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_微课_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2024年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范文

《2024年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范文

《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篇一国外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案例剖析一、引言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高效灵活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一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外微课资源开发的关键要素,以及具体应用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之处与经验借鉴。

二、国外微课资源开发的关键要素1. 明确的教学目标:微课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学习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结合多种媒体形式,如视频、音频、图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 高效的资源整合:合理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使其更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

4. 良好的交互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互动环节,增强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国外微课资源的应用案例剖析(一)案例一:TED-Ed系列微课TED-Ed是TED推出的一款免费微课平台,其微课资源涵盖了科学、技术、人文等多个领域。

其成功之处在于:1. 精准定位:TED-Ed的微课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

2. 优质师资:邀请全球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保证教学质量。

3. 互动性强:学习者可以通过评论、分享、投票等方式参与课程讨论,增强学习体验。

(二)案例二:Coursera平台微课资源Coursera是一家国际性的在线教育平台,其微课资源涵盖了计算机科学、商业管理、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

其成功之处在于:1. 课程设置系统化:Coursera的微课资源以课程为单位进行组织,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方便学习者系统学习。

2. 认证机制完善:学习者完成课程后,可获得由Coursera颁发的认证证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3. 跨文化交流:Coursera的课程吸引了全球学习者参与,为学习者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四、经验借鉴与启示通过对国外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经验借鉴与启示:1. 明确教学目标:在开发微课资源时,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学习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完整版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完整版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综述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微课程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2011年是微课程研究的兴起,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最早发表的与微课程相关的文章是2011年关中客的《微课程》,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微课程”概念的源,并批判性地指出:微课程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课程,适用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检验。

此后微课程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微课程进行解读,研究其概念含义特征等。

一、研究内容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

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

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

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

同时他还指出“”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2024年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范文

《2024年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范文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

其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形式,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进展,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微课的定义与特点微课是一种以短视频为主要形式,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深入讲解的教学资源。

其特点包括:时间短、内容精炼、针对性强、互动性好等。

微课的出现,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教育资源形式。

三、国内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1. 建设情况国内微课资源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各级教育机构、学校、教师等纷纷加入到微课资源建设的队伍中,通过制作、上传和分享微课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微课资源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微课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2. 应用情况在国内,微课资源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培训、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

通过微课资源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微课资源也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国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1. 建设情况国外微课资源建设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各国教育机构、学校、教师等纷纷加入到微课资源建设的队伍中,通过制作、上传和分享微课资源,形成了全球性的微课资源共享平台。

同时,国外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微课制作技术和方法,提高微课资源的质量和效果。

2. 应用情况在国外,微课资源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微课资源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微课资源也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国外还在不断探索微课资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企业培训、社会教育等。

五、发展趋势与建议1. 发展趋势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微课资源的制作技术和方法将不断更新和改进,提高微课资源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微课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将更加便捷和高效,形成全球性的微课资源共享平台;三是微课资源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不仅应用于教育领域,还将应用于企业培训、社会教育等领域。

《2024年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范文

《2024年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范文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革新,其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进展情况,探讨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二、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现状(一)国内“微课”资源建设近年来,国内“微课”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方面,各级教育机构纷纷开展“微课”资源建设,包括学校、教育部门、企业等。

这些机构通过制作短视频、在线课程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微课”资源。

另一方面,国内教育平台也在积极推动“微课”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如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等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微课”资源。

(二)国外“微课”资源建设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微课”资源的建设同样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外教育机构和教育专家通过开展网络课程、视频教程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微课”资源。

此外,一些国外学习平台也在不断创新“微课”的应用模式,如Coursera、edX等平台,不仅提供了海量的“微课”资源,还与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在线教育项目。

三、国内外“微课”应用进展(一)国内“微课”应用进展在国内,“微课”应用已逐渐普及到各个领域。

在教育领域,教师们通过使用“微课”资源,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微课”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职业培训等领域,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知识和技能。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还通过“微课”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普及等活动。

(二)国外“微课”应用进展在国外,“微课”应用同样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在教育领域,教师们利用“微课”资源开展个性化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微课”还被应用于商业、军事等领域,帮助相关人员快速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

同时,一些国家政府还利用“微课”进行公共信息传播、宣传等活动。

四、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一)面临的挑战虽然国内外在“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2024年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范文

《2024年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范文

《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微课作为这一变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灵活便捷等特点,迅速在教育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对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二、微课的研究现状1. 国内外研究概况微课起源于国外,自2008年首次提出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国内自2012年起,微课也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微课进行了研究,包括定义、特点、设计、制作、应用等方面。

2. 研究成果(1)定义与特点:微课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环节。

其特点包括主题突出、内容短小精悍、制作方式灵活多样等。

(2)设计与制作:研究集中在如何有效设计微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教学资源等方面,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软件工具进行微课的录制与编辑。

(3)应用与效果:研究涉及微课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同时,研究还关注微课在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态度与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三、微课的发展趋势1. 技术发展推动微课进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的制作、传输、学习等环节将更加便捷高效。

例如,利用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推荐与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利用云计算可以实现跨平台、跨设备的学习,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 微课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除了在传统学科领域的应用外,微课还将拓展到职业培训、终身学习等领域。

例如,企业可以利用微课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个人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自我提升,实现终身学习。

3. 微课与其它教学模式的融合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微课将与其他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进行融合,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内外微课发展研究概述

国内外微课发展研究概述

国内外微课发展研究概述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以其短小精悍、新颖活泼的形式博得了学习者的眼球,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随着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兴起,微课在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频繁,短短几年,“微课”已经成为了高热词。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微课的概念,内涵以及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国内外微课的发展现状,分析出国内微课发展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国内外微课;发展现状;研究综述一引言国外是从可汗学院的兴起才提出微课的,伴随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流行而大热,进而传到国内。

尤其是当我国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微课就以其短小精悍、授课形式丰富多样等特点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较传统课程来说它的内容精简、针对性强,呈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突破某一个教学问题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在越发强调学习者主体性的当今社会,微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日趋突出。

所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微课发展的现状,进而得出各自优缺点,为我国的微课发展得出一些建议。

二微课与微课程1 微课概念微课与微课程的话题,是近几年来随着可汗学院而大热。

微课( micro-lecture) 最早源于 1993 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university of noahem Iowa)所提出的 60 秒课程( 60-second course) 以及1995 年英国纳皮尔大学( napier university) Kee TP 提出的 1分钟演讲( the one minute lecture,OML)[1][2]。

目前,普遍热议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 于 2008 年首次提出,并被人们称为 1 分钟教授[3]。

Penrose 的微课概念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教育方法与理念构建而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实质上改变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形式[4]。

《2024年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范文

《2024年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范文

《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着创新与变革。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其出现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烈的讨论。

本文将围绕微课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发展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微课的研究现状微课,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载体,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形式灵活等特点,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

其核心思想在于将知识以片段化、碎片化的方式呈现,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自2011年起,微课在国内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微课的学习效果评估等。

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定性的研究,如案例分析、深度访谈等,也有定量的研究,如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

这些研究为微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微课的主要研究成果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面,研究主要涉及视频录制技术、教学资源整合、课程内容组织等。

例如,关于如何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如何将课程内容有效地分割成多个短小精悍的片段等。

同时,还有学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设计更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的微课内容。

在教学应用方面,研究表明微课在各学科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

通过引入微课,教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微课还为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在学习效果评估方面,研究表明微课具有较高的学习效果。

通过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和成绩数据,可以评估微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还有学者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评估微课的学习效果。

四、微课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尽管微课在教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保证微课的教学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教师在制作和设计微课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024年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范文

《2024年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范文

《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篇一一、引言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通过简短、精炼的视频形式,以特定主题为核心,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本文将全面分析微课的研究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微课的研究现状(一)国内外微课的发展历程微课的概念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并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微课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发展迅速。

经过多年的发展,微课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微课的应用领域微课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

此外,微课在语言学习、职业技能培训、文化传承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微课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外关于微课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主要集中在微课设计、制作、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

其中,如何有效地设计微课、提高其教学效率和吸引力成为研究重点。

同时,微课在教学评价中的价值和作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三、微课的发展趋势(一)技术创新推动微课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将会有更多创新。

例如,通过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等。

(二)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微课发展未来,微课将更多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如与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这将有助于从更多角度和层面研究微课的教学效果和价值。

(三)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这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也促进了微课的快速发展。

(四)微课将推动教育改革微课的简短、精炼、灵活等特点,使其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创新的空间和可能。

同时,微课也将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四、结论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rence Kee[4]教 授 提 议 ,让 学 生 对 特 定 主 题 进 行 一 分 钟 演 讲 (One Minute Lecture, OML)。 他认为,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应 具有掌握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应对快速发展的学科知识及交 叉 学 科 的融 合[5],在 准备 过 程 中 ,学 生 必 须去 思 考 那 些 与 主 题 相关的、应被熟悉掌握的核心概念。
二、微课与常规课的比较 通过对文献及微课资源网站的研究发现,微课与传统的 常规课有着较大的区别(见表 1)。
表 1 微课与常规课的比较
微课
常规课
授课内容
单个知识点
多个知识点
适用学科/内容
理科或不需要持续讲解探讨的内容 所有学科
授课方式
以教学视频、音频等信息技术媒体为 面 课程无法重现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学微课资源网站是 “中国微课 网 ”[18],它 是 国 家 教 育 部 教 育 管 理 信 息 中 心 主 办 的 首 届 “中 国 微课大赛”而创办的资源平台,现有上万件微课作品,涉及中 小 学 各 学科 内 容 。 此 外 ,国 内 高 校 微 课 资 源 网 站— —— 全 国 高 校 微 课 教学 比 赛[19],为师 生 提 供了 大 学 课程 。
形成的一种教学资源。 通过分析微课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特点,对比目前国内外著名微课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概
况及 其 应用 研 究 进展 ,简 述 了国 内 外 微 课 资 源 在 课 程 内 容 的 呈 现 形 式 、配 套 资 源 的 建 设 及 在 教 学 应 用 等 方 面 的
差 异 ,并 在 此 基础 上 提 出丰 富 微 课内 容 的 呈 现 形 式 、完 善 相 关 的 配 套 资 源 ,以 及 拓 展 微 课 在 教 学 上 的 应 用 等 建
议,以期为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微课;微课程;教学资源;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3)06—0026—08
微 课 (Microlecture), 又 名 微 课 程 , 是 相 对 常 规 课 来 说 的 一种微小的课程, 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 题。 它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源所组成,教师可在 课堂上利用微课作为授课的素材,而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预 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 同时,简短的微课视频让学生更 好地集中注意力,把握课程要点。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新 形式,微课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移动学习和在 线学习等方面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然而,微 课的确切定义仍在争论之中,国内外微课资源的建设及在教 学上的应用也具有明显差异。 国外微课资源网站的建设相对 新颖和完善,并已应用于日常教学中,而国内微课资源在教 学上的实践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个发布于 YouTube 平台的微课视 频 ,他 们希 望 通 过这 种 在 线 教学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 TED-Ed[16]是 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于 2011 年在其官方 网 站上开辟的专门针对教育者的频道。 它关注如何将 TED 演讲 应用到中小学教学中[17],其微课 视频 发 布 于 YouTube 平 台 ,并 希望为人们提供“值得分享的课程”(Lessons Worth Sharing)。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电子产品等迅猛发展,微课 为远程教育、在线教学、移动学习等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在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校园网 络 建 设并 引 入 先进 的 教 育技 术[14]。
三、微课资源网站的建设概况 近年来,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并取得新进展。 如国外 的 Khan Academy、TED -Ed、Teachers Tv、InTime、Watch Know Learn,国内的中国微课网、微 课 网 、大中 小 学 优秀 微 课 作品 展 播平台等。 国外最具影响力的微课资源网站是可汗学院 (Khan Academy) 及 TED-Ed。 可 汗 学 院 [15]是 由 萨 尔 曼·可 汗 (Salman Khan)于 2006 年创建的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现有超过 4000
*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青少年化学学习游戏———‘520 化学动漫扑克等’游戏转体的开发”(项目编号 20120101)资助。
26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Theory Front

可见,在微课概念的界定中,国内研究者更加注重微课 与实际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内容的结合,并丰富了微课的 内涵。
27
理论前沿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 荨荨
2013 年第 6 期 总第 219 期
图 2 TED-Ed 的课程讲授界面 2.国 内 微 课 内 容 的 呈 现 形 式 国 内 微 课 内 容 的 呈 现 形 式 主 要 以 结 合 PPT 等 多 媒 体 的 教师讲授或课堂实录片段这两种形式呈现,微课内容与中小 学课程教学大纲紧密相连。 下面以中国微课网为例进行介 绍。 中 国 微 课 网[22]目 前 涵 盖 了 来 自 全 国 31 个 省 市 的 中 小 学 教师上传的参赛微课视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 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信息技术、科学、历史与社会等学 科,授课时长均在 10 分钟以内。 微课内容主要来源于中小学 常规课的教学内容,部分微课是课堂实录小片段,也有一部 分是教师结合课件的讲解,视频常配有相关课程说明,方便 学生寻找对应的知识点。
图 3 中国微课网的课程讲授页面 由此可见,国外微课涉及的学科更加丰富,其内容的呈 现形式更加多样,除了以真人讲解演示外,还以电子黑板、卡 通动画等形式呈现,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这也得益于微课 的设计开发团队不仅包含学科教师, 还有不少制作动画、视 频等专业技术人员。 相比之下,国内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较 单一,仍以课堂实录片段为主,教师们更倾向于对自己的优 质课视频进行后期加工, 这也使授课内容缺乏一定连贯性。 由于教师自身的编辑处理能力不强,加之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对视频进行录制、加工处理等,课堂实录的效果不佳,从而影 响微课视频的实用性。 (二)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
国内 研 究 者对 微 课 有着 不 同 的解 读[8~10]。 率 先提 出 微 课概 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11]将之定 义 为 :“按照 新 课 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 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 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 、 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 支持资源,即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 半 结 构 化 、主 题 突 出 的 资 源 单 元 应 用 ‘生 态 环 境 ’, 是 在 传 统 的教学资源类型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
为此,本文通过介绍和对比国内外较具影响力的微课资 源网站中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配套资源的建设以及微课在 教学上的应用情况,希望为教师更好地认识微课、开发微课 资源及促进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微课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念界定 微 课 的 雏 形 最 早 见 于 美 国 北 爱 荷 华 大 学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 有 机 化 学 教 授 LeRoy A. McGrew 在 1993 年 提 出 的“60 秒 有 机 化学 课 程 ”[2][3],目的 是 让 非 科 学 专 业 人 士 在 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之运用到其它 学科 领 域。 1995 年 , 英 国 纳皮 尔 大 学 (Napier University)的
授课时长
10 分钟以内(部分微课的授课 时 长 在 15-20 分钟)
40 分钟
教学场地
任何场所进行
学校教室进行
设备支持
多媒体数码终端设备 (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计算机、 投影 仪、 黑板或电 子白板
知识点针对性


对教师信息技术要求 较高
较低
网络环境要求
较高
较低
相比于常规课, 微课对师生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对学生而言,微课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 化 学 习 ,通 过 观 看 微 课 视 频 ,对 知 识 进 行 查 漏 补 缺 ,自 主 选 择 性 强 ,同 时 ,微 课 还 要 求 学 生 具 有 分 析 、收 集 和 应 用 信 息 的 能 力[12]。 对教师而言 ,授 课 场所 不 局 限于 教 室 ,教师 通 过 录制 微 课视频,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学 科知识与教学技能, 还需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并改进教学 方法,并在简短的时间内讲授知识点。 对学科而言,并非所有 学科都适合进行微课教学— ——对于大部分的理科来说, 其知 识点明确,只需要清楚讲授某个概念、公式、实验等即可,这能 达到编制微课的要求; 而对于需要长时间持续探讨的课程或 是 对 复 杂 解 题 过 程 的 讲 解 ,微 课 便 不 能 达 到 较 好 的 效 果 [13]。
(一)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 1.国 外 微 课 内 容 的 呈 现 形 式 国外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如卡通动画、电子黑板、 真人演讲等,课程面向不同年龄、专业等人群,其内容短小精 悍 ,时 长 一 般 在 10 分 钟 左 右 ,并 配 有 对 应 的 字 幕 ,便 于 人 们 学习。 下面以可汗学院及 TED-Ed 为例进行介绍。 可 汗 学 院 [20]的 微 课 包 括 数 学 、 科 学 与 经 济 学 、 计 算 机 科 学、人文学、测试准备(Test Prep)以及与著名高校(如,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麻 省 理 工 学 院 )合 作 的 医 学 、实 验 等 ,其 内 容主要以电子黑板和教师旁白讲授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并配 有多国语言的讲授字幕。 其中理科课程较为完整和系统,教师 通常采用例题讲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授, 没有过多的导 入,直接进入主题(如图 1)。 除基本课程外,每个专题还设有 相应的拓展性内容(Additional Content)供学生提升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