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2006至2007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河北大学2006至2007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河北大学2006至2007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河北大学2006至2007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河北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 2004 级材化、化学、高工专业(类)考核科目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必修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卷卷别 A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2 分 (6808)

已知某溶液溶于水后,溶液表面张力γ与活度a的关系为:

γ = γ0- Aln(1 + b a),其中γ0为纯水表面张力,A、b 为常数,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表面过剩

Γ与活度a的关系为: ( )

(A) Γ = - A a / RT(1+b a)

(B) Γ = - Ab a / RT(1+b a)

(C) Γ = Ab a / RT(1+b a)

(D) Γ = - b a / RT(1+b a)

2. 2 分 (665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

(B)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3. 2 分 (3622)

电解硫酸铜溶液时,析出128 g铜(M r =64),需要通入多少电量?()

(A) 96 500 C (B) 48 250 C

(C) 386 000 C (D) 24 125 C

4. 2 分 (6635)

已知 293 K 时,水-空气的表面张力为 7.275×10-2 N·m-1, 当已知 298 K 和

101.325 kPa下,可逆地增大水的表面积 4 cm2, 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

为: ( )

(A) 2.91×10-5 J (B) 2.91×10-1 J

(C) -2.91×10-5 J (D) -2.91×10-1 J

5. 2 分 (5259)

反应 A →产物为一级反应,2B →产物为二级反应,t(A) 和t(B) 分别

表示两反应的半衰期,设 A 和 B 的初始浓度相等,当两反应分别进行的时间为

t = 2t(A) 和t = 2t(B) 时,A,B 物质的浓度c A,c B的大小关系为: ( )

(A) c A> c B

(B) c A= c B

(C) c A< c B

(D) 两者无一定关系

6. 2 分 (5652)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7. 2 分 (5554)

两个一级平行反应 A B,A C,下列哪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 )

(A) k总= k1+ k2 (B) k1/k2= [B]/[C] (C) E总= E1+ E2 (D) t= 0.693/(k1+ k2)

8. 2 分 (5297)

反应 A ─→ 2B 在温度T时的速率方程为 d[B]/d t=k B[A],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 ( )

(A) ln2/k B (B) 2ln2/k B (C) k B ln2 (D) 2k B ln2

9. 2 分 (5286)

[X]0 [Y]0 [Z] 增加 0.0050 mol·dm-3所需的时间/ s

0.10 mol·dm-3 0.10 mol·dm-3 72

0.20 mol·dm-3 0.10 mol·dm-3 18

0.20 mol·dm-3 0.05 mol·dm-3 36

对于反应 X + 2Y →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

(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

(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

(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

10 2分 (7072)

BET公式的最主要用途之一在于: ( )

(A) 获得高压下的吸附机理

(B) 获得吸附等量线

(C) 获得吸附等压线

(D) 测定固体的比表面

二、填空题 ( 共10题 20分 )

11. 2 分 (5313)

某反应速率常数k = 1×10-5 mol·dm-3·s-1,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 0.1 mol·dm-3,

该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为 ________ 。

12. 2 分 (3915)

在10 cm3 1mol·dm-3 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_______________,摩尔

电导率将_________________(填入增加、减小、不能确定)。

13. 2 分

常用的铅蓄电池,工作时发生的电池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2 分 (5631)

平行反应的总速率是所有平行发生的反应速率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其决速步是平行反应中反应速率最 (填快,慢)的一个。

15. 2 分 (4075)

298 K时,0.005 mol·kg-1的KCl和0.005 mol·kg-1的NaAc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

为γ±,1和γ±,2,则两者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 分 (4935)

已知:φ$ (I2/I-)= 0.536 V, φ$ (Br2/Br-) = 1.065 V, φ$ (Cl2/Cl-)= 1.360 V。溶液中各卤素离子浓度相等,在不考虑超电势的情况下,Cl2, Br2, I2析出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 。17. 2 分 (5209)

反应 2N2O5─→ 4NO2+ O2 在328 K时,O2(g)的生成速率为0.75×10-4

mol·dm-3·s-1。如其间任一中间物浓度极低, 难以测出, 则该反应的总包反

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mol·dm-3·s-1, N2O5之消耗速率为__________ mol·dm-3·s-1。

18. 2 分 (3667)

离子迁移数 (t i) 与温度、浓度都有关,对 BaCl2水溶液来说,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

t (Ba2+) 应 ________ ,t(Cl-) 应 _________

19. 2 分 (5629)

对起始只有反应物的平行反应:

A B

A C

当反应级数相同时, 且[B]0,[C]0均为零时, 其反应速率之比等于_______。

20. 2 分 (3893)

离子迁移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 10题 50分,其中21题、22题任选一题 )

21. 10 分 (4279)

电池: Ag│AgCl(s)│KCl(aq)│Hg2Cl2(s)│Hg(l)

在 298 K 时的电动势E = 0.0455 V,(?E/?T )p= 3.38×10-4 V·K-1,写出该电池的反应,并求出?r H m,?r S m及可逆放电时的热效应Q r。

22. 10 分

291K 时,下述电池:

Ag,AgCl(s)│KCl(0.05 mol·kg-1,γ±=0.840)‖AgNO3(0.10 mol·kg-1, γ±= 0.732)│Ag 的电动势E= 0.4312 V,求 AgCl 溶度积K sp。设盐水溶液中γ+= γ-= γ±。

23. 5 分 (6737)

将一支水完全能润湿的毛细管插入水中, 在 293 K 时,水面在管内上升了 0.114 m,

求毛细管的内径为多少? 已知这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7.275×10-2 N·m-1, 密度 998 kg·m-3。

24. 5 分

已知 298 K 时 LiI,Li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和氢离子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 117

×10-4,115×10-4和 350×10-4 S·m2·mol-1,而无限稀释LiCl溶液中,Li+ 的迁移数为0.34,计算:

(a) HI 的Λ(HI) ;

(b) HI 溶液中氢离子的迁移数t+;

25. 5 分 (6773)

25℃时,将大块CaSO4固体粉碎为r=3.0×10-7 m的细晶体,饱和浓度增加多少?已知

ρ(CaSO4)=2960 kg·m-3,M(CaSO4)=136×10-3 kg·mol-1,CaSO4的饱和浓度为

15.33×10-3 mol·dm-3,γ(CaSO4-H2O)=1.39 N·m-1。

26. 5 分 (5736)

已知反应 A → B 为一级反应,在 400 K时,反应开始后 20 min时,物质 A 还有80%未反应,若在 450 K,开始后 30 min 时,还有 60% 未反应,该反应的活化能为多少?

27 5 分 (4040)

分别计算下列各溶液的离子强度:

(甲) 0.025 mol·kg-1的 NaCl 溶液

(乙) 0.025 mol·kg-1的 CuSO4溶液

(丙) 0.025 mol·kg-1的 LaCl3溶液

(丁) NaCl 和 LaCl3的浓度都为 0.025 mol·kg-1的混合溶液

28. 5 分 (4887)

电流密度为0.1 A·cm-2时, H2和O2在Ag电极上的超电势分别为0.90 V和0.98 V。今

将两个Ag电极插入0.01 mol·kg-1的NaOH溶液中, 通电(0.1A·cm-2)发生电解反应, 电

极上首先发生什么反应? 此时外加电压为多少?

已知:φ$ (OH-/O2) =0.401V, φ$ (OH-/H2) = -0.828 V。

29. 5 分 (4304)

已知 25℃时,

(1) Hg(l) + 0.5O2(g) = HgO(s) ?f G(298 K) = -58.53 kJ·mol-1

(2) H2(g,p$)│KOH(aq)│HgO(s)│Hg(l) ?r G(298 K) = -178.84 kJ·mol-1,

(3)K w= 1.002×10-14。

根据这些数据求 OH-离子的?f G值。

30. 5 分 (6715)

373 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5.89×10-2 N·m-1,密度为 958.4 kg·m-3。问直径为 10-7 m 的球形凹面上,373 K时,水的蒸气压为多少?在 101325 Pa 的外压下,能否从 373 K 的水中蒸发出直径为 10-7 m 的水蒸气泡?

四、问答题 ( 共 2题 10分 )

31. 5 分 (4242)

判断下面反应在离子活度都等于 1 时能否自发进行?

Fe2++ Ce4+= Fe3++ Ce3+

已知:φ$ (Fe3+,Fe2+)= 0.771 V, φ$ (Ce4+,Ce3+)= -0.63 V .

32. 5 分 (6833)

已知 293 K 时,水-空气的表面张力为 0.0728 N·m-1,汞-水间的表面张力为

0.375 N·m-1,汞-空气的表面张力为 0.483 N·m-1。判断水能否在汞的表面上铺展开

来?

河北大学课程考核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

考核科目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方式考试卷别 A

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2 分 (6808)

[答] (C) (?γ/?a)T = - Ab/(1 + b a)

2. 2 分 (6657)

[答] (C)

3. 2 分 (3622)

[答] (C) (2分)

4. 2 分 (6635)

[答] (A)

5. 2 分 (5259)

[答] (C)

6. 2 分 (5652)

[答] (D)

7. 2 分 (5554)

[答] (C) ∵平行反应E总= (k1E1+ k2E2)/(k1+ k2)

8. 2 分 (5297)

[答] (B)

9. 2 分 (5286)

[答] (C)

设r = k[X]0 n[Y]0 m

r2/r1= k (0.2 mol·dm-3/0.1 mol·dm-3)(0.1 mol·dm-3/0.1 mol·dm-3)

= 72/18 = 4

2 n = 4 n = 2

同理:2 m = 2 m = 1

10. 2 分 (7072)

[答] (D)

二、填空题 ( 共10题 20分 )

11. 2 分 (5313)

[答] t = c0 / k = 104 s

12. 2 分 (3915)

[答] 减小;增加(2分)

13. 2 分

[答] Pb(s)+PbO2(s)+2H2SO4(aq) = 2PbSO4(s)+2H2O(l) (2分)

14. 2 分 (5631)

[答] 加和, 快。

15. 2 分 (4075)

[答] γ±,1= γ±,2(2分)

16. 2 分 (4935)

[答] 顺序为 I2,Br2,Cl2

17. 2 分 (5209)

[答] 0.75×10-4, 1.50×10-4

(1分) (1分)

18. 2 分 (3667)

[答]减小;增大

19. 2 分 (5629)

[答] k1/k2 或[B]/[C]

20. 2 分 (3893)

[答] m2·s-1·V-1(2分)

三、计算题 (共 10题 50分,其中21题、22题任选一题)

21. 10 分 (4279)

[答]

电池反应: Ag(s) + (1/2)Hg2Cl2(s) = AgCl(s) + Hg(l) (3分)

?r H= -zF[E - T(?E/?T)p] = 5326 J·mol-1 (3分)

?r S= zF(?E/?T)p= 32.61 J·K-1·mol-1 (2分)

Q r= T?r S m= 9718 J·mol-1 (2分)

22 10 分

[答]

电池反应: Ag+(0.10 mol·kg-1) + Cl-(0.05 mol·kg-1) → AgCl(s) (2分)

E$= E - RT/F×ln[a(Ag+)a(Cl-)] = 0.5766 V (4分)

ln K a= zFE$/RT K a= 9.62 × 109

K sp= 1/K a= 1.04 × 10-10 (4分)

23. 5 分 (6737)

[答] 设θ= 0?, ρg?ρl

d = 2R’= 2×2γ/ (ρl gh) = 2.61×10-4 m (5分)

24. 5 分

[答] (A) λ(Li+) = Λ(LiCl)×t(Li+) = 3.91×10-3 S·m2·mol-1

λ(I-) = Λ(LiI) - λ(Li+) = 7.79×10-3 S·m2·mol-1

Λ(HI) = λ(H+) + λ(I-) = 4.279×10-2 S·m2·mol-1(3分)

(B) t(H+) = λ(H+)/Λ(HI) = 0.818 (2分)

25. 5 分 (6773)

[答]

(5分)

26. 5 分 (5736)

[答] 令转化率为y,则:

k = 1/t× ln 1/(1-y) 求出k1,k2 (3分)

E a=RT2T1/(T2-T1)×ln(k2/k1)=12700 J·mol-1 (2分)

27. 5 分 (4040)

[答]

计算公式:I = 1/2m B z B2(1分)

结果: (A) 0.025 mol·kg-1

(B) 0.1 mol·kg-1

(C) 0.15 mol·kg-1

(D) 0.175 mol·kg-1(4分)

28. 5 分 (4887)

[答] 阴: 2H2O +2e-──→ H2 +2OH-

阳: 2OH- -2e-──→ H2O +O2 (2分)

E=φ阳-φ阴 +η(O2)+η(H2) =φ$ (阳)-φ$ (阴)+η(O2)+η(H2)

=0.401V -(-0.828 V)+0.98 V+0.90 V

=3.11V (3分)

29. 5 分 (4304)

[答]

H2(g) + HgO(s) = Hg(l) + H2O(l)

Hg(l) + ? O2(g) = HgO(s)

H2O(l) = H+(aq) + OH-(a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g) +?O2(g) = H+(aq) + OH-(aq) (3分) ?r G= ?f G(H+) + ?f G(OH-) = -157.5 kJ·mol-1

求得:?f G= -157.5 kJ·mol-1 (2分)

30. 5 分 (6715)

[答]

ln(p/p°)= 2γM/(RTρR')

p = 99887 Pa (3分)

p < p$,不能蒸发出 (2分)

四、问答题 ( 共 2题 10分 )

31. 5 分 (4242)

[答]φ$大者为正极, φ$小者为负极, 所以 Fe3+发生还原, Ce3+发生氧化, 所给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而逆反应是自发的。(5分)

32. 5 分 (6833)

[答]

γ汞-空气>γ汞-水+γ水-空气 (3分)

能铺展 (2分)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Ⅰ)—1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任课教师:李泽荣、何玉萼适用专业:化学、应化、材化专业印数:200份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1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2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200 2400 2300 t/℃ a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3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010级物理化学(Ⅰ)-1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一、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B 2、A 3、B 4、C 5、C 6、D 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 ;> ;> ;= 2、 3、 ; 4、1 ;2 5、y A >0,B x >x A ;纯A ;纯B 6、- 三、(16分) 解:33.3kJ R P vap m Q Q H n H ==?=?= 4分 kJ 2.32.383324.81)(=??==≈?=nRT pV V p W g R 2分 kJ 1.302.33.33=-=+=?W Q U 2分 1-3vap K J 9.862 .383103.33?=?=?==?b m R T H T Q S 体 2分 -186.9J K R Q Q S T T ?==-=-?环环 2分 0R R G H T S Q Q ?=?-?=-= 2分 kJ 2.3-=-=-?=?-?=?R R W Q U S T U F 2分 四、(12分) 解: ∵ A A B B P x P x P ** +=总 ∴ 13 78.844 A B P P **+= 6分 1182.722 A B P P **+= 联立求解得 kPa P A 5.90=* 6分 kPa P B 9.74=* 五、(20分) 解:1.(7分) 2.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 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 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 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 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 都是相对值 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 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 2

3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 =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 =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 =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 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 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H =p < 0 (B )Q =H p >0 (C )Q =H =p <0 (D ) Q H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大题及答案

三、计算 1、测得300C时某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252KPa。求 (1)该溶液中蔗糖的质量摩尔浓度; (2)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3)在大气压力下,该溶液的沸点升高值已知Kf =1.86K mol–1Kg–1 , Kb =0.513K mol–1Kg–1 ,△vapH0m=40662J mol–1 2、有理想气体反应2H2(g)+O2(g)=H2O(g),在2000K时,已知K0=1.55×107

1、计算H2 和O2分压各为1.00×10 4 Pa, 水蒸气分压为1.00×105 Pa的混合气体中,进行上述反应的△rGm,并判断反应自发进 行的方向。 2、当H2和O2分压仍然分别为1.00×10 4 Pa 时。欲使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水蒸气分 压最少需多大? △rGm=-1.6﹡105Jmol–1;正向自发;P (H2O)=1.24﹡107Pa。 装 订 线

在真空的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4HS,于250C 下分解为NH3(g)与H2S(g), 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kPa 。 (1)当放入NH4HS时容器中已有39.99kPa 的 H2S(g),求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2)容器中已有6.666kPa的NH3(g),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2S(g),才能形成NH4HS 固体。 1)77.7kPa 2)P(H2S)大于166kPa。

4、已知250C时φ0(Fe3+/ Fe) =-0.036V,φ0(Fe3+/ Fe2+) =-0.770V 求250C时电极Fe2+|Fe的标准电极电势φ0(Fe2+/ Fe)。 答案: φ0(Fe2+/ Fe)= -0.439V 5、0.01mol dm-3醋酸水溶液在250C时的摩尔电导率为1.62×10-3S m2 mol–1,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为39.07×10-3S m2 mol–1 计算(1)醋酸水溶液在250C,0.01mol dm-3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06年下册物化试题和答案

与( )两个条件。 物理化学(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某反应的△r H οm 与T 的关系为 △r H οm /(J ?mol -1 )=83.145 T /K -0.83145 则此反应的d1n K O /d T =( )。 2.已知T =1000 K 时反应: (1)21C (石墨)+21CO 2(g ) CO(g)的K ο1=1.318; (2)2C(石墨)+O 2(g ) 2CO(g)的K ο2=22 .37 ×1040。 则T =1000 K ,反应(3)CO(g)+21O 2(g ) CO 2(g )的K ο 3=( )。 3. 已知25℃时Ag 2SO 4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κ(Ag 2SO 4)=0.7598 S ?m -1,所用水的电导率κ(H 2O )=1.6×10-4 S ?m -1,无限稀释离子摩尔电导率Λ∞m (Ag +), Λ∞m (21SO - 24)分别为61.92×10-4 S ?m 2?mol -1与79.8×10-4s ?m 2?mol -1。在此问题 下,Ag 2SO 4的容度积K sp =( ) 4.若原电池Ag(s)|AgCl(s)|HCl(a )|Cl 2(g,p )|Pt(s)的电池反应写成以下两种反应 式 Ag(s)+21Cl 2(g) AgCl(s) (1) Δr G m (1),E (1) 2Ag(s)+Cl 2(g) 2AgCl(s) (2) Δr G m (2), E (2) 则Δr G m (1)( )Δr G m (2), E (1)( )E (2)。 5. 25℃下,电池Pt|H 2 (g ,O p )|HCl(a )|AgCl(s)|Ag (s)|的电池电动势E =0.258 V , 已知{Cl -|AgCl (s)| Ag (s)}=0.2221 V ,则HCl 的a =(0.2473),HCl 的离 子平均活度a ±=( )。

2016下期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题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上)试题(A 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5级化学、应化、制药、化工专业 时量:120min,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 (15×2=30分): 1、在绝热刚性反应器中发生一个放热反应,该过程: A 、ΔU = 0 B 、ΔH = 0 C 、ΔS = 0 D 、ΔG = 0 2、1 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p 1= 202.650kPa ,T 1= 273 K 沿着p /V =常数的途径可逆变化到终态为p 2=405.300k Pa 则ΔH 等于: A 、-17.02 kJ B 、17.02 kJ C 、-10.21 kJ D 、10.21 kJ 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 B 、(?U /?V )S C 、(?G /?p )T D 、C V 4、含有非挥发性溶质B 的水溶液,在 101.325k Pa 、270.15 K 时开始析出冰,已知水的 K f =1.86 K ?kg ?mol -1,K b =0.52 K ?kg ?mol -1,该溶液的正常沸点是: A 、370.84 K B 、372.31 K C 、376.99 K D 、373.99 K 5、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 A 、Δr G m B 、K p C 、Δr H m D 、Δr G m 6、将CaCO 3(s)、CaO(s)和CO 2(g)以任意比例混合,放入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建立 化学平衡,则系统的组分数C 、相数P 、条件自由度数F 分别为: A 、3,3,1 B 、3,2,2 C 、2,3,0 D 、2,2,1 7、已知反应2221()2 H O H O l + →的()r m H 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r m H T ?为2()H O l 的生成焓 B 、()r m H T ?为2H 的燃烧焓 C. r m H ?与r m U ?数值不等 D. r m H ?与r m H θ?数值相等 8、热力学第一定律以dU Q pdV δ=-形式表达时,其使用的条件为: A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 、封闭系统只做膨胀功的过程 C.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D. 封闭系统的恒压过程 9、在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 A 、Q ﹥0, W ﹥0, U ?﹥0 B 、Q =0, W =0, U ?﹥0 C 、Q =0, W =0, U ?=0 D 、Q ﹤0, W ﹥0, U ?﹤0 10、在268K,101.325KPa 下1mol 过冷液体水结冰过程( ) A.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 B. 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 C. 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 D. 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 11、对于双原子理想气体()s T V ??为( )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06物理化学试卷

1、隔离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变化,ΔV(),ΔH()。 2、理想气体经等温自由膨胀到末态,判断该过程的方向采用()判据。 3、对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 4、293K苯和甲苯的蒸汽压分别为101Kpa和2.9KPa,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溶液,当溶液中X 苯=0.4时,溶液上方的蒸汽压为(). 5、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关系是()。 6、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关系()。 7、CaCO3(s)与分解产物CO2(g)和CaO(s)成平衡组分数C=(), 自由度F=()。 8、与纯水相比,糖水的沸点()373K,凝固点()273K。 9、下列格式哪个是偏摩尔量()。 10、0.10mol m-3的HAC溶液的电导率为0.05201S.m-1则摩尔电导率为()。 11、同温度下,小水珠比大水珠挥发快,原因始()。 12、对大多数液体,其表面张力与温度关系是()。 13、当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溶液表面张力变化是(),产生()吸附。 14、胶体系统的分数相粒子的尺寸在()范围内。 15、区别溶液与溶质简便方法()。 二、1 mol 300的理想气体由202 KPa经过(1)等温可逆膨胀到101 KPa;(2)绝热自由膨胀到101 KPa;分别求各过程的Q,W,ΔV,ΔH,ΔS,及ΔG。 三、已知在101.325 KPa下甲醇的正常沸点为337.8K,其气化焓ΔvapHm=35.32KJ·mol-1。求上述温度压力下,2mol甲醇变为甲醇蒸汽时过程的Q,W,ΔV,ΔH,ΔS,及ΔG。四、银可能受到H2S(g)的腐蚀而发生下面的反应H2S(g)+2Ag(s)= Ag2S(s)+ H2(g)。(1)在298K及101325Pa下,将Ag放在等体积的氢和硫化氢组成的混合气体中,问:是否可能腐蚀而生成硫化银?已知298K时,Ag2S(s)和H2S(g)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分别为-40.25 KJ·mol-1和-32.90 KJ·mol-1;(2)混合气体中H2S(g)体积分数低于多少才不会发生腐蚀。 五、在298K时电池Zn(s)│ZnCl2(0.555mol·Kg-1) │AgCl(s)│Ag(s),的电动势E=1.015V,已知标准电极电势ε(Zn2+│Zn)=-0.763V,ε(AgCl│Ag│Cl-1)=0.222V,(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式;(2)计算电池反应的ΔrGm和K;(3)计算电池内ZnCl2溶液的评价活度系数Y±. 六、反应2A=B+C为二级反应,Ea为100 KJ·mol-1.560K时,A的初始浓度为0.2mol·dm-3,测得半衰期是10min。同样的初始浓度下若在5min内反应物转化了80%,求须控制在什么温度? 七、二组分数系统液一固相图如下:(1)指出各相区存在的相?(2)30克组成为w B=30%的系统,当冷却到共晶温度还未发生共晶前,系统由哪些相组成?各质量为多少? A 0 B 100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上下册)

一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判断题 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 和W 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W 也由过程决 定。(×) 3、焓的定义式H=U+pV 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 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ΔH 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0,但体系的ΔT 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个过程达终态,这两个过程Q 、 W 、ΔU 及ΔH 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或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 态。(√) 13、绝热过程Q=0,而T Q dS δ=,所以dS=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商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15、绝热过程Q=0,而ΔH=Q ,因此ΔH=0。(×) 16、按克劳修斯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以水和水蒸气为体 系),该过程W>0,ΔU>0。(×)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体S ?>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 -C V =nR 。(×)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板, 空气向真空膨胀,此时Q=0,所以ΔS=0。(×) 21、高温物体所含的热量比低温物体的多,因此热从高温物体自动流 向低温物体。(×) 22、处于两相平衡的1molH 2O (l )和1molH 2O (g ),由于两相物质 的温度和压力相等,因此在相变过程中ΔU=0,ΔH=0。(×) 23、在标准压力下加热某物质,温度由T 1上升到T 2,则该物质吸收 的热量为?=2 1 T T p dT C Q ,在此条件下应存在ΔH=Q 的关系。(√) 24、带有绝热活塞(无摩擦、无质量)的一个绝热气缸装有理想气体, 壁有电炉丝,将电阻丝通电后,气体慢慢膨胀。因为是一个恒压过程 Q p =ΔH ,又因为是绝热体系Q p =0,所以ΔH=0。(×) 25、体系从状态I 变化到状态Ⅱ,若ΔT=0,则Q=0,无热量交换。 (×) 26、公式Vdp SdT dG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 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 、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 、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dU=CvdT 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 、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A)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0

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A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开卷/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 60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题分 10 20 8 10 10 10 20 12 核分人 得分 复查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实际气体的0???? ????=-H T J P T μ,经节流膨胀后该气体的温度将 。 2、从熵的物理意义上看,它是量度系统 的函数。 3、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 。 4、在ξ-G 曲线的最低点处m r G ? ,此点即为系统的平衡点。 5、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标准状态下,反应 C 2H 5OH (l )+ 3O 2(g) →2CO 2(g) + 3H 2O(g)的反应焓为 Δr H m Θ , ΔC p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r H m Θ 是C 2H 5OH (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B)Δr H m Θ 〈0 (C)Δr H m Θ=Δr Um 0 (D)Δr H m Θ 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当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 升高到348K ,经(1)绝热过程和(2)等压过程,则两过 程的( ) (A)△H 1>△H 2 W 1W 2 (C)△H 1=△H 2 W 1W 2 3、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过程,(1)Q =W (2)ΔU =ΔH (3)ΔS =0 (4)ΔS<0 (5)ΔS>0上述五个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1) (2) (B) (2) (4) (C) (1) (4) (D) (3) (5) 4、某过冷液体凝结成同温度的固体,则该过程中 ( ) (A) ΔS (环)<0 (B)ΔS (系)>0 (C)[ΔS (系)+ΔS (环)<0 (D)[ΔS (系)+ΔS (环)>0 5、已知水的两种状态A(373K ,101.3kPa ,g),B(373K ,101.3kPa ,l),则正确的 关系为( ) (A) μA =μB (B) μA >μB (C) μA <μB (D)两者不能比较 6、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k 1 B B B n X X 的适用条件是 ( ) (A)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等熵各物质的浓度发生微小改变 (C)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比例为定值 (D) 等温,等压各物质浓度不变 7、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 ) (A)Δr G m (ξ)<0 (B)(?G /?ξ)T ,p <0 (C)(?G /?ξ)T ,p >0 (D)(?G /?ξ)T ,p =0 8、放热反应 2NO(g)+O 2(g)→2NO 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增加压力;⑵减小NO 2的分压;⑶增加O 2的分压;⑷升高温度;⑸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 (A) ⑴ ⑵ ⑶ (B) ⑷ ⑸ (C) ⑴ ⑶ ⑷ (D) ⑴ ⑷ ⑸ 9、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气压p A *

0 ΔA>0 (B)ΔS>0 ΔA<0 (C)W<0 ΔG<0 (D)ΔH>0 ΔS<0 (E)ΔU>0 ΔG =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准考证号和姓名必 须由考生本人填写 △△△△△△△ △△△△△△△ 该考场是 课混 考场。 混编考场代号: 考 座准 考 证 号 姓 名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准考证号、 姓名、 学 院和专业必须由考生 本人填写 △△△△△△△ △ △△△△△△ 场 代 号: △△△△△△△△△△△△△△ 座位序号由考生本人填写 位 序 号 △△△△△△△ △△△△△△△ 姓 名 学 号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学院 专业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

东北林业大学 200x-200x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 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 1. 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等于( ) A. >1 B. =1 C. <1 D. =0 2. 柯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合于:( ) A. 任意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 B. 任意浓度的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释的强或弱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 3. 醌-氢醌[C6H4O2, C6H4(OH)2] 电极属于:( )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 C. 氧化-还原电极 D. 离子选择性电极 4. 若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浓度·时间-1,则该反应为:( ) A. 三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 D. 零级反应 5. 确定速率方程的关键是确定:( ) A. 速率常数 B. 平衡常数 C. 反应级数 D. 反应分子数 6.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改变了:( ) A. 反应焓变 B. 平衡常数 C. 反应熵变 D. 反应活化能 7. 一般情况下,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是:( ) A.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增加 C. 温度对界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8. 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同温度下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一定 9. 下列属于溶胶光学性质的是( ) A. 唐南(Donnan)平衡 B. 丁铎尔(Tyndall)效应 C. 电泳 D. 扩散 10. 溶胶和高分子溶液:( ) A. 都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B. 都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C. 高分子溶液是单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D. 高分子溶液是多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4. 酶催化反应的主要特征是: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高的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5. 溶于水中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通常称为?????????????????物质。 6. 铺展润湿的必要条件是????????????????????????????????????????。 7. 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吸附层数是?????????层。 8. 在公式?r G m= -zFE中,E称为????????????????????,E的实验值测定要求在电流I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汇总

1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 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 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0, H =0, p < 0 (B )Q =0, H <0, p >0 (C )Q =0, H =0, p <0 (D )Q <0, H =0,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7.系统经一个循环后,ΔH、ΔU、Q 、W 是否皆等于零? 答:否。其中H 和U 为状态函数,系统恢复至原态后其值复原,即ΔH=0、ΔU=0。而热与功是与途径有关的函数,一般不会正好抵消而复原,除非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可逆绝热膨胀后又可逆绝热压缩回至原态,或可逆恒 温膨胀后又可逆恒温压缩回至原态等。 1. 在温度T 、容积V 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 和B 两种理想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nA ,pA ,VA 和nB ,pB ,VB ,设容器中的总压为p 。试判断下列公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A )A A p V n RT (B )B A B ()pV n n RT (C )A A A p V n RT (D )B B B p V n RT 答:(A )只有(A )符合Dalton 分压定律。 4. 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A )压力大于C p (B )温度低于C T (C )体积等于m,C V (D )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 答:(B )C T 是能使气体液化的最高温度,温度再高无论加多大压力都无法使气体液化。

06应用化学物化试题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物理化学 》课程B 卷 专业年级: 应化04级 命题教师: 杨亚提 审题教师: 考生姓名: 学 号: 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20分) 1.理想气体的内能由U 1增加到U 2,若分别按Ⅰ等压、Ⅱ等容和Ⅲ绝热过程来完成这一变化,则 ( ) A.△T Ⅲ>△T Ⅱ>△T Ⅰ B.Q Ⅰ>Q Ⅱ>Q Ⅲ C. Q Ⅲ>Q Ⅱ>Q Ⅰ D. △H Ⅲ>△H Ⅱ>△H Ⅰ 2.下列各式属于化学势的是 ( ) A .Z n P T B n U ,,)( ?? B. Z n P T B n H ,,)(?? C. P H B n S T ,)(?? D. Z n P T B n G ,,)(?? 3.通常在定温定压下气-固吸附过程应满足 ( ) A.△G>0,△S>0,△H>0 B.△G<0,△S<0,△H<0 C.△G>0,△S<0,△H<0 D.△G<0,△S>0,△H>0 4.所谓溶胶的沉降平衡是指 ( ) A.各处浓度均匀一致 B.粒子恒速下沉 C.粒子重力=阻力 D.粒子以浓度梯度分布 5.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以后,再增加浓度,溶液表面吸附量将 ( ) A.维持不变 B.略有增加 C.略有减少 D.明显增加 6.溶胶稳定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布郎运动 B.聚结稳定性 C.动力稳定性 D.扩散运动 7.乳状液的形成类型取决于 ( ) A.媒剂的多少 B.媒剂的性质 C.媒质的性质 D.乳化剂的性质 8.恒温恒压下,纯液体A 、B 混合成理想溶液时 ( ) A. △mix V = 0 B. △mix H < 0 C. △mix S < 0 D. △mix G = 0 9.可以应用dG = -SdT + Vdp 的过程是 ( ) A.恒温下烧杯中进行的溶液反应 B.组成一定的混合气体膨胀 C.可逆电池中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 D.恒温恒压相变 10.将一定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逐渐稀释,其摩尔电导率 (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增后减 11.若液体对毛细管壁的润湿角大于900,则当毛细管插入该液体时,毛细管中将发生: A.液面上升 B.蒸气压小于平面时的饱和蒸气压 ( )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0

△△△△△△△ △△△△△△△期末试卷准考证号和姓名必、 (A) (1)⑵(B)⑵⑷(C) (1)⑷(D)⑶⑸ 4、某过冷液体凝结成同温度的固体,则该过程中() (A) △ S(环)<0 (B) △ S(系)>0 考场。△ △ △ △ △△△△△△△△ 须和专业必须由考生 本人填写 学 装订丁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A 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开卷/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60 % ) 题号-一 -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题分10 20 8 10 10 10 20 12 核分人 得分复查人 (C) [△ S(系)+ △ S(环)<0 (D) [△ S(系)+ △ S(环)>0 5、已知水的两种状态 关系为() A(373K, 101.3kPa , g),B(373K, 101.3kPa , l),则正确的 (A) 口A=口B (C) 口A<口B (B) (D) a A>口 B 两者不能比较 6、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k X X p n B B 1 的适用条件是() 混编考场代号: 考场代号: 答答△△△△△△△ 座位序号由考生本人填写座位序号线戋内内不不要要 题题) △ △ △ △ △ 得分△ △△△△△△△△△△△△△△ 得分评卷人、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1、实际气体的j T0,经节流膨胀后该气体的温度将______________ H 2、从熵的物理意义上看,它是量度系统_________________ 的函 数。 3、稀溶液中溶剂A的化学势 4、在G 曲线的最低点处r G m _______________ ,此点即为系统的平衡 点。 5、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 得分评卷人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A)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等熵各物质的浓度发生微小改变 (C)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比例为定值 (D) 等温,等压各物质浓度不变 7、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A) △ r G( E)<0 (B)( G E)T,P<0 (C)( G E )T, p>0 (D)( G E )T, p =0 8、放热反应2NO(g)+O2(g) 2NO(g)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增加压力; ⑵减小NO的分压;⑶增加Q的分压;⑷升高温度;⑸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 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A) ⑴⑵⑶(B) ⑷⑸(C) ⑴⑶⑷(D) ⑴⑷⑸ 9、已知纯A和纯B的饱和蒸气压P A*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卄是GH5OH(I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B) △H 〈0 (C) △r Hn =△r U m (D) △ rf?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当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升高到348K,经(1)绝热过程和(2)等压过程,则两过 程的( ) (A) △H>A H2 W 1W (C) △HM H2 W 1W 3、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过程,(1)Q = W (2) △U=A H (3) △ S= 0 (4) △ S<0 (5) △ S>0上述五个关系式 中, 不正确的是() (A) 一定 (B) (B)不一定 (C) 决定于系统的总组成 (D) 相同 得分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1、在101.3kPa、373.2K 时, (A)Q>0 △ A>0 (B) (D) △ H>0 △ S<0 (E) 4分,共8分) 1mol水转变为水蒸气,则( ) △ S>0 △ A<0 (C)W<0 U>0 △ G=0 △ G<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