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设计一、机械加工原理机械加工是指通过切削、磨削、钻削等方式,对工件进行切除材料,形成所需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机械加工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切削原理: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方法有切削、滚削、锯削等。

切削原理是通过在工件上施加刀具,使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切削掉工件上的材料,实现加工目标。

2.切屑的产生与去除: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切削所产生的切屑。

切屑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等参数。

切屑的去除是实现机械加工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方法有切断和刮屑。

3.刀具与工件的工作关系:机械加工中,刀具与工件的工作关系直接影响加工效果和质量,常见的工作关系有平行工作、倾斜工作和螺旋工作等。

刀具与工件的工作关系应根据具体的加工情况来选择。

4.刀具的选择与刀具材料的应用:刀具的选择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尺寸和加工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不同的刀具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硬度、韧性、热稳定性等。

需要根据不同的加工情况选择适当的刀具材料。

5.切削液的应用:切削液在机械加工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刀具磨损、提高表面质量等。

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削液,如切削油、切削液和液压油等。

加工工艺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结合机械加工原理和现有机械加工设备的特点,确定加工工艺路线、选择加工方法和刀具、制定工艺参数,以及设计加工夹具和模具等,从而实现产品的加工目标。

1.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加工工艺路线是指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加工过程中,经过加工工序的顺序和选择。

在确定加工工艺路线时,要考虑到工件的尺寸形状、工艺的复杂程度和加工设备的可用性等因素,以及加工工序之间的先后关系。

2.加工方法和刀具的选择:根据加工工艺路线和产品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刀具。

常见的加工方法有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

在选择刀具时,要考虑到工件的材料、加工要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要说明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要说明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要说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要说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环节,它通常包括产品的加工流程设计、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设备选型和刀具配套等环节。

好的加工工艺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 典型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一般来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产品几何设计: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图样和要求,进行产品几何设计,包括基本的产品结构尺寸、工作面、位置关系、公差等内容。

(2)工艺流程设计:在产品几何设计基础上,结合加工设备的能力、加工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设计出符合工艺要求的加工流程,包括所需的加工工艺步骤、工作台位移、夹紧、定位、限位等。

(3)刀具系统设计: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确定所需的刀具系统,包括主切削刀具、副切削刀具、支承刀具、引导刀具、定位刀具、夹紧刀具等。

(4)工艺参数确定:在产品要求和工艺流程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加工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切削力、进给力、切削液等。

(5)设备选型:根据产品加工工艺流程设计和所需的刀具系统,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夹具系统。

2.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几个关键点(1)精度控制:加工工艺中精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所要求的精度来控制刀具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深度等工艺参数,同时掌握好加工设备的精度和刚度。

(2)表面质量:产品表面质量是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密切相关的,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工艺液等参数,减少刀具与工件摩擦和热量引起的表面质量问题。

(3)刀具选择:刀具是加工工艺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精度、表面质量、加工效率等。

需要根据产品要求和加工工序来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合理组合刀具系统。

(4)夹具设计:夹具是实现定位、夹紧和协调加工工序的重要工具,它的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结构、加工工艺和设备能力等方面,以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一、工艺流程规划在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整个工艺流程。

这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所有加工步骤和方法。

在设计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成本和安全性等因素。

二、加工方法选择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磨削、切割等。

对于不同的加工表面和精度要求,需要选择相应的加工方法。

三、设备与工装确定根据加工方法和零件特点,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工装。

机床的类型和规格应与加工需求相匹配,同时需要考虑其精度和稳定性。

工装包括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等,它们的选用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效率。

四、加工参数设定在选定加工方法和设备后,需要设定合理的加工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主轴转速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零件的最终质量。

五、工艺顺序安排在确定加工流程后,需要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顺序。

这需要考虑各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等因素。

合理的工艺顺序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六、切削液选用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切削液的选用对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切削条件和材料类型,选择合适的切削液可以提高切削效率、减少刀具磨损和防止零件生锈。

七、零件定位与装夹在进行机械加工时,零件的定位和装夹至关重要。

合理的定位和装夹方案可以确保加工过程中零件的稳定性和精度。

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选择相应的定位方法和装夹方式。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规划、加工方法选择、设备与工装确定、加工参数设定、工艺顺序安排、切削液选用以及零件定位与装夹等方面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完整版)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

(完整版)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

一. 零件的工艺分析:1.加工表面分析(1) 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20.0025+ Φmm 的六齿方花键孔、20.0022+ Φmm 花键底孔两端的︒⨯152倒角和距中心线为27mm 的平面。

孔22Φmm 的上下加工表面,孔22Φmm 的内表面,有粗糙度要求为Ra 小于等于6。

3um ,25Φmm 的六齿花键孔,有粗糙度要求Ra 小于等于3。

2um ,扩两端面孔,有粗糙度要求Ra=6.3um ,加工时以上下端面和外圆40Φmm 为基准面,有由于上下端面须加工,根据“基准先行”的原则,故应先加工上下端面(采用互为基准的原则),再加工孔22Φmm, 六齿花键孔25Φmm 和扩孔。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 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03.008+ mm 的槽和012.0018+ mm 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右侧距离18mm 的上下平面,Ra=3。

2um ,有精铣平 面的要求,左侧距离为8mm 的上下平面,Ra=1.6um ,同样要求精铣,加 工时以孔22mm ,花键孔25 mm和上下平面为基准定位加工。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尺寸,上述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对于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且保证它们的位置精度要求。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2.毛坯种类CA6140拨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宽度为012.0018+ mm 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

所以,宽度为012.0018+ mm 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零件材料HT200,考虑到此零件的工作过程中并有变载荷和冲击性载荷,因此选用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的工作可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 引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完成机械零部件加工任务的一系列工艺过程和要求的技术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指根据零部件的材料、结构和加工要求,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编制相应的操作工艺文件,以保证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2. 设计流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零部件分析在设计工艺规程之前,首先需要对要加工的零部件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对零部件的材料、尺寸、形状和加工要求等进行仔细研究和了解。

通过对零部件的分析,可以确定出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

(2)加工工艺选择在零部件的分析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零部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考虑到加工质量、效率和成本等因素,确定出最佳的加工工艺。

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孔、切割、抛光等。

(3)工艺参数确定在确定了加工工艺之后,需要进一步确定具体的工艺参数,以保证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工艺效果。

这包括加工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切削用液和刀具的选择等。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加工情况,需要进行试验和实际加工来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4)工艺文件编制根据上述的分析和确定,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是必不可少的。

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路线、加工工序、工艺参数、工装夹具和工艺设备等。

工艺文件的编制需要准确详细,以便操作人员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操作和监控。

(5)工艺评定和改进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工艺进行评定和改进。

通过对加工质量、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的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包括对工艺文件的修订和优化,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3. 工艺规程设计的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合理性加工工艺规程需要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加工成本和时间。

设计工艺时,需要考虑到工艺的可行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等因素,以保证加工的效果和效率。

工程类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工程类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定各工种加工顺序,如车、铣、 磨、钳等。
确定各工种加工所需的设备和工 具。
确定各工种加工顺序的安排
确定加工顺序的原则: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先轻后重、先基后面 考虑因素:工件的结构、刚性、加工余量、工件定位、装夹方式、切削用量等 粗加工阶段: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为半精加工提供定位基准和均匀分布的余量 精加工阶段: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设计要求
确定加工方法:根据零件的结构 和材料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方 法,确保加工
确定毛坯的机械性能和材 料
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 法
确定毛坯的加工余量和表 面质量
确定各工种加工方法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和加 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确定各工种加工参数,如切削速 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
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
保证产品质量: 根据产品要求 和生产条件, 合理安排工艺 过程,确保产 品质量稳定可
靠。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工艺 参数和流程, 减少生产时间 和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
降低能耗:在 满足生产要求 的前提下,尽 量采用低能耗 的工艺和设备, 降低能源消耗。
保护环境:合 理处理工艺废 气、废水和固 体废弃物,减 少对环境的污
实例二: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零件概述:箱 体类零件是机 械工程中常见 的结构件,用 于支撑和固定 其他零部件。
工艺流程:毛 坯准备、粗加 工、半精加工、 精加工、检验 和包装等步骤。
加工工艺参数: 切削速度、进给 量、切削深度等 参数的选择对加 工质量和效率有 重要影响。
工艺装备:选 用合适的机床、 刀具、夹具和 量具等,确保 加工精度和表 面质量。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是指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和要求,确定适合的加工工艺方法、工艺路线、工艺装备和工艺工时等。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目标是确保零件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就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一、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基本要求1.确保零件的质量: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应该基于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以确保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2.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应该通过合理的工艺路线设计、工艺装备选择和工艺工时安排等,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

3.降低生产成本: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应该通过合理的工艺方法选择、工艺路线优化和节约原材料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步骤1.分析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要求,确定加工目标和加工精度等级。

2.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方法: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方法,如车削、铣削、钻削、磨削、切削、锻造等。

3.确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确定加工的先后顺序和步骤,确定每个工序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4.选择合适的工艺装备: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具,如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切割机等。

5.确定工艺工时: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确定每个工序的加工时间和人工工时,综合考虑设备的效率、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生产线的工艺布置等。

6.编制工艺文件:将确定的加工工艺方法、工艺路线、工艺装备和工艺工时等信息整理成工艺文件,供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参考和执行。

三、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原则1.合理使用现有设备: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中,应该优先考虑利用已有设备进行加工,减少设备的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2.提高自动化水平: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中,应该优先考虑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中,应该优先考虑使用节能设备和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一、引言本文旨在设计机械零件加工的规程方案,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二、工艺流程1.制定加工计划:根据零件的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法和设备。

2.准备加工设备和工具:确保加工设备和工具的良好状态,包括刀具、夹具、机床等。

3.检查工件和材料:检查工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尺寸、材质、硬度等。

4.加工前准备:准备加工液、切削液和冷却液,确保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5.加工操作:根据加工工艺要求,进行加工操作,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

6.质量检查: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加工质量的合格性。

7.表面处理:根据要求进行表面处理,包括镀铬、喷涂等。

8.检验和验收: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要求。

9.清洗和防锈: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清洗和防锈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10.包装和交付: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适当的包装,并按时交付给客户。

三、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设备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3.物料管理: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材料的储存和保护,防止受潮、受污等。

4.加工参数控制:严格控制加工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以确保加工质量。

5.过程记录: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数据进行记录,以便追溯和分析。

四、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进行必要的材料检测,确保其符合零件要求。

2.首件检查:对首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加工程序和工装的准确性。

3.过程控制:加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和检验,纠正加工中的问题,确保加工质量。

4.最终检验: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全面检验,检查尺寸、表面质量和功能性能。

5.不良品处理: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如返修、重新加工或报废。

五、工艺改进1.分析问题: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

2.制定改进方案:根据问题的原因,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如更换设备、改进工艺参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6
单件小批生产工艺过程
工序 1 2
工序内容
设备
分别车两端面、钻两端中心孔;粗车各外圆; 半精车各外圆及切槽、倒角;车螺纹 。
车床
磨各外圆至要求,靠磨台肩面。
磨床
工序 1 2 3 4 5
成批生产工艺过程
工序内容 分别车端面、钻两端中心孔
粗车各外圆 半精车各外圆及切槽、倒角
车螺纹 磨各外圆至尺寸要求,靠磨台肩面
走刀:是用同一刀具在切削用量不变的条 件下,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则刀具 每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定位:是工件在加工之前,使其在机床上 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的位置。
安装:是工件定位后加以夹紧的过程。
A
4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时,一般根据零件生 产类型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工艺。零件生产 类型可分三种:
单件生产:单个地生产某一零件,很少重 复,甚至完全不重复的生产。
成批生产:成批地制造相同的零件,每相 隔一段时间又重复生产。
成批生产可分为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大 批生产。
大量生产:经常重复地进行一种零件某一 工序的生产,为大量生产。
A
5
如图所示轴的加工内容有:
车两端面、钻两端中心孔、粗车各外圆、 半精车各外圆及切槽、倒角、车螺纹 、磨 各外圆、磨台肩面。
5
粗车—半精车—粗磨— 精磨
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IT) Ra值(µm)
12~11 50~12.5 10~9 6.3~3.2 8~6 1.6~0.8 8~7 1.6~0.8 6~5 0.8~0.2
A
14
内圆加工方案

加工方法

1钻
2 钻—扩
3 钻—扩—铰
4 粗车
5 钻或粗车—半精车
6 钻或粗车—半精车—精车
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的正确位置的基准。
三类典型零件定位基准常作如下选择:
阶梯轴类零件:常选择两端中心孔作为定 位基面。如图所示。
A
18
盘套类零件:一般以轴线部位的孔作为定 位基面,常采用心轴装夹,如左图。
支架箱体类零件:多选择主要平面(即装 配基面)作为定位基面,采用压板、螺栓 装夹,加工轴承孔等,如右图。
(a)铣平面
(b)铣内凹面
(c)铣外凸面
(e)铣键槽

(d)铣螺旋槽
A
10
刨削加工:用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加工平 面、直槽、成形面等,如图。
A
11
磨削加工:用于加工外圆面、内圆面、平 面、成形面、螺纹和齿轮等各种表面,如 图。
A
12
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步骤
1.选择零件加工的毛坯类型 轴类毛坯:常用碳钢、合金钢,毛坯多用
粗加工余量约为1~1.5㎜; 半精加工余量约为0.5~l㎜; 精加工余量约为0.2 ~ 0.5㎜; 磨削余量约为0. 15-0. 25㎜。
A
19
4.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拟定工艺过程就是把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按 先后顺序作合理的安排,一般考虑以下三条 原则:
先粗后精:先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再进 行精加工。
先主后次:主要表面先加工,次要表面的加 工可穿插在主要表面加工工序之间,或稍后 进行。要注意退刀槽、倒角等的安排。
先基准后其他:精基准面应在一开始就进行 加工,因为后续加工要用它来定位。
15
平面加工方案

加工方法
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IT) Ra值(µm)
1 粗铣(刨)
12~11 25~12.5
2 粗铣(刨)—半精铣(刨)
11~10 12.5~6.3
3 粗铣(刨)—半精铣(刨)—精铣(刨) 9~8
3.2~1.6
4 粗铣(刨)—半精铣(刨)—粗磨
8~7
1.6~0.8
5
粗铣(刨)—半精铣(刨)—粗磨—精 磨
型材、锻件。 盘套类毛坯:常用碳钢、合金钢、铸铁、
铸钢,毛坯多用型材、锻件、铸件。 支架箱体类毛坯:常用铸铁、铸钢,毛坯
多用铸件,单件小批量生产时也可采用焊 接件毛坯。
A
13
2.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案 外圆加工方案
方案
加工方法
1 粗车
2 粗车—半精车
3 粗车—半精车—精车
4 粗车—半精车—粗磨
A
20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是由热处理的目的及 其方法决定的,并与零件的材料有关。具 体方法的选择及其工序安排参见图 。
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的安排
A
21
检验工序安排: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完成结 束以后,重要工序加工前后,及零件全部 加工结束之后进行。
工序的加工余量:经验估计法的加工余量 (回转表面为半径方向余量,平面为单边 余量)简述如下:
A
设备 车床 车床 车床 车床 磨床
7
二、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简介
车削加工:车削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回 转表面,如 图。
A
8
钻削加工:用于在实体材料上钻孔或在已 有孔的前提下对孔进行加工等,如图。
(a)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
(b)对已有孔进行加工
A
9
铣削加工:可以加工平面、台阶面、沟槽、 螺旋形表面及各种曲面等,如图。
A
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如下的组成部分: 工序、工步、走刀;定位、安装。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指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 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连续 加工所完成的那一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A
3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工具不变、 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 分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工程实践》课程 “工艺设计”单元理论辅导
主讲教师:王利民
A
1
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工艺就是制造产品的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就是在机械加工车间生 产机械产品的过程,也就是直接用来改变 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使之变为成 品的过程。
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就是“机械加 工工艺设计”。
7~6
0.8~0.4
6 粗车
12~11 25~12.5
7 粗车—半精车
10~9 6.3~3.2
8 粗车—半精车—精车
8~7
3.2~1.6
A
16
螺纹加工: 有车螺纹、铣螺纹、磨螺纹、攻螺纹、套
螺纹、搓螺纹和滚螺纹等。
齿形加工方法: 有铣齿、插齿、滚齿等。
A
17
3.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用于确定
7 钻或粗车—半精车—粗磨
8
钻或粗车—半精车—粗磨 -精磨
A
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Ra (IT) 值(µm)
12~11 25~12.5 11~10 12.5~6.3
9~8 3.2~1.6 12~11 25~12.5 10~9 6.3~3.2
8~7 3.2~1.6 8~7 1.6~0.8
7~6 0.8~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