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1 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是《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一个从小培养的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客观的物质条件保证是必须的。目前一些初中、小学学校的计算机数量不足,满足不了正常教学的需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只有更新了教育观念和改善了办学条件的前提下提高了认识水平,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

2 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例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新兴学科,学科中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很快。对于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在保持核心内容──理论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其外围内容──实践内容需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而及时予以必要的更新。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实践的教学环节,各学校可自行编写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实践课教材,系统地研究实践性教学内容、方法和理论,努力改善学生的实践条件,通过实践,让学生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

3.1 保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工具性学科,这就决定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况且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任何一个人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状态都难以做到了如指掌、面面俱到,因此有时课堂上出现学生知老师不知、老师这么认为学生却那么人为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及清醒、冷静、正确、客观、理性和辩证的认识。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彻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带给我们的桎枯枷锁,才能真正营造相互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良好课堂氛围。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作为教育行为的执行者必须彻底放弃对师道尊严的某些狭

隘而执着的理解,以宽广的胸怀面对学生的体温、质疑和异议。

3.2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创造性来源于创造欲望,创造欲望要用积极的手段去激发。在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教师上课只介绍一种论点,并将这种论点当作结论性的东西告诉学生,不允许也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和质疑的空间。例如,关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的问题虽然有一个通常的说法,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的因素。历史上围绕这个问题还有过不小的争论,甚至到了诉诸法律的地步,但我们大多数教材连提都不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学术思想和观点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具体进步过程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创造的艰苦和乐趣的机会、让学生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认识的机会就这样被一个个地错过了。.

第二,概念或理论的教学从例题的选择、分析、求解到课后习题的布置全部由教材或教师单方面实施,剥夺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权。例如,演示文稿的制作讲解完了以后课本上早就给学生准备了几道练习题,对作品的内容,很多学生也不再去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学习和生活中还能解决什么更好的内容,很多学生也不再去思考用所学知识再学习和生活中还能解决什么更好、更有意思的问题。要做“自我简介”,“我的相册”全都一个模式,师生双方死扣课本。因此,一些学生遇到教师不明确布置作业的情况时,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我们不难领会出这样一种含义:今后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和教学都将具有相当的开放性,要允许教师和学生享有自己的选择权,正确看待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存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欲望。

3.3 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示和诱导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只是讲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介绍更深层次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介绍一些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逐步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能力。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此之快,使得有些知识很快就会过时,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宁可少讲一些具体性的知识,也要把带有着理性的内容教给学生。.

4 拓宽课程的知识面

4.1 打破课本内容的束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六个模块。一个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五个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从课程的这种结构布局可以看出,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

任务。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已经从过去的培训编程人员、传授应用软件的使用升格成今天的培养公民的信息素养。因此,每个从事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师都应该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在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来。在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跟信息技术行业及其发展有关的热门话题引到学生进行

思考、辩论和深入学习,例如竞争、广告、黑客、信息战等。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在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从打印机,显示器,手机和数码相机等常用硬件及聊天软件、游戏软件和工具软件等常用软件的易用性上入手,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体会到处理好产品的界面和功能关系的重要性。总之,我们的日常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的范围之内,在条件循序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学增加其他自然学科方面的知识。4.2

科,它已经渗透到很多学科领域。任何一项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涉及到应用领域的多个学科,是综合运用多种技术的结果。不论是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智能控制还是工程计算,甚至包括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都不是单纯依靠一、两种技术就可以完成的。例如,现今流行的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几乎就是以计算机、传媒和通信三大领域的最新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技术。其他自然学科和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一样,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让学生懂得这样一些道理:首先,作为一名受到良好教育的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或工程师,应到重视所有自然科学的进步,因为他们的进步会对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次,通过自然学科的学习,可以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方法可以用于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问题求解过程。

5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十一世纪的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和很强的信息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目前在学校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依靠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起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其最大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管束的被动很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地位,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将取代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已经有灌输转变为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难题,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一些新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改变那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填鸭式”的学习方法,提倡在教师指导学,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实践。我们应积极、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

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 【摘要】反思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今后的思考。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了解本学科的特点,重视相关知识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加强探索总结,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合理的安排,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笔者在本文中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对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教师要转变陈旧教育观念 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

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师应注重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不光是学生个人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它离不开学生团体的共同参与。学生在智力方面有差异,其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也相差较大,所以,民主平等地、尊重信任、互相合作、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践表明,多数学生愿意与人合作,但也有少数学生因为能力、性格等原因缺少与人合作的愿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也能给学生构建起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扩大课堂空间,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 数学课是一门枯燥、空洞、无味、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的课程,有了信息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声、形、画来激发学生的器官,使学生对新学的内容充分注意,激发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讲解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不仅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和轻松,还加深了理解。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图象》这一节课时,对于y=ax2 y=ax2+k y=a(x-h)2+k 的三者图象关系,如果一个个逐个作出图象,需要时间多,效率又低;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师生就可从图形的动态中,分析它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能在短时间内由学生有目的的选择较多的函数图象演变的规律,发现归纳出它的有关性质,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如,在《因式分解》教学中,传统做法只是进行式子运算,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我运用计算机的FLASH,设计一些互动类的题目,先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做对了,电脑会给出答案并显示一些鼓励的话;做错了,会提示是否重做或查看答案的选择;然后,教师再次使用电脑演示刚才的计算过程,在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技能的更新越来越快。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本文从笔者的角度来探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一些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高中学生;教学方法 在当今,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与时俱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笔者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在此要浅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

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而新课改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交互的;在此前提下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的整合。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与音乐、美术、英语、物理等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在加强教学整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如果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那么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应该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途径有两个,第一,在选择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的教师,这样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第二,如果学校真的没有或是只有少数教师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那么学校就要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一 1.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 高中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 学情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必须采取例举法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1.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

征。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通过观看以上图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并发言)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除了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1 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垃圾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垃圾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垃圾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

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①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②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③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④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⑤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 类比迁移,灵活运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仓库相当于存储器,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安排生产,储存,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存回存储器,需要时从存储器中取出运算结果送往输出设备。再如:讲文件移动和复制时,步骤是:①选择对象(文件或文件夹);②剪切或复制;③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汇编七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 忙碌的工作,总让人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这一学期可以说是充实的、丰富多彩的:我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更关键的是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目标及方向。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期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该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学习党的优良方针;在教学工作中,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本学期初,本人有幸至黄山参加省级研修班,听娶学习了专家、优秀同仁的报告、讲座及同课异构,我认真领悟、借鉴、创新,不断将丰富的知识及经验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为了促进自己不断地学习与进步,我还参加了今年宿州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业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知识也丰富了不少,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知识不熟练,稍有欠缺,这一

点给了我很大的警示。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站稳脚跟,实现自身价值,但总是想法多于实践,以各种理由来搪塞自己。我将铭记这次教训。 另外,我还利用有限的时间完善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汲取百家之长,结合自身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得到了省评审组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明白存在的问题,既然是教学博客,不仅要与同行同事们交流,还要与学生互动,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的学习。经验来源于学生,还要运用到学生中去,这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专业知识过硬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方法。 1、探索适合本地的讲练教学法 皖北地区学生普遍起点低,基础差,高一学生仍然停留在“画图”、“翻纸牌”阶段,甚至部分农村学生没有或很少接触计算机。试想,连最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都不具备,那么非零起点(粤教版)教材上所涉及的“活动”等就无异于“空中楼阁”。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教学方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讲多练”,“边讲边练”。“边讲边练”可以完全满足“多讲多练”的全部要求,并且和“45分钟”不发生冲突——教师理论上可以“讲”组45分钟,学生也可以“练”够45分钟! 2、充分发挥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的优点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析 发表时间:2011-01-18T11:08:44.890Z 来源:《中国校园导刊》2010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凤华[导读] 计算机作为一种不再新鲜的新兴事物,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摘要】:计算机作为一种不再新鲜的新兴事物,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慢慢成为关注的焦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本文根据多年计算机教学的 经验,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简单讨论。【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早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必须要有新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新的学科特色。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满足他们求知欲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一名信息技术的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具有许多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点。(1)工具性:就像语文识字和数学加减乘除一样,计算机的基础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将得到广泛运用,成为每一个人工作的必备工具;(2)变化性: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不过短短几十年,信息技术也一直在以较快的速度更新,许多新的内容将在本学科内出现;(3)技术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课程开设分别在理论和技术应用领域进行知识传授,都体现出一定的技术性;(4)实用性:不论是现在的学习生活,还是以后的日常工作,计算机信息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基本特点,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科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接触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实现应用创新的目标。 一、合理安排课程,积极答疑解惑 作为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抓住中学生喜欢获取新鲜知识的特点,设计的教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造的氛围。例如在讲授word、excel等office软件的基础知识时,许多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上机操作,让他们进行自我摸索探新,锻炼思维和学习方式。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比例1:1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增加上机的时间。面对新的事物,学生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总是无穷无尽的,教师首先要正确的面对这些提问,尽管其中的某些问题会显得幼稚。然后教师应该对提问的学生积极地解疑和引导,努力开拓学生思维,往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二、布置独特作业,进行个性化考核 说到底,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所以对一个学生的评判不能只靠一次笔试或机试,因为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对学生创造性和求知欲的扼杀。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让中学生对网上的精彩页面和动画视频念念不忘,我们可以“牺牲”一点静止软件操作的课时,增加一些动态软件的教授,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虽然学生在学过word、画图等之后也能自行设计制作出一些名片贺卡,但对自己从小就钟爱的动画片却知之甚少。所以,我想是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小动画的制作呢?这样既可以让他们掌握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又可以触及一些稍微有深度的新软件。在教学实践中,Flash的引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他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发挥创新精神打下了基础。布置一些简单小动画制作的作业,可以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让他们发现其实网上的东西并不复杂。他们充满信心地进行自我实践,加深了知识印象,也拓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张会动的新年贺卡来进行考试。改变千篇一律的试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地通过所学的各种知识和实践去完成考试内容,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思考,拓展创造性思维 虽然很多计算机知识看上去是“死”的,但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确是一门高速发展变化的学科,创新是其改革前进的灵魂。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一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因为创造从问题开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的时候要注意启发他们的辩证创造思维,保持思维的相对性与求真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最好不要用一样的题目,可以提供一个范围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发挥,自己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让学生用word设计书目,什么样的页眉页脚,什么样的版式版花,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计算机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的渗透熏陶,让学生产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样才有可能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首先要进行肯定,然后鼓励他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向新的角度思考,拓展创造性的思维,学以致用,学以创新。计算机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我要学”的生力军,激励他们自主思考,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王克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五种“流行病”及其防治[J].中国电化教育,2008,(03) [2] 韩正涛.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4) [3] 孙惠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4] 蔡海珠.课程改革中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教师),2008,(04)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二中学)

中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及评析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中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利用表格数据生成图表的一般方法。 ⑵通过添加趋势线能够预测数据。 ⑶了解常用的图表类型,能够选择适合数据分析的统计图表。 2、过程与方法: ⑴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生成某种类型图表的步骤和方法。 ⑵在观察、对比、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动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利用教学软件提供的方法学习。 ⑶在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准确获取信息资源并按要求组织资源。 ⑷以实际数据警示学生关爱眼睛、保护视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胆量、鼓励、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 感,树立自信心,同时渗透德育思想。 ⑵让学生体验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分析统计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如下: 本课的重点是创建图表的方法和添加趋势线,难点是选择数据源、图表类型。通过应用网页教学软件,突破了重点和解决了难点。 三、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6课图表的生成、修饰及调整》是顺义区实验教材初中版第2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这一课内容有常用的图表类型、创建图表、预测数据和图表的修饰及调整。由于内容较多,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图表类型及创建图表,并能够根据图表预测数据。利用图表的直观性,可以较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分析。随着实际需求的日益增长与软件的不断更新,现在Excel中提供了很多的图表类型,但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主要有三种图表:柱形图(直方图)、折线图、饼图(扇形图)。这部分内容在本单元中占重要地

2019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_教学反思

2019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引导语:教师要经常做出教学反思,才能使教学质量上升。下面橙子为大家带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一: 1.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 高中第一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 学情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必须采取例举法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1.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 / 9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通过观看以上图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并发言)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除了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1.1 信息的含义 2 / 9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县职业高中曹春燕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能优化组合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真实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四种基本技能的发展,培养学生跨学科自主综合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交流协作、资源共享,但是要适当合理使用。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变化,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课程的整合强调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以实现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目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会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 you can lead the horse to the river, 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在学校教育中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培养出会学习,善思维,勇于创新的外语人才。在尝试的过程中,我对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优化视听说组合,提高教学效率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如果单用听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记忆中留存72%,3天后降为20%;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记忆85%,3天后仍存留记忆65%。可见,在教学环境中广泛使用能使学生视听并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种感官活动的综合运用过程。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由于利用计算机集板书、演示、练习于一体,一切均可以由程序控制,节约了大量板书的时间,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声并茂的直观优势,易于突破教学难点,减少了许多繁琐的细节。另外,利用它辅助教学,可大容量、超高速、反复地给学生操练新授内容,这样学生参与的机会就明显增多,教学的密度和广度随着增加而有机地增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它这一优势,基本上达到了人均操练3--4次的预定目标,加大了练习量,切实地减轻了学生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学越来越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认为是废品的都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①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②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③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④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观察对象,培养能力 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对象的认识来实现的。例如:动物、植物、有形物体和无形物体,它们的不同性质决定着不同用途。在教学中,通过对windows中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操作对象统一认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不同动物的属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个对象,它有文件名、文件类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时间、图标、打开的应用程序、只读、存档、隐藏等属性,不同植物生存的环境不同,不同动物的窠不同,不同类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才能打开。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的处理对象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而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设置相关任务,通过自主操作、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孩子们主动的学,快乐的学。 感觉“转变角色”、“尊重个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新课程理念已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共识。学生们都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多数学生主动热情,课堂发言落落大方,充满自信,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呈现师生、生生互动的富有活力的局面。下面浅谈几点感想: 一、明确目标,让教学实践不盲目。 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只有明确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实验才会做到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 二、整合课程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 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利用生活资源,捕捉课堂资源。课堂互动经常会生成各种各样的资源。教学时特别关注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如学生在练习时,有的某一环节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

问题特别有思考价值,有的出现错误带有普遍性等,及时捕捉并加以利用。 三、实施有效教学,使课堂活而不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竞相发言,课堂非常热闹。必须理性对待,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独立学习习惯,小组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孩子学有所得,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和良好习惯的训练。 今后一定要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 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有些人认为计算机教师的语言表达并不十分重要,其实“语言”同样是进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手段,同一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讲授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掌握操作的技巧,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没有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实践证明,在计算机这一以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较为特殊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演示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 怎样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好语言艺术呢?我认为要体现以下“四性”: 一、语言的针对性:教师在语言运用上,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8-02-08T16:28:37.24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7年12月作者:侯翠萍 [导读] 探讨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是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摘要: 信息技术已经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高中生虽然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兴趣,但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多数学生对网络及网络游戏的兴趣远大于对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兴趣。因此探讨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是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在高中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主体性;互动教学;创新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现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改中虽然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都进行完善更新,但实际上虽然很多高中学校响应教学改革,但是在信息教学的投入和方法上并没有进行很多改变,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以此实现教学不断完善,克服教学阻碍,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为信息技术课老师更应把这门课上好。下面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谈几点课堂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虽然它是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如教学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预防以及计算机的用途等。这种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如讲“画图”程序中的“复制”、“粘帖”,先用讲授法讲“复制”、“粘帖”的在“画图”程序中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讲“复制”、“粘帖”的操作步骤。 二、演示法。 演示法就是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教学的演示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如自然实验、科技制作、运动技巧等。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讲授计算机入门知识的时候用到。如在进行计算机操作姿势的教学,老师可以做示范,让学生直接感知。还有在进行键盘的指法、鼠标的操作教学用到此法。另一方面是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如讲授windows文件夹的创建的时候,其操作步骤为:①进入到要创建文件夹的位置;②执行“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③输人文件夹的名称。老师可以借助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一步一步地演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很直观地从老师的示范操作中掌握操作步骤及方法,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很适用这种教学方法,若学校配有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使用上存在着优良的条件,学生对新生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加上初中生的模仿能力又很强,示范教学的效果也很明显。 三、比喻教学法。 由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将难懂的理论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形象化。这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在讲Windows xp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们人名,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诸如此类的比喻,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用一棵树的结构比拟文件目录结构,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在某一方面要相似,其他方面则未必相似,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否则容易产生误导。 四、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原因就是他们对科学有深厚的兴趣。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形式真正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Word时,教师可先出示自制的较好的一份小报让学生欣赏,引起学生兴趣后对学生说:像这样的一份小报在计算机中制作出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大家好好学,就可以学会。同时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教师再去讲解word的使用方法,学生都愿意学。这样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知识动力。 五、操作实践法。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操作实践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资源,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操作实践法的运用通常有两种形式:课堂练习和上机实践。操作实践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在机房操作练习。因为上机实践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问题: (1)学生要明确上机要求。上机前,教师必须事先布置上机内容,说明目的要求。学生要作好上机准备,以提高上机效率,充分利用上机时间。 (2)精选上机内容。上机内容要根据上机目的、学生实际情况及学习上的需要加以选择。 (3)指导上机的方法。教师要事先发给学生上机报告表,表上要印有目的要求、操作步骤。学生要及时填写报告,教师要及时批改。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摘要: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关键词:兴趣主题德育 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我认为首先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而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只是对计算机作为娱乐工具的兴趣,他们热衷于玩游戏、上网等,而对教师传授的教材上的知识却不太感兴趣。对于这种现

象,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计算机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亢奋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发这种兴趣,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二、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记忆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信息技术可以说是所有科目中最难教的课程之一。一方面学生的基础完全不一样,有些同学接触电脑已经有3-5年,而有些同学可能连电脑都没摸过;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存在重复性,一些东西是小学学,初中学,高中学,甚至大学还学,学生对教材上的内容不感兴趣,没有新鲜感;还有就是对于同样的内容来说,由于在学习的教材选择上,由于不同学校在开设的课时上,开课的年级上有区别,所以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的多少和深浅上又不一样。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到了上初中信息技术课,部分同学认为太深,部分同学又认为太浅,还有部分就根本听不懂你在讲什么,老师很不好把握分寸,所以要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并非部分老师认为的这么简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如何去解决呢 经过几堂课的学习和教学总结,这里分享一种自认为比较不错的方法: 一. 课堂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 即课堂上的知识点尽量做到精(实用、重要)、少(内容少)、全(整体教学规划全面) 15分钟老师教学,剩下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前设计的围绕教学内容的课堂练习及任务,并对任务完成程度进行检察、打分;完成所有任务后获得自由上机的奖励。 二. 采用一帮一互助的小老师制度 即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如果能快速完成任务那么他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当小老师教会一个不会的同学完成任务(老师监督一定是教而不是代劳);完成所有任务后才可以获得自由上机的机会。 通过以上2个环节,一、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快速完成任务打高分成了荣誉,认真听课快速完成任务就能获得更多的自由上机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事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doc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 篇一 1.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 高中第一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 学情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必须采取例举法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1.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

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通过观看以上图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并发言)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除了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1.1 信息的含义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在我们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