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3讲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和滑轮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题精选

初中物理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题精选

初三物理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一、杠杆习题1.图中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杆上标尺每格的长度相等,在杠杆的 A 处挂着 4 个均为10N的钩码,这时B 处的拉力 F 是〔〕A.30NB. 20NC. 40ND. 25N2.以下装置中,利用杠杆平衡原理的是〔〕A .斜面B.液压机C.天平 D .连通器3.如下列图,杠杆的一端A 为支点,在它的另一端B 用力F 将挂在C 点的物体抬起,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AC = 15cm, CB=60cm,那么动力 F 跟物重G 之比是〔〕A. 1:4B.4:1C. 1:5D. 5:14.关于杠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平衡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C.杠杆一定有支点D.杠杆一定是直的5.如右图所示,杠杆 ab 的中点挂一物体G,杠杆可绕轴 a 转动 ,那么水平拉力F 的力臂应是〔〕A . acB . abC. ad D .bd6.1.5N的动力F1 和 15N的阻力F2 作用在同一杠杆上,杠杆到达平衡,那么动力臂L1 与阻力臂 L2 之比为〔〕A.1∶1B.10∶1C. 1∶10D.无法比较7. (多项选择 )关于力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D .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为零8.如下列图杠杆,O 是支点 ,中间挂一重物G,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 加一个力 F 使杠杆平衡 ,并且所加的力要最小,那么这个力〔〕A .就沿 MQ 方向B .就沿 MP 方向C.应沿 MN 方向D .可沿任意方向9.如下列图,在轻质杠杆CA 的中点用细绳挂上一个质量为G 的重物,为使杠杆在与竖直方向成45°角的位置处于静止,可在A 端加不同方向的力,如F1、 F2、F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 . F2< F1= F3 B. F2<F3< F1C.F1<F2<F3D. F1=F2= F310.如下列图 ,杠杆的左、右各挂一块体积一样的铜块,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左边一块实心局部的体积是总体积的4/10.左、右两铜块的空心局部的体积的比为〔〕A. 4:3B. 3:4C. 6:7D. 7:611.如下列图,在等臂杠杆两端各挂等重的铅块和铁块,杠杆平衡,假设将铁块和铅块同时浸没在水中,那么〔〕A .杠杆仍然平衡B .杠杆右端上跷C.左端上跷D.不确定12.如下列图,杠杆在F1 和 F2 的作用下平衡,AO>BO ,假设 F1 和 F2 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 移动一样的距离L ,那么〔〕A .杠杆B 端向下倾斜B .杠杆 A 端向下倾斜C.杠杆仍保持平衡D .条件缺乏,无法判断13.如下列图,物体 A 重 10N,物体 B 重 5N,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最新整理)杠杆滑轮习题及答案

(最新整理)杠杆滑轮习题及答案

(完整)杠杆滑轮习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杠杆滑轮习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杠杆滑轮习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为16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他的拉力为100N,所用时间为2s.下面有关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故选B.A.小明做的有用功为200J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小明做功的功率为80WD.小明将该物体的重力增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功率的计算.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掌握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计算: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用=Gh;拉力F 做的功为总功W总=Fs,s=nh;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W有用+W额;(2)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η=×100%;(3)掌握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主要因素:被提升的物重和动滑轮重力;(4)掌握功率的计算:P==Fs.解答:解:A、W有用=Gh=160N×1m=160J,所以A错误;B、因为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s=2h=2mW总=Fs=100N×2m=200Jη=×100%=×100%=80%,所以B正确;C、小明做功的功率为P总===100W,所以C错误;D、小明将该物体的重力增大时,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所以机械效率增大,所以D错误.2.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故选B.A.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C.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分析: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目的是提水,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把桶和自身提升做的功为额外功,有用功加上额外功等于总功.解答:解:小阳目的是提水,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故B正确、C错;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故A错;小阳把水、桶、自身提升做的功为总功,故D错.3.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故选C.A.0。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在初三物理学习中,杠杆和滑轮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它们在解决物理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提供一些物理杠杆和滑轮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题1:杠杆问题1. 在一个平衡杠杆上,两个物体分别位于杠杆的两端。

左端的质量为2kg,距离支点的距离为4m。

右端的质量为5kg,距离支点的距离为x米。

求x的值。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端的力矩等于右端的力矩,即2kg* 4m = 5kg * x。

解得x = 1.6m。

练习题2:滑轮问题2. 在一个滑轮系统中,两个物体分别悬挂在两个滑轮的两端。

左侧滑轮的半径为0.5m,右侧滑轮的半径为1m。

左侧物体的质量为4kg,左右两侧绳子不可伸长或收缩。

求右侧物体的质量。

解析:根据滑轮的性质,相连的物体悬挂在不可伸长或收缩的绳子上,左右两侧的拉力相等。

由于左侧滑轮的半径是右侧滑轮的二倍,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可得4kg * g * 0.5m = M * g * 1m,解得右侧物体的质量M为2kg。

练习题3:杠杆和滑轮混合问题3. 在一个杠杆和滑轮组成的复杂系统中,左端悬挂着一个重锤,右端悬挂着一个物体。

左端重锤的质量为8kg,右端物体的质量为4kg。

左杠杆臂的长度为2m,右杠杆臂的长度为4m。

右侧滑轮的半径为0.5m。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求右侧滑轮的拉力。

解析:首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边的力矩等于右边的力矩。

即8kg * g * 2m = 4kg * g * 4m + T * 0.5m,其中T表示右侧滑轮的拉力。

解得T = 48N。

通过以上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和滑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掌握了杠杆和滑轮的原理和运用,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物理问题,还可以通过它们来解释和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

然而,这些习题只是一部分,初三物理杠杆和滑轮的知识还远远不止于此。

在未来的学习中,同学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公式和定律,并进行更加复杂的问题解析和应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杠杆与滑轮》练习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杠杆与滑轮》练习

1.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所示)。

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2.地面上有一条大木杆,抬起A端需用力300N,抬起B端需用力200N。

这条木杆的_________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量(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N。

3.如图所示,若在A点挂重物G,在B点分别用不同方向的三个力F1、F2、F3都能使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那么最省力的是____。

4.把一把粗细均匀的1米长的尺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使25厘米的刻度线对齐桌边,这时尺子不动,在15厘米的刻度线上挂一个250克的砝码时,尺子恰好只对桌边有压力,且能保持平衡,该尺的质量为____千克。

5.一个均匀的厚木板长15米,重400牛顿,对称地搁在相距为8米的两个支架上,如图所示。

一体重为500牛顿的人,从A点出发向右走去,在板翘起来之前,此人能够走到离B点以外___米处。

6.如图所示为一杆秤,提纽和挂钩的距离OB=6厘米,秤砣的质量是0.6千克,不称物体时,把秤砣挂在A处,杆秤平衡,OA=1.6厘米,秤杆的质量是0.24千克,则杆秤的重心位置位于O 点___侧___厘米处,在称某一物体的质量时,秤砣移至D点后秤平衡,AD=24厘米,则所称物体的质量为_____千克。

7.如图,吊篮的重为400牛顿,动滑轮总重为50牛顿,定滑轮总重为40牛顿,人重为600牛顿,人在吊篮里拉起绳子不动时,人需要用_____牛顿的力(不计摩擦力和绳重)。

8.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

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用都是省力杠杆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均匀木棒AB 的A 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棒和悬线均足够长)( )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逐渐变大,后又变小D .先逐渐变小,后又变大10.一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A 、 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及功机械效率经典例题(附答案)word版本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及功机械效率经典例题(附答案)word版本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杠杆与滑轮教学目的:1、巩固杠杆五要素,掌握杠杆平衡条件2、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教学难点:1、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2、理解吊起动滑轮的绳n的物理意义知识点总结:1、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原理):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 L仁F2 • 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3、定滑轮: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方向动滑轮:工作时,轴随中午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典型例题解析杠杆与滑轮:例1:如图1— 6—1(a )所示的杠杆重;不计, 0为支点,AO = 0.2m ,当在A 点悬 吊一重6N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 F = 3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矿的力(a )'(b )图 1—6 — 1如图1—6— 1 (b ),画出杠杆OAB 示意图,找到支点 O , BC 为力的作用线,画出力 臂1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 • OA = F12代入数值:6N x 0.2m = 3N x 1212= 2 x 0.2 m = 0.4 m答案 力臂12如图1 — 6— 1 (b ), 12为0. 4m的自重不计,O 为杠杆的支点,FB 的方向与 OA 垂直,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臂12,力臂12为m.例2:杠杆OA 在力FA 、FB 的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状态,如图 1 — 6— 5 (a ).杠杆A . F A • OA = FB • OBB . F A • OA v F B • OBFA= OA F B OBF A >F B OB OA(a )(b )F OB要保持杠杆平衡:F A ・0A > F B • OB ,推得F A > -------------------OA答案 D例3: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 力分别是F i 、F 2、F 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例4:如图1 — 6—9所示,物体 M 放在水平桌面上,现通过一动滑轮(质量和摩擦不计) 拉着M 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示数为 10N .若在M 上加放一物块 m 可保持M 向左匀速运动,需在绕过动滑轮的绳子的自由端施加一拉力,则 F ' ()图 1 — 6—9A . M 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 .加放m 前,M 受到10N 的摩擦力 C. 加放m 前,M 受到20N 的摩擦力如图1 — 6 — 2 (b ),画出力 F A 的力臂为I A , F A 和OA 的夹角为0。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练习题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练习题

杠杆与滑轮1.请画出下面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2、作出下图中各力的力臂。

3、如图7,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

4.铡刀铡草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作出作用在铡刀上的动力F1、阻力F2的力臂。

5.如图左下所示,请画出杠杆平衡时在B点施加的最小的力。

6.如右上图,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7.如图4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8.如图8-3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 拉至位置B ,阻力G 的力臂,动力F 。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9. 如图8-4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F的作用下以 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 ,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 M,则( )A .F增大,l增大,M增大B .F增大,l减小,M减小C .F增大,l减小,M增大D .F减小,l增大,M增大10.密度均匀的直尺AB 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 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当B 端挂5N 的重物户时,直尺的A 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8-26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A .2.5NB .5NC .10ND .无法确定11. 如图8-7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B .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C .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D .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1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___ __。

图8-7 图8-26 图8-3图8-413.如图所示,A 烛一杠杆,O 是杠杆的支点,在A 的一端挂一电灯,电灯重100N 。

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学总复习杠杆和滑轮训练

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学总复习杠杆和滑轮训练

杠杆和滑轮复习一.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例题1:画出图中拉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例题2:如图所示为“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应向___调节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选填“左”或“右”),或向___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选填“左”或“右”),向使杠杆在____位置保持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题3:用一条长2m的扁担挑物品,前后两端分别挂有300N和200N 的箱子。

要使扁担保持水平平衡,肩应离扁担前端多远?例题4:如图所示,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等的,O为支点,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A. 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B. 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C. 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D. 右边钩码下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例题5:等臂杠杆的两端各悬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铁球,杠杆保持平衡,如图所示。

若将两球同时没入水中,杠杆将(ρ铜>ρ铁)A. 仍保持平衡B. 挂铁球的一端下降C. 挂铜球的一端下降D. 无法确定力臂的画法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比杠杆:二.滑轮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例题6: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使匀速提升重物G时最省力。

例题7:如图所示,A、B为两个正方体,边长分别为5cm和10cm。

物体A重10N,物体B重30N(绳重不计),则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例题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在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的条件下,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多大?物体A受到的运动阻力f多大?跟右侧墙壁连接的绳子对定滑轮的拉力F2多大?若绳端的速度是1m/s,则物体A移动的速度是?例题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拉力F1为12N。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专题复习.docx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专题复习.docx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专题复习一、必备知识点考点1杠杆⑴杠杆①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够绕着固定点敖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②杠杆五要素:支点0:杠杆绕着其转动的固定点;动力R: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h: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1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若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杠杆平衡。

②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Fj[] =F?[,o(3)杠杆南昇类--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土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省力杠杆,杠杆平衡时,其动力小于阻力。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做费力杠杆,杠杆平衡时,其动力大于阻力。

费力杠杆虽费力,但萱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等臂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考点2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因此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笠理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①定义: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支点是那段上端固定的绳子与动滑轮也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因此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距离。

(3)滑轮组①定义:由几个动滑轮和几个定滑轮组成的装置,叫做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 此时s=nh。

(n为承担物体的绳子的段数) 二、重难点突破(1)杠杆中最小力的作法:首先寻找最长力臂,直接连接支点和作用点,连线视为最长力臂,再根据杠杆的平衡画出力臂的垂直有向线段,即为最小力。

(2)滑轮组的绕线规律a、单个动滑轮最多能支撑3段绳子的连线,即n=2或n=3b、根据自由端绳子股数n,按照口诀“偶定奇动”确立绳子的悬挂点(3)定滑轮n=l, s=h,动滑轮n=2, s=2h,滑轮组s=nh (简单记忆“绳子移动的距离大于物体距离”,为n倍)(4)参与数字计算的时候,初中阶段通常都忽略掉了绳子自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和滑轮皋础嚴训练1. (2018 •黑龙江)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一定费力的是 ()A. 起瓶器B.撬棒C. 羊角锤D. 钓鱼竿2. (2018 •湘西)如图所示,大熊和小熊坐跷跷板•如果它们脚不着地,跷跷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大熊和小熊的重力相等B. 大熊和小熊到支点的距离相等C. 他们各自的重力与各自的力臂的乘积相等D. 以上说法都正确3. (2017 •广安)如图所示是搬运砖头的独轮车,它是一个 _____________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已知车厢 和砖头的总重力 G= 800 N ,则人手向上的力 F 至少为 ______________ N.4. (2018 •襄阳)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力 F 的力臂并用字母I 表示.动滑轮在使用时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省功.5.如图所示为居民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它是由 _____________ 个定滑轮组成的;定滑轮在使用时可以改变 ___________6. (2017 •济宁)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________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_________________ N.* !17. (2017 •邵阳)如图所示,物体在 5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 4 s,拉力F的功率为 __________ W.丿m"丿■ 卜*滑轮组& (2018 •凉山)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法.©if AW|G19.如图,物体重12 N,绳的重力和摩擦不计.(1) 不计动滑轮重力,求绳子的拉力;(2) 若计动滑轮重为3 N,求绳子的拉力;(3) 要将物体提高1 m,绳子端应拉出多少?⑷绳子端拉出6 m,此时物体被提高多少?重难点1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2018 •临沂)图⑻ 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b )所示,则杠杆()A. 右端下沉B. 左端下沉C. 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D. 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刻度均匀的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每个钩码质量均相等.若将两边的钩码分别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将 ()C4!"1 1 1 1!1 1 J 1z j z z JT rr jfrT/-書审* F 書A 仍然平衡B .右端下降C .左端下降D .无法判断在刚放手的瞬间,木条将会()【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的均匀木条 AOB AO= OB 在0点系一绳并挂起,先使 A0保持水平,然后放手,贝U重难点2杠杆的最小力问题(2018 •眉山)如图所示,轻质杠杆0A 能绕0点转动,请在杠杆的 A 端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A. A 端向上运动 B. A 端向下运动 C. 保持平衡不动 D. 不能确定【变式训练4】 如图所示,高 0.8 m 、重1 100 N 、均匀的圆柱形木柱 M 截面半径为 0.3 m ,将它竖直放在 水平地面上时,木柱所受的重力与地面 「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__________ 力;若要使木柱的a 点离开地面,至少「需要_________ N 的力.【变式训练3】 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AB 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 F 的作用点和方向.重难点3滑轮组的相关计算轮重为6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 _________ N,拉力F 做功的功率P= _____________ W.【变式训练5】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 200 N 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实验突破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018 •枣庄)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6) 小明组在实验中,发现用如图己装置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同学们不宜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 (填字母).A. —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2017 •南充)如图所示,在滑轮组的作用下,重为300 N 的A 物体以0.2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动滑力是48 N ,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 物体移动速度为 ___________ .F 为 ________ N _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9 m/s ,贝U即 乙 内(1) 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 (2) 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 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3) 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________ 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________ 即可.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 你认为 ______(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 杆的平衡?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 .O 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实验时是否影响到杠补充设问(5)如图戊所示,若用弹簧测力计在 时,其示数大小将 __________ .D 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 a 位置转到b 位置L 1 A(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________ ,根据表中数据你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 .杠杆受力不平衡(7) 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获得三次测量数据(如表),目的是_____________ 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 ,并完成表中的空格.实验次序动力F1/N动力臂11/cm阻力F2/N阻力臂12/cm1 2.0 5.00 1.0 10.002 2.0 10.00 2.0 10.003 3.0 10.00 2.0----- ⑴iS后握分Sill纷m ----厂…■圧础训绑】I1. (2018 •烟台)如图所示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 (2017 •济宁)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 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A.大于5 kg B .大于49 NC.小于49 N D .等于49 N5. (2018 •潍坊)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杠杆将()F'A.左端下降 B .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6. (2018 •连云港)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 G的物体,杠杆在力 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 B (rn2 D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 kg()A b C DA. l 1 B . 12 C . l 3 D . l 43•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4. (2018 •聊城)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 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果用力 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F i V F2 B . F i> F2 C. F2V G D . F i = G7. (2018 •乌鲁木齐)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 60 N, 38 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I0 (甲h A. 3 N B . 6 N C . 11 N D . 22 N& (2017 •聊城)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 2 cm,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力臂为0.08 mB. 此时为省力杠杆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D. 钩码总重为2 N9•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简单机械,比如汽车方向盘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_ ,盘山公路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___ .(填“杠杆”“滑轮”“轮轴”或“斜面”)10 . (2018 •天津)利用图甲中的撬棒撬石块时,撬棒相当于_____________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利用图乙中的滑轮组匀速提升 900 N的重物时,若忽略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人对绳的最小拉力为 _________ N.11. (2018 •河南)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 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 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 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 N」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_________ cm.(g取10 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30 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12 . (2018 •广安)如图,AB是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 在中点C处用绳子悬挂重为100 N的物体(不计绳重),在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 F = ____ r __ N_若保持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将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 ________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13 . (2018 •白银)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 O为支点,画出F1、F2的力臂l 1和l 2.14. (2018 •黄石)旅行箱在拉力作用下静止于图示状态,O点为旅行箱的重心,A为拉力的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旅行箱的重力以及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15. (2018 •滨州)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等的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 ________ 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___________ ,支点选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 ____________ 对平衡的影响.(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它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 1.5 N,动力臂I 1 = 0.1 m,阻力 F2= 1 N,则阻力臂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X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X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此实验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 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在D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X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 (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X阻力臂.16. (2018 •荆州)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 20 cm, G是边长为5 cm的正方体,G重为20 N .当OB= 10 cm时,绳子的拉力为 ____________ N,此时G对地面的压强为 2X 104 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 G以5 cm/s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经过 _____________ s后,可使G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17. (2018 •威海)如图为吊装工具示意图,物体 M为重5 000 N的配重,杠杆 AB的支点为O, OA: OB= 1 : 2, 每个滑轮重100 N .当「重为700 N的工人用300 N的力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 _________ 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18.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石块拉至井口的装置图. 已知井深12 m石块重6石=6X 103 N, 汽车重G车=3X 104 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拉=2.2 X 103 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忽略绳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g 取10 N/kg)求:(1) 动滑轮的重力;(2) 将石块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19. (RJ 教材8下P80T2变式)(2018 •宜昌)如图甲所示,钢丝钳可以看成是两个杠杆的组合, 图乙是其中的一个杠杆.用钢丝钳剪铁丝时,将铁丝放在 A 处还是B 处更省力呢?请在图乙中在你认为更省力的位置处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和动力 F1的力臂.80 N 的力提起了重300 N 的物体(不计摩擦),请你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第1课时杠杆和滑轮 第1课时杠杆和滑轮基础得分训练9.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 3 (1)不计动滑轮重力,绳子的拉力:F= 1/3G= 1/3X 12 N= 4 N (2)若计动滑轮重为 3 N ,绳子的拉力:F'= 1/3(G + G 轮)=1/3X (12 N + 3 N) = 5 N(3)要将物体提高 h= 1 m,绳子端应拉出的距离: s = 3h= 3X 1 m=3 m ⑷ 绳子端拉出的距离 s'= 6 m,由s=3h 得物体被提高的高度:h'= 1/3s'= 1/ 3X6 m= 2 m1. D 5.三2. C3.省力 160 力的方向不能20. (RJ 教材8下P84T4变式)如图所示,滑轮组用 4.6.100 207. 2导学提分训练 例1 A【变式训练1】 C 【变式训练2】 B例 3 120 72【变式训练5】 16 0.3 m/s 实验突破 ①自身重力 ②左 ③右 ④偶然性 ⑤Fd 1= F 2I 2例4 (1)右(2)左 左侧的钩码去掉一个 (3)小李 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力与力臂垂直, 力臂在杠杆上便 (6)C (7)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于测量(4)这个作用在杠杆 性 Fd 1= F 2I 2 15.00 课后提分训练 1. C 2. B 3. D 4. B 0点的力的力臂等于零, 不影响杠杆的平衡 (5)变大 D 9.轮轴 斜面 10.省力 300 11. 10 000 15 12. 50 减小 13. F£ <x14.5. B6. B7. B8. 15. (1)右 水平 力臂 自重 (2)0.15 17. 400 4 500 18.由图可知,承担石块重的绳子段数 (3)没有多次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n=3由于忽略绳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等于 16. 10 10 G 动,n 得动滑轮的重力:G 动=nF 拉一6石=3X 2.2 X 10 N — 6X 10 N= 600 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m= 36 m 由F 拉=G 石+ s = 3h = 3X 12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的功: W= F 拉s = 2.2 X 103 N X 36 m= 7.92 X 104 J 教材变式题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