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设计概论常考知识点

设计概论常考知识点设计概论是设计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全面介绍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在学习设计概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常考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计理论。
下面将从设计元素、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三个方面,总结设计概论常考的知识点。
一、设计元素设计元素是构成一幅设计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色彩、质地和空间等。
1. 点:点是最基本的图形元素,通常表示位置。
在视觉设计中,点可以用来强调、组织或划分空间等。
常见的点的类型有实心点、空心点、点阵等。
2. 线:线是由点连接而成的形状。
线可以表达运动、方向、形状和情感等。
在设计中,线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等,不同类型的线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3. 面:面是封闭图形的内部部分,可以是二维的平面,也可以是三维的空间。
面可以用来表现形状、空间和质感等。
常见的面的类型有实心面、空心面、平面、曲面等。
4. 色彩:色彩是设计中最有感染力的元素之一。
色彩可以传达情感、分辨对象、创造氛围等。
色彩的基本属性有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
5. 质地:质地是指物体或图案的外部表面特征,可以是粗糙、光滑、柔软、粘稠等。
质地可以增加视觉上的趣味和触感上的感受。
6. 空间:空间是指在设计中形成的虚拟或实际的三维环境。
空间可以分为正空间和负空间,正空间是人眼直接看到的物体所占据的空间,而负空间则是物体之间或周围的空间。
二、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指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律和准则,以确保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目的。
1. 对比:通过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对比来增加作品的视觉效果。
2. 重复:通过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来增强统一感和连贯性。
3. 平衡:通过在设计中均衡分配元素的位置、形状和颜色等,使作品整体稳定和谐。
4. 节奏:通过重复和变化元素的规律性安排来创造节奏感。
5. 简约:通过剔除多余元素和冗杂信息,使作品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6. 重点:通过突出某个元素或区域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焦点。
设计概论复习要点

设计概论一章“设计”的概念设计(Design Design) 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语义是设想与规划。
“设”在汉语中作为动词,有安排、建立、构筑、陈列、假使等含义;“计”在在汉语中动、名词兼用,名词有如计谋、诡计,动词如计算、计议、计划等等,设计一词几乎综合和包容了“设”与“计”的所有含义,从而且有宽泛的内涵。
设计在英语中用“Design”表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风格、图案、设想等义。
设计的基本要素(1)需求是设计的创造源泉。
没有需求便没有创造。
没有市场规模的需求便没有市场的创造。
(2)投资是设计的能源,资金可能来自政府、军队、社团,也可能来自工业、商业、教会、学校或个人。
没有投资便没有设计机会。
(3)设计师。
设计是社会活动,同时也是专业活动。
专业活动的主体便是掌握了专业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设计师。
4)实施。
设计的价值全在于实施。
建筑施工、安装和装修、手工业和工业制造,符号和媒介的制作与传播等,都属于设计的实施。
(5)营销。
包括经营,营运,销售。
其功能在于将实施的成果推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价值,取得回报。
(6)消费。
指对实施的成果的消费。
包括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也包括生产消费,行政消费,商务消费,国防消费等。
消费生产人,生产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同时生产再生产和再消费的欲望。
因此,只有高水平的消费才能生产高水平的设计(7)管理。
包括政府管理,社会管理,法律管理,道德管理和舆论管理。
目的在于维护设计秩序,保障全局和发展的基本利益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
设计是文化的载体。
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情形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和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应。
我们所说的“设计”不同于单纯的技术层面上的设计,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手工业生产的范围。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总结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总结一、设计概念1. 设计的定义- 设计是指对事物的规划和构思,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需求的活动。
- 设计是对生活中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事物的外形结构、功能、品质进行规划和设计,所用的思维方式和手段。
2. 设计的特点- 对象性:设计的目标是对具体物体进行设计。
- 转换性:将抽象的理念和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物。
- 目的性:设计的行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前瞻性:设计必须具有未来的意义。
3. 设计的基本要素- 内容:设计的具体对象和任务。
- 方法:开发出用于描述和实现任务的技能和技术。
- 手段:设计所必须的实体资源和材料。
- 关系:与设计相关的人、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二、设计原理1. 设计的基本原理-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应该尽可能节约资源。
- 可行性原则:设计应该在技术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和实施。
- 适用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产品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方便。
- 美学原则:产品的设计应当追求美学效果,体现艺术特点和审美要求。
- 安全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当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 可靠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 符合需求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满足用户实际的使用需求。
2. 设计的实用原则- 空间原理:在产品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和组织空间。
- 结构原理:产品设计中要尽量简化结构,以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 功能原理:产品设计中要明确产品的使用功能,确保产品功能完善和相互协调。
三、设计过程1. 设计流程- 明确设计目标:确定设计任务和目标,并且建立设计标准。
- 调研:调查市场、用户、材料和技术等相关信息和条件。
-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和调研结果,进行构思和方案选择。
- 方案设计:根据概念设计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外形设计等。
- 模型制造:制作设计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改。
- 试制:进行试制和测试,确保产品性能和品质。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
适用专业:16级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函授)
辅导教材:《设计概论》丁朝虹宋眉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复习要点:
第1章设计的发展
设计逻辑发展的三个阶段(掌握)
第一节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于源泉(熟悉)
手工艺设计的基本特点(掌握)
第二节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熟悉)
第三节现代设计发展:继承与反思(熟悉)
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反思(重点掌握)
第2章设计的类型
设计的分类(识记)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含义、要素、领域和设计原则。
(掌握)第二节产品设计;包产品设计的含义、要素、领域和设计原则。
(掌握)
第三节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的含义、要素、领域和设计原则。
第3章设计的特征
第一节设计科技性的体现(掌握)
第二节设计的经济性的体现(掌握)
第三节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掌握)
第4章设计的创作
第一节设计师的职责(掌握)
第二节设计师的素养(掌握)
第三节设计基础理论(掌握)
第五章设计的批评
第一节设计的批评标准(熟悉)
第二节设计的批评理论(了解)
第三节当代设计的批评语境
当代设计的文化语境和审美语境(了解)
第六章设计的教育
第一节现代设计教育的产生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掌握)
第二节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乌尔姆学院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掌握)第三节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熟悉)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面授辅导、平时作业
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开卷考试。
设计概论知识点梳理

设计概论知识点梳理设计概论是一门介绍设计基础知识和原则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设计领域和概念。
本文将对设计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设计概念和原则,并为他们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设计的定义和分类1. 设计的定义:设计是创意和实用性的结合,是通过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的过程。
2. 设计的分类:设计可以按照所涉及领域的不同进行分类,如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
二、设计过程和方法1. 设计过程:设计过程通常包括问题定义、调研和分析、概念生成、概念选择、设计开发、评估和改进等阶段。
2.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是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技巧和方法,如头脑风暴、故事板、模型制作等。
三、设计原则和要素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指在进行设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比例等。
2. 设计要素:设计要素指的是构成设计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颜色、形状、纹理、空间等。
四、人机交互设计1. 人机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是指通过研究人们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设计出能够使用户满意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的过程。
2. 设计原则和技巧:人机交互设计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技巧包括用户中心设计、一致性、可用性测试和反馈等。
五、用户体验设计1. 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是指通过研究用户需求和行为,设计出令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2. 设计方法和工具:用户体验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用户调研、用户画像、用户旅程地图、原型设计等。
六、可持续设计1. 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和优化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2. 设计原则和实践:可持续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些原则和实践包括资源节约、废弃物减少、环境友好材料选择等。
七、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1. 设计伦理: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尊重用户隐私、遵循法律法规等。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大全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大全(字数:1839)一、概论设计是一门涉及创意、技能和思维的艺术和实践。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产品设计、图形设计、环境设计等。
设计概论是初学者入门的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
二、设计原理1. 一致性:设计中的一致性是指在整个作品中使用统一的风格、颜色和排版。
保持一致性有助于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2. 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不同元素放在一起来引起注意,并创建视觉冲击。
适当的对比可以增强设计的吸引力和视觉效果。
3. 平衡:平衡是指通过组织元素的位置、大小和数量来创造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4. 接近性:接近性是指将相关的元素放在一起,以便形成视觉组织。
通过接近性,可以创建明确的层次结构,使设计更易阅读和理解。
5. 重复性:重复性是在整个设计中使用相似的形状、颜色、图标等元素。
重复有助于增强一致性和统一感。
三、设计过程设计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方法,用于创作和解决设计问题。
通常包括以下阶段:1. 研究和明确目标:了解设计问题的背景和要求,明确设计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2. 创意思考与草图:通过头脑风暴和草图绘制,产生各种创意的解决方案。
3. 原型制作:选择最有潜力的创意,并制作初步的原型和样品,以验证其可行性。
4. 评估与改进:通过评估原型,获得反馈意见,并进行改进和修改。
5. 最终设计和实施:根据反馈意见完善设计,最终实施并准备展示或生产。
四、设计标准设计标准是指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设计质量和可持续性。
1. 可访问性:设计应该考虑到所有用户的需求和能力,包括身体上的残障或认知障碍。
2. 可用性:设计的作品应易于使用和理解,符合用户习惯和期望。
3. 可持续性: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材料选择和能源效率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4. 安全性:设计应保障用户的安全和健康,避免潜在的危险和伤害。
设计方法是用于解决设计问题和指导设计过程的方法论。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设计概论复习资料设计概论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涵盖了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设计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领域的设计应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设计概论,本文将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设计的定义与分类设计是一种有目的地创造和组织物质和非物质的活动,通过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
设计可以分为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领域。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二、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
常见的设计原则包括平衡、对比、重复、节奏、比例等。
平衡是指在设计中要保持各个元素之间的平衡感,可以通过对称或不对称的方式实现。
对比是指通过对比不同元素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来产生视觉冲突和张力。
重复是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某个元素或模式,以增强整体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节奏是指通过有规律的重复或变化来产生一种有节奏感的效果。
比例是指在设计中要保持各个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
三、设计的过程设计的过程是指从问题定义到解决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
通常包括问题定义、调研分析、创意生成、方案设计和实施等阶段。
在问题定义阶段,设计师需要明确问题的背景、目标和限制条件。
调研分析阶段是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情况。
创意生成阶段是通过头脑风暴、草图和模型等方式生成不同的解决方案。
方案设计阶段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并进行详细设计和优化。
实施阶段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并进行测试和改进。
四、设计的评价与改进设计的评价是指对设计方案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反馈,以确定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评价可以通过用户调查、专家评审和市场反馈等方式进行。
评价结果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改进方向和优化建议。
改进是指根据评价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其质量和效果。
改进可以通过重新设计、调整参数和优化流程等方式进行。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梳理设计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广泛,内容繁杂。
为了方便学习和理解,本文将对设计学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以下是本文的内容大纲:一、设计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1 设计学的定义1.2 设计学的研究对象二、设计的基本原理2.1 创意与创新2.2 功能与形式2.3 美学与审美三、设计的分类和特点3.1 产品设计3.2 平面设计3.3 空间设计四、设计过程和方法4.1 创意的产生和挖掘4.2 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4.3 实施设计和评估设计五、设计与社会5.1 设计的社会影响力5.2 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六、设计师的素质和职责6.1 设计师的技术素质6.2 设计师的沟通能力6.3 设计师的伦理责任七、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下面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具体阐述:一、设计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1 设计学的定义设计学是研究设计原理和方法,探索设计本质和规律的学科。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提高设计实践的能力。
1.2 设计学的研究对象设计学研究的对象包括设计的原则、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实践以及设计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设计的基本原理2.1 创意与创新创意是指独特的、有价值的观念或思维方式,而创新是指将创意应用于实际,并产生新的价值和影响力。
设计师需要不断提升创意和创新能力,以实现设计的优秀和突破。
2.2 功能与形式设计的功能是指产品或环境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形式则是指设计物体或空间的外观和结构特征。
好的设计要求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既满足使用功能,又具有美感和表达能力。
2.3 美学与审美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规律和价值的学科,而审美是对美的感知和评价。
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把握美的要素和原则,为用户创造美的体验。
三、设计的分类和特点3.1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指设计师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
产品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品质、外观、材料等因素,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作者: ————————————————————————————————日期:ﻩ2011-2012-1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设计的定义: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最早的设计:是工具的设计原始陶器的地位;仰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原始陶器设计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由人类创造而且是经过设计的人造物。
人面鱼身纹是仰韶文化彩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纹饰。
庙底沟类型彩陶的装饰图案具有黑白双关、虚实相生的意味。
商代青铜器设计(代表作、代表纹样、冶铸方法)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代青铜器的经典作品——司母戊大方鼎,主要纹样是饕餮纹。
《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分上下两卷,共7000余字。
1、对先秦时期的各种手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工艺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
2、阐述了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顺应自然,天工与人工融为一体;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为社会功能服务的设计理念长信宫灯的设计价值及艺术价值;设计特点:1.造型尺度适宜,设计多功能,即可以挡风调光,又能消烟除尘。
2.结构合理,易拆装清洗,携带方便。
强调功能与形态的结合,体现了卓越的设计艺术构思。
十二章纹;1.日月星辰,取其照临2.山,取其稳重3.龙,取其应变4.华虫,取其文彩,即取其五彩的外貌5.宗彝,取其忠孝6.藻,取其洁净7,火,取其光明8.粉米,取其滋养9.黼,取其决断10,黻,取其背恶向善,明辨唐三彩;它主要采用黄绿白三色釉料,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造成淋漓变化,绚丽华滋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还远销到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各地。
“南青北白”;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白瓷以北方河北的邢窑为最佳,邢窑和越窑其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
唐代金银器皿在设计学上的主要意义唐代金银器皿在设计学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利用贵重金银材料制造实用的生活器皿。
宋瓷,梅瓶;宋瓷功能优越、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形成了优雅秀美、轻盈洒脱的设计风格梅瓶口小颈短,肩丰圆润,肩以下逐渐内敛,线条简洁流畅,形象端庄妩媚,宛若婷婷少女。
缂丝;“缂丝”在文献中写作“克丝”、“刻丝”,是我国传统丝织品之一。
以本色丝线作经,彩色丝线作纬,用通经回纬(即不同颜色的纬线按图案所需不同的色彩区域分别局部织入)的方法织成,是一种通经断纬的织物。
宋代时,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图记广告,即商标。
上海博物馆有一枚制针作坊的银牌,上有“请认白兔儿为记”字样。
元瓷的突出成就;元代瓷器设计的创新,在大力发展釉下彩绘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了釉上彩绘。
青花云龙纹罐 ,腹部主体绘苍龙火珠,矫健飞扬,四爪刚劲。
此罐绘画风格老辣苍劲,构图不拘成法,为元青花转向成熟时期作品,极为珍贵。
明瓷的成就;明代瓷器设计的创新,在大力发展釉下彩绘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了釉上彩绘。
明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青花瓷、五彩和单色釉方面。
青花瓷是主要的产瓷品种,以宣德年间所产最佳。
明瓷的装饰手法,彩绘已成为主流,标志着中国陶瓷已由“青瓷时代”进入了“彩瓷时代”。
明式家具;(定义、种类、设计特色)明代家具种类繁多,用材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被称为“明式家具”。
明代家具的种类主要有椅凳、几案。
橱柜、床榻、台桌、屏座六大类。
明代家具的设计特色:1,是注重结构美。
不用胶和钉,主要用榫卯结构,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榫卯。
2,是注重材质美。
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泽和纹理,不加遮饰,色泽深沉雅致,木纹自然优美,质感坚致细腻。
3,是注重造型美。
造型浑厚洗练,稳重大方,比例适度,线条流利。
4,是注重装饰美。
装饰简洁,不事繁琐雕琢,装饰线脚简练细致,朴实无华。
古希腊柱式;古希腊雕塑的特点注重使用衣饰标出人体的主要分界线。
人们通常把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子、额材和檐部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结合所形成的程式法则成为“柱式”其中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充分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
多立克柱式: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
ﻫ科林斯柱式: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柱头是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卫城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哥特式建筑;代表着中世纪设计的当推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源于12世纪初的法国北部,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
哥特式是通过向垂直方向的堆积,而不是像罗马式那样向水平方向的伸展,来求得革新的,从而打破了罗马式的静态的体块,创造了哥特式的动感的旋律。
建筑物外部的造型,突破了仿罗马式建筑沉重的稳定感和半圆形拱门的样式。
创造了镶嵌彩色玻璃画。
其基本色调为蓝、红、紫三色。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对西方传统设计的影响);1.让设计卸下了宗教化的浓妆,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2.当实用而美观的设计与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十分紧密的联系后,西方传统设计后期的发展,又呈现了十分繁荣的景象。
3.传统的实用产品在设计中的地位又重新提高。
如陶器产品、家具产品等。
巴洛克; 反传统的,从文艺复兴的含蓄典雅的传统美中完全走出来,体现了一种生机勃勃、大气磅礴、强烈奔放的新的艺术风格。
起源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代表作:凡尔赛宫洛可可;洛可可艺术主要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大量采用曲线型的花草、贝壳、漩涡纹样纹样,雅致、精细、轻盈、活泼,结构巧妙,给人一种意趣盎然的感受。
与鼎盛时期的巴洛克风格截然从不同,具有纤细、轻巧、秀丽而繁缛的风格和特色。
后期巴显露迹象。
失去了创新的追求,而在装饰技艺和工艺方面意味追求繁缛精致。
对设计的影响,显然弊大于利。
水晶宫;P1411889年巴黎主办了19世纪最盛大的一次国际博览会;工艺美术运动:起因:针对产品设计水平的下降,解决工业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矛盾。
原则: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的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适用的作品。
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代表作,红屋。
在设计上采用非对称形式,注重功能,采用红色砖瓦,既是建筑材料,又是装饰,在细节的处理上大量采用哥特式建筑手法.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价值在于它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前驱作用与启迪意义。
工艺美术运动的先天局限是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一观念无疑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它导致英国成为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率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
新艺术运动:在法国发起,后发展成影响广泛的国际装饰艺术运动。
特点:弯曲、自然主义的风格,运用了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
不像工艺美术运动一味追求手工艺的纯洁性,接受了一些新观念,如对玻璃和金属材料的运用等。
代表人物吉马德,法国新艺术运动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
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
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
塔塞尔旅馆维克多-霍塔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大师,霍塔是一位建筑师,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线条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它起伏有力,并成为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特征。
西班牙:安东尼奥·高迪---米拉公寓他吸取了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力软化的曲线趣味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
麦金托什:英国 ---高靠背椅 1896年以他为首成立“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麦金托什设计的作品都具有高直的风格,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
世界闻名的高靠背椅就极具代表性。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代表流派;米斯.凡德洛——“少就是多”提倡纯净、简洁的表现形式。
勒.柯布西耶---房子描绘成“供人居住的机器”,建筑界的白色女王,代表作,朗香教堂。
沙利文——形式服从功能。
芝加哥学派建筑大师沙利文提出Form everfol lows function. This is law.代表作,芝加哥大剧院包豪斯:“包豪斯”一词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个词的词根构成。
创始人是格罗佩斯,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包豪斯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开创了“基础课程”的教育—三大构成。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注:复习的时候注意和《考工记》阐述的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区别开来。
德意志制造联盟;德意志制造联盟,又称“德国工业同盟”,1907年在慕尼黑成立,实为一个现代主义运动的组织,联盟汇集了一批建筑师和工业设计师,如贝伦斯。
联盟提出了“优质产品”的口号,理论主张是用机械来生产具有良好工艺质量的产品,积极地使产品标准化、机械化。
德意志制造联盟是充分肯定工业革命和机械生产,旨在提高工业产品和建筑的设计水平,推动社会性和产业性设计运动的最早社团。
贝伦斯开创面向现代公司识别设计的先河,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他的学生包括格罗佩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三人,他们后来都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
“设计奇才”科拉尼用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知识表现出强烈的造型意识。
希望通过更加自由的造型来增加设计的趣味性。
风格派; 风格派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1917年10月,一批荷兰的设计师,艺术家发行了一本叫“风格”的杂志,风格派由此得名。
这个组织以杜斯博格为领导,风格派认为艺术应该用几何形象的构图和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宇宙的基本法则——和谐,在建筑、产品、室内等各个设计领域,风格派都使用着一种和谐的几何秩序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抽象的倾向,对后来的艺术和设计有着持久的影响。
风格派艺术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
雷特维德的红蓝椅揭示了风格运动的哲学精髓,他的《红蓝椅》、《柏林椅》和茶几成为现代设计史上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