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皮基站验收规范V

合集下载

无线分布式基站产品硬件质量标准模板

无线分布式基站产品硬件质量标准模板

无线分布式基站产品硬件质量标准V6.10总则:1.申明本标准旨在规范安装和维护华为公司设备的相关操作, 不作为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用于工程验收的标准。

本总则的各条说明与华为公司相关流程制度相冲突时, 以华为公司相关流程制度为准。

2.计分办法总分为35分。

采用扣分制, 违反一条就扣掉该条款对应的分数, 质量得分为35减去所有扣分, 最低0分。

得分小于31.5分为质量不合格。

3.扣分原则一个工程( 对应一个工程号) 含有多个产品时, 各产品质量问题扣分要累加计算。

一个工程( 对应一个工程号) 含有多个局点时, 各个局点质量问题扣分要累加计算, 但最多累计3个局点。

一个工程( 对应一个工程号) , 相同质量问题扣分必须累加计算, 但最多累计3次。

对于自检报告中遗漏的问题, 或自检报告中注明的原因不符合华为公司相关规定, 或没有注明原因的问题, 华为公司在质量检查时要按照该标准条款进行扣分。

4.整改要求A、违反A类条款( 标准条款编码的最后一位为”A”)所有问题必须整改, 否则必须与客户签署备忘录。

经过多方协调客户依然不同意签署备忘录时, 请知会华为公司工程管理相关人员, 且必须在自检报告中注明以备查。

B、违反B、C类条款( 标准条款编码的最后一位为”B”或”C”)本次工程产生的问题: 本次工程产生的无法整改的质量问题能够不整改( 必须在自检报告中注明原因以备查) , 其余必须全部整改。

本次工程以前的遗留问题: 本次工程如果有条件整改时必须整改。

5.自检报告的填写规范工程督导必须将工程存在的所有违反质量标准的问题( 包括质量检查工具误判的问题) , 在自检报告中全部列出, 同时注明其原因。

未整改的以及没有注明合理原因的问题, 在自检报告中应该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扣分。

6.数据的及时归档工程督导应在华为公司规定时间归档或刷新CEAS系统工程文档, 华为公司在质量检查时所使用的相关数据若取自CEAS系统,因CEAS数据问题, 造成华为公司的质量检查结果出错, 责任由工程督导及相关单位承担, 华为公司不会因此更改质量检查结果。

新建基站验收规范暨开通入网流程V1

新建基站验收规范暨开通入网流程V1
附录B.1 测试时间的选择......................................................................................................... 20 附录B.2 测试范围和路线的选择............................................................................................. 20 附录B.3 测试速度的选择......................................................................................................... 22 附录B.4 测试采集指标的选择................................................................................................. 22 附录B.5 新站入网测试报告模板............................................................................................. 24
表格 4 测试质量检验标准
DT 指标 覆盖率
指标定义
指标值
Ec/Io≥
-12dB &
TxPower≤
15dBmW & 与移动差值≤2%
RxPower≥ -90dBmW
权重分值 计分办法 C 网指标
每低 1 个百 分点扣 1
18 分,扣完为 止
移动指标
单项得分
接通率

光伏电站验收规范(分布式)

光伏电站验收规范(分布式)

光伏电站验收规范标准(分布式)1、范围为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项目验收,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安装于建(构)筑物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工程竣工验收和电网公司并网接入验收均完成后,对项目进行整体的验收.本规范适用于提供家庭生活起居用的居住建筑屋顶之上建设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应用项目,以及除户用光伏应用以外,包括工业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交通运输类建筑等屋顶之上建设的非户用分布式光伏应用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79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7《光伏电站设计规范》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60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与设计规范》GB/T953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18911《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50796《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B33/T2004《既有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利用评估导则》DL/T5434《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CECS31:2006《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电网电压等级35千伏及以下,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在建(构)筑物的屋顶上建设,且在本台区内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项目.3.2光伏连接器用在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提供连接和分离功能的连接装置。

基站验收标准2

基站验收标准2

中国电信移动基站验收标准(讨论稿)CDMA基站验收标准白山电信网络运行维护部2011年2月目录一、验收资料清单 (3)二、基站主设备验收 (5)(一)性能验收 (5)1、BTS验收 (5)2、NodeB验收 (7)(二)设备安装验收 (8)三、基站机房验收 (9)四、基站铁塔验收 (12)五、基站天馈验收 (13)(一)天馈安装工艺验收 (13)(二)天馈性能验收 (14)六、基站配套验收 (15)(一)配套性能验收 (15)1、电源系统检验表格 (15)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检验表格 (19)3、防雷与接地检验表格 (21)4、空调系统检验表格 (24)5、市电引入部分检验表格 (24)(二)配套安装验收 (25)七、基站传输验收 (25)(一)SDH接口测试 (25)1、电接口测试 (26)2、光接口测试 (27)3、抖动测试 (30)4、误码测试 (35)(二)硬件安装验收 (35)一、验收资料清单工程验收相关文件列表二、基站主设备验收(一)性能验收1、BTS验收表1 现场质量检查表表2 拨测记录表2、NodeB验收(二)设备安装验收三、基站机房验收表1 代维验收信息表表2 机房验收表四、基站铁塔验收五、基站天馈验收(一)天馈安装工艺验收(二)天馈性能验收六、基站配套验收(一)配套性能验收验收总表检验1、电源系统检验表格附表1-1 交流配电箱检验附表1-2 组合开关电源检验附表1-3 蓄电池检验附表1-4 直流配电箱检验附表1-5 系统配置检验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检验表格附表2-1 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检验附表2-2 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检验3、防雷与接地检验表格表3-1 防雷与接地检验表3-2 防雷与接地检验4、空调系统检验表格表4-1 基站空调检验5、市电引入部分检验表格表5-1 市电引入部分检验(二)配套安装验收包含在设备安装验收和机房验收内。

七、基站传输验收(一)SDH接口测试1、电接口测试(1)输出口AIS比特率(2)输入口允许频偏2、光接口测试(1)光源工作波长(2)平均发送光功率(3)接收机灵敏度(4)实际接收光功率(5)光输入口允许频偏3、抖动测试(1)STM-N口的输出抖动(2)STM-N口输入抖动容限(3)支路口的输入抖动容限(4)支路口的映射抖动(5)支路口的结合抖动(6)支路口的系统输出抖动4、误码测试(1)15分钟误码测试(二)硬件安装验收。

基站各项目验收规范手册

基站各项目验收规范手册

第 1 页
2、拉线杆塔、角钢塔安装工艺现场检查规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拉线下端 垂直度 附着性 帖合率 基础 避雷扁钢条 验收项目及要求 桅杆3米为一标段;12米以上为二套天线支臂 热镀无缝钢管;管径≥114mm;管壁厚≥5 mm 热镀钢绞线(七股)Φ 7.8mm;仰角≤70° 热镀圆钢,Φ 12mm,长度≥1.2米 热镀稧型线夹;Φ 35mm以上圆钢 热镀U型可调线夹;Φ 35mm以上圆钢 偏差≤3‰;轴向摆动:摆动≤±5° 经2.25Kg铁锤击打镀层不突起、不剥离 法兰盘贴合面积>75% 基础部分(详情由监理提供) 热镀4mm厚扁钢;上端与避雷针焊接;下端与防雷地网 焊接;所有焊接点均做防锈处理 检查办法 目测 目测、卷尺测量 目测、卷尺测量 目测、卷尺测量 目测、卷尺测量 目测、卷尺测量 目测、经纬仪、吊 锤 铁锤 目测、卡尺测量 查阅监理竣工资料 目测、卷尺测量 现场目测 管壁无法测量 备注
基站验收规范手册
1、市电引入现场验收规范
序号 检查项目 验收规范
变压器底座4脚用4颗防盗螺丝固定。 变压器顶盖采用4颗防盗螺丝进行防盗处理 1 变压器防盗 变压器顶盖需加装2把防盗锁进行防盗处理
检查办法
目测 目测 目测
备注
变压器高低压侧安装由氧化锌避雷器
目测
高压侧的通流 量为5KA,低压 侧的通流量为 1.5KA
线路是否有碰青现象或可能碰到其他障碍物现象 离地面距离是否过低 2 高低压线路 水泥电杆是否有倾斜 水泥电杆是否有损坏 是否按规定的入线孔埋地进入 3 低压接入基站 引入机房交流配电箱的电力线应采用4×16mm2 的多股 铜芯金属护套的电力电缆或电缆穿钢管 基站机房内电缆是否绑扎整齐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华为分布式皮基站 Lampsite 版本 网络规划设计指导书V

华为分布式皮基站 Lampsite 版本 网络规划设计指导书V

华为分布式皮基站(Lampsite 11.1版本)网络规划设计指导书 V4.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拟制:中国区无线网络设计投标部版本:V4.0时间:2016年10月;目录1 总体介绍 (3)1.1总体介绍 (3)2 产品架构 (4)2.1 产品组成 (4)2.2 BBU (4)2.3 RHUB (5)2.4 DCU (6)2.5 pRRU (7)3 总体规划流程 (10)4 覆盖规划 (11)4.1 覆盖规划目标 (11)4.2 覆盖规划流程 (11)4.3 覆盖规划方法和原则 (12)4.3.1 pRRU点位布放原则 (12)4.3.2天线选择原则 (13)4.3.3 Lampsite与传统DAS覆盖规划差异点 (13)5 容量规划 (14)5.1 容量规划目标 (14)5.2 容量规划总体原则和流程 (14)6 组网与小区规划 (16)6.1 组网规划目标 (16)6.2 组网与小区规划总体原则和流程 (16)6.3组网与小区规划原则 (17)6.4 小区边界划分原则(同传统DAS) (18)6.5 小区间干扰规划 (19)1 总体介绍1.1 总体介绍华为分布式皮基站(Lampsite)方案是华为整合无线平台资源,融合多元技术,推出的室内热点扩容和盲点补充的无线室内多模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它在已经成功商用基站的基础上,新开发了RHUB和pRRU两款设备,利用光纤和以太网线承载CPRI接口,和BBU(GSM场景还需要DCU)一起构成了新的室内解决方案。

它具备易部署、配置灵活,软分裂提升容量、平滑演进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室内环境的无线网络容量和覆盖需求。

本文主要介绍华为分布式皮基站(Lampsite)网络规划的流程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含如何针对不同场馆进行Lampsite覆盖规划、容量规划、组网规划、工程实施等,其目的在于辅助设计院规划华为分布式皮基站(Lampsite)方案。

2 产品架构2.1 产品组成GSM&TDL双模典型场景下,Lampsite解决方案的产品组成如图2-1所示。

(建筑工程管理)武汉分公司基站工程验收规范V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武汉分公司基站工程验收规范V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武汉分公司基站工程验收规范V武汉分X公司基站工程验收规范V1.0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X公司武汉分X公司二O壹壹年十二月目录第壹章总则3第二章基站验收流程4第三章基站交维必要条件13第四章基站机房内部结构及环境的验收规范14第五章基站室内无线设备验收规范17第六章基站室外天馈线的验收规范23第七章电源设备的验收规范26第八章基站传输设备的验收规范29第九章室外接地系统的验收规范30第十章传输线路验收规范31附件壹基站现场验收确认单35附件二传输线路现场验收确认单36第壹章总则1、本规范适用于移动通信网基站验收。

2、为了加强无线通信网络质量管理,根据规定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3、 综合业务支撑平台对于新建基站流程分为规划阶段、施工阶段、调测阶段、验收阶段四部分。

本规范旨在说明新建基站验收阶段相关工作流程的标准。

4、 本规范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当在保证工程安全、稳定、标准、优质的原则下协商实施,且将此类问题及解决方案及时上报,以备今后修订规范时参考补充。

5、 若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颁布规范、规定相冲突时,以新颁布的规范、规定为准。

同时本规范也将根据新颁布的规范、规定进行相应补充和修订。

6、 本规范的解释权所属中国移动湖北X 公司武汉分X 公司。

7、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基站验收流程1、传输资管线路录入资料提交工作描述:本步骤是由工程建设部提交该站点配套➢ 工作目的:提供传输资管录入所需资料➢ 关键控制点:1、 要求施工单位确保传输线路路由图纸和现场施工路由壹致2、 要求施工单位在完成传输线路录入后进行传输设备上管。

➢ 责任单位:工程建设部➢ 参和单位:传输线路施工单位➢ 完成时限:2天上传附件:电子版传输线路路由图纸2、传输资料录入及核实➢工作描述:本步骤是由传输数据中心安排传输线路施工单位进行传输资管的录入工作,且对录入情况进行核实。

➢工作目的:确保传输线路资料的完整性以及准备性➢关键控制点:1、传输资管录入及时率2、传输资管录入准确率3、传输资管录入完整性4、对于未按照标准完成传输资管录入的传输线路施工单位,纳入施工单位考核➢责任单位:传输数据中心、工程建设部➢参和单位:传输线路施工单位➢完成时限:3天➢上传附件:传输资管中,该段传输线路的截图3、开通审核➢工作描述:本步骤是在基站主设备、配套设备安装完毕,且基站传输数据、小区数据完成的情况下,按照流程2天完成基站开通审核步骤,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基站建设周期长,网络调整频繁,可能会造成基站最初归属和开通前的最后归属有出入,主要内容是检查基站BSC(GSM基站)或者RNC(TD-SCDMA基站)归属是否正确,避免基站在错误的归属情况下入网,影响网络运行。

中国联通4G网络室分基站入网验收技术规范 V1.0

中国联通4G网络室分基站入网验收技术规范 V1.0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X13-295(2017)中国联通4G网络室分基站入网验收技术规范China Unicom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of 4G Indoor Cellacceptance criteria(V1.0)2017-12-29发布2017-12-29实施目次目次 (I)前言 (1)中国联通4G网络室分基站入网验收技术规范 (1)1.总则 (1)2.交维验收流程 (1)3.验收测试 (2)3.1验收内容 (3)3.2测试要求 (3)3.3业务测试内容 (5)4.测试数据要求 (11)4.1测试数据格式要求 (11)4.2测试数据存储及上传要求 (11)5.室分验收要求 (11)5.1整体要求 (12)5.2测试指标要求 (12)附录A 参考文档 (15)附录B 终端载波聚合能力 (16)前言本规范为中国联通4G网络室分基站入网验收工作制订,规定了中国联通4G室分网络入网验收的内容、验收测试的数据采集方法、数据上传要求和验收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网络公司运维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联通运维部、网络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国平、吕非彼、任柏松、庞翀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4G 网络室分基站入网验收技术规范1. 总则为了实现4G 网络室分基站交维验收,特制定《中国联通4G 网络室分基站入网验收技术规范》(简称室分验收规范),统一验收流程,明确验收标准。

集团统一组织在移动网业务保障系统中开发了4G 网络室分基站入网验收模块(以下简称4G 室分验收系统),辅助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

4G 室分网络交维验收工作是建立在测试基础之上。

目的在于通过统一的方法对4G 室分网络进行测试,基于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对室分网络的工程优化质量、网络性能、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等给出合理的评估,以判断该4G 室分网络是否满足入网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皮基站验收规范安徽移动2016年11月本规范适用于安徽移动分布式皮基站覆盖验收。

本规范未尽事宜参考2/4G 室分验收规范。

一、概述分布式皮基站是一种在室内进行光纤或五类线布线的新型信源系统,采用B BU+RRU结构,将BBU的基带信号通过光纤/五类线传输,在末端转换为射频信号进行覆盖。

分布式皮基站具有架构简单、部署灵活、工程成本低、多制式深度覆盖的特点,可以快速解决室内网络覆盖问题。

分布式皮基站的系统架构由基带单元、扩展单元、射频拉远单元组成。

各主要厂家产品及网元如下:注:诺基亚分布式皮基站设备基带单元、射频单元和天线集成在一起,统称为FWNB,其中基带单元通过主AP实现,主AP通过交换机管理远端的射频单元AP。

为保证分布式皮基站覆盖效果,提升工程施工及网络性能双项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根据LTE室分验收规范结合分布式皮基站特点,以华为LampSit e为主,给出LTE分布式皮基站工程验收需要重点关注事项。

二、验收简介安徽公司根据实际验收需求,分别从资管核查、网管核查、现场测试、施工工艺核查四方位综合入手对室分LTE基站进行把关验收,重点把控5项关键点:网管验收、资管验收、天线验收、远近端工艺验收、测试指标验收。

三、验收规范要求(一)资管验收:比较录入资管室分小区信息与设计、现场是否一致,包括(RHUB数量,RHUB 覆盖区域,PRRU安装位置,小区经纬度),验收不合格,交由集成商进行整改,直至问题整改闭环,验收合格。

(二)网管验收:分为告警验收、网管小区指标验收。

告警验收:通过网管核查地铁小区的实时告警,是否存在影响网络性能指标类及RRU退服类告警,现场验证告警是否正常上传至OMC,网管设备数量与现场是否一致。

网管指标验收:以天为粒度,取小区最近三天指标,无线接通率大于等于99.5%,掉线率小于等于0.5%,切换成功率大于等于99%;取最近两天凌晨02:00上行PRB干扰电平均值小于-110dbm;MR(RSRP采样点小于-110dbm)占比小于10%。

(三)天线验收:天线口输出功率测试,按照如下规范进行测试。

(四)远近端工艺验收:本部分基于华为LampSite,其他厂家可比对使用。

其他厂家产品在工艺验收中需特别注意事项单独说明。

1.远端设备安装工艺(1)RHUB安装工艺要求RHUB设备面板不得朝上安装,且RHUB上方和下方禁止安装和使用易燃物品;在PSU模块风扇进风口正前方的350mm维护空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RHUB 若安装在19英寸机柜、机架或机箱中,安装间距不小于1U。

RHUB贴墙放置时,面板需与水平地面保持垂直放置,且PSU模块位于RHUB面板的下方。

RHUB必须可靠接地。

(2)pRRU安装工艺要求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pRRU可安装在室内墙面、室内天花板、吊顶扣板上,也可以固定在室内金属桅杆、龙骨上,禁止将pRRU安装在铝扣板和非标准龙骨上。

✓pRRU不能接地,如果pRRU接地而与此pRRU互联的RHUB没有接地,可能会导致pRRU无法上电。

✓禁止将设备安装在强热源设备旁边,pRRU与白炽灯的距离需大于50cm。

✓pRRU与温度传感器之间的安装距离需大于50cm。

✓pRRU的各类支撑件应结实牢固,铁杆要垂直,横担要水平,所有铁件材料都应作防氧化处理。

✓安装位置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远离易燃、易爆场所和易受电磁干扰场所(发电站、高压变电站、有线电视塔等)。

✓pRRU的安装必须牢固,手摇不晃动;美观,尽量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外观要保持清洁。

✓如遇排风,消防管道等设施,天线应稍微安装在排风、消防管道设备的下方,防止天线被阻挡。

✓禁止如空调排热箱或其它散热电器设备排风口正对设备。

✓环境参数要求如下表所示:工作温度°-5℃~+40℃。

✓设备应避开房间上面有漏水或者有滴水的地方(空调室外机、水管、管道、房顶漏水、滴水等)。

✓安装空间要求:为使布线和操作维护更方便,pRRU对其在墙面安装、吸顶安装、穿板安装、抱杆安装和抱龙骨安装场景下都有着严格的最小安装空间要求,并依据实际工程经验给出了推荐安装空间要求,如下:以下图需要外接天线的pRRU为例用图示说明如下:pRRU挂墙安装当室内有满足承重要求、安装空间要求的墙体时,推荐把pRRU模块安装在墙面上。

挂墙安装时,需将pRRU安装背板放置于确定的安装位置处,紧贴墙面,pRRU的顶部、底部、左侧及右侧需满足标准空间要求,且保证前部没有直接阻挡物。

pRRU天花板吸顶安装当天花板满足承重要求和安装空间要求,且可以使用塑料膨胀管实现吊顶安装时,pRRU可以实行天花板吸顶安装。

天花板安装时,pRRU安装背板放置于确定的安装位置处,必须紧贴天花板面板,pRRU的顶部、底部、左侧及右侧需满足标准空间要求,且保证pRRU前部(正下方覆盖方向)除天花板外没有其他直接阻挡物。

pRRU抱杆安装当室内配有金属桅杆时,可以把pRRU模块安装在金属桅杆上。

抱杆安装时,紧固件必须使用配发的V箍及螺杆,禁止使用扎带等其他线缆作为紧固件,各螺杆需紧固至5N·m力矩处,pRRU的顶部、底部、左侧及右侧需满足标准空间要求,且保证前部没有直接阻挡物。

pRRU穿板安装当室内吊顶的面板满足承重要求和安装空间要求时,可以把pRRU模块安装在室内吊顶面板上,对于扣板材质为金属材质的,禁止将pRRU模块安装在金属吊顶内。

穿板安装时,pRRU安装背板放置于确定的安装位置处,必须紧贴扣板面,pRRU的顶部、底部、左侧及右侧需满足标准空间要求,且保证pRRU前部没有直接阻挡物。

pRRU抱龙骨安装当室内吊顶的扣板无法满足承重要求时,可以把pRRU模块安装在吊顶龙骨上,推荐安装在标准龙骨上,不建议安装在非标准龙骨上。

安装时,紧固件必须使用配发的V箍及螺杆,禁止使用扎带等其他线缆作为紧固件,V箍需居中横跨在覆面龙骨上,螺杆需紧固至5N?m处,pRRU的顶部、底部、左侧及右侧需满足标准空间要求,且保证pRRU前部没有直接阻挡物。

(3)pRRU安装位置及覆盖范围检查为保证后续的RRU级别的MR分析,在规划设计及开站时需保证RHUB对pRRU成片管理,禁止pRRU插花。

设计方案中明确了pRRU安装位置、pRRU覆盖范围以及SECTORGROUP规划对应关系:✓PRRU安装位置及覆盖范围:✓SECTORGROUP规划:现场验收时需抽查pRRU安装位置和覆盖范围,pRRU每层楼至少抽检一个,同时数量不低于总量的10%。

测试单pRRU安装位置和覆盖能力时,需要临时断开其他pRRU与RHUB的连接,这就要求对pRRU-RHUB的连接网线做必要的拔插操作,一般遵循规律如下:•查看设计方案,确认现场需测试的目标pRRU在方案中的物理拓扑位置,分析其上下游的RHUB连接及同一RHUB上其他pRRU连接情况。

•如果目标pRRU位于某上级RHUB上,则断开该RHUB的下光口(以断开下级RHUB上所有pRRU连接),然后断开该RHUB以及同一光纤链路上上级RHUB上所有其他的网线(断开同级别RHUB及上级RHUB上其他pRRU连接),最后断开其他光纤链路到RHUB的连接。

•如果目标pRRU位于某光纤链路的末级RHUB上,则断开该RHUB以及同一光纤链路上上级RHUB上所有其他的网线(断开同级别RHUB及上级RHUB上其他pRRU 连接),然后断开其他光纤链路到RHUB的连接。

(4)DCU输入功率测试单模场景:不涉及DCU单元,物理上BBU直连RHUB多模场景:2G通过射频信号馈入DCU,DCU的RFC射频板端口输入射频信号总功率要求<=20dBm。

故信号源为RRU时,由于RRU输出功率较大,需要根据RRU 的发射功率选择20~30dB的衰减器或耦合器,不可直接将RRU信号接入RFC端口,会造成RFC单板损坏。

DCU的RFC射频板端口输入射频信号总功率要求>=6dBm,如小于6dBm,则将导致下行增益不足以达到pRRU50mw的最大功率。

现场需使用功率计检测DCU的RFC射频板端口输入射频信号总功率是否在6至20dbm之间。

注:中兴MAU要求使用40db衰减器或耦合器,输入功率控制在-20至10dbm 之间。

2.接电是否规范电源走线要加套PVC管,走线要水平;电源线如需穿墙走线,穿墙部分必须加套PVC管或波纹管加以保护,穿墙口必须密封;3.走线是否规范所有馈线、信号线必须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线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情况;馈线需要避免与消防管道及强电高压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干扰,禁止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网带或者避雷底线捆扎一起布放走线。

HUB-pRRU网线采用规格为CAT5e/6的网线,最大拉远距离为100m。

(1)RHUB-pRRU网线(2)pRRU的CPRI_E0接口网线工艺的一般要求如下:•以太网线的弯曲半径大于25mm。

•线缆应布放整齐,并用线扣绑扎牢固,但不得勒伤网线,线扣间距均匀,朝向一致,多余线扣应剪除,所有线扣必须齐根剪平。

•以太网线从地下的金属管道走线,金属管道两端接地。

•如果电源线,保护地线和网线需要平行走线,则其间距离需在100mm以上。

•在以太网线接头处保留一定的冗余。

网线长度不大于100米,对大于100米不到200米的网线需要增加放大器。

注:爱立信设备可不需放大器控制在200米内。

•绑扎网线时,绑扎点到网口的距离要求:≤400mm。

•在弱电井中布放以太网线需有电缆槽或PVC管保护。

4.各类标签是否规范为便于后期维护,所有馈线、光纤、网线、电源线、接地线需贴有标签,且标签贴放准确。

(五)测试指标验收:测试中需进行4G上下行数据业务测试、覆盖测试、外泄测试、室内外切换测试和CSFB测试并提交相关测试报告。

重点指标如下:测试项目测试标准上下行速率下行:单路大于等于35Mbps,双路大于等于60Mbps;上行:大于等6Mbps。

覆盖测试进行空闲态测试,室内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公共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105dBm且RS-SINR≥6dB。

外泄测试在室外10米处(当建筑物距离道路小于10米时,以道路为参考点)应满足RSRP≤-110dBm采样点占比大于90%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低10dB以上。

CSFB语音测试每个楼层进行5次主被叫拨打,CSFB接通率、返回4G时延、CSFB接通时延、返回4G成功率分别达到100%、<1.5S、<10S、100%,每个RRU至少测试一层,会议室、一楼大厅等人口密集区域必测。

VOLTE测试每小区进行5次主被叫拨打,VoLTE接通率、VOLTE接入时延分别达到100%、<3S的要求。

切换测试分为一楼进出口切换测试、地下停车场出口切换测试两种,要求切换场强覆盖及占用小区PCI标识切换过程各一个图识,要求进出口切换测试至少3次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