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微站皮站飞站建设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4G小基站IP地址规划原则探讨及研究

4G小基站IP地址规划原则探讨及研究

4G小基站IP地址规划原则探讨及研究陈晓明【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4G小基站的承载需求及对IP地址的需求,针对各种承载方案分析了IP数据分组的处理流程,提出了4G小基站IP地址规划的总体原则,最后对IP地址规划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卷),期】2017(030)011【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4G;小基站;TD-LTE;IP【作者】陈晓明【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5中国移动4G网络从2013年大规模建设开始,经过几年的建设,4G基站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基站规模已经超过100万个,在网络建设时,主要采用的是宏基站(Microcell)进行覆盖,而宏基站在选址、配套、深度和精确覆盖、扩容改造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小基站(Smallcell)具有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自启动等特点,可以增强4G的覆盖,提升整体系统容量,将成为4G时代的重要网络组成部分。

4G小基站数量庞大、分布分散的特点对传输网提出了很大挑战,对于4G小基站的承载,将以PON+CMNet方案为主,而根据应用场景,PTN+CMNet、PON+PTN和全程PTN等承载方案也将会被采用。

中国移动为指导各省公司开展4G小基站的建设,专门编制并下发了《中国移动4G一体化皮基站和飞基站承载方案及建设要求》,文件中对采用CMNet承载和PTN承载时的IP地址规划提出了要求,但面对数量巨大的4G小基站,IP地址的规划和使用时需要值得密切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4G小基站根据覆盖能力分为微基站(Microcell、皮基站(Picocell)和飞基站(Femetocell)3大类。

对于微基站以及非一体化的皮基站,不需要经过网关设备,仍将采用传统全程PTN方案承载,IP地址分配与宏基站相同。

而一体化的皮基站和飞基站(下文中提及的4G小基站均是指一体化的皮基站和飞基站),将先通过网关设备接入,再接入EPC,其承载方案与传统的端到端PTN承载方案有很大不同。

4G皮基站简介

4G皮基站简介

1、基带和射频分布式,需 要通过光纤和网线构建分布 系统; 2、BBU需要外接GPS; 3、与宏网协同,可以与宏 网融合。
1、BBU需机房; 2、通过POE或者POE+方式为RRU 端供电; 3、RRU挂墙或者吊顶安装; 4、传输只能采用PTN。
容量补充的场景。
一体化皮站设 备
1、面积较小、容量需求较 大的小型场景,如营业厅/ 卖场/咖啡厅/小型超市、微 小型商业场所、微小型办公 场所等; 2、已建室分场所补弱,如 酒店大堂,会议室等;
➢后续支持 TDL/TDS/GSM三种多模 制式
➢多模场景下,TDS 制 式和GSM制式信号需依 靠DCU馈入
型号
SRAN3.0 eRAN8.1
支持的频段 TD-LTE:2.3G GSM:1.8G TDS:1.9G
制式
带宽 输出功率
TDL: 1×20MHz,2T2R,MIMO; TDL: 2*125mW; GSM 50mW,TDS 125mW
皮基站
SITE)

500mW)
20~50米
(FEMTO 毫微微站、家庭级小 100mW 以下(含
飞基站
SITE)
基站
100mW)
10~20米
根据设备形态,皮基站设备可分为分布式皮基站和一体化皮基站。
华为分布式皮站Lampsite
TDS GSM RF RF
TDL RF
后续支持TDL/TDS/GSM 三模:
设备。各类基站设备的名称、单载波发射功率、覆盖能力等参数见下表:
类型
单载波发射功率 覆盖能力
名称 英文名
别称
(20MHz带宽) (覆盖半径)
(MACRO 宏基站
SITE)

16.广东-创新构建LTE皮基站PON网快速开通网络,推进移动网重点场所高质量发展

16.广东-创新构建LTE皮基站PON网快速开通网络,推进移动网重点场所高质量发展

创新构建4G LTE皮基站PON网快速开通网络,推进移动网重点场所高质量发展2019年目录一、问题描述 (2)二、分析过程 (2)三、解决措施 (3)四、经验总结 (14)【摘要】聚焦以客户为中心,深化移动端到端运营,推进移动光网双提升,打造精品网络的目标,创新发挥固移协同优势,构建运营级的端到端小基站PON网快速开通网络;创新构建网运一点接应机制,设计CRM局内小基站业务,实现移动网室内补点需求1天开通,有力支撑一线;创新实现小基站开通“工装”转“放装”工作模式,重点场所移动信号覆盖快速解决,快速提升综合效益;积极推进移动网重点场所高质量发展。

【关键字】LTE 皮基站、PON快速开通、高质量发展【业务类别】无线网一、问题描述在推进移动网高质量发展工作上,如何实现快速支撑响应市场前端的应急需求,尤其是解决密集建筑物的室内信号覆盖难题,是后端网运部门常常受困的主要问题之一。

而DAS 无源室分系统、新型有源室分系统等传统室内盲点解决手段,因为造价相对较高,建设周期长,受限于现场环境和管理物业影响,无法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快速满足前端需求,典型应急攻坚项目如下:1、广东公司与广东农行成功签约智能营销管理服务项目,智能营销管理平台已上线工作,使用过程中部分网点存在4G信号不稳定,甚至有明显盲区等网络问题,客户要求1个月内对全省1664个营业网点进行网络信号优化。

农行部分营业网点场景常位于临街首层,网点内纵深空间大,室外宏站难以完全覆盖,容易造成网点内部分区域成为信号盲区,影响业务应用推广,用户体验感知差。

案例一:佛山农业银行建华支行,位于佛山市禅城区金华路7-11号首层25-27号,经现场测试,营业网点平均RSRP-110.4dBm,SINR-5.7dB,测试下行速率小于2Mbps。

2、佛山南海供电局供电抄表项目,现场综合电表设备通过运营商网络将电表数据上传到供电局服务器。

但电表设备通常安装在住宅楼的室内楼道或地下室电表房,依靠室外宏站无法有效覆盖,基本为移动信号盲区,难以完成远端系统自动抄表工作,本地相关考核指标长期不能达标。

4G优化案例:创新组合皮基站+直放站,实现4G网络低成本快速部署

4G优化案例:创新组合皮基站+直放站,实现4G网络低成本快速部署

创新组合皮基站+直放站,实现4G 网络低成本快速部署XX目录一、问题描述 (3)二、分析过程 (3)三、解决措施 (3)四、经验总结 (3)创新组合皮基站+直放站,实现 4G 网络低成本快速部署XX【摘要】为了打造“成本领先,体验优良”的无线网络,中国电信XX分公司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组网方式。

本次创新组合皮基站+直放站,同时吸取了皮基站的灵活组网、快速部署、自带容量,和直放站的低成本组网、覆盖范围大的优势。

皮基站+直放站利用家庭宽带(或其它无线网络)仅“一根网线”即可快速、精准提升网络覆盖,对地下室、电梯机房、城中村、中小企业(办公楼、宿舍楼)、高速高铁隧道、农村低话务区及紧急通信保障等场景的低成本快速部署4G 网络,体现了敏捷网优。

【关键字】皮基站、直放站【业务类别】创新应用一、问题描述经过多年4G 建设部署,4G 网络已基本全覆盖,但仍存在少量区域4G 网络弱覆盖或盲区,如地下室、电梯机房、城中村待拆迁区域、偏远农村、高速高铁隧道区域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少量RRU+直放站设备进行补盲,但开通直放站受限于光缆资源,远端机至近端机之间的距离过长,容易产生弱光路问题,直放站无法开通需要更换价格更高传输时延更低的远距离光模块才能开通,后期维护也容易出现弱光路问题而频繁退服。

二、分析过程2.1皮基站介绍图1 4G 一体化皮基站应用方案采用皮基站可利用家庭宽带(或其它无线网络)“一根网线”,快捷部署4G 无线网络,并且还可以利用其他运营商的有线无线网络实现4G 信号覆盖。

但皮基站发射功率只有21dbm 左右,覆盖范围小,只能解决家庭级等小范围区域信号覆盖。

一体化皮基站技术参数如下:项目描述工作制式LTE FDD工作频段参见设备产品标签工作带宽5MHz / 10 MHz / 15MHz / 20 MHz发射功率 2 x 21dBm同步方式支持GPS,IEEE 1588 V2, IEEE 1588 ACR 和空口同步回传方式RJ-45 以太网接口(1GE),SFP 光口MIMO 2 x 2设备尺寸220mm*220mm*39mm安装方式平放、挂墙、吊顶功耗< 15 W供电方式220V AC 转 12V DC 电源适配器,POE 供电重量< 0.6Kg设备容量< 2L支持用户数LTE 家庭级支持用户数:8 个激活态和 24 个RRC 连接态;项目描述LTE 企业级支持用户数:32 个激活态和 96 个RRC 连接态2.2直放站介绍图2 直放站应用方案图3 直放站覆盖场景直放站工作原理:➢近端机直接从基站设备耦合到下行信号,通过中继端下变频模块后,射频信号转变成模拟中频信号,在下行数字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后,模拟中频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通过光纤把数字信号传输到远端,远端一体化模块把数字信号恢复为模拟中频信号通过上变频,把模拟中频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下行信号由功放放大,经双工器从RX/TX1 端口输出,经由天线发射给覆盖区域手机用户。

场景化的深度覆盖宏微站协同规划解决方案

场景化的深度覆盖宏微站协同规划解决方案

城市道路
车流量大,两边建筑 物密集,直道不长、 多拐弯等。
一般已有宏站, 但存在信号杂乱、 不稳定,易出现 信号中断
可选设备:分布式微站、一体化微站 分布式小微基站使用场景: • 用于多台设备的场景,各RRU之间可采用级联方式从而节约传输资源; • 传输资源充足且仅需单台设备时,满足覆盖的条件下,造价相对低的; 一体化小微基站使用场景: • 仅需单台设备时,满足覆盖的条件下,造价相对低的。
可选设备:分布式微站、一体化微站 分布式小微基站使用场景: • 用于多台设备的场景,各RRU之间可采用级联方式从而节约传输资源; • 传输资源充足且仅需单台设备时,满足覆盖的条件下,造价相对低的; 一体化小微基站使用场景: • 仅需单台设备时,满足覆盖的条件下,造价相对低的。
依托路灯杆、监控杆、建筑外墙安装,天 线波瓣正对弱覆盖的底层商铺。对于步行 街等底层商铺纵深较大、结构复杂的商业 街区,在街区两侧均规划微小基站。
体积、重量 覆盖面积 安装条件 选址难度 干扰控制 建站速度 投资成本
体积达18L、 重量达18Kg
需楼顶天面或 落地管塔安装
体积一般不超 过8L、重量一 般不超过8Kg
宏站功率普遍 比微小站大, 覆盖更广
挂杆、挂墙等 多种安装方式
占地面积大, 隐蔽性不强, 选址难度相对 较大,后期有 逼迁风险
占地面积小, 隐蔽性强,选 址难度较小, 后期被逼迁风 险小
➢ 深度覆盖不足:深度覆盖区域场景复杂多样,问题识别和规划
部署困难,导致存在弱覆盖和盲覆盖。
➢ 站点建设受限:因物业反对、施工受限等因素导致建站难、站
点偏移率高,影响网络覆盖。
干扰问题分析:网络重叠覆盖率高,导致干扰难以消除:
现网干扰情况 全省LTE 的高干扰比值为0.85%(基准值0.8% ),其中昆明、

18.中国移动-TD-LTE单载频一体化皮基站开通指导(ENB-35,A 18年集采)

18.中国移动-TD-LTE单载频一体化皮基站开通指导(ENB-35,A 18年集采)

目录1概述 (1)2开通流程 (1)3站点开通 (2)3.1开站前准备 (2)3.1.1设置本地电脑IP (2)3.1.2开站参数核对 (2)3.1.3开站工具准备 (3)3.2TD-LTE 参数配置 (6)3.2.1执行设置向导 (6)3.2.2本地回传WAN口工作模式设置 (13)3.2.3Celldentity及宏微模式设置 (13)3.2.4邻区参数配置 (14)3.2.5时间服务器 (16)3.2.6重启基站 (16)3.2.7检查设备状态 (17)3.2.8检查GPS搜星情况 (18)4设备日常维护操作 (18)4.1版本升级 (18)4.2日志下载 (18)4.3告警查看 (19)4.3.1当前告警 (19)4.3.2历史告警 (19)ENB-35,A1型LTE单载频一体化皮基站开通指导1概述移动通信工程传统室分建设中,往往存在建设工程量大、物业协调困难、维护成本高等难点,京信公司推出一体化皮基站暨TD-LTE一体化皮基站,其遵循3GPP标准,支持PTN、XPON等IP回传,集成基带和射频,自带MIMO双天线,设备小巧美观,采用类IT部署方式,在新型室分建设中具备“建网便捷,灵活组网,容量优势”的特点。

为满足补热、补盲、室分新建、室分改造的多层次4G室分建设需求,京信公司推出了一体化皮基站,外观结构图如下:图1-1 ENB-35,A1型TD-LTE一体化皮基站2开通流程开通流程可按照下面的流程图2-1所示。

图2-1 开通流程图3站点开通3.1开站前准备3.1.1设置本地电脑IP本地电脑IP设置为192.168.197.XX网段的IP,连接基站的LAN口,登录192.168.197.241即可访问LTE Web。

3.1.2开站参数核对开站参数核对主要是指开站所用的网络参数的协调和检查,网络参数一般由运营商规划,主要参数包括MCC、MNC、TAC、eNB ID、安全网关IP、信令网关IP、网管IP等。

4G微站皮站飞站建设指导意见

4G微站皮站飞站建设指导意见

4G微站皮站飞站建设指导意见4G微站、皮站、飞站建设原则一、4G基站分类标准根据功率和覆盖范围将4G基站分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4类,具体如下:类型单载波发射功率(20MHz带宽)(覆盖半径)宏基站10W以上200米以上微基站500mW-10W(含10W)50-200米皮基站100mW-500mW(含500mW)20-50米飞基站100mW 以下(含100mW)10-20米二、微站、皮站、飞站建设方式简介1、微站(1)微站简介微站是集成天线、基带和射频单元,具有体积小,易伪装,业主抵触小,部署简单的优势。

能充分解决TD-LTE站址资源不足、天面受限和深度覆盖不足等问题。

微站可分为一体化微站和分布式微站。

一体化微站即天线、基带和射频单元集成为一体,可在物业点放装,进行单点补盲覆盖。

分布式微站即基带和射频单元分离,使用光纤连接,可多点位布放,扩大覆盖范围。

微站相比RRU+天线方案,减小了风阻,配重无需增加,可安装在典型的50~114mm抱杆上或挂墙安装,施工方便,隐蔽性好。

可在室外补盲、补热、室外覆盖室内等场景部署微基站,能有效提升盲区RSRP、SINR及上下行吞吐量。

具体如:居民楼、办公楼等楼宇的深度覆盖;城区部分弱覆盖路段的覆盖,例如隧道、居民小区内道路、遮挡严重的背街小巷等;数据业务热点区域补热等。

2、RelayLTE Relay通过Relay Node中转上下行信号,可提供覆盖且不引入噪声。

Relay的原理就是基站不直接将信号发送给UE,而是先发送给一个RN(Relay Node,中继节点),然后再由RN转发给UE。

Relay解决方案可以增大系统覆盖范围,提升系统链路性能,改善小区吞吐量。

Relay不需要机房,不需要回传光纤,不需要GPS,只需要电源配套即可开通,部署灵活快捷。

LTE Realy适用于传输受限而需快速扩大LTE小区覆盖和提高容量的场景,可实现低成本快速补盲;具体可应用于城市补盲、农村覆盖延伸、海面覆盖延伸等场景。

中国联通4G无线网低成本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联通4G无线网低成本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联通无线网低成本建设指导意见随着5G时代的到来,4G网络仍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和5G网络共存,一方面用户对通话质量、数据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对承载能力需求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传统的室外宏站与室内覆盖的建设模式投资大、缺乏灵活性,在网络演进中结构单一,无法立体的深层次的满足各种覆盖及容量的需求。

如何进一步低成本提升4G网络能力,进一步有效解决投诉,提升用户感知,成为后4G网络建设时期的重点。

本指导意见根据覆盖需求、场景特点,结合建设难度、技术适用性、产品成熟度等因素,构建低成本建设模式,兼顾投资效益与网络可持续发展。

一、低成本建设总体思路1、中国联通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了具有竞争力的4G网络,但在城区深度覆盖和农村广覆盖仍有一定的建设需求,在网络建设与投资效益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应采用低成本建设方式补足网络缺口,提升投资效率,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2、无线网覆盖类建设成本主要由基站设备、配套两大部分组成,应分别采用低成本的建设策略,灵活构建多样化的建设方案,保障建设效果;(1)基站设备低成本解决手段上主要包括快速U900升级、利用2T4R提升上行覆盖,降低基站数量、BBU共用/RRU拉远、RRU功分、天线外引等以及直放站等社会化基站建设手段等。

可根据场景特点、容量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通过新增或资源盘活(优化原有资源),解决目标需求区域内的网络问题。

(2)基站配套建设应继续坚持多运营商资源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利用铁塔公司站址和配套资源。

通过常态对接机制、动态优化需求,持续推进网络深度合作。

对于铁塔租赁站址,在新增配套时可采用新增多端口天线、优化天线挂高、减少机房数量等方式降低配套成本;对于有新增站址需求无铁塔资源情况下可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简易配套来降低天线架设物成本,对比采用铁塔租赁和自建模式下TCO最低的方案。

3、无线网容量类建设应坚持低成本多手段灵活保障容量需求。

要求结合业务预测,及时保障流量需求及重点场景的感知速率的领先;鼓励通过控制干扰和多载波负荷均衡提升现网载波容量潜力;鼓励通过载频扩容、宏/微站小区分裂、室分建设精准吸热;可尝试采用扇区劈裂等新技术提升单站容量,除个别品牌形象区域可开通CA、4T4R、下行256QAM等技术功能单用户峰值速率外,其它区域应控制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G微站、皮站、飞站建设原则一、4G基站分类标准根据功率和覆盖范围将4G基站分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4类,具体如下:二、微站、皮站、飞站建设方式简介1、微站(1)微站简介微站是集成天线、基带和射频单元,具有体积小,易伪装,业主抵触小,部署简单的优势。

能充分解决TD-LTE站址资源不足、天面受限和深度覆盖不足等问题。

微站可分为一体化微站和分布式微站。

一体化微站即天线、基带和射频单元集成为一体,可在物业点放装,进行单点补盲覆盖。

分布式微站即基带和射频单元分离,使用光纤连接,可多点位布放,扩大覆盖范围。

微站相比RRU+天线方案,减小了风阻,配重无需增加,可安装在典型的50~114mm抱杆上或挂墙安装,施工方便,隐蔽性好。

可在室外补盲、补热、室外覆盖室内等场景部署微基站,能有效提升盲区RSRP、SINR及上下行吞吐量。

具体如:居民楼、办公楼等楼宇的深度覆盖;城区部分弱覆盖路段的覆盖,例如隧道、居民小区内道路、遮挡严重的背街小巷等;数据业务热点区域补热等。

2、RelayLTE Relay通过Relay Node中转上下行信号,可提供覆盖且不引入噪声。

Relay的原理就是基站不直接将信号发送给UE,而是先发送给一个RN(RelayNode,中继节点),然后再由RN转发给UE。

Relay解决方案可以增大系统覆盖范围,提升系统链路性能,改善小区吞吐量。

Relay不需要机房,不需要回传光纤,不需要GPS,只需要电源配套即可开通,部署灵活快捷。

LTE Realy适用于传输受限而需快速扩大LTE小区覆盖和提高容量的场景,可实现低成本快速补盲;具体可应用于城市补盲、农村覆盖延伸、海面覆盖延伸等场景。

图2-1 Relay示意图3、分布式皮飞基站分布式皮基站系统组成包括主设备BBU、接入合路单元DCU、集线器单元RHub、射频远端单元pRRU,BBU与DCU、RHub间采用光纤连接,RHUb与平RRU之间采用光纤或五类线连接。

通过多模块拼装可接入4G及2G:对于4G 而言,分布式皮基站属于基带拉远设备;对于2G,其射频信号接入DCU,后续设备直接放大。

pRRU输出4G最大功率为2*100mW以上,2G 50mW,可实现多制式功率自动匹配同覆盖,并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监控。

图2-2分布式皮基站示意图分布式飞基站系统组成与分布式皮基站类似,包括主设备BBU、室内无线单元IRU,分布式远端无线点RD,BBU与IRU之间采用光纤连接,IRU与RD 之间采用五类线连接。

分布式飞基站支持4G和2G,RD输出4G最大功率功率2*50mW,并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监控。

分布式皮/飞基站比同轴电缆(馈线)易于布放;分布式皮基站远端单元可以直接放装或外接天线,分布式飞基站远端特别小巧(直径10cm左右);不同级数的集线器单元与远端单元相结合,通过软件设置小区合并或分裂,便于灵活构建较大规模的分布系统。

分布式皮/飞基站的主要缺点是:(1)主设备厂家支持程度有一定差别,造价成本较高,个别厂家设备需要进一步推动成熟。

(2)需要在建设时明确支持的模式,如建成后需要提供其它系统或新的频段覆盖时,则需更新远端模块,产生一定的改造工程量。

(3)远端为有源设备,可独立供电或通过五类线供电,因此不建议应用在取电供电困难、封闭、潮湿的场景。

分布式皮/飞基站适用于覆盖和容量需求均较大的重要室内大型场景,具备部署灵活快捷、便于容量和覆盖调整、利于监控的优势。

分布式皮基站尤其适用于大型场馆、交通枢纽等覆盖面积巨大、单位面积业务密度大或潮汐效应明显、室内区域较为空旷的场景。

分布式飞基站远端更为小巧,其低功率输出更适用于室内隔断较多的场景。

4、一体化皮飞基站一体化皮/飞基站是一种小型化、低功率、低功耗的蜂窝技术,通过有线宽带回传到移动核心网,为用户提供移动通信业务。

一体化皮/飞基站系统主要由一体化皮/飞基站、安全网关、接入网关、一体化皮/飞基站网管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2-3 一体化皮/飞基站系统架构图按设备制式,一体化皮/飞基站可分为2/3/4G单模或其它制式与TD-LTE双模。

一体化皮/飞基站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覆盖能力方面,考虑室内部署和一定墙体穿透损耗的情况下,一体化飞基站单站覆盖面积100~200平米;一体化皮基站单站覆盖面积在1000平米以内。

1000~5000平米的建筑,若业务需求较高,且内部可分为几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大开间,可使用多台一体化皮基站组网覆盖。

适用于营业厅、沿街商铺、超市等室内较开阔的小型建筑场景。

一体化皮/飞基站的主要缺点是:(1)由于4G一体化飞基站的应用前景不明确,4G一体化飞基站尚无厂家批量生产。

(2)在部署时应明确系统制式,若要支持新的系统制式必须更换设备。

三、小基站需求场景覆盖需求场景、容量需求场景、大话务保障场景、特殊室内及干扰驱动场景,均可以通过小基站的建设满足网络需求。

室外辐射室内信号覆盖指标达不到表1要求时,考虑小站、室分等方式改善网络覆盖。

表1 室外辐射室内信号覆盖指标要求表按照集团给定的LTE载频扩容标准,按照大、中、小包的小区分类确定标准,当小区自忙时达到门限时实施载频扩容。

小区扩容核定逻辑为:[“有效RRC 用户数达到门限”且“上行利用率达到门限(PUSCH或PDCCH)””且“上行流量达到门限”]或[“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且“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PDSCH或PDCCH)”且“下行流量达到门限”]。

表2:LTE小区分类标准及扩容门限(1)需求分析由于建筑遮挡,物业准入困难,宏站无法落地,或实际建设站址偏移引起的弱覆盖区域,涵盖众多应用场景。

可通过ATU,仿真,MR弱覆盖分析的方式进行识别。

(2)典型场景类型①居民区覆盖场景➢居民区内环境要求高,需美化或伪装方案。

➢居民区存在连片高度接近的建筑,遮挡严重。

➢部分高层建筑存在弱覆盖,无法用宏站直接解决。

②商业楼宇覆盖场景➢对于大型商业楼宇,墙体损耗大,环境相对封闭,建筑内部无法用宏站覆盖。

➢对于室外商业街道,商铺集中在底层信号易受周边建筑遮挡形成弱覆盖。

③街道覆盖场景➢在宏站覆盖的基础上,部分路段由于建筑遮挡,宏站落地困难等原因形成了部分弱覆盖的路段,街道灯杆站址更便于获取。

④景区覆盖场景➢景区对环境美化的要求高。

➢景区内部无法建设铁塔,景区内高耸建筑无法用于站点建设,造成部分弱覆盖。

2、容量需求场景(1)需求分析随着移动用户渗透率的提高,以及用户流量消费的提升部分区域已出现容量严重受限的场景。

通过容量评估手段判断场景容量需求,根据小基站规划方法进行规划。

(2)典型场景类型密集商业区,高档写字楼,医院等人流集中的高价值区域,机场等交通枢纽。

(1)需求分析部分节日或大型活动会造成部分区域,人流量急剧增加,导致某区域内形成短时或周期性的容量压力。

此时应用常规的宏站覆盖方案已无法满足容量需求。

可以通过对区域人流的预测,对比移动4G渗透率以及用户比估算区域容量,规划小基站个数。

(2)典型场景类型短时大话务保障的室外空旷区域,周期性大话务封闭场景如体育馆,会展中心等。

4、特殊室内场景(1)需求分析环境封闭的空旷大型室内场景,具有一定的层高,室分部署费用较高,可考虑采用室外小基站设备进行覆盖。

(2)典型场景类型半开放式大型室内场景如农贸市场,厂房等。

封闭型大型室内场景如停车场等。

5、干扰驱动场景(1)需求分析对于存在部分弱覆盖区域,且环境较为开阔周边干扰复杂的场景,可以考虑使用2通道微站覆盖并与周边宏站合并。

对于存在覆盖需求,同时可能造成频繁切换场景,可考虑采用2通道微站覆盖,合并后减少切换概率。

(2)典型场景类型干扰复杂场景如高架桥,城中村等。

切换频繁场景如急转弯路段等。

四、典型场景小基站建设方式1、商业步行街(1)场景特点街道两侧楼宇密集,临街多为商铺,人流量较多。

一般已规划宏基站,但由于建筑密集,低层区域覆盖效果不理想。

(2)小站覆盖方案➢对于商业街底商,若传统宏蜂窝基站无法覆盖,且建设分布系统经济效益较差的,可选用一体化基站、微RRU;依托路灯杆、监控杆、建筑外墙安装,天线波瓣正对弱覆盖的底层商铺。

➢对于小型的商业步行街且不具备传输条件的,可在街道中点附近的灯杆或水泥杆上安装一体化基站或Relay。

➢对于长于200米的商业步行街,可在街道中选择合适的区域安装,采用小型化RRU+小区合并技术降低网络切换。

➢针对整条商业街基本有良好覆盖,仅个别高价值底商信号不好的场景,可在个别底商室内安装一体化皮基站或微RRU等小型化设备。

2、地下行人通道商业街(1)场景特点地下行人通道商业街为商铺行人道结合方式,人流较多。

一般地下行人通道商业街面积大,隔断少。

地上的宏站无法覆盖,多为信号盲区。

地下行人通道商业街人流多,移动数据业务需求强烈。

(2)小站覆盖方案➢在传统馈线室内分布系统布放困难时,优先选用分布式皮站的建站模式,设备挂墙或安装在房顶。

➢对于小范围的网络覆盖需求,可采用一体化皮基站解决,设备挂墙安装。

3、老旧住宅小区低层(1)场景特点楼间距窄,内部建筑结构相对简单,楼间道路及低层覆盖差。

固定宽带发达,业务量总体偏低。

基站建设难度大,室内分布系统难以实施。

(2)小站覆盖方案➢采用室外辐射室内方式改善室内覆盖。

➢低层居民区距宏站250米以内首选宏站覆盖;宏站难以覆盖的局部弱覆盖区域,采用分布式微站结合小区合并进行覆盖,仅考虑覆盖临近视距范围内的楼宇➢选择弱覆盖区域中间的水泥杆、路灯杆、监控杆、小区公告信息屏等安装。

4、城市道路(1)场景特点存在弱覆盖的城市道路,一般周边高低层建筑相间,道路两侧被高楼阻挡,中间短距离道路覆盖较弱。

(2)小站覆盖方案➢弱覆盖路段超过200米建议优先建设宏站解决,弱覆盖低于200米城市道路优先采用微RRU解决。

➢依托水泥杆、路灯杆、监控杆安装微基站。

➢如果弱覆盖段落需要多台微基站解决,优先采用分布式微站,尽可能共站址安装。

5、城中村(1)场景特点城中村建筑高度为10米或以下,建筑物密度极大,内部建筑结构简单。

流动人口多,固定宽带普及率低,整体业务量较高,移动数据业务需求强烈。

(2)小站覆盖方案➢对于城中村等整体覆盖面积较大、单位面积业务密度较低、无法通过宏站或街道站解决、同轴电缆部署困难、隐蔽性要求高、2/3/4G都具有较大覆盖需求的场景,可以采用微基站解决,单台设备覆盖范围不超过150米。

零星局部若覆盖区可采用一体化皮基站覆盖。

➢选择城中村中水泥杆、路灯杆、监控杆等安装,在同一站址通过在多个方向部署小基站实现覆盖,优先采用分布式微站。

➢一体化微小站用于需要快速部署且仅需单台设备的场景。

6、小面积室内(1)小站覆盖方案➢对于单点覆盖面积在数百至一千平米、并发用户数小于32个的沿街商铺、营业厅、开阔单间等场景可部署4G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满足覆盖和容量要求;➢对于覆盖面积在数千平米的小型超市、卖场等能够分离为几个独立开间的场景,可部署多台4G一体化皮基站或分布式皮基站设备组网覆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