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克隆技术 第一节 什么是克隆
高中生物《克隆技术》课件ppt

想一想:
无性生殖
• 说说你知道的无性生殖实例。
5
无性生殖——分裂生殖
6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酵母菌
7
无性生殖——孢子生殖
青霉菌
青霉的孢子
8
无性生殖——营养生殖
营养生殖是由高等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的一部分,与母体脱落后,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9
嫁接
扦插
人
接穗
工
营
养
砧木
繁
殖
方
法
10
卵细胞 (去核)
体外培养形 成早期胚胎
母羊C
胚胎发育 克隆羊
(代理母亲怀孕)
—多莉
16
想一想: 这两项技术的实施过程中,是否 存在共性呢?
如果根据研究需要停留在该阶段, 是否还属于个体克隆呢?
体外培养 成早期胚胎
都有在体外进行细胞培养的阶段
17
细胞克隆 获得遗传背景相同的细胞群
18
想一想:
•细胞克隆有哪 些用途?
个个体的结合,只由一个模板分子、 母细胞或母体直接形成新一代分子、 细胞或个体,就是无性繁殖,即克 隆。
22
想一想: •个体水平的克隆能够从一个细胞 克隆繁殖出一个生物,它的理论 基础是什么?
23
个体克隆的理论基础 体细胞具有全部遗传信息,即具有细
胞的全能性。
24
想一想: •为什么个体水平克隆较难实现? 尤其是动物个体的克隆? •植物体细胞实现全能性需要什么
得到特定类型 细胞及其产物
单 克 隆 抗 体 制 备
19
想一想: 在获得转基因植物过程中是否
涉及到了克隆?属于什么水平
土壤农杆菌
浙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 什么是克隆 课件 (共21张PPT)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注射抗原 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细胞融合、筛选
杂交瘤细胞
细胞培养 筛选,继续培养 足够数量的、能产生 特定抗体的细胞群 体外培养 注射到小鼠腹腔
单克隆抗体
植物克隆
中国首例异体克隆动物--克隆北山羊
Hale Waihona Puke 绵羊“多利”从理论上说,细胞核具有基因 组全套遗传信息,生物的体细 胞有潜力发育成胚胎和形成与 核供体完全相同的克隆个体。 世界首例胚胎克隆波尔山羊"津生"
这三个水平上的克隆在技术上实现的时间顺序如何?你是如何 推断的?
细胞水平的克隆、分子水平的克隆、个体水平的克隆
读一读 克隆技术发展的历史实际情况如何?他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1、微生物克隆
细菌的二分裂
大肠杆菌的分裂
大肠杆菌的菌落
2、遗传工程克隆(如DNA克隆)
3、个体水平上的克隆
胚胎细胞核移植 体细胞核移植
第二章 克隆技术
第一节
什么是克隆
克隆是英文 clone 的译音,一般是指生 物的无性繁殖系,即由一母体经无性繁 殖而繁衍的一群生物。
自然界中的无性繁殖现象
讲一讲:植物中有无性繁殖现象吗?讲讲你所知道的!
植物的无性繁殖 扦插 压条
菊花、葡萄、月季和 柳树等
桂花、 夹竹桃
高空压条
嫁接
无性生殖
现在一般认为生物学上有哪些层次的克隆呢 ?他 们分别指什么?
广东诞生首例体细胞五头“克隆猪”
胚胎细胞的克隆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动物克隆吗?为什么?
中国首例异体克隆动物--克隆北山羊
绵羊“多利”
从理论上说,细胞核具有基因 组全套遗传信息,生物的体细 胞有潜力发育成胚胎和形成与 核供体完全相同的克隆个体。 世界首例胚胎克隆波尔山羊"津生"
高一生物克隆技术知识点

高一生物克隆技术知识点高一生物:克隆技术知识点克隆技术是一项令人着迷的生物技术,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在高一生物学习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克隆技术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分类、原理,以及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获得与其亲代个体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
根据克隆的方式和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克隆技术分为三类:基因克隆、生殖克隆和胚胎克隆。
基因克隆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感兴趣的基因片段或DNA序列插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从而使宿主细胞具有特定的性状或特性。
基因克隆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领域,可以用来研究基因功能、生产重组蛋白和制造转基因生物等。
生殖克隆是指在无性繁殖的过程中,获得与亲代个体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
这种克隆方式主要应用于农业和畜牧业领域,可以提高种畜的优良品种和产量。
生殖克隆的方法包括人工切割、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等。
胚胎克隆是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获得与亲代个体完全相同的胚胎个体。
这种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诸如胚胎干细胞研究和治疗、器官和组织移植等都需要借助胚胎克隆技术。
那么,克隆的原理是什么呢?克隆技术的原理主要涉及细胞的核移植和胚胎的体外培养。
核移植即将提供DNA的细胞核植入到无核的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和提供DNA一致的遗传信息。
而胚胎的体外培养则是指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培育成胚胎,然后将其移植到母体中继续生长发育。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基因克隆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和理解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通过克隆感兴趣的基因,科学家可以揭示其对生物的影响和作用途径,进一步了解生物体的生理和发育过程。
其次,胚胎克隆技术为器官和组织移植提供了可能。
通过胚胎克隆和干细胞的培养,科学家可以获得大量原始细胞,进而修复和替代损坏的组织和器官。
这对于医学研究和治疗来说是一项重大突破,有望解决许多严重疾病和损伤的治疗难题。
高中生物第二章克隆技术第1节什么是克隆第2节植物的克隆教案浙科版选修3

第一节什么是克隆第二节植物克隆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比拟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简述克隆含义。
2.通过举例,概述克隆根本条件。
3.结合单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示意图,理解细胞全能性及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程序。
4.联系植物克隆实例,说明植物克隆概念、成就及应用前景。
1.克隆定义及其根本条件。
(重点)2.植物细胞全能性含义。
(重点)3.植物组织培养。
(重难点)无性繁殖与克隆无性繁殖,即只要不通过两个分子、两个细胞或两个个体结合,只由一个模板分子、母细胞或母体直接形成新一代分子、细胞或个体。
2.在分子水平上,基因克隆是指某种目基因复制、别离过程。
3.在细胞水平上,细胞克隆技术应用在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操作中。
4.在个体水平上,植物可由母体特定部位或构造产生新个体,而动物克隆较复杂,经历了由胚胎细胞克隆到体细胞克隆开展过程。
5.克隆根本条件:具有完整基因组细胞核活细胞;能有效调控细胞核发育细胞质物质;完成胚胎发育必要环境条件。
1.克隆技术开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尝试举例加以说明。
【提示】 微生物克隆,如菌落形成;遗传工程克隆,如DNA 克隆或基因克隆;个体水平上克隆,如克隆动物。
植物细胞全能性1.根本含义:植物体每一个生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潜能。
2.全能性原因:每个细胞都含有本物种所特有全套遗传物质。
3.特点:不同植物或同种植物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细胞全能性表达程度大不一样。
2.有人说只要找到秋海棠一个细胞,就能再生出秋海棠,这依据生物学原理是什么?【提示】 能让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依据是细胞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1.2.过程: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 芽―→植物体。
3.植物组织培养一般程序(1)配制含有适当营养物质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含有琼脂培养基,进展灭菌。
(2)从消毒根、茎或叶上切取组织块。
(3)将组织块放在固体培养基上进展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4)以适当配比营养物质与生长调节剂诱导愈伤组织,直到再生出新植株。
高中生物课件:什么是克隆

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载体。
接: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转:连接产物转入宿主细胞。 筛:筛选含有正确序列重组质粒的细菌。
feixuejiaoyu
细胞克隆
feixuejiaoyu
个体克隆
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 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feixuejiaoyu
富贵竹插枝即活
我国成功 繁殖克隆 兔体形要 比普通兔 大许多。
feixuejiaoyu
克隆山羊 “阳阳”降 生在中国西 北农林科技 大学种羊场。
feixuejiaoyu
中国第二 头克隆牛 “科科” 目前状况 一切正常。
feixuejiaoyu
四、生物的克隆需要满足的条件 (以克隆羊多莉为例)
1、具有包含物种完整基因组的细胞核的活细胞。 2、能有效调控细胞和核发育的细胞质物质。 3、完成胚胎发育的必要的环境条件。
仙人掌每块落地就生根
feixuejiaoyu
三、克隆技术发展的历史
阅读P19-20课文,总结克隆技术发展的历史
细胞克隆: 微生物克隆
分子克隆: DNA克隆 个体克隆: 克隆羊多莉
feixuejiaoyu
补充: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
克隆鱼
feixuejiaoyu
美国研究 人员成功 克隆出世 界上第一 头骡子。
feixuejiaoyu
克隆技术的发展
世界上首 例克隆马 “普罗梅 泰亚”在 意大利出 生。后面 是它的 “母亲兼 姐姐”。
feixuejiaoyu
巴西 首次 培育 成功 克隆 牛。
feixuejiaoyu
第 一 只 克 隆 猫 cc 诞 生
feixuejiaoyu
高中生物科普克隆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高中生物科普克隆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高中生物科普:克隆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生物科学领域的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复制生物个体的一种技术。
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生物科普克隆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一、克隆的原理克隆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分裂克隆和体细胞核移植。
1. 分裂克隆分裂克隆是指通过细胞分裂的自然过程,产生完全相同基因组的个体。
最常见的例子是细菌和植物的无性繁殖。
细菌通过二分裂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菌,而植物通过分蘖或者分根繁殖。
2. 体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是指将一个生物的体细胞核嵌入到另一个接受者的空卵细胞中,通过人工手段使其发育成为一个完整个体。
这种克隆方法在动物领域更为常见。
二、动物的克隆技术应用1. 畜牧业克隆技术在畜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克隆技术,农民可以复制出良种畜禽,提高产量和质量。
同时,克隆技术也可以用于繁殖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物种多样性。
2. 医学研究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可以复制出完全一致的实验动物,用于研究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方法。
克隆技术还可以用于组织器官的再生和移植。
3. 生殖医学克隆技术在生殖医学领域也有潜在的应用。
例如,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帮助不能自然受孕的夫妇实现生育愿望。
这种方法可以将男性或女性的体细胞嵌入到空卵细胞中,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获得优质胚胎,再将其植入到母体中发育。
三、植物的克隆技术应用1. 农业种植克隆技术可以帮助农民繁殖和种植高产、抗病虫害的作物。
通过选取具有优良特性的母株,利用分根或分蘖的方法繁殖出大量具有相同基因组的新植株。
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和质量。
2. 园艺观赏克隆技术在园艺观赏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分栽和扦插的方法,可以复制出高质优良的园艺植物,如美丽的花卉和绿化树木。
3. 生态修复克隆技术在生态修复领域也具备潜在应用。
例如,在石漠化地区,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出抗旱植物,用于植被恢复和土地保护。
高中生物:细胞工程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工程知识点(一)克隆1.克隆clone:无性繁殖系(只由一个模板分子、母细胞或母体直接形成新一代…)2.克隆技术cloning:从众多基因或细胞群体中通过无性繁殖和选择获得目的基因或特定类型细胞的操作技术3.内容:(1)分子水平:基因克隆即目的基因的复制(受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分离(特定基因探针选择、钓取目的基因)过程(2)细胞水平: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3)个体水平: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从一个单一(体)细胞繁殖出生物个体——胚胎细胞克隆以胚胎/卵细胞作为供体、利用核移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动物个体克隆4.条件:(1)理论条件:细胞全能性/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全套遗传物质(根本原因)(2)基本条件:①具有包含物种完整基因组的细胞核的活细胞②具有能有效调控细胞核发育的细胞质物质 e.g去核卵细胞③完成胚胎发育的必要的环境条件 e.g胚胎早期培养环境/子宫5.非正面影响: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进化,维护生态平衡(二)植物克隆1.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1)受精卵>生殖细胞>胚胎/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体细胞;PS生殖细胞在一定刺激下染色体可加倍;一些动物存在孤雌生殖(2)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低等动物>高等动物PS不同种类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全能性的表达程度大不相同2.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克隆的技术基础)(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即植物体的每个生活细胞都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因而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2)过程:①离体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诱导形成试管苗→新植株PS外植体选取形成层(分生组织)部分易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A.培养条件:首先是离体培养(生物体内细胞中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故无法表现出全能性)半/固体培养基(固体为例)a.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蔗糖、维生素、有机添加剂(氨基酸、琼脂凝固剂等)b.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适当浓度配比诱导分化出芽/根的顶端分生组织/花)——CTK中等量IAA少量诱导脱分化,CTK、IAA比例合适诱导根芽分化c.无菌条件(外植体70%酒精消毒、器械高温蒸汽灭菌)——杂菌争夺产毒d.适宜的pH、温度和渗透压B.光照:若外植体是(带叶)茎段,不经历脱分化再分化,组培全过程均需要光照;若外植体是非光合作用部位(如胡萝卜块根),再分化成芽后光照C.试管苗移栽前需炼苗(草炭土/蛭石,逐渐降湿)D.愈伤组织:排列疏松的高度液泡化的活的薄壁细胞团②外植体→愈伤组织→摇床液体悬浮培养分散成单细胞→胚状体→人工种子PS 单细胞植物克隆,类似受精卵的卵裂、分化、器官发生、形态建成单细胞:细胞质丰富、液泡小、细胞核大(胚性细胞特征)③酶解细胞壁→原生质体培养→新植株(2)用途:微型繁殖、制造人工种子(胚状体阶段)、单倍体育种、作物脱毒(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旺盛病毒极少Cf抗病毒)、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可诱发和筛选抗盐植株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愈伤组织阶段已可,试管培养苗、细胞培养反应器也可)(3)长期培养后的全能性下降原因:染色体畸变、核变异、非整倍体产生;细胞或组织中激素平衡被打破;细胞对外源生长物质的敏感性改变;形成缺乏成胚性的细胞系——植株在多次继代培养后,会逐渐丧失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3.原生质体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植物)获得原生质体:在甘露醇溶液环境(较高渗透压)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用网筛过滤原生质体到离心管内,离心后收集沉淀物,用等渗溶液洗涤;检验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依据渗透作用原理,采用低渗胀破法(见比较表格)4.植物细胞工程:培养植物细胞(包括原生质体),借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或通过细胞融合将不同源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通过细胞培养,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植株C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若基因型不同为细胞杂交)——基因定位:利用细胞杂交中染色体丢失与特定基因产物的对应关系(三)动物细胞工程1. 动物细胞培养指明“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什么是克隆技术?

什么是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复制动植物生命体的基因和遗传特征,创造出与被克隆体相同或相似的个体。
这一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但也引发了众多道德和伦理问题。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克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争议,希望能带给读者更深入的了解。
一、克隆技术的原理(300-500字)克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细胞核移植来实现的。
细胞核移植,顾名思义,是指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个细胞中,使之重建一个新的个体。
具体步骤如下:1. 提取供体细胞:供体细胞可以是体细胞、胚胎细胞或者其他生物组织中的细胞。
提取供体细胞的过程需要高超的技术,以确保细胞的完好性和生命活力。
2. 移植供体细胞:将提取到的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被去核(无细胞核)的目标细胞中。
这个目标细胞可以是卵细胞,也可以是干细胞。
移植成功后,供体细胞的细胞核与目标细胞的细胞质融合,形成新个体的胚胎。
3. 培养和植入:克隆胚胎经过培养一定时间后,可以被植入到宿主母体中发育成熟。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监测,以确保克隆胚胎的正常生长和健康发育。
二、克隆技术的应用(300-500字)克隆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克隆技术的主要应用:1. 科学研究:克隆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可以研究不同物种的基因和遗传特征,了解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复杂机制,并研究某些疾病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2. 药物研发:利用克隆技术,可以从动物体内克隆出大量的蛋白质或其他有益物质,例如药物。
这大大提高了药物的产量和纯度,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 农业生产:克隆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在经过克隆的植株中,可以通过选择优质基因,使得其生长得更快、更健壮、更抗病虫害。
4. 动物保育:克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物保育领域。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复制稀有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增加其种群数量,提高物种生存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什么是克隆(略) 第二节植物的克隆1.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含义。
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重点) 3.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体现。
4.简述植物细胞、器官培养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 5.简述植物原生质体获得的方法及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操作过程和应用。
(难点) 6.简述多途径的植物克隆实践。
一、植物组织培养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含义:植物体的每个生活细胞都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因而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2)特点①不同种类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大不相同。
②长期培养中,培养物的胚胎发生和器官形成能力下降。
2.程序(1)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中含有适当营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0.7%~1%的琼脂;把培养基倒入灭菌试管中凝固成半固体。
(2)小组织块的切取:从消毒的根、茎、叶上切取。
(3)愈伤组织的获得:植物组织块切口处的细胞在创伤的刺激下发生脱分化,成为分裂的细胞。
在创伤表面形成一种由相对没有分化的活的薄壁细胞团组成的新生组织,即为愈伤组织。
(4)新植株的再生①诱导愈伤组织,使其产生出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并由此再生出新的植株。
②将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再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发育成胚状体,进而发育成新的植株。
3.成功的条件(1)深入探讨特定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条件。
(2)在植物克隆试验研究中,尽量选择性状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如何操作才能成功?提示:离体条件;无菌操作。
二、细胞培养和器官培养1.措施:通过平衡的植物激素配比进行调控。
(1)适量的激动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比可诱导芽的分化。
(2)适量的吲哚乙酸及适当减除其他某些激素,可诱导生根。
2.意义(1)利于植物的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及调节控制这些过程的环境因素、遗传基础和分子及生理生化机理的研究。
(2)通过遗传工程的操作,研究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的重要基因或影响因素。
(3)培育植物新品种。
三、原生质体培养与植物细胞工程1.原生质体的获得方法在0.5~0.6 mol/L的甘露醇溶液环境(较高渗透压)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叶片、愈伤组织或悬浮培养细胞,除去细胞壁。
2.植物细胞工程(1)操作过程外源遗传物质――→基因工程技术受体植物细胞―→转基因细胞――→培养新植株(DNA) (包括原生质体受体)(2)应用①培育作物新品种。
②为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系统。
2.利用紫草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一般到哪一阶段,便可大量生产提取中药紫草素?提示:愈伤组织阶段。
细胞全能性及其表现条件1.生物细胞的全能性生物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因而都含有生物一整套的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但在生物体上时不能表现出全能性,只能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在特定的环境、激素等的影响下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1)首要条件是脱离母体。
(2)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除含有一定的水分、无机盐外,还要添加一定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这有助于愈伤组织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
(3)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前期对光照无需求,在后期需要光照条件,这有利于细胞生长、分化。
(4)动物细胞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其全能性不易表达,但其核仍具有全能性。
3.细胞全能性高低的比较(1)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受精卵>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体细胞。
(3)幼嫩细胞>衰老的细胞。
(4)分化程度低>分化程度高(体细胞)。
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解析] 细胞的全能性应是离体的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玉米种子有完整的胚,自然条件下种植即可发育成新个体,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 B[思维升华](1)有人说只要找到秋海棠的一个细胞,就能再生出秋海棠,这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提示:能让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依据的是细胞的全能性。
(2)全部基因等同于全套基因吗?提示:全套基因≠全部基因: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因为细胞中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而不是“全部基因”,配子中有全套基因,因此仍然具有全能性。
(1)只有由单个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才算是体现出了细胞的全能性,仅发育成一部分,不能体现出全能性。
例如,壁虎断尾之后,仍可长出,就不是全能性的体现。
(2)全能性降低的因素①由于染色体畸变、细胞核变异或非整倍体产生;②激素平衡被打破或细胞对外源生长物质的敏感性发生改变;③缺乏成胚性的细胞系。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核内含有本物种的全套基因B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比动物细胞更容易体现C .不同个体之间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不同D .培养物可无限制地长期克隆解析:选D 。
在长期培养过程中,培养物由于染色体畸变、细胞核变异或非整倍体产生等,而且这些变异皆不可逆,从而导致培养物的胚胎发生和器官形成受阻,因此,培养物不可能无限制地克隆下去。
植物组织培养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过程外植体(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植物体。
3.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所有实验用具要严格灭菌。
(2)接种过程要求无菌操作。
(3)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愈伤组织培养最初避光培养,后期见光培养。
(4)激素:主要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5)试管苗培养:要先进行生芽培养,再进行生根培养;试管苗的培养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4.与植物细胞培养的区别(1)含义不同①植物组织培养:指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把植物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
②植物细胞培养:是将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愈伤组织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得到分散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继代培养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的细胞群体的一种技术。
(2)目的不同①植物组织培养:得到更多的植物体。
②植物细胞培养:获得人类所需要的细胞代谢产物。
5.植物克隆的应用(1)培育抗逆、高产及优质的转基因植株。
(2)细胞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如某些中药)的工业化生产。
(3)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 或病原体的毒蛋白,诱发和筛选抗盐或抗病突变体。
(4)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赖氨酸类似物,筛选出抗赖氨酸类似物突变体。
脱分化、再分化和细胞分化(1)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分化程度较高→分化程度较低)。
(2)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针对于脱分化,分化程度较低→分化程度较高)。
(3)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过程(分化程度较低→分化程度较高)。
如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过程获得的细胞是正常植物体经__________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顺利完成③过程,除了需要各种无机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两类不同功能的物质)。
该过程形成的细胞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过程④的结果看,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在探究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实验中,得到了如下结果:①只有细胞分裂素时,组织块产生愈伤组织;②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不分化;③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分化出芽;④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由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 (1)单倍体性细胞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2)图中③是脱分化,在培养基中除需加入无机营养物质外,还需加入有机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形成的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3)图中④是再分化,从结果上看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不同,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的影响不同。
[答案] (1)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的一半(2)有机营养物质 植物激素 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细胞壁薄(3)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4)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的影响不同。
[思维升华](1)若题干④过程只分裂,但没有根和茎的分化,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植物激素的配比不对。
(2)由该胚状体产生的个体都是纯合子吗?提示:是否是纯合子,取决于亲本。
(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根、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新植株的途径中其中的两条是:可以直接诱导出芽和根,也可以诱导出胚状体,再发育成植株,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配比。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归纳为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选取根尖、茎叶、形成层等诱导形成愈伤组织B .②――→再分化③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C .①―→③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D .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得到胚状体或丛芽解析:选D 。
外植体通常选用根尖、茎尖、形成层等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部位,A正确;②――→再分化③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B 正确;①―→③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C 正确;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得到愈伤组织,将②经再分化培养成③时,得到胚状体或丛芽,D 错误。
[随堂检测]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生物体内的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特性B.生物体的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特性C.生物体的细胞能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特性D.生物体内的高度成熟和分化的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解析: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