频资源●在线课程平台●教育应用推荐⒉图片和音频素材的获取与使用●版权知识和使用规范●免费图片和音频素材网站推荐五、数字化教学工具与平台⒈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谷歌教室(Google Classroom)●阿里巴巴钉钉(DingTalk)●腾讯课堂⒉教学视频制作工具●OBS Studio●Screencast-O-Matic●Filmora六、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⒈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网络攻击类型及防范措施●常见网络安全威胁和预防方法⒉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隐私条款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七、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作品享有的法定权益。

⒉隐私:对个人敏感信息的私密性保护。

⒊个人信息:包括与个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类信息。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姓名、方式号码、等。

⒋信息技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处理、存储、传送、显示和获取信息的一门学科。

附件:⒈培训资料PPT附件(附件1)⒉培训资源推荐网站列表(附件2)本文档涉及附件。

信息技术教师用书

信息技术教师用书

信息技术教师用书
前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作为教师,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本书旨在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1.1 计算机硬件
1.2 操作系统
1.3 办公软件
1.4 网络基础
第二章多媒体技术
2.1 图像处理
2.2 音频编辑
2.3 视频制作
2.4 动画设计
第三章网页设计
3.1
3.2
3.3
3.4 网页开发工具
4.1 数据库概念
4.2 数据库设计
4.3 语言
4.4 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五章程序设计
5.1 算法思维
5.2 程序流程控制5.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5.4 //++
第六章信息安全
6.1 网络安全
6.2 系统安全
6.3 数据安全
6.4 密码学基础
第七章新兴技术
7.1 人工智能
7.2 大数据
7.3 云计算
7.4 物联网
8.1 教学理论8.2 课程设计8.3 教学方法8.4 教学评价
附录
教学案例
参考资源
常见问题解答。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PPT精选文档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PPT精选文档
个人信息保护
学会保护个人信息的技巧,如设置强密码、定期清理个人信息等。
数据安全备份
掌握数据备份的方法和重要性,能够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03
信息技术培训的方法
线上培训
方便快捷
01
线上培训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教师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
参加培训。
资源丰富
02
线上培训通常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如视频教程、PPT、在线测
02
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
基础操作技能
文档编辑
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如文字 输入、格式设置、页面布局等。
电子表格处理
熟悉Excel的基本功能,如数据 录入、公式计算、图表制作等。
演示文稿制作
学会PowerPoint的演示文稿制 作技巧,如幻灯片设计、动画效
果、切换方式等。
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
图片处理
试等。
互动性强
03
线上培训通常提供在线讨论、问答等互动环节,方便教师之间
交流和讨论。
线下实践
实际操作
教师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加深理解和记忆。
现场指导
线下实践通常有专业指导人员现场指导,帮助教师解决操作中的 问题。
交流互动
线下实践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共同学习和进步。
混合式培训
结合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案例
总结词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智能推荐等技术手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 习资源和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案例
一位语文教师利用智能推荐系统,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材料和拓展 知识。同时,教师还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和依 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料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东风小学2016年3月1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目录一、培训计划二、培训教案三、活动记录四、培训总结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为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全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经研究决定,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提高培训。

二、目的要求1、、能使用电子信箱、进入百度云平台。

2、微课制作和智慧课课堂平台使用。

3、完善自己账号国家教育的资源库。

三、培训教师和地点:蔡静玲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四、培训时间:从2016年3月1日开始每月一次,时间为周三下午。

3月份班任学习月份科任学习。

五、参加对象:全员教师培训六、培训容: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的容:1、微课宝使用2、智慧课堂平台使用七、培训方式:1、示讲授与动手操练相结合。

2、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

3、自主探索与协作研讨相结合。

八、培训要求与考核办法1、严格考勤制度。

参训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

2、辅导教师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3、每一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制作一节微课和平台习题容。

4、完善自己账号国家教育的资源库。

微课培训教案培训教师:蔡静玲微课视频制作培训方案1 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精美的视频配上悦耳的音乐,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并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通过容的可视化及精美的制作,目的是最佳效果,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

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2 微课的主要特点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

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3 微课的特征有:(1)主持人讲授性。

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

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

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容较少。

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

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

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案例。

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

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

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

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4 微课的表现形式微课可以是一种策略课程,但是小策略,解决教学大问题;或是一种反思课程,通过小的细节,引发对问题的深度思考;或是一个故事课程,小故事中启迪教育实践;或是电影课程,从视听盛宴中了解世界;或是经典阅读,从经典故事中启迪大智慧;或是学科课程,让课堂增加视听元素;或是学生课程,让学生参与经典享受;或是家长课程,让家长吸纳高端教育。

5 微课的分类(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

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

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6 微课制作标准(1)微课功能理解透彻:解惑而非授业。

(2)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3)受众定位明确:是针对什么年龄段。

(4)情景定位明确: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

(5)知识准确无误。

(6)知识点(考点)、题目(真题、模拟题)讲解不照本宣科。

(7)语言通俗易懂。

(8)PPT有视觉美感。

(9)视频画质清晰。

(10)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

(11)形象良好。

(12)声音响亮,节奏感强。

7 提高微课视觉效果的途径(1)动静结合:充分利用PTT的动作效果,可以给人动态感、空间感的美。

(2)图文并茂:图版率在50%-90%;表现亲和力插图要比照片好,表现专业性照片要比插图好。

(3)图片合适:表现力最强的图片:脸部图片,适合表现主题,不适合做背景。

表现力最弱的图片:云海,适合做背景,不适合做主题。

视觉3B原则:Beauty(美女)、Baby (孩童)、Beast(动物)。

(4)字体搭配:微软雅黑(标题)+宋体(正文),黑体(标题)+楷体(正文),艺术字不乱用。

(5)字号搭配:PPT字体标配:标题字号是44号,一级文本32号,二级文本28号,最好不要有三级文本。

(6)颜色搭配:一般来讲,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

8 微课的应用微课应用广泛,远程研修,自主学习,主题教研,例会播放等,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在课堂教学方面,有助于课堂知识梳理,重难点突破,课堂气氛调整;其全新的视角,深度的追问,碎片化处理,成为开创灵活应用的先河。

在不同地域中,其核心应用为网络课程,远程研修;在学校使用中,形式多样:电子书包,手机学习,微博课程等等。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

微课,挑战学习方法,创新研究方式,颠覆研究思路。

培训的意义:总所周知,当今时代,视频学习已逐渐成为教师教学、学生课外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互动式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作为知识新产品,精神新食粮,让学生在智能移动终端上随时学习,将会前景广阔。

如何制作出“特色美味”的微课来赢得学生的青睐,学习一套新的“厨艺”, 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亲手“烹制”出有特色的知识快餐来,是每个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之一。

为此,我们准备在校举行微课视频制作培训。

培训的目标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校本集中培训,掌握多个微课设计及交互式制作工具软件,将视频、音频、以及个性化的学习及反馈过程,以动态 FLASH 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发布为MP4格式,可以在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包)上顺利播放,也可以发布到过网络方式在校学习或在家学习。

培训的对象:全体教师培训的方式:观看微课视频,激发学习欲望——学习脚本制作,自主制作脚本——学习微课制作,自主制作视频——展示制作视频,进行评奖激励。

培训的组织:由信息技术组负责,进行集中培训,分教研组研讨,提高培训效果。

本学期结束前,要求每位教师能自主制作一个以上的原创微课视频,参加学校的微课制作评比。

学校将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和奖励。

2016年3月如何制作优秀微课?(一)、微课1、微课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2、微课与课堂教学区别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在较短的时间讲授一个知识点。

微课要避免黑板搬家,而是解决用传统教学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3、微课与传统视频课区别相较于传统视频课的资源封闭、资源固结、难以修改、教师教为主,显然微课有着自身的优点,诸如易搜索、易传播、应用围广,同时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4、微课制作流程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二)、选题标准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1、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教师)解惑,启发教学。

2、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

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

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三)、教学设计要求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

1、适合教学对象不同学科学段的微课对应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容应该有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符合我们微课理念的。

2、符合认知过程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对于低年龄儿童,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中学儿童,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诸如高中语文,可以更多的情景冶,而对于低年级儿童,情景冶也许就会分散注意力。

“停顿”对于低年级学生是不太需要的,而对于高年级学生,适当的“停顿”是非常必要的,此时的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显然是低效的,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有建设性的。

如果学习的对象是教师,则由于记忆能力下降,可能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牢记。

同时由于观念的固化,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缓冲过程,在述容、观点时,转折应适当圆滑、缓慢。

3、微课教学效果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四)、PPT设计1、容设计①PPT是只要放核心容,边末角的东西可以通过教师的嘴跟动作表达出来,对于照本宣科读PPT的微课跟优秀微课没有任何关联。

②PPT容设计要有启发性。

③PPT容设计要有悬念性。

④布置反思2、版面设计①.首页与封面设计:最好采用PPT的首页作为封面,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知识点与作者。

第一PPT作为微课的“脸面”,应当有以下清晰的“五官”,额头:如果是系列微课,可以在这说明;眼睛:简明扼要的微课标题;鼻子:作者及单位;嘴巴:学科学段、章节及教材;耳朵:边饰,缺乏了边饰则显得有些古板、单调,不建议在这里放置教师画面。

②.背景:就好似人的皮肤,尽量以素雅为主,能烘托字体,不能太艳丽,如果跟人的皮肤一样浓装艳抹,则凸显了容的苍白无力,同样,背景不能乱,试想凹凸不平的皮肤,能美到哪里去?③.中间页:最顶上可以写着知识点的小点,一目了然,中间则放置主题容,右下角或左下角留出空白,以放置教师画面,同时不挡住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