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学
浅谈《孙子兵法》与管理学原理

浅谈《孙子兵法》与管理学原理邵阳学院经管系09级会记班孙塞兰号摘要:在现代越来越激励的竞争环境当中,要怎么样打好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开始注重研究有关现代管理学的相关事宜。
越来越多的人从我国先人的军事巨作《孙子兵法》上获得了启示。
今天,我将从四个方面浅谈《孙子兵法》与管理学原理的联系。
一是权变管理、创新管理与《孙子兵法》。
二是管理中的信息效益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三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自身修养与孙子的为将之道。
四管是理中的人本原理与“上下同欲者胜”。
关键字:《孙子兵法》,管理正文:在如今全球化浪潮澎湃汹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管理者开始注意研究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公司,人力物力财力,怎样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怎样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当中。
所以他们不约而同的把眼光开始投到《孙子兵法》上来。
《孙子兵法》对现代经营管理有着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所谓“商场如战场”,现在各大企业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孙子兵法》的合理运用便成了获胜宝典。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全书虽然只有6000字,却处处充满了军事辩证法的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
它深邃的秘义,不仅揭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还包含深刻的哲理。
《孙子兵法》中论述的奇正之变、虚实之变、静动之变、分合之变、强弱之变,无不生动体现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其盛名久远,长期被尊为“兵学盛典”、“东方兵学的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1.一、权变管理、创新管理与《孙子兵法》(一)权变管理与《孙子兵法》管理的权变原理,是指在组织活动环境和条件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管理应因人、事、时、地而权宜应变,采取与具体情况相适应的管理对策以达成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
权变管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
翻开中外历史有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言论及保存下来的有关著作,都体现了这一权变思想。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学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学摘要《孙子兵法》“兵贵神速”的“速胜论”思想主要是着眼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角度上考虑。
但是,要达到“速胜”的目的,就要求军事指挥者必须先机而动,多谋善断,善于抓住战胜机会,速战速决。
这其中就蕴涵着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思想。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论是进、退战略,“速”都是不可不考虑的因素,一时一刻之差,往往决定整个商业计划的成败。
可见,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上,“兵贵神速”都是不可动摇的铁律。
《孙子兵法》在日本软银集团行政方面的应用研究孙子兵法对现代管理的意义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说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其实这个道理在现代商战中也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我从现代商战的角度,来对这五个因素作一个新的解读.1,智:兵家者流用智为先.对一个企业家而言,聪明才智是其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基本要求。
很难想象,一个思想迟钝、头脑不聪、少谋寡断的企业领导人,能使他的企业在市场竟争中站稳脚跟。
(虽说商战如战场,但是商场毕竟不是真正的战场。
商场用智必须有前提、有条件、有限度。
这个前提、条件、限度就是恪守道德、法律给我们的束缚。
否则智就变成了卑鄙)2,信:“诚而有信”是孙子兵法认为的作为一个将帅必备的五德之二。
提起“诚而有信”人们就很自然地想起古时著名的商鞅悬木募徒者予五十金的故事。
其实,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需要“诚而有信”的优良品德,企业家在现代商战中也要以诚信为本。
不仅对企业内要讲诚信,而且对与本单位、本企业有来往的单位、企业也要讲究诚信。
我国各地的老字号都把诚信视为企业的生命,同时都是靠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3,仁:孙子兵法认为将帅必备的五德之三是“仁”。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企业领导人要像军队统帅一样具有仁爱的品德。
应以深厚的感情关心员工、爱护部署、在生活上予以关怀。
在工作上予以帮助。
在经营管理上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决策民主、生产管理民主、营销民主。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

论不战而胜的思想和应用孙武的《孙子兵法》不仅是军事指挥的优秀著作,同时,还对当今社会各个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他在《谋攻篇》中提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句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积极的指导意义,而最让我敬佩和学习的则是看过《恰同学少年》后,以毛泽东为首的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无损伤的收缴军阀枪械的实例。
现就有关问题阐述如下:一、不战而胜的思想基础1、“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武完美主义的思想表现。
他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旨在追求尽善尽美,是完美主义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理想化的理念。
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可能性;在现实当中,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都具有相对性。
这里的“战”是战斗、械斗和拼杀之意;“屈”是屈服的意思,与消灭是两个概念。
敌方之兵,能为他人所用,也就有为我所用的可能,敌军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盟军或我军的,而这种转化的前提往往不是通过武力来达到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战时形势对一方极为不利,双方力量存在巨大差距,也有可能会出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局面。
因此,从理论上讲,“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可能的。
其次,“不战而屈人之兵”在现实中具有可操作性。
解放战争时期,湖南长沙的和平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以及建国后西藏的和平解放,均未进行双方的厮杀,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历史上,还有许多类似的战例,因此,它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不战而屈人之兵”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具有相对性。
不战并不等于一枪不发,它是指交战双方付出的代价大小相对而言的。
解放济南时,八路军在战前和战中一直在做守城将官的思想工作,争取和平解放,但直到战争后期,部分守城部队才投诚。
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种行为,只是较长沙、北平的解放付出的代价要大一些。
再者,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相对的。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学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学摘要《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
本书主要是讲军事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也包含有当时春秋战国时代的时代特色和艺术,将各种作战的手法,技巧,安排和思想都描绘分析的很透彻。
学习它的人不但需要有一定的军事知识,也更需要有好的理解、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才能将这本兵书的知识好好地吸收,再加以利用。
正文:一、初识孙子兵法的相关知识首先,很庆幸自己这学期选了《孙子兵法及现代管理》这门课,其实,我最早了解听到孙子兵法的知识那也是高中历史课上草草地介绍了番。
后来,我阅读的第一本关于孙子兵法的书籍是出自《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这本书,从中较系统地了解《孙子兵法》是一部智慧书,主张谋攻,所谓“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縻军”之术;相反,知进则进,知退则退,当为“胜军”之道。
尤其是所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表明这样一种兵法:不可乱战,要知而后战。
曾国藩善于藏锋,常在进时想到退,在退时想到进,绝对把握进退之间的界线。
这是他成功的保证,更是他立于不败的心术。
他有一句人生格言,“三军藏而不露一字”,即是这种心术之体现。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当然需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可谓把《孙子兵法》谋攻变为一种实用的心术。
曾国藩熟知《孙子兵法》,既可运用于疆场,也可运用于做人,皆为高绝,但多被忽略了。
如今上了老师您的《孙子兵法》这门课,我更为详解的了解了孙子兵法的相关知识,也渐渐地喜欢上它,还对它有些新的见解。
据查资料与阅读得知:《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等,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是中国古典军事中的大成之作,其作者就是春秋吴国将领孙武,字长卿,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这部兵书虽然只有简短的五千余字,但内容却是博大精深,奥妙非凡,是我国乃至世界都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位于我国古代兵家七经之首。
素有“兵经,兵学圣典”之美誉。
而且被冠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事智慧的三大奇书”之一。
它的出名不只是因为它有很高的军事价值,更是因为它具有治国之论和做人之本,以及如何在和平时期的社会的“无硝烟”战争中通过军事理论的巧妙变化来赢得最大的胜利。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学

• 6、谋略取胜
•
这是《孙子兵法》治军理论中军争之生命。 《孙子》有关战略战术的论述,凝聚了计谋和策 略。孙子认为“必以全争于天下”(《谋攻》),这 是谋划的最高准则。他说:“多算胜,少算不胜, 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势》)。 孙子认为妙算是军事行动取得胜利的前提。谋略 取胜,在当代行政管理的运用,就是行政管理的 活动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决策前,要调查研究, 周密思考,深谋远虑;在作出决定、决策时,要 打有把握之仗,只有胜算在胸,才能出师必胜。
•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短兵相接,没有血流成河, 但是……学习,是年轻的我们现在的首要大事,如何利用 这大学四年,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是这四年 里的大事,在竞争激烈的校园里,生存之道,成功之道, 不得不察也,我们不得不郑重的思考,好好酝酿一下自己 的人生之路。
1,以迂为直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 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 直之计者也。”迂直互见,以迂为直,以直为迂。 以迂为直---在空间上的表现,是以退为进,兜着圈 子走路。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时,司马懿在失利之 后,“教大军尽回本寨,坚守不出”。诸葛亮为寻 找战机,思得一计,传令全部退兵。为消除司马懿 的疑虑,他故意用缓兵之计,每10天退30里,造成 “真退兵”的假象。足智多谋的司马懿到底还是上 当,同意张郃、戴陵追击,结果中了埋伏,遭到严 重损失。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有时也是需要以 退为进的。
2,号令要明,赏罚有信
法令没有正式公布,人民偶然做到了,就加以行赏,那 是君主(执政者)的错误赏赐。君主进行错误赏赐,则功臣 就会抱怨。功臣抱怨则愚民胡作非为,愚民胡作非为,这是 大乱的根源。法令没有正式公布,就给予惩罚,那是君主的 错误惩罚,君主进行错误的惩罚,则人民轻生,人民轻生, 暴人就要兴起,帮派朋党就要出现,而乱贼就要造反了。法 令已经公布,而不能依法行赏,这就是叫人民不勉力从公, 不执行军令,不为国死节。人民不勉力从公,不执行军令, 不为国死节,则战不能胜而守不能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国 家就不安全了。法令已经公布,而不能依法行罚,这就是叫 人民不服从法令。人民不服从法令,强人就要兴起;强人兴 起,君主(执政者)地位就危险了。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学

❖ 《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对于形成现代企业 的经营战略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作用。哈佛 商学院把《孙子兵法》列为培养管理人员的 必读教材。美国教授克劳德强调要成为一个 现代的经营专家,不看《孙子兵法》是不行 的。日本学者村山寿在很早以前把《孙子兵 法》作为企业发展生存的两大支柱之一,著 书者说,一是现代管理,二是孙子兵法。国 外一些企业家运用《孙子兵法》,于企业经 营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内一些学者也 有很多关于《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管理方 面的专著,表明《孙子兵法》对现代管理确
谢谢大家
❖ 普琼莎25% ❖ 陈亚琳25%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

一、原文:利而诱之,乱而取之释文:用利益诱惑敌人,敌人混乱时,就乘机攻取他。
例证1:战国后期,燕国政局动荡,将军市被和燕太子平合谋,准备攻打相国子之。
举国上下陷入一片混乱。
这时,蓄势待发的齐国准备乘燕内乱机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加剧燕国的内乱,齐王派人向燕太子平表示:听说太子要整饬朝政,我们齐国虽小,不能追随左右,但愿意听从太子差遣。
燕太子信以为真,遂放手发兵围攻相国子之。
由于未能迅速取胜,将军市被又临阵倒戈。
这场战事持续数月,死伤数万,燕国百姓纷纷叛逃。
齐王见时机成熟,发兵大举进攻燕国。
燕军经过长期战乱,毫无斗志,在齐军入侵的情况下,连城门也不关闭,使齐军得以长驱直入。
燕王战死,相国被杀,齐军获得重大胜利。
例证2:公元前217年,汉尼拔率迦太基军队从康帕尼亚向阿普利亚进发,法列尔努斯是其必经之地。
罗马统帅费边指挥军队控制了该地区的所有大小通道隘口,凭险据守,挡住了汉尼拔的大军。
汉尼拔指挥部队多次冲杀,损兵折将,仍无法通过。
部队渐渐陷入后无粮草、前无去路的绝境。
在这紧急关头,汉尼拔急中生智,他命令部队四处收集柴火,将其系在从当地掠来的2000多头牛的角上。
入夜,迦太基军队将牛赶到山脚下,点燃牛角上的柴火,驱牛上山。
因火受惊的牛群发了疯似的直冲罗马军的阵地,使罗马士兵惊恐万分,阵脚大乱,纷纷逃离阵地。
汉尼拔乘机指挥军队发起进攻,结果顺利地通过了法列尔努斯地区。
例证3:1905年5月9日,Z.P.罗热斯特文斯基率领俄太平洋第2、第3分舰队,企图通过对马海峡进驻海参崴。
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东乡平八郎决心歼灭俄舰队于对马海峡。
5月27日凌晨,日侦察船发现俄舰。
7时,俄舰队发现日侦察船,但未采取相应措施。
午后,日主力舰只进行战术机动,驶抵俄舰前方;俄舰则由双纵队变为单纵队。
14时后,双方交火。
俄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受重创,舰队司令受伤,舰队失去指挥。
19时许,俄第3分舰队司令I.涅博加托夫接替指挥。
不久,日主力舰只撤出战斗,向另一截击海域转移。
论孙子兵法在当代管理中的运用

论孙子兵法在当代管理中的运用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但它不仅仅适用于战争领域,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孙子兵法中的“全局观念”、“人才管理”、“变化应对”和“决策实施”四个方面,探讨这部兵书在当代管理中的应用。
一、“全局观念”孙子兵法强调将战争看成是一个整体,要根据整个战场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战术。
同样地,企业也应该具备全局观念,将公司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把每个部门看成孤立的单元。
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司的成功与否需要所有部门协同配合。
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全局观念,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和决策,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以优化公司整体的绩效和利润。
二、“人才管理”孙子兵法中强调“用兵之道,善为政者先備而後戰,不善为政者先戰而後败”,意思是说,管理者在打仗时,需要先为使用兵的成功做好准备工作。
同样的,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也需要事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员工进行有效的人才管理,包括招聘、培养和管理。
管理者需要确保每位员工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让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员工的潜力,并使公司获得成功。
三、“变化应对”孙子兵法中的“变化无常,水经之而不止”的思想提醒我们,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做好变化应对的准备。
同样地,企业管理中也需要具备灵活性和敏捷性,能够面对环境变化和市场压力,采取主动措施,及时调整方针和策略。
成功的企业是那些能够随时变通并利用变化中的机会的企业,而不是那些一成不变,无法适应新环境的企业。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需要不断调整策略,适应变化的需求,并始终对管理方针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决策实施”孙子兵法中丝毫不掩饰军队指挥者在制定战术和计划时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而他们的成功则归功于他们实施良好的决策。
同样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功的管理者也需要制定明智的决策,并将这些决策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制定决策并不是少数领导者所能独自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