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数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新)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4课时试商(柳泉甜水河小学执教教师田春明)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确,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且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引入新知(一)手势游戏:()里最大能填几?2×()<13 ()×5<49 7 ×()<48 9 ×()<29 ()×6<41 8×()<52 4 ×()<25 ()×3<17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括号里应填的数,并说明理由。

(二)师生谈话,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借助分小棒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不分小棒,自己试一试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用竖试计算有余数除法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探究试商的方法1.出示题目:43÷7=□……□2.引导学生组内讨论:算式的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3.汇报交流。

预设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数是1。

预设2: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说明商大了,要减小1,商是6。

预设3:如果商是5,五七三十五,余数还剩下8,大于除数7,说明商小了,要改成6。

4.师生小结:在找商的时候,要使这个数和7相乘最接近43,且小于43,最后得到的余数比除数小。

(二)深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学生自主列竖式计算43÷7。

2.交流反馈:(1)6与7的积写在哪里?(2)余数1是怎么来的?(3)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呢?如果发现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余数等于除数呢?(三)尝试应用,内化方法1.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有余数的除法(二)

有余数的除法(二)

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内容:教材P50~~P51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道具:投影片,小圆片或小木棒。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口算。

4×5= 6×7= 3×7= 5×8= 7×9=42÷6= 54÷9= 18÷2= 27÷3= 56÷8=2、用竖式计算。

48÷8= 28÷7=3、在()里最大能填几?5×()< 16 ( ) ×6 < 254 ×( ) < 23 ( ) ×8 < 26二、探究新知1、理解余数的含义⑴学习P51例2,学生观察情境图,编出问题。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⑵说一说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⑶引导学生用23个图片表示23盆花,每5盆摆一组,动手摆一摆,可以分几组?还剩几盆?(小组讨论)⑷教师讲解:剩下的这3盆,叫做余数,写成算式是23÷5 =4(组)……3(盆)。

写得数时先写商是4,再在后面写6个小圆点,再写余数3.另外要注意的是商的单位名称是“组”,表示可以分成4组,余数的单位名称是“盆”,表示还剩下3盆。

⑸用竖式怎样写?引导学生试着写。

学生试着板演。

⑹说一说每步表示什么意思。

(23是被除数,5是除数,4是商,20是5和4的乘积,表示已经把20盆花分完,3是余数,表示乘下3盆不能在分了)⑺巩固练习。

(教材P51。

“做一做”)2、探究“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1)出示例3如果例2中一共有16盆花,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2)怎样列式。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别计算出16、17、18、19、20除以5的结果。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设计意图:设计的练习题是与本课紧密联系的。题目中有剩余的情况,使学生明确剩下 的不够再分一份,理解余数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练 习
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练习,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 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地组织必要的练习,可以使学 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2.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 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
A类
小明买来 13 个苹果,平均分给奶奶、爸爸和妈妈,余下的给自己,小明自己还有多少个苹 果?
(考查知识点:有余数的除法;能力要求:正确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B 类: 教材习题
第 64~66 页“练习十四” 1. 一 5 1 21÷4=5(袋)……1(个)(答案不唯一) 2. 5 2 17÷3=5(个)……2(个)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了学生对余数含义的理解。在探究余数和除数 的关系时,让学生交流讨论,能够促进学生充分理解余数小于除数】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1.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摆,并且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形成对余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逐 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识,设计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 中体会余数的产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让学生在多次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中,体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竖 式来表示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余数要 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 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1)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2)生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对比说说怎样得到 的商?
3.完成3、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独立完成。
4.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时候怎样又快又准确的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找到商呢?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
7个桃子,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竖式中怎样得到余下的1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
3)生完整的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小结:
1)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想想,如果不摆学具,怎样得到商2?(生讨论,指名说)
2)因为7里面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生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 名称,以及她们所表示的意思。
3.揭题: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 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 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 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教学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1.复习
1.笔算:6+3
指名笔算,反馈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生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 什么不再分一份?
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板书,生齐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四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人教版(12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四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人教版(12张)

探究新知
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利 用乘法口诀,先想除数和几相 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 除数小,那么商就是几。
做一做
6 6
24 2
8 8
56 3
2 6
3
做一做
39÷7=5(根)……4(米) 答:这根绳子可以做5根长跳绳,还剩4米。
基础练习
想一想:7和几相乘的积接近43,而且小于43?
列完竖式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注意除数和商的积是不是最接近被除数,余数是不是比除数小。
29÷4= 7……1
7 4 29
28 1
39÷8=4……7
4 8 39
32 7
探究新知
6
1
6
42
1
注意:余数
想一想:7和几相乘的积 要比除数小。 接近43,而且小于43?
探究新知
根据“六七四十二”得出7和6相乘的积接近 四十三,并且余数小于除数7。因此43除以7的 商应该是6。
由43-42=1可知余数为1。在填写竖式除法 时注意6与7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商与被除数 个位对齐,且商写在除号上面,余数与乘积用 横线隔开。
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4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 算(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 法。 2.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 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 交流,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复习导入
用竖式计算。
注21意÷:6=余3(数瓶要)比…除姐…数3小姐(。枝买) 来一束花,有21枝,每6枝插入一个花瓶里,可
答:可以插3瓶,还剩3枝。
插几瓶?还剩几枝? 根据“六七四十二”得出7和6相乘的积接近四十三,并且余数小于除数7。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3篇(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3篇(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3篇(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课件)下面是收集的有余数的除法课件3篇(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课件),供大家阅读。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1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一教学内容:p6页1--6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7×7 9×6 21÷3 3×4 24÷8 12÷2 35÷7 4×7 6×9 48÷8 18÷2 56÷72、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是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的?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二、基础练习:1、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提问:怎样列式?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为什么?(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

交流: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3)比一比,以上两道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2、完成第1题。

出示图后,让学生自己弄清图意后让学生叙述,然后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左边的一组填空。

(2)提醒学生利用填空时的思考过程计算右边4题。

2、练习一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交流。

3、练习一第4题(1)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

(2)反馈。

(3)交流: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4、练习一第5题读题后请学生独立解题,说说算式的意义,余数是几,表示什么?5、练习一第6题(1)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是一种常用的算术运算方法,用于计算除法运算时的商和余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种计算方法。

首先,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是指利用纸笔进行除法运算时,将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按照一定的格式排列,并通过一系列的步骤逐步计算得出结果。

这种计算方法常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被除数和除数的位数,并对齐。

将被除数和除数按照位数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并确保小数点对齐。

例如,若被除数为5位数,除数为3位数,则需要补齐2位0。

2.从左边开始,将被除数的第一位与除数进行相除,并在商的第一位写下商的整数部分。

将被除数的第一位与除数相除得到商的整数部分,并写在商的第一位上。

3.将商的整数部分乘以除数,得到一个中间结果,并用中间结果减去被除数的当前部分。

将商的整数部分乘以除数,得到一个中间结果,并用中间结果减去被除数的当前部分。

这一步的目的是得到下一位的商。

4.取下一个被除数的位数,并将该位数写在中间结果的右侧。

取下一个被除数的位数,并将该位数写在中间结果的右侧。

5.重复步骤2到步骤4,直到被除数的所有位数都计算完毕。

重复步骤2到步骤4,直到被除数的所有位数都计算完毕。

每一次计算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都写在商的下一位上。

6.若被除数的所有位数都计算完毕后,余下的部分即为最终的余数。

若被除数的所有位数都计算完毕后,余下的部分即为最终的余数。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除法的商和余数。

这种计算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可以让学生逐步理解除法运算的过程。

同时,纸笔计算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

除法竖式计算的一个例子如下:例如,计算1201除以3的商和余数。

步骤一:对齐被除数和除数,1201÷3步骤二:将被除数的第一位1与除数3相除得到商0。

步骤三:将商0乘以除数3得到中间结果0,并用0减去被除数的当前部分0得到0。

步骤四:取下一个被除数的位数2,并将该位数写在中间结果的右侧。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最新6篇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最新6篇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最新6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例4,以及练习十四第4、5题。

【教学目标】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基本练习(课件出示)1.摆41根小棒,每7根一堆。

填:()根小棒,每()根一堆,分成了()堆,还剩()根。

列式:2.摆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根小棒,平均分成()堆,每堆是()根,还剩()根。

列式:汇报结果,再列竖式,说说每个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1)师:前面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确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可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太繁琐了,有更方便的计算方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便捷的方法——列竖竖计算,上节课学习了竖式的写法含义,那怎么计算呢?课件:43÷7=□……□(2)师:根据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这样写竖式,被除数写43,再写除号,然后写除数。

(边解说边板书)商写几?43除以7就是把43每7个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几个7,我们可以这么想,7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积最符合这个条件,商写6。

(板书)师:那么,被除数下面写什么?(7和6的乘积42)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写出余数1,让学生明白余数1是43里面分掉6个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减去42的得数。

师强调: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时关键在于试商,灵活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试商,可以提高试商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试商时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2.做一做(1)师:我们能不能用刚学到的方法,做第63页做一做的第1题,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商呢?出示:26÷4=□……□引导学生试商,想4和几相乘的积接近26,而且小于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
教材第63页例4。

1.进一步理解如何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的问题。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说出得数)
4×837+55×872÷8
24-6 7×9 56÷7 49÷7
18÷3 42÷6 9×4 45÷9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3.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剩几支?(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2.教材第63页例4。

(1)观察例4,发现题目中的数字信息。

(2)出示课件,让学生口述成文字题。

有43人跳绳,每7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43÷7=6(组)……1(人)
学生2,列竖式计算
(4)式子中的43、7、6、1各表示什么意思?
(5)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6)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63页“做一做”。

(1)第1题,要求学生学会试商。

(2)第2题,从题目中找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教材第64页第3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2.师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