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手感染性皮肤病
华医网继续教育2016年项目学习 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诊治新观点 答案

题干打得不是太全,仔细看一下,都是按照顺序来的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疹类:B
2.病毒形态中没有以下哪:A
3.不存在以下哪一种病毒:D
4.血清学抗体检测的第二份标本一般在何:D
5.称为传统病毒诊断“金标准”的实验室检测:C
病毒性发疹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
1.麻疹病毒的潜伏期一般:C
2.孕妇在怀孕()内患风疹会导致流:B
3.麻疹koplik斑少见:B
4.麻疹koplik斑大多出现:A
5.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D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治
1.带状疱疹的症状及体征通常:D
2.下面哪种药物可以静脉给药:B
3.带状疱疹最严重的损伤:B
4.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5.眼部带状疱疹急性并发症不包:D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
1.据2010年美国CDC生殖器:A
2.咪喹莫特乳膏的用:A
3.新生儿疱疹病毒感染者若感染散播到中枢神:D
4.以下对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系统性抗病:D
5.发生在手指的是:C
皮肤疣的临床诊治
1.下关于尖锐湿疣的说法中不正确:B
2.疣是由感染了哪一种病毒而:C
3.下哪个不是疣自然消退的预:A
4.据感染后皮疹表现分类,天花:C
5.哪种药是目前国外治疗尖锐湿疣首选:C。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疣

常见的病毒已达500种以上,据其临床 表现,病毒性皮肤病可分为三型: 1、水疱型: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水痘 2、发疹型:传染性红斑、麻疹、风疹 3、新生物型:各种疣 常见病毒性疾病见下表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病毒及其所致的皮肤病
病毒种类
DNA
所致皮肤病
寻常疣、扁平疣、跖疣、
病毒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生殖器鳞状细胞癌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无不洁性交史, 损害浸润明显,质坚硬、易出血,常形 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二)扁平湿疣 属二期梅毒疹,为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 肥厚性斑块,表面扁平而糜烂,可有密 集颗粒呈乳头状、菜花状,基底宽阔, 暗视野检查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 清反应强阳性。
1、寻常疣
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中 医称千日疮,俗称刺瘊,为HPV2.4型、7型引起,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临床特点〗
一、病因: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二、好发年龄:儿童及青少年。 三、好发部位: 手背、手指及足缘等处, 甲周疣 发生于甲周者, 甲下疣 在甲床者。 丝状疣 皮一细长丝状突起。 指状疣 有时为一族集多个参差不齐的 指状突起。
RNA 病毒
小RNA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ECHO) 副粘膜病毒 麻疹病毒
湿疹、柯萨奇病毒疹 埃可病毒疹 麻疹
风疹、风疹综合症
Toga病毒
风疹病毒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常见病毒性疾病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疣
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 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常见者有 寻常疣、趾疣 、扁平疣 等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病毒性及细菌性皮肤病

细胞和核内包涵体 • 疱液HSV-PCR检查
疱液内嗜酸性包涵体
红色箭头:炎症细胞;蓝色箭头:水疱,40×
红色箭头:炎症细胞;蓝色箭头:多核巨细胞,400×
治疗
• 本病有自限性,1~2周可自愈。 • 治疗原则: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
减少复发。
抗病毒药物
扁平疣
扁平疣
治疗
• 物理治疗
–冷冻:液氮低温杀死感染细胞 –电灼:电流烧灼杀死感染细胞 –微波:微波组织凝固感染细胞 –刮除:直接去除受感染细胞 –激光:激光气化受感染细胞
治疗
• 外用药物
–维甲酸软膏 –5-Fu软膏 –酞丁胺软膏 –平阳霉素局封
• 内用药物
–免疫调节剂 –中药
细菌性皮肤病
• 乳头瘤样增生 • 灰褐色、皮色 • 表面粗糙、质地坚硬
寻常疣
甲周疣
甲下疣
指状疣
疣的临床表现—跖疣
• 发生于足底 • 胼胝样斑块、扁平丘疹 • 表面粗糙、无皮纹 • 可有小黑点
跖疣
疣的临床表现—扁平疣
• 好发于面部、手背 • 米粒大小扁平丘疹 • 自体接种反应 • 千日疣,数年后可自愈
南方医院皮肤科 李建华
定义
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 的皮肤、粘膜病变。
病毒
病毒分类
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DNA病毒
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 HHV)
RNA病毒
传染性软疣病毒(Molluscum contagiosum virus, MCV)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RV)
粪便中 • 潜伏于感觉神经节 • 分2个型别:HSV-1、HSV-2
探讨103例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临床诊疗体会

探讨103例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临床诊疗体会发表时间:2016-09-26T14:00:55.7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作者:再吐古力·吾甫尔[导读] 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多因搔抓习惯导致不同部位的致病菌传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院皮肤科 830049 摘要:目的探析手足癣并发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手、足癣之间关系,为临床有效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103例,对其临床特点、流行病学以及致病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文研究发现,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主要因素是习惯搔抓、洗手次数少、手足癣病史等引发;主要致病菌依次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紫色毛癣菌;通过对症治疗,仅1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9.03%,取得显著临床诊疗效果。
结论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多因搔抓习惯导致不同部位的致病菌传播,且手、足癣均是致病菌在手部与足部之间的相互传染引起的。
针对不同致病菌引起的手足癣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且改变患者搔抓习惯,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提高整体临床治疗效果,值得研究。
关键词:手足癣;并发感染;特点;诊疗;效果手足癣是手足部出现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
[1]足癣居多,其次手足癣并发感染,单纯患有手癣的患者较少。
手足癣容易引起瘙痒、皮肤皲裂、脱屑等临床症状,且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易传染等特点,给广大患者带不同程度的身心损害。
[2]因此,手足癣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有效治疗,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笔者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103例,其中男56例,女47例,年龄在24~80岁,平均年龄为(35.6±2.3)岁。
手足癣

手足癣手足癣是手癣和足癣的总称。
手癣(tinea manuum)是指发生在手掌和指间的皮肤癣菌感染。
足癣(tinea pedis)是指发生于足跖部及趾间的皮肤癣菌感染。
足癣是皮肤癣菌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多见于成人,全世界流行。
在足癣发病中,缺乏皮脂腺和穿着封闭性鞋子造成的湿润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
主要的致病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断发毛癣菌。
足癣极少引起严重的疾病或死亡,但可以作为细菌入侵的门户而引起细菌性蜂窝织炎,趾间型足癣具有最高危险性,其次甲癣,再次是足跖部足癣。
1.局部治疗:为首选,常用咪唑类药物有1%联苯苄唑、2%咪康唑、1~3%克霉唑、2%酮康唑、1%益康唑、2%舍他康唑等;丙烯胺类药物有1%萘替芬、1%特比萘芬或1%布替萘芬制剂;其他有2.5%阿莫罗芬、1%环吡酮胺、2%利拉萘酯等,根据不用临床类型选用不同剂型,每日外用1~2次,疗程为4~6周。
对于角化型手足癣可加用角质剥脱剂,如尿素、水杨酸或乳酸制剂。
2.系统治疗:对于角化型手足癣或严重趾间型足癣者、外用药物依从性差者、患者要求口服药物者,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疗...查看详情临床表现1.趾间型足癣:最常见的类型。
多见于手足多汗、长期穿胶鞋的人群,夏季多发或加重。
以4~5和3~4趾间最为常见,皮损表现为趾间红斑、脱屑、皲裂和浸渍,伴瘙痒。
严重时可见糜烂和溃疡。
并发症包括合并细菌感染、癣菌疹反应、丹毒、蜂窝织炎等。
2. 水疱型足癣:在足内侧水疱和大疱,与癣菌疹反应有关。
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疱壁厚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
自觉瘙痒严重。
3. 角化型足癣:一侧或双侧足跖弥漫角化过度、红斑、脱屑和皲裂。
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疼痛。
常为慢性,治疗较困难。
手癣常见于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多表现为非炎症性,且为单侧(两足一手综合征)。
手掌和手指有弥漫角化过度。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皮肤病护理与管理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皮肤病护理与管理在护士从业的日常工作中,他们经常面临皮肤病的风险。
由于长时间的佩戴手套,频繁的接触各种化学物质,以及对病人的皮肤进行护理和治疗,护士的皮肤容易受到损害。
因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皮肤病护理与管理,以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工作能力。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皮肤病护理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第一节:护士皮肤病的分类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皮肤病。
这些疾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接触性皮炎:由于长时间与化学品接触,护士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
这种疾病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适当的护理进行管理。
2. 感染性皮肤病:护士在处理病人时,可能接触到感染源,例如病人的伤口或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病人。
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正确的手部卫生和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3. 特职性皮肤病:某些特殊工作环境,如手术室或药房,可能带来特殊的皮肤病风险。
护士需要根据工作环境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
第二节:护士皮肤病护理与管理的重要性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皮肤病护理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其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 保护护士的健康:护士的健康对于他们能够正常履行工作职责至关重要。
皮肤病可能导致疼痛、不适和工作能力下降,因此护士需要采取适当的护理与管理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2. 保护病人的健康: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健康,还要保护病人的健康。
如果护士患有皮肤病,并未采取适当的护理与管理措施,可能会传播给病人,增加其感染的风险。
3. 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护士因为皮肤病而疼痛或不适,他们的工作效率可能会下降。
通过进行适当的皮肤病护理与管理,护士能够减少不适感,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节:护士皮肤病护理与管理的实用建议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供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皮肤病护理与管理:1. 手部卫生:护士需要频繁地清洁双手,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正确的手部卫生包括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液。
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点

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点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上的各种疾病,由于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因此皮肤病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感染性皮肤病、炎症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代谢性皮肤病等。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点。
一、感染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常见的有疱疹、湿疹、脓疱疮等。
对于感染性皮肤病的诊断,医生通常会通过检查患者的皮肤病变,进行细菌培养或病毒检测等实验室检查,辅助确诊。
治疗方面,感染性皮肤病常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来控制感染,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二、炎症性皮肤病炎症性皮肤病是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皮肤疾病,包括湿疹、银屑病、皮炎等。
对于炎症性皮肤病的诊断,医生常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表现,以及了解患者的病史等进行初步判断。
有时还需要进行皮肤活检,通过显微镜下的观察确定病变类型。
治疗方面,炎症性皮肤病常采用外用类固醇药物、抗组胺药物或免疫调节剂等来减轻炎症反应,并配合局部护理。
三、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是由过敏原物质刺激导致的皮肤疾病,常见的有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
对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医生会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进行过敏原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治疗方面,过敏性皮肤病首要措施是避免接触过敏原物质,同时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来缓解症状。
四、代谢性皮肤病代谢性皮肤病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引起的皮肤疾病,如糖尿病皮肤病变、肝病皮肤病变等。
对于代谢性皮肤病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治疗方面,代谢性皮肤病需要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同时也可采用外用药物或局部护理等措施来改善皮肤病变。
总结起来,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等因素。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 镜检可见充满全长病发的发内型关节孢子
❖ 也有病发高位折断,即在出头皮2-4mm或更长处折断, 病发弯曲,片状分布类似白癣,但无菌鞘
❖ 未获时治疗可蔓延至发际或面部,形成体癣
❖ 愈合留有秃发和点状萎缩性瘢痕
2020/5/25
❖ 环形损害有时单发,有时可见多环形,可重叠,可散在
❖ 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 此外还有丘疹型、湿疹样型、疱疹样型、斑片型、结节型、肉芽肿 型等多种表现
❖ 尤其是在使用外用激素或不规范治疗,可使皮损很不典型,称“难 辨认癣”,不做真菌学检查易误诊
❖ 培养基:沙氏培养基,主要成分为葡萄糖、 蛋白胨和琼脂。
❖ 温度:
22-25℃:主要用于皮肤癣菌的培养
35-37℃:主要用于深部真菌及双向型真菌 的培养
❖ 双向型真菌:菌丝相和酵母相
2020/5/25
13
皮肤癣菌病
❖ 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感染性皮肤病 ❖ 皮肤科临床最常见到的疾病 ❖ 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的皮肤病 ❖ 人们对这种疾病日益重视
29
紫色毛癣菌
2020/5/25
30
2020/5/25
31
2020/5/25
32
断发毛癣菌
2020/5/25
33
2020/5/25
34
头癣-白癣
❖ 主要由犬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引起 ❖ 早期表现为病菌入侵部位的红色小丘疹,很快向四周扩
大成圆形椭圆形斑,上覆灰白色鳞屑。 ❖ 斑内头发大部或全部距头皮2-4mm处折断,外围绕以灰
❖ 患儿用过的枕头、梳子、头巾等要消毒,对电话、 电脑键盘等可疑被污染的物品也要用酒精棉球出 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在手的感染性皮肤病(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朱学骏手是人类劳动的工具,是跟外界接触最频繁的身体部位,由于在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各种的微生物,如果手有外伤或者其他原因会很容易造成皮肤的感染。
所以发生在手的感染性病并不少见。
一、手部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一)疱疹病毒感染1. 单纯疱疹感染( 2 )图片显示的是一个女性病人的右手食指,可以看到有几个水泡像脓泡,实际上这是单纯疱疹感染,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感染。
手瘭疽又称为单纯疱疹性指头炎,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单纯疱疹,是由于手指部皮肤破溃后致使单纯疱疹病毒接种于此,出现潮红、肿胀、疼痛显著,并出现较深的水疱,不易破裂,如( 3 )图片所示。
疱疹性湿疹是在患有湿疹、特应性皮炎或其他某种皮肤病损害的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而致的一种皮肤病。
临床表现以皮损区突然发生脐窝状水疱,并伴以全身症状为特征。
是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而致的一种皮肤病,如( 4-5 )图片所示。
因此,有单纯疱疹感染的患者,千万不要去剥身上的破皮或湿疹,以免造成其他进一步的感染。
2. 带状疱疹感染( 6-7 )图片显示的是一个带状疱疹感染的 48 岁的男性患者。
患者手上无名指、中指和手掌中间有几个水泡,带状疱疹有针扎样的灼痛感,往往是带状疱疹感染的早期表现,患者脱去上衣后,可见在其左上肢、左前胸甚至后背也有群体的红斑水泡,就可以明确患者为疱疹病毒的感染。
带状疱疹病毒又叫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患者早年往往患有水痘的病史。
水痘的特点是向心性分布的,面部、躯干部、四肢都可以发生,主要是面中部跟躯干部为主,如( 8-9 )图片显示的患儿不光手上有多处皮疹,在其脸上也有一些结痂性的损害,皮疹在身上呈向心性的分布,而且皮疹出现不同阶段,有水泡、有结痂、有坏死。
对于已经确诊的水痘的患儿,假如在托儿所或者在小学的一定要将他隔离起来,隔离到他的痂全部脱落为止,否则可能会引起学校水痘的爆发。
3. 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外用药治疗即可。
现在常用的抗病毒药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喷昔洛韦和膦甲酸钠等。
其中可外用的有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一般的单纯疱疹就用这两个外用药就可以,一般 3 、 5 天即可痊愈;对于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患者,可以口服阿昔洛韦,一天两次一次 400 毫克,连续服用半年到一年,可能制止住复发的势头,因为他通过肾脏排泄,所以要求必要时候多喝点水。
( 1 )阿昔洛韦( , 无环鸟苷):选择性强,毒性小。
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为 1520% ,半衰期为 2.5 小时。
在肝脏代谢,主要由肾排泄。
肾衰患者慎用。
带疱: 800,5.7~10 天单疱: 400.5 天。
( 2 )伐昔洛韦(,维德思,明竹欣,丽珠威):口服后很快转化为.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 65 %。
带疱 , 1000, .7 天;单疱 , 500 .3~5 天。
( 3 )泛昔洛韦()凡乐,明立欣,法昔洛韦:是的类似物,口服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为喷昔洛韦抗病毒活性持续时间长 , 血药浓度高。
73 %以喷昔洛韦由尿排出.带疱:500, .7 天。
单疱: 125 .5 天。
( 4 )注射用喷昔洛韦():静脉滴注 , 0.25g / 次 , 每 12 小时 1 次,疗程 7 天。
每次滴注时间应持续 1 小时以上。
加灭菌注射用水 10 使溶解,再用氯化钠注射液 100 稀释。
( 5 )膦甲酸钠:主要是静脉点滴用的,效果也不错。
(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1. 扁平疣扁平疣,又称为“扁平瘊”,是由人乳头瘤病毒 -3 型和 10 型引起的病毒感染,好发于青年人颜面、手背和前臂,呈针头至黄豆大的扁平丘疹,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有轻度瘙痒感,皮诊逐渐增加,病程缓慢,自身传染。
( 13 )图片显示的是一个 22 岁的男性扁平疣患者,可见其手背上有扁平的丘疹跟皮肤颜色一样,有的部位个线状的排列,是因为患者有意或者无意的划了一道造成的自身传染。
( 14 、 15 )图片显示的是一位 55 岁的男性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也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其特点为全身发生泛发性扁平疣样皮损,且皮损经久不退,在日光暴露部位的皮疹容易发生癌变,癌变早期变成首先变成鲍恩病,然后变成鳞状细胞癌,这个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2. 寻常疣寻常疣是由 2,4,7 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
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
皮肤和黏膜的损伤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初期表现为硬固的小丘疹,呈灰黄或黄褐色等,表面粗糙角化,如( 16 )图片所示。
寻常疣的治疗跟扁平疣一样,首先采取冷冻治疗或者激光治疗,多发的可以用外用药物涂擦治疗也是有效的,寻常疣又叫千日疮,一般来说几年以后可以自然消退。
( 17 )图片显示的是一个泛发型寻常疣,由于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导致身体免疫功能差,所以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治疗方面除了冷冻、激光和外用药物以外,根本上还是要纠正其自身的免疫缺陷进行治疗。
(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 20 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 型( A16 )和肠道病毒 71 型( 71 )最为常见。
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可表现口痛、厌食、低热,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一旦确诊,应该配合传染科一起来进行合理的治疗及时治疗。
( 18-20 )图片显示的是一个 12 岁的手足口病患儿,可见在其手掌、脚掌、舌头都有红斑状疱疹。
手足口病不光发生在儿童,( 21 )图片显示的就是一个 26 岁的女性手足口病患者。
手足口病患者要注意避免与其它儿童接触,以免造成传染。
(四)挤奶人结节挤奶人结节又称副牛痘,是挤奶员挤奶时接触假牛痘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
如( 23 )图片所示,表现为结节样改变,除了发生在手指的结节以外,在两侧的手背或者前臂的远端还可以看到暗红色的肿胀,如( 24-25 )图片所示。
这种病一般具有自限性,一般的抗病毒药物用不了多久就会能治愈。
二、手部常见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一)手癣手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
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手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洗涤剂和溶剂等。
手癣可分为水疱鳞屑型和角质增厚型。
角质增厚型患者常有多年病史,累及双手,也可为单侧。
掌面弥漫性发红增厚,皮纹加深,皮肤粗糙,干而有脱屑。
冬季则常发生开裂,有时裂口很深伴出血,疼痛难忍。
( 26-29 )图片显示的是手癣患者的病变照片。
手癣治疗比较简单,一般每天晚上用热水泡手,泡完手以后抹各种药膏,比如说酮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还有特比萘芬、萘替芬这类药物都可以应用,但是用药时间比较长,一般起码 6-10 周,彻底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二)甲癣甲癣是常见的甲真菌感染皮肤病,俗称灰指甲。
甲癣有两种类型。
一种表现为白甲,常先从甲根开始,甲板表面出现小白点,逐渐扩大,致甲板变软下陷。
另一种损害先从甲游离缘和侧壁开始,使甲板出现小凹陷或甲横沟,逐渐发展至甲板变脆,易碎,增厚,呈内褐色。
甲下碎屑堆积常易使甲变空,翘起与甲床分离,甲板表面凹凸不平,粗糙无光泽。
如( 30 、 32-33 )图片所示。
甲癣的治疗时间更长,大概在一年左右。
除了治疗手癣的药物可用以外,因为环利对脚趾头渗透力比较强所以治疗效果比较好。
甲癣在治疗前应该尽量将指甲修薄一点,以便于药物直接用于病变部位。
对严重的甲癣患者,那么可以考虑口服药物,主要口服药物有益康唑和特比萘芬,因为这两个药都有肝脏毒性,所以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服药期间定期查肝功。
(三)手湿疹手是指局限于手部的湿疹,临床上较为常见。
病因较为复杂,外因方面常与职业接触有关,根据部位及损害特点,呈对称性及自觉瘙痒。
角化性湿疹在手掌部或指部有角化增厚的斑片,干燥,边界清楚,炎症性,冬重夏轻,常因过多水洗,受肥皂或洗涤剂的影响而恶化,( 31 )显示的是 40 岁女性手湿疹患者的图片。
(四)体癣体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上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
当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表面的角质层后,可引起很轻的炎反应,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继之脱屑,常呈环状,如( 34 )图片所示。
现在宠物养的多了,特别养猫的容易造成皮肤的真菌感染,体癣的治疗和手癣一样,用真菌药物外用就可以。
(五)念珠菌感染念珠菌的手部感染往往是在手指缝之间,常见于家庭主妇或者经常接触水作业的工人,由于长期湿润的环境,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如( 35 )图片所示。
对于念珠菌感染的治疗,首先保持皮肤干燥,所以,可用炉甘石洗剂里加上制霉菌素外用,也可以用治疗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
(六)抗真菌药物1. 外用药( 1 )酸类药物: 5% ~ 10% 水杨酸、 5% 苯甲酸、十一烯酸复方土槿皮酊等。
皮肤娇嫩处慎用。
( 2 )唑类药物: 1 ~ 2% 克霉唑、 1 ~ 2% 咪康唑、 2% 酮康唑 1% 益康唑、 1% 噻康唑、 1% 联苯苄唑, 2% 舍他康唑,每天外用 1 ~ 2 次, 2 ~ 4 周为一疗程。
( 3 )丙烯胺类药物: 1% 特比萘芬乳膏 ,1% 布替萘芬霜,萘替芬霜及溶液剂,每天 1 ~ 2 次,疗程 2 ~ 4 周。
( 4 )吗啉类: 0.25% 阿莫罗芬乳膏,每日 1 次,疗程 2 周。
( 5 )其它: 1% 环吡酮胺软膏、 2% 利拉萘酯乳膏。
2. 含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 1 )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 ( 派瑞松 ) :为硝酸益康唑 1% 和曲安奈德 0.1% 的复方制剂。
( 2 )复方曲安缩松软膏 ( 复方康纳乐膏 ) :每 g 含制霉菌素 10 万单位,硫酸新霉素 2.5 ,短杆菌肽 0.25 ,曲安缩松 1.0 。
( 3 )卤米松三氯生乳膏 ( 新适确得膏 ) :为超强效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
每 g 含卤米松 0.5 ,三氯生 10 。
三氯生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谱包括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皮肤真菌,因此更适于合并轻度感染的慢性顽固性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 4 )复方酮康唑软膏 ( 皮康王 ): 为超强效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 , 每 g 含丙酸氯倍他索 0.5 和酮康唑 10 。
( 5 )丙酸氯倍他索咪康唑软膏:为超强效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每 g 含丙酸氯倍他索 0.5 和硝酸咪康唑 20 。
原则上合并癣菌湿疹化或者是有急性炎症非常厉害的时候,可以用含激素的复方制剂来用,一般来说还是用单纯的抗真菌药物比较好,特别是儿童要慎用复方制剂。
3. 系统抗真菌药( 1 )特比萘芬:口服 250 ,疗程 2 周,或第 1 周口服 250 ,以后隔日服 250 ,疗程 3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