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任务书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任务书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任务书1. 项目背景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或改造中,通过规划、设计和施工等环节,创造美观、舒适、安全的公共或私人景观空间。
本项目旨在开展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为特定区域打造独特的景观风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符合区域特色和需求的园林景观,以提供以下功能和效益: - 创造美丽的公共环境,增加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 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和互动。
- 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清新的空气、净化水源和保护生态系统。
- 强化区域形象,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3. 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场地调研:对设计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植被情况和文化特色等。
- 规划设计:根据场地调研结果,制定园林景观的功能布局、空间组织和景观元素等方案。
- 植物选择:根据设计目标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并进行合理的布局。
- 施工管理:监督施工过程,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 管护策略:提出园林景观的运营和管理策略,包括植物养护、景观维护和设施管理等方面。
4. 项目计划本项目计划按照以下阶段进行: 1. 前期准备阶段(时间:1个月): - 组织团队成员,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
- 与业主进行沟通,了解项目需求和预算限制。
- 进行场地勘察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2.方案设计阶段(时间:2个月):–制定园林景观的功能布局和植物配置方案。
–进行初步设计和方案优化,以满足项目目标和预算要求。
–与业主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设计方案。
3.施工准备阶段(时间:1个月):–编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准备招投标文件。
–确定施工队伍和供应商,并进行物料采购和人员培训。
–与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4.施工执行阶段(时间:3个月):–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公园景观设计任务书景观工程设计任务书

公园景观设计任务书景观工程设计任务书公园景观设计任务书景观工程设计任务书江湾一期景观工程设计任务书一、项目背景:**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确定了“北跃”的发展战略,突出“以水定城,科技**”,打造北国**和科技**。
北跃战略的实施,将会在**缔造一个现代化生态型文化**,带领**走进“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新时代。
“北跃”是**战略规划中最亮丽的一笔。
“北跃”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水系网络布局,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于创业的“田园都市”。
为了推进“北跃”战略的发展和实施,为配合我省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及我市的“一江居中,两岸繁荣”战略的深化,为营造实力松北、活力松北、魅力松北。
松北区区委、区政府今年启动了几项区内重点建设项目,江湾一期景观工程便是其中之一。
此次景观的实施,将会把江湾一期打造为一个激动人心,具有强大凝聚力、辐射力的重要区域。
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改善周边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并带给周边区域重大的发展机遇以吸引大量的投资,使周边土地升值,为“北跃”战略和实现实力松北、活力松北、魅力松北打下一个极好的开端。
二、项目概况:1、工程范围:本次项目规划范围为三环路以南,前进堤以北,四环路以西,松北大道以东的区域内。
重点设计建设为世茂大道和三环路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景观及景观附属工程。
世茂大道全长4540米,东起松北大道转盘,西至四环路,道路红线宽80米,道路断面形式为17米或20.5米宽人行绿化带---19米或15.5米宽机动车道---8米宽中央绿化带。
三环路全长约6300米,道路红线宽80米,断面形式为5米人行道---4.5米绿化带---8.5米机动车道---5米绿化分隔带---13米宽机动车道---中央绿化分隔带。
2、现状环境条件:本次景观工程及景观附属工程设计重点设计建设为世茂大道和三环路周边区域。
道路景观绿化基础较好,生态条件基础好,植物绿化种植较为丰富,道路两侧多为高档住宅区,建筑外形优美,使此次规划设计具备一定的创造优美景观环境的基础。
景观设计任务书(参考模板)

景观设计任务书(参考模板)景观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一座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占地面积约为50亩,位于市中心地带,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本设计遵循城市规划和建设规范,考虑到公园的环境和氛围,注重景观的生态、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要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
三、开发理念本设计以“自然、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开发理念,力求打造一个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同时能够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公园。
四、设计原则本设计遵循“人本、生态、可持续、艺术、创新”等设计原则,注重景观与人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艺术创新。
五、设计内容和要求本设计包括公园的整体规划、景观设计、绿化设计、水景设计、灯光设计等方面,要求设计方案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同时要突出公园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
六、设计成果及深度要求6.1 概念设计阶段在概念设计阶段,要求设计方案能够充分展现设计理念和原则,包括公园的整体布局、景观元素的选择和运用、绿化和水景的处理等方面。
同时,要求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
前提下设计合理的道路系统和小区入口,同时考虑周界的美观性和安全性。
2)绿化系统:根据项目定位和开发理念,设计合理的绿化系统,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布局、配色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
3)景观设施:根据项目需求和功能要求,设计合理的景观设施,包括座椅、亭子、喷泉等。
4)水体系统:根据项目定位和开发理念,设计合理的水体系统,包括水池、喷泉、小溪等,同时考虑水质处理和养护管理等方面。
5)照明系统:根据项目定位和开发理念,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包括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同时考虑能源节约和环保等方面。
5.2设计要求1)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2)考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3)注重用户体验,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4)在设计中体现创新和特色,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六、设计阶段和工作内容6.1前期调查阶段进行项目的前期调查和分析,包括项目定位、市场需求、区域环境、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任务书(全程版)

公园景观设计任务书(全程版)项目背景该公园位于市区中心,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
作为城市的绿地之一,公园的景观设计需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供美丽宜人的空间供市民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
此任务书的目的是明确公园景观设计的目标、要求和时间安排。
项目目标- 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提供市民放松心情、联系大自然的机会。
- 提供各种活动场所,满足市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 强调可持续发展,包括环保和资源利用的考虑。
项目内容1. 景观规划和设计:- 确定公园的整体布局和风格,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 设计步道、草坪、花坛等景观元素的安排和布置。
- 考虑景观照明、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的布置。
2. 绿化工程:-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植物,进行植栽和绿化。
- 设计灌溉系统,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 考虑节水和环保的绿化方式。
3. 娱乐设施:- 设计儿童游乐场、健身区和休闲设施等。
- 考虑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4. 资源利用:- 考虑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减少浪费和节约水资源。
- 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如太阳能灯光系统等。
项目要求- 设计方案应考虑公园的实际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
- 设计应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 设计方案应有创新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要经济合理。
时间安排- 项目启动:XX年XX月XX日- 方案提交:XX年XX月XX日- 方案审核和修改:XX年XX月XX日- 最终方案确认:XX年XX月XX日以上为公园景观设计任务书的全程版内容,希望能够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为公园的景观设计提供指导。
景观设计任务书

景观设计任务书1.设计依据本设计任务书的依据包括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设计条件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现状地形图、市政基础设施条件以及设计合同内的服务性条款和要求。
2.设计范围及内容2.1 设计范围本次方案的设计范围包括用地红线范围内及红线外直到市政路道牙范围内的景观环境设计,总设计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米。
方案深度为初步方案,前期方案通过后进行方案深化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2.2 设计内容本设计任务书包括三部分景区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整体硬质铺装设计、整体软质环境设计、功能性设施设计、雕塑、小品、标识导向以及休闲设施的环境布置以及照明及亮化设计。
3.设计要点3.1 总体构思要求本设计任务书要求方案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个性张扬,强调其唯一性,并体现地域文化性。
景区景观环境设计要求与建筑物作为整体进行考虑,突出硬质景观的整体感与大气,表现细部的精致,树木花草的设计要求作为硬质景观场所环境的一个表现因素,要精选品种与规格,精心布置,并体现与整个场所竖向环境的有机融合,充分考虑建筑结构构造做法,完成具备商业经营功能、景区景观观赏游玩的场所。
3.2 设计目标本设计任务书的景观设计目标是利用地块固有景观,通过创造微地形、节奏、韵律等手法,建立人与空间,人与建筑,人与人,人与植物等的亲切、互利的关系。
3.3 设计要求本设计任务书要求每个景区至少要有9个非常具有视觉震撼力的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连连拍照的创意景点,同时辅以众多别出心裁的景观小品,一些基础和配套设施也要能够做成景观,如游步道、垃圾箱、休闲椅等。
所有景观设计都要紧扣本项目整体定位和各个子项目定位展开,做到主题鲜明、个性突出、寓意深刻。
要能在本项目策划、规划方案基础上做,为策划、规划方案落地提供设计表现与施工图纸。
4.设计成果内容和要求本设计任务书的设计成果内容包括各阶段工作服务内容。
该阶段需要提交的成果包括三册A3图册,以及计算机光盘和电子版。
在扩初设计阶段,设计单位需要根据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硬景设计和软景设计。
景观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

项目景观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年月日景观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目录大纲1.项目概况 (4)1.1 项目名称 (4)1.2 项目概况 (4)2.设计原则 (4)2.1 项目定位与设计目标 (4)2.2 设计依据 (5)3.设计范围和内容 (5)3.1 设计范围 (5)3.2 设计内容 (5)4.景观总体设计要求 (6)4.1 主题定位 (6)4.2 绿化、景观与环境设计要求 (6)4.2.1 交通系统分析 (6)4.2.2 围墙、物业管理系统分析 (6)4.2.3 空间形态分析 (6)4.2.4 单项设计 (6)4.3 景观工程造价设计要求 (7)5.设计成果要求 (7)5.1 景观方案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 概念方案 (7)5.1.2 方案阶段 (10)5.1.3 景观扩初阶段 (13)5.1.4 景观施工图阶段 (16)6.设计进度要求 (22)7.甲方提供的附件资料 (22)1.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1.2 项目概况项目综述1.2.1地理位置基地概况1.2.2建筑概况项目建筑构成概述1.2.3景观资源项目景观资源1.2.4文脉资源1.2.5交通条件1.2.6规划条件1.2.6.1规划用地面积及相关指标1.2.6.2退界要求1.2.6.3绿化与景观2.设计原则2.1 项目定位与设计目标2.1.1产品形象及外立面设计2.1.2总体规划布局基本原则2.1.3客户定位(1)客户年龄(2)客户购买能力(3)客户居住结构(4)购买目的(5)客户购房功能需求(6)客户购房的情感需求2.2 设计依据(1)项目总平面图、建筑单体平面图及立面图、效果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及XX市相关规范、法规及文件(最新版本)(3)其它相关参考资料3.设计范围和内容3.1 设计范围3.2 设计内容3.2.1园区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其范围应包括本项目用地之内、除楼座及北部市政站点以外的所有建设内容的布置,即对园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园区围护系统、园区铺装系统、园区绿化系统、园区照明系统、园区标识性景观系统、园区设备系统及其他各功能设施系统进行综合的规划安排(含平面布置及高程确定)。
景观方案设计任务书

目录一、项目基本情况介绍二、设计范围和设计内容三、设计意向和设计要求四、成本控制五、成果要求六、时间安排七、合作方式一、项目基本情况介绍略二、设计场地范围和基本配置要求1、设计场地范围1.1设计范围CAD示意图1.2用的红线内除建筑构建外的所有户外和半户外空间,包括小区内步行道路、公共活动广场、组团苑内外户外空间、首层和入口层架空层区等。
1.3建筑屋顶屋顶花园和平台花园。
1.4区红线外的市政人行道路和绿化带、市政公共广场。
1.5其他,详见下表:景观施工图设计范围补充列表:备注:所有架空层及有顶板、墙柱面的空间设计范围包括吊顶天花、柱面墙面装饰、地面铺装、绿化配置、家私及布品、灯光、绿化配置等。
2、基本配置要求三、设计意向和设计要求1、设计意向说明:为设计者提供一个设计概念和想法,并附注一些意向图片2、总体设计要求说明: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调整和修改。
2.1整体规划注重形成项目地貌,同时考虑的土方平衡。
2.2要重点考虑小区内部之重点部位,如销售厅周边、会所周边及小区主入口等设计。
2.3不同专业设计师要进行充分的合作与沟通,配合建筑设计院对建筑立面风格设计、土方工程量、护坡、基础处理等提出合理化建议。
2.4设计必须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发展商的预算范围内,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区的实际状况:当地树种、当地材料、施工水平等因素,不应选用过于昂贵的装饰材料及过于繁琐的施工工艺,力争用较低的价格获得优良的效果。
处理地型尽可能减少挡土墙的出现,减低其工程造价,并能提出巧妙构思解决高差问题。
2.5项目环境设计适当考虑无障碍设计。
园区内商业步行街及休闲广场存在高差处考虑无障碍设计。
2.6本项目采取组团划分与分期开发,每期/组团有各自的主题概念设计;创造内向亲和的组团绿化休闲空间和外向流通、立体共享的、安全、宁静的户外步行活公共绿化休闲空间。
2.7考虑地区的气候环境,使园区环境具有四季景观。
3、单项设计要求说明: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调整和修改。
环境景观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
➢项目名称:南京星甸中央公园
➢设计要求:因地制宜,利用场地现有资源(地势、水体、植被)打造南京星甸镇中央公园。
➢项目定位:城市综合公园
➢图纸要求:
一、现状分析部分
1.场地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2.现状水系分析
3.现状植被分析
4.现状道路分析
5.现状竖向分析(剖面)
二、设计构思和理念
三、总体设计部分
1.总平面图(景点名标注)
2.鸟瞰图
3.功能分区图
4.水系设计分析(水体形态、驳岸设计)
5.植被设计分析(植物功能分区图、关键景点种植平立面图)
6.道路设计分析(道路分级图、道路宽度及路网密度、道路铺装设计大样
图)
7.竖向设计分析(竖向设计平面图<等高线、标高值>、场地剖面图<至少5
处>)
8.建筑设施分析(建筑和小品设施设计平立面图<不少于5类>)
四、详细设计部分
选取三处重要景点,绘制详细平面图、效果图
➢图纸要求:
A3文本,彩色(电脑手绘均可)
作业提交:作业电子稿(手绘需扫描),按姓名学号建立文件夹,全班所有作业收齐后,发至邮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况(一)市域及城市概况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自古为“巴蜀要冲”。
全市幅员面积1877.8平方公里,总人口85.86万人,市治保宁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古为巴国别都。
建国初属剑阁专区,1953年划入南充区, 1991年撤县设市,名阆中市。
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阆中市为省直辖,由南充代管。
2. 地形地貌阆中市地处盆地北沿低山丘陵区,海拔328-889米。
3.地质构造阆中市位于四川东部台区、川北台陷。
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平缓。
4.气象水文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冬干春旱、盛夏多雨、秋雨绵绵的特点。
5.历史文化及风景旅游资源阆中市是全省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保存最大最好的古城,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古建筑众多。
其中张恒侯祠、五龙庙、永安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占了南充全市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3个。
古城根据我国传统风水学而建,文化考古价值极高。
(二)城市概况阆中市城区位于市域中北部的嘉陵江沿岸,距南充138公里,距成都351公里,由位于嘉陵江北岸的保宁镇、南岸的江南镇及七里镇三片组成,嘉陵江呈“U”字型环绕老城,盘龙山、锦屏山、东山相峙,相契于城中,是一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完美体现建筑风水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市历史悠久,置始已有2300多年,自公元前314年置县以来,历为郡、州、府、县治地,是古金牛道和米仓道的交汇处,一直是川北商业通道和军事重镇。
战国时为巴国别都,西汉时为我国天文学研究中心,三国时为蜀巴西太守张飞驻守之地,历经朝代更迭,阆中这块山环水绕、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积累了丰富的风景、名胜、古迹资源,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了今天这座宝贵的唐宋风貌的古城,成为巴蜀重要的文化名都。
目前,阆中城内保存和恢复的历史遗迹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华光楼、张飞庙、滕王阁、川北道贡院、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等,以及约1.5平方公里保存较完好的唐宋风貌式古民居群。
1984年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中着名品牌及特色产品有保宁醋、张飞牛肉及丝绸产品。
(三)项目概况本次规划范围为南起双栅子街口,北至沙溪场,长约4公里的嘉陵江沿江地带及阆水路两侧30米范围,设计方根据重要地段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加宽设计范围。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2001-2020)》5.《阆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6.《阆水路西段城市景观风貌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7.《阆中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8.《城市园绿化条例》三、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塑造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的风貌和特色,景观规划以保持古城风貌为前提,山、水、城的模式进行发展和深化,加强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在重点保护古城传统街区的同时,加强城西风景园林的建设,以完善的古城风貌,提升名城形象。
1、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控制城市容量。
2、弘扬历史文化,构建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3、利用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塑造城市特色。
4、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着力塑造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特色。
5、通过沿江城市景观及滨水空间的设计,突出阆中市整体的城市风貌。
6、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体现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四、设计理念1、开辟江上游廊,构成水岸景观轴,以江岸绿化为主线,园林景观为节心,将点、线、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防洪、城市干道、休闲为一体的一大景观。
2、针对阆水路西段不同区域作分区和组景,形成区域的景观特色。
优化古城保护和城市建设,与古城区形成动静皆备的环境特色。
3、以丰富的造园手法,营造绿色的氛围,创造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合理安排游憩设施,丰富和满足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的需要。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绿化为主,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工程投资合理分配,突出要点,着重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5、植物绿化,水绿相融;园林景观融入历史人文内涵,情趣悠然。
五、景观设计1、分区与组景阆水路西段可分为3大区域与城市布局规划相呼应协调。
阆水路西段与城市横向道路的交叉点结合带状绿地和下河梯道形成景观节点。
景观上形成对景,优化视线效果,功能上扩大活动空间,利于缓冲人流,提供休息、观景、活动的环境空间。
(1)古城文化区(双栅子街至新村路口)该段长约1.2公里,规划面积约4.56公顷,用地红线宽度35~42.5米,其中道路红线宽为16米,为了保持阆中古街道的风格,并与阆水路南段建设相协调,街道断面型式为主街宽8米,临建筑人行道宽5米,临江人行道宽3.0米。
临江建筑为二至三层,屋面形式为坡屋顶。
休闲区域宽15~22.5米,防洪抢险通道宽4.0米,顶部标高为361.28~361.58米。
由4个景观节点形成3个主题广场:天文文化——风水文化——人文文化;分别体现阆中的文化精髓,寓意阆中得天时、地利、人和。
(2)娱乐活动区(新村路口至规划道路)该段长约1.6公里,规划面积约15.5公顷,道路红线宽度35.0米,临江人行道宽(防洪抢险道)4.0米,临江建筑六层以下,屋面形式为坡屋顶。
景观、休闲区域为所围的河滩地,宽度按具体方案设计。
防洪抢险道顶部标高为20年一遇洪水位。
由4个景观节点构成:民俗表演台、文化广场——廊亭台地——饮食文化城——古渡口;着重体现阆中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与市区相呼应,形成市政建设的配套设施,作为市民参与、娱乐、休闲的主要区域,营造浓厚文化艺术氛围。
(3)生态休闲区(规划道路至沙溪场)该段长约1.2公里,规划面积约8.65公顷,道路红线宽度35米。
由4个景观节点构成:河川文化广场——观景台——安澜亭——沙溪风景园与西山森林公园、蟠龙山森林公园大环境相结合,展示自然、生态的滨江景观,营造安静、惬意的休闲空间。
2、景点说明根据以上景观节点形成阆水十景:星云如斯——犀牛望月——碑林夕照——图腾起舞——远影三叠西津晚渡——曲韵和流——临亭听涛——梅岭春坞——林溪漫道(1)天文文化广场阆中是我国古代民间天文中心。
阆中人落下闳是西汉着名历算天文学家,他创造的《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
他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
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位阴阳风水学家在阆中观测天象,着作有《推背图》、《乙巳占》。
广场通过同心圆铺装营造出九大行星运行轨迹,圆心设置赤道式浑天仪雕塑,体现阆中古代天文文化。
广场两侧采用青条石作竹简式造型,扇形围合布局,在满足挡土功能同时,丰富立面造景,加强空间立体感,体现古典特色,石简上书《太初历》经典段落,如日食周期、二十四节气历法等,突出广场主题和古代伟大的天文成就。
景名“星云如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响一绝而不还兮,万物如斯而逝!”——曹植《九愁赋》,星空依旧,江水长流,在感叹往昔同时,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升华广场主题。
(2)风水文化广场阆中是我国古代风水之都。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
”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
其城市选址是按照我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形势法”即“龙”、“砂”、“穴”、“水”、“向”的意象。
地雕景观(阆中缩景)与景观溪流相结合,充分展示阆中的优越地理环境。
按照阆中市总体规划,置犀牛亭,将东风路之石犀牛迁回原处,以镇水神兽雕塑点题。
景名“犀牛望月”犀牛为中华民族镇水怪之吉祥兽。
给人以良好愿望的企盼,寓意阆中的美好未来。
(3)人文文化广场历史名人、文化名人的名言轶事以石刻的形成碑林石景,聚集人气,突出人文景观特色。
景名“碑林夕照”传承着深邃的历史,寄托着丰富情感,孕育出多少的风云故事,残阳夕照,更增添几分厚重。
(4)民俗表演台、文化广场阆中在远古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渝文化:动人心魄的打钱棍,朴实酣畅的花灯戏,风情万种的剪纸、皮影,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仰扬顿挫的茶馆评书等等,构成了巴渝民俗文化的瑰丽长廊。
表演台和文化广场给多才多艺的阆中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
从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渝遗风。
该节点是娱乐活动区域的集中体现,位于阆中市较场路西端,背靠滨江路西端布置。
它西临嘉陵江,北望滕王阁,南眺锦屏山,与刀背梁山隔江相望,整个地势东高西低,环境优雅。
根据阆中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的阆中市王家咀文化广场方案进行景观优化,具体方案:①保留规划方案的休闲树林、儿童乐园;整合露天舞池、音乐广场。
②延长较场路道路中线,突出坡地景观,完善园路组织,加强景观视线的纵深,在绿岛设置船帆雕塑,形成对景,加强滨水氛围。
③围合的湖面曲折有致,驳岸采用草接水和卵石缓坡的处理方式,体现自然山水特色。
④民俗表演台设置装饰图腾灯柱,加强立面景观效果景名“图腾起舞”、“远影三叠”“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阆中花。
”——陆游诗(5)饮食文化城久负胜名的保宁醋、干牛肉、压酒、白糖桂花蒸馍以及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牛肉臊子面、羊杂碎、油茶、介茉薄饼、热凉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足以使人们一饱口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6)古渡口恢复阆中古景观之一,展示自然、生态、的滨江景观,营造宁静、祥和休闲空间和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鼓舞文明社会回归自然的憧憬。
景名“西津晚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
”—陆游《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7)河川文化广场从恢复自然生态及文化基层的基点出发弘扬河川文化。
台地广场广场铺装材质选用五色卵石,沿弧线设置5个浮雕柱,环绕一块天然景观石,以嘉陵江石为主景,浮雕柱河川为主题,加强立面景观效果。
在优化景观的同时,在功能上减小阆水西路建设的填方量,从而节约成本。
景名“曲韵和流”通过对梯级毛石驳岸弧线处理,勾勒出曲折柔美河岸线,与水景相辅相成,营造自然生态的水岸景观。
(8)安澜亭作为阆水西路和张飞大道的景观视觉交点,此处视线通透,水面开阔,登高怀古,思绪如涌。
景名“安澜听涛”“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
”——宋·李献卿《而楼》(9)沙溪风景园结合现场为砂料堆场,中心部分地势较低,因地制宜,筑土坡于四周,形成小盆地,坡岭片植梅花,改造原有排水渠,使之曲折有致,适当扩大水面,使之收放有度。
盆地中设置茶室小院,供休闲、娱乐,完善阆水路功能配置“平生剩有寻梅债,作意城南看小春。
”——陆游诗景名“梅岭春坞”、“林溪漫道”3、竖向设计1)场地高程按照阆中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阆中市滨江路西段带状地形图》、《滨江路西段景观方案图》、《王家咀广场方案图》之竖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