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
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小学生7篇

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小学生7篇通过心得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内心状态,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研究,这种积累对于提升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小学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小学生篇1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一直被传颂。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由此可知,文明礼仪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素质,有内涵,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准则。
比如:向别人问好,初次见面与别人握手,在公车上让座等等。
这些都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必备的。
曾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今天,不算失败,因为还有明天;如果一个人失去了金钱,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文明,那么就彻底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因此,一个国能否繁荣昌盛,能否立足于社会,文明礼仪是一个国的基本纲要。
一个国要建立好的外交关系,必须清楚各国的文明礼仪。
比如:当与外国人初次见面的时候,首先握手,也许是互亲脸颊;还有当他们向我们敞开双手时,我们应主动献上拥抱等等。
这些都是一个外交国所应具备的。
因此,一个国想要成为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不可或缺的。
俗话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一个社会想要安宁,文明礼仪是最重要的。
从古至今,礼仪的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现代的文明礼仪,说明了文明礼仪是涵盖了人与人,人与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希望我们能遵守文明礼仪,每一个国能为想成为一个礼仪之邦而努力奋斗,这样,就会有一个安定,和谐文明的社会。
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小学生篇2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
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的外表;可对祖国来说,礼仪却是生活习惯,品德的反映。
小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之我见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相当重要。
今天,我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三点做法,与大伙儿一起交流。
一、打好基础、形成气氛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第一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貌常规,使每一个学生心中有数。
然后进行礼貌训练,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学练结合,慢慢养成良好的适应。
例如让学生扮演教师站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我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高声说:“教师好!”台上的“小教师”就说:“同窗好。
”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判,最后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
接着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
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划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
有了站姿的基础后,再练一练升国旗仪式,全部同窗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眼睛望着国旗,。
我示范行队礼姿势,同窗们反复演练,为以后每周一升国旗打下了基础。
二、方式多样、做活工作一、表率示范法这种教育的成效胜过千言万语,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人学习的表率。
我依照他们爱夸奖具有向上心理的这一特点,让礼仪表率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窗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而且在平常的生活中,发觉哪位学生做得好,及时地夸奖,在星光榜粘贴星星,树立学生的表率,从而引发学生的踊跃性。
2﹑制约训练法制约训练法是指用行为标准﹑常规等手腕去约束学生,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适应的方式。
比如有学生在升国旗时,没站好,还小声和他人发言。
等下课后,我会找他谈话,第一贯他讲道理,然后在本周内我利用课外时刻和早上升国旗时刻反复训练这些学生,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了礼貌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集体教育法小孩们乐意在集体中表现。
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之我见

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之我见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之我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而良好的礼仪习惯,文明的言行举止则是人与人交流合作的润滑剂。
因此,让学生接受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全面系统地养成文明礼仪风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逐步规范他们的言行,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通过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点滴经验积累,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学校发给学生人手一本文明礼仪手册,学生通过学习这本小册子,明确了自己在学校该怎么做,才是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在家里该怎样做,才是一个孝顺懂事的乖孩子;在社会上又该怎样做,才是一个明理诚信的好公民。
现在孩子们心中都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如果做错了,自己今后又该怎样改,逐步规范了自己的一言一行,提升了自身的文明素质。
二、结合学校阳光果园活动,通过每月一评文明之星,不断激励后进者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在文明礼仪方面不断强化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势头,我采用了每月一评文明之星的活动,每一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通过全班评议,评出两个文明之星。
以激励未评上的同学在下一月严格要求自己,争取能评上文明之星,这样就让孩子们不断地清楚自己身上的缺点,然后才能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的言行更加规范。
三、家校结合,强化孩子的文明行为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很难的,如果不加以强化,那更是容易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在校一个样,在家一个样。
于是我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并且在班上,我会将我了解到的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知道我不但关心他们在校的表现,而且关心他们在家的表现,这样,让孩子在校在家一个样,并且要求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起榜样示范作用,让孩子不至于由于家长的不文明行为而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逐步强化孩子的文明行为习惯。
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

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们优雅行为和美好品质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质的增加,文明礼仪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认为,文明礼仪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文明礼仪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行动。
学生应该明白,文明礼仪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的。
他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师长、尊重同学和尊重其他人的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和整洁。
学生还应该学会供养长辈、对弱势群体给予关爱和帮助。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有道德观念和高尚品质的公民。
文明礼仪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内心的修养。
学生不仅要有外在的优雅行为,还要有内心的善良和正直。
他们应该学会自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语言,对待他人要诚实和善良。
学生还应该有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问题,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文明礼仪教育还应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如何正确地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语文课上,学生应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做到理性交流。
在历史课上,学生应该学习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了解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
而在体育课上,学生应该培养公平竞争、友好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对手和裁判的决定。
只有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素质。
文明礼仪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
家庭应该注重教育孩子的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懂事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社会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倡导文明行为、树立正能量。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浓厚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
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优雅行为和美好品质的关键。
它需要从实际行动、内心修养和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培养。
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学习文明礼仪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实践文明礼仪,可以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下面是我在学习文明礼仪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尊重他人:学习文明礼仪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
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家人,都需要我们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空间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素。
2. 文明用语:学会使用文明用语是学习文明礼仪的重要一环。
在与他人交流时,要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使用粗鲁或伤人的言辞。
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谐的人际关系。
3. 礼貌待人:学会礼貌待人是培养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
与人交流时,要注意言谈举止,保持微笑和开朗的态度。
不插队、不打扰他人和尽量避免产生冲突是培养良好礼仪的重要一环。
4. 注意仪容仪表:仪容仪表是我们与他人接触时第一眼看到的形象。
学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非常重要。
在穿着方面也要注意整洁和不夸张。
5. 尊重环境:尊重环境是培养文明礼仪的重要一环。
要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不乱丢废纸、垃圾等。
尊重花草树木和动物,不随意破坏和伤害它们。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文明礼仪,我感受到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成长,更是为了和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践行文明礼仪,做一个有教养、有责任心的小学生。
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4篇

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4篇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1从前,我觉得“人人讲文明”、“处处讲文明”、“事事讲文明”都是嘴巴上喊的口号。
文明,在我眼里就是别人的事,像乘车让座,说是这么说,可很少人让过座;再比如捡纸,谁会在马路上弯下腰捡废纸啊,大家都觉得很丢脸……但在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文明就藏在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举动里。
那是一个傍晚,夕阳已经挂在天边。
我也熬到了放学,见妈妈没来接我,便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着。
这时,一位校服外面还披着一件羽绒服、眼睛扑闪扑闪的小女孩和同学们说说笑笑地走出校园。
刚出校门,就开心地朝一位爷爷奔过去。
我正要向同学借电话打给妈妈时,一个画面使我感动了。
那位小女孩的爷爷正关切地问:“书包重吧?要不要我来帮你拎?”“不用了,爷爷,我的书包轻得很!”小女孩大概二年级,一派天真可爱的样子。
我听了轻轻地笑了起来,一下子想起自己二年级的模样。
当他们经过我身边时,爷爷又说:“还是我来拎吧!”没等小女孩回答,便自顾自地把书包从孙女的肩上取了下来,“哎哟,书包可真沉呀!你还说很轻!”爷爷眼睛一亮,神秘地问:“你,是不是不想让我受累呀?”小女孩脸红了:“我……我,才不是呢!对了,我有一个东西忘在书包里了,我拿一下。
”我见小女孩要拿东西,感到很疑惑,谁知,只见她一接过书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书包背在自己身上,抖了拌身子,“唰”一声就跑远了,一边跑一边说:“爷爷上当了,爷爷上当了!”爷爷一愣,随即醒悟过来,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去追孙女了。
见到这一幕,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愣住了,忽然觉得脸热辣辣地烧起来。
多懂事的小女孩啊,她宁愿自己受累,也不想让爷爷吃苦,那个善意的谎言里,藏着多少对爷爷的爱,对爷爷的孝顺啊!文明礼仪中的孝顺长辈她做到了,可我却没做到。
每次我都一看见妈妈,就一边忙不迭地把书包卸下来,冲妈妈一甩,一边抱怨她:“这么晚才来,我都饿死了!”我光顾着抱怨,却从不曾看见妈妈疲惫的脸色。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之我见

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觉
悟低 。 认知水 平有 限, 若不注意 , 不文 明、 不 道 德 的 习惯 时有 发生 。例 如 : 在我 们 的校 园 内、楼 梯上 ,总能见到 与我 们美 丽 的校 园极 不和谐 的纸 屑 ,教室里 ,食 品包装 袋随 处可见 , 甚至有 的同学认 为 : 反正 有值 日同学打 扫 ,扔 了又何妨 : 再 如 : 有 的同学 在教 室 门口走 廊上追 逐打
闹,走 路推推 搡搡 习以为常 ; 还 有部 分 同学 “ 出口成脏 ” ,随意攀爬树枝 ,甚至 还 有个 别 同学故 意 损坏 学校 的公物。 以 上 这 些行 为给 学校 的管理和孩 子的健 康
视 前 方。又用 标准 的 立正姿 势站 在学 生 前面 示范站 姿 ,然 后 对学生 进行 反复训 练 “ 起立 、请 坐 ,达 到整齐统一 、动作
迅速 。唐睿 同学 坐 不正 ,张 荣 同学站 不 直 ,我 就到 唐睿 跟前 帮他 坐正 ,教张 荣
时 ,我 坚 持 正 面 教育 ,注 意 树 立典 型 ,
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
带头 和 示范作 用 。 比如一 次放学时 。经
过校 门处 ,发 现刘念同学大声 问好 : “ 保
明行为 习惯 氛围 小 学教 育 是 人 类 基础 教育 的起点 ,
音就更大 了。 由于我们学校是 中心小学 , 上 级领 导 常 来 我 校 检 查、参 观 、指 导 , 为 了让 我 斑学 生在 文 明礼 仪 方面做 得更 好 ,我 采 用的办 法 是树立 榜样 、带动全 体。我 挑选 几 个工 作认 真负责 、声音洪 亮 、平 时做 得特 别好 的学 生成 为班级 的 礼 仪标兵 ,让他 们做 好 带头作 用 ,见 到 客人 主动 问好 。 自从运用这个 方法 以来 。 每天放学 路上 的一声声 老师好 ”。 老师 再 见 ”是 那 么悦 耳 ,还 受到 了各位老 师 的好评 。
小学生文明礼仪心得(共10篇)

篇一: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一机三小张宝明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社交礼仪。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
外表文明是内心文明的反映,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必须有内心的文明素质。
所以我们都应当认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礼仪素质,文明的行为,并非一朝一夕能提高和养成的,而要靠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
如接一只电话,应当首先说:“您好!请讲??”这种和蔼可亲的话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受。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时时处处讲究礼仪礼节,注意职业礼仪,而且还要讲究家庭礼仪,注意家庭美德的培养,自觉做到尊老爱幼,相互尊敬,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和睦相处。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
费者的时候,经常把个人的怨气往服务人员身上撒,还总说他们态度不好;当我们是服务人员的时候,又总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却总怨顾客太挑刺。
我们都知道教师礼仪是贯穿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要养成良好的教师礼仪习惯,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重视礼仪教育,提高教师的素养,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的要求。
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
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一种手段,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教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
文中,针对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作者郑木树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四点经验:学《规范》,知《规范》,明道理;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入手,用榜样教育学生;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上进。
细读之后,真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结合文章和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学《规范》,知《规范》,明道理是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的前提。
养成教育是指根据国家、社会的要求,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经师生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实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其中一种,它是从小学教育长远目标,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道德水准高度来认识、强化学生
的文明礼仪行为。
学《规范》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会觉得枯燥,听不进去,可以举一些实际例子逐条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可以让他们印象更加深刻。
再结合《三字经》和《弟子规》等经典诗文一起学习,效果会更好。
知是行的基础。
要让学生讲文明、讲礼貌,首先就要让他们知道,文明礼貌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同时还是营造和谐关系的润滑剂。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我要讲文明礼貌”的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文明礼貌知识,争做文明礼貌之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入手,用榜样教育学生是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的重点。
榜样的作用无穷大。
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是文明礼貌的?中国自古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五千年文明史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远学古人,近学身边人。
教师可选取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可学性的人物事例,加上生动活泼的讲解,让学生坐得住、学得进、听得懂、记得住。
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睦邻里、友爱同学,并以身作则示范,建立良好风范,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如何做,什么才是讲仁义、懂礼貌。
家长和教师应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是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的关键。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只有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小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文明礼貌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家长和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
如果我们都不注意平时的言行,却让孩子懂文明讲礼貌,这是不可取的。
因此要求家长和教师谨言慎行,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则,带头讲文明礼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讲文明礼貌的校园及家庭氛围。
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上进是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的保证。
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在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中,教师给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赏识是一种激励。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列·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
”教师要学会赞美的艺术,也就是学会赏识学生。
赏识学生就是爱学生,就是相信他能行。
学生得到了赏识,增强了自信心,学习文明礼貌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批评是另一种激励。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学生有了问题该指出一定指出,该批评的一定批评,该制止的一定制止,绝不能姑息养奸。
他的缺点和弱点、错误,只有调动和依靠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
但在批评学生时要慎重,要讲究方式、方法,语言应该委婉,以情服人,让学生在接受批评时心服口服。
还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个独特的个体,给予充分的理解,缩短师生
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心换心,由“心理换位”达到“共同感知”,才能让批评真正达到激励的作用。
赏识是促进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批评更是应当的。
但赏识和批评的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不能单讲片面,让二者统一在文明礼貌教育教学活动中。
邓小平同志曾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道德水准,需要从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抓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需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