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里程表_数电实验

合集下载

工学简易自行车数字里程表设计

工学简易自行车数字里程表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简易自行车数字里程表设计摘要本文对自行车里程表的结构、设计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应用芯片LM339和AT89S51设计、制作了自行车里程表。

文章介绍了所用芯片的存储结构、各管脚的功能,对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并对自行车里程表进行了展望。

本文先对里程表设计当中所需设备作了详细介绍,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而后对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和实现作了认真的分析;然后给出了系统的建模过程及相应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制仿真,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比较。

本里程表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显示清晰,稳定可靠等优点。

并且可进行扩充,加入时速表的功能,更加方便的了解你现在所处的情况。

【关键词】光电对管;单片机AT89S51 ;LM339;键盘;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bicycle odometer are introduced, and applying LM339 and ATS89S51 has designed and made a bicycle odometer .The article has introduced what be memory structure of used chip , every function of pin ,and has carried out analysis on operating principle of each modules, and has been in progress to design of bicycle odometer to look into the distance.This article first right Odometer designs required equipment, details of the design issues of; Later on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carefully analyzed; Then the system modeling proc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based on the control simul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were compared.Odometer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low cost, showing clear, stable and reliable results. And can be expanded to speed the function table and more convenient understand you are now stand.Keywords:photoelectric cell; AT89S51;LM339; keys;摘要IABSTRACT I1绪论11.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11.2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2系统设计22.1.系统功能分析22.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22.2.1硬件电路设计22.2.2软件设计83程序代码103.1.数据采集程序103.2键盘扫描程序103.3.中断程序114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124.1.电路调试124.1.1硬件调试124.1.2软件调试124.2.结果分析135总结与展望13致谢14参考文献14附录1程序原代码15附录2系统电路图21附录3系统实拍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自行车里程表

课程设计:自行车里程表

青 岛 科 技 大 学本 科 课 程 设 计 (论 文)题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______年 ___月 ___日自行车里程表 王乐毅 邵明宽 0807030122 自动化与电子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81 2011 12 27自行车里程表摘要:本文介绍的速度与里程表设计以单片机最小系统和霍尔传感器为核心。

传感器将不同车速转变成的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输入到单片机进行控制与计算,再采用LED模块进行显示,使得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与里程数据能直观的显示给使用者。

本系统由霍尔传感器、RC滤波电路、单片机AT89S51、系统化LED显示模块、数据存储电路和键盘控制组成。

其中霍尔传感器包含信号放大和波形整形。

对待测信号进行放大的目的是降低对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波形变换和波形整形电路则用来将放大的信号转换成可与单片机相连的TTL信号;通过单片机的设置可使内部定时器T1对脉冲输入引脚T0进行控制,这样能精确地算出加到T0引脚的单位时间内检测到的脉冲数;设计中速度显示采用LED模块,通过速度换算得来的里程数采用I2C总线并通过E2PROM来存储,既节省了所需单片机的口线和外围器件,同时也简化了显示部分的软件编程本文先对里程表设计当中所需设备作了详细介绍,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而后对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和实现作了认真的分析;然后给出了系统的建模过程及相应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制仿真,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比较。

北工大-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数电-自行车里程表综述

北工大-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数电-自行车里程表综述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课程设计报告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题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数字部分:自行车里程表一.设计要求(一)设计任务设计、制作一个根据车轮周长、辐条数等参数来记录行驶里程的简易里程表。

要求具有可调整的手段,以适应不同车型。

(二)参考设计方案1、首先使用红外光电传感器对转动的车轮辐条进行测量,产生基本技术脉冲。

若以0.1公里作为里程表的计数单位,则需测量出车轮的周长、一周有多少根辐条、没走0.1 公里要有多少根辐条通过传感器。

若将此计数值转化为里程表的一个计数脉冲,提供给一个多位十进制里程计数器,则记录分辨率就为0.1公里,最后由多位数码管显示出来。

2、框图:(三)设计要求1、显示数字为3位,精度为0.1公里,即(00.0——99.9公里)。

2、数码管要有小数点,即个位与十位间的小数点要亮起来。

3、要标明你所设计的条件(轮周长、辐条数等),给出根据条件不同进行调整的方法。

4、结构简单、所用芯片尽量少、成本低、易于制作。

5、所用芯片与元件尽量在参考元器件范围内选择(实验室没有的需自行解决)(四)发挥部分从使用角度考虑,尝试加上你认为可以完善、改进的功能(如节电功能、显示清零等)。

(五)参考元件CD40106;CD4518(或CD4017,74LS161等);74LS21,74LS08,CD4011(或74LS00);CD4553,CD4543;共阴(共阳)数码管;NPN(PNP)开关管;红外光电传感器等;电阻,电容若干二、设计方案(一)实验初步设计经过对参考设计方案框图的分析得出该实验主要分为4个部分:光控电路设计及脉冲整形、轮辐计数电路、0.1公里计数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包括译码驱动)。

EDA技术自行车里程表

EDA技术自行车里程表

北京印刷学院EDA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自行车里程与速度计的设计设计题目:自行车里程与速度计的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可设置数字钟设计报告一、设计任务要求1、能接收传感器传送的信号。

2、能自动地按照设置好的型号,计算出速度值和行驶的里程数。

3、能在数码管上显示速度值和里程值。

4、能通过按键选择自行车的型号。

5、速度和里程的显示由按键切换。

6、写出方案整体说明(硬件连线说明,操作说明等),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按该设计方案编写程序并完成调试工作。

二、设计方案1、系统功能(基本功能,附加功能)1)、基本功能a.实现速度的测量(单位:米/秒)。

b.具有测量行程的功能(单位:米)。

c.测得的数据由LED数码管显示。

2)、附加功能a.可以进行速度单位切换(单位:公里/小时)。

b.可以进行测量行程单位切换(单位:公里)。

c.速度过快的警告功能。

2、操作说明1)、调节时间调节时间由{mod1,mod0}和turn三个按键进行控制,{mod1,mod0}的键值组合实现时、分、秒调节和正常显示之间的切换,turn键用来完成调节。

{mod1,mod0}的键值组合为00时为正常计时状态;{mod1,mod0}的键值组合为01时时间停止走动,进入调分状态,并且此时分钟开始以500ms的频率闪烁,表示此时开始调节分,此时每拨动一下turn键,分加一;调整好分后,再将{mod1,mod0}的键值组合调为10开始时的调节,此时闪烁,同样有turn键来调整时;调节时后,再把{mod1,mod0}的键值组合调为11时,秒开始闪烁,直接由turn键实现秒归零。

2)、速度单位切换(公里/小时)。

由unit1来实现速度单位切换(单位:公里/小时),unit1为低电平时显示为(单位:米/秒),将unit1置高将显示为(单位:公里/小时)。

3)、行程单位切换(单位:公里)。

由unit1来实现行程单位切换(单位:公里),unit1为低电平时显示为(单位:米),将unit1置高将显示为(单位:公里)。

设计自行车里程计

设计自行车里程计

设计自行车里程计摘要:自行车是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大多数的自行车都没有里程计。

对此,我通过对自行车里程计进行了研究。

我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自行车里程计,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用于实践。

关键词:里程计、速度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都装有里程计,而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行车大部分都没有里程计。

能否设计自行车里程计?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能否利用这一原理把非电量的距离物理量转化成电流信号进行里程的传感?于是我通过大量的思考与实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行车里程计,以下是我设计的思路:1、实验原理:当自行车转动一圈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就切割磁感线一次。

记录下切割的次数再乘以自行车轮的周长,就可以知道自行车所行驶的路程。

2、实验步骤:先将一块小磁铁固定在自行车前轮的钢圈上,让它能随车轮一起转动。

接着,把一个干簧管固定在前轮支架和磁铁相对应的位置上,要求保证磁铁随前轮转动时不与干簧管接触,将计算器固定在自行车龙头的正中间,然后将干簧管的触点用两根导线连接到计算器的输入端。

用刻度尺量出车轮的直径,并记下它的直径为60cm,在利用圆周长公式来进行计算,算出来的结果为188.4cm,也就相当于车轮每转动一圈,就行驶了 1.88m。

当磁铁随前轮每转动一圈,磁铁和干黄管就在对应的位置进行一次磁感应切割,干簧管的触点就闭合一次,计算器就记数一次,通过圆周长的运算公式,就显示自行车行走的路程,计算器将自行车前轮转动的圈数累计起来,通过公式运算,就得出自行车所走的路程。

此设计图如下:通过此设计图我们可以知道当磁铁转动一圈后,也就是计算器记下1的示数,在利用计算器设计一个程序,就是把每圈的示数变为公里数,即一圈为1.88m,这一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使计算器算出其一圈所通过的路程来设计的,计算器设计图如下:通过上图可以知道,当自行车转动x圈后,下面的公里数也会跳动,这种计算器可以让我们知道自行车转动的圈数,同时也可以知道自行车转动几圈后,走了多少米,以及自行车转动一圈是多少米。

北工大电子技术试验报告自行车速度表.

北工大电子技术试验报告自行车速度表.

北京工业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电控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110232班组号:第十组题目:自行车速度表(数字类)姓名:王丹阳学号:******** 指导老师:***成绩:2013年3月28日目录一、设计题目 (2)二、设计技术指标及设计要求 (2)2.1 设计任务: (2)2.2 设计参考方案: (2)2.4 发挥部分: (3)2.5 参考元器件: (3)三、设计框架 (3)3.1 设计原理说明 (3)3.2 各模块设计方案 (3)3.3 参考数据 (3)3.4 测试不同自行车时的参数调整 (4)3.5 电路仿真结果 (4)四、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比较 (5)五、设计方案各单元电路说明 (6)5.1门控脉冲电路 (6)5.2红外传感器及整形电路 (7)5.3记数电路 (8)5.4译码及显示电路 (8)六、系统的调试 (8)6.1调试顺序说明 (8)6.2调试步骤的具体说明 (8)6.3 实验结果及相关波形 (9)6.4 误差计算及误差分析 (10)七、附录 (11)7.1 系统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11)7.2 元器件识别方法和检测方法 (11)7.3 芯片管脚图及功能表 (12)7.4 电路的相关波形图 (15)7.5 电路所用元器件清单 (16)7.6 参考资料 (17)八、收获和体会 (17)一、设计题目自行车速度表(数字类)二、设计技术指标及设计要求2.1 设计任务:根据车轮周长、辐条数和车轮转数等参数设计、调试完成一个进行车用速度(时速)表,要求具有根据不同车型随时进行调整的功能,以保证速度表显示的正确。

2.2 设计参考方案:通过测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的轮辐数,折算出车轮走过的距离,即每秒通过多少根辐条等于1公里/小时的速度。

时速值按十进制由数码管显示。

假定车速为1公里/小时,那么车轮每秒走过的距离为100000厘米/3600≈27.8厘米。

因测的是每秒通过光电传感器的辐条数,故须将27.8厘米/秒化作多少根辐条/秒,两根辐条间的轮周长=轮周长/辐条数。

基于MSP430G2211实现的自行车里程表(熊锟鹏)

基于MSP430G2211实现的自行车里程表(熊锟鹏)

MSP430G2系列Launchpad开发板应用实例作品基于MSP430G2211实现的自行车里程表熊锟鹏美国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MSP430单片机联合实验室2011年12月目录第一章作品概述...................................................................................................................... - 2 - 第一节作品功能和单片机介绍...................................................................................... - 2 - 第二节设计方案.............................................................................................................. - 2 - 第二章硬件系统设计.............................................................................................................. - 3 - 第一节 MSP430G2系列Launchpad开发板介绍............................................................. - 3 - 第二节传感器介绍............................................................................................................ - 4 - 第三节显示部分电路........................................................................................................ - 6 - 第四节硬件装配调试说明.............................................................................................. - 7 - 第三章软件系统设计.............................................................................................................. - 9 - 第一节程序流程图.......................................................................................................... - 9 - 第二节子程序API介绍.................................................................................................. - 12 - 第三节程序调试............................................................................................................ - 13 - 第四节程序调试注意事项............................................................................................ - 14 - 第四章总结与思考................................................................................................................ - 15 -第一章作品概述第一节作品功能和单片机介绍本作品以MSP430G221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安装在车轮支架上的干簧管感应车轮转过的圈数,由MSP430单片机测出车轮转过每圈所需的时间及圈数,计算出速度和里程等结果数据,并通过点阵LCD进行显示。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自行车里程表的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自行车里程表的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自行车里程表的设计自行车里程表一:明确设计要求1.可以适用不同尺寸自行车,轻便、省电、全天候野外使用,总里程<999.99km 2.可以轮流显示或选择显示(显示数制为十进制数):里程——当前行驶里程;速度——当前3.6秒内平均速度(单位:km/h);最大速度——本次行驶中的最大速度(单位:km/h);最大加速度——本次行驶中的最大加速度(单位:m/2s);行驶时间——当前行驶累计时间(时、分、秒)北京时间――实际的北京时间(时、分、秒)3.考虑到要求省电全天候野外使用,选用一个3V电源4.体积小、结构可靠,便于安装及使用根据以上设计要求,可以画出自行车里程表的面板图如下:功能说明:各按钮(除时、分的调时间按钮)为电平输出(时、分脉冲输出),按下为高电平;电源接通后,最上面的工作指示灯亮,此直接用硬件电路实现,不包括在控制系统各按钮旁为LED灯,灯亮原理同电源灯;里程等单位显示LED灯采用控制系统信号输出控制二:确定系统方案将整个自行车里程表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系统时钟模块、计时与时间显示模块、传感模块、里程显示模块、最大加速度显示模块、最大速度显示模块、速度显示模块下面根据设计要求对各模块设计要求:(1)系统时钟模块产生1Hz和32Hz的系统时钟脉冲和其他后面所需要时钟脉冲(2)传感模块用霍尔器件产生里程脉冲,并要有行驶信号(3)计时与时间显示模块六位数码管分别显示时、分、秒,有校时按钮以及显示北京时间和行驶时间的切换功能(4)里程显示模块工作在7位里程记录,精确到0.1m,显示到0.01km(舍入方式)即5位显示(5)速度显示模块记录当前时间之前3.6s内的平均速度(定义为当前平均速度)(6)最大速度显示模块记录行程中最大当前速度(7)最大加速度显示模块记录行程中最大加速度根据系统方案可画出系统总体方框图,如下图所示三:设计数据子系统选择合适的器件以实现上述各模块电路 (1)系统时钟模块器件: CD4060-14位二进制异步计数器(带振荡器) 74LS74-双上升沿D 触发器 石英晶体32768Hz用CD4060和石英晶体构成振荡器并分频102,得到32Hz 脉冲,再经74LS161和74LS74二分频输出秒脉冲,同时利用32Hz 脉冲分频得到3.6s 脉冲及10/3.6 s 脉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类:自行车里程表一、课程设计要求(一)设计任务设计、制作一个根据车轮周长、辐条数等参数来记录行驶里程的简易里程表。

要求具有可调整的手段,以适应不同车型。

(二)参考设计方案1、首先使用红外光电传感器对转动的车轮辐条进行测量,产生基本技术脉冲。

若以0.1公里作为里程表的计数单位,则需测量出车轮的周长、一周有多少根辐条、没走0.1 公里要有多少根辐条通过传感器。

若将此计数值转化为里程表的一个计数脉冲,提供给一个多位十进制里程计数器,则记录分辨率就为0.1公里,最后由多位数码管显示出来。

2、框图:(三)设计要求1、显示数字为3位,精度为0.1公里,即(00.0——99.9公里)。

2、数码管要有小数点,即个位与十位间的小数点要亮起来。

3、要标明你所设计的条件(轮周长、辐条数等),给出根据条件不同进行调整的方法。

4、结构简单、所用芯片尽量少、成本低、易于制作。

5、所用芯片与元件尽量在参考元器件围选择(实验室没有的需自行解决)6、要制作一个模拟的(或真实的)测试模型,以便进行实际的测试。

尽量做到结构合理、可靠,结构设计要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

(四)发挥部分从使用角度考虑,尝试加上你认为可以完善、改进的功能(如节电功能、显示清零等)。

(五)参考元件CD40106;CD4518(或CD4017,74LS161等);74LS21,74LS08,CD4011(或74LS00);CD4553,CD4543;共阴(共阳)数码管;NPN(PNP)开关管;红外光电传感器等;电阻,电容若干二、设计方案及仿真(一)实验初步设计由题可知,该实验主要分为4个部分:红外传感器及脉冲整形电路、轮辐计数电路、0.1公里计数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包括译码驱动)。

首先要将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的轮辐脉冲整形成为规则的方波,整形可以用施密特触发器,当车的轮辐扫过红外传感器后,红外传感器将感应得到的脉冲送到施密特触发器进行整形,然后接入设计的轮辐计数器中,后经过轮辐计数器与0.1公里计数器完成计数,再由数码显示管显示里程。

根据提供的参考元件,初步确定了以下方案:以CD40106为脉冲整形,若干CD4518作为轮辐计数器,CD4553为三位十进制计数器作为0.1公里计数电路,即从00.0计到99.9,CD4543作为7段共阴数码管驱动芯片,LG5631AH作为共阴数码显示管显示里程。

根据车轮半径以及车轮转动一周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的辐条数,可以计算出每走0.1公里要有多少根辐条通过传感器,从而确定进制及所需CD4518数量。

在我们的实验中按照车轮的辐条数n=28,半径D=49cm计算。

车轮周长C=πD=3.1415926×49cm=1.539m设轮辐计数器为N进制,有C/n×N=100m解得: N=910可得脉冲计数器为910进制,即每当传感器感应到910根辐条时系统应记0.1公里,计数器自动清零,周而复始从而达到计数的目的,CD4518一片里面有两个计数电路,共需三个计数电路即两片CD4518。

(二)红外光电传感器及脉冲整形电路1.设计要求:当轮辐扫过红外传感器后,接收到的脉冲信号通过施密特触发器进行整形,得到标准的方波信号,再输入到轮辐计数器中。

2. 实现:输入脉冲由红外传感器提供,通过光偶的传递将信号输入到CD40106中进行整形得到规则的方波信号。

上图为红外光电传感器的输出脉冲下图为经过施密特触发器整形过后的规则方波信号3.芯片资料及部分电路1)红外光电传感器由光耦合器发光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组成,其输出特性与晶体管相似,但其电流传输比IC /ID比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β小得多,一般只有0.1~0.3,响应时间一般约为10μs。

2)CD40106芯片资料CD40106引脚图引脚功能:2 4 6 8 10 12 数据输出端 13 5 9 11 13 数据输入端 14 电源正 7 接地CD40106由六个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组成。

每个电路均为在两输入端具有施密特触发器功能的反相器。

触发器在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沿的不同点开、关。

上升电压(VT+)和下降电压(VT-)之差定义为滞后电压。

图为红外光电传感器及脉冲整形电路仿真电路(三)轮辐计数电路1.此部分设计要求:当电路接收到方波信号后开始计数,当计数达到车轮走过0.1公里所需的轮辐数时,计数电路进位输出一并自动清零,开始进入下一个计数周期。

由前面的计算我们知道要用两片CD4518实现910进制。

2.轮辐计数器电路芯片简介:CD4518引脚图 引脚功能:真值表功能:引脚 符号 功能1 9 CLOCK 时钟输入端 7 15 RESET 消除端2 10 ENABLE 计数允许控制端 3 4 5 6 Q1A-Q4A 计数输出端 11 12 13 14Q1B-Q4B 计数输出端8 VSS 地 16VDD电源正CLOCK ENABLE RESET ACTION上升沿 1 0 加计数0 下降沿0 加计数下降沿X 0 不变X 上升沿0 不变上升沿0 0 不变1 下降沿0 不变X X 1 Q0~Q4=0根据CD4518的芯片资料,我们将两片CD4518级连,即将前级最高位输出端接到下一级的EN端,再将计数至910时输出为高电平的各位经过与门作进位输出,并将其输入CD4518的各个清零端以实现循环计数。

进位输出经过非门后作为下一部分计数电路的时钟输入。

轮辐计数部分仿真图(四)0.1公里计数电路1. 设计要求:轮辐计数电路每0.1公里输出一个脉冲,同时此计数电路记录一次,可记录从00.0-99.9公里,故此计数电路为1000进制。

作为三位十进制计数器的CD4553可以实现,但只有1个输出端,要完成3位输出,采用扫描输出方式,通过选通脉冲信号(DS1,DS2,DS3),依次控制3位十进制的输出,从而实现扫描显示方式。

CD4553组成方框图 CD4533管脚部分引脚功能:DS1、DS2、DS3:位选通扫描信号的输出,这3端能循环地输出低电平,供显示器作为位通控制。

Q0、Q1、Q2、Q3:BCD码输出端,它能分时轮流输出3组锁存器的BCD码。

CD4553部虽然有3组BCD码计数器(计数最大值为999),但BCD的输出端却只有一组Q0~Q3通过部的多路转换开关能分时输出个、十、百位的BCD码,相应地,也输出3位位选通信号。

输入输出R CL INH LE0 0 0 不变0 0 0 计数0 × 1 ×不变0 1 0 计数0 1 0 不变0 0 ××不变0 ××锁存0 ×× 1 锁存1 ××0 Q1=Q2=Q3=Q4=0(五)译码驱动电路及数码管显示电路1.设计要求:0.1公里计数器的输出信号经此电路译码驱动后由数码管显示输出。

译码驱动器选用CD4543,再将输出端与共阴数码管LG5631AH相连。

2.芯片介绍:CD4543管脚图真值表:发光二极管(LG5631AH):3.电路介绍:CD4553的输出端与CD4543的输入端相连,由于CD4553输出信号较弱,故在DS1、DS2、DS3经过三极管放大后再与数码管三位控制端相连,小数点控制端与DS2经非门(74LS00)相连,以控制其点亮。

数码管的电流不能过大,故在CD4543的输出端连接1kΩ电阻后再接到数码管。

此三部分电路由于multisim无相关元件,原理图如下:仿真总图(CD4553,CD4543部分用74LS160代替)三、实验过程(一)红外光电传感器及脉冲整形电路调试我们先用函数发生器代替红外光电传感器电路,在CD40106输入端输入锯齿波,输出端接到示波器上,得到完整的方波。

由于没办法用真正的自行车车轮进行实验,我们用了实验室的小风扇(轮辐数为11)代替车轮。

(二)其他电路调试在实验最开始,我们没有找到LG5631的管脚图,只能将其接上高低电平测试从而得到管脚图,然而总有几段发光二极管不亮,经测试是数码管本身的问题。

换得新的数码管后系统成功计数,从00.0计到99.9,然后清零重新计数。

另外CD4553三个控制位在不接三极管放大信号的情况下,数码管亦能正常工作,仅是亮度变暗,后为拍照需要还是接上了。

实际中如果为了省电,可以不接三极管。

在此为验证计数正确,我们在风扇接电压12v及10v时分别计时30s,得到计数结果为1.9和1.8,具体情况如下:12v:转速=113091019⨯⨯=52.39圈/s10v:转速=113091018⨯⨯=49.6圈/s与小风扇工作参数比较可知我们的系统正常运作。

电路连接总图四、电路完善(一)开关控制:1.总开关:在电源处加一单刀双置开关手动控制。

2.数码管的计数清零重新显示:由CD4553的MR 端来控制,当将其接高电平时,数码管关闭,接回低电平时,数码管开始重新计数,于是我们将CD4553的MR 端接一个开关作为手动清零。

3.暂停计数:在CD40106连接CD4518处加一单刀单置开关,开关闭合时正常计数,开关断开时暂停计数。

五、心得体会刚拿到本题目时候我们已有一个大致的思路,不过我们对于红外光电传感器电路还是比较陌生的,但经过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很快就入手了。

另外本题的芯片我们并没有接触过,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我们资料查询、筛选的能力。

在考虑清楚电路的组成后,我们进行multisim仿真,可是软件里没有CD4553,CD4543以及LG5631AH。

于是我们又用熟悉的芯片代替了这部分电路,仿真结果还是很成功的。

在实际电路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起初确实很沮丧,检查电路后发现哪里都没问题仍旧不能正常计数。

在后来的测试中,我们发现是数码管的问题,换得新管后正常计数的时候真的振奋人心。

总的来说做实验最需要的还是耐心,遇到困难不能气馁,仔细检查问题出在哪里,认真把每个环节做好才能脚踏实地走向成功。

经过四次尝试后,我们的实验得以圆满完成。

六、附录实验用到的部分元件:74LS21(1);74LS00(1);CD4518(3);CD4553(1);CD4543(1);三位共阴数码管LG5631AH(1);NPN三极管(3)。

参考资料:[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阎石主编,2006年。

[2]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