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史专题课件(46张PPT)专题二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C)
A.战争使欧洲各国生产力下降
B.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C.战争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资本家对工人剥削加剧
4.下图是创作于一战后的漫画《吞下苦果》。对其解读合理
的是
( A)
A.新世界秩序隐藏危机 B.德国被战胜国分区占领 C.大国间矛盾趋于缓和 D.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发展
5 . 1942 年 起 , 各 国 开 始 大 规 模 的 协 同 作 战 , 北 非 战 场 上 英 、 美、澳联军打败纳粹非洲军团;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中
1999年成立,旨在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 国际经济 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 合作论坛 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富有建设性和开放性的
对话,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总结
(1)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变化。 (2)重要国际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国际秩序,推动 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1.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线索 重要的国际组织
组织
性质
概况
三国同盟
1882年,德国(核心)、奥匈帝国和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
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
约两大军事集团疯
三国协约
法西斯 同盟
军事侵 20世纪初,英国(核心)、法国和俄 狂扩军备战,冲突
国组成三国协约。
不断。
略集团
1940年9月建立,由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组成。
法西斯同盟不断进行侵略扩张,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作者将从哪些角度解密“英 国是如何从孤悬于欧洲大陆外的海岛,变成一个超越罗马的庞大帝 国”?(4分)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件

内容纲要:
• 1 专题解释(必要性和可行性) • 2 课标分析(教师课前完成,明确目标,有
的放矢) • 3 知识梳理(从比较的角度梳理和说明) • 4 突破难点(瞄准中考) • 5 巩固练习(复习重点)
专题解释(为什么和可行性)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因为大战,人类经受了巨大的灾难。 因为大战,世界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因为大战,人们对战争与和平进行深刻思考。 因为大战,我们必须要避免战争。 因为大战,……
A.德国是一个内陆国家 B.德国需要发展 C.德国实力增强,欲与英国等争夺势力范围 D.一战一触即发 (强调一战目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科技成果的应用
3.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同盟国与协约国
凡尔登战役 (转折) 1917年中国 美 国参战(加速一 战结束)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 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全面爆发)
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
盟
1、德国闪苏联 2、莫斯科保卫战 3、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 洋战争爆发 4、签署了《联合国家宣 言》--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5、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 战重要转折点 6、诺曼底登陆 7、雅尔塔会议 8、柏林战役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
建立和欧亚战争策 成为导火线
源地的形成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 世界人民的
夺战争
反法西斯战
争
一战的目的是争夺殖 民地(决定一战性质 )二战从《联合国家 宣言》起,反法西斯 力量取得了全方面联 合,共同反抗法西斯
(两个阶段)
• 1 专题解释(必要性和可行性) • 2 课标分析(教师课前完成,明确目标,有
的放矢) • 3 知识梳理(从比较的角度梳理和说明) • 4 突破难点(瞄准中考) • 5 巩固练习(复习重点)
专题解释(为什么和可行性)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因为大战,人类经受了巨大的灾难。 因为大战,世界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因为大战,人们对战争与和平进行深刻思考。 因为大战,我们必须要避免战争。 因为大战,……
A.德国是一个内陆国家 B.德国需要发展 C.德国实力增强,欲与英国等争夺势力范围 D.一战一触即发 (强调一战目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科技成果的应用
3.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同盟国与协约国
凡尔登战役 (转折) 1917年中国 美 国参战(加速一 战结束)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 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全面爆发)
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
盟
1、德国闪苏联 2、莫斯科保卫战 3、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 洋战争爆发 4、签署了《联合国家宣 言》--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5、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 战重要转折点 6、诺曼底登陆 7、雅尔塔会议 8、柏林战役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
建立和欧亚战争策 成为导火线
源地的形成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 世界人民的
夺战争
反法西斯战
争
一战的目的是争夺殖 民地(决定一战性质 )二战从《联合国家 宣言》起,反法西斯 力量取得了全方面联 合,共同反抗法西斯
(两个阶段)
九年级历史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PPT)5-3

凡尔登、索姆河战役。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束:1918年11月, 结束:1945年9月2日,日
德国投降
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①指凝结呈花纹的薄薄冰层(多在玻璃窗上)。②把花卉、水草、水果、活鱼等实物用水冻结,形成冰罩的艺术品。②雾凇。 【冰激凌】īī名一种半固体的 冷食,用水、牛奶、鸡蛋、糖、果汁等调和后,一面加冷一面搅拌,使凝结而成。[英ɑ] 【冰窖】ī名贮藏冰的地窖。 【冰晶】īī名在℃以下时空气中的水 蒸气凝结成的结晶状的微小颗粒。 【冰冷】ī形; ;状态词。①很冷:手脚冻得~|不要躺在~ 的石板上。②非常冷淡:表情~。 【冰凉】ī形状态词。(物体)很凉:浑身~|~的酸梅汤。 【冰凌】ī名冰。 【冰溜】ī名冰锥。 【冰轮】ī〈书〉名指月 亮。 【冰排】ī名大块浮冰。 【冰片】ī名中上指龙脑。 【冰品】ī名雪糕、冰棍儿、冰激凌等冷食的统称。 【冰瓶】ī名大口的保温瓶,通常用来盛冰棍儿等 冷食。参看页〖保温瓶〗。 【冰期】īī名①地质历史上气候非常寒冷,陆地被大规模冰川覆盖的时期。②指一次冰期中冰川活动剧烈的时期。 【冰淇淋】ī名 冰激凌。 【冰橇】ī名雪橇。 【冰清玉洁】īī比喻高尚纯洁。也说玉洁冰清。 【冰球】ī名①一种冰上运动,用冰球杆把球打进对方球门得分,分多的为胜。 ②冰球运动使用的球,饼状,用黑色的硬橡胶做成。 【冰人】ī〈书〉名媒人。 【冰山】ī名①积雪和冰长年不化的大山。②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是两极 冰川末端断裂,滑落海洋中形成的。③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冰山一角】īī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媒体揭露出的问题只是~,实际情况 要严重得多。 【冰上运动】ī体育运动项目的一大类,包括在冰上进行的各种运动,如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等。 【冰释】ī动像冰一样融化,比喻嫌隙、 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涣然~。 【冰霜】ī〈书〉名①比喻坚贞的节操。②比喻严肃的神情:凛若~。 【冰炭】ī名比喻互相对立的两种事物:~不相容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冰糖】ī名一种块状的食糖,用白糖加水使溶化成糖汁,经过蒸发,结晶而成。透明或半透明,多为白色。 【冰糖葫 芦】ī?(~儿)名糖葫芦。 【冰天雪地】ī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冰坨】ī名水或含水的东西冻结成的硬块。 【冰箱】ī名①冷藏食物或品用的器具, 里面放冰块,保持低温。②电冰箱的简称。 【冰消瓦解】ī比喻完全消释或崩溃。 【冰鞋】ī名滑冰时穿的鞋,皮制,鞋底上装着冰刀。 【冰镇】ī动把食物或 饮料和冰等放在一起使凉:~西瓜|这汽水是~过的。 【冰柱】ī名冰锥。 【冰砖】ī名一种冷食,把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部编版)专题06 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共86张PPT)

战争照片
炮轰过后的凡尔登镇
一战中的新式武器
战争进行到1917年,各交战国都已经精疲力尽
②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美 国的参战,使协约国一方的经 济、军事实力大增。
①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 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战 争。
,一战 以同盟国 战败告终。 (结束标 志)
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 南大公及其夫人索 菲亚
普林西普刺杀斐迪 南夫妇
奥匈帝国为了征服塞尔维亚,1914年6月28日, 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 敌的挑衅性军事演习。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和其 妻子前往检阅演习。奥匈的这一挑衅行动,大大 激怒了塞尔维亚爱国者。 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坐敞篷 汽车前往萨拉热窝。在途中遭到隐蔽在路边的塞 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的暗杀,奥皇储夫妇一命呜 呼。普林西波当场被捕,日后死在狱中。
影响
德国
经济危机演变 为政治危机
意大 利
日本
经济衰退,政治 混乱,工农运动 高涨
社会、经济 危机
希特勒 上台
进军罗马
军部控制 政府
1933年 1922年 1936年
一党独裁 扩军备战
独裁统治 扩张侵略
残酷镇压 扩军备战
欧、亚战 争策源地 形成
严重威胁 世界和平
慕尼黑阴谋
时间:1938年9月
○ 地点:德国慕尼黑 ○ 制造者: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
历 史
部编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
项目
英法德美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4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优质课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 争标志着二战规模扩大,太平洋战争标志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 2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柏林战役的胜利在二战中各有何重大意义?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柏林战役标志着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3)请你从二战史实中举出能够论证江泽民观点的一个事例。
1914年-1918年
1939年9月—1945年9月
联 阴谋 盟 作战双
影响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1、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2、削弱 方: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 影响 了反法西斯的力量3、加速了二战的爆 主要战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18 役及意 发 年11月,德国投降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1-4号同学全背,5-8号同学只背红字内容) 含义 原因 西方大国(英法)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 安抚侵略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时间 1942 年 绥 目的 国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根本原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际 靖 同盟国和协约国疯狂扩军备战 2、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 标志 因 《联合国家宣言》 时间 1938年 反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 政 直接原 宣战,一战爆发 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典型 参与国 英法德意 法 因 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一粒火星) 策 同盟国:德、意、奥 轴心国:德、日、意 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受害国 西 协约国:英、法、俄 捷克斯洛伐克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开始标 作用 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1扩大 :苏德战争 2进一步扩大 :太 平 斯 慕尼黑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天内把苏台 志 凡尔登战役(转折) 内容 洋战争 3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 2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柏林战役的胜利在二战中各有何重大意义?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柏林战役标志着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3)请你从二战史实中举出能够论证江泽民观点的一个事例。
1914年-1918年
1939年9月—1945年9月
联 阴谋 盟 作战双
影响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1、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2、削弱 方: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 影响 了反法西斯的力量3、加速了二战的爆 主要战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18 役及意 发 年11月,德国投降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1-4号同学全背,5-8号同学只背红字内容) 含义 原因 西方大国(英法)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 安抚侵略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时间 1942 年 绥 目的 国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根本原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际 靖 同盟国和协约国疯狂扩军备战 2、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 标志 因 《联合国家宣言》 时间 1938年 反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 政 直接原 宣战,一战爆发 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典型 参与国 英法德意 法 因 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一粒火星) 策 同盟国:德、意、奥 轴心国:德、日、意 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受害国 西 协约国:英、法、俄 捷克斯洛伐克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开始标 作用 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1扩大 :苏德战争 2进一步扩大 :太 平 斯 慕尼黑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天内把苏台 志 凡尔登战役(转折) 内容 洋战争 3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课件-

原因
目的 导火线
争夺殖民地、争夺 世界霸权
前期为争夺殖民地; 后期则为了反法西斯
萨拉热窝事件
\
一战
开始标志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
尔维亚宣战
二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 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参展双方
同盟国和协约国
凡尔登战役 (转折点) 战场:欧洲扩展 到非洲、太平洋 地区
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
1、突袭苏联--------战争规模进一 步扩大 2、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 不可战胜的神话 3、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 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 争爆发,战争达到最大规模 4、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5、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转折) 6、诺曼底登陆 7、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欧洲战事 结束 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 二战结束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
★
能力题:
8、从给出的提示中联想到什么国家或事件。 (1)顶 峰 (2)战 场 (3)国 家 绥 靖 盟 军 协约 轴心 会 议
慕尼黑会议
登 陆
诺曼底登陆
望风使舵
意大利
★
能力题:
9、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某校为此举 办了历史手抄报展览,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找出其中的错误 并加以改正。
与两次世界大战 有关的重大会议
1 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凡尔 赛体系形成
2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华 盛顿体系形成 3 慕尼黑会议----- 《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形成
你知道吗 ?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A
B
3.(2013· 遂宁)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 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大。其中,代 表性的事件是( ) ①德国闪击波兰 ②德国突袭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3•徐州)右图,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 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 DEC.7th!”,意思 是“记住l2月 7日!”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 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
4、(2013· 齐齐哈尔)1942年,发生在苏德战场是的第二 次世界大战重要的转折点是( ) A.攻占柏林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莫斯科保卫 战 D.偷袭珍珠港 5、(2013· 鄂州)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请问:这个第二战场是相对于哪 个战场来说的 ( ) A.苏德战场B.北非战场 C.太平洋战场D.中国战场 6、(2013· 湘潭) “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 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 主权,(日本)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联)。”该协议出 自于(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
轴心国集团 交战双方 国际反法西 斯联盟
1、(2013· 广东)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 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 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 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 A.第一次世界 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13· 齐齐哈尔)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 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 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德国—慕尼黑阴谋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3、(2013· 锦州)14.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事 件是( ) A.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侵略苏联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两次世界大战》课件

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人类价值观的转变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 牺牲,促使人们反思战争和和平 的价值,推动了人类价值观的转
变。
国际合作的加强
两次世界大战促使国际社会加强合 作,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和国际交流 与合作的深入发展。
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战争期间,许多国家实现了民主化 改革,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的加 速发展。
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军事技术的进步
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军事 技术的发展,如坦克、飞 机、导弹等武器装备的研 制和应用。
通讯技术的飞跃
战争期间对通讯技术的需 求推动了其快速发展,如 电报、电话、无线电等通 讯手段的普及和应用。
医学技术的突破
战争促使医学技术取得重 大突破,如输血技术、战 地手术、抗生素等医疗手 段的应用。
战争常常伴随着对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如历史建筑、艺术品和文化典籍等。
和平的重要性
1 2
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和平 的重要性,和平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人类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避免战争造成的巨大损失。
3
和平是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途径
04 两次世界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破坏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和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 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战争不仅对参战人员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对其心理和精神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包括创伤 后应激障碍、抑郁等心理问题。
战争对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外交手段、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等途径解决矛 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