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10月23日开始的半个月是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属于()A.凝华B.液化C.凝固D.汽化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蒸笼旁的“白汽”B.蜡烛流出“烛泪”C.树上的“雾凇”D.草叶上的露珠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4.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樟脑丸变小B.露珠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D.河水结冰5.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块,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隆冬时节,用水壶烧开水,壶嘴有“白气”冒出,它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人运动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D.元旦时节金佛山上一宾馆的窗户玻璃结有冰花,冰花在玻璃的外侧6.冬天,可以看到教室的玻璃窗上有许多冰花,这些冰花是()A.室内的空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室外的空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外表面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8.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白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底的白霜是空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B.罐底的白霜是空气凝华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D.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二、多选题9.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3.4 升华和凝华(含答案及考点)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3.4 升华和凝华(含答案及考点)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3.4 升华和凝华一、基础题(共9题;共19分)1.为缓解旱情,日前,政府采取飞机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式实施人工降雨,干冰在高空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汽化C. 升华D. 凝华2.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属于哪种物态变化现象()A. 凝固B. 熔化C. 凝华D. 液化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 冰雪消融B. 白雾茫茫C. 霜打枝头D. 滴水成冰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 冬天树上的“雾凇”B. 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C.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 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5.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 冰的熔解现象,吸热B. 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 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D. 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6.六种物态变化里面,需要吸热的是熔化、汽化和________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

7.严冬时节的窗玻璃内侧常出现美丽的冰花,而不是成片的冰,这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后由________态直接变成了固态,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

8.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

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态。

二、提升题(共8题;共18分)10.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B. 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C. 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D. 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11.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12.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关于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 “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13.教室里的日光灯用久了,灯管两端会变黑,原因是钨丝先发生________,然后在灯管壁发生________的缘故。

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6、液态的水,可以为固态的冰,也可以为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可以为液态的雾、雨、露,也可以为固态的冰晶、雪、霜;而固态的冰、雪、霜可以为液态的水,也可以为气态的水蒸气,因此雨、露、霜、雪是这种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
17、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农业中采用喷灌技术,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和,同普通的地面浇灌相比,喷灌可以达到的目的。
18、黑色物体善于吸收热,可以叫雪山献水。我国西北的祁连山,山上终年积雪,但它周围的土地却因为缺水干旱而荒芜。后来,人们想出了办法,派出开发利用雪山的工作队,带上大量的碳黑,撒落在整个祁连山上。由于乌黑的碳黑大量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热,使得冰融雪化,祁连山终于献出了滚滚雪水,灌溉周围良田。请回答下列问题:
二、凝华
1、凝华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三、自然现象中云、雨、雾、露、霜、雪、冰雹的成因及物态变化名称
自然现象
成因
物态变化

太阳照在地面上,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高温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云
3.4《升华和凝华》
1、有关水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A、水可以塑造自然美景 B、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C、水是各种动、植物的生命之本 D、水是各种污染的天然消化场所
2、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C.冰已不存在,全部熔化成水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1) 完成短文中的填空;
(2)根据短文中的说明,总结形成不同形状的冰花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答出两点)

037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037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A. 蒸发B. 升华C. 凝华D. 凝固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A.液化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固和升华D.凝固和熔化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5、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冰棍周围冒“白气”B.玻璃窗上结的冰花C.冰冻的衣服上的冰没融化也会变干D.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不见了6、人工降雨常利用“干冰”,其原因是()A.干冰在空气中可熔化成水B.干冰升华成水蒸汽后液化成水珠C.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汽凝华成冰晶,冰晶下落熔化成水D.以上原因都有7、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的内壁会发黑,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凝固D.熔化和凝华8、用久了的电灯泡中的钨丝变细和灯泡壁上变黑的原因是()A.钨丝熔化了B.钨丝蒸发了C.钨丝液化了D.钨丝升华和凝华了二、填空题:9、为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腐烂变质,可在食品周围放上一些干冰,利用干冰________使食品保持低温.10、为了防止运输中的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的________吸热来降温.11、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这是________现象.12、放在衣物中的樟脑精,一段时间以后不见了,这是________现象.深秋,有时清晨在地面上会出现白霜,这是________现象.13、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叫做升华,这个过程物质要________热.14、物质由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________热.15、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现象叫升华,物质升华时________热;相反过程叫________.三、简答论证题:18、雾松是一种冰雪美景,吉林市的雾松更是特别,它与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齐名,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请查找资料,找出“雾松美景为何吉林独俏”的原因.参考答案1、C2、B3、A4、C5、B6、C7、B8、D思路分析:电灯泡是靠高温发光的,灯泡工作时钨丝的温度很高,但不可能熔化;然发只是对液体而言的,只有液体才会发生蒸发现象;液化是对气体而言的,而钨丝是固体,它先升华然后又凝华.(在这一现象中发生两种物态变化)9、升华吸热10、升华11、升华12、升华;凝华13、固;气;吸14、固,气,吸15、固态,气态,吸,凝华18、吉林市冬季气候严寒.清晨气温一般都低达-20℃~-25℃,而从松花湖大坝底部丰满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在4℃以上,尽管松花湖面结了1m厚的坚冰,这25℃~30℃的温差使得湖水刚一出闸,就如开水锅般地腾起浓雾,数十里云雾长龙随松花湖水源源流过吉林市区,十分壮观,这就是美丽的吉林雾松得天独厚的原料来源.它使得江畔长堤上的大柳树成了“白发三千丈”的雪柳,苍松则成了“玉菊怒放”的雪松.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的雾松不仅奇厚(最厚可达4cm~5cm),而且结构疏松,故而显得特别轻柔丰满,婀娜多姿,美丽绝伦,在全中国以至更大范围内,哪里能再找到这样的条件呢?一般低温地区不可能有不冻的江水,而江水不冻的地区又绝不可能有如此低温的大气环境.可见,在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中,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和长江三峡都是“天生丽质”,而独吉林雾松是“人工仙境”,即丰满水电站建成发电后才有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八年级物理练习2.4升华和凝华习题基础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练习2.4升华和凝华习题基础训练含答案

2.4 升华和凝华习题(基)1. 以下象与物化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A.加在猜中的冰逐小——融化B.用久了的灯泡——汽化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干——升D.水嘴冒着“白气”——凝2.人毛在《沁园春 ?雪》中写到“北国光,千里冰封,万里雪⋯⋯”中所描述的自然情形包含的物化有()A.融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D.汽化和升3. 关于物化,以下法正确的选项是A.樟丸小了,属于汽化象B.露的形成,属于融化象C.冬季玻璃上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固象D.暮秋草木上白霜的形成,属于凝象4. 如所示的各种自然象的形成程,属于凝的是()5.如水的三之化程所的物假名称,注都正确的选项是( )6.衣柜里防虫用的樟片,一段会小,最后不了。

是因为樟片生了( )A. 凝固B.升C.液化D.汽化7.以下案例中的物化程,放的是 ( )A. 用吹吹干B.晒小麦C. 衣箱里的樟球逐小D.“霜”的形成8. 了抗旱,向空中云中射“干冰炮”,就能降雨,是因()A.干冰融化水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成的小液滴C.干冰在云层中迅速升华又凝华而形成的D.干冰在云层中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9.小丽是个喜爱制作小盆景的女孩.她将小树枝插入玻璃瓶中,再放一些樟脑丸的粉末,瓶口密封,而后用酒精灯轻轻加热玻璃瓶,停止加热后,玻璃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关于这一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雪景”是先融化、后凝固形成的B .“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C.“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D-“雪景”形成过程只吸热,不放热10.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以下解释合理的为()A、雪、雾是凝华形成,露、霜是液化而成B、雪、霜是凝华而成,雾、露是液化而成C、雾、露是凝华而成,雪、霜是液化而成D、雪、霜是凝华而成,雾、露是升华而成11.2019 年 1 月 3 日亳州大地普降瑞雪,雪形成的物态变化是属于________,且是 ________(吸热 / 放热);大雪以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融化,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由主若是冰与盐混杂后,能降低冰的 ________,加速冰雪的 ________.12.夏季从冰箱里取出一支冰棒,察觉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纸,冰棒上就冒出“烟”,将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杯外壁会出“汗”.则“粉”是 _______现象,“烟”是 _______现象,“汗”是 _______现象.13. 北方冬季的清晨,我们常常看到玻璃窗上有漂亮的“冰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中要( 选填“吸”或“放” ) 热.14.为增强演出成效,舞台上常有有一团团的白雾产生,这是利用干冰 ( 固态二氧化碳 )时大批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冰晶或成小水珠形成的.15.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行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并从四周汲取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降落,使空气中水蒸气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降落,遇暖气后汲取热量而为雨滴落到地面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为了考据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为气态,甲同学直接把密封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密封试管浸入装有开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根试管都出现了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 114℃、沸点是 184.5 ℃;水的沸点是 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 800℃.由上述信息判断,请回答以下问题:( 1)开水中加热的固态碘 ______ (选填“可能”或“不行能” )升温到熔点融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 2)酒精灯加热的固态碘 ______ (选填“可能”或“不行能” )升温到熔点融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 3)解析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法, ______ 更合理.参照答案12345678910A C D D CB D D B B11.凝华放热熔点融化12.凝华液化液化13.室内凝华放14.升华汲取凝华液化15.升华凝华融化16.(1)不行能;(2)可能;( 3)乙.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包含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液体沸腾的特色:不停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融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掌握升华和融化、汽化之间的差别.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和固态的碘先融化成液态,再由液态发生汽化现象变为气态,二者之间有着实质的差别.。

八年级上册科学《物理》第三章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物理》第三章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升华和凝华练习题1.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熔化C.液化D.汽化2.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

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3.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B.图乙,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C.图丙,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D.图丁,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4.(2020·黑龙江牡丹江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5.某次实验中,周乾同学不小心将一些碘和黑沙混在一起,下列四位同学参考碘的性质,帮她想办法将黑沙中的碘除掉,说法合理的是()碘的性质A.通过颜色不同,用观察法找出黑沙B.都装入烧杯中然后放入沸水中使碘熔化C.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使碘升华D.用猛火加热使碘沸腾发生汽化现象6.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

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B.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C.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D.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7.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8.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9.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3.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正确的是()A. 在0℃时,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存在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出现小水珠C. 铁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汽水瓶上会出现小水滴2.下列古诗句所描写的现象中,需要水吸收热量才会发生的是()A.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3.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下列变化不同的一组是()A. 冰冻的衣服在﹣1℃的室外晾干了﹣冰雪消融B. 冬天从户外走进室内,眼镜变“模糊”﹣早晨空中的雾C. 夏天.刚从冰柜拿出的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D. 草木上形成的霜﹣﹣树上出现的雾凇4.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的产生伴随着的物态变化是()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汽化D. 只有液化5.针对旱情,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良好。

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种常用方法,喷洒的干冰可以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雨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凝华和熔化B.凝华和液化C.凝固和熔化D.凝固和液化6.下列现象中都发生了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A. 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B. 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C. 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D. 冰块吸热后逐渐熔化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 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8.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 液化B. 汽化C. 先液化后汽化D. 先汽化后液化9.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把一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 把水加热到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C. 夏天,揭开棒冰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D. 电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金属蒸气凝固而造成的10.用久的灯丝要比新时候细,这是因为灯丝在使用过程中()A. 汽化了B. 熔化了C. 蒸发了D. 升华了二、多选题11.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严冬窗户内表面出现窗花,是水蒸气凝华吸热形成的B.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雪升华吸热C. 给高烧病人擦涂酒精来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D. 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12.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大量的小冰晶三、填空题13.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是 ________kg,体积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质量不随 ________变化而变化,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14.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 ________侧,是由大量水蒸气 ________而成.15.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___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________侧出现冰花,这是________现象.16.云、雨、露、雾、霜、雪、雹就是水的状态变化而形成的,它的形成与________ 有密切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初春,河里的冰雪消融B.夏天,室内洒的水很快变干C.深秋,草木上挂满白霜D.严冬,堆砌的雪人渐渐变小2.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露上枝头D.冬天,霜挂树枝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的水结冰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5.“冰之宝”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喷雾剂。

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吸收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

喷出的这种物质在车内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汽化C.液化D.凝华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现象B.夏天、人们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在常温下会升华吸热C.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上出现在草、木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地面上有霜B.秋天,树叶发黄变干C.夏天清晨,树叶上有露水D.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B.-6℃读作“零下6摄氏度”C.水蒸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所以不可能存在低于0℃的水蒸气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9.下列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云开雾散B.流水成冰C.呵气成霜D.气结成露10.如图所示,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B.C.D.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的是冬天松花江畔的自然美景——雾凇,它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1.(10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D.冬天汽车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2.(10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一直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B.撒盐熔雪时提高了冰的熔点C.露的形成需要吸热D.雾的消失是液化现象3.(10分)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A.蜻蜓身上的露珠B.北方冬夜窗玻璃上的冰花C.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D.气温持续0℃以下,冰雕逐渐变小4.(10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升华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液化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5.(10分)①夏天,草叶上出现露珠;②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③深秋,树上出现白霜;④初春,冰雪开始消融。

上述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10分)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总会在窗户玻璃上看到如图所示的冰花,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B.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固形成的C.冰花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冰花是在玻璃外侧形成的7.(10分)如图是选自物理课本的四幅图片,下列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霜的形成B.冰凌的形成C.冰冻的衣服晾干D.露珠的形成8.(10分)怀化地处山岭地带,而且是火车拖来的城市,山青水秀,风光秀丽,是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雪峰山上的雪──凝华B.怀化洪江柚树叶上的霜──凝固C.沅江河畔的雾──液化D.安化“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9.(10分)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檐上冰凌10.(10分)用久的灯泡其玻璃外壳会发黑,其原因是()A.钨丝先熔化再液化B.钨丝先升华后凝华C.钨丝先汽化再液化D.钨丝先凝华再升华《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1.(10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D.冬天汽车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A、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冰花在窗内,故A错误;B、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B错误;C、冻肉温度较低,用湿手去拿冻肉,手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因此会“粘住”,故C正确;D、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掌握,与生活联系密切,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2.(10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一直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B.撒盐熔雪时提高了冰的熔点C.露的形成需要吸热D.雾的消失是液化现象【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需要吸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

【解答】解: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A 正确;B、撒盐熔雪可以降低冰的熔点,故B错误;C、露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需要吸热,故C错误;D、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雾的消失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中的汽化、升华、凝华知识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要会分析和运用,会辨别生活中的现象3.(10分)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A.蜻蜓身上的露珠B.北方冬夜窗玻璃上的冰花C.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D.气温持续0℃以下,冰雕逐渐变小【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错误;B、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快速放热后直接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B错误;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C错误;D、气温持续0℃以下,冰雕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凝华现象,我们只要掌握住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就行4.(10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升华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液化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3)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4)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解答】解:A、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 正确;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C错误;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能够分清楚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5.(10分)①夏天,草叶上出现露珠;②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③深秋,树上出现白霜;④初春,冰雪开始消融。

上述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①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③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②③,都为凝华现象。

故选:C。

【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6.(10分)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总会在窗户玻璃上看到如图所示的冰花,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B.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固形成的C.冰花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冰花是在玻璃外侧形成的【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

可见液化和凝华的发生条件都需要遇冷,即高温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

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玻璃处于交界处,温度低于室内,高于室外,可见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雾或“窗花”都会出现在内表面。

【解答】解:冬天,“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在玻璃的内表面,冰花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掌握,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7.(10分)如图是选自物理课本的四幅图片,下列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霜的形成B.冰凌的形成C.冰冻的衣服晾干D.露珠的形成【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和升华,还要知道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解答】解:A、霜是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冰凌的形成,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错误;C、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正确;D、露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判断生活中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以及这些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的掌握。

8.(10分)怀化地处山岭地带,而且是火车拖来的城市,山青水秀,风光秀丽,是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雪峰山上的雪──凝华B.怀化洪江柚树叶上的霜──凝固C.沅江河畔的雾──液化D.安化“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A的判断正确;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的判断错误;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故C的判断正确;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D的判断正确;故选:B。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9.(10分)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檐上冰凌【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